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插管溶栓》_张纪蔚
- 格式:ppt
- 大小:7.94 MB
- 文档页数:34
导管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导管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3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局部导管溶栓于dsa下,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内,微泵持续推注尿激酶溶栓,治疗过程中及结束时,以静脉通畅度评分和静脉通畅改善率及健、患肢周径差指标评价疗效,并于出院半年后随访,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密切观察监护。
结果:38例均获成功,无肺血栓栓塞并发症,术后随访无复发。
结论:直接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仅效果良好且安全可靠,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严密的病情观察、术后高质量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导管溶栓;护理;病人满意度key words dvt ;cdt;nursing ;patient satisfaction 【中图分类号】r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12-02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饮食结构的改变,老龄化的到来,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多种检测技术的综合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已成为血管外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病人会出现患肢疼痛、肿胀;乏力溃疡等严重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大量研究证明,在抗凝基础上,结合经导管局部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瓣膜功能能够得到较好保护,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降低。
[1]我院对3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行导管局部溶栓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从血管外科收治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38例,病程在1天—14天平均7天,男26例,女12例,年龄31—78(47+-10.5)岁,其中股、腘静脉血栓21例,髂、股静脉血栓17例,病因:发病前有手术病史7例,无明显诱因者31例,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扩张等下肢深静脉阻塞症状,均行下肢静脉超声或静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
rt-PA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附10例报告)
周文;安京红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
【年(卷),期】2003(031)011
【摘要】@@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危重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将给患者留下严重后遗症,如出现肺栓塞,甚至可危机生命.现在一般药物对陈旧性血栓溶栓效果较差,我科在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内脏血管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已有多年经验,从2002年始在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及药量上均进行了系统规范,并取得了较以往更加良好的效果,现将改良后的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周文;安京红
【作者单位】100032,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100032,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脑出血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附3例报告) [J], 杨平生
2.手术结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附120例报道) [J], 胡雅萍
3.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分析(附126例报告) [J], 陈鸿强;李光新;许崇恩;张曙光;于振海;阮长乐
4.rt-PA成功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一例报告 [J], 王为民;傅宏;王元和
5.经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附16例报告) [J], 张纪蔚;黄晓钟;梁卫;杨志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导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尿激酶量效分析刘国平;葛美叶;李琳;任雅蔚;孔德茂;张妺;孟庆华;王子轩;王莉【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年(卷),期】2013(010)001【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直接溶栓(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尿激酶的合理用量.方法将拟接受CDT的90例DVT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每日用量<40万U),B组用中等剂量(每日用量40万~80万U),C组用大剂量(每日用量>80万U)进行溶栓治疗.比较3组的溶栓效果、溶栓时间及出血情况.结果3组溶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5.09,P<0.05),A组与B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P<0.05).3组溶栓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2,P<0.05).各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6,P>0.05),C组出血程度最重.结论 CDT治疗DVT安全有效,每日尿激酶用量在40万U~80万U时溶栓疗效好,且出血发生率低.【总页数】4页(P11-14)【作者】刘国平;葛美叶;李琳;任雅蔚;孔德茂;张妺;孟庆华;王子轩;王莉【作者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介入放射科,山东青岛 266011;青岛市市立医院介入放射科,山东青岛 266011;青岛市市立医院介入放射科,山东青岛 266011;青岛市市立医院介入放射科,山东青岛 266011;青岛市市立医院介入放射科,山东青岛266011;青岛市市立医院介入放射科,山东青岛 266011;青岛市市立医院介入放射科,山东青岛 266011;青岛市市立医院介入放射科,山东青岛 266011;青岛市市立医院介入放射科,山东青岛 26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6【相关文献】1.不同剂量尿激酶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J], 董波;王暐;王夕栩;汪恒;王珏;龚亦群;洪彪2.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尿激酶不同给药方式效果比较的临床研究 [J], 姜坤;李承龙;李晓强;钱爱民;桑宏飞;戎建杰;朱礼炜;张晔青;于小彬;雷锋锐3.经导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尿激酶量效分析 [J], 王明利;贾一松;冯琦;马武勃;李波;樊刚4.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 [J], 鉴涛;陈鋆;秦委委5.不同剂量尿激酶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J], 黄冬琴; 吴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管外科常见病之一,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近年来导管直接溶栓(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髂股静脉血栓,显示出更好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而得到广泛应用。
本科在2010年采用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12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共12例病人,男性8例,女性4例。
年龄53-73岁,平均65岁。
患者术前常规彩超及术中造影确定病变类型及部位。
中央型3例,混合型9例。
病史平均7.6天1(1-12天)。
诊断:Cockett综合征、左下肢DVT 5例;诊断:右下肢DVT 7例。
对发病一周内急性混合型DVT患者采用经外踝至腘窝部小隐静脉穿刺,选择性插管置溶栓导管于深静脉血栓内,持续尿激酶直接溶栓。
(二)、诊断方法全组患者均先行小隐静脉彩超检查,确定小隐静脉的部位及走向,标记小腿后方较粗且走向较直的小隐静脉段,后行患肢深静脉彩超检查,术中行深静脉顺行造影,明确血栓部位和范围。
深静脉造影方法:患者取头高脚低30o位,患肢踝关节上扎止血带以阻断浅静脉回流。
头皮针穿刺足背远端浅静脉,弹簧推注器持续注入48%复方泛影葡胺60-120ml,在透视下,连续摄取小腿、大腿以及骨盆静脉影像,最后放开止血带显示小隐静脉走向并摄片。
(三)、治疗方法1.经小隐静脉穿刺导管直接溶栓:患肢标记的小隐静脉段做1cm小切口,暴露小隐静脉,插入4F鞘管。
DSA下先进入带0.035交换导丝4F直头导管,选择性插管从小腿交通支进入深静脉、或沿小隐静脉直接进入腘静脉,继续上行插过血栓近心段头部,交换合适灌注段4F溶栓导管,至灌注段完全插入血栓近段内,换入溶栓导管芯(Unifuse,带芯侧裂隙灌注的溶栓导管)。
5-10万IU/小时尿激酶持续注入直接溶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血栓清除治疗——CDT还是PMT 叶炜;宋小军;刘志丽;曾嵘;陈宇;刘昌伟【期刊名称】《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03)001【摘要】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抗凝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单纯抗凝治疗,可能会因为血栓持续存在于静脉内,导致血栓后综合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血栓清除治疗包括经皮机械取栓和经导管溶栓2种主要方法.本文通过分析血栓清除治疗急性下肢DVT的指征、方法选择、治疗优势、不同方法的结果差异和潜在风险,希望能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以利于临床医生的工作开展.【总页数】4页(P559-562)【作者】叶炜;宋小军;刘志丽;曾嵘;陈宇;刘昌伟【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4;R364.1+5【相关文献】1.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血栓清除治疗——CDT还是PMT [J], 叶炜;宋小军;刘志丽;曾嵘;陈宇;刘昌伟;2.PMT联合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 [J], 张荣;宋菊民;刘光;陆民3.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与经皮人工血栓抽吸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对比 [J], 王蒙; 刘海勇4.AngioJet血栓清除术治疗存在溶栓禁忌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J], 李华伟;杨晶;张庆桥;徐浩;祖茂衡;魏宁;刘洪涛;肖晋昌;神斌;黄乾鑫5.一站式机械血栓清除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 [J], 方华强;章文文;徐颖奇;周为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疗效评价薛冠华;梁卫;黄晓钟;叶猛;王鹏;张岚;张皓;张纪蔚【摘要】目的探讨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就诊于我院急性下肢动脉缺血行导管溶栓治疗的病例共56例,采用尿激酶溶栓,观察溶栓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治愈10例(17.8%),有效38例(67.9%),无效8例(14.3%),总有效率为85.7%.发生并发症11例(19.6%);与导管溶栓直接相关的并发症6例(10.7%),包括穿刺点血肿5例(8.9%)和脑畸形血管破裂出血1例(1.7%).结论导管溶栓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0(019)009【总页数】3页(P715-717)【关键词】导管溶栓;下肢;动脉;缺血【作者】薛冠华;梁卫;黄晓钟;叶猛;王鹏;张岚;张皓;张纪蔚【作者单位】200127,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200127,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200127,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200127,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200127,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200127,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200127,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200127,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5急性下肢动脉缺血(acute limb ischemia,ALI)包括急性动脉栓塞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sis occlusion,ASO)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sis occlusion angitis,TAO)继发急性血栓形成,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年12月第12卷第12期MMJC,Dec2010,Vol12,No.1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美国每年约有近50万DVT患者,其中近10%发生致命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而其余大部分病例发展成为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1]。
根据调查,在普通人群中每年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为0.67/1000[2,3],虽然大多数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但仍有1%~8%的患者死于DVT引起的肺栓塞[4]或发展为远期的并发症,如:约40%发展为静脉血栓后遗症[5]、约4%形成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6]。
目前,对于DVT如何治疗仍然存在很大争议,主要包括抗凝、溶栓、手术等治疗手段[7],但多数以溶栓治疗为主。
溶栓疗法不仅可以溶解血栓,还可防止血栓蔓延。
只有股青肿、症状无缓解的中心型和混合型患者、溶栓治疗有禁忌证者需手术取栓。
溶栓的疗效是肯定的。
一方面,溶栓越早,效果越好;另一方面,溶栓的条件是血栓部位要有足够的溶栓药物浓度[8]。
由于溶栓的时机主要受患者就诊的影响,本研究就溶栓药物的种类、溶栓的剂量、用药途径3点进行综述。
1溶栓药物溶栓药物通常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蛋白水解酶,可作用于纤维蛋白,主要有纤溶酶、胰蛋白酶、曲霉蛋白酶等;第二类是激活纤溶酶原的激酶,可使纤溶酶原活化为纤溶酶,主要有尿激酶、链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型激活物。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溶栓药物有以下几种。
1.1链激酶(Streptokinase,SK)1933年,Tillett等发现β-溶血性链球菌的培养滤液能产生一种可以溶解人血凝块的物质。
1945年,Christensen等发现该物质能激活纤维蛋白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酶,因而命名为链激酶[9]。
SK是一种由溶血性链球菌合成的蛋白水解酶,能够快速有效的启动机体纤溶系统溶解血栓,是机体内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最有效的活化剂之一。
下肢深静脉血栓局部溶栓的护理观察
辛绍伟;马珂;张蕾;孙道玉;孙红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
【年(卷),期】2006(020)033
【摘要】@@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发病时肢体肿胀、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血栓脱落致肺栓塞而危及生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疾病,传统的静脉输注溶栓剂及口服抗凝药物的治疗方法,小剂量效果不明显,大剂量又易导致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对6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采取经导管局部溶栓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总页数】2页(P3043-3044)
【作者】辛绍伟;马珂;张蕾;孙道玉;孙红
【作者单位】250021,山东省立医院;250021,山东省立医院;250021,山东省立医院;250021,山东省立医院;250021,山东省立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 [J], 杨广祥;穆永旭;要红叶;刘津华
2.下肢深静脉血栓局部溶栓的护理观察 [J], 毛华杰;梁长华
3.下肢深静脉血栓局部溶栓的护理观察 [J], 辛绍伟;马珂;张蕾;孙道玉;孙红
4.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局部溶栓与全身溶栓疗效比较 [J], 闫盛;郝斌;曹文东;
杨涛;皮兴涛;续慧民
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术后的临床护理观察 [J], 张夕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张建伟;何锋【期刊名称】《中国临床新医学》【年(卷),期】2017(010)007【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06~2016-06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静脉药物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下肢消肿时间、住院时间及肢体消肿率.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消肿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周径缩小(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周径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肢体消肿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肢体消肿率,值得进一步研究.【总页数】3页(P646-648)【作者】张建伟;何锋【作者单位】735000 甘肃,酒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735000 甘肃,酒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6【相关文献】1.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导管取栓及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时的围手术期管理[J], 孟庆波;方建军;赵林2.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J], 梁刚;姜振;陈朴一;王彬;杨雪松;陈柏楠3.围生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的护理 [J], 蔡红;蔡玲娜;杨金;余涵4.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 [J], 杨亮;姚双龙;胡世兵;王洵;柳昂;顾玉明;祖茂衡;徐浩;李宝新5.胫前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孙振阳;芮清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导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黄晓钟;梁卫;叶猛;张纪蔚【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08(17)1【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以及随访结果,评价该方法治疗急性下肢DVT的疗效.方法 104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于DSA下,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微泵持续推注尿激酶(154.27±76.31)万u溶栓.14例溶栓后行腔内成形支架放置治疗.以静脉通畅评分和静脉通畅率及健患肢周径差指标评价疗效,治疗半年以上随访.结果 92例治疗后静脉造影复查显示,静脉通畅评分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率52.4%±16.4%.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53例随访6~26(13.5±7.3)个月(随访率51.0%).静脉造影显示,静脉通畅评分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率为63.7%±17.3%.46例深静脉瓣膜得以保存,深静脉瓣膜保存率达83.7%.结论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DVT,是一种疗效良好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总页数】4页(P11-14)【作者】黄晓钟;梁卫;叶猛;张纪蔚【作者单位】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6【相关文献】1.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 [J], 李福东;周兴明;2.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 [J], 李福东;周兴明3.经导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尿激酶量效分析 [J], 刘国平;葛美叶;李琳;任雅蔚;孔德茂;张妺;孟庆华;王子轩;王莉4.经导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尿激酶量效分析 [J], 王明利;贾一松;冯琦;马武勃;李波;樊刚5.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 [J], 鉴涛;陈鋆;秦委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附16例报告)张纪蔚;黄晓钟;梁卫;杨志晖【期刊名称】《外科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05(10)1【摘要】目的:评价经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方法:于1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将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微泵持续推注尿激酶溶栓。
测量健、患肢周径差,以治疗前、后周径差的减小判断肢体肿胀减轻程度;再通过静脉造影,以静脉通畅度评分和静脉通畅改善度指标评价疗效。
结果:16例病人溶栓前健、患肢大腿平均周径差为(6.94±3.54)cm,小腿为(5.69±2.46)cm,溶栓后健、患肢大腿平均周径差为(1.5±1.95)cm,小腿为(0.90±1.10)cm。
溶栓前、后,大小腿健、患肢周径差值皆有显著差异(P<0.01)。
静脉造影复查显示,深静脉连续通畅2例,节段性通畅13例,溶栓前、后无改变者1例。
全组病人溶栓前静脉通畅度评分平均为9.07±2.12,溶栓后评分平均为6.00±2.29,治疗前、后静脉通畅度有显著差异(P<0.01);平均静脉通畅改善度为(31.86±21.6)%。
结论:经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尿激酶;血栓性静脉炎;经导管插入术;外周【作者】张纪蔚;黄晓钟;梁卫;杨志晖【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6【相关文献】1.溶栓导管直接溶栓联合可选择滤器置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6例临床分析 [J], 张云峰;管强;刘增庆2.手术与导管溶栓综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附138例报告) [J], 顾福杭;罗玉贤;胡雅萍;王雪平;王晶莹;马志伟3.应用Forgarty导管取栓加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附6例报告) [J], 赵卫东;赵国珍;张伏生;张建东;李金钟;张舸4.大腔导管抽吸联合导管溶栓与单纯导管溶栓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J], 李荣宾;陈卢锋;蔡旭东5.大腔导管抽吸联合导管溶栓与单纯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对比分析 [J], 王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
何秀芳;郑丽维;林瑞娇;夏印
【期刊名称】《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目的构建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的临床护理路径。
方法通过文献回顾、病历回顾,结合临床资深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设计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临床
护理路径初稿。
采用两轮专家咨询法和两轮预试验对本路径进行验证、修订,最终
确定切实可行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临床护理路径。
结果构建了由护理篇和患者篇组成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临床护理路径。
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可有效地指导护士进行有预见性的工作,对规范护理行为具有实用价值。
【总页数】3页(P17-19)
【作者】何秀芳;郑丽维;林瑞娇;夏印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护理中的应用 [J], 倪乐凤
2.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研究 [J], 何秀芳;阎成美;林瑞娇;
夏印
3.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中的效果 [J], 李婉;陶兰
4.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J], 高雪芹
5.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 [J], 何秀芳;郑丽维;林瑞娇;夏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