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综合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5
全等三角形判定练习题一、选择题1. 在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中,若AB=DE,AC=DF,BC=EF,那么这两个三角形:A. 相似B. 全等C. 不全等D. 无法确定2. 若三角形ABC的角A等于角D,且AB=DE,AC=DF,但BC不等于EF,这两个三角形:A. 相似B. 全等C. 不相似D. 不全等3. 已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全等,根据SAS(边-角-边)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AB=DE,BC=EF,角A=角DB. AB=DE,AC=DF,角B=角EA. AB=DE,角A=角D,角B=角ED. AB=DE,角A=角D,角C=角F二、填空题4. 如果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全等,且角A等于角D,角B等于角E,那么角C等于______。
5. 在三角形ABC中,若AB=AC,角A等于角B,根据______判定,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6. 如果三角形ABC的边AB等于三角形DEF的边DE,且角A等于角D,角B等于角E,但角C不等于角F,根据______判定,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三、解答题7. 已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全等,且AB=DE,角B=角E,求证AC=DF。
8.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B=AC,角A=角B,求证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9. 根据SSS(边-边-边)判定,如果三角形ABC的边AB、AC、BC分别等于三角形DEF的边DE、DF、EF,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______。
10. 如果三角形ABC的边AB、AC等于三角形DEF的边DE、DF,但角A不等于角D,角B不等于角E,求证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四、证明题11. 证明:如果三角形ABC的角A等于角D,角B等于角E,且AB+AC=DE+DF,那么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全等。
12. 已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全等,且角A等于角D,角B等于角E,证明:角C等于角F。
13. 在三角形ABC中,如果角A等于角B,且AB+BC=AC+BC,证明: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专题训练题1、如图(1):AD ⊥BC ,垂足为D ,BD=CD 。
求证:△ABD ≌△ACD 。
5、如图(5):AB ⊥BD ,ED ⊥BD ,AB=CD ,BC=DE 。
求证:AC ⊥CE 。
2、如图(2):AC ∥EF ,AC=EF ,AE=BD 。
求证:△ABC ≌△EDF 。
3、 如图(3):DF=CE ,AD=BC ,∠D=∠C 。
求证:△AED ≌△BFC 。
4、 如图(4):AB=AC ,AD=AE ,AB ⊥AC ,AD ⊥AE 。
求证:(1)∠B=∠C ,(2)BD=CE6、如图(6):CG=CF ,BC=DC ,AB=ED ,点A 、B 、C 、D 、E 在同一直线上。
求证:(1)AF=EG ,(2)BF ∥DG 。
7、如图(7):AC ⊥BC ,BM 平分∠ABC 且交AC于点M 、N 是AB 的中点且BN=BC 。
求证:(1)MN 平分∠AMB ,(2)∠A=∠CBM 。
(图1)DCBAF E (图2)DC BAF E (图3)D C BA E (图4)D CBAE(图5)D BAGFE(图6)DC BANM(图7)C BA8、如图(8):A 、B 、C 、D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AC=DB ,BE ∥CF ,AE ∥DF 。
求证:△ABE ≌△DCF 。
9、如图(9)AE 、BC 交于点M ,F 点在AM 上,BE ∥CF ,BE=CF 。
求证:AM 是△ABC 的中线。
10、如图(10)∠BAC=∠DAE ,∠ABD=∠ACE ,BD=CE 。
求证:AB=AC 。
11、如图(11)在△ABC 和△DBC中,∠1=∠2,∠3=∠4,P 是BC 上任一点。
求证:PA=PD 。
12、如图(12)AB ∥CD ,OA=OD ,点F 、D 、O 、A 、E 在同一直线上,AE=DF 。
求证:EB ∥CF 。
13、如图(13)△ABC ≌△EDC 。
全等三角形判定练习题1、如图(1):AD ⊥BC ,垂足为D ,BD =CD 。
求证:△ABD ≌△ACD2、如图(2):AC ∥EF ,AC =EF ,AE =BD 。
求证:△ABC ≌△EDF 。
3、 如图(3):DF =CE ,AD =BC ,∠D =∠C 。
求证:△AED ≌△BFC 。
FE (图2)DCBAFEDC(图1)DCBA4、 如图(4):AB =AC ,AD =AE ,AB ⊥AC ,AD ⊥AE .求证:(1)∠B =∠C ,(2)BD =CE5、如图(5):AB ⊥BD ,ED ⊥BD ,AB =CD ,BC =DE 。
求证:AC ⊥CE 。
E(图4)DCBAE(图5)DCBA6、如图(6):CG =CF ,BC =DC ,AB =ED ,点A 、B 、C 、D 、E 在同一直线上。
求证:(1)AF =EG ,(2)BF ∥DG .7、如图(7):AC ⊥BC ,BM 平分∠ABC 且交AC 于点M 、N 是AB 的中点且BN =BC 。
求证:(1)MN 平分∠AMB ,(2)∠A =∠CBM 。
GFE(图6)DC BANM(图7)CBA8、如图(8):A 、B 、C 、D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AC =DB ,BE ∥CF ,AE ∥DF 。
求证:△ABE ≌△DCF 。
9、如图(9)AE 、BC 交于点M ,F 点在AM 上,BE ∥CF ,BE =CF 。
求证:AM 是△ABC 的中线。
FE(图8)DC B AMFE(图9)CBA10、如图(10)∠BAC =∠DAE ,∠ABD =∠ACE ,BD =CE . 求证:AB =AC 。
11、如图(11)在△ABC 和△DBC 中,∠1=∠2,∠3=∠4,P 是BC 上任一点。
求证:PA =PD .12、如图(12)AB ∥CD ,OA =OD ,点F 、D 、O 、A 、E 在同一直线上,AE =DF . 求证:EB ∥CF 。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组条件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A.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B.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相等C.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相等D. 两角和其中一边相等A. ∠A=∠DB. ∠B=∠EC. ∠C=∠FA. SAS(边角边)B. ASA(角边角)C. AAS(角角边)D. SSS(三边)二、填空题1. 若两个三角形的______相等,且它们的夹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 在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______相等,对应角______相等。
3. 要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知道它们的______个元素相等。
三、判断题1. 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2. 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 两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四、解答题1. 在△ABC中,AB=AC,∠B=∠C,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2. 已知△ABC和△DEF,AB=DE,BC=EF,∠B=∠E,求证:△ABC≌△DEF。
3. 在△ABC中,AB=AC,∠A=40°,∠B=70°,求∠C的度数。
4. 已知△ABC和△DEF,AB=DE,BC=EF,AC=DF,求证:△ABC≌△DEF。
5. 在△ABC中,AB=8cm,AC=10cm,∠A=60°,求BC的长度。
五、作图题1. 请作出一个三角形,使其与给定三角形全等,已知条件是两边及其夹角。
2. 请作出一个三角形,使其与给定三角形全等,已知条件是两角及其夹边。
3. 请作出一个三角形,使其与给定三角形全等,已知条件是三边。
六、综合题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 3),点B(6, 3),点C和点D在x轴上,且△ABC≌△ABD,求点C和点D的坐标。
2. 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且∠ABC=∠CDA=90°,证明:△ABC≌△CDA。
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 、SAS 、ASA 、AAS 、HL )
姓名
1、已知AB=CD ,BE=DF ,AF=CE ,则AB 与CD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已知O 是AB 中点,OC=OD ,AOD BOC ∠=∠,求证:AC BD =
3、已知:如图,DBA CAB ∠=∠,BD AC =。
求证∠C=∠D
4、已知:如图 , ∠1=∠2 , ∠3=∠4求证:AC=AB .
5、已知:如图 , FB=CE , AB ∥ED , AC ∥FD.F 、C 在直线 BE 上. 求证:AB=DE , AC=DF .
6、 已知:如图 , E 、D 、B 、F 在同一条直线上 , AD ∥CB
,
∠BAD=∠BCD , DE=BF .
求证:AE ∥CF. 7、如图,△ABC 中,D 是BC 上一点,DE⊥AB,DF⊥AC,E 、F 分别为垂足, 且AE=AF ,试说明:DE=DF ,AD 平分∠BAC.
8、如图,CD ⊥AB ,BE ⊥AC ,垂足分别为D 、E ,BE 交CD 于F ,且AD=DF ,求证:AC=
BF 。
9、如图,AB=CD ,DF ⊥AC 于F ,BE ⊥AC 于E ,DF=BE ,求证:AF=CE.
10、如图,△ABC 中,∠C=90°,AB=2AC ,M 是AB
的中点,点N 在BC 上,MN ⊥AB 。
求证:AN 平分∠BAC 。
A
D
B
F E B
A
2
1N
M
C。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专题训练题1、如图(1):AD ⊥BC ,垂足为D ,BD=CD 。
求证:△ABD ≌△ACD 。
2、如图(2):AC ∥EF ,AC=EF ,AE=BD 。
求证:△ABC ≌△EDF 。
3、 如图(3):DF=CE ,AD=BC ,∠D=∠C 。
求证:△AED ≌△BFC 。
4、 如图(4):AB=AC ,AD=AE ,AB ⊥AC ,AD ⊥AE 。
求证:(1)∠B=∠C ,(2)BD=CE.(图1)D CBA F E (图2)DCB A F E (图3)DCB A E (图4)D C B A5、如图(5):AB ⊥BD ,ED ⊥BD ,AB=CD ,BC=DE 。
求证:AC ⊥CE 。
6、如图(6):CG=CF ,BC=DC ,AB=ED ,点A 、B 、C 、D 、E 在同一直线上。
求证:(1)AF=EG ,(2)BF ∥DG 。
7、如图(7):AC ⊥BC ,BM 平分∠ABC 且交AC 于点M ,N 是AB 的中点且BN=BC 。
求证:(1)MN 平分∠AMB ,(2)∠A=∠CBM 。
8、如图(8):A 、B 、C 、D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AC=DB ,BE ∥CF ,AE ∥DF 。
求证:△ABE ≌△DCF 。
GF E(图6)D CBA N M(图7)CBA F E (图8)D CBA E (图5)DC B A9、如图(9)AE 、BC 交于点M ,F 点在AM 上,BE ∥CF ,BE=CF 。
求证:AM 是△ABC 的中线。
10、如图(10)∠BAC=∠DAE ,∠ABD=∠ACE ,BD=CE 。
求证:AB=AC 。
11、如图(11)在△ABC 和△DBC 中,∠1=∠2,∠3=∠4,P 是BC 上任一点。
求证:PA=PD 。
12、如图(12)AB ∥CD ,OA=OD ,点F 、D 、O 、A 、E 在同一直线上,AE=DF 。
求证:EB ∥CF 。
6054AB C 00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综合题1、如图是两个全等三角形,图中的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边长, 则∠1等于 度.(先用笔圈出要证全等的两个三角形)2、如图,点D 、E 在BC 上,AB=AC ,AD=AE ,BE=CD ,求证:∠1=∠2。
3、如图,点D 、E 在BC 上,∠B=∠C ,BE=CD ,∠1=∠2,求证:△ADB ≌△AEC.4、如图,点D 、E 在BC 上,AD=AE ,BE=CD ,∠1=∠2,求证:AB=AC.5、如图,已知AB=AE ,∠E=∠B ,∠EAB =∠FAC ,求证:∠AFE=∠C 。
6、如图,AB=AD ,AC=AE ,∠1=∠2,求证:BC=DE1D E FA B CDE12AB CD E12A B CD E12AB CF E7、如图,点E 、F 在BC 上,AB=DC ,AF=DE ,BE=CF ,求证:∠A=∠D.8、 如图,点E 、F 在BC 上,BE=CF ,AB=DC ,∠B=∠C.求证:∠A=∠D.9、如图,AB ⊥BC ,AD ⊥DC ,垂足分别为B 、D ,∠1 = ∠2,求证:AB=AD 。
10、如图,在△ABC 中,AD ⊥BC ,BE ⊥AC ,CA=CB ,求证:AD=BE 。
11、如图,AC ⊥BC ,DB ⊥CB ,垂足分别为C ,B ,AB=DC 。
求证:∠ABD =∠DCA12、如图,AB=CD ,AE ⊥BC ,DF ⊥BC ,垂足分别为E 、F ,CE=BF 。
求证:(1)AE=DF ;(2)AB ∥CD 。
ADB F E CABC D12C A B DE A CB D ABC DE F ADB F E C。
全等三角形证明练习
1.已知如图,AE=AC,AB=AD,∠EAB=∠CAD,试说明:∠B=∠D
2. 已知:如图,AB=DC ,AD=BC , O是BD中点 ,过O的直线分别与DA、BC的延长线交于E、F.
求证:OE=OF
3.如图,线段AB、CD相交于点O,AD、CB的延长线交于点E,OA=OC,EA=EC,说明∠A=∠C.
4. 已知:如图,AB=AC,AE平分∠BAC.求证:∠DBE=∠DCE.
5. 已知:如图AB=CD,BC=DA,E、F是AC上两点,且AE=CF。
求证:BF=DE
D c
F
A B
6.已知:如图A 、D 、C 、B 在同一直线上,AC=BD ,AE=BF ,CE=DF
求证:(1)DF ∥CE (2)DE=CF
A
D F
E
C
E
c B
7.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连接EF ,
EF 与AD 交于G ,AD 与EG 垂直吗?证明你的结论。
8.如图所示,已知在△AEC 中,∠E=90°,AD 平分∠EAC,DF ⊥AC,垂足为F,DB=DC. 求证:BE=CF.
9.如图,已知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CD 的中点,点F 在BC 上,且∠DAE=∠FAE. 求证:AF=AD+CF 。
A
B
F
C
E
D
A
B
F
C
D
E。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1、如图1,AB=AD,CB=CD,∠B=30°,∠BAD=46°,则∠ACD的度数是( )°°°°2、如图2,线段AD与BC交于点O,且AC=BD,AD=BC,•则下面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BC≌△BADB.∠CAB=∠DBA =OC D.∠C=∠D3、在△ABC和△A1B1C1中,已知AB=A1B1,BC=B1C1,则补充条件____________,可得到△ABC≌△A1B1C1.4、如图3,AB=CD,BF=DE,E、F是AC上两点,且AE=CF.欲证∠B=∠D,可先运用等式的性质证明AF=________,再用“SSS”证明______≌_______得到结论.5、如图,AB=AC,BD=CD,求证:∠1=∠2.6、如图,已知AB=CD,AC=BD,求证:∠A=∠D.7、如图,AC与BD交于点O,AD=CB,E、F是BD上两点,且AE=CF,DE=BF.请推导下列结论:⑴∠D=∠B;⑵AE∥CF.8、已知如图,A、E、F、C四点共线,BF=DE,AB=CD.⑴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DEC≌△BFA;⑵在⑴的基础上,求证:DE∥BF.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专题练习1.如图,AB=AC,AD=AE,欲证△ABD≌△ACE,可补充条件( )A.∠1=∠2B.∠B=∠CC.∠D=∠ED.∠BAE=∠CAD2.能判定△ABC≌△A′B′C′的条件是()A.AB=A′B′,AC=A′C′,∠C=∠C′B. AB=A′B′,∠A=∠A′,BC=B′C′C. AC=A′C′,∠A=∠A′,BC=B′CD. AC=A′C′,∠C=∠C′,BC=B′C3.如图,AB与CD交于点O,OA=OC,OD=OB,∠AOD= ,根据_________可得到△AOD≌△COB,从而可以得到AD=_________.4.如图,已知BD=CD,要根据“SAS”判定△ABD≌△ACD,则还需添加的条件是。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专题训练题2、已知AC =BD ,AE =CF ,BE =DF , 证明:AE ∥CF3、已知BE =CF ,AB =CD , ∠B =∠C .问AF =DE 吗?4、已知,M 是AB 的中点,∠1=∠2,MC =MD ,问 ∠C =∠D 吗?说明理由。
5、已知AD =AE ,∠B =∠C ,证明:AC =AB6、已知AB =AC , ∠1=∠2,AD =AE , 问⊿ABD ≌⊿ACE .说明理由。
7、已知AB 与CD 相交于点E ,EA =EC ,ED =EB ,问⊿AED ≌⊿CEB 吗?8、如图,AD =BC ,AE =BE ,问∠C =∠D 吗?9、如图:AB ∥CD ,∠B=∠D ,求证:AD ∥BC 。
10、已知AB =CD ,BE =DF ,AE =CF ,问AB ∥CD 吗?11、如图:AD=AE ,∠DAB=∠EAC ,AM=AN 。
求证:AB=AC 。
A B D E F AC D B E F M A C D 1 2AD EAD BE C 1 2AC BDE AEB(图21)DCBAD C FEA B NM ED C BA12、已知∠1=∠2,∠3=∠4,问AC =AD 吗?说明理由。
13、在⊿ABC 中,高AD 与BE 相交于点H ,且AD =BD ,问⊿BHD ≌⊿ACD ,为什么?14、已知EF ∥BC ,AF =CD ,AB ⊥BC ,DE ⊥EF ,问⊿ABC ≌⊿DEF 吗?说明理由。
15、已知AD =AE ,BD =CE ,∠1=∠2,问⊿ABD ≌⊿ACE 吗? 16、已知∠1=∠2,BC =AD ,问⊿ABC ≌⊿BAD 吗?17、如图,D ,E ,F ,B 在一条直线上,AB =CD ,∠B =∠D ,BF =DE ,问(1)AE =CF (2)AE ∥CF 。
18、如图(5):AB ⊥BD ,ED ⊥BD ,AB=CD ,BC=DE 。
求证:AC A C DB 1 2 3 4A B C E H DA B C E D F A C D E 12 C D E F A BE (图5)DBA。
11.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1、如图1,AB=AD,CB=CD,∠B=30°,∠BAD=46°,则∠ACD的度数是( )A.120°B.125°C.127°D.104°2、如图2,线段AD与BC交于点O,且AC=BD,AD=BC,•则下面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BC≌△BADB.∠CAB=∠DBAC.OB=OCD.∠C=∠D3、在△ABC和△A1B1C1中,已知AB=A1B1,BC=B1C1,则补充条件____________,可得到△ABC≌△A1B1C1.4、如图3,AB=CD,BF=DE,E、F是AC上两点,且AE=CF.欲证∠B=∠D,可先运用等式的性质证明AF=________,再用“SSS”证明______≌_______得到结论.5、如图,AB=AC,BD=CD,求证:∠1=∠2.6、如图,已知AB=CD,AC=BD,求证:∠A=∠D.7、如图,AC与BD交于点O,AD=CB,E、F是BD上两点,且AE=CF,DE=BF.请推导下列结论:⑴∠D=∠B;⑵AE∥CF.8、已知如图,A、E、F、C四点共线,BF=DE,AB=CD.⑴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DEC≌△BFA;⑵在⑴的基础上,求证:DE∥BF.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 专题练习1.如图,AB=AC ,AD=AE ,欲证△ABD ≌△ACE ,可补充条件( ) A.∠1=∠2 B.∠B=∠C C.∠D=∠E D.∠BAE=∠CAD2.能判定△ABC ≌△A ′B ′C ′的条件是( ) A .AB=A ′B ′,AC=A ′C ′,∠C=∠C ′ B. AB=A ′B ′, ∠A=∠A ′,BC=B ′C ′ C. AC=A ′C ′, ∠A=∠A ′,BC=B ′C D. AC=A ′C ′, ∠C=∠C ′,BC=B ′C3.如图,AB 与CD 交于点O ,OA=OC ,OD=OB ,∠AOD= , 根据_________可得到△AOD ≌△COB ,从而可以得到AD=_________.4.如图,已知BD=CD ,要根据“SAS”判定△ABD ≌△ACD , 则还需添加的条件是 。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专题训练题(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专题训练题1、如图(1):AD ⊥BC ,垂足为D ,BD=CD 。
求证:△ABD ≌△ACD 。
5、如图(5):AB ⊥BD ,ED ⊥BD ,AB=CD ,BC=DE 。
求证:AC ⊥CE 。
2、如图(2):AC ∥EF ,AC=EF ,AE=BD 。
求证:△ABC ≌△EDF 。
3、 如图(3):DF=CE ,AD=BC ,∠D=∠C 。
求证:△AED ≌△BFC 。
4、 如图(4):AB=AC ,AD=AE ,AB ⊥AC ,AD ⊥AE 。
求证:(1)∠B=∠C ,(2)BD=CE6、如图(6):CG=CF ,BC=DC ,AB=ED ,点A 、B 、C 、D 、E 在同一直线上。
求证:(1)AF=EG ,(2)BF ∥DG 。
7、如图(7):AC ⊥BC ,BM 平分∠ABC 且交AC 于点M 、N 是AB 的中点且BN=BC 。
求证:(1)MN 平分∠AMB ,(2)∠A=∠CBM 。
(图1)D CB A F E (图2)DC B A FE (图3)DC B A E(图4)D CBA E (图5)DB AG FE(图6)D C B AN M(图7)CBA- 3 -8、如图(8):A 、B 、C 、D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AC=DB ,BE ∥CF ,AE ∥DF 。
求证:△ABE ≌△DCF 。
9、如图(9)AE 、BC 交于点M ,F 点在AM 上,BE ∥CF ,BE=CF 。
求证:AM 是△ABC 的中线。
10、如图(10)∠BAC=∠DAE ,∠ABD=∠ACE ,BD=CE 。
求证:AB=AC 。
11、如图(11)在△ABC 和△DBC 中,∠1=∠2,∠3=∠4,P 是BC 上任一点。
求证:PA=PD 。
12、如图(12)AB ∥CD ,OA=OD ,点F 、D 、O 、A 、E AE=DF 。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针对性训练题1、如图1,AB=AD,CB=CD,∠B=30°,∠BAD=46°,则∠ACD的度数是( )A.120°B.125°C.127°D.104°2、如图2,线段AD与BC交于点O,且AC=BD,AD=BC,•则下面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BC≌△BADB.∠CAB=∠DBAC.OB=OCD.∠C=∠D3、在△ABC和△A1B1C1中,已知AB=A1B1,BC=B1C1,则补充条件____________,可得到△ABC≌△A1B1C1.4、如图3,AB=CD,BF=DE,E、F是AC上两点,且AE=CF.欲证∠B=∠D,可先运用等式的性质证明AF=________,再用“SSS”证明______≌_______得到结论.5、如图,AB=AC,BD=CD,求证:∠1=∠2.6、如图,已知AB=CD,AC=BD,求证:∠A=∠D.7、如图,AC与BD交于点O,AD=CB,E、F是BD上两点,且AE=CF,DE=BF.请推导下列结论:⑴∠D=∠B;⑵AE∥CF.8、已知如图,A、E、F、C四点共线,BF=DE,AB=CD.⑴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DEC≌△BFA;⑵在⑴的基础上,求证:DE∥BF.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针对性训练题1、如图1,AB∥CD,AB=CD,BE=DF,则图中有多少对全等三角形( )A.3B.4C.5D.62、如图2,AB=AC,AD=AE,欲证△ABD≌△ACE,可补充条件( )A.∠1=∠2B.∠B=∠CC.∠D=∠ED.∠BAE=∠CAD3、如图3,AD=BC,要得到△ABD和△CDB全等,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A.AB∥CDB.AD∥BCC.∠A=∠CD.∠ABC=∠CDA4、如图4,AB与CD交于点O,OA=OC,OD=OB,∠AOD=________,•根据_________可得到△AOD≌△COB,从而可以得到AD=_________.5、如图5,已知△ABC中,AB=AC,AD平分∠BAC,请补充完整过程说明△ABD≌△ACD的理由.∵AD平分∠BAC,∴∠________=∠_________(角平分线的定义).在△ABD和△ACD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D≌△ACD()DC BA 6、如图6,已知AB=AD ,AC=AE ,∠1=∠2,求证∠ADE=∠B.7、如图,已知AB=AD ,若AC 平分∠BAD ,问AC 是否平分∠BCD ?为什么?8、如图,在△ABC 和△DEF 中,B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下面有4个条件,请你在其中选3个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写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①AB=DE ; ②AC=DF ; ③∠ABC=∠DEF ; ④BE=CF.9、如图⑴,AB ⊥BD ,DE ⊥BD ,点C 是BD 上一点,且BC=DE ,CD=AB .⑴试判断AC 与C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⑵如图⑵,若把△CDE 沿直线BD 向左平移,使△CDE 的顶点C 与B 重合,此时第⑴问中AC 与BE 的位置关系还成立吗?(注意字母的变化)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AS)和(ASA)针对性训练题 【典型例题】例1.如图,AB ∥CD ,AE=CF ,求证:AB=CD例2.如图,已知:AD=AE ,ABE ACD ∠=∠,求证:BD=CE.例3.如图,已知:ABD BAC D C ∠=∠∠=∠.,求证:OC=OD.例4.如图已知:AB=CD ,AD=BC ,O 是BD 中点,过O 点的直线分别交DA和BC 的延长线于E ,F.求证:AE=CF. 例5.如图,已知321∠=∠=∠,AB=AD.求证:BC=DE.例6.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DC ,AD=BC ,点F 在AD 上,点E 在BC 上,AF=CE ,EF 的对角线BD 交于O ,请问O 点有何特征?AEABDC EO12 3 AFDOBECABCDO【经典练习】1.△ABC 和△C B A '''中,C B C B A A ''='∠=∠,',C C '∠=∠则△ABC 与△C B A ''' .2.如图,点C ,F 在BE 上,,,21EF BC =∠=∠请补充一个条件,使△ABC ≌DFE,补充的条件是 .3.在△ABC 和△C B A '''中,下列条件能判断△ABC 和△C B A '''全等的个数有( ) ①A A '∠=∠ B B '∠=∠,C B BC ''= ②A A '∠=∠,B B '∠=∠,C A C A ''=' ③A A '∠=∠ B B '∠=∠,C B AC ''= ④A A '∠=∠,B B '∠=∠,C A B A ''='A . 1个B. 2个C. 3个D. 4个4.如图,已知MB=ND ,NDC MBA ∠=∠,下列条件不能判定是△ABM ≌△CDN 的是( )A .N M ∠=∠ B. AB=CDC . AM=CND. AM ∥CN5.如图所示, ∠E =∠F =90°,∠B =∠C ,AE =AF , 给出下列结论①∠1=∠2 ②BE=CF ③△ACN ≌△ABM④CD=DN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如图;已知AC和BD相交于O;且BO=DO;AO=C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只能证明△AOB≌△CODB.只能证明△AOD≌△COBC.只能证明△AOB≌△COBD.能证明△AOB≌△COD和△AOD≌△COB2.已知△ABC的六个元素;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A.甲和乙B.乙和丙C.只有乙D.只有丙3.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不能判定△ABM≌△CDN的条件是A.∠M=∠N B.AB=CD C.AM=CN D.AM∥CN4.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也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A.带①去B.带②去C.带③去D.带①和②去第3题第4题第7题5.下列条件不可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直角边和它所对的锐角对应相等D.一个锐角和锐角所对的直角边对应相等6.△ABC中;AB=AC;BD、CE是AC、AB边上的高;则BE与CD的大小关系为A.BE>CD B.BE=CD C.BE<CD D.不确定7.如图;是一个三角形测平架;已知AB=AC;在BC的中点D挂一个重锤;自然下垂.调整架身;使点A恰好在重锤线上;AD和BC的关系为______.8.正方形ABCD中;AC、BD交于O;∠EOF=90o;已知AE=3;CF=4;则EF的长为___. 9、若△ABC的边a;b满足22-+-+=;则第三边c的中线长m的取值范围a ab b12161000为10.“三月三;放风筝”;如图1—24—4是小明制作的风筝;他根据DE=DF;EH=FH;不用度量;就知道∠DEH=∠DFH;小明是通过全等三角形的识别得到的结论;请问小明用的识别方法是_____用字母表示.第10题第8题11.已知如图;AE=AC;AB=AD;∠EAB=∠CAD;试说明:∠B =∠D12. 已知:如图;AB=DC ;AD=BC ; O是BD中点 ;过O的直线分别与DA、BC的延长线交于E、F.求证:OE=OF二.拓展提高13.如图;线段AB、CD相交于点O;AD、CB的延长线交于点E;OA=OC;EA=EC;说明∠A=∠C.14. 已知:如图;AB=AC;AE平分∠BAC.求证:∠DBE=∠DCE.15.沿矩形ABCD的对角线BD翻折△ABD得△A/BD;A/D交BC于F;如图所示;△BDF是何种三角形请说明理由.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BD平分∠ABC;∠A+∠C=180o;试说明AD=CD.。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1、如图 1, AB=AD , CB=CD ,∠ B=30 °,∠ BAD=46 °,则∠ ACD 的度数是 ()A.120 °B.125 °C.127°D.104 °2、如图 2,线段 AD 与 BC 交于点 O,且 AC=BD , AD=BC , ? 则下面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 ABC ≌△ BADB. ∠ CAB= ∠ DBAC.OB=OCD.∠ C= ∠D3、在△ ABC 和△ A 1B 1C1中,已知 AB=A 1B 1, BC=B 1C1,则补充条件 ____________,可得到△ ABC ≌△A 1B1C1.4、如图 3,AB=CD ,BF=DE ,E、F 是 AC 上两点,且AE=CF .欲证∠ B= ∠ D,可先运用等式的性质证明AF=________ ,再用“ SSS”证明 ______≌ _______得到结论.5、如图,已知AB=CD ,AC=BD ,求证:∠ A= ∠ D.6、如图, AC 与 BD 交于点 O, AD=CB ,E、F 是 BD 上两点,且AE=CF ,DE=BF. 请推导下列结论:⑴∠ D=∠B ;⑵ AE ∥CF.7、已知如图,A 、 E、F、 C 四点共线, BF=DE , AB=CD.⑴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 DEC ≌△ BFA ;⑵在⑴的基础上,求证: DE∥ BF.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1、如图1, AB ∥ CD , AB=CD, BE=DF ,则图中有多少对全等三角形()A.3B.4C.5D.62、如图2, AB=AC,AD=AE,欲证△ABD≌△ ACE ,可补充条件()A. ∠ 1= ∠23、如图 3, AD=BCA.AB ∥ CDB.∠ B= ∠ C,要得到△ ABDB.AD ∥ BCC.∠ D= ∠ ED. ∠BAE= ∠CAD 和△CDB 全等,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 C.∠A=∠ C D. ∠ABC= ∠ CDA)4、如图 4, AB 与 CD 交于点 O, OA=OC , OD=OB ,∠ AOD=________ , ? 根据 _________可得到△ AOD≌△ COB,从而可以得到AD=_________ .5、如图 5,已知△ ABC 中, AB=AC , AD 平分∠ BAC ,请补充完整过程说明△∵ AD 平分∠ BAC ,∴∠ ________=∠ _________(角平分线的定义).在△ ABD 和△ ACD 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BD≌△ ACD(ABD)≌△ ACD的理由.6、如图 6,已知 AB=AD , AC=AE ,∠ 1= ∠ 2,求证∠ ADE= ∠ B.7、如图,已知AB=AD ,若 AC 平分∠ BAD ,问 AC 是否平分∠ BCD ?为什么?BA CD8、如图,在△ABC 和△ DEF 中, B 、 E、 F、 C,在同一直线上,下面有 4 个条件,请你在其中选 3 个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写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①AB=DE ;② AC=DF ;③∠ ABC= ∠ DEF ;④ BE=CF.9、如图⑴, AB ⊥ BD , DE⊥ BD ,点 C 是 BD 上一点,且BC=DE , CD=AB .⑴试判断AC 与 C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⑵如图⑵,若把△CDE 沿直线 BD 向左平移,使△CDE 的顶点 C 与 B 重合,此时第⑴问中的位置关系还成立吗?(注意字母的变化)AC与BE全等三角形(三) AAS和 ASA【知识要点】1.角边角定理( ASA):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 .角角边定理( 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典型例题】例 1.如图, AB∥ CD, AE=CF,求证: AB=CDD FC O例 2.如图,已知: AD=AE,ACD ABE ,求证:BD=CE.AE BAD E例 3.如图,已知:CD . BAC ABD ,求证:OC=OD.B CD COA B例 4.如图已知: AB=CD,AD=BC,O是 BD中点,过 O点的直线分别交DA和 BC的延长线于E,F. 求证: AE=CF.FDCOAB例 5.如图,已知123 ,AB=AD.求证:BC=DE.EA2E1OB D 3C例6.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中, AB=DC,AD=BC,点 F 在 AD 上,点 E 在 BC上, AF=CE, EF 的对角线 BD 交于 O,请问 O点有何特征?A F DOB EC【经典练习】1. △ ABC和△A B C中,A A' , BC B C ,C C 则△ABC与△ A B C.2.如图,点 C,F 在 BE上,12, BC EF ,请补充一个条件,使△ABC≌DFE,补充的条件是.A DB 12EC F3.在△ ABC和△A B C中,下列条件能判断△ABC和△A B C全等的个数有()① A AB B , BC B C② AA , B B , AC A C③ A AB B , AC B C④ AA , B B , AB A CA .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4.如图,已知 MB=ND,MBA NDC ,下列条件不能判定是△ABM≌△CDN的是()A.M NB. AB=CD M NC. AM=CND. AM∥ CN5.如图 2 所示,∠E=∠ F=90°,∠ B=∠ C, 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 1=∠2② BE=CF③△ ACN≌△ ABM④ CD=DN A C B D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 _________ 。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判定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已知AB 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ADC △≌△的是( )A. CB CD =B. BAC DAC ∠=∠C. BCA DCA ∠=∠D. 90B D ∠=∠=︒2.如图,已知ABC DCB ∠=∠,添加下列所给的条件不能证明ABC DCB △≌△的是( )A. A D ∠=∠B. AB DC =C. ACB DBC ∠=∠D. AC BD =3.如图,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CD 与BE 相交于O 点,已知AB AC =,现添加以下的哪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BE ACD ≅△△( )A.B C ∠=∠B.AD AE =C. BD CE =D.BE CD =4.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如图所示),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与原来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方法是( )A.带①去B.带②去C.带③去D.带①②③去5.如图,BF EC B E =∠=∠请问添加下面哪个条件不能判断ABC DEF ≅△△( )A.A D ∠=∠B.AB ED =C.//DF ACD.AC DF =6.如图,点B E C F 、、、在同一条直线上,//AB DE ,AB DE =,要用SAS 证明ABC DEF ≅△△,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A .A D ∠=∠B .//AC DF C .BE CF =D .AC DF =7.下列各图中a b c ,,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 △全等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只有丙8.如图,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CD 与BE 相交于O 点,已知AB AC =,现添加以下的哪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BE ACD ≅△△?( )A.B C ∠=∠B.AD AE =C. BD CE =D.BE CD =9.如图所示的是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的示意图,则说明'''A O B AOB ∠=∠的依据 是( )A.S.A.SB.S.S.S.C.A.A.S.D.A.S.A.10.如图,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便是AOB ∠的平分线这种方法所用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 )A.S.A.S.B.S.S.S.C.A.S.A.D.A.A.S.11.如图,AB AD =,BC CD =,点E 在AC 上,则全等三角形共有( )A.1对B.2对C.3对D.4对12.如图,在ABC △和DEF △中,,B E C F ,,在同一直线上,AB DE =,AC DF =,要使ABC DEF ≅△△,还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A.EC CF =B.BE CF =C.B DEF ∠=∠D.//AC DF13.如图,ABC △中,AB AC =,EB EC =,则由“S.S.S.”可以判定( )A.ABD ACD ≅△△B.ABE ACE ≅△△C.BDE CDE ≅△△D.以上答案都不对14.如图,点E 在ABC △的外部,点D 在边BC 上,DE 交AC 于点F .若12∠=∠,E C ∠=∠,AE AC =,则( )A.ABC AFE ≅△△B.AFE ADC ≅△△C.AFE DFC ≅△△D.ABC ADE ≅△△15.下列条件能判 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A.有两边对应相等B.有两角对应相等C.有一边一角对应相等D.能够完全重合16.如图,全等的两个三角形是(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17.如图,点,,,B E C F 在同一条直线上,//,AB DE AB DE = ,要用“边角边”证明ABC DEF ≅△△,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A.A D ∠=∠B.//AC DFC.BE CF =D.AC DF =18.如图,点P 是AB 上任一点,ABC ABD ∠=∠,从下列各条件中补充一个条件,不一定能推出APC APD ≅△△.的是( )A.BC BD =B.ACB ADB ∠=∠C.AC AD =D. CAB DAB ∠=∠二、证明题19.如图:点C D 、在AB 上,且//AC BD AE FB AE BF ==,,.求证://DE CF .20.如图,已知CA CB =,AD BD =,M N ,分别是CB CA ,的中点,求证:DN DM =.21.如图,已知AB AE =,12∠=∠,B E ∠=∠.求证:BC ED =.22.如图,90A D ∠=∠=︒,AC DB =,AC DB ,相交于点O .求证:OB OC =.23.如图(1)在ABC △中,90ACB AC B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AD MN ⊥于点D ,BE MN ⊥于点E 。
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全等三角形判定、选择题:1-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A.SSSB.SASC.AASD.ASA2•方格纸中,每个小格顶点叫做一个格点,以格点连线为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
如图,在4X4的方格纸中,有两个格点三角形△ABC、ADEF,下列说法中成立的是()A.ZBCA=ZEDF CoZBAC=ZEFDB.ZBCA=ZEFDD.这两个三角形中,没有相等的角3•如图所示,△ABD9ACDB,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BD和厶CDB的面积相等B.AABD和厶CDB的周长相等C.ZA+ZABD=ZC+ZCBDD.AD〃BC,且AD=BC4.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5-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6•如图,在AABC和厶BDE中,点C在边BD上,边AC交边BE于点F.若AC=BD,AB=ED,BC=BE,则Z AACB等于(B.ZBEDC.寺ZAFBD.2ZABFA.ZEDBBA B C DB.ZA=ZDC.AC=DD.ZACB=ZF7.在AABC 和厶A /B /C /中,已知ZA=ZA /,AB=A /B /,在下面判断中错误的是()A. 若添加条件AC=A /C /,则厶ABC^^^A /B /C /B. 若添加条件BC=B /C /,则厶ABC^^^A /B /C /C 。
若添加条件ZB=ZB /,则△ABC^^^A /B /C /D 。
若添加条件ZC=ZC /,则△ABC^^^A /B /C /8•如图,AABC 和厶DEF 中,AB=DE 、ZB=ZDEF,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无法证明厶ABC^^DEF ()9•如图,在△ABC 中,ZABC=45°,AC=8cm,F 是高AD 和BE 的交点,则BF 的长是()A.4cmB.6cmC.8cmD.9cm1°.在如图所示的5X5方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ABC 是格点三角形(即顶点恰好是正方形的顶点),则与△ABC 有一条公共边且全等的所有格点三角形个数是()11.如图,点E 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且EC=2AE ,直角三角形FEG 的两直角边EF 、EG 分别交BC 、DC 于点M 、N.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则重叠部分四边形EMCN 的面积为( A.AC 〃DF12-在连接A地与B地的线段上有四个不同的点D、G、K、Q,下列四幅图中的实线分别表示某人从A 地到B地的不同行进路线(箭头表示行进的方向),则路程最长的行进路线图是(C、填空题:I3•如图所示,有一块三角形的镜子,小明不小心弄破裂成1、2两块,现需配成同样大小的一块.为了方便起见,需带上—块,其理由是.14.如图示,点B在AE上,ZCBE=ZDBE,要使AABC^AABD,还需添加一个条件是,(填上你认为适当的一个条件即可)15•如图,已知Z1=Z2,AC=AD,请增加一个条件,使△ABC9AAED,你添加的条件是16-如图,Z1=Z2,要使△ABD9AACD,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只添一个条件即可).17•如图,在△ABC中,AB=AC,AD丄BC于D点,E、F分别为DB、DC的中点,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对.18•如图,△ABD9ABAC,若AD=BC,则ZBAD的对应角是.19-如图,已知AB丄BD,垂足为B,ED丄BD,垂足为D,AB=CD,BC=DE,则ZACE=_度.2°・如图,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条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三、解答题:21•如图,ZDCE=90°,CD=CE,AD丄AC,BE丄AC,垂足分别为A.B.试说明AD+AB=BE.22.如图,E、A.C三点共线,AB〃CD,ZB=ZE,,AC=CD。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巩固与提高
A:学习篇
(一)全等三角形的特征
∵△ABC≌△DEF
∴AB=,AC= BC= ,
∠A=,∠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二)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
1、如图:△ABC与△DEF中
2、如图:△ABC与△DEF中∵∵
∴△ABC≌△DEF()∴△ABC≌△DEF ()
3、如图:△ABC与△DEF中
4、如图:△ABC与△DEF中∵∵
∴△ABC≌△DEF()∴△ABC≌△DEF ()
5、如图:Rt△ABC与Rt△DEF中,∠____=∠_____=90°
∵
∴Rt△ABC≌Rt△DEF()
①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有一组边对应相等;②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2.证题的思路:
B:运用篇
一.理解运用
1、下列条件能判断△ABC和△DEF全等的是()
A)、AB=DE,AC=DF,∠B=∠E
B)、∠A=∠D,∠C=∠F,AC=EF
C)、∠A=∠F,∠B=∠E,AC=DE
D)、AC=DF,BC=DE,∠C=∠D
2、在△ABC和△DEF中,如果∠C=∠D,∠B=∠E,要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要的条件是()
A)、AB=ED B)、AB=FD C)、AC=DF D)、∠A=∠F
3、在△ABC和△A’B’C’中,AB=A’B’,A C=A’C’,要证△ABC≌△A’B’C’,有以下四种思路证明
: ①BC=B’C’;②∠A=∠A’;③∠B=∠B’;④∠C=∠C’,其中正确的思路有()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 D)、③④
4.如图,已知AC和BD相交于O,且BO=DO,AO=C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只能证明△AOB≌△COD
B.只能证明△AOD≌△COB
C.只能证明△AOB≌△COB
D.能证明△AOB≌△COD和△AOD≌△COB
5.已知△ABC的六个元素,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只有乙D.只有丙
6.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不能判定△ABM≌△CDN的条件是()A.∠M=∠N B.AB=CD C.AM=CN D.AM∥CN
7.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也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A.带①去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和②去
第6题第7题
8.下列条件不可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直角边和它所对的锐角对应相等
D.一个锐角和锐角所对的直角边对应相等
二、解答题
1、已知:如图,AE=CF,DE⊥AC,BF⊥AC,E,F是垂足,CD=AB,求证:DE=BF
如图,已知CA=CB,AD=BD,M、N分别是CA、CB的中点,求证:DM=DN
12. 已知:如图,AB=DC ,AD=BC , O是BD中点 ,过O的直线分别与DA、BC的延长线交于E、F.
求证:OE=OF
14. 已知:如图,AB=AC,AE平分∠BAC.求证:∠DBE=∠DCE.
15.沿矩形ABCD的对角线BD翻折△ABD得△A/BD,A/D交BC于F,如图所示,△BDF 是何种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BD平分∠ABC,∠A+∠C=180o,试说明AD=CD.
17、在△ABC中∠BAC是锐角,AB=AC,AD和BE是高,它们交于点H,且AE=BE;
(1)求证:AH=2BD;
(2)若将∠BAC改为钝角,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的结论还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