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实例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问题及防治措施摘要:岩土工程近年来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
众所周知,通常地质灾害造成的后果是无可预期,非常严重的。
本文从岩土工程的概念论起,分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需要防治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供有关人士参考查阅。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问题措施近年来,地质灾害不断爆发,危害范围也在逐渐扩大,这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下岩土工程的变化而造成的。
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也成为了各国关注的焦点。
作为全世界面积比较广大,气候条件等变化比较明显的国家,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问题更是迫在眉睫。
从2008年至今,中国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已经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恶性循环呢?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对岩土工程认识不够造成的。
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要更加深入的探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问题,并在实践中逐渐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将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一、岩土工程特点及与地质灾害的联系岩土工程作为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广受人们关注。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的地质工程学就开始了对岩土工程的研究。
总的来讲,岩土工程的探究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因为像泥石流,崩塌等大部分常见的地质灾害都是由地下岩体的变形,变质而引起的。
从概念上来讲,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所以它具有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等特点。
当然,地质灾害的爆发不仅受到岩体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不过不可否认,岩土工程的稳定确实是造成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要预防地质灾害,就必须要知道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然后通过对岩体等的研究得出起防治措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二、浅析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及类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而且地理位置独特,所以我国的地质构造相对其他国家较复杂。
在当今这个地球环境多变的世界,加上我国人口众多,本身对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较多,而且经济相对落后,承载能力较弱,所以我国地质灾害最大的特点就是发生率较高,影响范围较广,强度较高,损失较严重。
城市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城市岩土工程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对土壤和岩石进行工程开挖、填筑和处理的一门学科。
它与地质灾害防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
在城市建设中,地质灾害的防治至关重要,因为它涉及到城市的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城市岩土工程的角度探讨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防治方法和相关技术。
首先,城市岩土工程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城市建设的目标是为人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城市中常常存在着各种地质灾害隐患。
例如,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力极大,泥石流能够迅速冲毁建筑物和道路,滑坡会导致大片土壤滑坡等。
因此,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岩土工程处理,才能够实现对这些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控制。
其次,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与岩土工程密切相关。
在地质灾害防治中,主要包括地质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监测等环节。
首先,地质勘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它可以提供地质灾害的分布范围、特征和发生规律等信息,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然后,工程设计应根据地质灾害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选址、结构设计和抗震设计,以提高建筑物和工程的抗灾能力。
工程施工阶段需要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使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地质灾害的监测是为了及时发现和预警灾害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灾害的损失。
此外,城市岩土工程还需要依靠相关的技术手段来进行防治。
例如,地面振动监测技术可以用于地震活动的监测和预警,避免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地质灾害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灾害隐患,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岩土力学和地质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然而,要实现地质灾害的全面防治,仅仅依靠城市岩土工程是远远不够的。
人们还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同时,加强科学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培养公众自救互救的能力。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摘要: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国的岩土工程建设活动力度在不断加大,在对我国的岩土工程进行系统地研究后发现,我国的岩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一些岩土工程在建设中受到地质灾害后不仅会影响施工质量,而且会对人们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建筑工程项目数量越来越多,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地质灾害问题。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因岩土地质灾害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已超过10亿元。
因此,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的研究,对我国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1岩土工程及地质灾害概述1.1岩土工程概述岩土工程应用具体能追溯至古代,房屋建造、水渠以及修路等很多都要利用岩土工程。
目前,由于社会工业化发展,厂房建设、矿山开采、地下水控制、原材料利用以及铁路修建等土木工程中都牵扯到岩土问题。
而岩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地基以及支承体,承载力以及变形问题必须重点考虑。
作为原料的岩土应用。
大面积进行填方以及填海造陆时,岩土作为关键性填充材料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1.2地质灾害概述不良的地质现象通常被人们成为地质灾害,是在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劣地质环境。
其中地质灾害主要分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类型,在一些动力的作用下使岩土体变形位移等,给环境带来变化,危害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类型2.1地震①构造地震,这种地震是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引起的。
②火山地震,这种地震是由于火山活动造成。
③塌陷地震主要是指固岩层特别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
这主要是根据发生原因不同将对地震作出的类型划分,另外根据地震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和脉动。
此外还可以根据地震的深度地震的远近地震集的大小破坏程度进行分类。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分析及防治措施摘要:各种建筑工程的建设和资源的开发正在加剧,这对我们的地质条件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和压力。
近年来,发生了各种地质灾害。
在防治地质灾害的背景下,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害地质现象的发生。
本文对地质工作所产生的地质灾害的性质和破坏,以及防止地质灾害发生时的措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岩土工程;灾害;防治前言地质灾害是能够威胁到人类生存发展环境或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现象。
由于我国的地理环境较为特殊,地质构造也相对复杂,因此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类型多、强度大、频率高等特点。
因此,研究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概述不良的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型位移变形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
二、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一)滑坡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具体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是土体在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下,沿坡体的软弱面大面积或部分向下滑移的现象。
引发滑坡的因素主要包括地震、降雨、积雪融化、地表水系浸泡与冲刷、坡脚开挖、堆填加载以及开山放炮等等。
最容易发生滑坡的地带有强降雨地区、地势高差较大的峡谷地区、地震带以及铁路公路的边坡等等。
(二)泥石流其属于洪流的一种表现形态,主要是由于降水量过大,而产生在山坡或沟谷上的混有大量泥砂、碎石、巨砾等固体物质的洪流。
引起泥石流的主要原因有不合理开挖、弃土、弃石以及乱垦滥伐导致的水土流失等等。
(三)崩塌这种地质灾害常发生在较陡的坡体上,由于坡上岩体或是土体的根部空虚或局部滑移,从而使得这些岩土体失稳,突然由母体上向下翻滚或倾倒,并堆积在坡脚。
引起此类灾害的原因主要有矿产采掘、边坡开挖、强烈振动、堆渣填土以及水库渠道渗漏等等。
(四)地表变形这类地质灾害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地表塌陷、沉降和裂缝等。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建筑与装饰2023年6月下 7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措施李小锋冶金工业部华东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88摘 要 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开发建设的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并涉及大量岩土工程,此类工程施工中容易受到多项因素影响引发地质灾害,危及人民财产及生命安全。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特点、危害还有成因,提出岩土工程施工中防治地质灾害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防治措施Cause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isastersLi Xiao-fengInvestigation &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mpany East China Ministry of Metallurgical Industry, Hefei 230088, Anhui Province, China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number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is increasing, and involves a large number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his kind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easily affected by a number of factors to cause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endanger people’s property and life safety.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types, characteristics, hazards and cause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technical personnel.Key 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isaster; cau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引言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各类工程项目日渐增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日渐加大,使得地下结构出现巨大变化,一定程度上破坏着地势环境,这使得岩土工程施工中面临更恶劣的条件,容易受到多项因素影响发生地质灾害。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摘要: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已经成为各国的重点,其中保护地质资源、减轻地质灾害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近几年地质灾害频发,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浪费,同时也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影响。
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分析;防治措施前言岩土工程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开挖与加固的工程项目,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但随着岩土工程建设数量与规模的增大,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频频发生,给社会及人民群众带来了严重影响,想要改善这一现状,就需要加强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的分析,并施行一系列保护措施,如此方可实现可持续发展。
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1.1滑坡地质灾害成因分析滑坡是岩土工程项目施工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主要指斜坡上的土体和岩体,受多种外部因素影响,如人工切坡、地下水活动、河流冲刷等,然后在自身重力的条件下,出现大面积的整体下滑现象。
岩土工程中的滑坡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地质构造条件。
在岩土工程中,遇到有滑坡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时,由于岩、土体被各种构造面切割成不连续状态,施工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生滑坡现象;其二,岩土类型。
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尤其是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低的岩土体,如松散覆盖层、黄土、页岩、泥岩等,均易出现滑坡现象;其三,人为因素。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人工爆破、将水排进裂缝或者在坡顶人为堆积废渣土,都有可能引发滑坡地质灾害。
1.2地表变形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地表变形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中也经常发生,其通常表现为地面沉降、地面裂缝、地面塌陷。
从广义来说,该地质灾害指的是受内外动力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地面形态产生变形破坏,并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现象,通常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多元性。
在岩土工程中,引发该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内动力地面变形。
岩土工程勘察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摘要:地质灾害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灾害,它给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工作之一,在地质灾害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岩土工程勘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程的抗灾能力,保护了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促进了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发展。
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理论实践的不断深入,岩土工程勘察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应用1背景介绍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表面及其近地表础部分使人类和地质环境遭受损失的灾害性地质现象。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地裂缝、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多种类型,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危害。
例如,地震不仅能造成房屋和基础设施的倒塌,还能引发次生灾害,如火灾、洪水和断网等。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往往瞬间发生,威力巨大,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地质灾害防治是保障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2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概念2.1岩土工程勘察的定义岩土工程勘察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野外勘察、室内试验和数据分析等手段,获取有关地质、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力学性质及工程环境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合理规划、设计和施工工程,确保工程在地质灾害环境下的安全稳定运行。
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描述勘察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的定义包括了勘察的目标、方法和意义等要素。
通过岩土工程勘察,我们能够获得大量的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数据,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手段和理论依据。
2.2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包括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和岩土工程力学试验等多个方面。
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其目的是了解勘察区域的地质构造、地质背景、地质过程和岩土条件等基本情况,为后续的勘察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实例分析【摘要】本文就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特征与诱因及常用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例就某已建楼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目前我国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与诱因
1.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①地震;②降雨和融雪;③地表水的冲刷、浸泡;④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⑤开挖坡脚;⑥蓄水排水;⑦堆填加载;⑧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1.2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①采掘矿产资源;②道路工程开挖边坡;③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④堆(弃)渣填土;⑤强烈振动。
1.3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①不合理开挖;②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③滥伐乱垦。
1.4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
地面塌陷诱因:①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②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③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2.地质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2.1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①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②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2.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3.工程实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某已建商住楼24座,其中超高层6座,耸立在粤西某风景秀丽的石灰岩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下暗河、溶洞、土洞发育,地面局部塌陷的事故时有发生。
经岩土工程补勘,该地段存在多个较具规模的土洞,使已建成的商住楼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对
区内业主生命、财产的安全负责,对已发地质灾害的治理(土洞),已迫在眉睫。
下面介绍通过钻孔向土洞内充填式采用注、压入砂浆法治理的实例,就充分利用土洞发育区的土地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3.2工程概况及洞体的埋深
据勘察资料,多处揭露到土洞,根据土洞的空间分布、连通性,将土洞划分为两个大区,细分为四个小区,即:第一大区(仅一个小区)有钻孔zk1、zk5~zk7、zk 9、zk10、zk13等控制,其顶板标高-19.1~-27.9m,洞体空间高1.7~10.75m,估算空间总体积约2100m3;第二大区第一小区钻孔有zk25、zk31、zk1补、zk8补等,其顶板标高-17.7~-23.7m,洞体空间高1.1~5.6m,估算空间总体积约720m3,第二小区钻孔有zk 27、zk28、zk29、zk36、zk5补等,其顶板标高-16.0~-21.2m,洞体空间高1.6~7.8m,估算空间总体积约840m3,第三小区钻孔有zk34,其顶板标高-17.5m,洞体空间高6.1m,估算空间总体积约150m3;总体积约3810m3。
洞体顶界面呈不规则的穹窿状,部分洞内有少量淤泥充填,为半充填式,由于地面水通过土中裂隙、生物孔洞等通道,借冲蚀作用,土洞自下而上的逐渐被冲蚀淘空,逐渐剥落向上侵蚀,土层亦逐渐变薄,就可能形成地面塌陷。
受建设方的委托,我院承担了此治理施工任务。
3.3场地地质条件
经钻探揭露,土洞上覆土层为①杂填土或素填土,层厚
0.7-2.80m,大部份已压实;②粉质粘土,局部粉土,层厚0.7-6.70m,呈可塑状;③砾砂、粗砂,层厚2.30-11.10m,呈中密至密实状;
④残积粉质粘土,局部含砂土,层厚0.7-19.2m,呈软塑-可塑状,局部硬塑。
洞内充填物为流塑状粘性土或松散粉、细砂。
覆盖层均具有一定的粘性及完整性,成孔后不易垮孔和缩颈,是施工灌砂、注浆的较好通道。
3.4设计要求
因受已有建筑物的约束,所以需根据其具体情况和施工条件,在存在土洞区无建筑物处布置灌浆孔,孔间距视现场具体条件而定。
一般不大于8m,灌浆孔的倾斜角为45~60°,视现场可供施工条件而定,各孔从建筑物的两侧向建筑物底部钻穿土洞顶板止,而洞建筑物外的土洞则采用垂直灌浆孔,孔位呈环状分布,环间距3~5m,沿洞体空间变小处逐渐放宽,孔间距5~8m,与环间呈错位排列,每孔亦钻穿土洞顶部覆盖土层止。
3.5施工流程
定孔位→成孔→铺设压浆管→搅拌水泥→压浆→封孔。
3.5.1成孔工艺及技术要求
按设计要求,测量放点确定孔位。
①成孔工艺流程:采用一台xy-1型工程钻机;平整场地,机械设备就位;灌砂孔的坯孔孔径为φ170mm;完成坯孔后埋入略小于坯孔孔径的φ150mm的钢质压浆导管。
3.5.2灌注工艺及技术要求
①采用注、压入砂浆法,待所灌入的砂浆满至近地面时,再在压浆管入口处安装加压阀,压实已灌入的砂浆,使砂浆在洞内充分
填实。
确认此孔位处土洞已填实时,徐徐拨出压浆管后,用c15的混凝土封孔;②如洞内有淤质充填物,则通过压浆管直接向孔内喷射水泥干粉后再压入水泥砂浆;严格控制注浆、喷粉压力在0.8~1.5mpa的范围内。
3.6质量保证措施
①明确岗位责任和控制好每一道工序的施工指标,确保“质量第一”;②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对重点、难点和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做到事前预防;③强化过程控制、工序管理、建立建全“三检制”确保工序质量,按“三不放过”的原则,上道工序不合理,不进入下一道工序;④把好原材料质量关,选择信誉高,质量好的水泥、砂,水泥有出厂检查合格质量保证书,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水泥防雨防潮工作;⑤建立质量检查例会制度,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不允许拖延;⑥加强技术管理,严格执行技术规范、规程。
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及时填写各种报表,做到数据真实、可靠、准确;⑦施工中施工人员要服从工作负责人的统一指挥,通讯畅通,口号统一;
⑧工作结束后必需对工作现场全面检查。
3.7工程质量评价
利用本施工方法治理土洞,既省时经济,又易操作,充填效果好;特别是注入的水泥浆,对顶板起伏变化较大的土洞,能达到较理想的充填效果;适宜各种不同物质成份充填或半充填的溶、土洞,应用范围广。
该工程已竣工近三年,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开发
商,再次检测,工程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了土洞治理目的和满足了开发商的要求。
4.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地质工程勘察、检验监测及设计施工与灾害防治技术实用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2007-11.
[2]地质工程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