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 格式:doc
- 大小:176.00 KB
- 文档页数:5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2章第一节》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地形地势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过对地形地势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能够分析不同地形地势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地理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
但地形地势的概念较为抽象,对于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概念的讲解,以及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形地势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形地势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地形地势的特点,能够分析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形地势的基本概念,不同地形地势的特点,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难点: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何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总结地形地势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地形地势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形地势的概念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地理观察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地形地势的相关知识,搜集相关的实例材料,制作教学PPT。
2.学生准备:预习地形地势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地形地势的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地形地势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地球上的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从而引出本节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地形地势的基本概念,不同地形地势的特点,以及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3.了解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判别不同地区位于哪一级阶梯。
4.了解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在地图上落实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三大阶梯的分界线学情分析本节知识点多,需要了解的地名、特征很多,要多指导学生读图而不是背地形名称。
八年级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世界的地形,知道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具备了学习地形的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地形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本学段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很高,但学习过程中容易存在直接从课本中获取结论,只停留于知识表面,读图、分析和归纳的能力还比较欠缺的情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在第一单元里,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对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划及中国的人口分布、人口问题、民族分布、民族政策等都有了了解,那么中国的地形地势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
【板书】第二单元:自然环境第1课.地形地势特征二、学习地势西高东低1.指图提问:这是一张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看看图中颜色明显分为哪几个层次?(学生回答:棕褐色、黄色、绿色三个层次)2.请同学们结合剖面图分析我国地势哪边高哪边低?(学生回答:西高东低)教师总结: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就是我国地势特点。
(教师用手势来说明西部高东部低)。
【板书】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3.提问:我国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及其相对海拔分别是多少?(学生回答:第一级阶梯以青藏高原为主体,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海拔在2000—1000米之间,第三级阶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海拔在500米以下)三、学习地形复杂多样1.提问:地形有哪些主要类型?(学生回答: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种类数量特点?(学生回答:地形多种多样)2.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指出我国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的分布特点。
地形地势特征【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教学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概括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2.学会分析地势对气候、航运、水电开发等方面的影响。
3运用中国地形图和中国五种地形类型的面积比例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4.了解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探究法。
【教具准备】电脑、白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感悟导入借助视频资料和地形景观图片导入:前面我国学习了中国的位置、人口、民族,这节课学习什么呢?请看视频。
【提问】为何我国大河多滚滚东流??观看视频《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进入情境。
视频渲染气氛,看完视频后提出问题层层递进,最后导入地形地势,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观察与记录合作探究一、地势西高东低【提问】什么叫地势?读图2-1-1:1、找出上下图对应的部位2.结合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说说从A点到B点海拔是怎样变化的。
3.看看图中颜色明显分为哪三大层次,对照高度表,说说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4、指导学生读图例分析,组内组织讨论填写右侧表格指导学生读下面的分层设色地形图1、找一位代表同学上讲台,边指图边回答左侧三个问题2、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组内合作填表通过读图,逐步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及利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分层设色地的颜色上可以看出各阶梯的主要合作探究【归纳】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活动】【探究】1、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我国的气候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追问】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我国会变成什么景象呢?展示动画:2、河流从高一级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3、说一说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接力赛】 说出图中三级阶梯的界线A_G,看谁说的对又快。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1节地形地势特征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
2、能在中国山脉分布图上找到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3、利用中国地形图,能在地图上填出中国主要山脉的名称。
学习重点:掌握我国的分解山脉学习难点:掌握我国的分解山脉课前预习预习自测:(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1、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呈状分布。
2、地势的三级阶梯概况:范围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第一级阶梯西南部的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边缘以东以北第三级阶梯我国东部3、结合课本P22图2-1-1,找出阶梯分界线:一、二阶梯分界线:、、二、三阶梯分界线:、、、(二)地形复杂多样:1、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到,我国的地形主要有山地、、、和丘陵五种。
2、我国纵横交织的,构成了我国地形的,他们之间镶嵌着大高原、大盆地和大平原。
3、我国的平原和主要集中在东部,我国绝大部分的经济林木、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和以及四分之三以上的粮、棉、油都集中在这里。
分组合作探究:读课本24页“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我的疑问课内探究1、读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说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并完成活动。
2、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对气候、河流和交通有什么影响?3、读图2.4我国地形分布大势找出我国主要的地形区。
当堂检测1、下列位于我国第二阶梯的地形有:(多选题)A黄土高原 B 内蒙古高原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2、第三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平原和高原B山地和高原C盆地和高原 D平原和丘陵3.我国正在修建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电站位于()A.第一、第二阶梯之间B.第一、第三阶梯之间C.第二、第三阶梯之间D.第一阶梯上课后反思: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第2课时)学习目标:1、能在地形图上指出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区的名称及其分布。
地形地势特征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教学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资料,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 学会分析地形地势对航运、水电开发等方面的影响。
3. 了解山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策略】1.通过读图分析活动,概括地形地势特征。
2.通过讨论分析,对地形、地势特征的影响进行评价。
【教学模式】图文导学【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图文转换、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本插图、地理助学。
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甲【深入探讨】观察图2-1-2中国地形图结合课本文字,分析讨论每个阶梯上主要的地形和海拔,完成下列表格:海拔主要地形区地形类三、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1、(目标1)读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2、(目标3)关于山区的开发利用,叙述错误的是()A.山区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发展B.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C.山区有利于发展林牧业和采矿业D.山区有利于发展种植业3、(目标2)读下图,有关我国西高东低阶梯地势的优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利于东部海上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顺地势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B.使许多大江大河流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的水路交通C.西高东低的阶梯地势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D.当河流从地势高一级阶梯跌落到低一级阶梯时,会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4、(目标1、2)读我国北纬36°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可以推测我国的地势总体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中A是第_____级阶梯,地形以_____为主。
B是第 _____级阶梯,地形以_____为主。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地势特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地形地势特征》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的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以及其对生产、生活和交通的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地表形态的分类、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地形地势对生产、生活和交通的影响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提高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表形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形地势的分类、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和交通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形地势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表形态的分类,掌握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理解地形地势对生产、生活和交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地形地势特征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认识到地形地势对生产、生活和交通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表形态的分类,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地形地势对生产、生活和交通的影响。
2.难点:地形地势特点的识记和理解,地形地势对生产、生活和交通的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地形地势特征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地形地势的模型或者图片,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教学资源:收集一些关于地形地势的案例,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
地形地势特征课题名称地形地势特征课时 1 授课人教材分析与构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地势的特点,知道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过程与方法运用我国的地势阶梯图,分析和了解我国的地势阶梯图与各地势之间的区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和交通等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地理认识观。
教学重点1、我国地势的特征2、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教学难点1、我国的地势阶梯图与各地势之间的区别2、理解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和交通等的影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讨论、合作交流、教师讲解导与学的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随笔设计意图揭示学习目标分别听下面的三句歌词,结合“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道理,说说我国大江大河有什么共同特点?自学指画我国的地势图和三级阶梯图,让学生大致可分为阶梯。
、第一级阶梯以为主体,平均海拔在速下降到2000--1000米,为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地形以为主;第二级阶梯以东地区,海拔多在500以下,为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地形以为主。
3、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一方面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另一方面使得我国河流多自,沟通了东西部的水上交通。
互动交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1、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现实生活中找出组成我国的三级阶梯地势图的例子。
2、说一说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有何影响?展示提升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地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行,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当堂反 A.高原、平原 B. 平原、丘陵 C.。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中国地形地势特征教学目标: 1.能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
2.能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3.联系生活知识,分析地形地势对降水、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4.认识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理解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降水、河流、交通等的影响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大河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百川东到海”…… 为什么我国大江大河大多向东流?一、我国地势特点1、地势西高东,程三级阶梯状分布。
2、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一二阶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a、对河流的影响,自西向东流,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b、对气候的影响,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形成丰沛降水c、对交通影响,方便东西联系(探究)如果我国地势变为东高西低会带来什么影响?a、不利于水汽深入内陆,降水减少,干旱面积扩大b、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二、我国地形特点1、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山地、高原、丘陵)面积广大。
丘陵:10%;平原:12%;盆地19%;高原26%;山地:33%2、地形复杂对我国的影响a、有利的: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农业多种经营。
b、不利的: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多自然灾害。
我国主要地形区1、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2、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峻,雪山连绵,世界屋脊内蒙古高原:辽阔坦荡,一望无际,草场广布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3、盆地塔里木盆地:中国最大盆地,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天山以北柴达木盆地:高原盆地,聚宝盆四川盆地:湿润地区,紫色盆地,天府之国4、丘陵(海拔200—500米),起伏和缓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5、平原(海拔200米以下)东北平原: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热量不足华北平原:太行山以东,水资源较紧缺,盐碱化严重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鱼米之乡板书设计:一、我国地势:1、地势特点2、分界线3、影响二、我国地形1、特点2、影响3、类型作业布置:填充图册教学反思:(手写)。
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地形的一些知识,学习本课知识就容易多了。
这节内容,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资源基础的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学了世界地理中一些关于地形的有关知识,并且掌握了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那么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中来,学习的自主学习意识、分析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一)、知识与技能1.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2.通过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3.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重点:地势西高东低和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及分布,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难点: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手段与方法关注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读(看)——议——讲结合法、图表分析法、读图讨论法以及启发式教学,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内容1、工具:多媒体课件2、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新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教学过程附板书设计: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一、地势西高东低1、三阶梯特征及分界线2、地势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二、地形复杂多样1、我国五种基本地形齐全,地形复杂多样2、山脉构成地形“骨架”三、主要地形区1、不同走显得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横断山脉、六盘山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2、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特点及分布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和能力,恰到积极思考,明确学习目标,围绕重点、难点展开。
【课题】八上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一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地势特征的。
内容包括三部分“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和活动“了解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
所以本节课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上。
通过探究、合作,培养学生读图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只需要多加指导。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图,去分析,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资料,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重点)2.学会分析地形地势对航运、水电开发等方面的影响。
(难点)3.了解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讲练结合【教学方法】读图思考,观察分析【教具准备】投影仪学生自学课本,思考并举手回答。
(看谁回答的又快又好)高原、山地和丘陵统称为山区,山区约占我国【当堂达标】地理助学第23页的“当堂达标”【教学反思】一、本节课知识点条理清晰,在重难点的处理上我是这样做的:1、在处理地形地势特征时,我让学生认真阅读分析阅读地形图,亲自动手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这样就很容易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和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的大小。
这样做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地理的乐趣,而且对绘制地图有了更多的认识。
2、在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我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适当补充指导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
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中国地形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它
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
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地区;
2、理解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产生的影响,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掌握我
国主要地形区的位置、范围及特征;进一步培养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
3、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基本观念。
初步树立人与自
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地势三阶梯的划分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
所起到的“骨架”作用。
难点:全方面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基本特征。
地势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地势西高东低
【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录自己发现的问题)
读图2-1-2,完成下列问题:
读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级阶梯地形以_________为主,平均海拔在________米以上。
(3)36°N在第二、三阶梯经过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地形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山脉
(4)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级阶梯上。
(5)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是____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_____洋。
(6)我国的地势对航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对水电开发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这种地势对东西部之间的交通往来有什么影响?讨论完成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
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精讲点拨】
地势特征对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我国东部的第三级阶梯,地势比较低平,这里成为人口稠密、农业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为工农商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第二级阶梯地势起伏较大,多高原、盆地和山脉,交通条件虽然不如东部,但却有利于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区。
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独特,经济活动也颇具特色。
二、地形复杂多样
【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录自己发现的问题)
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各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山脉是:①;②
(2)山脉③以东是平原,以西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3)图中甲、乙、丙三大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岩溶地形广布的是,写出一个该区域易发生的地质灾害。
(4)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
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下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的是()(双选)
A.A地开垦耕地,发展种植业 B.B地种植花卉疏菜,方便供应城区
C.C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D地发展海水养殖
(5)根据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因素,简要分析E地发展成为城镇的优势
、。
(至少答两点)
【合作探究】
讨论帮助山区脱贫致富的措施有那些?西部大开发为此可以做什么?
【精讲点拨】
山区和山地不是同一概念,山地是我国五种地形之一,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山区
则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山区的范围比山地大。
开发利用山区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预防和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做到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地形区
【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录自己发现的问题)
1. 读下列中国地形略图,完成各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山脉名: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E______.山脉F的走向为______.
(2)图中地形区:高原①是______;盆地②是______;平原③是______;丘陵④是______.(3)⑤所在省区的简称是______.⑥所在省区行政中心是______.
(4)我国疆域最西端⑦是:______.
(5)河流:a______,b______;由图可知,两条河流均发源于______(省级行政单位).(6)我国地势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为D______、E______、巫山和雪峰山(用字母G 在图中标出雪峰山).
(7)我国第二阶梯主要地形为______ 和盆地.
(8)读图: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区:______、______、广东省、台湾省.由图可看出,我国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少部分位于______带.
2.下面是有关我国四大高原主要特征的“顺口溜”,你能找到其对应的高原名称吗?(找到后把相应的字母代号填在下表内)
A.巍巍苍苍,冰峰千丈;百里悬河,山川相间
B.秃山荒丘,川梁相间;沟谷纵横,地表破残
C.洼地罗列,山川相间;岩溶地表,结构奇巧
D.地坦荡荡,平沙无际;风吹草低,黄羊成群
【合作探究】
1、总结为什么说我国地形是复杂多样的?
2、观察中国地形图,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填写在27页的表格中。
3、阅读第24页的4幅景观图讨论,这些地形种类的特点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精讲点拨】
1、地形与地势的区别:地势是海拔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如山脉、高原、平原、盆地。
2、歌谣记忆我国主要山脉:中国地形山脉多,纵横大地相交错。
雄伟壮丽多姿彩,高大绵长如龙卧。
东西走向有三列,昆仑秦岭中间过。
兴安太行巫雪落,弧形喜马拉雅山,印尼等国在南坡
3、巍峨雄伟的山脉是祖国大地上的脊梁,广阔的高原,巨大的盆地,富饶的平原和丘陵把辽阔的国土装点的那样美丽。
高大的山脉可以阻挡风雨的进入,而他阻挡不了青藏铁路的延伸。
这一切都源于人类的智慧和汗水。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源是我们无节制向自然索取。
痛定思痛,其中包含着多少人类的愚昧和无知。
努力吧!相信你们一定会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答案】
一、
(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2)高原 4000(3)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太行山(4)一(5)自西向东太平(6)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有利于建水电站
二、
(1)太行山喜马拉雅山(2)东北草地
(3)乙泥石流、滑坡、崩塌等(任一项即可)(4)B、D
(5)地势平坦、水源丰富、气候温暧湿润、交通便利
三、
(1)天山;昆仑山;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东北--西南;(2)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山东丘陵;(3)赣;西安;(4)帕米尔高原;(5)长江;黄河;青海省;(6)大兴安岭;太行山;;(7)高原;(8)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