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 格式:pptx
- 大小:176.25 KB
- 文档页数:11
手足口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模板病例分类:①重症②死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天死亡日期:年月日死亡诊断:主要诊断其他诊断三、既往病史及其它相关信息1.出生时体重(g)孕周(如孕周不详,则是否早产0否1是)胎次:第胎第产分娩方式:①剖宫产②自然分娩2.分娩时有无并发症:0无1有(请注明)3.喂养方式:①母乳②混合③奶粉④其他4.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畸形等先天性疾病:0否1是,疾病名称:5.是否有免疫系统缺陷性疾病:0否1是,疾病名称6.是否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史:0否1是,药物/食物名称7.有无疫苗接种卡(证):0无1有8.发病前一个月是否接种疫苗(如无接种卡证,则询问家长):0无1有9不详9.发病前一个月是否得过麻疹、水痘、流感、感冒、风疹、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0否1是10.发病日期:年月日疾病名称:11.本次发病前三个月是否发热:0否1是12.是否使用过退热药物:0否1是13.是否使用以下药物(可多选):①氨基比林②安乃近③安痛定④来比林⑤激素(地塞米松等)14.孩子在家主要由谁照看:①父母②(外)祖父母③亲属④保姆⑤其他照看人受教育时间:年照看人文化程度:①文盲②小学③初中④高中/中专⑤大专及以上)15.发病前经常与孩子玩耍的14岁以下的儿童是否发病:0否1是,发病人数:人16.患儿发病前3-7天是否因其他疾病等原因去过医院:0否1是,去医院日期:年月日就诊科室:就诊原因:四、标本采集及检测结果1.是否采集标本:0否1是2.标本类型:①咽拭子②粪便③肛拭子④疱疹液⑤其他3.检测结果:①EV71阳性②CoxA16阳性③其他肠道病毒阳性4.患儿本人标本类型、采样日期及检测结果5.患儿同住所有家庭成员标本类型及检测结果*与患儿关系:①父母②(外)祖父母③兄弟姐妹④叔/婶(姨/姨夫)⑤其他(填写具体关系)五、临床症状及体征1.是否发热:0否1是,开始发热日期:年月日发热持续时间:天2.首次测量体温:℃;就诊前最高体温:℃;入院后最高体温:℃3.是否出疹:0否1是,开始出疹日期:年月日出疹持续时间:天疹子类型:①斑疹②丘疹③泡疹④其他出疹部位:①手②足③口④臀⑤四肢⑥躯干⑦其他口部有疱疹或溃疡,其部位:①颊部②咽峡部③其他4.是否咳嗽:0否1是5.其他症状:。
手足口病患儿家庭护理指导与效果评估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家庭护理指导对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实验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进行手足口病患儿家庭护理指导干预;对照组仅接受标准治疗。
观察两组患儿的康复情况及相关指标的改变。
结果:实验组患儿康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在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等方面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家庭护理指导对患儿康复有显著影响。
通过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个人卫生指导以及常见并发症预防等,可以有效促进患儿康复,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
关键词:手足口病;家庭护理指导;康复效果;干预效果评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多发生在婴幼儿和幼儿期。
近年来,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儿童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1]。
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因此,有效的护理和管理方法对于提高患儿的康复水平至关重要。
家庭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康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
家庭环境是患儿病情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通过提供合理的饮食指导、个人卫生和环境清洁的培训,家庭护理可以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并促进患儿的康复过程[3]。
然而,目前对于手足口病患儿家庭护理指导的评估和效果研究相对有限。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家庭护理指导对康复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干预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比较分析,将为改进手足口病患儿的康复护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制定更有效的护理策略提供参考。
1.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了60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为1岁到5岁。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纳入标准包括:年龄范围:仅纳入婴幼儿和幼儿期(一般为0-6岁)的患儿。
临床诊断:符合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如出现口腔、手部和足部等疱疹样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