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9.89 KB
- 文档页数:29
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清华第2版)智能机器人教案贵阳市南明实验小学何伟信息技术教案六年级(智能机器人)第1单元初出茅庐的机器人本单元,我们将一起走进机器人的世界,结识机器人朋友,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
学会用“能力风暴VJC1.5仿真版”软件中的“直行”、“转向”、“显示”、“发音”、“启动电机”、“延时等待”、“停止电机”和“结束”等模块编写程序,教机器人学走路、学转弯、学唱歌、学画画……做机器人耐心的小老师。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还将了解什么是程序,以及程序的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知道它们是怎样影响程序的执行过程的,并会用“多次循环”、“永远循环”等模块编写程序,体会怎样通过编写程序来达到控制机器人的目的。
第1课你好,机器人(机器人常识)教学目标:1.认识机器人并了解机器人的发展与未来。
2.了解机器人仿真软件的编程界面和运行环境。
教学重点:机器人仿真软件的编程界面和运行环境教学难点:仿真环境中运行“三步舞”程序教学准备:VJC1.5仿真版软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20世纪,人类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其中有一种可以替代人类工作的特殊机器,它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可以完成具有特殊要求的任务;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⑴可以使人们生活得更加舒适。
它就是我们未来生活中最亲密的朋友——机器人,它正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的世界,去认识一种适合于作为青少年学习和开发平台的智能机器二、走进机器人世界1.机器人的诞生(指导学生看书第2页)了解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我国第一台机器人是什么时候诞生的?2.机器人的发展(学生查找有关机器人发展的资料,并与大家交流)3.机器人家族(学生看书上图自己学习了解,互相交流)三、认识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师:这是这个学期陪伴我们的机器人朋友——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下面请大家看书了解认识它的各部件的名称与作用。
(学生了解机器人的“脚”——“眼睛”——“皮肤”——“嘴巴”——“耳朵”——“大脑”,并知道机器人要靠软件的支持,才能工作。
清华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课设计第 1 课你好,机器人一、教课目的:1、知识和技术目标:⑴认识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⑵认识教育机器人的构成。
⑶理解机器人简单工作原理。
2、过程和方法。
⑴熟习纳英特积木式编程系统的界面。
⑵学会下载程序到机器人中,以及控制机器人的运转。
3、感情目标:⑴培育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
⑵培育学生关怀科技、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课重、难点:1、机器人应用范围。
2、机器人构成。
3、操作程序、控制机器人。
三、课时: 1 四、过程:(一)情形导入:师:你认识机器人吗?你心目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机器人离我们还很遥远吗?今日就让我们与他们当面地接触,让我们一同步入机器人的奇特世界吧!(二)学习指导:师播放一段视频,请学生思虑:(演示板书) 1、同学们议论,机器人的特色能够概括为以下两点:( 1)、机器人是拥有一些类人的功能的机械电子装置,又叫自动化妆置并拥有类人功能;(2)、机器人是依据程序来达成相应地工作。
2、那么,我们人类为何要制造机器人呢?(1)、主假如由于机器人能够在有毒、有害、高温或危险环境工作;(2)、它能够从事大批的、重复性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或人类不可以达成的工作。
3、由于机器人都是为了适应各样需要和各样特别环境而设计制造的,因此它的外形不必定都要做成人形。
(出示录象,展现几种不一样用途的机器人如舞蹈机器人、爬墙机器人、体操机器人等) 1、经过察看方才的演示,试说明机器人是如何办理信息的?2、机器人的活动与人的活动有哪些近似的地方?3、经过察看和检测,认识机器人各样模块的构造和作用。
生参加分组,分工活动,达成自己的任务。
(三)实践操作。
师部署任务: 1、认识与机器人进行交流的工具───图形化交互式机器人操作平台。
2、学习机器人控制程序的运转。
3、测试机器人进入仿真系统。
师演示步骤:(过程略)生疏组进行操作。
(四)稳固练习。
师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虑和进行实践操作。
第一课花朵之美——制作桌面壁纸第课时共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ACD See,并血水使用“查看模式”查看图片。
过程与方法:能用ACD See剪彩图片并保存。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ACD See,并血水使用“查看模式”查看图片。
教学难点:能用ACD See剪彩图片并保存。
教学类型:新授课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引入:大自然的美丽少不了花儿的装扮。
灿烂的迎春花、淡雅饿菊花、粉红的桃化、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色彩斑斓的花海中你最喜欢的花朵?用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一下我们的计算机桌面。
本课来学习利用ACD see软件来截取图片,并将其设置为壁纸。
二、新课1、初识ACD see执行“开始”——“程序”——“ACD See”命令或双击ACD see软件图标,启动ACD see软件。
在ACD see的主界面中,除了常用的标题栏及菜单栏除外,主要就是右侧的模式切换区域。
2、使用“查看”模式查看图片步骤1:将暑假拍摄的照片从数码相机中导出,存到计算机的磁盘上。
步骤2:在窗口左侧的“文件夹”列表中找到要查看的图片文件夹。
步骤3:选中要查看的图片,在模式切换区域单击“查看”按钮,切换到“查看模式”。
3、裁剪图片并保存步骤1:单击底部工具栏中的“选择按钮。
步骤2:框选出图像中需要保留的部分。
步骤3:右击框选出的图像,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裁剪区另存为”的命令,将裁剪区中的图像另存为一张独立的图片。
4、将保存下来的图片设为壁纸。
裁剪区中的图像保存成功后,软件将自动在查看模式下呈现保存的图片。
右击图片,选择“设置墙纸”命令,类型可选择为拉伸,将该图片设置成壁纸。
这样一张个性化壁纸就设置成功了。
学生课堂练习四、小结:1、ACD see的工作界面主要由标题栏、菜单栏、以及模式切换区等几部分组成。
2、在查看模式下,可以对图像的某部分进行裁剪,并将其设置成壁纸。
清华大学出版社版初中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一、教材内容概述本教案适用于清华大学出版社版初中六年级下册的信息技术课程。
该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研究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如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2. 熟悉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应用程序,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软件;3. 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交流和创作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能力;5.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以下内容: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2. 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应用程序;3. 信息技术在研究、交流和创作中的应用;4. 信息技术中的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5. 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本教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策略:1. 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和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研究,培养其自主研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3. 结合具体案例和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意识;4. 注重实际应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本教案将采用以下评估与反馈方式:1. 定期进行课堂练和作业,评估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2. 结合实际项目,评估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3. 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研究效果和态度。
六、教学资源本教案需要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 清华大学出版社版初中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2. 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连接的教室;3. 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和应用软件;4. 信息技术实践案例和研究资源。
以上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版初中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的基本内容概述,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2024清华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英文版2024 Tsinghua Edi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ade 6 B CurriculumLesson 1: Introduction to Coding- Objective: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basics of coding and algorithms.- Activities: Students will learn about loops, conditional statements, and variables through hands-on coding exercises.- Resources: Scratch software, interactive coding tutorials.Lesson 2: Introduction to Website Design- Objective: Teach students the fundamentals of website design and layout.- Resources: Online tutorials, sample website templates.Lesson 3: Introduction to Cybersecurity- Objective: Educate students on the importance of cybersecurity and online safety.- Activities: Students will learn about password security, phishing scams, and how to protect personal information online.- Resources: Videos, interactive quizzes.Lesson 4: Introduction to Digital Citizenship- Objective: Discuss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being a good digital citizen.- Activities: Students will participate in group discussions and role-playing scenarios related to online behavior.- Resources: Articles on digital citizenship, real-life examples.Lesson 5: Introduction to Robotics- Objective: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basics of robotics and programming.- Activities: Students will work in teams to build and program a simple robot.- Resources: Lego Mindstorms kits, robotics programming software.Lesson 6: Introduction to Data Analysis- Objective: Teach students how to collect and analyze data using spreadsheets.- Activities: Students will create and analyze data sets related to topics of interest.- Resources: Microsoft Excel, data analysis tutorials.Lesson 7: Introduction to App Development- Objective: Familiarize students with the process of app development.- Activities: Students will brainstorm app ideas, create wireframes, and develop a basic prototype.- Resources: App development tools, app design templates.Lesson 8: Final Project- Objective: Allow students to apply everything they have learned throughout the semester.- Activities: Students will work on a final project of their choice, incorporating elements of coding, website design, cybersecurity, robotics, data analysis, and app development.- Resources: Teacher guidance, peer feedback.。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清华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singhua version sixth gra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olume volumeteaching pla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小学编订:FoonShion教育清华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第1课你好,机器人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⑴了解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⑴了解教育机器人的组成。
⑴理解机器人简单工作原理。
2、过程和方法。
⑴熟悉纳英特积木式编程系统的界面。
⑴学会下载程序到机器人中,以及控制机器人的运行。
3、情感目标:⑴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
⑴培养学生关心科技、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机器人应用范围。
2、机器人组成。
3、操作程序、控制机器人。
三、课时:1四、过程:(一)情景导入:师:你了解机器人吗?你心目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机器人离我们还很遥远吗?今天就让我们与他们面对面地接触,让我们一起步入机器人的神奇世界吧!(二)学习指导:师播放一段视频,请学生思考:(演示板书)1、同学们讨论,机器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1)、机器人是具有一些类人的功能的机械电子装置,又叫自动化装置并具有类人功能;(2)、机器人是根据程序来完成相应地工作。
2、那么,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制造机器人呢?(1)、主要是因为机器人可以在有毒、有害、高温或危险环境工作;(2)、它可以从事大量的、重复性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或人类不能完成的工作。
3、因为机器人都是为了适应各种需要和各种特殊环境而设计制造的,所以它的外形不一定都要做成人形。
(出示录象,展示几种不同用途的机器人如舞蹈机器人、爬墙机器人、体操机器人等)1、通过观察刚才的演示,试说明机器人是怎样处理信息的?2、机器人的活动与人的活动有哪些类似的地方?3、通过观察和检测,了解机器人各种模块的结构和作用。
清华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课题:第1课认识新朋友1
授课时间:____年_月_日星期第_课时累计_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2.了解教育机器人的组成。
3.理解机器人简单工作原理。
培养学生关心科技、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机器人应用范围。
教学难点:机器人组成。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你了解机器人吗?你心目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机器人离我们还很遥远吗?今天就让我们与他们面对面地接触,让我们一起步入机器人的神奇世界吧!
二、学习指导:
师播放一段视频,请学生思考:
(演示板书)
1.同学们讨论,机器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1)机器人是具有一些类人的功能的机械电子装置,又叫自动化装置并具有类人功能;
(2)机器人是根据程序来完成相应地工作。
2.那么,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制造机器人呢?
(1)主要是因为机器人可以在有毒、有害、高温或危险环境工作;
(2)它可以从事大量的、重复性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或人类不能完成的工作。
-1 -。
第1课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课型:新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媒体、多媒体的概念。
(2)知识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
(3)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
2、技能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2)通过生活实际去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3)能够自主选择一种或几种多媒体技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3、情感目标(1)善于在群体中交流与共享信息。
(2)初步形成从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策略。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多媒体,(2)认识多种媒体的组合方式。
2、教学难点:通过生活实际认识各种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学习过程教师与学生活动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嘛?为什么喜欢看呢?电影的声画并茂吸引了你们,也就是说,多种媒体融合以后,我们能够得到更多的震撼。
这就是我们平时听说过“多媒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多媒体世界,研究有关“多媒体”的知识。
(学生回忆电影的部分画面,感受多媒体的魅力,领略其中的涵义)(板书:第1课走进多媒体世界)二、确定主题师:通过初读教材,你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呢?①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多媒体”?②什么是多媒体计算机?③多媒体技术有哪些应用?④你生活中,有多媒体吗?请举例说明。
⑤(可将学生的原话,板书在黑板上)师:确定了研究的方向,下面你们就在自己的小组中进行讨论,如果有疑问,也可以举手邀请老师参加你们组的交流。
最后,在老师发的表格中完成研究报告。
(一组一份)(学生首先首先通读教材,确定心目中的研究重点内容。
再由各小组商定研究讨论的主题。
)三、小组讨论书上提供了很多多媒体的内容,同学们想想,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呢?我们在书中找到了答案,除此之外,还能通过网络这个渠道查找。
我们不妨全面参与,从各种方式来给自己的研究找寻答案吧!教师参与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的学情,采用弹性的方式,可以研究一个问题就全班交流一次,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交流。
2022春清华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赤水市华平学校教师年级年季学期第一单元结识新伙伴单元概述:本单元,我们将一起走进机器人的世界,结识机器人朋友,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
学会用“能力风暴vJCl.5仿真版”软件(以下简称“VJC仿真”软件)中的“直行”、“转向”、“显示”、“发音”、“启动电机”、“延时等待”、“停止电机”和“结束”等模块编写程序,教机器人学走路、学转弯、学唱歌、学画画做机器人耐心的小老师。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还将了解什么是程序,以及程序的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知道它们是怎样影响程序的执行过程的,并会用“多次循环”、“永远循环”模块编写程序,体会怎样通过编写程序来达到控制机器人的目的。
相信,机器人一定会成为同学们喜爱的好朋友,给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增添色彩!教学目标:1、认识机器人并了解机器人的发展与未来。
2、了解机器人仿真软件的编程界面和运行环境。
3、学会调整参数,让机器人做得更好。
4、了解程序的顺序循环结构。
5、掌握画正多边形的规律和方法。
6、学会用“控制模块库”中的“永远循环”模块编写程序,让机器人反复唱歌。
教学重点:1、机器人仿真软件的编程界面和运行环境。
2、了解程序的顺序循环结构。
(四)教学难点:1、会用“控制模块库”中的“永远循环”模块编写程序,让机器人反复唱歌。
教学准备:在学生机上安装好VJC1.5版版仿真软件。
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有4课,每1课安排1课时,共4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第章【单元】第课时总课时授课日期)课第2课无脚走天下——“启动电机”模块和“延时等待”模块题三维目标课型1.知识目标:学会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启动电机”、“延时等待”、“停止电机”等模块编写程序。
2.技能目标:学会让机器人画弧线。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用弧线画苹果,增加对机器人学习的兴趣。
重难点教法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学会使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启动电机”。
学法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堂引入上节课我们通过了一个简单的赛跑项目,学会控制机器人的移动。
第一单元结识新伙伴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⑴了解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⑵了解教育机器人的组成。
⑶理解机器人简单工作原理。
2、过程和方法。
⑴熟悉纳英特积木式编程系统的界面。
⑵学会下载程序到机器人中,以及控制机器人的运行。
3、情感目标:⑴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
⑵培养学生关心科技、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机器人应用范围。
2、机器人组成。
3、操作程序、控制机器人。
三、课时:1四、过程:(一)情景导入:师:你了解机器人吗?你心目中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机器人离我们还很遥远吗?今天就让我们与他们面对面地接触,让我们一起步入机器人的神奇世界吧!第一课认识新朋友(二)学习指导:师播放一段视频,请学生思考:(演示板书)1、同学们讨论,机器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1)、机器人是具有一些类人的功能的机械电子装置,又叫自动化装置并具有类人功能;(2)、机器人是根据程序来完成相应地工作。
2、那么,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制造机器人呢?(1)、主要是因为机器人可以在有毒、有害、高温或危险环境工作;(2)、它可以从事大量的、重复性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或人类不能完成的工作。
3、因为机器人都是为了适应各种需要和各种特殊环境而设计制造的,所以它的外形不一定都要做成人形。
(出示录象,展示几种不同用途的机器人如舞蹈机器人、爬墙机器人、体操机器人等)1、通过观察刚才的演示,试说明机器人是怎样处理信息的?2、机器人的活动与人的活动有哪些类似的地方?3、通过观察和检测,了解机器人各种模块的结构和作用。
生参与分组,分工活动,完成自己的任务。
(三)实践操作。
师布置任务:1、了解与机器人进行交流的工具------- 图形化交互式机器人操作平台。
2、学习机器人控制程序的运行。
3、测试机器人进入仿真系统。
师演示步骤:(过程略)生分组进行操作。
(四)巩固练习。
师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进行实践操作。
1、思考机器人与电子玩具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认识纳英特机器人的组成。
3、尝试操作一个控制程序,尝试控制机器人。
生思考问题,完成实践任务。
(五)评价交流。
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提出以下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1、通过本活动,说一说你对智能机器人理解和设想及体会。
2、你喜欢机器人项目吗?你了解纳英特机器人吗?3、如果让你设计一个机器人,它应具备哪些功能?(六)总结。
(七)教后记。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问题驱动,自主学习,评价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边观看边思考边回答的方式以及教师演示操作,学习控制机器人。
第二课无脚走天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对简单的任务进行分析,了解“移动”、“延时”、“停止”、“转向”模块的功能,能看懂程序中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来使机器人前进或后退,理解机器人行走的方向、路程和速度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兴致,在调试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⑴“移动”、“延时”和“停止”、“转向”模块的使用。
⑵认识几种常见的流程图符号。
2、教学难点:⑴认识和了解流程图符号。
⑵“延时”模块的作用。
三、课时:1四、过程:(一)创设情境。
师展示幻灯片,提出任务,让学生思考:码头、工厂中货物装卸车在做什么运动?生观察,回答。
师问:如果这些工作都交给机器人来做,我们又如何控制机器人呢?生思考,回答。
师小结。
(二)新课教学。
板书:1、机器人的前进。
师演示操作步骤。
(过程略)小提不:1、拖动时,必须将拖动的模块对准“主程序”下方的黑色箭头,当箭头变成红色时,松开鼠标即可。
2、当输入的数值相同时,机器人前进或后退,否则机器人则转弯,输入的数值越大,前进的速度越快,最大值只能设为100。
3、从模块中拖入“延时”模块并进行设置,让机器人延时5秒钟。
4、从模块中拖入“停止”模块并进行设置,让机器人停下来。
5、在编写程序时,如果主程序中的某个模块不需要,可以单击选中该模块,按DEL键,删除该模块即可。
板书:2、机器人的倒退。
师:机器人前进或倒退,也就是电机的正转和反转,倒退时,可将电机设置成反转。
师演示如何让机器人倒退。
(过程略)小提示:如果进入仿真测试效果与预期编写的目的不一样(如让机器人前进,测试结果是机器人倒退),则修改程序中的参数,重新测试,直到正确为止。
板书:3、机器人的转向。
请学生自学尝试。
(三)课堂练习:P13页图1-22。
(四)全课总结。
(五)教后记。
本课是在学生已初步了解机器人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学生在学会控制程序到机器人后,就想知道如何自己编制一个程序来控制机器人了。
本课将进一步熟悉机器人的编程环境,学会最简单控制机器人的操作前进或后退和转向。
(六)反思:本课介绍的是编程软件第一课,主要讲的是机器人的行走和转向,这是机器人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创设一个任务,对任务进行分析,画出流程图,再根据流程图写出程序,进入仿真测试。
流程图对于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进行展示,但需要提醒学生的是:在编写程序时,每添加一个模块,就该为该模块添加备注,使他们在学习编程中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第3、4课我的本领大嘹亮的歌声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⑴了解简单的音乐知识。
⑵了解多次循环结构语句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学会使用“音乐”模块。
⑵学会使用“显示”模块。
⑶编写具有多次循环结构的程序。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勇往直前的优良品质,提尚学生相互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⑴学会使用“音乐”“显示”模块的使用。
⑵理解和使用多次循环结构编程。
2、教学难点:⑴理解多次循环结构。
⑵通过编程让机器人演奏自己喜爱的歌曲。
三、课时:2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课我们学习了“机器人直行”,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了机器人前进和后退是由轮子带动的。
今天,我们仍然不能离开“轮子”,因为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课:“机器人跳舞”。
跳正多边形舞,它以循环走正多边形舞为方式进行的。
(二)新课教学。
板书:1、机器人走四边形舞。
师演示带音乐的机器人跳正多边形舞。
师演示机器人跳正五边形舞的路线图和程序流程图,分析。
师请学生自主学习本知识点的内容。
①生自学,动手操作,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②师小结并演示。
小提示:由于受到机器人的电池电压、场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机器人可能走的不是正圆,但可以通过调整左右电机前进数值和延长的时间,尽量让机器人行走的路线接近正多边形。
③师对学生操作予以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学下去。
板书:2、循环走正多边形。
师:从“控制模块库”中拖入“多次循环”模块,设置“多次循环的次数”。
师演示操作步骤(过程略)小提示:“多次循环”模块的功能就是实现多次不停的循环,即多次执行同一程序,在本程序中,可让机器人多次循环走正多边形。
①请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
②请完成的学生演示。
③师生共同对学生的演示点评。
(三)课堂练习 P25页试一试。
要求:①以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②测试机器人怎样边唱边画出图形。
③写出实验结果。
(四)拓展延伸。
小组合作完成 pl9页(表1-5)P21 页(表 1-7)P24 页(表 1-8)“评一评”请小组对自学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教师巡视指导)(五)全课总结。
(六)教后记。
本课共安排了3个知识点,分别是“音乐”模块、“显示”模块和“多次循环”结构。
教材在编写时是按由易到难的原则来进行的,首先通过编制简单的“do re mi”程序学习多次循环结构和“音乐”模块的使用;然后再编制较复杂的“唱唱走走”程序,巩固前面学习的“移动”模块,多次循环结构和“音乐”模块,同时学习“显示”模块的使用。
(七)反思:本课教学使用了二个程序,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师演示会唱歌的机器人,激发学会对会唱歌的机器人的兴趣;然后对这个机器人进行分析,分析机器人发声的是什么“器官”,这个“器官”在哪里?搞清楚这些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dire mi”程序的编写,其中重点介绍多次循环语句的使用。
教师可给学生展示两个程序:一个程序没有使用该语句,另一个程序使用了该语句,通过比较,学生马上就弄懂了使用该语句的作用第5、6忠诚的卫士、看谁“躲”得快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了解“启动电机”模块与“移动”模块的区别。
⑵了解永远循球结构语句的含义。
2、过程和方法目标:⑴学会使用“启动电机”模块。
⑵编写具有永远循环结构的程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相互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⑴“启动电机”模块的使用。
⑵理解和使用永远循环结构的编程。
2、教学难点:永远循环结构语句的理解和使用。
三、课时:2四、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器人演奏及机器人直行,知道了机器人所有的运动都是靠“轮子”来带动的。
今天,我们仍然要和“轮子”打交道,将继续学习机器人跳舞。
(二)新课教学。
板书课题:1、机器人走“8”字。
师:“8”字可以看成两个圆圈,控制机器人依次按顺时针的方向和逆时针的方向沿圆周运动,可以使它走一个“8”字。
①师出示“8”字路线图和程序流程图。
②分析原理。
③演示步骤(略)小提不:当机器人两个轮子的速度不一样时,机器人会转弯,速度相差越大,转的弯就越大,左轮速度大于右轮速度,则右转,反之左转。
④学生操作,师巡视予以指导。
⑤请做好的同学演示,师生观看。
⑥请学生对操作予以点评。
⑦师小结。
板书:2、循环走“8”字。
师:刚才我们动手制作了机器人走“8”字,现在我们将继续学习下去,这一节知识点老师想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学。
①生以小组使用的方式进行自学。
②师巡视,适当指导。
提不:为机器人编程时,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测试”、“修改”步骤,才能达到预设的编程的效果。
③对学生操作予以点评。
④师小结。
(一)拓展延伸。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练一练p28页“试一试”部分第2、3题。
(四)全课小结。
1、师请学生说一说今天所学的内容。
2、师归纳,小结。
(五)反思:本节课教师先让机器人表演跳“8”字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告诉学生影响机器人画圆的因素有很多,要给学生灌输反复测试,调整程序的意识第7课机器人闹钟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⑴了解红外传感器的使用方法与工作原理。
⑵了解选择结构语句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学会红外传感器。
⑵学会编写含有选择结构的程序。
⑶学会应用红外传感器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情感目标: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思考调试中出现的现象,并根据现象确定其原因。
⑵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共同随失败,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