_Bolar例外_的由来及对我国仿制药企业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52.72 KB
- 文档页数:2
合专利法中药品的相关规定谈谈药品专利制度的保护与限制。
21、Bolar例外规定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上市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在充分证明其安全性、有效性之后才能获得上市许可。
在药品或者医疗器械专利权的保护期届满后,即使其他企业仿制该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批。
如果只有在专利权保护期限届满后才允许其他企业开始进行相关试验,以获取支撑审批的资料和数据,就会大大延迟仿制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上市时间,不仅导致公众难以及时获得低廉的仿制药品和医疗器械,也会变相延长专利权的保护期限,突破专利法的规制。
为此,同欧美等国家的专利法规定一样,我国的专利法第七十五条第(五)项(2020年修订版)规定了如下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情况(即Bolar例外):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
Bolar例外能够促进仿制药的尽快上市,促进我国仿制药产业的发展。
2、专利保护期限补偿新药的研发具有难度大、周期长的特点,制药企业通常在完成新药的筛选之后就要申请专利保护,然而为获得上市,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临床试验,并通过药物管理部门的审批。
从专利申请到药品的上市,往往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也就意味着上市后的药品能够通过专利获得保护的时间仅剩10年左右,对于制药企业收回成本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为此,2020年修订的专利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对药品专利的保护期限进行了补偿,具体规定如下:为补偿新药上市审评审批占用的时间,对在中国获得上市许可的新药相关发明专利,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专利权人的请求给予专利权期限补偿。
补偿期限不超过五年,新药批准上市后总有效专利权期限不超过十四年。
药品专利保护期限补偿制度,保护了原研药企业的利益,使其能够从药物研发中获取更多的收益,为进行新的药物研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3、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从2002年开始,我国对药品注册审批工作中的专利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
第16卷 第5期2019年 5月中国发明与专利China Invention & PatentV ol.16 No.5May 2019从Bolar抗辩浅析我国药品研发中的强制许可制度刘华楠(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郑州450018)摘 要:本文从《我不是药神》引入对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思考,针对药品专利法条中著名的Bolar抗辩进行了分析,通过Bolar抗辩背后支撑的一套基于利益平衡精密考虑的系统来讨论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可能有效的平衡机制。
关键词:Bolar 药品强制许可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码:A0引言当影评人都在慨叹中国何时能够出现一个阿米尔汗时,《我不是药神》给了观众希望,但又引起人们对印度仿制药的思考:为什么中国不能像印度一样生产、销售仿制药?很多研究者发表文章各抒己见,一方认为,《专利法》强制许可是镜中花水中月,难以触及;另一方认为,药物研发需要大量财力物力人力,既然加入TRIPS协定,就要遵守这一知识产权规则,不能打着“社会公共利益”来任意剥夺创新主体的财产权,不能有“我穷我有理”的任性。
法律根植于经济基础,法是社会的产物,法律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社会。
法在用其强制力保证社会有序发展时,要意识到法律应该也是一种基于利益平衡而设计的制度。
当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位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七年排名第一时,我们的专利制度在鼓励发明创造、尊重知识产权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应该有更为精细的考虑。
具体到药品专利保护上,应该有更为完整的平衡机制。
1Bolar抗辩谈及药品专利,Bolar抗辩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
它的由来体现着美国在原研药与仿制药、药商与公众、专利与市场之间的博弈,以及一套基于利益平衡考虑的精密系统[1]。
对它的产生和意义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在强制许可制度上的理解和运用。
1.1Bolar抗辩的由来1983年,一家名为Bolar的仿制药商为了尽快销售由Roche公司原主研发的安眠药盐酸氟西泮仿制品,在Roche专利到期前,就利用该专利药品进行实验,于是被Roche告到法院。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我国药品注册过程中,也会遇到专利问题,专利制度与药品注册审批制度的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随着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专利链接制度也越来越多地被业内的专家提到,那么什么是专利链接制度呢?通过对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建立药品注册中的专利链接制度提供一些参考。
“专利链接”制度最早是由美国设立的,1984 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药品价格竞争与专利期补偿法》(简称 Hatch-Waxman 法案,以下同)中首次对药品注册审批过程中的专利权问题作了细致的规定,法案中的专利链接是指仿制药品上市批准,与专利药品专利期满相“链接”,即仿制药品在注册申请时应考虑已经上市药品的专利情况,避免可能发生的侵权。
一、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介绍随着药品注册对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药厂与公众的利益冲突矛盾不断升级,进行新药研究需要投入到临床研究的费用越来越高,时间越来越长。
美国药品监管当局面临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法规管理体系的问题,在鼓励创新的同时,鼓励仿制药尽快上市,降低药品价格。
因此在 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Hatch-Waxman 法案,这部法案正式确立了专利链接制度,充分兼顾了创新和仿制的相互利益,不仅提升了仿制药公司的竞争能力,也使得药品价格大幅度降低,同时保障了创新药企业的利益。
这部法案开创性地设计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在保护和促进公众健康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创新药和仿制药的协调发展。
在Hatch-Waxman法案中,专利链接制度具体包括橙皮书、药品专利期限延长、Bolar 例外、第四段申明、45天诉讼期、30个月遏制期和180天市场独占期。
对于仿制药企业上市申请,执行简化新药申请(ANDA)途径,即无需提交证明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只要参照新药的标准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
二、美国专利链接制度主要内容2.1 药品专利期限延长医药公司在进行研发时,一般只要完成新药的单体筛选,就去申请专利保护,而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在上市前还需要大量时间进行一系列的试验来获得相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试验数据。
我国专利法Bolar例外研究我国专利法Bolar例外是我国专利制度中的一项重要规定,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规定。
本文将从Bolar例外的概述、发展历程、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实施措施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全面深入地探讨我国专利法中Bolar例外的相关内容。
Bolar例外的概述 Bolar例外,也称为Bolar免责,是指在药品专利保护领域,允许在专利期限届满前实施药物或生物技术的行为,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该规定起源于美国的Bolar v. Rorer案,于1984年在美国专利法中得到明确规定。
此后,许多国家在专利法中都规定了类似的条款,并在WTO中得到了统一。
Bolar例外的发展历程我国专利法中的Bolar例外规定是在2000年第二次修订时加入的,当时规定:“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专利的药品或者方法的行为,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2008年第三次修订时,将该条款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了“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而使用专利的药品或者方法的行为”,同时取消了“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限制。
Bolar例外的立法目的 Bolar例外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促进药品的可及性和药品研发的进步。
在药品领域,新药的研发周期长、投入大,而专利保护的时间有限。
因此,为了在专利期限届满后药品能够进入市场,需要在专利期限内允许实施相关药品或技术的行为,以降低药品研发的成本和风险。
Bolar例外的适用范围我国专利法中Bolar例外的适用范围包括:为科学研究和实验、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而使用专利的药品或者方法的行为。
其中,“科学研究和实验”是指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而进行的研究和实验活动,“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是指向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申报药品注册过程中需要提供的有关信息。
Bolar例外的实施措施为保障Bolar例外的有效实施,我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
政府加强了对药品研发过程的监管,要求药品申报过程中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和实验验证,确保所使用的药品和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于“bolar例外”浅析中国专利制度中的“Bolar例外”来源:思博论坛摘要:“Bolar例外”的确有着实⽤的价值,它为仿制企业提供了短暂的避风港,使其免于诉讼之苦,但是,从长远来看,仅仅依靠这⼀例外来谋求⽣存不是长久之计,寻找专利产品可以突破或改进的地⽅,注意专利企业的其他反击形式 ...⼀、“Bolar例外”的来源及各国适⽤情况Bolar例外最早源于1983年美国⼀个着名的侵权案例。
在该案中Roche公司的专利药盐酸氟西泮保护期即将届满,Bolar公司为将仿制药尽早上市,在专利到期之前从加拿⼤进⼝了原料,并开展了稳定性、⽣物等效性等研究以满⾜FDA的申报要求,Roche公司以侵犯专利权为由起诉Bolar公司。
虽然联邦巡回法院最终判定Bolar公司侵权成⽴,但是却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众所周知,⽆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个药品要想获准上市,都要经历漫长的试验和审批过程,能早⼀⽇上市就能尽早回收前期投⼊的成本,因此企业对上市前时间把握都是⾼度敏感。
如果⼀种专利药品或器械只有在其保护期结束之后才能开始仿制药的试验和申报,那么,⼀⽅⾯⽆疑变相延长了专利的保护期,另⼀⽅⾯不利于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们从⽽⽆法提早⽤上价格更加优惠的药物和器械。
因此,诞⽣了《美国专利法》第156条的规定:在美国制造、使⽤、许诺销售、销售或者向美国进⼝被授予专利的发明的⾏为,如果单纯是为了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获得并提供为制造、使⽤或者销售药品或者兽医⽤⽣物产品所要求的有关信息,则不构成侵犯专利权的⾏为。
继美国之后,各国也纷纷借鉴。
欧洲《共同体专利公约》第⼆⼗七条(b)项规定“为试验⽬的⽽从事的与专利发明的客体有关的⾏为”被免除专利侵权责任。
很多欧洲成员国采⽤了类似的表述,将其引⼊本国专利法中。
但是欧洲各国对Bolar例外的操作各有差别,整个欧盟范围内并未达成统⼀,如英国仅允许药品临床测试期间内使⽤的专利材料免受侵权指控。
⽽德国专利法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但是在实践中已经肯定了Bolar的原则。
第2期2019年4月政:主伦坐Zheng Fa Lun CongNo.2Apr.10,2019【文章编号]1002—6274(2019)02—046—11我国“Bolar例外规则”的学理解构与制度重建宁立志(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内容摘要】我国“Bolar例外规则”规定于《专利法》第69条第(5)项,系为维护公共健康而对医药专利权所作的限制,通过对该条文的解读发现,其在制度构架和价值选择上有重新构建之必要。
医药专利牵涉多方主体之利益,需要我们坚持公共利益优位原则,合理区分正当仿制行为与医药专利侵权行为的界限,从仿制行为的主观意图、客观行为和举证责任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和考量。
具体而言,可引入“客观衡量标准”基础上的合理注意义务来认定“行政审批目的”与“生产经营目的”的主观意图,同时需对特定环节的仿制行为之法律性质加以明确化,并优化侵权抗辩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
从我国移植“Bolar例外规则”的殳法初衷来讲,对医药专利权加以必要限制有助于缓解国内公共健康危机,保障公众对药品的可及性。
【关键词)u Bolar例外规则”专利权限制医药专利仿制行为公共健康【中图分类号]DF523.2【文献标识码】A我国《专利法》第四次修订论证丁作正在紧张进行中,此时,考察现行法中各项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并寻求完善的机会,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我国在上一次修订即2008年修订《专利法》时新增了一项关于仿制药品上市的专利不侵权抗辩事由,即第69条第(5)项的规定:“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这一抗辩情形的规定完全移植于美国知识产权判例所形成的"Bolar例外条款"(Bolar exception),其立法目的在于克服专利保护期限届满之后才对仿制药品和医疗器械上市进行审批所带来的上市延迟,这一抗辩事由可以使公众在医药专利保护期限届满后就能及时获得价格较为低廉的仿制药品,有利于缓解公共健康危机。
“Bolar例外”的由来及对我国仿制药企业的影响单伟光 沈锡明 孙国君(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4)【摘 要】 “Bolar例外”原则在我国立法上的确立,对中国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企业,尤其是仿制药商意义重大。
它不仅解决了以往药品专利侵权纠纷法律适用的司法难题,进一步完善了专利法,而且为在专利保护期末端鼓励仿制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关键词】 Bolar例外;仿制药;企业;专利战略 2008专利法修改将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改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在《专利法》第六十九条“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情形”中新增了第(五)款: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
这一项也即国际通用的“Bolar例外”(“Bolar Exe mp ti on”)。
“Bolar 例外”原则在立法上的确立,对中国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企业,尤其是仿制药商,意义重大。
它不仅解决了以往药品专利侵权纠纷法律适用的司法难题,进一步完善了专利法,而且为在专利保护期末端鼓励仿制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一、“Bolar例外”的由来“Bolar例外”条款,是一项专门适用于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相关领域的专利侵权豁免原则,因来源于1984年美国Roche公司诉Bolar公司药品专利侵权案而得名,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指,为了对药品和医疗器械进行临床实验和申报注册的目的,而实施相关专利的行为,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给予侵权豁免。
”[1]二、国际“Bolar例外”原则的引用现状1、美国“Bolar例外”的产生及其发展美国在适用成文法Bolar例外之前,一直沿用1813年的实验使用例外[2]作为判例,即将用于科学实验的专利使用行为排除在侵权行为之外。
1984年,Bolar公司(被告)为了赶在Roche公司(原告)所拥有的一项安眠药有效成分专利到期之时推出其仿制产品,在专利到期6个月前从国外获取了少量专利药品,并通过对这些药品进行实验来收集报批所需要的数据。
Roche公司对其行为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
结果,地区法院认为被控侵权行为属于研究实验行为,判决被告不侵权。
原告不服,上诉到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
CAFC认为实验使用例外不应延伸到“带有商业目的”的应用。
Bolar公司的行为是出于商业目的,不能使用实验使用例外,因此判其侵权。
这一判决结果引起了仿制药厂商的强烈反应,仿制药厂商们积极游说国会,最终促成了《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利期限恢复法案》(又称“Hatch-W ax man”法案)的诞生。
“Hatch-W ax man”法案的出台,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
第一,为了解决专利权到期后仿制药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及时上市,以致非法延长专利保护期限的问题,“Hatch-W ax man”法案第202条允许仿制药厂商在专利到期前进行临床实验和收集F DA审批所需的数据,并不视之为侵权。
第二,专利权人在专利授权后,由于F DA审批仍在进行中而无法立即上市造成的保护期限损失进行补偿。
第202条随后被编入美国法典35U.S.C.§271(e)(1)中,也即美国专利法“Bolar例外”条款。
在此后20多年的司法实践中,美国法院对“Bolar例外”的适用范围采取了越来越宽松的解释。
1990年Medtr onic案中将“专利产品”扩大到除了药品以外的医疗设备;1991年在I nter medics案对“合理相关”作出超出法条原文的解释:只要是为了收集F DA审批所需数据,无论是否具有商业目的,均属于“合理相关”的范畴;2006年Merck案中甚至提出:考虑到药品筛选的高失败几率,即使没有将临床前研究中收集的信息提交给F DA,只要该信息适合于在F DA正规程序中提交,就可以适用“Bolar例外”。
此外,美国最高法院还判定“Bolar例外”不仅限于对人类进行的实验,在动物身上做的实验同样适用。
在2007年的Amgen vs.Roche案中,CAFC认为,“Bolar例外”条款既可以适用于进口专利产品的行为,也可以适用于进口通过专利方法制造的药品的行为,本案的被告(Roche)的行为是与获取F DA所需数据合理相关的,也就可以适用“Bolar例外”,其行为不视为侵权。
如此种种,随着成文法“Bolar例外”适用范围的扩大,逐步取代了当年案例法中实验使用例外的地位。
2、其他国家对“Bolar例外”的立法认可[3]德国并没有在立法中明文规定,而是具体案例中逐渐建立起适用于“Bolar例外”的特殊规则:2000年10月德国立宪法院(Ger man Constitu2 ti onal Court)肯定了BG H对Kli-nische VersucheⅡ一案的判决:在专利期满前使用某专利药品进行试验获得信息(无论该信息是关于该药品未受到专利保护的第2适应症或受到专利保护的相同适应症),即使目的是为了取得上市批准数据的行为都属于试验使用例外,不构成侵权。
日本专利法第69(1)条规定了试验用例外:“专利权的效力不应延伸到以试验和研究为目的的对专利的使用”。
1993年,加拿大在专利法第55.2(1)条规定了一种“Bolar”类型的条款。
此外,阿根廷、以色列、澳大利亚以及马来西亚等国家也纷纷引入“Bolar例外”原则。
这表明,“Bolar例外”原则的制度价值已经为大多数国家所认可,这一制度设计平衡了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
从理论基础上来讲,这一例外条款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根源于T R I PS协定第30条规定:“各成员可对专利所赋予的专有权规定有限的例外,只要此例外不与专利的正常利用发生不合理的冲突,也不会不合理地损害专利所有人的正当利益,但应考虑第三方的正当利益”。
正如某些学者所总结的[4],“Bolar例外”豁免了仿制药商在药品专利期届满前为获取报批数据对其进行研究利用的侵权责任,消除的是审批所带来的专利期的额外延长,并没有影响专利权人在法定专利期内享有市场垄断并从中获取预期经济回报的权利,因此,“Bolar例外”完全符合Tri p s第30条的授权条件。
三、我国引入“Bolar例外”的意义我国现行专利法中关于专利侵权责任的豁免规定并不包含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
这使得我们在处理类似“Bolar例外”诉讼纠纷时,法律适用陷入两难境地。
最著名的莫过于2006年12月20日上海三共制药有限公司和日本三共株式会社起诉北京万生药业有限公司制造“奥美沙坦脂片”侵犯专利权一案,以及2007年6月20日美国礼来公司诉甘李药业有限公司“重组赖脯胰岛素”药品专利侵权案。
在两案的审理中,由于此时我国未引入“Bolar例外”,故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11条定性案件,认为[5]进行新药临床试验和申请生产许可不属于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行为,所以不构成对涉案专利权的侵犯。
判决合情合理,但以第11条进行定性而非以第六十三条第四项“科学研究实验例外”定性,实属无奈的变通之举。
因此,2008专利法中新增“Bolar例外”条款,可以直接解决上述法律适用的司法困境司法难题,将“Bolar例外”与“科学研究实验例外”进行严格区分,意义重大。
四、“Bolar例外”对我国仿制药企业的影响既然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已成定局,修改后的专利法将于2009年10 (下转第255页)他山之石“Bolar例外”的由来及对我国仿制药企业的影响【注 释】[1] 涂沙丽,肖丽,涂朝莲.华盛顿・欧文作品导读.(世界著名作家作品导读丛书)(英汉对照).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 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简介及代表作见:htt p://www. /.[3] 萨福克郡(Suff olk)是英格兰东部的一个郡.位于剑桥郡的东部.[4] 以剑桥保护协会(Cambridge Preservati on Society)为例,该协会到2008年已经成立80年,主要任务:建设舒适的环境,保护城市绿色空间和乡村,挽救古建筑,推进城市规划,鼓励参与剑桥保护。
网站:ht2 t p://www.cp s /.[5] Cambridge/kei m brd /发音有别于英国格洛斯特郡(Gl ouces2 tershire)内的Ca mbridge/k•mbrid /.[6] 设在田间乡野小路上的栅栏门(stile or gate)用于防止家畜外逃。
设计形状有(仅供一人通过的)U形或V形旋转的小门(kissing gate),又有弹簧门(s p rung gate)。
既方便开启,又不伤行者。
如果是行人与非机动车共用通道,栅栏门设两个。
另一侧供非机动车通过的门下方路面设长约1米的铁制栅栏网,牲畜到此便望而怯步。
由当地政府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建造和维护.[7] 这些书籍的购买方式可通过下列网站查询:htt p://www.be2 st w /ca mbridgeshirebooks.ht m.[8] 英国国家方格网为英国地图编制的参照系统。
具体的使用方法见:htt p:///os website/gi/nati onalgrid/na2ti onalgrid.pdf.[9] W icken Fen:htt p:///.[10] 全国名胜古迹托管协会(Nati onal Trust for Places of H ist oricI nterest or Natural Beauty),通称全国托管协会或国家信托基金(The Na2 ti onal Trust),是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一个保育组织。
协会的主要收入来自会费、捐款、遗赠产和透过商业活动所得之利润。
协会的标志是橡树叶和橡果,于1895年创立.[11] 剑桥环境节(2008年)htt p://www.ca /cc m/ content/policy-and-p r ojects/suscity/envir onment-festival.en.[12] 茶舞是一种下午或晚上跳动的舞蹈。
概念来自于西方的下午茶(afternoon tea)。
茶舞的常见特点是现场演奏古典轻音乐。
常见的舞蹈形式有华尔兹,探戈等.[13] 对小路管理的法律规定等详见:htt p://. uk/inf o/britain/foot pathlaw.ht m l.[14] St orry,M ike and Peter Childs,eds.B ritish Cultural I dentities. 2nd ed.London:Ne w York:Routledge,2002.【参考文献】[1] W iki pedia htt p://en.wiki /wiki/Main_Page.[2] V isit Ca mbridge:The official t ouris m website f or Ca mbridge,UK htt p:///.[3] Natural England htt p:///LAR/Ac2 cess/rights_of_way/r ow_general.as p.(上接第252页)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我国的广大仿制药商们完全可以合理利用“Bolar例外”规则,不需要再为解释是否“生产经营目的”而战战兢兢,充分运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的专利链接制度,在专利药到期前2年内提前做好行政报批准备,以便抢占市场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