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灾害与环境(第六章)
- 格式:ppt
- 大小:9.05 MB
- 文档页数:56
章末复习3步方案步骤一章末整合提升重点问题探究救灾物资储备库应该建在哪里资料1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分布问题1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哪些特征?[思维线索] 读图中各地存在的自然灾害类型,归纳总结即可。
答案:我国各地灾害种类不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东部气象灾害多,西部地区地质灾害频繁,东部和中部地区病虫害较严重,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森林火灾较频繁。
问题2 列出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
[思维线索] 结合实际,读图分析即可。
答案: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
旱灾:以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
地震:多发生在台湾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滑坡、泥石流:集中在西南地区。
台风风暴潮:多发于东南沿海地区。
资料2 我国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问题已建的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分布有什么特点?[思维线索] 抓住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交通条件等分析。
答案:多分布在我国自然灾害较严重且交通便利地区。
资料3 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问题1 为什么将成都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救灾物资储备库?[思维线索] 抓住成都所在地区的自然灾害分布、交通状况进行分析。
答案:我国西南地区地貌结构复杂,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他自然灾害也多有发生。
成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交通便利,救灾的辐射范围广,且经济较为发达,救灾物资的生产供应能力强。
问题2 你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有没有救灾物资储备库?如果有,查找该储备库的地点,并了解其物资储备情况。
如果没有,请给出选址建议。
[思维线索] 主要通过调查,然后作答,可从灾害分布、交通状况方面分析选址条件。
答案:分析储备库的物资储备情况,应主要从所在区域的自然灾害种类方面分析灾害发生后所需的救灾物资种类及救灾物资数量。
分析储备库的选址条件时,可选择自然灾害频发,受灾人口众多,灾害损失严重且交通便利,物资供应能力较强的地区。
知识网络构建本章自我梳理:热点问题聚焦热点聚焦一堰塞湖的形成与危害【热点关注】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中国地理》复习思考题与参考网站一、总论第一章区位和疆界1. 简述中国地理位置的基本特征?2 .中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自然地带形成有什么影响?3 .中国国土包括哪些基本方面?4 .简述中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5 .概述中国山地格局的地理意义?6 .对比中美两国的地形与区位,分析其异同点及地理特征?•中国国情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index.jsp•中国国家地理•地理频道•数字地球网站/C-index1.htm•国家遥感中心/第二章自然结构•中国自然结构(natural structure of China)•气候水热结构(hydrothermal structure)•土地资源结构(land resources structure)•水资源结构(water resources structure)•矿产资源结构(mineral resources structure)•风景旅游资源结构(landscape and tourist resources structure)1. 为什么中国的旱涝灾害发生频率高,灾情严重?2. 中国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3. 中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及矿产的匹配关系怎样?4. 评述中国矿产资源结构与开发?5. 评述中国风景旅游的空间结构?6. 概括中国自然结构的基本特征?•地质春秋•中国地理学会http://210.72.10.8/webpage/zgdlxh/menu_61/index.html •中国自然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index.jsp•中国气象局/index.php•华夏旅游/;中国旅游网/ 第三章海岸及海域1. 简述中国海底地貌的基本特征?2. 中国海洋水文对海岸人类活动有什么主要影响?3. 中国海洋资源的主要优势是什么?4. 中国海岸带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中国海洋信息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四章人口与经济发展1. 论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 论述中国土地利用格局与地貌、降水的关系?3 对比长江与黄河在治理与开发方面的异同点?4. 举例分析中国能源工业布局的特点与依据?5.论述中国工业布局特点和发展(可以举例)?6. 论述中国交通布局的特点和前景(可以举例)。
第二节 地质灾害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一、地震 1.发生机制2.衡量指标(1)震级:代表地震________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________。
(2)烈度①含义:表示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________。
②特点:烈度越大,破坏越严重;一次地震可有________烈度。
③影响因素:震级、震源深度、________、地面建筑等。
3.主要危害(1)造成房屋倒塌,________、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
(2)导致________和财产损失。
(3)诱发________、滑坡、________、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4)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________。
4.分布(1)世界⎩⎪⎨⎪⎧环 地震带地中海— 地震带(2)中国①特点:范围广、________、强度大,灾情严重。
②频发地区:________、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判断】1.我国东部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密集区。
( ) 2.地震死亡人数与震级大小呈正比例关系。
( ) 【学法指导1】 图示法记忆影响烈度的因素【知识链接】 地震造成的危害二、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1)发生机制(2)分布特点:________较破碎,地势________较大,________较差的山地________区及工程建设频繁地区。
2.泥石流(1)含义: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发生条件⎩⎪⎨⎪⎧地形 、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3.滑坡与泥石流的危害(1)滑坡破坏或掩埋________、道路和建筑物,________河道。
(2)泥石流摧毁________,破坏________、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
(3)可能造成重大的________。
4.我国分布:山区面积广大,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尤以________地区最为多发。
[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素材第六章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一、洪涝灾害1.概念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分布(1)气候因素: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地形因素: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3.危害(1)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水困难等。
(2)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3)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4.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以及广大山区。
5.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1)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即水系特征(水系形状、流域面积等)、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人为原因:主要从植被破坏、围湖造田方面考虑。
(以长江流域为例) 二、干旱灾害1.干旱与干旱灾害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
2.旱灾频发地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其中以非洲最严重。
3.旱灾的危害(1)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产;(2)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3)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
(4)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4.我国旱灾的成因及分布(1)成因: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
(2)多发区: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尤以华北地区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5.我国旱灾的类型及成因三、台风灾害1.概念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2.结构由内至外可分为: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和外围大风区。
3.危害(1)狂风能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2)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3)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第一节气象灾害水平1:能廨粮農畫料持I醫工慕尖嘗的类堕.木平2:鋼合帶料•节例说聊主费气霞贞害荊母底幕件朋危古.水甲3:値幅烈剧卿科■许析14创地K語见弋卑坂濡的磴用.水平析气■究害与人类沾动的关氟01k预习准备区精心准笛夯实基础一、洪涝灾害1 •含义:洪涝灾害是因口w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口02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 •主要影响因素及分布区3 •危害(1) 对生产、生活的危害:淹没口06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口07基础设施,造成人员坐伤亡、卑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2) 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引发河流泥沙淤塞、口!°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4 .影响洪涝灾害损失的因素:灾害强度、口□人口密度、已2经济发展水平。
5 •我国洪涝灾害分布:东部季风区口13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山区。
1. 判断正误。
(1) 西北干旱区不会出现洪涝。
(X) fl然灾霑的庖曲.(2)植树造林会减少洪涝灾害。
(“)2. 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是()A. 内陆地区B.极地地区C.沿海地区D.高山地区答案C解析沿海地区地势低洼,易发生洪涝灾害。
3 .读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图,说明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提示特点:东南多,西北少。
原因:我国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二、干旱灾害1.含义:干旱是因长时期口0!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口03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
2 .旱灾分布31. 判断正误。
(1)旱灾就是降水过少。
(X)(2)人类活动也会导致旱灾。
(V)2 •中国旱灾发生频率高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高低B.海陆位置C.植被密度D.气候特点答案D解析中国以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不稳定、季节变化大。
3 •旱灾一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吗?提示不一定。
旱灾主要是降水异常减少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