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6
临水施工方案
一、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需要在水边进行施工。
然而,临水施工的特殊性给施工方带来了很多挑战。
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降低安全风险并保护环境,制定一份全面的临水施工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针对临水施工的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施工完成后的清理工作。
该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可行的指导,确保临水施工的安全、高效、环保。
二、施工准备
1. 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
在进行临水施工前,必须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防范事故的发生。
例如,要确保工作人员都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滑鞋、救生衣等。
同时,应设置防护栏杆和标识牌,以确保工作区域的清晰界定,避免人员误入危险区域。
2. 环境保护措施
临水施工往往涉及对水体的直接接触,因此必须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来防止水质污染。
这包括使用环保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没有废水和废料直接排入水体。
此外,需要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防护栏杆和警示标识,以防止施工现场的垃圾和粉尘进入水体。
三、施工过程
1. 建筑结构施工
根据具体的项目要求,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在临水施工中,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艺来应对水流和湿度等因素。
例如,在水中施工时,可以使用临时支撑结构来确保施工过程的稳定性。
2. 水下工程施工
对于涉及到水下工程的临水施工,需进一步进行特殊处理。
首先,确保水下工程的设计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然后,采用专业的水下施工设备和技术来完成任务,同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四、施工完成后的清理工作。
建筑工程临水施工方案在进行建筑工程时,有时候需要面对临水施工的情况。
临水施工涉及到水体的存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
本文将会探讨一些常用的建筑工程临水施工方案。
一、环境影响分析在进行临水施工前,必须对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的影响分析。
这包括水体的水质、水量、水流速度等等。
通过对环境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施工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
二、水体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水体。
首先,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围栏设置得当,以防止工人或非施工人员误入施工区域。
其次,要控制施工期间的噪音和震动,以减少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干扰。
最后,要定期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不会进入水体。
三、施工工艺选择选择适当的施工工艺对于临水施工来说十分重要。
有些施工工艺可能会对水体造成较大的影响,而有些则相对较小。
在选择施工工艺时,应该优先考虑那些对水体影响较小的方案,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四、污水处理在临水施工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污水。
对于这些污水,必须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以防止对水体造成污染。
常见的污水处理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具体的处理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五、施工期间的环境监测在临水施工期间,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环境监测包括对水质、水量、水流速度等参数的监测,以及对水体中的生物进行监测。
通过监测结果,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六、应急措施。
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临水作业领域日益扩大,临水作业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临水作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二、目标1. 提高临水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2. 严格落实临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作业安全;3. 加强临水作业安全监管,提高监管效能;4. 逐步降低临水作业事故发生率,实现安全生产。
三、组织机构成立临水作业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本专项方案的实施。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四、工作任务及措施1. 安全教育培训(1)对临水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置措施。
(2)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临水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2. 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临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2)制定临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
(3)加强作业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 安全技术措施(1)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临水作业设备,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加强作业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防护栏等。
(3)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安全监管(1)加强临水作业安全监管,对作业现场进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
(2)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存在安全隐患的作业单位,依法进行处罚。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监管合力。
5. 安全文化建设(1)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2)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五、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设立专项经费,用于临水作业安全培训、设备购置、安全检查等。
2. 人员保障:加强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
3. 技术保障:引进先进的安全技术,提高临水作业安全水平。
六、实施步骤1. 制定本专项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及措施。
2.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临水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一、背景为了加强临水临边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标准,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二、工作目标1. 提高临水临边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
2. 建立健全临水临边安全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3. 加强临水临边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4.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
三、组织领导成立临水临边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本专项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四、工作措施1. 开展全面排查整治(1)对临水临边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包括堤坝、桥梁、码头、护岸、围堰等。
(2)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
(3)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确保整改到位。
2. 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1)制定临水临边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职责、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2)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巡查、报告、应急处置等制度。
(3)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制度落实。
3.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1)开展临水临边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营造安全氛围。
4. 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1)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安全责任,层层压实责任。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机制,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考核。
(3)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5. 加强监督检查(1)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临水临边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整改到位。
(3)对整改不到位的,严肃追究责任。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专项工作顺利开展。
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专项工作顺利实施。
3.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4. 强化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
六、实施时间本专项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
工程施工临水方案一、背景及工程概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水资源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许多工程项目都涉及到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临水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某河流治理工程为例,介绍工程施工临水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该河流治理工程位于我国南方某城市,工程内容包括河道的疏浚、拓宽、加固以及沿岸绿化等。
工程区域内地势平坦,河流水系发达,流速缓慢,水位变化较大。
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临水方案设计1. 水资源利用方案(1)施工期水资源利用: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河水作为施工用水,减少对外部水源的依赖。
针对工程区域内的水位变化,设置临时围堰,调节水位,确保施工用水需求。
(2)永久性水资源利用:结合工程特点,设计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将雨水引入河道,补充河道水源,提高河道水质。
同时,沿岸设置绿化带,增强水土保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
2. 水资源保护方案(1)污染防治: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对施工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2)生态修复:针对施工区域内的水生态系统,采取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和保护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
三、临水方案实施1. 施工期水资源利用(1)设置临时围堰:根据工程需求,合理布置临时围堰,调节水位,确保施工用水需求。
(2)施工用水管理:建立施工用水管理制度,加强用水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用水效率。
2. 永久性水资源利用(1)雨水收集利用:设计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将雨水引入河道,补充河道水源。
(2)沿岸绿化:加强沿岸绿化带的建设,提高水土保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
四、临水方案效果评价1. 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通过临水方案的实施,工程用水得到有效保障,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2. 水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临水方案的实施,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对水环境的污染,改善了河道水质。
3. 生态环境改善:沿岸绿化带的建设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使工程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好的休闲空间。
第1篇一、方案概述为确保临水工程施工安全、高效、有序进行,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临水施工方案。
本方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设备、环境的安全。
二、施工范围及内容1. 施工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施工现场所有临水作业,包括基坑开挖、地下管道敷设、桥梁施工等。
2. 施工内容:(1)现场勘察与测量;(2)排水设施布置与施工;(3)围堰及支撑结构施工;(4)水下作业及施工;(5)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三、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成立临水施工小组,负责临水施工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临水作业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 施工设备:配备足够的排水设备、围堰材料、潜水设备等。
4. 施工材料:提前准备防水、防滑、防腐等材料。
四、施工流程1. 施工前准备:进行现场勘察与测量,确定施工范围、水位、地质条件等。
2. 排水设施布置与施工: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布置排水设施,确保排水畅通。
3. 围堰及支撑结构施工: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围堰及支撑结构,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水下作业及施工:按照水下作业规范,进行水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5. 施工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五、施工安全防护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穿戴救生衣、防滑鞋、防腐蚀手套等防护用品。
2.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3. 定期检查排水设施,确保排水畅通。
4. 水下作业时,配备足够的潜水员和救生设备。
5. 设置临时防护栏,防止施工人员坠落。
6.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六、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七、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2. 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培训,提高施工质量。
3.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4. 对不合格工程进行整改,确保施工质量。
八、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 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建筑工程临水措施方案一、前言在建筑工程中,如果项目临水,就需要采取临水措施来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保护周围环境和水资源。
临水措施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针对临水部位的特点和环境对工程施工的一系列保护措施。
本文将围绕建筑工程临水措施方案展开,包括临水工程背景、临水措施的必要性、临水措施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临水工程背景临水工程是指建设在水体附近的工程,对于临水工程,其施工和保护都需要特别的注意和规划。
一方面,临水工程的施工环境复杂,水体对工程施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临水工程施工对水体的保护也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对临水工程进行专门的规划和措施设计。
三、临水措施的必要性1. 保护水体环境。
临水工程的建设和施工会对水体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引起水污染、土壤侵蚀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临水措施来保护水体环境。
2. 保障工程施工进度。
由于临水工程环境复杂,可能会受到水体波动、水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临水措施来保障工程施工进度,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 防止水灾事故发生。
临水工程对于水灾事故的风险较高,需要采取临水措施来预防水灾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安全。
四、临水措施的具体内容1. 施工环境的调查与评估在确定临水工程的具体位置时,需要进行调查和评估,包括水文地质环境、水体水文动力学特征、水文气象特征、水质水量特征等方面的调查,对临水环境进行综合评估,为措施的制定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支持。
2. 施工方案的设计和优化根据临水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环境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工艺流程、设备选择等,力求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水域封闭施工方式对于一些需要深入水中施工的工程,可以采用水域封闭施工的方式,通过围堰封闭、水下拆除等方式进行施工,减少对水体的影响。
4. 水体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周围的水体环境,包括海岸线植被保护、工地回弹管理、泥土固化处理等,尽量减少工地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施工现场临水方案1. 引言在施工现场中,临水工作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进行与水域相关的工作。
这些工作涉及到水体保护、防水、排水等方面,对施工工艺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档旨在制定施工现场临水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水域安全和工程质量。
2. 施工现场临水工作范围施工现场临水工作范围包括以下方面: - 水域保护:保护水体资源,防止污染和水体生态破坏。
- 防水工程:确保建筑物或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水的渗漏和侵入。
- 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排水和废水排放系统的设计和施工。
3. 施工现场临水方案的制定原则制定施工现场临水方案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 安全性原则:保证施工人员和水域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 环保原则:在临水工作中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
- 质量原则: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达到设计要求。
4. 施工现场临水方案的具体内容4.1 水域保护措施•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水域工作区域临时封锁,设置防护网和屏障,防止施工材料和垃圾进入水体。
•提供临时储存区域,对施工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和排放。
•定期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没有杂物和污染物进入水域。
4.2 防水工程•根据建筑设计要求,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防水方案。
•选择适当的防水材料,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严格按照防水施工工艺,包括基层处理、涂刷防水材料和防水层硬化等步骤。
•检测和测试施工后的防水层,确保其质量和效果。
4.3 排水系统设计•根据工地地势和降水量,设计合理的雨水排水系统。
•设计合适数量的排水管道和排水口,确保及时排出降水。
•合理规划废水排放系统,设置废水收集和处理设施。
•排水系统施工前进行试验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5. 施工现场临水方案的实施和监管•制定具体的施工现场临水方案,并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配备专业的施工人员,按照方案进行施工作业。
•定期开展水域保护和防水层检测,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临水方案1. 概述临水方案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将建筑物与水体相邻或临近的设计方案。
这种设计方案可以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创造出美丽自然的景观效果。
临水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等。
2. 设计原则2.1 融入自然环境在临水方案中,最重要的原则是要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所处水域的特点,包括水体的形状、水流的速度和方向等。
根据不同的水域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设计手法,如将建筑与水体形成流线型的连接,或是设置观景台、露台等结构以便欣赏水景。
2.2 保护生态环境临水方案中需要兼顾建筑的美观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设计师应该尽可能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和破坏,合理规划周边景观,保护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2.3 提供便利的使用功能临水建筑除了要具备美观的外观,还需要提供便利的使用功能。
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可以设计水上交通设施、游泳池、码头等设施,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3. 设计案例3.1 临河住宅临河住宅临河住宅这是一座位于河边的豪华住宅。
设计师通过将建筑物与河水相连,使住宅的一层与水面平齐,形成一片水景延伸的效果。
住宅的二层以上采用了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3.2 湖畔公园湖畔公园湖畔公园这是一个位于湖畔的城市公园。
公园内设置了许多步道和花园,供人们休闲娱乐。
公园的中央是一个大型人工湖,湖水清澈见底,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赏和钓鱼。
公园还建有一座观景台,供游客俯瞰整个湖景。
4. 设计要点4.1 建筑材料选择在临水方案中,建筑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建议选用耐水性好、抗腐蚀能力强的材料,以保证建筑物在水边环境下的长期使用。
4.2 水处理设备为了保护水体的清洁和生态环境的稳定,建议在临水建筑中设置适当的水处理设备,如沉淀池、过滤器等,以净化水质,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4.3 安全措施在临水建筑中,安全措施尤为重要。
建议设置防护栏、警示标志等设施,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5. 结论临水方案是一种能够将建筑物与水域环境相融合的设计方案。
建筑工程临水办理方案一、前言在建筑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临水作业的情况,如河道、湖泊、海洋等水域附近的建筑施工。
这种情况下,需要制定临水办理方案,以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临水办理方案的制定过程和具体内容。
二、临水办理方案的制定过程1. 水域调查在制定临水办理方案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周围的水域进行调查。
这包括水域的深度、流速、水质和水体变化等情况。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水域的特性,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2. 风险评估针对临水施工可能面临的风险,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
包括水域变化可能导致的施工难度增加、人员安全受到威胁等情况。
风险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后续临水办理方案的制定。
3. 制定方案根据水域调查和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临水办理方案。
方案需要包括施工期间的安全措施、水域环境保护措施、施工管理措施等内容。
方案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核,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4. 宣传培训在实施临水办理方案之前,需要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宣传培训。
包括水域施工的风险和安全注意事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内容。
只有经过相关培训,施工人员才能充分认识到临水施工的重要性,提高施工中的安全意识。
5. 定期检查制定临水办理方案之后,需要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的检查。
检查的重点包括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水域环境保护的效果等内容。
只有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才能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三、临水办理方案的具体内容1. 安全措施在施工期间,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临水施工的安全。
首先是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临水作业的安全培训,包括水域中潜在的危险、救援方法等内容。
同时需要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救生衣、救生圈等,以备不时之需。
施工现场需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此外,需要制定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
2. 环境保护在临水施工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水域的环境。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临时用水原则 (1)
4、临时用水设置 (2)
5、临时用水量计算及管径复核 (2)
5.1 临时用水量计算 (2)
5.2 给水管管径复核 (3)
6. 临时用水维护 (4)
7. 临时排水设置 (4)
8. 附图 (5)
1
1、编制依据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1.3、《给水工程》华北标图集91SB3-1
1.4、《排水工程》华北标图集91SB4-1
1.5、《消防给水工程》华北标图集91SB11-1
1.6、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现场临时给排水接驳点、平面总图及相关技术资料
1.7、《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DB11-945-2012
1.8、天津市现行的消防管理办法《天津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1.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 50720-2011》
1.10、土建绘制的施工现场临建平面图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镇政府东侧,本工程总用地面123041.42平方米,和兴佳园总建筑面积214980.5平方米,建筑基底面积:7612.16平方米。
本项目包括25栋高层住宅楼,楼栋号编号为1-25#。
建设单位为天津市西青区精武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为天津建工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为天津市勘察院;
监理单位为天津市联合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临时用水原则
3.1 依建筑结构设计和获得业主方批准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为总依据,进行临时用水管线走向的设计。
3.2 本着“经济、科学、合理、文明”的原则,最大可能降低临时用水用电的工程成本。
3.3 以方便使用、管理和维护为指导原则,确保施工工期内生产生活的供水、排水、供电正常。
3.4 注重美观,符合文明工地标准和要求为原则整体考虑管线的布置。
4、临时用水设置
本系统的设置主要是生活区所用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
4.1 临时用水管材的选用:
本工程生活区临时用水主管线采用PE聚乙烯塑料管,主管线直径200mm,支线直径在40-80mm之间。
4.2 水源及主干管设置
现场在业主指定的市政供水管网处设置供水水源,在生活区设置水表井及总开关,水井表接生活区供水主干管线,各用水点直接从主干管上开三通口,并装配套阀门,供各区域使用,根据消防需要设置SN65消火栓,并单独设置消防管线,供室外消防用。
4.3 项目部办公及生活区用水
管理人员办公、生活区主要有卫生间、食堂、卫浴、洗手池、拖布池等用水点,通过计算,采用PE50聚乙烯塑料管引入能满足用水量。
4.4 劳务生活区
劳务生活区主要有食堂、卫生间、浴室、洗碗池、洗衣台及开水房等用水点,考虑生产工人人数多且集中的特点,卫生间采用高位自动冲洗水箱。
通过计算采用PE200管引入,生活区内支管采用PE40聚乙烯管。
4.5 消防用水
为满足消防需要消防管线单独设计,主干管线采用DN100镀锌钢管,水源处设置为两处消防专用水箱并且保证消防水泵长期供电。
5、临时用水量计算及管径复核
5.1 临时用水量计算
5.1.1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参考定额
故N
3
=0.025 m3/人.d+0.015 m3/人.d=0.04m3/人.d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流量Q
3
,按高峰1000人计算:
=1000×40×1.5 /(1×8×3600)
=2.08L/S
q
1
____生活用水量
P
1
____高峰人数(人)
N
3
____生活用水定额(一般为20~60L/人.班)
K
4
____用水不均衡系数,(参见《建筑工程施工常用资料手册》)
t ___ 每天工作班数
5.1.2 依据消防用水定额:
消防用水参考定额
序号用水对象火灾同时发生次数单位用水量
1
5000人以内一次m3/S 0.01 10000人以内m3/人.d m3/S 0.01~0.015 25000人以内m3/人.d m3/S 0.015~0.02
2
现场面积小于25公顷m3/人.次m3/S 0.01~0.015 现场面积大于25公顷m3/人.次m3/S 0.005
因生活区临建面积约0.8万平方,高峰期生活人数约为1000人,故现场消防用水量
q
2
取按同时发生火灾1次用水流量10 L/S计算。
5.1.3总用水量:
q
总=(q
1
+q
2
)×1.1=(2.08+10)×1.1=13.29L/S
5.2 给水管管径复核
5.2.1主管道:
本工程总水流量为13.29L/S,根据公式:D=(4Q/π×V×1000) 1/2取V=2m/S,当Q=26.97L/S
D=(4×13.29/3.14×2×1000) 1/2=0.184m
5.2.2 消防用水:
本工程消防水流量为10 L/S,根据公式:D=(4Q/π×V×1000) 1/2
取V=2m/S,当Q=10 L/S
D=(4×10/3.14×2×1000) 1/2=0.08m
消防管取管径DN100可以满足消防需要。
5.2.3 生产用水:
本工程生产水流量为12.8 L/S,根据公式:D=(4Q/π×V×1000) 1/2
取V=2m/S,当Q=12.8 L/S
D=(4×12.8/3.14×2×1000) 1/2=0.09m
生产用水主管管径PE100。
5.2.4生活用水
本工程生活水流量为4.17L/S,根据公式:D=(4Q/π×V×1000) 1/2
取V=2m/S,当Q=4.17L/S
D=(4×4.17/3.14×2×1000) 1/2=0.051m
管理人员生活区采用PE50聚乙烯塑料管引入能满足用水量。
劳务生活区生产工人人数多且集中,卫、浴用水量大,采用PE80聚乙烯塑料管引入,生活区内支管采用PE40聚乙烯管。
临时水管经济流速
6. 临时用水维护
6.1如临时用水的管道和其它阀件发生漏水现象,立刻通知值班人员总开关关闭,将管路或阀件修复完成后,再开启总开关。
6.2 维护人员要对现场的临时用水系统,做到经常检查,发现阀件有不严、渗水、漏水现象,及时更换。
7. 临时排水设置
7.1 临时排水总原则:
生活区临时建筑采用雨、污水分流,附以化粪池,隔油池、沉淀池的排放方式。
在生活区、办公区形成排水管网,并设检查井,雨、污水管采用DN300波纹管。
7.2 生活办公区污废水排放
卫生间的污水先通过化粪池再排入主排水管,最后接入污水检查井,排入市政管网;浴室、洗涤废水直接排入排水管,最后排入市政管网;食堂排水先通过隔油池,再排入主排水管,最后排入市政管网。
7.3 生活、办公区雨水排放
雨水管采用明沟收集,再接入雨水管网,最后接入雨水检查井,排入市政管网。
7.4 施工区雨水排放
沿施工区四周设明沟收集雨水,并增设沉淀池,雨水通过沉淀池后排入管网,最后接入市政管网。
8. 附图
1.生活区供水线路图;
2. 生活区下水线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