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84.33 KB
- 文档页数:16
学习资料专题2019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科综合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下列实例中,分别属于相对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是( )①狗的长毛与卷毛②兔的长毛和猴的短毛③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⑤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1∶1 ⑥圆粒豌豆的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A.①④B.③⑥ C.②⑤ D.③④2.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3.已知A与a、B与b、D与d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分别控制3对相对性状。
若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的两个体进行杂交,则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基因型有4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8D.基因型有12种,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比例为1/164.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生物界中主要的遗传物质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和RNA是遗传物质5.下图为雌性果蝇体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及细胞分裂图像,其中能够体现基因重组的是( )A.①B.④ C.①④ D.②③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及运载体B.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C.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所以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D.共同进化包括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不断进化和发展7.生活中常用某些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CCl4和Na2O B.H2O和NH3C.CaF2和CsCl D.NaCl和K2S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理科综合(理)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有18小题。
每题6分,共108分)1. 下列关于电场强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公式E=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产生的电场B. 由公式E=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与试探电荷在电场中该点所受的静电力成正比C. 在公式中,是点电荷Q2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1处的场强大小;而是点电荷Q1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2处场强的大小D. 由公式E=可知,在离点电荷非常近的地方(r→0),电场强度E可达无穷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适用于一切电场,A错误;电场强度E表示电场本身的强度和方向,与试探电荷无关,不能说E与试探电荷在电场中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B错误;库仑定律公式公式中,是点电荷Q2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1所在处的场强大小;是点电荷Q1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2处的场强大小,C正确;D、当r→0时,电荷已不能看成点电荷,公式不再成立,D错误;故选C考点:电场强度。
【名师点睛】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要想知道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可以在该点放一试探电荷,由来描述该点的强弱,不同的试探电荷,受到的力不同,但是相同的,为了描述电场的这种性质,引入电场强度这个物理量,即为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而是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的场强的决定式,是说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的场强决定于场源电荷的电荷量和距点电荷的距离。
2. 用金属箔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向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 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摩擦使笔套带电B. 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C. 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D. 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答案】D【解析】笔套与头发摩擦后,摩擦使笔套带电,故A正确;带电的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感应出异号电荷,故B正确;当距离约为0.5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是因为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产生了加速度,故C正确;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没有被中和,还带电,故D错误.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D.3. 直线MN表示某电场中一条电场线,a、b是线上的两点,将一带负电荷的粒子从a点处由静止释放,粒子从a运动到b过程中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设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场强大小分别为、,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分别为、,不计重力,则有()A. >B. <C. <D. >【答案】D4. 如图所示,有一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圆形薄板相距为2d,+q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圆心.若图中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则图中b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是()A. B. C. 0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均匀带电圆形薄板所带电荷量可等效看成电荷集中在圆心处,圆中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所以+q与带电薄板在a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q在a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左.则带电薄板在a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薄板带正电,故带电薄板在b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左.+q 在b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左,则b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是.考点:考查了电场强度的叠加【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点电荷的场强公式,以及知道场强是矢量,叠加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点电荷电场具有对称性5. 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 m高时仅有水平速度v=2 m/s,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3∶1,不计质量损失,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下列图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炮弹到达最高点时爆炸时,爆炸的内力远大于重力(外力),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当炮弹到达最高点时爆炸为沿水平方向运动的两片,两片炸弹都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即可解题.规定向右为正,设弹丸的质量为4m,则甲的质量为3m,乙的质量为m,炮弹到达最高点时爆炸时,爆炸的内力远大于重力(外力),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则有:,则,两块弹片都做平抛运动,高度一样,则运动时间相等,,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则,结合图象可知,B的位移满足上述表达式,故B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019-1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
1-13小题为单选,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3分。
14-18小题为多选,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共计59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和质子都是元电荷B. 元电荷没有正、负之分,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C. 摩擦起电的过程,是靠摩擦产生了电荷D. 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对正、负电子同时湮没,转化为光子,这不违背电荷守恒定律【答案】D【解析】【详解】A、元电荷是带电量的最小值,它不是电荷;故A错误.B、元电荷是自然界最小的电荷量,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元电荷的整数倍,电量是不连续的;B错误。
C、摩擦起电是自由电荷转移后,导致物体有多余电荷,从而使物体带上电;C错误。
D、正、负电子对可以同时湮没,转化为光子,电荷守恒定律仍成立;D正确。
故选D。
【点睛】考查了电荷守恒定律的同时,还有物体带电是指有多余的电荷量,是由于自由电荷的转移导致的,并不是创造出来的,因此物体带电均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感应带电是自由电子的远离或靠近导致带电.2.宁夏育才中学某物理社团做静电感应实验,有下列步骤及结论:①把不带电的绝缘导体球甲移近带负电的绝缘导体球乙,但甲、乙两球不接触.②用手指摸甲球.③手指移开.④移开乙球.⑤甲球带正电.⑥甲球不带电.下列操作过程和所得结论正确的有( )A. ①→②→③→④→⑥B. ①→②→④→③→⑥C. ①→②→③→④→⑤D. ①→②→④→③→⑤【答案】C【解析】【详解】不带电的导体球甲靠近带负电的乙球,静电感应使甲球的一端感应负电,另一端感应正电,再用手指接触再移开,使得近端显正电,另一端不是最远端不再带电;移开乙球后甲球上的正电均匀分布,最终甲球带正电;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带电的实质都是电荷的移动,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3.两个直径为d的带正电的小球,当它们相距100d时作用力为F,则当它们相距为d时的作用力为( )A. B. 10000F C. 100F D. 以上结论都不对【答案】D【解析】【详解】当两个直径为d的带电球相距100d时,两电荷可以看成点电荷,库仑定律适用。
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0~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面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一些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F q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成反比B .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 =Q U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C .根据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 =k2r Q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场源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无关D .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U AB =q w AB可知,带电荷量为1 C 的正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 J ,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 V2.将电量为3×10-6C 的负电荷,放在电场中A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6×10-3N ,方向水平向右,则将电量为6×10-6C 的正电荷放在A 点,受到的电场力为 ( )A .1.2×10-2N ,方向水平向右B .1.2×10-2N ,方向水平向左C .1.2×102N ,方向水平向右D .1.2×102N ,方向水平向左3.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有带异种电荷的小球A 、B ,它们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保持相对静止并共同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A 、B 的电荷量绝对值依次为QA 、QB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球A 带正电,小球B 带负电,且Q A >Q BB .小球A 带正电,小球B 带负电,且Q A <Q BC .小球A 带负电,小球B 带正电,且Q A >Q BD .小球A 带负电,小球B 带正电,且Q A <Q B4.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 从a 运动到c ,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 点电场强度E 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 )A. B. C. D.5.如图所示,在某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它们的连线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已知ac=5 cm,bc=3 cm,现将电荷量q=2×10-8C的负电荷由a移到b和由a移到c,均要克服电场力做8×10-8J的功,则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A.100 V/m 由a指向b B.100 V/m 由b指向aC.160 V/m 由a指向c D.160 V/m 由c指向a6.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微粒仅在静电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此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可能是( )A. B. C. D.7.如图所示,A、B两个带正电的粒子,以相同的速度先后垂直于电场线从同一点进入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后,a粒子打在B板的a′点,b粒子打在B板的b′点,若不计重力,则( )A.a的电荷量一定大于b的电荷量 B.b的质量一定大于a的质量C.a的比荷一定大于b的比荷 D.b的比荷一定大于a的比荷8.如图所示,L1、L2、L3为等势面,两相邻等势面间电势差相同,取L2的电势为零,有一负电荷在L1处动能为30J,运动到L3处动能为10J,则电荷的电势能为4J时,它的动能是(不计重力和空气阻力): ( )A、6JB、4JC、16JD、14J9.一个动能为E k的带电粒子,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入平行板电容器,飞出电容器时动能为5E k,如果使这个带电粒子的初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那么它飞出电容器时的动能变为( )A. 8E k B. 5E k C. 4.25E k D. 4E k10.(多选)如图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a、b两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O点附近以相同的初速度飞入.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B.a加速度减小,b加速度增大C.a电势能减小,b电势能增大D.a和b的动能一定都增大11.(多选)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有a、b、c三点,如下左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c三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 B.a、b、c三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相等C.a、b、c三点电势相等 D.a、b、c三点中,c点电势最大12.(多选)如图所示,用电池对电容器充电,电路a、b之间接有一灵敏电流表,两极板间有一个电荷q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极板的间距变大,则 ( )A.电荷将向上加速运动 B.电荷将向下加速运动C . 电流表中将有从a 到b 的电流D . 电流表中将有从b 到a 的电流二.填空题(共16 分)13.(每空2分)在电场中A 、B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A ϕ=300V ,B ϕ=200V ,一个质子从A 点运动到B 点,电场力做功______J ,质子动能的增量为______eV .(质子的电荷量为1.6×10-19C )14.(每空3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其中电容器左侧极板和静电计外壳接地,电容器右侧极板与静电计金属球相连.(1)使电容器带电后与电源断开①上移左极板,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转角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将极板间距离减小时,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转角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③两板间插入一块玻璃,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转角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下列关于实验中使用静电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使用静电计的目的是观察电容器电压的变化情况B .使用静电计的目的是测量电容器电荷量的变化情况C .静电计可以用电压表替代D .静电计可以用电流表替代三、解答题(本题共 3小题,共 36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 (9分)在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相距0.2 m 的点电荷A 、B ,A 带电+Q ,B 带电-16Q .现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 ,恰好使三个点电荷处于平衡状态,问:C 应带什么性质的电?应放于何处?所带电量为多少?16.(12分)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A 、B 两点,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 cm ,两点的连线与场强方向成60°角.将一个电荷量为-2×10-5C 的电荷由A 移到B0.1 J.问:(1)在此过程中,静电力对该电荷做了多少功?(2)A、B两点的电势差U AB为多大?(3)匀强电场的场强为多大?17.(15分)如图所示的装置放置在真空中,炽热的金属丝可以发射电子,金属丝和竖直金属板之间加一电压U1=2 500 V,发射出的电子被加速后,从金属板上的小孔S射出.装置右侧有两个相同的平行金属极板水平正对放置,板长l=6 cm,相距d=2 cm,两极板间加以电压U2=200 V的偏转电场.从小孔S射出的电子恰能沿平行于板面的方向由极板左端中间位置射入偏转电场.已知电子的电荷量e=1.6×10-19C,电子的质量m=0.9×10-30kg,设电子刚离开金属丝时的速度为零,忽略金属极板边缘对电场的影响,不计电子受到的重力.求:(1)电子射入偏转电场时的动能E k;(2)电子射出偏转电场时在竖直方向上的侧移量y;(3)电子在偏转电场运动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所做的功W.。
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对下列概念、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 根据E=F/q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和检验电荷的电荷量q成反比B. 根据U=Ed可知,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电势差等于场强与两点间距离的乘积C. 根据W=Uq可知,一个电子在电势差为1V的两点间被电场加速,电场力做功为1eVD. 根据U=W/q可知,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U与电场力做功W成正比,与电量q成反比【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定义式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检验电荷的电量无关,故A错误;在公式U=Ed中,d表示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不是两点的距离,故B错误;根据W=Uq 可知,一个电子在电势差为1 V的两点间被电场加速,电场力做功为1 eV,故C正确;根据,可知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电荷量无关,故D错误。
所以C正确,ABD错误。
2.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AB,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当把一个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C靠近导体的A端时,可以看到的现象是()A. 只有A端验电箔张开,且A端带正电B. 只有B端验电箔张开,且B端带负电C. 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D. 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答案】D【解析】【详解】金属导体处在负电荷的电场中,由于静电感应现象,弹头导体的右端要感应出负电荷,在导体的左端会出现正电荷,所以导体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左端带正电,右端带负电,所以D正确,ABC错误。
3.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的原因是()A. 导体内部无任何电场B. 外电场不能进入导体内部C. 所有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的合场强为零D. 外电场和所有感应电荷的电场在导体内部叠加的结果为零【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内部存在两个电场,一个是外加电场、一个是导体内部自己产生的感应电场,两电场叠加的合场强为零,故只有C正确。
2019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 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8题单选,9-12题为多选题) 1.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塑料梳子和头发都会带电,其原因是( ) A .摩擦创造了电荷 B .静电感应创造了电荷C .质子在梳子和头发之间发生了转移D .电子在梳子和头发之间发生了转移2.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 点运动到B 点,电力线、粒子在A 点的初速度以及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定( )A .粒子在A 点的动能小于它在B 点的动能 B .粒子在A 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B 点的加速度C .粒子在A 点的电势能小于它在B 点的电势能D .A 点的电势低于B 点的电势3.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极板A 接地,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B 与一个灵敏的静电计相接.将A 极板向左移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时,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 、电容C 、两极间的电压U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场强E 的变化情况是( )A.Q 变小,C 不变,U 不变,E 变小B.Q 变小,C 变小,U 不变,E 不变C.Q 不变,C 变小,U 变大,E 变小D.Q 不变,C 变小,U 变大,E 不变4.有一条两岸平直,河水均匀流动、流速恒为v 的大河,小明驾着小船渡河,去程时船头朝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k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相同,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 )A .12-k kvB .21k kv -C .12-k vD .21k v-5.两个互成角度为θ(0°<θ<180°)的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合运动可能是(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匀变速曲线运动 C .非匀变速曲线运动D .匀加速直线运动6.一木块沿着高度相同、倾角不同的三个斜面由顶端静止滑下,若木块与各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则滑到底端的动能大小关系是( )A .倾角小的动能最大B .倾角大的动能最大C .三者的动能一样大D .无法比较7.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力作用下运动,力F 1对物体做功6J ,物体克服力F 2做功8J ,则F 1、F 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 A .2JB .﹣2JC . 10JD .14J8.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的是( )点,如图所示.则在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不正确...A .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B .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C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速度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速度D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 9.人在距地面高h 、离靶面距离L 处,将质量m 的飞镖以速度v 0水平投出,落在靶心正下方,如图所示.不考虑空气阻力,只改变m 、h 、L 、v 0四个量中的一个,可使飞镖投中靶心的是( )A .适当减小v 0B .适当减小LC .适当减小mD .适当增大v 010.如图所示,质量m=0.5kg 的小球,从距桌面h 1=1.2m 高处的A 点下落到地面上的B 点,桌面高h 2=0.8m .以桌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g=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A 点时的重力势能为6J B .小球在A 点时的重力势能为10J C .小球在B 点时的重力势能为﹣4J D .小球在B 点时的重力势能为011.一电荷从电场中A 点由静止释放,只受电场力作用,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它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甲所示.则A 、B 两点所在区域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可能是图乙中的( )12.如图所示,一个固定在竖直平面上的光滑半圆形管道,管道里有一个直径略小于管道内径的小球,小球在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从B 点脱离后做平抛运动,经过0.3s 后又恰好垂直与倾角为45°的斜面相碰.已知半圆形管道的半径为R=1m ,小球可看做质点且其质量为m=1kg ,g 取10m/s 2.则( ) A .小球经过B 点时的速率为3m/s B .小球经过B 点时的速率为32m/sC .小球经过B 点时,受到管道的作用力F N =1N ,方向向上D .若改变小球进入管道的初速度使其恰好到达B 点,则在B 点时小球对管道的作用力为零、 二 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13.(10分)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①运用公式212mv mgh 对实验条件的要求是在打第一个点时,重锤恰好由静止开始下落,为此,所选择的纸带第1、2点间的距离应接近___________。
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理科综合(文)物理试题一、物理选择题(共32小题,1-30每小题3分,31-32每小题5分,共10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g均取10m/s2。
1.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长度和时间三个物理量的基本单位分别是()A. kg、m、sB. N、m、sC. N、m、hD. kg、s、m/s【答案】A【解析】解: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质量、长度、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为kg、m、s,所以A正确.故选:A.【点评】单位制包括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规定的基本量的单位叫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2. 如图所示,坐高铁从杭州到南京,途经上海再到南京,路程为s1,位移为x1。
杭宁(南京)高铁通车后,从杭州可直达南京,路程为s2,位移为x2。
则()A. s1>s2,x1>x2B. s1>s2,x1<x2C. s1>s2,x1=x2D. s1=s2,x1=x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两次运动的起点与终点相同,故位移相同;经上海到达南京>s2;故选C.的轨迹明显大于直达南京的轨迹;故s考点:路程和位移【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位移与路程,要注意明确位移是矢量,能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而路程描述物体经过的轨迹的长度.3. “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着落瞬间的某个物理量大小为80m/s,方向与跑道平行,这个物理量()A. 路程B. 位移C. 瞬时速度D. 平均速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着落瞬间的某个物理量大小为80m/s,m/s是速度的单位,并且着落瞬间的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故C正确.考点:瞬时速度【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表示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的速度,瞬时速度表示某个时刻或某个位置的速度.4. 如图所示是月球车示意图。
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其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此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可能是( )A. B. C. D.2.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绝缘斜面的底端固定着一个带正电的小物块P,将另一个带电小物块Q 在斜面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它将沿斜面向上运动.设斜面足够长,则在Q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A.小物块P、Q的电势能和动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B.小物块P、Q的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先减小后增大C.小物块P、Q的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D.小物块P、Q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3.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方形的abcd。
顶点,a c处分别固定一个正点电荷,电荷量相等,如图所示。
若将一个带负电的粒子置于b点,自由释放,粒子将沿着对角线bd往复运动,粒子从b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 )A.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B.先从高电势处到低电势处,后从低电势处到高电势处C.电势能与机械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D.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4.关于电场线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相同B.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强度越来越小C.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就越大D.顺着电场线移动电荷,电荷受电场力大小一定不变5.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 )A.该粒子带负电B.M点的电势小于N点的电势C.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D.粒子在M 点具有的电势能大于在N 点具有的电势能6.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电场强度为零的区域电势一定处处为零B.负电荷从电势低的点运动到电势高的点,电势能一定减少C.两点间的电势差与零电势的选取有关D.根据公式U=Ed 知,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距离越大,电势差就越大7.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有一平行四边形abcd,且平行四边形所在平面与场强方向平行.其中φa=10 V,φb=6 V,φd=8 V,则c 点电势为( )A.10VB.4VC.7VD.8V8.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φa =50V,φc =20V,则a 、c 连线中点b 的电势φb ( )A.等于35VB.大于35VC.小于35VD.等于15V 9.下列关于电场强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式FE q=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B.由公式FE q=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 与试探电荷q 在电场中该点所受的电场力F 成正比C.在公式122Q Q F kr =中, 22Q k r 是点电荷2Q 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1Q 处的场强大小;而12Q k r 是点电荷1Q 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2Q 处的场强大小 D.由公式2QE kr=可知,在离点电荷非常近的地方()0r →,电场强度E 无穷大 10.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可看作点电荷),带有同种电荷,且电荷量之比为1:7,在真空中相距为r,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它们之间的库仑力是原来的( ) A.7 B.37 C. 97D. 167二、多选题(每题词3分,有错的0分,对而不全的得2分,共计12分)11.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AB BC =,电场中的,,A B C 三点的场强分别为,,A B C E E E ,电势分别为,,A B C ϕϕϕ,AB 、BC 间的电势差分别为AB U 、BC U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A B C ϕϕϕ>>B. C B A E E E >>C. AB BC U U <D. AB BC U U =12.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ϕ在x 轴上分布如图所示, x 轴上两点B 、C 的电场强度在x 方向上的分量分别是Bx E 、Cx E 。
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将一用绝缘细线连接的小球A与布料摩擦后悬挂在空中,当一根用毛皮摩擦后的玻璃棒靠近小球时,发现小球和玻璃棒相互排斥,而当另一带负电的小球B靠近小球A时,小球A、B相互吸引,由此可见A.小球A可能不带电B.小球A一定带正电C.玻璃棒可能不带电D.玻璃棒一定带负电2.下列关于电场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场线是电荷在仅受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B.电荷在电场中由静止释放,运动轨迹一定和电场线重合C.同一电场中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D.相邻两条电场线间的空白处,电场强度为零3.如图所示,当以带正电的小球C从远处慢慢移近不带电的金属棒AB的A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棒中的正、负电荷均不移动B.金属棒中的负电荷向A端移动,同时正电荷向B端移动C.金属棒中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D.金属棒中的负电荷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4.已知真空中两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点电荷相距为R,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那么真空中两电荷了分别为+2q和+5q的点电荷相距2R时,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为A.F B.2.5F C.5F D.10F5.如图所示,大小为E、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一与电场平行的圆,圆心为O,半径为R,AB为圆的U等于一直径,AB与电场线夹角为 ,则O、A两点间的电势差OAA .CB U B .sin ER θC .cos ER θD .cos ER θ6.空间中仅x 轴上有一正点电荷,x 轴上有A 、B 两点,其坐标分别为22A B x m x m =-=、,如图所示,已知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 和2E ,则A .一定由该点电荷的坐标x>2mB .一定有该点电荷的坐标0<x<2mC .A 点电场强度方向一定沿x 轴正方向D .A 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 点的电势7.如图所示,两等量正电荷P 、Q 的连线中点为O ,A 、B 为中垂线上的两点,且OA=AB ,则A .A 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大于B 点的电场强度 B .A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 点的电势C .O 、A 两点间的电势差一定等于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D .A 点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PQ 向右8.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个平行金属板,上极板带负电,下极板带等量的正电,三个质量相等,分别带正电、负电和不带电的粒子从极板的左侧P 点以相同的水平初速度进入电场中,分别落在正极板的a 、b 、c 三处,由此可知A .到达a 处的粒子加速度最大B .到达b 处的粒子的机械能增大C .到达下极板时,c 处的粒子动能最大D .三个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9.如图所示,虚线a 、b 、c 是真空中某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a b c ϕϕϕ、、,一带正电的粒子射入电场中,其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KLMN 所示。
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物理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其中1至9题为单选,10至12题为多选,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 )A.安培B.法拉第C.库伦D. 奥斯特2、在地球赤道上空,沿东西方向水平放置一根通以由西向东电流的直导线,则此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 ( )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C.由南向北D.由西向东3、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圈中一定有感应电流 B.线圈中一定有感应电动势C.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磁通量的变化成正比 D.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线圈的电阻有关4、磁感强度是0.8T的匀强磁场中,有一根跟磁感线垂直、长0.2m的直导线,以4m/s的速度、在跟磁感线和直导线都垂直的方向上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则导线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等于()A. 0.04VB. 0.64VC. 1VD. 16V5、面积是0.50m2的导线环,处于磁感强度为2.0×10-2T的匀强磁场中,环面与磁场垂直,穿过导线环的磁通量等于()A. 2.5×10-2WbB. 1.5×10-2WbC. 1.0×10-2WbD. 4.0×10-2Wb6、如图所示,线圈P通入强电流,线圈Q水平放置,从靠近线圈P的附近竖直向下落,经过位置Ⅰ、Ⅱ、Ⅲ,下落过程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自上向下看()A.始终是顺时针方向B.始终是逆时针方向C.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方向D.先逆时针后顺时针方向7、如图所示,在长直载流导线附近有一个矩形线圈ABCD,线圈与导线始终在同一个平面内.线圈在导线右侧平移时产生了A→B→C→D→A的电流,则线圈的移动方向为()A.向上B.向下C.向左D.向右8、如图所示,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其左上方固定一根与磁铁垂直的长直导线,当导线中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时()A.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且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B.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且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C.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且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D.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且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9.如图a所示,虚线上方空间有垂直线框平面的匀强磁场,直角扇形导线框绕垂直于线框平面的轴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
2019-1高二第一次联考试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Cu-64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B.②的渗透压大小只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C.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②内pH的剧烈变化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2.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体液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体温调节中,人的体温调节和感觉中枢位于下丘脑B.突触小体上的突触前膜能通过主动运输将突触小泡分泌到突触间隙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比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慢D.血糖调节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3.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激素是一类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微量高效的有机物B.众多的激素分子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对所有细胞都起作用C.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通常不同,需要通过体液来运输D.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提高了激素调节的灵敏度4.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过程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仍然能够完成反射B.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会发生于细胞核中C.如果该图表示激素调节过程,则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胰岛A细胞D.如果该图表示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d、e为同一种物质,则a为上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的膜、b为突触间隙、c为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5.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就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C.在a中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能量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6.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切除下丘脑的动物不会完全丧失血糖调节能力B.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是下丘脑C.过量饮酒的人往往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对应的结构为大脑皮层和脑干D.短期记忆主要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长期记忆与神经元活动及神经元间联系无关7. 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发明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C. 15N与14N互为同位素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8.下列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与影响速率因素之间关系正确的是A.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B. 通过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C. 升高温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的能量,会减慢反应速率D. 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比虽然没变,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9.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 O2(g) =2 CO(g)+O2(g)反应的△H=-283.0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25℃,101kPa下,1mol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10.对可逆反应:A(g)+3B(g)⇌2C(g) ΔH <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升高温度v(正)、v(逆)都增大,但v(正)增得更大B. 增大压强v(正)、v(逆)都增大,但v(正)增得更大C. 增大A的浓度v(正)会先增大后减小D. 采用催化剂一般v(正)、v(逆)同时增大,而且增大的倍数相同11.关于反应:①2C 2H2(g)+5O2(g)4CO2(g)+2H2O(l) △H=﹣2600 kJ/mol②2CO(g)+O 2(g)2CO2(g) △H=﹣566 kJ/mol③CO2(g)+3H2(g)CH3OH(g)+H2O(g) △H=﹣49.0 kJ/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方程式②,CO的燃烧热为566 kJ/molB.在③反应时,若加入催化剂,可以使△H减小C.若投入1molCO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则放出热量49.0 kJD.若生成相同质量的CO2,则放出的热量C2H2大于CO1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为v(A)、v(B)、v(C)(mol·L-1·s-1)表示,且v(A)、v(B)、v(C)之间有如下所示的关系:v(B)=3v(A); v(B)=3v(C)。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 2A+3B2CB. A+3B CC. 3A+B2CD. A+B C13.将BaO2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2BaO(s)+O2(g)达到平衡。
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常数减小B.BaO量不变C.气体密度增大D.氧气压强不变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其中14--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9—21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的得3分,)14.法拉第在物理学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场的观点,并用电场线形象的描述电场,以下关于电场和电场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场线是电场中实际存在的,用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B.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C.在同一个图里,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电场线越稀疏,电场强度越小D. 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逐渐减小15.质量为1.0kg的小球从某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经过3秒落地,在此过程中重力的冲量为(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A.10N·s B.20N·s C.30N·s D.40N·s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车的上表面是粗糙的,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初速度v0滑上小车的上表面.若车的上表面足够长,则A.木块的最终速度为零B.木块的最终速度一定为mv0/(M+m)C.由于车的上表面粗糙,小车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减小D.车的上表面越粗糙,木块减少的动量越多17.某电场的电场线的分布如图所示.一个带电粒子由M点沿图中虚线所示的途径运动通过N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粒子带负电B.电场力对粒子做负功C.粒子在N点的加速度大D.粒子在N点电势能大18.如图所示,把一带正电小球a穿在光滑绝缘的半圆环上,欲使该小球静止在图示的P位置,P位置与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0 ,需在M、N之间放另一带电小球b,则小球b可能A.带负电,放在O点B.带负电,放在N点C.带正电,放在O点D.带正电,放在N点19.一颗子弹水平射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A并立即留在其中,A、B用一根弹性良好的轻质弹簧连在一起,如图所示。
则在子弹打击木块A至弹簧第一次被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系统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B.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当弹簧被压缩最短时,系统具有共同的速度D.当弹簧被压缩最短时,系统减少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20.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质量为m 装有光滑弧形槽的小车,小车的弧形和水平部分均光滑。
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以水平速度v 沿槽向车上滑去,到达某一高度后,小球又返回车右端,在这一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物块上升到最大高度时相对地面的速度为零B . 小物块在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gv 42C. 小物块离开小车以后将向右做平抛运动 D . 小物块离开小车后做自由落体运动21.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粗糙绝缘竖直平面与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重合。
A 、O 、B 为竖直平面上的三点,且O 为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点,AO=BO 。
现有带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物块视为质点,从A 点以初速度v 0向B 滑动,到达B 点时速度恰好为0。
则A . 小物块一定带正电B . 从A 到B ,小物块加速度先增大在减小 C. 从A 到B ,小物块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 . 从A 到B ,小物块所受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第II 卷(非选择题)(174分)三、计算题22.(6分)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图乙是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的符合要求的一条纸带,O 点为打点起始点,且O 点的速度为零。
在纸带上选取三个依次打出的连续点A 、B 、C ,测得它们到O 点的距离分别为h A 、h B 、h C 。
设重锤质量为m ,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 。
为了验证此实验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计算出从打O 点到打B 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P E 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K E _______(用已知字母表示)。
23.(9分)某同学设计图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悬挂小球A,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长度为L,细绳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可从量角器直接读出。
用固定的竖直支架支撑小球B,选择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A、B两个小球,将小球B放置在支架上。
调节装置,让细绳竖直时A、B两个小球等高并恰好接触,已知支架的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
根据装置图,结合实验原理完成下列问题:(1)用天平测出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m1、m2;(2)用水平力将小球A拉至某一位置,读出细绳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由静止释放小球A;为1θ,小球B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为(3) A与B发生碰撞后,A被反弹,细绳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为2X。
(4)计算出碰撞前瞬间,A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碰撞后B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5)验证A、B碰撞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足够长木板,质量为M,一质量为m的铁块(可视为质点)以速度v滑上木板,且与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1)二者的共同速度;(2)二者达到共同速度所需时间t;25.(15分)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m=0.2kg、电荷量为q=-7.5×10-5C的小球固定在轻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固定在O点.小球的大小忽略不计.绳和小球置于匀强电场之中,电场的方向如图所示.当小球静止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g=10m/s2,sin37°=0.6,cos37°=0.8)(1)求该电场强度E的大小;(2)若将小球拉至水平位置OA,在此处将小球自由释放,求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小球对绳的拉力大小.26.(20分)如图所示,一小车上表面由粗糙的水平部分AB和光滑的半圆弧轨道BCD组成,小车紧靠台阶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且左端与光滑圆弧形轨道MN末端等高,圆弧形轨道MN末端水平.一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P从距圆弧形轨道MN末端高为h=1.8m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若物块P在半圆弧轨道BCD上经过一次往返运动(运动过程中物块始终不脱离轨道),最终相对小车静止在小车水平部分AB的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