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三十二天净沙秋思河北2013年已考
- 格式:docx
- 大小:21.97 KB
- 文档页数:1
创作;朱本晓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一)关雎(近8年未考)⎭⎪⎬⎪⎫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错误!⎭⎪⎬⎪⎫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错误!⎭⎪⎬⎪⎫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错误! 【文学常识】?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余首诗歌。
?诗经?又称“诗三百〞,“风〞“雅〞“颂〞,是诗经的功用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手法。
【本诗主旨】诗中写一个男子思慕着一位美丽贤淑的少女,由于爱恋深切,这位少女的形象反复在他脑中出现,令他不安,使他难以忘却。
他梦想着终有一天,能与这位少女永结为好,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
【写作手法】1.采用比、兴的手法。
2.虚写与实写相结合。
3.运用重章叠句。
创作;朱本晓【高效集训】1.(2021二中模拟)?诗经?分为风、______、颂三局部,?关雎?属于这三局部中______的篇目。
2.(2021中考)诗的前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21中考)请对“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21原创预测)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三十二)天净沙·秋思(河北2013年已考)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全是写景,十八字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深秋晚景图。
这“枯”“老”“昏”三个词,描绘出当时诗人所处的悲凉氛围。
“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安宁、和谐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
“古道西风瘦马”正是作者当时自己的真实写照,他长期奔波与劳累已不言而喻了。
这与归巢的昏鸦和团聚的人家真可谓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作者寄情于物表达在外游子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
”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乡愁何等浓重。
“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旨。
表明游子的思乡之情。
“断肠”是曲眼。
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文学常识】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散曲家。
《天净沙·秋思》体裁为元曲。
天净沙,曲牌名;秋思,题目。
【本诗主旨】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真切地抒发了天涯游子思念故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写作手法】1.寄情于景。
2.白描手法。
【高效集训】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马致远__,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被誉为“__元曲四大家__”。
2.(2016南平中考)“小桥流水人家”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6南平中考)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__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气氛,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6原创预测)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__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苦的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中考知识点总结《天净沙秋思》涉及了很多中考知识点,包括作品背景、作者介绍、艺术特色、意境描写、哲理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1. 作品背景《天净沙秋思》是唐代文学作品,创作于唐代中期。
当时,唐朝正处于国力鼎盛、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展现。
王之涣作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造诣,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其中以《天净沙秋思》最为著名。
2. 作者介绍王之涣(688-742年),字摩诘,唐代著名文学家。
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从小酷爱文学艺术。
他的父亲王戎,曾任安远军节度使,是个有才华的文人。
王之涣自小聪颖过人,喜好读书,又得到了父亲的细心教导,因此有了深厚的文学底蕴。
他深受杜甫和王勃的影响,从他们的作品中汲取了养分,开拓了自己的诗歌创作道路。
王之涣的诗歌以清新淡雅、意境深远、内涵丰富而著称,为后人所推崇。
3. 艺术特色《天净沙秋思》以其清新淡雅、寥寥数语包含深刻意境的风格著称。
诗中选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壮丽的自然景色之中。
此外,诗人运用了反衬手法,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出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的艺术造诣。
4. 意境描写《天净沙秋思》以朴素、流畅的语言描绘了大漠的广袤、孤烟远火的寂静和孤寂,表现了大自然的显赫之美。
整首诗言简意赅,通过寥寥数语展现出无尽的意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描绘大自然景色的同时,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5. 哲理思想《天净沙秋思》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中呈现出的孤寂、寂静与宁静的景象,与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追求和思考形成了对比,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丰富。
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悟,诗人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表达了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深切感悟。
河北省中考要求的34首古诗词七年级上册1.观沧海(东汉末年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6.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7.泊秦淮(唐代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浣溪沙(北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八年级上册9.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使至塞上(唐代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2.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八年级下册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2010冀考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思想感情: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1)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3)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2.《望岳》杜甫唐思想感情:通过描绘雄伟磅礴的泰山,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突出了泰山的什么形象?“割”字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的形象。
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句子,试作具体分析。
写景: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抒情:抓住这两个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3.《使至塞上》王维唐思想感情: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至塞上的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受排挤而孤独、寂寞、飘零的孤寂心情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沙漠中独起的狼烟聚集之上,滔滔黄河边落日依水而下。
此句是落日时分边关所见。
“大”字写出边疆沙漠浩瀚无边,“孤”字写出景物的单调。
“直”写出烽烟之峻拔坚毅。
”长”字写出横贯沙漠渺无尽头的黄河给人带来的视觉映象。
”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凉的感觉。
一长一直又一圆展现在天地间,大气浩瀚而又沉寂壮美,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思想感情: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写了夕阳即将落下,远方一马上的行人在孤独的赶路,但却路途遥遥,不知所向的画面。
,2016年河北必考诗文梳理(一)课标要求必背34首古诗词1.关雎《诗经》(近8年未考)(1)关关雎鸠,__在河之洲__。
窈窕淑女,__君子好逑__。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__悠哉悠哉__,__辗转反侧__。
(3)__参差荇菜__,__左右采之__。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4)__参差荇菜__,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__钟鼓乐之__。
(5)《诗经·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__琴瑟友之__”传达了青年男女纯洁的爱情。
2.蒹葭《诗经》(近8年未考)(1)蒹葭苍苍,__白露为霜__。
所谓伊人,__在水一方__。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所谓伊人__,__在水一方__。
(3)蒹葭萋萋,__白露未晞__。
所谓伊人,__在水之湄__。
(4)蒹葭采采,__白露未已__。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5)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__溯游从之__,__宛在水中沚__。
3.观沧海曹操(2007年理解型默写)(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__水何澹澹__,山岛竦峙。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__秋风萧瑟__,__洪波涌起__。
(3)__日月之行__,__若出其中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水何澹澹,__山岛竦峙__。
(5)一代雄才曹操的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例如《观沧海》气势恢宏、包容天地万象的“__日月之行__,若出其中;__星汉灿烂__,若出其里”。
4.饮酒(其五) 陶渊明(近8年未考)(1)__结庐在人境__,而无车马喧。
(2)问君何能尔?__心远地自偏__。
(3)__采菊东篱下__,悠然见南山。
(4)__山气日夕佳__,飞鸟相与还。
(5)此中有真意,__欲辨已忘言__。
(6)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
正如陶渊明在《饮酒》中所说:“__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近8年未考)(1)__城阙辅三秦__,风烟望五津。
(2)与君离别意,__同是宦游人__。
河北省中考语文的古诗必考篇目与古文必考篇目古诗词背诵篇目:
1.关雎
2.蒹葭
3.观沧海
4.饮酒(结庐在人境)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次北固山下
7.使至塞上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10.望岳
11.春望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6.观刈麦
17.钱塘湖春行
18.雁门太守行
19.赤壁
20.泊秦淮
21.夜雨寄北
2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3.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4.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25.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6.登飞来峰
27.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9.游山西村
30.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31.过零丁洋
32.天净沙·秋思
33.山坡羊·潼关怀古
34.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文言文背诵篇目:
1.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曹刿论战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出师表
7.桃花源记
8.三峡
9.杂说(四)(即《马说》)
10.陋室铭
11.小石潭记
12.岳阳楼记
13.醉翁亭记
14.爱莲说
15.记承天寺夜游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2017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50篇全)古诗部分1、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i]。
3、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6、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扬州花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行路难李白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满山一作暗天 ) 闲来垂钓碧溪上。
(碧一作坐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二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栗。
(狗一作雉 )弹剑作歌奏苦声。
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
(三十二)天净沙·秋思(河北2013年已考)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全是写景,十八字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深秋晚景图。
这“枯”“老”“昏”三个词,描绘出当时诗人所处的悲凉氛围。
“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安宁、和谐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
“古道西风瘦马”正是作者当时自己的真实写照,他长期奔波与劳累已不言而喻了。
这与归巢的昏鸦和团聚的人家真可谓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作者寄情于物表达在外游子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
”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乡愁何等浓重。
“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旨。
表明游子的思乡之情。
“断肠”是曲眼。
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文学常识】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散曲家。
《天净沙·秋思》体裁为元曲。
天净沙,曲牌名;秋思,题目。
【本诗主旨】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真切地抒发了天涯游子思念故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写作手法】1.寄情于景。
2.白描手法。
【高效集训】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马致远__,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被誉为“__元曲四大家__”。
2.(2016南平中考)“小桥流水人家”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6南平中考)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__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气氛,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6原创预测)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__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苦的思乡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