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测试报告模板
- 格式:docx
- 大小:389.17 KB
- 文档页数:17
无线测试报告范文一、测试目的本次测试旨在验证无线网络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满足用户需求。
二、测试环境1.硬件设备:无线路由器、电脑、手机等2.软件工具:无线网络测试工具、网络监测软件等三、测试内容1.网络连接测试:通过连接无线网络,测试网络连接速度和稳定性。
测试使用电脑和手机分别连入网络,测速并观察网络连接是否稳定。
2.信号覆盖测试:测试无线网络的信号覆盖范围,包括室内和室外覆盖。
使用手机或电脑在不同距离和环境中测量信号强度和稳定性。
3.信号干扰测试:测试无线网络所在频段是否受到其他无线设备的干扰。
使用专业的无线网络监测软件,扫描并分析周围无线信号,确保无线网络信号干净。
4.安全性测试:测试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包括密码加密、防火墙等。
使用渗透测试工具模拟黑客攻击,验证无线网络的安全性能。
四、测试结果1.网络连接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显示,无线网络连接速度为平均10Mbps,连接稳定。
2.信号覆盖测试结果:在室内,无线网络信号强度较差,一些边缘区域信号强度较弱;在室外,信号覆盖范围较广,信号强度稳定。
3.信号干扰测试结果:经过扫描和分析,未发现其他无线设备对无线网络信号的干扰。
4.安全性测试结果:无线网络采用WPA2-PSK加密,密码强度较高。
经过渗透测试,未发现网络安全漏洞。
五、结论与建议1.无线网络连接速度和稳定性良好,可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
2.在室内,需要优化信号覆盖,提高信号强度,尤其是边缘区域。
3.其他无线设备对无线网络信号没有干扰,网络信号干净。
4.无线网络密码采用WPA2-PSK加密,安全性较高。
六、测试总结通过本次无线网络测试,验证了无线网络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满足用户需求。
针对测试结果,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进一步优化网络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同时,我们也需要持续关注无线网络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和升级网络设备,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为无线测试报告,总字数1200字。
无线宽带产品测评报告模板一、产品概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所测评的无线宽带产品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包括产品名称、品牌、型号以及主要功能和特点。
二、产品外观和设计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该无线宽带产品的外观和设计进行评价和描述。
包括产品的外观材质、尺寸以及简约或者时尚等设计风格。
三、产品性能测试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该无线宽带产品的性能进行测试,并给出评价。
3.1 速度测试我们将对该产品的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进行测试。
测试过程中我们会选择一台标准电脑,连接到该无线宽带产品,并通过测速网站进行测试。
评价:通过测试,我们可以得出该产品的速度表现。
如果速度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会给出较好的评价。
3.2 稳定性测试我们会测试该产品在连续使用的情况下是否稳定,并记录在多个时间段内的网络连接情况。
评价:通过测试,我们可以得出该产品的稳定性表现。
如果在长时间连续使用时表现较好,我们会给出较好的评价。
3.3 信号覆盖测试我们会测试该产品的信号覆盖范围,在不同地点、不同距离下进行测试,以评估该产品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
评价:通过测试,我们可以得出该产品的信号覆盖范围。
如果信号覆盖范围广且稳定,我们会给出较好的评价。
3.4 其他性能测试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该无线宽带产品的其他性能进行测试,如远程控制、网络管理等功能。
评价:通过测试,我们可以对产品的其他性能进行评价,如果功能齐全且易于使用,我们会给出较好的评价。
四、用户体验测试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用户在使用该无线宽带产品时的体验进行测试和评估。
4.1 安装和设置我们会测试该产品的安装和设置流程,包括用户手册的易读性、安装步骤的易操作性等。
评价:通过测试,我们可以给出关于产品安装和设置流程的评价。
如果流程简单易懂,我们会给出较好的评价。
4.2 使用便捷程度我们会测试该产品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便捷程度,包括网络连接的稳定性、设备的易用性等。
评价:通过测试,我们可以给出关于产品使用便捷程度的评价。
XX医院第X次WIFI网络测试报告
测试时间:XXXX-XX-XX 上午/下午XX:XX 至XX:XX (TIP:不同医院有不同的网络使用高峰时段)
测试地点:XX大楼 XX楼层 XX病区;重点区域(过道加床位、病房、护士站、站内配液室、医生办公室等日常工作区域)(TIP:不同楼层会因为网络综合布线的不同而导致信号强度,信道,同频干扰等问题)
测试要求:
使用多台PDA产品(支持802.11a/b/g/n),在网络使用各时段,通过PDA 系统中运行的网络诊断测试软件,进行信号强度、AP切换延迟、接入点信号稳定性、同频干扰等测试;使用PDA系统中安装的ping软件,检测数据包实际传输延迟,丢包率等。
测试参加人员:
一般为医院信息科工作人员、网络综合布线厂商工程师、PDA工程师。
测试结果:
应当了解的内容:采用综合布线用的AP产品,布线分布中的点位,楼层所有AP采用的布线方式及信道设置;无线网络连通状况,各病房和区域信号强度,是否可以满足移动护理数据传输需求(一般为不低于-65dBm为佳)。
PDA在AP 信号交汇点间是否会出现丢包现象,业务数据实测AP切换时间快慢。
意见和建议:
范例:由于测试使用的是A9,测试中只能支持到802.11n,最高65M网络带宽,另外同时接入网络为4~5台PDA设备,在今后实际使用时应根据接入设定的数量和类型,应适量增补网络节点或提高网络带宽。
各楼层AP切换时会出现突发性丢包现象,多为无线同频信号干扰,建议排查后优化网络。
以上楼层测试截图见附件(在测试报告后部应该附上测试实际截图增加可信度)。
无线测试报告范文1.引言本报告是对无线设备进行测试的结果总结和分析。
无线设备是指使用无线技术进行通信的各种设备,包括无线路由器、无线摄像头、无线音频设备等。
测试旨在评估该设备在不同条件下的无线性能和可靠性。
2.测试环境测试环境包括室内和室外两个场景。
室内环境模拟了办公室和家庭网络环境,包括墙壁、家具等障碍物;室外环境模拟了开放区域和城市环境,包括建筑物和树木等影响信号传输的因素。
测试过程中使用了标准的无线网络工具和仪器,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测试内容测试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号强度:测试设备在不同距离和障碍物条件下的信号强度和稳定性;-信号覆盖范围:测试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信号干扰:测试设备在其他无线设备和干扰源存在的情况下的通信质量;-网络速度:测试设备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数据传输速率;-网络稳定性:测试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和大量数据传输的情况下的稳定性。
4.测试结果与分析测试结果显示,该无线设备在室内环境下的信号强度较好,即使在障碍物较多的情况下,信号强度也能保持在较高水平。
然而,在室外环境下,由于信号传播受到阻碍,信号强度有所下降。
因此,在选择设备的安装位置时,应尽量选择相对开放的位置,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信号覆盖范围方面,该设备在室内环境下的信号覆盖范围较大,可以满足一般家庭和办公室的需求。
然而,在室外环境下,信号覆盖范围较小,特别是在树木和建筑物的影响下,信号强度明显受到限制。
这需要用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和位置。
信号干扰测试结果显示,该设备对其他无线设备和干扰源的干扰较小。
即使在密集的无线信号环境下,设备的通信质量依然能够保持良好。
这使得该设备在多设备同时连接的场景下表现出色,适用于家庭和办公室等需要频繁通信的场景。
网络速度测试结果显示,该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稳定,在不同网络环境下都能保持较高的速度。
这使得用户可以顺畅地进行高清视频播放、在线游戏等高带宽需求的操作。
无线设备兼容性测试报告
1. 测试目的
本次测试的目的是评估无线设备的兼容性,确保其能够在不同
环境下正常运行和互操作。
2. 测试环境
- 地点:实验室
- 硬件设备:无线设备A、无线设备B
- 软件工具:测试平台X
3. 测试过程
1. 配置设备:按照制造商的指示配置无线设备A和无线设备B。
2. 连接设备:将无线设备A和无线设备B连接到测试平台X。
3. 运行测试:在不同条件下运行一系列测试用例,测试设备的
兼容性。
4. 记录结果:记录每个测试用例的通过或失败的结果。
5. 分析数据:分析测试结果,确定设备的兼容性情况。
4. 测试结果
经过测试,以下是无线设备A和无线设备B的兼容性测试结果:
- 测试用例1:通过
- 测试用例2:通过
- 测试用例3:通过
- ...
5. 结论
根据测试结果,无线设备A和无线设备B在不同条件下均表现出良好的兼容性。
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各种环境下正常运行和互操作。
6. 建议
- 进一步测试:考虑进行更多的测试来进一步验证无线设备的兼容性。
- 更新文档:及时更新设备的用户手册和技术规格,以反映其兼容性特性。
7. 引用
无。
WLAN 测试报告范文样本upTechWIFI 测试系统无线网络测试报告项目编码:测试时间:测试地点:测试人员:测试主AP:C20220221012022-5-2621:33:16 测试地点李建国测试报告目录场强信噪比检测开始时间:2022-05-2621:57:59 结束时间:2022-05-2621:58:01AP 基本信息:MAC 地址:C8-3A-35-4E-5E-10;信道号:1;Tenda_4E5E10(★)网络类型:Ndi802_11OFDM24;无线模式:WIRELESS_MODE_11NG;认证方式:ST_WPA2_PSK;支持速率:1.0Mbp/2.0Mbp/5.5Mbp/11.0Mbp/9.0Mbp采样时间-70-70-70-70-70-70-70-70-70-70-70-70-70-70-70场强 RSSI(dBm)信噪比 SNR(dB)采样点数:15 个;场强:Ma 某:-70.00dBm,Min:-70.00dBm,Avg:-70.00dBm;信噪比:Ma 某:29.00dB,Min:29.00dB,Avg:29.00dB场强信噪比检测RSSI(dBm)测试次数(次)场强信噪比检测SNR(dB)测试次数(次)测试结论:项目场强信噪比检测指标 RSSISNR实测值-70.00dBm29.00dB是否达标标准参考值√ √≧-80.00dBm≧20.00dB同邻频干扰检测开始时间:2022-05-2621:58:02 结束时间:2022-05-2621:58:05AP 基本信息:MAC 地址:C8-3A-35-4E-5E-10;信道号:1;Tenda_4E5E10(★)网络类型:Ndi802_11OFDM24;无线模式:WIRELESS_MODE_11NG;认证方式:ST_WPA2_PSK;支持速率:1.0Mbp/2.0Mbp/5.5Mbp/11.0Mbp/9.0MbpSSIDBSSIDChannel 场强平均值(dBm 说明-79-70其他 AP 主 AP(1)场强信道分布列表:测试实时快照:同频干扰检测说明主 AP(1)其他APRSSI(dbm)同邻频干扰测试结论:项目同邻频干扰检测指标同频干扰一级邻频干扰二级邻频干扰实测值-100.00dBm-100.00dBm-100.00dBm是否达标标准参考值√ √ √≦-80.00dBm≦-70.00dBm≦-60.00dBm网络 ping 包成功率结果是否成功√√√√√√√√√√√√√√√测试实时快照:测试结论:项目网络 ping 包成功率指标成功率实测值 100.00%是否达标标准参考值√≧90.00%多主机 Ping 包测试结果是否成功时延√√√√√√√√√√√√√√√49m49m48m50m49m50m49m49m49m52m49m51m49m52m50m 力拓世纪测试总数:15,成功:15,失败:0,成功率:100.00%; Ping 统计:最大时延:52.00m,最小:48.00m,平均:49.67m.ping 包时延(m)测试次数(次)结果是否成功时延√√√√√√√√某√√357m323m340m359m311m351m328m313m991m332m361m 力拓世纪Ping 统计:最大时延:991.00m,最小:305.00m,平均:379.53m. ping 包时延(m)测试次数(次)√√√√305m326m353m343m结果是否成功时延√√√√√√√26m27m27m27m26m26m27m力拓世纪Ping 统计:最大时延:27.00m,最小:25.00m,平均:26.27m.ping 包时延(m)测试次数(次)√√√√√√√√26m25m26m26m26m27m25m27m测试结论:项目多主机 Ping 包测试指标成功率平均时延实测值 97.78%151.82m是否达标标准参考值√√≧95.00%≦300.00m网络 ping 包时延测试结果是否成功时延(m)√√√√√√√√√√√√√√√测试实时快照:网络 ping 包时延(m)测试次数(次)测试结论:项目实测值 19.33m是否达标标准参考值√≦50.00m网络 ping 包时延测试平均时延无线视频建立成功率开始时间URL码率(Bp 是否成功√某√2022-5-2621:59:/dodem1.wmv2022-5-2622:00:/dodem1.wmv2022-5- 2622:00:/dodem1.wmv测试实时快照:测试结论:项目实测值 66.67%是否达标标准参考值某≧95.00%无线视频建立成功率视频建立成功率DHCP 自动获取 IP 测试开始时间:2022-05-2622:07:58406 结束时间:2022-05-2622:08:02609 测试结果数据:DHCP 测试(1):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时长():DHCP 启用:IP 地址:网关 IP:子网掩码:是否成功:结果消息:√ErrorinvokingIPRenewDHCP 测试(2):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时长():DHCP 启用:IP 地址:网关 IP:子网掩码:是否成功:结果消息:√ErrorinvokingIPRenew2022-05-2622:08:002812022-05-2622:08:0084360.0002022-05-2622:07:584062022-05-2622:07:5889060.000力拓世纪DHCP 测试(3):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时长():DHCP 启用:IP 地址:网关 IP:子网掩码:是否成功:结果消息:测试实时快照:√60.000时延()测试次数(次)测试结论:项目指标次数实测值 DHCP 自动获取 IP 测试成功率 3100.00%平均时延60.00力拓世纪是否达标标准参考值√ ≧90.00%某≦15.00力拓世纪FTP 上行速率测试测试实时快照:速率(M)组别(组)用时()是否成功√√√√√√√√√√√√测试结论:项目指标次数实测值 FTP 上行速率测试单用户上传 32.62M 多用户上传1.93M力拓世纪是否达标标准参考值√ ≧0.20M √≧0.10M速率(M)测试次数(次)用户多线程多线程多线程用时()是否成功√ √√测试实时快照:测试结论:项目指标实测值 2.09M是否达标标准参考值√≧0.30M。
×××GSM900 无线网络测试报告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22年4月27日目录第1章网络测试概述 (3)1.1网络测试主要指标列表 (3)1.2测试方法 (3)1.3本次网络测试总结 (4)第2章DT测试统计与分析 (5)2.1XX移动/联通DT整体测试指标 (5)2.2测试概况 (6)2.3××县城DT测试主要指标 (7)2.3.1 ××县城DT测试接入统计 (7)2.3.2 ××县城移动联通信号场强对比分析 (7)2.3.3 ××区城双频网移动联通通话质量对比分析 (9)2.3.4 ××县城双频网主小区覆盖区域及BCCH分布情况 (10)2.3.5 ××县城切换统计图 (10)2.4××董家方向主要公路DT测试网络指标分析 (11)2.4.1 ××董家方向主要公路DT接入统计 (11)2.4.2 ××董家方向主要公路移动联通信号场强对比分析 (11)2.4.3 ××董家方向主要公路移动联通通话质量对比分析 (12)2.5××龙头方向主要公路DT测试网络指标分析 (13)2.5.1 ××龙头方向主要公路DT接入统计 (13)2.5.2 ××龙头方向主要公路移动联通信号场强对比分析 (14)2.5.3 ××龙头方向主要公路移动联通通话质量对比分析 (15)第3章XX CQT测试 (17)3.1××CQT移动联通测试指标对比 (17)3.2××联通CQT测试分析 (17)3.2.1 ××县城CQT测试分析 (17)3.2.2 ××郊区CQT测试分析 (21)第4章致谢 (24)说明:无线网络测试报告模板主要针对辖区特别多的网络优化合同而设置的,需要体现出每条DT路线和每个CQT测试点的情况,避免评估和优化报告内容过于庞大而重点不突出现象,如重庆移动的网络优化。
802.11n无线指标自测测试报告模板目录一、测试环境 (2)二、测试设备、工具 (2)三、测试结果及相关截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发射相关测试 (3)3.2 接收灵敏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接收机最大输入电平 (5)3.4 接收机邻道抑制 (5)一、测试环境二、测试设备、工具三、测试结果及相关截图(注:虽然本文采用图片为某仪表截图,但WLAN射频测试不限定为某一款仪表,只要能获取相关截图,达到射频指标测试目的即可。
)3.1 发射相关测试注:此图为802.11b,11Mbps下,发射相关测试的截图,请截取802.11n所有要求模式下的测试结果图。
并把测试结果填入下表。
802.11n(HT40)802.11n(HT20)802.11n,MCS7 802.11n,MCS4 802.11n,MCS1 802.11n,MCS7 802.11n,MCS4 802.11n,MCS1 Average PWR3.2 接收灵敏度注:此图为802.11b,11Mbps 下测试的截图,请截取802.11n 所有要求模式下的测试结果图。
并把测试结果填入下表。
测试项power level (dBm)PER(%)HT20802.11n,MCS7802.11n,MCS4 802.11n,MCS1HT40802.11n,MCS7802.11n,MCS4Spectrum Mask Frequency Tolerance Clock Error Rise\Fall IQ offset RF carrier suppression802.11n,MCS13.3 接收机最大输入电平注:此图为802.11b,11Mbps下测试的截图,请截取802.11n所有要求模式下的测试结果图。
无线测试实验报告模板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对无线网络进行测试,评估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2. 实验环境- 硬件设备:一台电脑、无线路由器、手机- 软件工具:网络测试工具、浏览器3. 实验步骤1. 确定实验的测试内容和指标,如网络速度、延迟等。
2. 配置无线路由器的参数,如网络名称、加密方式、信道等,并启动路由器。
3. 通过电脑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网络。
4. 使用网络测试工具测量网络速度和延迟,记录测试结果。
5. 在不同位置(如离路由器远近、有无障碍物等)进行测试,观察网络性能的变化。
6. 使用手机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网络,测试手机上网速度和延迟。
7. 使用浏览器打开不同网站,观察页面加载速度和网络稳定性。
8. 结合实际需求,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4.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测试后,得到以下结果:- 在近距离(约5米)测试时,无线网络的下载速度为10Mbps,延迟为20ms,上传速度为5Mbps。
- 在远距离(约10米)测试时,无线网络的下载速度为8Mbps,延迟为30ms,上传速度为4Mbps。
- 在有障碍物(如墙壁)阻挡的情况下,无线网络的性能有所下降,下载速度为6Mbps,延迟为40ms,上传速度为3Mbps。
- 手机连接到无线网络后,上网速度和延迟与电脑连接类似,但在远距离测试时稍微有些下降。
- 在浏览器打开不同网站时,页面加载速度在1-3秒之间,网络稳定性良好。
5. 实验分析和改进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短距离内,无线网络的性能良好,满足常规上网需求。
- 随着距离的增加,无线网络的性能下降,可能会影响在线游戏、高清视频等对网络速度和延迟要求较高的应用。
- 障碍物对无线信号传输有一定影响,建议在布置网络时避免障碍物的阻挡。
- 手机连接无线网络后,网络性能基本与电脑连接类似,但信号强度稍弱。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可以提出以下改进方案:- 在网络布置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信道,避免信道拥塞。
Proof of Con cept Testfor Cisco Un ified Wireless Networki ngVersio n 1Time: Feb 2-8, 2009Atte ndees:Cisco Systems (China) Networking Technogloy Co., Ltd1测试项目简介与总结 ............................1.1测试目的.............................1.2测试范围.............................1.3总结表...............................2测试环境与配置...............................2.1测试拓扑图.............................2.2所需设备.............................2.3厂家所用测试软件.........................3测试条目..................................3.1条目1 基础性能测试......................3.2条目2 三层漫游测试.......................3.3条目3 加密与认证..........................3.4条目4 安全功能............................3.5条目5管理维护............................3.6条目扩展性测试............................-3 - -3 - -3 - -3 - -4 - -4 - -5 - -6 - -6 - -6 - -10 - -10 - -13 - -15 -1测试项目简介与总结1.1测试目的和要求针对ABC公司新办公大楼部署无线局域网的实际需求对各大无线厂商的企业级无线局域网产品进行测试对比。
测试产品包括WLAF设备中涉及的AP.控制器.网管及网络部分的软件和硬件。
通过测试.使我公司对各大厂商的无线产品在性能.安全.以及和我公司现有网络集成性等部分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考虑到无线网络在ABC公司的实际部署环境.为以后的实际部署打下良好基础.固本次测试必须在下列条件下完成:ABC公司对无线网络的安全高度重视.故无线客户端必须以802.1X/PEAP方式实现认证.并结合后台已有的微软AD 和ACS系统完成一次性认证登陆。
必须在同一SSID下区分不同的用户并将其分配到不同的VLAN上。
无线客户端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空口数据必须以WPA2/AES方式加密。
同时WLAN系统必须支持非法AP的检测、定位和压制.支持无线网络的IDS/IPS功能。
ABC公司的实际部署要求对高密度的客户端进行接入.故测试AP必须支持同时工作在 2.4G和5.8G两个频段!1.2测试范围本次测试将涵盖以下内容:无线控制器功能(即WLC Wireless LAN Controller )、轻量级"瘦”无线接入点功能(即LAP: Light-Weight Access Point )、无线与有线集成与互操作、可独立生存的远程AP( H-REAP、无线网络的集中化和简易化管理等。
在具体测试内容部分将进行详细描述。
1.3总结表加密认证1与 AD认证结合(PEAP支持.802.1X.WPA-2 )做 SSO 无线访客功能(Guest Access )安全功能1非法AP检测、定位与压制(在频谱扫描和数据转发双模工作)2 无线IPS功能3 无线评估和安全审计报表网管系统维护 1 网管系统性能测试扩展性 1 远程AP混合工作方式 H-REAP2测试环境与配置2.1测试拓扑图Internet訂finCisco ACS 局域网无线控制器SwitchWCS / DHCP Server Microsoft ADAP3802.11b/g802.11aPC1PC22.2所需设备2.3厂家所用测试软件3测试条目3.1条目1 基础性能测试3.1.1检测产品是否有通过WiFi组织企业级的认证。
由于使用 Wifi 标准802.11a/b/g 传输.产品本身是否通过 Wifi 认证直接关系到无线产 品是否对协议有可靠稳定的支持。
3.1.2 AP 工作时最大转发流量测试配置:Switch无线控制器 Radius/DHCP Severa aPC1PC2测试过程:1. 在AP 设备上提供一个 AES 加密的 WLAN 服务.SSID 为“厂商名+ Test ”(例如CiscoTest );2. 设置SSID 工作类型为同时支持 802.11a/b/g/模式;3. 首先设置PC2的无线网卡工作在802.11g 模式.在PC2上选择“ ABCtest ”接入无线网络•然后设置PC1的无线网卡工作在 802.11a 模式.在PC1 上选择“ ABCtest ”接入无线网络4. 启动Chariot 控制服务.设置测试时间为2分钟.设置测试脚本为Chariot Throughput 脚本5. 从Chariot Con sole 启动测试分别向两台无线终端(PC1和PC2)打流量测试系统吞吐量 •并记录。
测试结果:结论:所测试厂商无线产品 通过/未通过 WIFI 组织认证。
3.1.3AP 是否同时支持802.11a/b/g 测试目的:检测AP是否同时支持802.11a/b/g测试过程:1.在AP 设备上提供一个 AES 加密的 WLAN 服务.SSID 为“厂商名+ Test ”(例如CiscoTest 、H3CTest 或DlinkTest );2. 设置SSID 工作类型为同时支持 802.11a/b/g/模式;3. 将AP1接入到相应交换机端口; 4 •设置AP1工作类型为双频工作5 .在PC1和PC2分别启用802.11ba 和802.11g 无线射频。
6. 检测网管上能否看到 PC 和PC2的射频信息.7 .查看PC1是否启动802.11b/g 连接.PC2是否启动802.11a 连接。
8 .采用ping 测试结果:-t 命令.看两台PC 是否可以冋时ping 到服务器。
.3.1.4无线控制器系统是否支持模块化冗余电源测9试目的:检测无线控制器是否支持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化电源.以确保控制器系统的高可靠性。
测试配置:N/A 测试过程:查看无线控制器是否支持模块化双电源 测试结果:测试配置:SwitchTRadius/DHCP Sever802.11b/g 802.11aPC1 PC23.2条目2 三层漫游测试3.2.1不同AP间数据跨三层漫游测g试目的:检测无线客户端在处于不同网段的两个相邻AP之间漫游时的连接性测试配置:WCS/DHCP/ACSSwitch测试过程:1.设置API AP2与WLC关联.将AP1和AP2设置在不同网段;注意使AP1与AP2射频覆盖区域相邻。
2.让客户端PC先接入到AP1上.启动Ping IP 地址-t命令.确保能够ping通;再接通AP2。
在WC测管上.查看PC与AP1关联。
3.拔除AP1的网线.使AP1断电.查看WCSf理界面.检查PC是否与AP2关联。
4 .检测启动Ping - t命令输出结果.看是否有丢包现象测试结果:3.3条目3加密与认证测试目的:结合客户现有ACS和AD.在控制器上配置802.1X认证.通过ACS和AD的配合.可以使客户终端实现Single-Sign On 的认证.并将不同的用户划分到不同的VLAN内.本测试可以直接测试出产品对802.1X/PEAP.WPA-2/AES和用户识别管理的支持能力。
测试配置:PC1测试过程:1.在WLC上配置ABC和Guest两个SSID.其中ABC的SSID采用WPA-2+AES加密方案•同时采用802.1x外部服务器认证。
Guest SSID采用open连接.web portal 认证方式.不加密。
2.PC1关联ABC的SSID.启动后登陆域.实现802.1X和AD域的一次性登陆认证(SSO .观察PC1所在的VLAN和访问连接情况。
3.PC2关联ABC的SSID.启动后登陆域.实现802.1x和AD域的一次性登陆认证(SSO .观察PC2所在的VLAN和访问连接情况。
测试结果:测试目的:无线控制器系统是否自带web portal的无线访客认证功能测试配置:测试过程:1.同上配置。
2.在WLC上申请一个临时的访客账户3.PC2关联Guest SSID.访问某公网.并通过验证。
测试结果:3.4 条目4安全功能3.4.1非法AP检测、定位与压制测试目的:检测无线系统能否检测到rouge AP.并定位和实施压制。
测试配置:PC1I3测试过程:1.在WCS^管上.设置API、AP2 AP3.AP4与WLC4402的配置。
确保四个AP均正常工作(既可以转发数据.不能专门配置某个AP做RogueAP的监测)。
这些AP可以为客户端分配192.168.20x.y 的地址。
2.在WCS勺MAP菜单下.设置三个AP的位置图。
3.配置某款Rogue AP(路由器/FAT AP)的地址.并能够从PC客户端可以获取来自此Rogue AP分配的IP地址172.16.1.x。
连接此Rogue AP到3560交换机上.并保证此Rogue AP的关联客户端可以ping到Rogue AP在交换机上的网关地址172.16.1.1..4.让客户端关联到Rogue AP上。
获取地址后.执行一个长ping : pi ng 172.16.1.1.确保此ping 动作能够pi ng 至U 172.16.1.1.5.在WCS^管首页.查看是否有告警产生。
6.在WCS网管中点击告警信息.进行Rouge AP列表中.查看能否看到Rogue AP。
7.在WCS^管的MAP菜单中.查看位置图中是否显示灰色Rogue AP图标。
8.选中Rouge AP灰色图标.验证能否看到此AP的相关信息如:SSID, channel, signalstre ngth ,SNR .9.在WCS网管上.选择围堵功能(containment)10.选择相应的围堵级别如Level 1,2, 3, or 4 . 分别对应采用1.2.3.4 个AP来围堵此RougeAP ,本测试中分别选择1个、2个和3个。
11.启动围堵功能.查看上面的长Ping是否中断。
12.在围堵功能选项中.选择"unknowr” .查看长Pi ng是否继续能够ping通172.16.1.1 。
测试结果:342 控制器支持的IPS/IDS功能测9试目的:检测无线网络系统是否支持对无线攻击的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