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战略共识它力图打破历史上国强必霸和
对抗冲突的定式,探索世界大国和谐共处的新路径在中美建交36年的历史中,中美关系曾有过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建设性合作关系等不同定位,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则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思维和新模式亚太地区是中美国家利益高度汇聚交往最密切的地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将有助于加强中美战略互信,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亚太地区的发展与繁荣,实现中美两个大国的合作共赢
上世纪90年代,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积极致力于发展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中国与俄罗斯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相继同法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德国、埃及、韩国等国以及欧盟、东盟等地区组织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2010年5月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时任国务委员戴秉国提出,中美应“开创全球化时代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观察人士指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如何相处,不仅关乎双边,更关乎全人类。
传统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猜疑、对抗、冲突的关系模式显然不适合中美。
走出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是中美两国的必然选择。
怎样理解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首先是一种抛弃传统冲突对抗逻辑,利益攸关两国的关系;其次是一种超越和包容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差异的关系;再次是一种在现有国际体系下,既能共创共享制度、又能共同承担国际责任的关系;最后是一种互利共赢、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这种大国关系存在于当今的现代化世界,并且应该合理地存在。
当今国际环境,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显得十分明显。
许多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别国的利益和安全。
然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美两国的发展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性课题。
因此,中国对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党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强调大国之间的新型合作之道。
以往,随着大国实力的变化,总会出现冲突。
新型大国关系要看是否能够找到一种办法,在一种新的合作框架下,避免随着国家实力的变化,新兴大国必然和传统大国发生冲突的局面。
中美建交30多年来,关系经历过高低曲折,有很多经验和教训。
最根本的一点是,我们现在必须要改变美国对华既要遏制又要接触的“两面下注”局面。
双方要不断通过增强互信,来减少美国对华遏制、猜疑、敌视和对立的一面。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有具体的行动路径和行动指南,明确如何避免冲突,增加合作,增加互信,将总的原则具体化、系统化,需要制定一些新的行动指针。
”具体来讲,中美之间的小分歧很多,我们要管控好,不要演变成大的危机。
于是,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主席在会晤中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 一是不冲突、不对抗。
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
二是相互尊重。
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
三是合作共赢。
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只有合作,才能共赢——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在何处中美关系一直是国际社会上被关注的热点。
从中美建交开始,中美关系一波三折。
自1971年4月10日,中美两国乒乓球队友好往来,乒乓外交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后,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斗争与和平的状态,但由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展迅速,美国不得不在处理中美关系的问题上下功夫,由此,中美两国形成了“新型”的大国关系,从当初的中方受制于美方,逐渐转变成为了美方要求与中方共同发展。
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两国关系非中美关系莫属,新型的大国关系有量从含义,首先,新型的大国关系有别于以往,以致奥巴马前首席经济顾问劳伦斯•萨默斯说:“现在越来越难以想象,任何全球经济问题,从气候变化,到反洗钱,再到食品安全,可以在中美高级经济官员没有建立牢靠工作关系的情况下得到解决。
”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已经逐渐在世界舞台上开始展现自己的风采,美国已不再是那个可以使用霸权主义解决一切的国家,在有些情况下,它也有求于中国。
例如,美国希望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希望中国提供实质性的反恐帮助等。
在经济政治上,今天的中美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不存在主、从或依、附的因素,因此只有互利这种交流才能得以健康、有序和持续;在军事方面,在中国强大后,用军事手段解决国与国争端的可能性相反更小了,因为一般势力已无法撼动中国的力量,所以它若是理智的,就绝不会主动向中国挑衅,即使有些挑衅也会顾忌中国的反应,它也会将这种挑衅控制在不至于引起中国强烈反应的范围内。
而中国实力提升这一现实不管美国承认或不承认它都应该会意识到的。
其次,新型大国关系有别于其他大国关系。
如二战前的英美关系,英国试图用自己仅剩的力量来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然而新型的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却没有给英国这个机会,英国妥协了。
又如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由于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以及出于争夺世界霸权,美苏开始走向对立,冷战笼罩了大半个世界。
如何看待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及中国的应对方法摘要:“新型大国关系”按照中方的说法,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按照美方的说法,它是对“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是以“新答案”解决“老问题”。
然而,要在历史传统、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大相径庭的两个大国间发展新型大国关系,谈何容易!中美之间,既有利益的冲突,又有利益的汇合;既有政治价值的分歧与对立,又有文化社会层面的共性与融合;既无法成为盟友,又不可能沦为敌人。
换个角度来看,两国都应把国内一些挑战看作双方合作的潜在领域和机遇。
两国应通过对话磋商协调合作机制,积极探讨中美合作共赢潜力,借此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国也应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采取相应的应对办法,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关键词:中美关系、新型大国关系、分歧、互利共赢、和平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总体上,中美关系一直朝着在良好和平稳的方向发展,但其中不乏有矛盾和分歧。
人与人之间尚且会有意见不合和互利共赢之处,二者孰重孰轻,需要仔细斟酌和权衡,况且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所以中美关系出现这种复杂而矛盾的“斗而不破与合而不同”的情况是正常而合乎情理的,就目前情况而言,中美是共同利益超过双方的分歧的。
小布什的弟弟尼尔·布什曾经说过“中国和美国像一对“已婚夫妻”,这两个国家拥有共同利益,应当建立起和谐的“婚姻关系”,而不是总在争吵。
”2012年5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
双方给中美关系定位已经有了新的共识,就是“基于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个定位是双方最高领导人达成的,和过去小布什说的建设性合作关系相比较,新的定位应该说更清晰了,也更积极了。
我们知道美国自1870年以来美国国民经济就高居全球第一,美国是个多文化和多民族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移民国家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浅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1000字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两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中美两国均被称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两国的发展和关系对全球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分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进行浅析,探讨两国关系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特点1.经济互补性中美两国在经济领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劳动力资源,为美国提供了广阔的经济合作空间。
与此同时,美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市场开拓。
2.政治互动性中美两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美国则是联合国的重要成员国。
两国在涉及国际问题时,往往需要相互协作和配合,以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3.文化交流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美国备受欢迎,而美国的文化产品在中国也受到广泛关注。
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对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有着重要作用。
以上几点即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中美两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存在的问题尽管中美两国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互补性和合作性,但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贸易摩擦近年来,中美两国在贸易领域存在着一些摩擦。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一直是美国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
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缓解中美贸易摩擦,但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2.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分歧中美两国在一些国际政治和安全问题上存在分歧。
例如,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主张与美国和一些邻国的立场存在差异,美国则在亚太地区加强军事存在,引起中国的不满和担忧。
3.意识形态冲突中美两国的意识形态存在差异。
中国奉行社会主义制度,而美国则是资本主义国家。
在中美之间建立一种新型大国关系,这是中国的愿望,也是美国许多有识之士的呼吁。
然而,这种愿望尽管是美好的,但此种大国关系可谓前无古人,历史留下的更多是教训,中美两国无疑需要去做艰苦努力和长期探索。
何谓新型大国关系?相对于历史上那些大国而言,中美两国要探寻的完全是一种新的道路,这种新型大国关系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一是相互尊重,互不为敌;二是彼此理解和悉心关照对方的核心利益;三是以合作姿态处理相互关系和重大国际事务;四是双方或起码有一方不在世界谋求霸权。
对照以上几个特征,可以说,历史上的任何大国特别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大国,都没有能够做到或做的不好,守成大国和新崛起的大国之间,无一例外的都要“掐架”,而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则是其共同的特征。
美国取代英国,双方明争暗斗几十年,这还是在“民主国家”之间发生的事情;德意日要在世界争霸,不惜把整个世界拖入一场血腥的战争;前苏联为了和美国争夺霸权,双方打了几十年冷战,在边缘地带引发的局部战争更是多达百余场。
世界一路走过来的历史充分证明,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守成大国和新崛起的大国之间,既是“天然”的对手,也是挑战与被挑战的关系,这是人类社会的“丛林法则”。
近代和现代以来的大国关系,都没有逃脱这种法则的影响和制约,任何坐上世界头把交椅的大国,都会把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看得比什么都重要,都会时刻警惕新崛起大国对自己的挑战,因而争夺霸权(或领导地位)的斗争从未停息,由此带来的冷战和热战也贯穿始终。
中美两国能够走出这种历史轨迹吗?从中国来说,毫无疑问有着这样的愿望,中国自身谋求和平发展,无意于争夺“世界霸权”,因而完全有理由也有条件提出在中美之间建立新型大国关系问题,中国在这方面也是真诚的。
但从美国的情况看,事情就不那么简单。
美国的许多有识之士,包括基辛格这样的大师级人物,都赞成和呼吁中美应寻求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无奈他们并不当政,美国的执政者们至今没有在这方面做出过任何表示,相反对于中国的防范之心却愈加严重。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
2012年5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
中美双方为此都作出努力。
2012年11月,国际主流媒体个关注焦点在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新型大国关系更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一、新型大国关系的具体内涵。
创新思维。
以创新的思维、切实的行动,打破历史上大国对抗冲突的传统逻辑,探索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大国关系的新路径。
相互信任。
我们这个星球有足够大的空间,应能容得下中美两国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
平等互谅。
双方必须学会相互尊重,善于抓住“同”,正确对待“异”,尊重和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妥善处理分歧。
积极行动。
把双方达成的各项共识落到实处,推动广泛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让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切实享受中美合作带来的好处。
厚植友谊。
积极推进两国社会各界交流交往,让更多人成为中美友好合作的参与者、支持者。
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在何处新型大国关系有别于以往的中美关系。
过去的中美关系是“超—强”关系,即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与“多强”之一的中国关系。
而今天中美关系是守成霸权国同新兴崛起大国之间的关系,开始被真正赋予国际关系史上“权力转移”的特殊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美实力有逐步拉近之势,这种变化也投射在彼此心态上:中国更加自信,而美国则格外敏感和焦虑。
与此同时,中美战略基础已经出现松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美具有共同对付苏联的战略基础。
“事件后,中美拥有反恐合作与经贸合作“双引擎”。
如今,反恐合作难以支撑,中美原有经济结构互补性减弱,竞争性增强。
再有,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引发中美地缘政治竞争态势。
中美实力拉近、战略基础松动、美国对外战略调整、内外环境复杂等导致中美战略缓冲带被侵蚀,战略对抗风险增大。
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自中美建交以来,中美关系无疑都在围绕着两国利益分享的问题而磕磕碰碰风风雨雨。
此次习总书记出访美国,必将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注入新的活力,必将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对于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习总书记曾向世界宣告:“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不惹事”彰显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不怕事”表明维护和平的坚定信心。
此次访美,在白宫南草坪欢迎仪式致辞时,他表明“我们要坚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正确方向,使和平、尊重、合作始终成为中美关系的主旋律,确保两国关系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不断向前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要携手合作。
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国家利益逐步多元化。
加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茫茫宇宙变成了“地球村”,国与国的距离逐渐拉近,联系日益密切,利益攸关度不断增强。
只有合作才是永恒的大局、大势、大道。
应对国际事务,步调要和谐。
习总书记此次访美时强调:“我们要坚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合力应对全球性挑战,同各国人民一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事实证明,和平、合作、和谐才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若干思考自2009年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中美关系始终起伏不定,但是又相互制衡,中国始终坚持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安定,所以和美方协商共同达成了新型大国关系,从而稳定了世界的稳定,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给各种发展中国家做了一个榜样。
今年,中美两国领导层完成了换届,成功的把中美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一方面体现了中美双方对于稳定世界环境的决心,一方面提升了各自的国际地位,使世界处于一种相对和谐的环境。
我认为新型大国关系是一种很重要的创新,充分体现了中美双方领导人的只会,也是中美双方人民共同所期望的。
我们一定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充分为本国人民所考虑,为整个中国创造一个更好地发展空间。
什么是新型大国关系呢?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得得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即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
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中美两国建立了相互尊重、互相供应的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
这也是在41年里中美两国关系的一个总结,更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系的一个新的突破。
中国为所有发展中国家做了一个标榜,也是中国领导人冷静的对当前国际形式的一个分析,从而提出了这么一个概念。
新型大国关系成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证明了国家领导人的聪明才智。
新型大国关系的创新之处我认为在于以下几点:1. 打破了以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弱肉强食,使发展中国家可以更好地发展,发达国家可以发展的更为强盛;2. 有效的维护了世界的和平,可以促进世界全球化的发展;3. 中国和美国这样的关系可以更加促进世界的发展,对国际关系有引领作用,更可以使世界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世界更加稳定和平;4. 这种新型的大国关系也维护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利益;当然,建立这种新型大国关系也是非常困难的,需要两国之间相互理解,坚持不懈,为了共同的利益,世界的和平共同努力。
新型大国关系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就像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纪念尼克松访华40周年上发表的讲话一样“一个蒸蒸日上的中国对美国有利,一个蒸蒸日上的美国队中国有利”一样。
浅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1000字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当今国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的发展对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进行浅析,从经济、政治、安全和全球性议题等方面探讨中美关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首先要介绍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历史,中美两国建交于1979年,此后的四十多年中,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有了广泛的合作。
然而,两国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分歧和矛盾,比如在贸易、台湾问题、南海争端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摩擦。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衰落,中美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挑战。
其次要分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经济方面。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双方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是,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双方在贸易、汇率、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分歧。
另外,中国的崛起也对美国的经济地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这也成为了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议题。
再次要探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政治方面。
中美两国在全球事务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双方在一些国际问题上有很多共同利益。
比如在朝鲜、伊朗等问题上,中美两国都有着合作的空间。
但是,中美两国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存在着分歧,比如在南海、台湾等问题上,双方有着不同的立场和诉求。
这些分歧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和稳定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其次要探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安全方面。
中美两国在安全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双方在反恐、防扩散等领域有着一定的合作。
但是,近年来中美在南海、东海、朝鲜半岛等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军事行动也给双边关系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
另外,中美在网络安全、反恐、防扩散等领域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分歧。
这些安全问题也成为了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议题。
最后要分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全球性议题。
中美两国在一些全球性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比如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人道主义援助等领域双方有着广泛的合作。
如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两国当前外交政策的核心任务之一、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两国需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合作,推动建立稳定、可持续的新型大国关系。
以下是我认为可以采取的一些策略和措施:首先,加强高层交往。
高层交往是中美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石,通过定期会晤和对话,加深双方的相互了解和互信。
中美两国应该建立更为紧密的沟通渠道,加强战略沟通,包括在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上进行及时磋商,增进相互的理解和信任。
其次,拓展经贸合作。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经贸合作是两国关系的重要支撑。
双方应该致力于推动贸易平衡,扩大双向投资,打破市场壁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双边经济合作走向更为可持续和均衡的发展。
第三,加强人文交流。
人文交流是中美两国关系的重要纽带,可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应该鼓励学术界、文化艺术界、青年和媒体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扩大教育、旅游和体育等交流项目,加强民间组织之间的交流。
第四,深化安全合作。
在当前的全球化威胁和不稳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中美两国需要在安全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网络安全等全球性挑战。
双方应该举行更多的军事对话和联合军演,建立互信和透明的安全对话机制,推动构建互利共赢的安全格局。
第五,加强在全球治理中的合作。
中美两国在联合国、国际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中拥有重要影响力,在全球治理中应该更加积极地协调立场和行动。
双方可以加强在气候变化、应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反腐败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和完善。
最后,双方应坚持以对话解决分歧,通过和平方式处理争端。
中美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和摩擦,双方需要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避免采取单边行动和过度制裁的做法,维护双边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总之,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妥善处理好两国之间的分歧。
通过加强高层交往、拓展经贸合作、加强人文交流、深化安全合作、加强在全球治理中的合作等措施,中美两国可以建立更加稳定、可持续的新型大国关系,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摘要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在2012年5月3日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作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的。
其主要内容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是共同致力于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确认了两国关系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国;美国;新型大国关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意味着对传统大国关系模式的摒弃,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它准确命中了中美关系发展的现实需要,也为中国发展与其他大国关系以及其他大国之间发展关系提供了思路。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由此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在2012年5月3日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作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的。
其主要内容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是共同致力于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确认了两国关系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近平在会晤中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
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
二是相互尊重。
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
三是合作共赢。
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关于如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重点在下几个方面:一坚持合作共赢中国高速发展的态势和13亿人口的巨大发展潜力,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摘要:面对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需求,中美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关系能否和谐发展不仅关乎两国前途,而且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中美应该也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国际社会也期待中美关系能够不断改善和发展。
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
关键词:中美关系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一历史背景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自身实力的增强给国际政治格局带来新的变化,中国正在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在争取更高国际地位和更多发展空间的同时,如何正确处理好与美国这一老牌霸权国的关系,避免传统大国冲突对抗的历史悲剧;如何为自身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是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新型大国关系”由此应运而生,这一新理念在中国的倡议和美国的积极响应下,被不断向前推进,成为时下两国互动的新模式。
二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同时又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
可见,“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最富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双边关系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关系之一。
”“因此,未来的世界和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和美国的领导人协调两国各自利益的能力,以及避免紧张状态和对抗升级为更加激烈的冲突甚至暴力冲突的能力。
”历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镜,可知兴替。
历史上大国崛起导致新兴大国与传统大国对抗冲突、甚至危及世界和平的不乏其例。
破解传统大国的历史“宿命”,避开“修昔底德陷阱”,构建起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是对两国关系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造福于两国乃至世界人民的一大幸事。
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传统大国为避免冲突与对抗,妥善处理矛盾与分歧,展开互利合作的新方式。
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人是群居生物,一个人的成长,生活离不开他人参与。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显得更为重要。
在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担任的往往也就像是一个人的角色。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迅速发展的新兴大国。
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实力最强的大国。
两国的动作牵动着整个地球,中美合作将给两国和世界带来巨大机遇,中美对抗将给两国和世界带来巨大损害。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把握好、发展好中美关系,让中美两国人民放心,让世界各国人民安心,这是对中美两国的巨大考验,也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
新型的大国关系,这还是处于刚刚提出的阶段,甚至两国对其要求也不尽相同。
对中方来说,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对美方来说,它是对“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
双方的唯一共识就在于,美国作为“守成大国”,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中美应在21世纪走出以往“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实力竞争必然导致冲突的怪圈。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来到北京,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批获得批准进入中国的美国人。
四十多年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
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更是发生戏剧性的大起大落。
09年,奥巴马的“软实力”外交,对中方高调示好,完全相反的是,到了2010年,1月奥巴马政府对台军售,2月奥巴马政府回见达赖。
3月份“天安舰事件”意外爆发。
加之第三方力量的介入和媒
体的炒作,使得中美关系一度紧张。
由此看来,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对中美两国来说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未来若干年中,中美两国国内都面临很多复杂问题。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这一阶段正是社会矛盾多发时期。
伴随着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没有什么事情能真正瞒天过海,阴暗面或光明面同时曝光舆论面前,接受大众舆论的评头品足,贫富差距的拉大,经济增长的放缓,维稳难度的提高,极端民族主义的抬头……所有这些都需要中国政府一丝不苟地解决。
而美国国内问题也不少,降低失业率,改革医疗制度、金融制度,复苏国内经济等等问题都足够令美国政府手忙脚乱。
正因如此,两国都不想多惹麻烦,尽管双方存在许多矛盾分歧,但是两国对于亚太地区,存在着两点带有根本性的共同利益,这就是:中美两国都需要一个持久和可预期的地区和平与稳定,都需要本地区的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繁荣。
为此,我认为中美两国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离不开两国民众。
在现代文明国家,大部分政府都不敢于跟民意作对,因此,新型大国关系不应仅仅是两国政府之间互取信任,两国政府首先就要劝服本国公民对政府外交政策的支持,并且,两国政府都应用实际行动取得对方人民的信任,克服民粹主义的影响。
在美国,民众对中国整体形象的看法往往带有不同程度的成见,而其中更多的是历史原因;在中国,民众对美国政府的态度却走向两个极端,一部分认为美国是一完美的国家,是中国改革的绝对榜样,另一部分则认为“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中
国应更强硬地和美国作对。
两国政府要如何取得对方国民的信任,这需要两国政府共同的努力,促进两国民间交流,加深两国国民互信程度。
此外,中美应相互尊重对方的国家利益。
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政策的落脚点,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利益为中心,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前提。
因此,要中美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双方就应清晰阐明本国核心利益,寻找共同利益,不触犯彼此底线,只有如此,中美两国才能互相信任、互相体谅、厚植友谊。
在提到新型大国关系时,中方更强调平等、共赢、尊重,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认为中美以往的外交是差强人意的,美国在维护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也应该注尊重中国国家利益,而不仅仅是偏袒其盟国;美国如今也把中国当作最具挑战性国家,中国更应该有大国心态,认清当前形势,美国始终是世界第一超级大国,中美实力差距仍然很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上拥有比以往更大话语权并不意味着中美两国平起平坐,,因此,中国需具备战略耐心,戒骄戒躁,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前提下继续韬光养晦,积累实力。
当然,只是做到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中美之间新型大国关系建立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总而言之,中美两国必须时常换位思考,尊重彼此利益,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中国发展的新鲜血液,我们更应看清国际局势,理性的看待美国以及其与中国的关系,拥有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做好自己能做应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