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88.61 KB
- 文档页数:13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混凝土结构设计是指在建筑物或其他工程中使用混凝土材料进行结构设计,以满足建筑物或其他工程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材料选用、结构设计、荷载计算、构件设计等内容。
本文将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其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1、混凝土的性质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料和水经过一定比例的混合而成的材料,它具有很好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而且混凝土可以根据不同的配比和施工方法,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构件,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是指在给定的荷载作用下,确保混凝土构件在使用寿命内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要满足强度要求,即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剪切强度等必须符合规定的要求。
其次,要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即在荷载作用下结构不发生失稳。
第三,要保证结构的耐久性,即结构在使用寿命内不会因环境作用或其他因素而产生破坏。
最后,要充分利用材料的性能,尽量减少结构的自重和成本。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方法1、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一般来说,混凝土结构设计包括以下基本步骤:首先,进行结构荷载的计算,包括自重、活载、风载、地震作用等。
其次,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结构的受力形式和工作性能要求。
然后,根据结构的受力形式和工作性能要求确定结构的布局和构件尺寸。
接着,进行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计算,确定各个构件的尺寸、配筋和截面形状等。
最后,进行结构的检验和优化,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2、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主要有几种:首先,是弹性力学方法,即根据结构的受力形式和工作性能要求,进行弹性力学分析和计算。
其次,是有限元方法,即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结构的受力形式和工作性能要求进行数值分析和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其设计方法涉及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结构的稳定性、使用要求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方法,包括结构计算、材料选用、设计要求等方面。
二、结构计算1.荷载计算荷载计算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第一步。
荷载的大小和方向将直接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荷载包括自重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荷载计算应根据国家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
2.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核心部分。
结构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结构的内力、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结构分析方法包括静力分析、动力分析、有限元分析等。
3.构件设计构件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础部分。
构件设计应根据结构分析的结果进行。
常见的构件设计包括梁设计、柱设计、板设计、基础设计等。
三、材料选用1.混凝土混凝土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材料。
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变形性能将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的选用应根据结构荷载、要求强度等因素进行。
2.钢筋钢筋是混凝土结构的另一重要材料。
钢筋的强度、粘结性和防腐性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钢筋的选用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结构的要求进行。
3.其他材料除了混凝土和钢筋外,混凝土结构中还常使用其他材料,如砖、石头、木材等。
这些材料的选用应根据结构的要求和使用环境进行。
四、设计要求1.安全性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是设计的首要要求。
混凝土结构应满足国家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的要求,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强度和耐久性。
2.使用寿命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是设计的重要要求。
混凝土结构应根据使用要求和环境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和设计方案,保证结构的使用寿命。
3.经济性混凝土结构的经济性是设计的重要要求。
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材料,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造成本。
五、总结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根据国家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荷载计算、结构分析、构件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特点是强度高、耐久性好,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形式的设计和施工。
混凝土结构设计是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的关键。
在本文中,将探讨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基本原理以及设计过程的关键步骤。
1. 设计目标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目标是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正常使用和荷载条件下的力学要求。
这包括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对温度、湿度和地震等外部因素的适应性。
设计过程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包括使用目的、荷载条件和建筑规范等。
2. 静力分析静力分析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础,通过分析各个结构元素的受力情况来确定其尺寸和形状。
静力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来计算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和应力分布等参数。
在进行静力分析时,需要考虑荷载的类型和大小,结构元素的材料特性,以及支点和边界条件等因素。
3. 结构设计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确定混凝土结构的几何形状、尺寸和材料性能。
这包括确定梁、柱、板等结构元素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以及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强度等级。
结构设计的目标是使结构在给定的荷载条件下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同时尽量减小材料的使用量和施工难度。
4. 构造设计构造设计是指确定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式和连接方法。
在构造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元素之间的连接和支撑方式,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临时荷载和变形。
合理的构造设计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风险,并确保最终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5. 材料选用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满足设计要求。
重要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等。
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取决于水泥的类型和配合比,而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的强度和韧性则是确保结构的关键。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适应性、可获得性以及经济性等因素。
6. 结构施工结构施工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最后一步,包括模板搭设、混凝土浇筑、养护和验收等过程。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的调整。
混凝土的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综述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结构设计是保证建筑物安全可靠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混凝土的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一、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1. 强度理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首要考虑其强度,常用的强度理论有极限强度设计和工作状态设计。
极限强度设计是根据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计算出结构在极限状态下的承载能力。
工作状态设计则考虑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保证结构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工作。
2. 破坏理论混凝土结构在受到承载时,可能发生破坏,破坏理论研究的是结构在破坏前的力学行为。
常用的破坏理论有弹性极限理论、塑性极限理论和破碎力学理论等。
这些理论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结构在受力过程中的破坏形式,从而选择合适的结构设计方案。
3. 建筑结构理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
建筑结构理论主要研究结构的稳定性、刚度和振动等性能。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尺寸和布置,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1.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是根据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分布特性,通过统计学方法得到结构的安全系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工程,在统计学方法中,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可靠性设计和极限状态设计。
2. 实测数据方法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可以利用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
实测数据方法是通过对已建成的混凝土结构进行监测和测试,获得结构的应力、变形等参数,从而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数值模拟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值模拟方法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使用有限元等数值方法,可以模拟结构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从而指导结构设计的优化。
三、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应用1. 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在房屋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楼房、别墅等。
在房屋建筑中,混凝土可以灵活运用,既可以作为承重结构,也可以作为装饰材料,从而实现安全、美观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规范1. 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结构设计规范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必须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以保证其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规范要求,并对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解析。
2.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性:混凝土结构在设计时必须保证其在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各种工况下都能满足安全性要求,保证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经济性: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结构的材料消耗和施工成本,提高建筑的投资效益。
•可行性:结构设计必须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尽可能使结构的施工简单、方便,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耐久性:混凝土结构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其使用寿命和抗老化性能,保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3. 结构设计的规范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必须符合以下相关规范和标准:•建筑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10-2010):这是中国的国家标准,规定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的要求,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这是中国的国家标准,规定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技术要求、计算方法和验算规定等内容,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设计领域。
•ACI 318:这是美国混凝土协会(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发布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之一。
•Eurocode 2:这是欧洲钢结构设计规范,包括欧洲关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系列规范和相应的国家附录。
•AS 3600:这是澳大利亚标准协会(Standards Australia)发布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JIS A 5321:这是日本工业标准(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设计原则:综合考虑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以及施工可行性等因素,根据结构承受的荷载和使用要求,确定结构的布局、尺寸和形式等。
2. 荷载计算:根据工程的使用要求和设计规范,分析和计算各种荷载的大小和作用方式,包括常规荷载(如自重、活载、风载等)和非常规荷载(如地震、爆炸、冲击等),并确定施工过程中施加的施工荷载。
3. 结构分析:根据结构的布局和荷载的大小,采用力学原理进行结构的静力分析或动力分析,确定结构各个构件的内力、变形和应力等参数。
4. 材料选择:根据结构的使用要求和设计规范,选择适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的规格和型号,保证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5. 施工工艺:根据结构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包括浇筑混凝土、安装和焊接钢筋、预应力张拉和灌浆等工艺操作。
6. 结构细部设计:根据结构的特点和力学要求,设计并确定结构各个连接部位(如节点、墙柱交接、板梁交接等)和构造细部(如开孔、凹槽、压应力区等)的尺寸和形式,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
7. 构造计算:对结构各个构件进行构造计算,确定每个构件的尺寸、配筋和预应力钢筋的布置,以保证结构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8. 施工监督与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监督和检查,控制结构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保证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总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力学性能、耐久性、经济性和施工可行性等因素,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计算,最终确定合理、安全、经济的结构设计方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内容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美观性。
本文将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子、石子和水等材料组成的人工制品,它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等特点,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是将混凝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工艺进行配制、浇筑和养护,使其形成坚固的结构,以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并保证其安全性。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步骤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步骤包括结构计算、构件设计和施工图绘制等。
首先,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荷载标准进行结构计算,确定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和截面形式。
然后,根据结构计算结果进行构件设计,确定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的尺寸和配筋方式。
最后,根据构件设计结果进行施工图绘制,包括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和节点图等,以指导施工过程。
三、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合理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使其在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等方面达到要求。
其次,要合理设置混凝土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以满足结构的受力要求。
再次,要进行合理的构件设计,包括配筋和连接方式等,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最后,要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检验、施工工艺的控制和施工质量的检查等,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结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一方面,新材料的应用使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得到提升,如高性能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等。
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引入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更加高效、精准和可控,如数字化设计、模拟分析和智能施工等。
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是向着高强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
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和步骤,并注意一些设计和施工的注意事项。
混凝土建设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建设结构设计规范是指在进行混凝土建设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与标准。
这些规范与标准旨在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耐久和可靠性,减小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发生风险。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混凝土建设结构设计规范。
一、设计要求1.强度要求:混凝土建设结构应设计为满足强度要求的结构,包括承受正常荷载和临时荷载的能力。
2.刚度要求:建筑结构应设计为具有足够的刚度,以满足使用要求和适应荷载变化。
3.建筑物运动控制:建筑物的运动(如变形、振动等)应在可接受范围内,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二、材料要求1.混凝土参考标准:在混凝土设计中,应根据当地的混凝土参考标准,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配合比。
2.钢筋参考标准:在混凝土设计中,应根据当地的钢筋参考标准,选择适当的钢筋种类、强度等级和布置方式。
3.预应力混凝土参考标准:如果设计需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当地的预应力混凝土参考标准,确定预应力筋的类型、强度等级和布置方式。
三、结构构件设计1.承载力设计:结构构件的设计应满足力学基本公式,以确保构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强度和稳定性。
2.碰撞防护设计:在设计中,应考虑到结构构件可能发生碰撞或撞击的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保护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防水设计:在混凝土建筑中,应采取适当的防水措施,以确保结构的防水性能。
四、施工工艺要求1.建筑结构施工要求:在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施工工艺要求,确保结构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2.注浆施工要求:在需要进行注浆的部分,应根据注浆材料的特性和施工要求,制定相应的注浆施工工艺。
3.预应力构件施工要求: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预应力构件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五、监测与检验要求1.结构监测:在建筑结构的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的结构监测,以及时发现和修复结构的变形和损伤。
2.材料检验:应对所使用的混凝土、钢筋等材料进行必要的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为了保证结构安全和经济合理,制定的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的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原则和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和要求:安全、经济、适用、美观、可维护等。
设计应遵循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对各材料的性能和力学特性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计算。
二、荷载设计荷载设计包括常见荷载的计算和分析,如死载、活载、风载、地震作用等。
设计中应根据荷载的不同特点和作用时程,进行道路、桥梁、楼房等建筑的设计。
设计中也要考虑荷载的组合和相互作用的影响。
三、材料选择和性能要求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材料应符合相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渗透性等。
同时,应考虑材料的可获取性、工期要求、施工性能等因素。
四、构件设计构件设计包括柱、梁、板、墙等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和受力性能的计算和分析。
设计中应确保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荷载和变形。
同时,还要考虑混凝土构件与钢筋的布置和连接方式。
五、连接与施工设计中应合理选择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等。
连接处的材料应与构件材料相适应,并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设计中还应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以确保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
六、验收标准和检测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完工后,需要进行验收和检测。
验收标准和检测要求包括结构构件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设计中应明确验收标准和检测要求,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七、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设计中应考虑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要求。
施工管理包括施工单位的人员组织、施工计划、材料采购、施工技术和工艺控制等。
质量控制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检测、试验和质量验收等措施。
总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保证混凝土建筑结构安全和经济合理的基础。
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规范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和验收,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定
1、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结构方案设计,包括结构选型、构件布置及传力途径;
2作用及作用效应分析;
3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
4结构及构件的构造、连接措施;
5耐久性及施工的要求;
6满足特殊要求结构的专门性能设计。
2、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3、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应包括: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出现疲劳破坏、发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因结构局部破坏而引发的连续倒塌;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的某项规定限值或耐久性能的某种规定状态。
4、结构上的直接作用(荷载)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及相关标准确定;地震作用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确定。
间接作用和偶然作用应根据有关的标准或具体情况确定。
直接承受吊车荷载的结构构件应考虑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
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及安装时应考虑相应的动力系数。
对现浇结构,必要时应考虑施工阶段的荷载。
5、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
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
对其中部分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可根据其重要程度适当调整。
对于结构中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宜适当提高其安全等级。
6、混凝土结构设计应考虑施工技术水平以及实际工程条件的可行性。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应提出相应的施工要求。
湖南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土木工程专业XX级XX班题目混凝土结构设计姓名 xx指导老师 xx职称职称2013 年 x 月 x 日课程设计评语:课程设计答辩负责人签字年月日整体式单向板交梁楼盖设计计算课程设计题目:位于非地震区的某多层工业厂房的楼层平面如下图所示。
现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交梁楼盖。
23456ABCD楼盖结构布置简图(1) 基本设计资料1)材料C20混凝土:f c =9.6N/mm 2,f t =1.27 N/mm 2钢筋:HPB235级(f y =210 N/mm 2),HRB335级(f y =300 N/mm 2,b =0.550)。
2) 荷载标准值 楼面活荷载为8kN/m 2。
水磨石地面:0.65 kN/m 2 ;钢筋混凝土:25kN/m 3混合砂浆:17 kN/m 3 (2)板的设计(按塑性理论方法) 1)确定板厚及次梁截面 ①板厚h ≥l/40=2000/40=50mm,对工业楼面而言,板厚不应小于80mm,故取板厚h=80mm 。
②次梁截面b ×h次梁截面h 按mm l h o )500~333()181~121(==,则取h=450mm ,截面宽度应满足mm h b )225~150()31~21(==,则取b=200mm 。
2)板荷载计算楼面面层 0.65kN/m 2 板自重 0.08×25=2.0kN/m 2板底抹灰 0.015×17=0.255kN/m 2恒荷载g 1.2×2.905=3.49kN/m 2活荷载q 1.3×8.0=10.4kN/m 2g+q=13.89kN/m 2q/g=10.4/3.49=2.98<33)计算简图取板宽b=1000mm 作为计算单元,由板和次梁尺寸可得板的计算简图(实际9跨,可按5跨计算)如图所示。
其中中间跨的计算跨度2/l 0h l n +=。
边跨与中间跨度的计算跨度相差 1.1%%1008.180.1-82.1=⨯,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4)弯矩及配筋计算取板的截面有效高度mm h h 602080200=-=-=,并考虑2-5轴间的弯矩折减,可列表如下: 板的配筋设计截面1B2C弯矩系数α+111 -111 )(8.0161161⨯++)(8.0141-141-⨯ ).(20l q g (m kN M )+=α 18.482.189.131112=⨯⨯ 14.4-28.182.189.13111-2=+⨯⨯)()(25.281.28.189.131612=⨯⨯)(57.2-21.3-8.189.13141-2=⨯⨯ 20f 5.0-1-1bh M c =ξ0.129 0.128 0.085(0.067) 0.098(0.077))mm f 20(bh f A yc S ξ=354 351 233(184) 267(211)选用钢筋Φ10@200Φ10@200Φ8@200(Φ6@150)Φ8@180(Φ8@200) 实际钢筋面积(mm 2) 393393251(189)279(251)(3)次梁设计①荷载板传来的恒荷载 3.49×2=6.98kN/m 次梁自重 1.2×25×0.2×(0.45-0.08)=2.22kN/m 次梁粉刷 1.2×1.7×0.015×(0.45-0.08)×2=0.23kN/m 恒荷载 g=9.43kN/m 活荷载 q= 1.3×8.0×2=20.8kN/m q+g=30.23kN/m q/g=2.21<3②主梁截面尺寸选择主梁截面高度h 为(81~141)0l ≈430~750,选h=700mm,由h)5.31~21(b =,选b=350mm,则主梁截面尺寸b ×h=350×700mm③计算简图根据平面布置及主梁截面尺寸,可得出次梁计算简图如下,中间的计算跨度m l n 65.5l 0==。
边跨的计算跨度m l al n n 90.5025.183.52l 0=<=+=。
边跨中间跨度相差%2.365.565.5-83.5=,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2)内力及配筋计算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次梁跨中截面按T 形截面计算,翼缘计算宽度按规定(附表12)有⎪⎩⎪⎨⎧=+=+≤'==≤'mm s b b mm l b n f f2000180020018833565030 取1.0193.041580h ,41535450h 00>=='=-=h mm f ,故取mm f 1883b =',且3.542)280415(8018836.90.1)2(f 01=-⨯⨯⨯⨯='-''f f f c h h h b αkN.m 以此作为判别T 形截面类别的依据。
次梁支座截面按b ×h=200mm ×450mm 的矩形截面积算,并取mm 41535450h 0=-=,支座截面满足35.0≤ξ,以下计算过程列表进行,次梁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2b /300,55.0mm N f y ==ξ)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截面 1B2C弯矩系数αm111111-161+141-).(20l q g (m m kN M )+=α41.9383.523.301112=⨯⨯ 55.90-265.583.523.30111-2=+⨯⨯)( 31.6065.523.301612=⨯⨯ 93.68-65.523.30141-2=⨯⨯ 截面类别及截面尺寸(mm)一类T 形4501883⨯=⨯h b f矩形450200⨯=⨯h b一类T 形4501883⨯=⨯h b f矩形450200⨯=⨯h b20f 5.0-1-1bh M c =ξ0.0305 0.3274 0.0196 0.2364)mm f 20(bh f A yc S ξ=763 870 490 628选用钢筋 220+114320216+114218+114实际钢筋面积(mm 2)782942556663%2.0%2.0,45.0max min=⎪⎭⎪⎬⎫⎪⎩⎪⎨⎧=y t f f ρ 2min min s 180450200%2.0mm bh A =⨯⨯==ρ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a 、剪力设计值剪力设计值计算表截面 A B 左 B 右 C 剪力系数v α0.450.60.550.55)()g (V kN l q n V +=α 0.45×30.23×5.705 =77.610.6×30.23×5.705 =103.480.55×30.23×5.765 =93.940.55×30.23×5.765 =93.94箍筋计算表 截面 A B 左 B 右 C V(kN)77.61 103.48 93.94 93.94 )(f 7.00N bh t 63910 63910 63910 63910 )(f 0N bh t 91300 91300 91300 91300 箍筋肢数、直径2Φ62Φ62Φ62Φ6yv t f b f sA /24.0sv= 0.157 0.454 0.345 0.345s(mm) 200120160160注:mm 200s max =(4)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 1)计算简图的确定 ①荷载次梁传来恒荷载 9.43×6=56.58kN主梁自重 1.2×25×2×0.35×(0.7-0.08)=13.02kN 侧梁抹灰 1.2×17×2×0.015×(0.7-0.08)×2=0.76kN 恒荷载G =70.36kN 活荷载Q 20.8×6=124.8kN G+Q =195.16kN②计算简图假定主梁线刚度与混凝土柱线刚度比大于5,则中间支承按铰支座考虑,边支座为砌体,支承长度为370。
项次荷载图跨内弯矩支座弯矩剪力M 1 M 2 M 3 M B M C V A 右 V B 左 V B 右 V C 左 V D 左 ①0.2440.067 0.244 -0.267-0.2670.733 -1.267 1.000 -1.000 -0.733 104.04 28.28 104.04 -113.28 -113.28 51.57 -89.15 70.36 -70.36 -51.57 ②0.289-0.133 0.289 -0.133-0.1330.866 -1.134 0 0 -0.866 218.57 -99.59 218.57 -100.09 -100.09 108.08 -141.52 0 0 -108.08 ③-0.0440.200 -0.044 -0.133-0.133-0.133 -0.133 1.000 -1.000 0.133 -33.28 149.76 -33.28 -100.09 -100.09 -16.60 -16.60 124.8 -124.8 16.60 ④0.2290.170 -0.024 -0.311 -0.089 0.689 -1.311 1.222 -0.778 0.089 173.19 127.30 -18.15 -234.04 -66.98 85.99 -163.61 152.51 -97.09 11.11 ⑤-0.0240.170 0.229 -0.089 -0.311 -0.089 -0.089 0.778 -1.222 -0.689 -18.15127.30173.19-66.98-234.04-11.11-11.1197.09-152.51-85.99叠加序号 M 1 M 2 M 3 M B M C V A 右 V B 左 V B 右 V C 左 V D 左 ①+② 322.61 -71.73 322.61 -213.37 -213.37 159.65 -230.67 70.36 -70.36 -159.65 ①+③ 71.76 178.04 70.76 -213.37 -213.37 34.97 -105.75 195.16 -195.16 -34.97 ①+④ 277.23 155.58 85.89 -347.32 -347.32 137.56 -252.76 222.87 -167.45 -40.46 ①+⑤85.89155.58277.23-180.26-180.2640.46-100.26167.45-222.87-137.563)截面配筋计算跨中截面在正弯矩作用下,为T 形截面,其翼缘宽度按规定(附录附表12)取用为:mm mm s b b mm l f n f f 2000b 60002000360003b 0=⎪⎭⎪⎬⎫=+≤'==≤'故取跨中钢筋按一排考虑,mm a h s 66040700h 0=-=-=支座弯矩在负弯矩作用下,为矩形截面,按两排钢筋考虑mm a h s 51090700h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