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面试初中音乐《DO RE MI》说课稿
- 格式:docx
- 大小:45.32 KB
- 文档页数:3
《do re mi》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并唱准音阶中的七个唱名。
指导学生用活泼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演唱《do re mi》。
2、通过创设生动的意境,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采取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多角度的感受音乐、自主创新。
3、通过歌曲《do re mi》的学唱及欣赏,加深对歌曲内涵的理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对所学歌曲及相关电影《音乐之声》产生兴趣,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
难点:对歌曲的感受、表现以及自主创新。
【教学用具和方法】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钢琴等。
方法:探究合作式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习C 自然大调音阶:导入语: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上这节音乐课,首先我们做一个小游戏,来考验一下你们的小耳朵是不是很灵敏。
老师弹一组音,你们听一听这组音是越来越高还是越来越低,如果越来越高你们就做一个“坐正“”的姿势,反之就做一个“趴下”的动作。
仔细听!C 自然大调音阶: 1 2 3 4 5 6 7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音名:C D E F G A B师:下面我们来唱一唱这几个音。
(连唱两遍)2、师:同学们把每个音都唱的很准确,其实我们还可以用手势来表示每个音。
(跟老师一起做柯尔文手势图)二:新课:1、教师范唱:同学们对基本音阶已经熟练的掌握了,下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关于音阶的歌曲,你们听一听对这首歌曲熟悉吗?(边听边随老师做柯尔文手势)师范唱歌曲《do re mi》2、简介歌曲这首歌曲选自美国电影《音乐之声》,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叫玛利亚的修女,来到一位军官上校家当家庭教师,上校的七个孩子很调皮,她用爱心与音乐让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与她成为了好朋友,并教会了孩子许多歌曲,使他们得到慈母般的温暖和良好的教育。
《DO RE MI》就是其中的一首插曲。
3、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情绪:欢快活泼的速度:中速稍快4、再次聆听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拍子。
音乐教案《Do Re Mi》教学目标:1、欣赏并学唱歌曲《Do Re Mi》,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加深对影视音乐的兴趣,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加深了解,增近友谊。
2、学习歌曲《Do Re Mi》,能用欢快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Do Re Mi》。
3、认识并唱准歌曲和歌曲中的七个基本音和三个变化音,了解千变万化的旋律都是由这七个基本音和变化音构成的。
4、为歌曲创编歌词,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Do Re Mi》并能准确演唱。
2、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体验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播放奥斯卡颁奖视频。
师:刚才我们观看的是第8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同学们你们知道奥斯卡金像奖吗?3、师:有一部曾获得过奥斯卡7个奖项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有一个叫玛丽亚的修女,来到一位海军上校家当家庭教师,上校的七个孩子很调皮,她用爱心与音乐和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成为了好朋友,并教会了孩子许多歌曲,使他们得到慈母般的温暖。
(播放多媒体《音乐之声》)师:请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玛利亚是怎样教孩子们唱歌的?孩子们喜欢吗?播放电影片断。
师:玛利亚用七个音编成了故事,并给每个孩子安排一个唱名,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认识“DO、Re、Mi、Fa、Sol、la、Xi”这七个音。
4、导言。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唱唱这首歌。
为了唱好这首歌,老师先考大家几个英文单词的读法和意义,看谁的英文水平最棒!doe ray me far sew la tea母鹿光线我远方缝纫啦茶(出示课件)师:这几个单词从意义上看好像没什么内在的联系,它们只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做一个有趣的试验,当老师对某个单词作小小的改动后,这些单词在读音上会发生什么变化?(生:这些单词读起来和七个音符的唱名“do、re、mi、fa、Sol、la、si”很相似。
《Do Re Mi》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东方中学的音乐教师崔莉莉!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人音版第十二册第三课唱歌教学课《do remi》的第一课时,我依据新课标的理念,结合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了本课的环节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和研究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
整个环节,我是按下面4个方面进行的:第一、说教材;第二、说教法;第三、说学法;第四、说教学过程。
一、首先进行的是说教材1、教材简析我教授的教材是,人音版第十二册、第三课《do remi》这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
唱歌课,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
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和中心部分,教师要通过唱歌教学积极启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结合读谱能力的训练,和其他基本知识的教学,巩固和发展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不断提高审美鉴赏的能力和水平。
本歌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音乐剧《音乐之声》是美国音乐剧的泰斗、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代表作之一。
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数百万观众的喜爱。
是人类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好莱坞音乐歌舞片中经典中的经典,电影史上绝妙的神来之笔。
故事描绘了1938年的奥地利萨尔兹堡生性活泼、心地善良而又挚爱音乐的修女玛丽亚,来到退役海军上校冯·特拉普家里当一名家庭教师照顾他的七个孩子,教孩子们从学唱“Do、Re、Mi”开始,在游戏中学会了唱歌,懂得了七个音符能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魔力。
《DoRe 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并随影片的热播风靡全球。
全曲为C大调,2/4拍,歌曲为以B段为核心的回旋变奏体结构A+B+C+D。
作者巧妙的构思在于将七个音的唱名,按孩子年龄的不同,来安排每个孩子代表一个唱名,并从“Do、Re、Mi……”构成的音阶出发,运用作曲技法用复调模仿、对位手法,写成以B段为核心的几个对比段落,使孩子们在不断的反复变化中将“多、来、咪、发、梭、拉、梯”这个音阶深深地印在脑中。
do re mi初中教案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Do Re Mi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2. 学生能够通过听、唱、演奏等方式感受和体验Do Re Mi的音乐魅力。
3. 学生能够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Do Re Mi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2. 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拍子。
教学难点:1. Do Re Mi的转换和运用。
2. 音乐节奏的掌握和表现。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者黑板。
2. 音乐教材或者乐谱。
3. 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 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Do Re Mi的概念,例如通过播放《音乐之声》中的Do Re Mi 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Do Re Mi的魅力。
- 教师简单解释Do Re Mi的基本概念,即Do、Re、Mi是音乐中的三个基本音阶,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音高。
Step 2:理论学习(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Do Re Mi的基本理论,包括音阶的排列、音高的关系等。
- 教师可以通过示例或者讲解,让学生理解Do Re Mi在音乐中的应用,例如如何通过Do Re Mi创作旋律、和弦等。
Step 3:实践活动(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唱Do Re Mi的旋律、演奏Do Re Mi的和弦等。
- 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例如一组学生唱旋律,另一组学生演奏和弦,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Step 4:音乐欣赏(10分钟)- 教师播放一些包含Do Re Mi旋律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Step 5: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Do Re Mi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 教师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成果,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例如练习唱Do Re Mi的旋律、演奏Do Re Mi的和弦等。
Do Re Mi各位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要说的是人教版音乐第十二册第三课《Do Re Mi》。
我依据新课标的理念,结合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了本课的环节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和研究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
整个环节,我是按下面4个方面进行的:第一、说教材;第二、说教法;第三、说学法;第四、说教学过程。
说教材《DO RE MI》选自美国影片《音乐之声》,全曲为C大调,2/4拍,本课选学的为该曲的B段。
作者巧妙的构思在于将七个音的唱名,按孩子年龄的不同,来安排每个孩子代表一个唱名,并从“Do、Re、Mi……”构成的音阶出发,使孩子们在不断的反复变化中将“多、来、咪、发、梭、拉、梯”这个音阶深深地印在脑中。
歌曲中将音名编成故事来学,使得学习音乐变得轻松、愉快。
教学重点:体验2/4节拍的律动性,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准确的音高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认识五线谱课时安排: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音乐书。
说教法伟大的音乐家柏辽兹曾说:“音乐是心灵的迸发。
它不像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
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
”基于这一点结合新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针对六年级学生爱玩、好动、乐于竞争的年龄特点,我还采用了游戏法,师生互动来进行歌曲的学习;利用小组讨论、小组合作、进行歌曲的表演,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加入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体会创作的快乐。
教学目标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特别是音乐课更应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
让学生完成“游戏” ——“聆听”——“学唱”——“合作”。
主要通过聆听歌曲,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去学习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说教学过程1、游戏导入我先通过做“过斑马线”的游戏导入本课,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哆来咪说课稿音乐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音乐课程《哆来咪》。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哆来咪》是一节基础的音乐课程,旨在让学生初步认识音符和音阶,了解音乐的基本构成要素。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本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内容生动:教材采用了丰富的图片、有趣的故事和简单易懂的文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
2、系统性强:教材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材不仅注重音乐理论的传授,还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1、好奇心强: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愿意探索未知领域。
2、模仿能力强:他们善于模仿他人的行为和表现,这为音乐教学中的示范和模仿提供了有利条件。
3、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音符“哆、来、咪”,了解它们在音阶中的位置和音高关系。
(2)学生能够准确唱出音阶“哆、来、咪、发、梭、拉、西”,并能用柯达伊手势表示。
(3)学生能够初步感知节奏的快慢和强弱,并用简单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doremi音乐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Do Re Mi音阶的唱名及其对应的音符。
2. 培养学生基本的音准意识和音乐感知能力。
3. 通过学习Do Re Mi音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 Do Re Mi音阶的唱名及音符。
2. 简单的歌曲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Do Re Mi音阶的唱名及其对应的音符。
2. 难点:准确地唱出歌曲,并能够用Do Re Mi音阶哼唱。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Do Re Mi音阶。
2. 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练习,提高学习效果。
3.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采用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唱一首简单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Do Re Mi音阶的唱名及其对应的音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
3. 演示:教师演示Do Re Mi音阶,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唱。
4.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音准意识。
5. 游戏:设计一个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内容。
6. 歌曲:教授一首简单的歌曲,让学生用Do Re Mi音阶哼唱。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六、课后作业1. 回家后,让学生向家人展示所学内容,增强自信心。
2. 布置一首歌曲,让学生课后练习,提高音乐素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音准意识及团队协作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歌曲,了解掌握情况。
3. 学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Do Re Mi音阶的掌握程度。
通过以上教案,教师可以有效地教授初中生Do Re Mi音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范唱《DO RE MI》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DO RE MI》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音阶的形式呈现,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中的歌词以字母音标的形式出现,有助于学生对音标的学习和理解。
本节课的歌曲选取了三个音阶,分别为C大调、D大调和E大调,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巩固和提高音阶的认识和演唱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阶、节奏等音乐要素有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地演唱出各个音阶,但对音标的认识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此外,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还有待提高,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和培养的地方。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演唱C大调、D大调和E大调的音阶;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音标。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DO RE MI》歌曲;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进行歌唱。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在演唱中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DO RE MI》歌曲;学生能够认识并演唱C大调、D大调和E大调的音阶。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音标;学生能够在演唱中保持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分组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音标卡片、乐器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音乐游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讲解并示范C大调、D大调和E大调的音阶,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3.歌曲学习:教唱《DO RE MI》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分组练习。
4.歌曲演唱:学生分组演唱《DO RE MI》歌曲,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doremi初中教案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Do Re Mi》歌曲。
2. 了解并掌握音阶的概念,能够辨别音阶中的各个音级。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Do Re Mi》歌曲。
2. 掌握音阶的构成和音级的辨别。
教学难点:1. 音阶的构成和音级的辨别。
2. 歌曲中的高音部分。
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
2. 乐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Do Re Mi》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引导学生跟着歌曲一起唱,感受音阶的上升和下降。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音阶的概念,讲解音阶的构成和各个音级的名称。
2. 教师用钢琴弹奏音阶,让学生辨别各个音级。
3. 教师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音阶的上升和下降。
三、歌曲学习(20分钟)1. 教师打印《Do Re Mi》乐谱,让学生跟随乐谱学习歌曲。
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高音部分。
3. 学生跟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音准。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学生担任指挥,其他学生跟随指挥演唱歌曲。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音准。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播放《Do Re Mi》歌曲,让学生跟唱。
2.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音阶的知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歌曲学习(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演唱歌曲,重点指导歌曲中的高音部分。
2. 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歌曲表演,可以使用乐器伴奏。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演,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阶的重要性和《Do Re Mi》歌曲的学习价值。
2.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歌曲,提高音乐素养。
初中音乐《doremi》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音阶的基本知识,理解Do Re Mi的音高关系。
2. 培养学生的音准意识,提高音准能力。
3. 通过对《Do Re Mi》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音阶的认识和理解。
2. 音准的训练。
教学难点:1. 音阶的唱准。
2. 音准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简单的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乐趣。
2.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有哪些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音阶的基本知识,讲解Do Re Mi的音高关系。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唱音阶,感受音阶的规律。
三、教学实践(10分钟)1. 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Do Re Mi》。
2.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检查音准。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阶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回家后,复习《Do Re Mi》音阶,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音准训练,提高音准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分组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音阶的基本知识,提高了音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音阶。
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课后,家长要积极配合,协助孩子进行音准训练,确保课堂学习效果的延伸。
教师招聘面试初中音乐《DO RE MI》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面试初中音乐的1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DO RE MI》,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来展开我对教学过程的设想:
一、说教材
《DO RE MI》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银屏之声》。
本课通过描述一个生性活波,不安心当修女的姑娘玛利亚,应聘到海军上校家里当一名家庭教师,教孩子从学唱DO RE MI开始,在游戏中学会了唱歌,懂得了七个音符能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魔力。
这是一首新歌教学课,歌曲为C调,2/4拍,主要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
根据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首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歌声表达歌曲欢快活泼的情感,并乐于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其次是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感受、体验、讨论、探究、合作、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最后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演唱这首歌曲,并能为歌曲旋律创编歌词。
通过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三维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学生能熟练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歌唱《DO RE MI》。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在心理生理上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音乐课有着极高的热情,乐于参与并探究音乐;有部分同学进入了变声期。
在知识层面上,六年级学生也基本上掌握了音乐的识谱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创作能力,有了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那么,在接下来的讲课中,我将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发挥教师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歌唱,保护嗓音。
三、说教学法
基于以上的分析,针对学生的特点,本课教学中我将运用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小组交流合作等方法组织教学。
通过教师范唱,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