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泊羊如何与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技术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3.66 KB
- 文档页数:2
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分析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是近年来养殖业中广泛分布的两个羊种。
近年来,杂交养殖成为了许多大型养殖企业进行的重要措施。
而在这其中,杜泊羊和小尾寒羊的杂交养殖也引起了不少的关注。
接下来,我们将对杜泊羊和小尾寒羊杂交养殖进行分析。
杜泊羊是一种产于中国新疆的奶山羊,体型中等,产奶量高,肉质精美,其毛皮也是一种经济效益高的原料。
小尾寒羊则是一种原产于内蒙古兴安盟的山地草食性家畜,由于权衡好肉质和可食用率,小尾寒羊甚受欢迎,已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肉用羊品种之一。
从两种羊的性状来看,杜泊羊和小尾寒羊同属山羊,对草的适应能力极强,对牧区环境变化适应力也比较强。
在此基础上,两种羊进行杂交,优点不少。
首先,杂交后的羊羔会比传统品种更强壮、更适应牧区环境;其次,由于杜泊羊的产奶量高,把小尾寒羊与其杂交后,羊奶产量有望得到提高;再次,小尾寒羊的肉质精美,与杜泊羊杂交后,肉质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以适应市场消费的需求。
此外,杜泊羊与小尾寒羊的杂交还具有一些其他的优点。
例如,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后产下的毛是两种原种毛的混合物,较柔软,温暖、耐磨。
毛色也变得更美丽,这可以完美的应用于各种精致的服饰和地毯。
由于杜泊羊和小尾寒羊的育种基础较好,也有利于杂交后的羊种繁殖,以及下一代羊只的选育。
然而,杂交养殖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首先,杂交后的羊只并不能保证各个性状都达到两种原产羊繁殖的平均水平;其次,由于杂交养殖需要较高技术水平的支持,例如恰当的交配时间以及合适的混合比例控制,否则将有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后果,例如选育质量降低或者出现大量婴儿羊的夭折等情况。
总之,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养殖虽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和风险,但是其优点仍旧值得我们推广和研究。
希望国内各大养殖企业可以在后续的发展中,逐渐增加对杂交养殖技术的应用,发挥其强大的市场效应,丰富生态系统和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小尾寒羊和杜泊羊臂二头肌转录组及肌球蛋白轻链基因家族结构特征分析绵羊是羊肉的重要来源,随着羊肉价格的逐渐盘升,如何提高羊只的产肉量、改善羊肉品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不同生长性能绵羊骨骼肌间的全转录组和差异表达将有助于揭示肌肉生长和发育的分子机制。
近年来,基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的转录组测序(RNA-Seq)可以实现快速、全面地获得特定组织于某个状态下几乎所有的转录本。
本试验以生长性能显著不同的两只小尾寒羊和杜泊羊的臂二头肌为试验材料,分别构建了它们的转录组文库,并采用Illumina HiSeq2000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获得的测序序列与绵羊参考基因组和参考基因比对后全面揭示两个转录组文库的特征,包括基因表达、基因注释、差异基因、可变剪接、新转录本、cSNP和SSR等;以qRT-PCR 法对从中随机选取的12基因进行了相对定量分析对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可靠性进行验证;采用RACE等方法克隆了小尾寒羊和杜泊羊MYL1、MYL2、MYL3和MYL4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GENSCAN等生物软件对cDNA序列以及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等方面加以分析,并对这几个基因在绵羊的不同组织间mRNA表达谱进行分析。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RNA-Seq分析,分别在小尾寒羊和杜泊羊的两个转录组文库中得到50264608和52794216条长为90bp高质量的测序序列。
这些序列中各有约三分之二以上的序列可以比对到绵羊的参考基因组中,而有42.77%和33.10%的序列被可被比对到绵羊的20236个参考基因上。
在绵羊臂二头肌中,只有约1%的参考基因属于高表达基因(RPKM≥1000),而93%以上的基因为低表达基因(RPKM≤1000)。
(2)两个转录组文库间发现有1300个差异表达基因(FDR≤0.001且│log2Ratio│≥1),其中有554个基因在小尾寒羊中表达上调而746个表达下调。
对它们进行GO功能注释时发现分别有1066、1137和1067个基因可被注释到GO的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条目中。
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分析近年来,人类对杂交养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有了长足进展,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也是其中之一。
这种羊的杂交能够有效地提高羊只生产性能和品质,因此备受现代农业生产者的青睐。
本文将对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的分析进行探讨,从而更好地了解这种羊的养殖特点。
一、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带来的优势杜泊羊和小尾寒羊是目前国内著名的山地优良种。
杜泊羊具有良好的抗病性、适应性和耐饥性,而小尾寒羊则以繁殖力和抗逆能力为主要优势。
两者的杂交能够有效地继承各自的优良特性,从而在羊肉、毛、奶等方面得到更好的表现。
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长速度快:这种杂交羊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重量也相对较大,而且具有更高的饲料转化效率。
2.抗病能力强:杂交后的羊只继承了杜泊羊的强大抗病性,尤其是能够有效地预防山羊胃肠道疾病。
因此,这种羊的存活率相对较高。
3.繁殖力强:杂交后的羊只比杜泊羊和小尾寒羊的单一品种更容易季节性发情,这意味着能够更好地控制繁殖节奏,从而获得更多的产出。
4.产量更高:杂交后的羊只羊奶产量相对较高,同时也可获得优质羊毛和羊肉,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利润。
二、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的养殖技术在进行杂交养殖之前,需先进行选种。
杜泊羊与小尾寒羊的选种应该注重母羊的体型和繁殖能力,而公羊则应该具有更好的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等因素。
同时,在杂交之后也需要严格控制饲料和疫苗接种等环节,确保羊只的健康与发育。
在实施杂交养殖后,还需要遵循以下几点措施:1.及时采取措施:如发现羊只有发热、拉稀等症状时,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和感染。
2.适时接种疫苗:杂交后羊只的免疫应更加重视,每年定期接种细小孢子虫、钩虫和布氏杆菌疫苗等。
3.注重饲料管理:合理配制饲料,有效控制饲料的营养成分和质量等,为羊只提供合适的饲料,从而获得较好的生长和品质。
4.建立合理的养殖措施:应根据羊只的喜好和环境来选择适当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比如建立羊舍、灌溉饮水等,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养殖效益,也能更好地促进羊只的快速生长。
杜泊羊、小尾寒羊与藏系母羊杂交后代生产性能测定及牧食行为对比作者:拉加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第10期拉加(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畜牧兽医站,海南 813099)摘要:该试验采用对比法将杜泊种公羊和小尾寒羊种公羊与当地藏系母羊杂交后产生杂一代,经过放牧加补饲饲养试验后,通过对2个杂种品种的体尺、增重、产肉性能和牧食行为等指标测定分析,结果得出:杜藏一代与寒藏一代在体高和胸围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日均增重和屠宰率杜藏一代高于寒藏一代(P<0.05)。
关键词:杜泊羊;小尾寒羊;藏系母羊;杂交;生产性能中图分类号:S826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0.0080 引言目前羊肉市场竞争日益剧烈,因此选用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和出栏快的优良肉羊品种是所有养殖户迫切需要的,其中杜泊羊和小尾寒羊都是优秀的肉羊品种,二者因其适应性强、食性广、抗病力强、早期生长发育快、胴体质量好而深受养殖户的青睐,但纯种肉羊品种的养殖由于受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差和饲养成本高等不利因素的限制,无法在当地普遍推广应用,所以通过杂交改良,培育一种适宜在当地饲养的优良肉羊品种是发展肉羊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该试验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对不同杂交一代肉羊品种在生产性能、牧食行为等方面进行测定对比分析,为培育优良肉羊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测定对象为杜藏一代(6公6母)和寒藏一代(5公7母)各12只,年龄均为4月龄。
1.2 试验方法所有羊只驱虫15 d后早晨空腹称重,按不同品种分为2组。
2组均采取舍饲加放牧的饲养方法,白天9:30—4:30放牧,早晚适当补饲,定量补饲精粗料,其中精料0.4 kg、燕麦青干草不限量。
育肥试验期为30 d,期满后空腹称重。
1.3 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以均值表示,并进行2组均数间显著性检验,数据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 试验结果体尺变化情况见表1;增重变化情况见表2;2品种屠宰试验数据统计情况见表3;牧食行为对比情况见表4。
杜泊羊与本地绵羊杂交技术及其改良效果-养羊技术近年来我国养羊业蓬勃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绵羊的养殖数量、出栏量以及产肉量均位于世界第一。
虽然我国绵羊的品种较多,但是这些品种多为兼用型品种,存在着生长速度慢、生产周期长、产肉性能低、养殖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制约着我国肉羊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而国外的一些优良的肉羊品种在生产性能上要明显的优于我国地方品种,因此为了提高我国肉羊的生产水平和适应性,在实际生产中多选用国外优良绵羊品种为父本与我国本地绵羊进行杂交,充分的利用杂交优势对我国的肉绵羊品种进行改良,以提高羊的生长速度、产肉性能、出栏率,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事养殖业的人都知道杜泊羊是一个非常优良的品种,它有很多其他品种没有的优势,常被用来选作杂交改良的种羊。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杜泊羊与本地绵羊的杂交技术以及其改良效果。
1、杜泊羊的品种特征杜泊羊为肉用绵羊品种,原产自南非,是由有角陶赛特羊与波斯黑头羊杂交而成的。
其特点是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胴体品质好。
杜泊羊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不受季节的限制,产羔在150%以上,产奶量多,可很好哺育多胎后代。
因此经过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全年有计划的生产肥羔。
另外,杜泊羊的繁殖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繁殖率,发情期的受胎率极高,且多胎高产,可有效增加肥羔的数量,饲养管理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两年可产三胎。
杜泊羊的生长速度较快,羔羊的增重速度快,平均日增重可达300 g,断奶体重较大,3-4月龄的羔羊体重可达36 kg,胴体重18 kg左右,肌间脂肪分布均匀,品质较好。
成年杜泊羊的体重较大,成年公羊体重为120 kg,母羊为85 kg。
杜泊羊的肉质良好,其胴体品质在形状和脂肪分布上都可达到较高的等级,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特别适合生产羔羊肉,养殖经济效益良好。
因此,可利用杂交优势将其与我国地方肉绵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可显著的提高其产肉性能。
2、杂交改良的方法级进杂交,是常用的一种杂交方法,是指利用品质较为优良绵羊作为父本,配待被改良的绵羊的各代的杂种母羊进行交配,一代一代的交配下去,一直到后代产生接近或者完全达到改良品种的特性。
杜泊羊改良本地小尾寒羊的效果分析作者:刘峰魏宝莹赵春铁马彬康耀宗宗明李广爱赵志姜永存赵春雷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6年第14期[摘要] 用杜泊羊为父本,以本地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
试验表明杂交仔一代表现出了较好的改良效果,生产性能指标显著提高。
[关键词] 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综合分析[中图分类号] S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7-0269-01吉林省洮南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全市幅员面积5103平方公里,肉羊存栏达到了88.7万只,净肉率为35%左右,为了提高羊肉品质、产量,2011年在吉林省畜牧总站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利用优质杜泊羊和地方品种小尾寒羊杂交试验项目,目前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杂交模式的选择在我市的蛟流河乡、万宝乡选择了2个养殖场,每个场设立两组小尾寒羊对照组,每组50只以上,采用杜泊种公羊、小尾寒羊种公羊分别与小尾寒羊母羊分别进行杂交,杂交一代羔羊出生后,对出生,四月龄,六月龄进行生产性能测定,然后进行对比,比较出各阶段生产性能优劣。
2 测量方法及工具使用软尺、测杖进行体尺测量,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屠宰测定,屠宰率,胴体净肉率进行多次测量。
3 生产性能测定3.1 实验组:实验一组,分别选择两个养殖场,使用适应性强、抗病力高、胴体质量好的杜泊羊种公羊作为父本,与50只小尾寒羊基础母羊进行杂交。
实验二组,选择小尾寒羊杂交模式测定。
小尾寒羊公羊作为父本,选择50只小尾寒羊作为基础母羊进行杂交。
3.2 产羔后进行初生期、断奶期(4月龄)体尺测量此表测量结果表明,出生期检测:出生的羔羊腹围,体斜长均无显著差异;胸围测定杜寒一代优于寒寒一代;寒寒一代羔羊的出生重显著优于杜寒一代;4月龄断奶后检测,经过4月时间,在相同的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各项指标的试验数据比较,杜泊羊后代每天平均增长0.124公斤,小尾寒羊后代每天平均增长体重为0.101公斤,杜寒一代优于寒寒一代;杜泊羊后代每天平均体高增长0.141厘米,小尾寒羊后代每天平均体高增长为0.192厘米,寒寒一代优于杜寒一代;杜泊羊后代每天平均体斜长增长0.22厘米,小尾寒羊后每天平均体斜长增长0.18厘米,体斜长差异不显著。
杜泊羊如何与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技术分析
杜泊羊是原产于南非的一个优秀肉羊品种,它具有极强的采食能力较高的饲料转化率以及其他肉羊品种无可比拟的出肉率。
正因为杜泊羊的这些优点,它被推广到世界各地,我国于2002年以后大规模的从国外引进。
杜泊羊被引进后主要做为终端父本与国内原有绵羊品种进行杂交,由于杜泊羊的繁殖率较低,所以多和高产的绵羊品种小尾寒羊和湖羊进行杂交。
今天我们就主要介绍一下,杜泊羊如何与小尾寒羊进行杂交。
肉羊养殖采用的是纯种杜泊羊与经过选育的纯种小尾寒羊进行杂交的方式。
我们养殖场经过选育的小尾寒羊平均胎产3只左右的羔羊,这样的种群繁殖率在国内肉羊养殖场一直居于前列。
繁殖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母羊,公羊对繁殖率的影响较小。
我们采用经过选育的纯种小尾寒羊做杂交母本,那么就可以保证繁殖率,使我们获得更多的杂交肉用羔羊。
以上说的是两元杂交的方法,也是最基础的杂交方案。
除了两元杂交外,还有级进杂交以及三元杂交等,下面我会给大家详细的介绍。
级进杂交就是指杜泊羊与小尾寒羊一级级进行杂交,使其基因不断像其中一个品种靠近。
由于杜泊羊价值较高,而小尾寒羊在国内又非常普遍,所以杜泊羊与小尾寒羊的级进杂交一般是使其基因不断靠近杜泊羊。
纯种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
所生的羔羊为杜寒杂交一代羔羊,杜泊羊和小尾寒羊的基因各具有50%;再使用另外一只纯种杜泊羊羊与杜寒一代进行杂交所生的羔羊为杜寒杂交二代羔羊,具有75%的杜泊羊基因和25%的小尾寒羊基因;以此类推,到四代以后的杜寒杂交羊就基本上接近纯种杜泊羊了。
三元杂交是指三个肉羊品种之间进行杂交。
杜泊羊还是做为终端父本,小尾寒羊还是做为基础母羊,第二父本一般选用萨福克羊。
先用萨福克羊做父本与纯种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杂交所生的为萨寒杂交一代羊。
然后再用纯种杜泊羊与萨寒杂交一定羊进行杂交,繁育的羔羊再进行育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