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教案第3节 第2课时 特殊方法测量电功率
- 格式:doc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5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8章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一、教学内容1. 了解电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2. 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单位;3. 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方法;4. 探究灯泡亮度与电功率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单位;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并分析灯泡亮度与电功率之间的关系;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电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单位;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方法;4. 灯泡亮度与电功率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电源、导线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用电场景,如家庭电路、照明设备等,引导学生关注电功率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物理意义。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步骤如下:a. 将小灯泡接入电路,调整电源电压,使小灯泡正常发光;b.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c. 根据电功率计算公式 P=UI 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d. 记录实验数据,填写实验报告单。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电功率计算的例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有关电功率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6. 课堂小结:7. 板书设计: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
8. 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计算家中灯泡的电功率,并说明如何测量;六、作业答案1. 家中灯泡的电功率计算:根据实际情况,测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利用公式 P=UI 计算得出;2. 灯泡亮度与电功率之间的关系:灯泡的亮度与其电功率成正比,功率越大,亮度越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电功率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2. 拓展延伸:探讨电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节能灯、白炽灯等,了解不同类型灯泡的电功率及使用特点。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8.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8章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方法和步骤,以及如何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
具体内容包括:1. 实验目的:了解小灯泡的电功率的概念,学会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 实验原理:根据电功率的定义,P=UI,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 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源等。
4. 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将电压表和电流表接入电路。
(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3)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4)根据公式P=UI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
(5)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小灯泡的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灯泡电功率的测量方法,学会用伏安法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
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并能运用电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难点:理解电功率公式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源等。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灯泡,提问小灯泡的亮度与什么有关。
2. 讲解实验原理:介绍电功率的概念,讲解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原理。
3. 演示实验步骤:教师演示如何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并讲解每一步的操作要点。
4. 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并记录实验数据。
5. 分析实验数据: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运用电功率公式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并分析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电功率的定义:P=UI2.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步骤:(1)连接电路,将电压表和电流表接入电路。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第十八章电功率《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
(2)会正确连接实物电路,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巩固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操作技能。
(4)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及用电器工作情况与实际功率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依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法的能力。
(2)使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过程中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
(2)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1)用伏安法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对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并得出结论。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是电功率?电功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2)电功率的公式是什么?(3)一只标有“220V 40W”字样的灯,它的含义是什么?(二)讲授新课1.新课引入一只标有“220V 40W”字样的灯,它的含义是什么?【提问】灯泡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2.实验情况分析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叫额定功率.如果不是在额定电压下叫实际功率,那么我们想要测量的是什么功率呢?实验应测量以下三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1)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测出其功率,观察小灯泡亮度。
(2)使小灯泡两端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2倍,测出其功率,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3)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测出其功率,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提醒】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来调节小灯泡两端电压,保护电路。
3.设计实验【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根据公式P=UI,测出灯两端电压和通过灯泡电流,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器材】干电池3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只,“2.5V”的小灯泡1个(附灯座),导线若干。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8章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8章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主要讲述了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电功率的物理意义,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电流、电压的概念以及欧姆定律的内容。
但是,对于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深入理解电功率的含义,并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电功率的物理意义,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2.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自主探究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利用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室设备:电源、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电线等。
2.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表格。
3.PPT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电流、电压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步骤,展示实验设备,并讲解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4.巩固(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第18章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安徽)我的口吻写文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方法。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灯泡、一张纸、一支笔。
四、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以夜晚的灯光为背景,引导学生观察灯光的亮度,引发他们对电功率的思考。
2. 理论讲解:简要讲解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4. 交流分享: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悟。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活动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方法。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电功率的应用,开展家庭小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本次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交流能力。
在课后,我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我相信,通过这次教学,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方法,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理论讲解环节的重点和难点1. 电功率概念的讲解:在理论讲解环节,我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灯光的亮度,引导学生关注电功率这个概念。
然后,我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详细解释了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我特别强调了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以及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UI,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2. 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在讲解电功率计算公式时,我不仅给出了公式,还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应用公式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十八章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册物理同步教案(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明珠,需要我们用心去发掘、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重设计富有创意、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通过设置“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情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学会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难点:如何正确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电线、开关等;学具:记录表格、笔。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讲述一个关于小灯泡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关注小灯泡的亮度与电功率的关系。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电功率的概念,示范如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让孩子们观察实验过程,引导他们发现实验原理和操作技巧。
3. 分组实践(15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套实验器材。
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动手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并记录在表格中。
4. 成果分享(5分钟)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5分钟)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不足,鼓励他们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运用电功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难点:如何正确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孩子对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教案3: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八章第2节电功率一、教学内容1. 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是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 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 电功率的单位:瓦特(W),1瓦特等于1焦耳/秒。
4. 实际生活中的电功率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家用电器的功率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能够运用电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电功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
难点: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灯泡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家庭电路中的灯泡为什么会亮吗?”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功率。
2. 知识点讲解:(1)电功率的概念:教师通过讲解电流做功的快慢,引入电功率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教师引导学生记忆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 UI,并解释各个符号的含义。
(3)电功率的单位:教师介绍瓦特(W)作为电功率的单位,并让学生了解1瓦特等于1焦耳/秒。
3.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选择一道典型例题,如:“一个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通过灯泡的电流是0.5A,求灯泡的功率。
”通过讲解这道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压和电流下的电功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功率的计算过程。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实验结果。
第2课时特殊方法测量电功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利用伏阻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会利用安阻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3.会利用电能表、秒表测量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过程中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
教学重点
1.利用伏阻法、安阻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利用电能表、秒表测量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
教学难点
1.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2.电能表、秒表的使用和读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出示如图所示的电熨斗,我现在想知道这个用电器工作时的电功率,如何测量?利用上节伏安法进行测量,是否可以?同学们不知所措?从学生的迷惑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伏阻法测量电功率
活动1:展示课件,出示实例:
一位同学想要测量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的额电功率,现有如下器材可供选用:电源(电压未知且不变)、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 0(阻值已知)、电压表各一个,三个单刀单掷开关、导线若干。
(1)请你设计实验电路图.
(2)简要写出实验步骤(步骤中要明确写出实验中要测量的物理量)
(3)用你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2:针对导课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没有电流表的条件下,如何测量出小灯泡的额电功率?设计出电路图。
同时出示课件,展示思路导引:
(1)没有电流表如何获取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2)要想让定值电阻的电流能够替代小灯泡的电流,如何连接?
(3)如何实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
学生总结:
方案一:(1)利用伏阻法来测量灯的功率.用导线把小灯泡、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串联,电压表与灯炮并联。
(2)①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2.5V .
②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动,把电压表改测定值电阻的电压,闭合后,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3)电路中的电流I=0U R ',灯的额定功率P=UI=U• 0
U R '. (2)电路图如图所示,首先闭合开关S 、S 2,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然后再断开开关S 2,闭合开关S 1。
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动,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
2.5U V I R '-=
,所以小灯泡的额电功率为P=UI=2.5V 02.5U V R '-⨯=0( 2.5) 2.5U V V R '-⨯
探究点二 安阻法测量电功率
活动1:有了伏阻法的测量,师再进一步的拓宽延伸,在上述问题中,如果只提供电流表,又如何测量?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出电路图,并分析出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表达式。
活动2:展示课件,出示例题:
一位同学想要测量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的额电功率,现有如下器材可供选用:电源(电压未知且不变)、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 0(阻值已知)、电流表各一个,三个单刀单掷开关、导线若干。
(1)请你设计实验电路图.
(2)简要写出实验步骤(步骤中要明确写出实验中要测量的物理量)
(3)用你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课件提示:
(1)如何获取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2)要想让定值电阻的电流能够替代未知电阻的电压,小灯泡与定值电阻如何连接比较好?
(3)如何实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
学生总结:
方案一: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将开关闭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I ′=0
2.5V R ;断开开关,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将电流表移至与小灯泡串联,闭合开关,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UI=00I R I II R ''⨯⨯=
方案二:①按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 1、S 2,断开S 3,调节R 1使电流表示数I 1=
2.5V R ,并记录I 1;
②断开开关S 2,闭合S 3、S 1,记录电流表示数I 2.
(2)本实验中,计算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2.5V×(I 2-I 1).
归纳总结:
(1)用伏安法测电功率时,无法直接测出小灯泡的额电功率,只能通过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通过间接计算才能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这就是间接测量法。
(2)在伏安法测电功率的实验中,若缺少一只电流表或缺少一只电压表,可用定值电阻来代替,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探究点三电能表、秒表法测电功率
活动1:根据以上两种方案的实验测量,那么能否完成导课中电熨斗的电功率的测量?学生讨论、交流。
阐明原因。
交流总结:不能,因为电熨斗是在家庭电路中工作,实验室提供的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能够在家庭电路中使用。
活动2:如果给大家提供一个如图所示的电能表和秒表是否可以测量出来?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交流、讨论。
归纳总结:首先根据电能表转盘转过的转数n计算消耗的电能,若电能表表盘标有
Nr/kw·h,则转盘在时间t内转过n转消耗的电能n
W=
N kW·h;再根据公式P=
W
t
计算出用电
器的电功率为P=
n
kW h
W N
t t。
板书设计
第2课时特殊法测电功率
教学反思
特殊法测量电功率是电学实验的一个难点,在授课的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分析如何测量出家庭中电熨斗的电功率,学生之间开始思维碰撞,首先想到是伏安法是否可以,不可以怎么办?这样在学生的质疑、求知中导入新课,从中让学生也明确可以通过特殊方法来测量电功率。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对比法来拓宽知识,提出疑点,利用课件提示,给学生明确思路,让学生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有目的的进行探讨、设计。
潜移默化的使得学生在突破一个个的难点,达到了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