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和路由协议基础与实现-动态路由协议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663.00 KB
- 文档页数:11
路由器原理及常用的路由协议路由算法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
它通过查找目标地址来确定数据包的最佳路径,并将其发送到目标地址所在的网络。
一、路由器的原理路由器的原理基于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它使用IP地址来标识网络中的每个设备。
当一个数据包通过路由器时,路由器会检查它的目标IP地址,并查找与该地址最匹配的路由条目。
接下来,路由器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选择适当的接口将数据包发送到下一个路由器或目标设备。
路由器通过使用转发表或路由表来决定数据包的下一跳。
转发表记录了直接连接到路由器的网络和相应的接口信息,而路由表则记录了其他网络的路径信息和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
二、常用的路由协议1. 静态路由协议静态路由协议是手动配置的路由信息,管理员需要手动输入网络地址和下一跳路由器的信息。
静态路由适用于小型网络或需要精确控制路由路径的场景。
它的配置简单,不会产生额外的网络流量。
然而,静态路由缺乏自适应性,不能根据网络拓扑变化自动更新路由信息。
2. 动态路由协议动态路由协议可以自动学习和交换路由信息,以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
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包括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和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等。
RIP是一种基于跳数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它使用Hop Count(跳数)作为度量标准,通过交换路由信息选择最短路径。
RIP适用于小型网络,但在大型网络中由于其慢速收敛和有限的路由选择能力而不常使用。
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它通过交换链路状态信息来计算最短路径。
OSPF适用于中大型网络,并支持可变长度子网掩码,具备快速收敛和灵活的路由选择能力。
BGP是一种边界网关协议,主要用于互联网中的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
BGP具有较复杂的路由策略和路径选择能力,能够实现自治域之间的路由控制和流量优化。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路由器及RIP协议⼀、路由器基本原理及功能路由器是连接不同⽹络的设备,实现在不同⽹络中转发数据单元。
1.路由表中包含了下列关键项:⽬的地址(Destination):⽤来标识IP包的⽬的地址或⽬的⽹络。
⽹络掩码(Mask):与⽬的地址⼀起来标识⽬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的⽹段的地址。
将⽬的地址和⽹络掩码“逻辑与”后可得到⽬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段的地址输出接⼝(Interface):说明IP包将从该路由器哪个接⼝转发。
下⼀跳IP地址(Nexthop):说明IP包所经由的下⼀个路由器的接⼝地址。
路由优先级(Priority):也叫距离管理,决定了来⾃不同路由来源的路由信息的优先权2.路由信息的来源(Protocol/Owner)在路由表中有⼀个Protocol字段:指明了路由的来源,即路由是如何⽣成的。
路由的来源主要有3 种:链路层协议发现的路由(Direct):开销⼩,配置简单,⽆需⼈⼯维护,只能发现本接⼝所属⽹段拓扑的路由。
链路层⼀定要UP⼿⼯配置的静态路由(Static):静态路由是⼀种特殊的路由,它由管理员⼿⼯配置⽽成。
通过静态路由的配置可建⽴⼀个互通的⽹络。
静态路由⽆开销,配置简单,适合简单拓扑结构的⽹络。
动态路由协议发现的路由(RIP、OSPF等):当⽹络拓扑结构⼗分复杂时,⼿⼯配置静态路由⼯作量⼤⽽且容易出现错误,这时就可⽤动态路由协议,让其⾃动发现和修改路由,⽆需⼈⼯维护,但动态路由协议开销⼤,配置复杂。
3.路由的花费(metric)标识出了到达这条路由所指的⽬的地址的代价,通常路由的花费值会受到线路延迟、带宽、线路占有率、线路可信度、跳数、最⼤传输单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动态路由协议会选择其中的⼀种或⼏种因素来计算花费值(如RIP⽤跳数来计算花费值)。
该花费值只在同⼀种路由协议内有⽐较意义,不同的路由协议之间的路由花费值没有可⽐性,也不存在换算关系。
静态路由的花费值为0。
如何设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路由器是网络中的关键设备,它根据网络中的各种路由协议来寻找最佳路径,并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设备。
为了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我们常常需要设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
一、静态路由的设置静态路由是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它需要提前定义网络的路径和目标。
以下是设置静态路由的步骤:1. 登录路由器的管理界面。
通常在浏览器中输入默认的IP地址,如192.168.1.1,然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2. 找到路由器的路由设置页面。
不同型号和品牌的路由器界面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可以在设置菜单或网络配置中找到路由设置选项。
3. 在路由设置页面中,选择“静态路由”选项。
一些路由器品牌可能使用其他术语,如“静态路由表”或“路由规则”。
4. 点击“添加”或“新增”按钮,进入静态路由配置页面。
在该页面中,您需要填写以下信息:- 目标网络:要设置路由的目标网络地址,通常以CIDR表示法表示,如192.168.2.0/24。
- 子网掩码:目标网络的子网掩码,指定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边界。
- 下一跃点:数据包从当前路由器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5. 确认并保存静态路由配置。
根据不同的路由器,可能需要点击“确认”、“应用”或“保存”按钮来使配置生效。
二、动态路由协议的设置动态路由协议是路由器之间自动交换路由信息的一种机制,可以动态地更新路由表。
以下是设置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步骤:1. 登录路由器的管理界面,与静态路由相同。
2. 找到路由器的路由设置页面,与静态路由相同。
3. 在路由设置页面中,选择“动态路由协议”选项。
一些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包括RIP、OSPF和BGP。
4. 在动态路由协议设置页面中,启用所需的协议。
通常提供一个开关或复选框来启用/禁用协议。
5. 配置动态路由协议的参数。
根据不同的协议,可能需要配置路由器的自治系统号、网络地址、邻居路由器等参数。
计算机网络路由基础知识介绍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路由算法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
而路由是计算机网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数据的传输路径选择和网络的拓扑结构。
本文将介绍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常见的路由算法。
一、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实现分组交换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根据网络层的地址信息,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包接收:路由器通过其接口从网络中接收到达的数据包。
2. 数据包解封:路由器将数据包的首部信息解封,获得源主机地址和目标主机地址等信息。
3. 路由选择:根据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路由器选择最佳的路径将数据包发送到目标主机。
4. 数据包转发:路由器根据路由选择的结果,将数据包发送到下一个路由器或目标主机。
5. 数据包封装:路由器将数据包进行封装,添加新的首部信息,以便下一个路由器或目标主机进行正确的解析。
二、路由算法路由算法是指路由器根据一定的规则和算法来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
常见的路由算法有以下几种:1. 静态路由算法:静态路由算法是指管理员手动配置路由器的路由表,不会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和流量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这种算法适用于网络稳定且不会频繁变化的情况。
2. 动态路由算法:动态路由算法是指路由器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和流量变化动态调整路由表。
常见的动态路由算法有距离向量路由算法(Distance Vector Routing)和链路状态路由算法(Link State Routing)等。
-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距离向量路由算法是一种分布式的路由选择算法,它通过互相交换邻居节点的路由表,通过比较和更新距离信息来选择最佳路径。
常见的距离向量路由协议有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和IGRP(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等。
路由协议基础文档版本01发布日期2019-06-04版权所有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19。
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
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网址:路由协议基础目录目录1 简介 (1)2 路由迭代 (3)3 路由器及路由基本原理 (4)4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5)5 路由表和FIB表 (6)6 路由协议的优先级 (10)7 路由的度量 (12)8 负载分担与路由备份 (13)9 IP FRR (15)10 路由的收敛 (17)11 缺省路由 (19)12 不同路由协议的互相引入 (20)13 自治系统 (21)14 可变长子网掩码 (22)15 全0和全1子网 (23)16 路由策略 (24)17 策略路由 (25)18 相关链接 (27)1简介路由(Routing)是数据通信网络中一个基本的概念。
路由就是通过互联的网络把信息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的活动。
路由发生在OSI网络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即网络层)。
我们将具有路由转发功能的设备称为广义上的路由器。
当路由器收到一个IP数据包,路由器会根据目的IP地址在设备上的路由表(RoutingTable)中进行查找,找到“最匹配”的路由条目后,将数据包根据路由条目所指示的出接口或下一跳IP转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