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阅读调查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6
关于我校学生使用新媒体情况的调查第一篇:关于我校学生使用新媒体情况的调查关于我校学生使用新媒体情况的调查1.自己有手机、电脑吗?都有()只有手机()只有电脑()都没有()2.您生活中最常接触的媒体形式(多选)?报纸()广播()电视()手机()微博()QQ()搜索引擎()新闻资讯网()游戏()视听网()其他()3.您接触新媒体的主要动机(多选)?获取信息()休闲娱乐()消磨时间()与外界交际、沟通()学习()没法躲开()4.新媒体使用情况(多选)是否使用即时通信(如QQ、MSN等)()是否使用搜索引擎(如百度、Goole等)()是否使用网络媒体浏览网络新闻、网络娱乐(包括游戏、视听下载等)()是否使用网络购物()是否使用微博、博客()5.在使用新媒体是否出现以下情况(多选)玩电脑时间较长(超2小时)()花大量时间在QQ、微博等人际交流上()随意复制、黏贴网络上或其他论文中的内容,应付老师的作业()在网络聊天时使用不文明语言或撒谎()上课不由地看看手机或玩手机()6.您对下列问题的态度(A.很符合 B.基本符合 C.不符合)会熟练的运用各媒介获取我需要的信息()会很好的对新闻报道的真假进行辨别()会去学校图书馆(一周至少一次)()会使用学校图书馆的数据库等电子资源()7.关于下面的评价,您是否赞成?(A.赞成 B.不一定 C.不赞成)新媒体改变了我的生活、学习及消费方式()新媒体影响了我的价值观念及人际关系()新媒体影响了我的心理健康(网络综合症.如网瘾)()新媒体有助于舆论监督、揭露腐败()新媒体使我们社会交往的主要途径()新媒体造成虚假信息、不良信息泛滥()调查人数:()第二篇:我校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我校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摘要:为了充分了解我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掌握其影响因素,研究和分析其产生原因,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意识,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此进行了分析。
发放100份调查问卷,以百分比的形式进行统计分析。
关于新媒体调研报告新媒体调研报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新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传播思想的主要途径。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媒体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工作。
在此报告中,我们将就新媒体的发展情况、使用习惯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新媒体的发展情况1. 新媒体的普及程度: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数据,我们发现新媒体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大多数人已经拥有了智能手机、电脑等设备,并且每天都使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交流和娱乐。
2. 新媒体的应用领域:新媒体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电商等。
人们通过新媒体获取新闻资讯、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在线购物等。
3. 新媒体的影响力: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对舆论和社会事件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例如,一条微博、一篇推文的转发量可能远超过传统媒体的报道。
二、新媒体的使用习惯1. 新媒体使用时间: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人每天花费数小时使用新媒体,其中以青少年和年轻人为主。
他们喜欢通过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浏览和发布内容。
2. 新媒体使用目的:人们使用新媒体的目的丰富多样,包括获取新闻信息、娱乐消遣、学习知识等。
其中,社交媒体是人们最常用的娱乐工具之一,对于青年人的社交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新媒体使用平台:目前,移动设备成为了人们使用新媒体的主要平台。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接触到新媒体。
三、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1. 小程序的兴起:小程序作为新兴的应用形式,正在逐渐崭露头角。
小程序的快速发展将会为新媒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2. 视频内容的增加:视频内容在新媒体中的占比逐渐增加。
随着5G技术的普及,视频内容将更加高清、流畅,人们对于视频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3. 社交媒体的发展:社交媒体不仅限于个人交友,还包括商业社交、专业领域交流等。
未来社交媒体将会更加多样化,人们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商务合作和技术交流会变得更加便捷。
总结:新媒体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播思想的主要途径。
新媒体调研报告(共3篇)第1篇:媒体调研报告第一部分媒体调研一、调研目的近期通过对银川市广告投放媒体的调查和研究,从中筛选出符合本品牌宣传投放的媒体,使品牌定位与媒体选择相互吻合,达到受众群体的精确化传播,费效比的合理控制。
通过多种媒体的搭配组合,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将的品牌内涵、产品特色、服务优势传达给目标消费群体,扩大品牌的知名度。
进而提升进店率,形成美誉度。
二、调研项目1、广播:广播广告广播广告具有覆盖范围广、广告千人成本相对较低、效率高,目标受众针对性强,灵活便捷的特点,通过对宁夏广播媒体的调究发现,宁夏收听率较高的广播分别为:宁夏交通音乐广播和银川交通音乐广播。
⑴宁夏交通广播频率:FM98.4覆盖范围:宁夏全区收听人群:出租车司机、私家车主、乘客;媒体特性:适合长期的品牌宣传及特定时间段促销活动的投放;⑵银川交通音乐广播频率:FM100.6覆盖范围:银川市及周边地区;收听人群:以出租车司机、私家车主为主(其中在出租车行业收听率达到80%);媒体特性:适合长期的品牌宣传及特定时间段促销活动投放;两个频道相比而言,宁夏交通广播的覆盖范围更广,收听人数居多,但是在特定行业(出租车)银川交通音乐广播的收听率遥遥领先,在广告投放费用方面,宁夏交通广播同比费用偏高(以15秒广告为例,宁夏交通广播特A段:135元/次;银川交通音乐广播特A段:63元/次)。
再次,银川交通音乐广播主要收听人群为出租车和私家车主,更加符合的目标受众人群。
综合以上因素考虑,银川交通音乐广播更加适合的广告投放。
二、报纸:报花报纸广告具有覆盖覆盖面广、发行量大、千人成本较低、阅读方式灵活、时效性强的特点。
报花广告虽然版面小、信息承载量少,但其特殊的版面位置(报纸的头版右下角)使其仍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数据显示,《新消息报》和《银川晚报》是宁夏当地的两大主流报纸,其日发行量位居宁夏报纸行业的前茅。
⑴新消息报发行量:140,000份/期阅读人群: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写字楼、酒店、个体私营等(百姓报纸);广告规格:头版,3cm*4cm;价格:100元/cm2,1200元/期;媒体特点:适合长期的品牌宣传和基本信息的告知;⑵银川晚报发行量:70,000份/期阅读人群: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写字楼、酒店等(银川党报,行政、企事业单位必定);广告规格:头版,3cm*5cm;价格:80元/cm2,1200元/期;媒体特点:适合长期的品牌宣传和基本信息的告知;两大报纸相比,虽然单价、尺寸不同但每期总价格相同,费用差持平。
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报告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这一背景下,了解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现状对于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需求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查旨在探究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习惯和态度,并提供一些对于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新媒体教育和管理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二、调查内容及方法2\1 调查内容本调查主要涉及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频率、使用目的、使用平台和对新媒体的认知程度等内容,同时也关注大学生对于新媒体带来的影响以及新媒体对其学习和社交的作用。
2\2 调查方法为了获取全面准确的数据,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设计了一份结构化的问卷,发放给了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内的500名大学生进行填写。
问卷包括多项选择题和开放性问题,以涵盖尽可能多的相关细节。
三、调查结果3\1 新媒体使用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每天使用新媒体的时间超过3小时,其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每天使用时间在5小时以上。
3\2 新媒体使用目的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目的包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和学习交流。
其中,获取信息是最主要的使用目的,占比超过80%。
3\3 新媒体使用平台在新媒体使用平台方面,方式是最主要的设备,超过90%的大学生使用方式进行新媒体操作。
此外,电脑和平板电脑也是常用的设备。
3\4 对新媒体的认知程度大多数大学生对新媒体有一定的认知,他们知道什么是新媒体以及新媒体的一些常见特点和应用,但在具体细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了解不足。
3\5 新媒体的影响和作用大学生普遍认为新媒体对其学习和社交有积极的影响。
他们可以通过新媒体方便地获取学习资料和与同学交流讨论。
然而,也有少数大学生表示新媒体对他们的学习和社交造成了消极影响,容易分散注意力和导致沉迷。
四、建议4\1 加强新媒体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新媒体教育,提高他们对新媒体的认知程度,培养正确的使用习惯,防止新媒体对学习和社交造成负面影响。
大学生新媒体调查报告大学生新媒体调查报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情况和态度,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报告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新媒体的普及程度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使用新媒体,其中包括社交媒体、短视频、音乐平台等。
社交媒体是大学生们最常用的新媒体形式,超过95%的受访者表示每天都会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互动和交流。
短视频平台的使用也相当普遍,有80%的受访者表示每周至少会观看一次短视频。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1. 社交互动的改变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大学生之间的社交互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传统的面对面交流逐渐被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所取代。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愿意通过社交媒体与朋友保持联系,而不是面对面交流。
2. 信息获取的便捷性新媒体的普及使得大学生获取信息变得更加便捷。
通过社交媒体,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最新的新闻、热点话题和娱乐资讯。
此外,新媒体还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学术论坛等方式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3. 情感表达的多样性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表达情感的新方式。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的心情、经历和观点,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
此外,短视频平台也成为了大学生们表达自我、展示才华的舞台。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挑战1. 时间管理困难尽管新媒体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带来了时间管理上的困扰。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使用新媒体时会不自觉地浪费大量的时间,导致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增加。
2. 信息真实性难以辨别新媒体上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辨别,这给大学生带来了困扰。
虚假信息的传播和网络谣言的泛滥使得大学生们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新媒体上的内容,提高自己的信息辨别能力。
3. 个人隐私泄露风险大学生在新媒体上的活动往往会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泄露风险。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会被滥用或泄露。
新媒体调查情况汇报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新媒体的调查情况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媒体的发展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并就调查情况进行了汇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一、新媒体使用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新媒体的使用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人们都会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的获取和交流。
其中,社交媒体的使用率最高,其次是视频平台和新闻客户端。
这表明新媒体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媒体内容偏好。
在新媒体内容方面,我们发现用户更加偏好轻松有趣的内容。
在社交媒体上,用户更加喜欢观看搞笑视频和分享生活趣事,而在新闻客户端上,用户更加喜欢阅读娱乐八卦和社会热点。
这也反映了新媒体内容在满足用户娱乐需求方面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内容制作上需要更加注重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加符合用户喜好的内容。
三、新媒体传播效果。
新媒体的传播效果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通过调查发现,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在热点事件和突发事件的传播上,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传统媒体。
这也意味着,新媒体在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方面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新媒体的传播效果,做好舆情监控和应对工作。
四、新媒体发展趋势。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新媒体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内容个性化、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上。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平台将更加注重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提供更加精准的推荐和定制化的服务。
同时,新媒体平台也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升内容的呈现方式和交互体验,以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和使用。
综上所述,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新媒体的调查情况也需要我们更加重视。
我们将根据调查结果,不断优化新媒体内容和服务,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推动新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关注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做好未来的规划和布局,以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报告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信息获取和交流平台。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现状及其对生活的影响,我们开展了一项调查。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频率、方式和偏好,以及新媒体对其生活的影响,并为今后的新媒体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300份。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新媒体使用频率、使用方式、使用偏好、对新媒体的看法等方面。
四、调查结果4.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所发放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确定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涉及各专业、年级和性别。
4.2 新媒体使用频率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频率较高。
根据统计数据,超过70%的受访者每天都会使用新媒体,其中约30%的受访者每天使用新媒体的时间超过3小时。
4.3 新媒体使用方式对于新媒体的使用方式,调查显示大学生主要通过方式进行新媒体的使用,占比超过80%。
此外,部分受访者也使用电脑和平板电脑来浏览新媒体内容。
4.4 新媒体使用偏好在新媒体的使用偏好方面,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时主要关注新闻、社交媒体、娱乐和学术研究等内容。
其中,社交媒体是最受欢迎的一类新媒体内容,占比超过50%。
4.5 对新媒体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新媒体持积极态度,认为新媒体带来了便利和乐趣。
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新媒体过于依赖和影响学习与工作。
五、调查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5.1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频率较高,且使用时间普遍较长。
5.2 大学生主要通过方式进行新媒体的使用。
5.3 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偏好方面主要关注新闻、社交媒体、娱乐和学术研究等内容。
5.4 大部分大学生对新媒体持积极态度,但也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新媒体过于依赖和影响学习与工作。
我省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新媒体阅读情况
调查报告
2012级新媒体与信息网络 120503070104 郝凯
[摘要]科技的发展催生了新的阅读载体——手机、电脑,同时一种崭新的阅读方式——新媒体阅读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为受众所接
受。
通过新媒体,可将阅读对象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可在带有显示屏的
阅读载体上阅读报告、期刊论文,浏览网页[1]。
新媒体阅读对高校艺术
类大学生也很是影响,我们应了解他们的新媒体阅读情况,并提出对策
和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阅读艺术类大学生
一、调查目的
了解我省高校艺术类学生的新媒体阅读情况;分析相对于传统阅读,新媒体阅读的优缺点;提出新媒体时代艺术类大学生阅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二、调查对象
河北传媒学院三个校区多个专业不同年级的100个在校学生,受访同学中,有51%女性、49%男性,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比较均衡。
播音主持专业的调查对象偏多,其次是摄影摄像专业,其他专业相对平均。
图1 调查对象情况
三、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的性别、专业、阅读方式、一天阅读花费的时间、阅读的目的、阅读资源的分享和新媒体阅读优缺点等,主要是了解艺术类大学生新媒体阅读的使用情况和对大学生的影响。
四、调查过程
讨论拟写调查问卷,经过老师审核确认。
用A4纸打印100份调查问卷。
小组成员有六人,每个校区分两人发放问卷。
回收问卷后进行编码,在Excel上录入数据,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阅读方式
艺术类大学生进行新媒体阅读的方式,手机占69%、平板电脑占12%、电子阅读器占8%、笔记本电脑占9%、其他占2%,由此看出艺术类大学生进行新媒体阅读的方式主要是手机;分析得出在艺术类大学生群体中占有率较高的手机和电脑网络等新媒体,以其价格公道、功能强大、使用性强等特点深得大学生喜爱,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新媒体阅读得到普及。
图2 新媒体阅读方式
(二)阅读时长
受访同学中新媒体阅读时长1~3小时占50%、3~5小时占24%、0~1小时占14%、5小时以上占12%。
新媒体阅读目的中打发时间占30%、娱乐休闲占28%、获取资讯占28%、增长知识占11%、其它站2%。
分析得出艺术类大学生新媒体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娱乐休闲、打发时间、获取资讯,只有少数同学是为了增长知识;艺术类大学生的新媒体阅读一天花费的时间50%都在1~3小时,所以新媒体阅读没有严重影响同学们学习生活;但是部分同学用时超过了5小时以上,这些同学需要引起老师和家长们的重视,以免影响这些同学的身心发展。
图3 新媒体阅读时间
图4 新媒体阅读的目的
(三)阅读资源情况
在艺术类院校,同学们对于新媒体阅读资源86%愿意和他人一起分享,而分享资源则会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使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有46%的同学会将新媒体阅读资源分享到微信,而QQ空间、微博、各大论坛占54%,由此看出,艺术类大学生微信使用更为频繁,微信中的新媒体阅读资源对艺术类大学生的阅读质量影响比较大。
图5 是否愿意分享新媒体阅读资源
图6 分享新媒体阅读资源的位置
(四)新媒体阅读优缺点
1.相对于传统阅读,新媒体阅读的优点主要表现
(1)激发艺术类大学生阅读的兴趣。
网络阅读、手机阅读、荧屏阅读等新媒体阅读形式多样、类型丰富,具有信息量大、刷新速度快、便于复制等特点,不同方式的阅读为艺术类大学生提供的是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阅读感受,可以极大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图7 新媒体阅读优点
(2)提高艺术类大学生阅读的效率。
新媒体阅读获取信息便利,可以即时互动、在线搜索,便于查找相关信息;笔记本、手机等阅读设备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阅读;相对于传统文本纯文本的形式,新媒体可以提供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在内的多样的阅读内容。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艺术类大学生阅读的效率。
(3)解决艺术类大学生自身发展中的问题。
网络的检索功能使艺术类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快捷的查找阅读内容,在新媒介提供的庞大的信息资源中,艺术类大学生可以借助广泛的阅读获得自我认同,并不断丰富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4)给艺术类大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
传统的阅读纸质图书不是探讨问题,仅是单向传播。
网络不但包括单向传播,还包括双向沟通。
信息的即时反
馈、良好的互动性为艺术类大学生在阅读后进行交流互动创造了条件[2]。
2.新媒体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
(1)网络信息的无序性使艺术类大学生感到无书可读。
在网上,资源看似辽阔无边、令人眼花缭乱,阅读只需点点鼠标便可达成,但实际上远非如此。
现在的网络,并没有建立起一个整合的图书平台,仍然是各自为政,对于图书的分类远不及图书馆和书店那样细致,常常令读者困惑,难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艺术类大学生因此而面临着信息膨胀所带来的/选择恐惧症。
图书市场上有各种名目的推荐书单、畅销排行,其中哪些书有读头,哪些书是噱头,艺术类大学生一时很难辨别。
(2)不安全的信息对艺术类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
艺术类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熟的关键时期,本身具有不成熟、不稳定的特点。
在复杂的阅读环境中,学生很难区分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价值取向趋于多元。
互联网上的有害信息威胁着学生道德伦理的建立,对于自控能力差的读者容易产生思想上的混乱,道德判断力削弱,从而导致阅读快餐化、低俗化倾向,造成阅读品位下降,极易引发艺术类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失范。
(3)在线阅读降低了艺术类大学生阅读质量。
人类认知世界有四个层次: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数字阅读在前两个层次上更具优势。
在传统媒体背景下的阅读中,信息主要是有序地被固定在纸张上的,相对有限的阅读区域让读者比较容易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阅读内容,从而深入地思考问题。
但是新媒体背景下的在线阅读常常伴随着广告、动画游戏的干扰,读者的思维被分割程零散、跳跃的片段,同时网页中的超文本、多链接的形式容易偏移或分散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力,无法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纵深分析和判断,从而使阅读沦为放松精神、休闲娱乐的渠道,阅读目的的娱乐化降低了艺术类大学生的阅读质量,久而久之使他们养成浮躁的阅读习惯,难以专注阅读。
图8 新媒体阅读缺点
(4)阅读网络化助长艺术类大学生对网络的心理依赖度。
丰富快捷、有声
有色的网络信息资源对接受能力强自控能力弱的艺术类大学生群体极具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艺术类大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一部分艺术类大学生甚至整天沉湎于网上,成为了所谓的宅一族。
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艺术类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心理疾患。
六、新媒体时代艺术类大学生阅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新媒体时代,艺术类大学生阅读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阅读意愿不强、阅读计划欠缺的现象,引人深思。
对此,笔者提出艺术类大学生阅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方面,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感知水平。
另一方面,正确分配阅读时间,将阅读感受固化成文字,学会在阅读中体会精神愉悦,是培养并保持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
第二,找准阅读定位。
新媒体时代,阅读媒介的多样化带来了便利的阅读渠道,也带来了良莠不齐的网络作品和快餐文化,大学生阅读市场堪忧。
因此,规范管理网络文学的基地网站,清理和整顿大量消极网络文学作品,找准阅读定位,提升大学生甄别阅读作品的能力,是有效防止艺术类大学生群体沉溺其中、提升自我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3]。
参考文献:
[1] 刘娜,高春阳,曲悠扬,王贵海.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10):24-24.
[2] 费鹏.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7-03.
[3] 彭嫚丽,姚亚峰,汪溶.新媒体时代惠州学院大学生阅读情况调研[J].教育理论研究,2014(9):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