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监测监测系统介绍[精制材料]
- 格式:ppt
- 大小:13.59 MB
- 文档页数:56
天津能耗监测系统方案1. 简介天津能耗监测系统是一个用于实时监测和管理天津地区能源消耗情况的智能系统。
该系统旨在帮助天津地区的企业和居民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能源消耗,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减轻环境负担。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天津能耗监测系统的整体架构、功能模块、操作流程以及技术实现等方面的内容。
2. 系统架构天津能耗监测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由以下几个核心组件构成:2.1 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各个能耗设备中收集能耗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后台服务器。
该模块支持多种数据采集方式,包括传感器、仪表读数、HTTP接口等。
通过多种数据采集方式的支持,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能耗设备,实现全方位的能耗监测。
2.2 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负责接收和存储从数据采集模块传输过来的能耗数据。
该模块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能够处理大规模的数据流,并提供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的数据存储服务。
2.3 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中的能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该模块采用实时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计算,生成相关的能耗报表和统计结果。
2.4 用户界面模块用户界面模块是用户访问和使用系统的界面模块。
该模块提供了用户注册、登录、数据查看、报表生成等功能,通过直观易用的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查看和管理能耗数据。
3. 系统功能天津能耗监测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3.1 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各个能耗设备的能耗情况,包括电力、水量、燃气等。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实时的能耗数据,了解能耗情况。
3.2 能耗统计系统能够对历史能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能耗报表和统计结果。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各种维度的能耗统计数据,包括时间段统计、区域统计、设备类型统计等。
3.3 能耗预测系统能够基于历史能耗数据和相应的预测模型,对未来的能耗进行预测。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能耗预测结果,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一、引言公共建筑是市政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设施,包括城市道路、公园、广场、政府大楼、学校、博物馆、图书馆、医院、体育馆、剧院等建筑文化设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共建筑数量不断增多,其能耗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控制公共建筑能耗的问题,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虚耗,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定义和特点,然后详细讨论了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
二、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定义和特点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是指通过独立的系统或与其他系统相结合,对公共建筑的能耗进行监测和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其主要包括监测仪表、监测系统、数据通信、数据库和数据处理等组成部分。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智能化: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通过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可自动控制空调、照明、水暖等设备的使用,从而实现能源的合理使用和管理;(2)实时监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能源使用情况,对节能降耗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精细化评估,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精细管理;(3)集成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可以与其他智能化控制系统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对公共建筑实施智能化管理;(4)数据可视化: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可以将监测数据通过界面呈现出来,使数据可视化,便于管理人员对于数据的分析和辅助决策。
三、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1、监测仪表技术规程(1)精度:监测仪表的精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2)稳定性:监测仪表的稳定性应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监测数据的稳定性;(3)适用性:监测仪表应选用适用于公共建筑的仪表进行监测,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可靠性:监测仪表应选用可靠的仪表进行监测,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监测系统技术规程(1)数据采集方式:监测系统应选择可靠、准确的数据采集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数据传输方式:监测系统应选择可靠、高效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3)数据处理方式:监测系统应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以确保监测数据的精准性和可视化程度;(4)监测报警功能:监测系统应具备监测报警功能,及时发现能源浪费等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警报和处置。
能耗监测系统方案第1篇能耗监测系统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问题日益凸显,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在此背景下,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能耗监测系统,对各类用能单位进行实时、准确的能耗数据监测与分析,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二、项目目标1. 实现对用能单位能耗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与处理。
2. 建立能耗数据可视化展示平台,为用能单位提供便捷的能耗查询、分析与预警服务。
3. 帮助用能单位发现能耗漏洞,制定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助力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三、系统架构能耗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 数据采集层:负责实时采集用能单位的能耗数据,包括电力、燃气、蒸汽等能源消耗数据。
2. 数据传输层:将采集到的能耗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
3. 数据处理层:对传输过来的能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与存储,为能耗监测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4. 应用展示层:通过可视化展示平台,向用能单位提供能耗查询、分析与预警等服务。
四、系统设计1. 数据采集设计(1)采用高精度、低功耗的能耗监测设备,实现对用能单位各类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
(2)根据用能单位的特点,合理设置监测点,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准确。
2. 数据传输设计(1)采用有线网络传输,如光纤、双绞线等,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对于不具备有线网络条件的用能单位,可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如4G/5G、Wi-Fi等。
3. 数据处理设计(1)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能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与挖掘,发现能耗规律和漏洞。
(2)建立能耗数据仓库,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查询与管理。
4. 应用展示设计(1)开发能耗监测与管理平台,实现能耗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方便用能单位实时了解能耗状况。
(2)提供能耗数据分析、预警等功能,辅助用能单位制定节能措施。
五、实施与验收1. 项目实施(1)组织专业团队进行现场勘察,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
建筑能耗计量监测系统V8.0使用说明书广州柏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10月目录1概述 (2)2运行环境要求 (3)3LMS8.0软件安装 (4)4LMS8.0软件登录 (7)5LMS8.0软件主界面 (8)6系统参数设置 (10)7用户资料管理 (12)8设备管理 (15)9计费类型设定 (26)10计费设置 (27)11设备检测点配置 (32)12日表管理 (34)13月报表管理 (39)14权限管理 (50)15日志管理 (52)16检测点曲线分析 (53)17动态图编辑 (56)18动态图监控 (60)1概述BSH2000能源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建筑能耗计量监测系统LMS 8.0是基于WINDOWS平台的管理软件。
安装于物业管理部门的计算机上,通过RS485/M-BUS、以太网或其它通讯网络实时监控和采集楼宇内供水、供电、煤气、空调、采暖等各种能源计量设备的数据,管理部门可实时了解楼宇能耗状况。
系统将能耗计量设备数据存储在系统数据库中,随时可以进行能源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以及各种数据报表的打印。
建筑能耗计量监测系统由建筑能耗计量监测软件LMS、区域管理器FMU、前端能耗计量仪表和辅助设备等构成,系统支持M-BUS网络、RS485网络、以太网TCP/IP联网方式。
系统运用了先进的计量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技术,具有稳定性好,可靠性强、布线简单、施工快捷和维护方便等优点。
管理中心通过GPRS/CDMA/3G无线网络、ADSL有线宽带实现远程监控、计量、诊断、控制等多种功能。
为物业管理和节能管理部门提供能耗参考数据,以达到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的目的。
2运行环境要求2.1计算机配置2.1.1CPU:双核处理器,主频≥ 2.0GHz;2.1.2硬盘:≥ 250GB,内存:≥ 2GB;2.1.3显示器:19英寸液晶显示器;2.1.4后备电源:UPS后备式电源;2.1.5接口:配置10/100BaseT网卡、至少1个RS-232串行口、两路USB2.0接口;2.1.6其他配置:声卡、光驱、键盘、鼠标。
能耗监测管理系统方案能耗监测、能耗管理、家电智能控制技术与用户进行双向互动,用户能够在本地或远程配置、操作家庭内智能家电,系统则向用户提供家庭用电信息,在给出用电分析的基础上提供家电的节能控制方案,旨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引导用户自觉地采取节能措施并养成节能习惯,从而增强电网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实现低碳、节能、环保的社会理念和生活方式。
能耗管理系统优势:我公司拥有能耗监测系统软硬件的知识产权,是系统软件的研发厂家,是系统硬件设备的生产厂家,是实施整套系统集成的企业。
* 规范性:系统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与技术导则要求进行研发,易于组网实施省、市、区域性政府能耗监测和企业集团能耗监测,其硬件架构、软件功能、数据传输可与上下级监测平台系统无缝对接。
* 专业性:产品设计深入贴近用户需求,提供专业的能耗数据采集、上传、统计、对比、分析,建筑信息管理、能效公示等功能与服务。
* 可靠性:采用功能强大的电信级能耗数据采集终端进行能耗数据采集,提供多种可靠的安全性策略,如支持断点续传功能等,避免数据丢失和迟滞,确保系统安全可靠使用。
* 扩展性:适应能耗单位分期建设的需求,满足用户基础应用、小型应用、中型应用与大型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充,制定灵活的部署方案,有效控制初投资。
* 可定制:不仅提供国家规范的能耗检测功能,更可根据各地政府、能耗企业能源管理需求研发定制专业能源管理功能,提升工作效率。
能耗定额和指标考核、能效分析评估、使用可视化管理、用能情况分析、配网运行管理、设备运行控制、节能目标预测与控制、用能优化策略和能源管理决策支持。
从而可提高建筑能源管理运营素质,大大降低能源费用实现绿色建筑创建和管理的目标。
能够提供多种能耗分析如同比、环比、排名等方式,可实现对区域能耗、具体能耗类型、设备类型能耗进行分析,分析时段可提供日分析、周分析、月分析、年分析以及任意指定时段内的数据分析。
建立多种能耗评估标准,如建筑能耗密度标准值、建筑能耗评分等级标准、设备运行状态评分标准等评估标准,应根据现实中建筑的能耗情况与能耗评估标准之间的比较得出评估结论。
企业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功能性阐明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旳大户,能源消耗量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旳70%左右,且总体用能水平不高,万元产值能耗与欧美日本相比差距还很大。
因此,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开展企业节能降耗行动,提高能源运用率是减少能源、资源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缓和社会经济发展面临旳能源和环境约束保护环境旳最有效途径。
目前企业进行能源管理,获取数据旳一般做法是采用多种仪器、仪表对能源消耗进行计量,并派专人对仪器、仪表、与采集旳数据进行现场维护、抄取,并逐层记录、上报,做旳好旳企业还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管理。
不过,这样旳缺陷是手工操作效率低,不能满足大范围旳数据采集需要。
同步,企业记录数据不全面、不及时,甚至不精确旳状况仍然存在。
为了能使企业更好完毕能源消耗旳记录、核算、分析、考核和改善,组织生产、部门结算、成本核算,需要建立一套有效旳自动化能源数据获取系统,对企业能源运用全过程即:能源供应、使用消耗状况、能耗设备运行及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实行监测,以便企业实时掌握能源消耗状况,设备能效,及时采用应对措施,为实现能源管理信息化打下坚实旳数据基础,同步以便企业旳计量和成本核算工作。
因此,建立企业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对深化企业管理、维护企业旳正常运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能耗实时监测系统应具有旳功能1、用能数据采集功能(1)可以运用网络通讯技术,如企业局域网、工业总线系统将计量点信号采集到系统中。
(2)可以运用网络技术将工业控制系统以及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旳数据采集到系统中。
(3)可以实现能源采购、加工转化、消耗、损耗、库存等记录数据旳录入、更新。
2、能源管理基础数据管理功能(1)企业能源种类、计量单位,用能流程、能耗设备参数、计量器具配置信息等旳录入更新。
(2)企业能耗指标、参数、国家地方原则规范规定及限额旳更新。
3、数据存储查询功能(1)实时数据及历史数据可按照企业规定旳时长、周期进行存储、备份并保证数据存储旳安全性和可靠性。
能耗监测系统方案能耗监测系统是一种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能源使用情况的系统,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
以下是一个能耗监测系统方案的简要介绍,包括其主要组成和实施步骤。
1. 系统组成能耗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存储服务器、数据分析软件和监控中心等组成部分。
- 传感器:用于检测能源使用情况的传感器,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包括电能传感器、水表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
- 数据采集设备: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通常使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 数据存储服务器:用于存储采集到的能耗数据,具备足够的容量和可扩展性,以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
- 数据分析软件:对采集到的能耗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供能耗分析报告、预测和优化建议等功能。
- 监控中心:作为系统的用户界面,通过监控中心可以查看实时能耗数据、分析报告和监控系统状态等。
2. 系统实施步骤能耗监测系统的实施主要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设备采购、系统安装和调试、数据分析和监控。
- 需求分析:了解企业的能源使用情况、能耗模式、监测目标和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技术要求。
-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设计,包括传感器选型、数据采集和存储方式、数据分析软件选择等。
- 设备采购: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和预算进行设备的采购,选择具备良好性能和可靠性的产品。
- 系统安装和调试:根据系统设计要求进行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服务器的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数据分析和监控: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对采集到的能耗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分析报告和优化建议,并进行实时监控。
3. 实施效果通过能耗监测系统的实施,企业可以实现以下效果:- 节约能源: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能耗数据,及时发现和处理能源的浪费情况,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优化能源使用和管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使用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