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始终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制定了严格的教学管理规
- 格式:pdf
- 大小:189.36 KB
- 文档页数:3
规范本科教学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科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转变教学观念,激励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热情,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校本科阶段的教学活动。
第三条教学管理部门是本规章制度的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全校本科教学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任课教师应当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增强课堂教学管理和教风学风建设,积极进取,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五条学生应当遵守本规章制度,自觉执行学习计划,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各项学术、科研活动。
第六条本规章制度所称课程包括任何形式的教学计划或职业技能培养项目。
第二章课程设置第七条没门课程设立必须具有明确的教育意义和社会需要。
第八条课程设置一旦确定,必须计划执行,并长期保持稳定。
第九条课程负责人必须对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管理质量切实负责。
第十条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课程,但必须遵守学校制定的选课规定。
第三章教学管理第十一条学校实行教学主任负责制,各职能部门严格按照分工职责制和课程计划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课程负责人要按期制定课程实施计划,并在教学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学院教务处要及时跟踪课程实施情况,定期组织评估,对课程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第十四条对于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教学问题,学院教学部门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确保教学质量。
第十五条学院根据课程实施的情况,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改革研讨活动,提升教学水平。
第四章教师队伍建设第十六条学院要建立健全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交流。
第十七条学院要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奖励教学成果显著的教师。
第十八条学院要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制度,对教学业绩优秀的教师给予提升和激励。
第十九条学院要重视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促使教师持续改进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第五章学生管理第二十条学院要建立健全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一条学院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精神。
一、总则为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旨在规范本科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二、教学管理组织体系1. 教学管理机构:学校设立教学委员会,负责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决策;各学院设立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学院教学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评价。
2. 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负责学校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各学院设立教务办公室,负责学院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
3. 教师教学组织:各学院设立教学研究室,负责教师教学工作的组织、指导、监督和评价。
三、教学计划管理1. 教学计划制定: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科教学计划。
2. 教学计划执行:各学院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本学院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3. 教学计划调整:根据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学生需求,适时调整教学计划。
四、课程管理1. 课程设置: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设置本科课程体系。
2.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 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应采用多种形式,包括考试、作业、论文、实践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过程管理1. 教师教学: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生学习: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认真完成作业和实践任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 教学质量监控:学校设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
六、教学评价与激励1. 教学评价:学校建立科学、公正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2. 教学激励:对在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
七、教学资源管理1. 教材建设:学校鼓励教师编写高质量教材,满足教学需求。
2. 实验室建设:学校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本科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科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校各级各类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包括本科教务管理、教学资源配置、教学考核评价、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及全体教职员工应当认真遵守本规章制度,不得擅自修改、违背规定进行教学管理活动。
第四条学校本科教学管理原则上应当遵循“严格管理、营造良好教学环境、注重实效、服务学生成长”的指导思想。
第二章教学管理主体第五条学校设立教务处,负责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六条各学院设立教学办公室,负责本科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协助教务处做好教学管理相关工作。
第七条各学院设立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配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教师是本科教学管理的主体,应当履行教学职责,认真备课、上课、批阅作业,积极参加教研、培训活动。
第九条学生是本科教学管理的对象,应当按规定要求认真学习、诚实考试、遵守纪律,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活动。
第十条学校各级领导要加强对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领导,关心支持教师和学生,为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三章教学资源配置第十一条学校应当保障本科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场所、设备设施、教辅用品等的完善和更新。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合理配置教学用房,保障每位教师有适宜的教学环境,保证教学设备设施齐备。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及时更新教学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确保教学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加强教学用品的管理,保障满足教学需要,确保教学用品的质量和数量。
第四章教学考核评价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本科教学考核评价制度,明确教学工作的目标和要求,规范教学评价的程序和标准。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定期考核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教学效果、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方面。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学业成绩、学习态度、课外活动等方面。
洛阳师范学院的简介洛阳师范学院的简介洛阳师范学院 校徽洛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洛阳市。
其历史可追溯到1916年成立的河洛道师范学校,曾历经洛阳师范专科学校、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诸阶段,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
建校90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较为雄厚的办学实力,形成了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并存、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中文名: 洛阳师范学院外文名: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 洛阳师院主管部门:河南省教育厅现任校长: 时明德所属地河南洛阳校训:敬业奉献,为人师表创办时间:1916年类别:公立大学学校类型:师范区:主要院系:外国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商学院学校地址:河南洛阳市龙门路71号邮政编码:471022目录近年洛阳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学校概况学校规模校风:厚德博学、励志笃行教风:德以修己、教以育人学风:勤学善思、知信达贤院系设置美术学院师资力量雄踞河南省高校前列办学规模师资力量教学与科研洛阳师院图书馆校训与校歌1、校训2、校歌杰出校友发展前景洛阳师院贴吧(洛师小窝吧)现任领导新校区建设近年洛阳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学校概况学校规模校风:厚德博学、励志笃行教风:德以修己、教以育人学风:勤学善思、知信达贤院系设置美术学院师资力量雄踞河南省高校前列办学规模师资力量教学与科研洛阳师院图书馆校训与校歌1、校训2、校歌杰出校友发展前景洛阳师院贴吧(洛师小窝吧)现任领导新校区建设展开近年洛阳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录取分数线专业分数线高考科目:年份最低最高平均投档录取人数录取批次2011 -- 481 468 -- 3 本科二批2010 -- 480 480 -- 1 本科二批2006 462 462 462 -- 1 本科二批2006 428462 438 -- 4 本科二、三批专业大类专业小类专业名称最低最高平均暂无数据编辑本段学校概况洛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洛阳师范学院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2024年大学学校工作总结范本在____年度里,将进一步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规范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狠抓实验教学的建设和改革,始终以教学评建指标体系作为教学管理准绳,以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作为教学管理与教学运行的中心目标。
全院教职员工和学生都自觉遵守各项教学规范要求,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我院教学工作重点可归纳为“三抓”、“三切实”:抓规范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抓教学基础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抓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具体工作总结如下:1.认真扎实地开展并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评建工作2.积极参加学校课堂教学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教师基本授课技能整个活动分两个阶段:一是在全系范围内“说课”,即:每人将课堂教学内容如何组织、安排、讲授的知识点以及重点、难点浓缩在____分钟内讲授,全系教师对该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走进课堂进行课堂听课,全院教师分批分组相互听课达210门次,四位院领导听课达39门,均填写有详细听课记录,每次听课后都要交换意见,及时整改,定期向院级考核组汇报听课、整改提高情况。
练兵活动期间要求各位任课教师上交教案、讲义,由学院组织专人对教案、讲义进行审查、评比____组织专家讲座,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2)____月____日,学院退休教师杨秀金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给大家做了如何备课、如何讲课、怎样准备教案和课件的讲座,效果良好;4)____月____日,王炳锡教授又为全院教师作了“责任与荣誉”的报告,从学院当前的形势与任务、全面分析辩证看待、建设重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几方面对学院目前学术水平、科研方向等作了分析,要求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业务素质需求,要有“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顶我为峰”的志向,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4.加强同行交流,促进业务能力提高1)院内交流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改进一直是我院教师业务素质提高的重点,因此我院学院专门组织同行听课也是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学院积极倡导同行听课,互相促进提高。
中国大学教学 2021年第4期一、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时代要求与实践转向无论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新发展格局,还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引发的深刻变革,都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教育教学的结构形态也在加快重塑,知识获取的方式、教与学的关系发生深刻变革,课程及学习资源、学习场景正在被重新定义。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也是一所大学文化与价值体系的反映,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成效。
高校应主动回应时代需求,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长期以来,课程是大学最重要的事,但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事,课程建设一定程度上处于高校工作和高等教育研究的边缘[1]。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引领下,国内一批一流大学以课程建设为轴心,自发地、大幅度地、实质性地改革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逐步从边缘走向中心[2]。
特别是对于一流大学而言,一套优质的课程体系是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要素,其课程应该更具研究性、个性化、通识性、跨学科性和国际化,更加体现未来引领性人才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3]。
在国家宏观政策引领和高校内部改革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在理念、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一是课程建设的理念,更加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以德为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课程建设的内容,注重反映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等;三是课程建设的方法,重视教学方法创新,注重课堂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业评价改革,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四是课程建设的运行机制,强调资源整合,将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学习模式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加强资源、技术与文化支撑,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以南京大学优质课程建设为例施佳欢 蔡颖蔚 郑 昱摘 要: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化学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一、学院概况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前身是1929年建立的华中大学化学系,著名化学家张资珙先生曾担任化学系系主任(1931-1941)。
在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时,建立于1930年的中华大学化学系并入华中大学化学系。
化学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不断壮大,1982年正式建立的农药化学研究所以及1990年正式建立的分析测试中心先后从化学系独立出去。
2002年3月29日,根据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在化学系、农药化学研究所以及分析测试中心的基础上,组建新的化学学院。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杨光富教授担任院长。
化学学院在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教学中独具特色,学科发展势头强劲、科研实力与日俱增。
七十多年来,化学学院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了8000多名本专科和硕士、博士毕业生,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曾培育出为我国农药学作出重大贡献的有机磷农药专家张景龄教授和在国内享有声誉的学科教学论专家杨先昌教授,以及一批象刘范、蒋亦芹、万洪文教授等那样的教学名家。
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执着、奋进、求实、创新”的化院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化院人努力工作、促使化学学科蓬勃发展。
学院成立之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学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院教职工齐心合力、锐意改革,在本科教学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学院建有化学系、国家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农药残留与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平台、应用化学研究所、化学教育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湖北省优势学科(农药学)、1个湖北省重点学科(有机化学),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农药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应用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具有农业推广、化学工程以及化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3年化学学科全国排名第23位,2013年化学学科ESI排名世界第366位。
在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此隆重集会,举行学校教学工作会议,表彰先进、布置工作。
在此,我谨代表学校班子向在座的同志们和同学们对教育教学工作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本科教学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同志们、同学们,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建设的优先地位,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学校主要负责同志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在各学院和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精心组织下,通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人才培养成绩显著。
同志们、同学们,本次会议是我校在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高教40条)文件要求,按照学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此次会议的召开,必将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打下坚实的基础。
刚才,教务处负责同志对一年以来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就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布置和梳理,说的很全面、也很到位,我都同意,就不再重复了。
下面,我代表学校班子,就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
办学指导思想体现了学校的定位和办学思路,是学校一切办学活动所要遵循的基本依据。
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对于我校而言,就是要坚持发展定位和奋斗目标为指引,遵循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的办学思路,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科学谋划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着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实际行动为学校的首要工作做贡献。
这就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促进人才培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绝不背离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
二、牢固确立教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家长学校⾃查⾃评报告家长学校⾃查⾃评报告(通⽤7篇) 难忘的⼯作⽣活已经告⼀段落了,回⾸这段时间的⼯作,存在的问题⾮常值得总结,需要认真地为此写⼀份⾃查报告。
我们该怎么去写⾃查报告呢?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家长学校⾃查⾃评报告(通⽤7篇),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家长学校⾃查⾃评报告1 我校根据《xx市⼩学现代化建设办学纲要》督导评估⽅案,从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等⽅⾯内容,进⾏了⾃评⾃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基本情况 xx市萧王庙街道中⼼⼩学,座落于萧王庙街道东北侧,剡溪江畔,长寿路10号。
学校创建于1887年,风风⾬⾬已⾛过了118个春秋,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
校园占地⾯积13782平⽅⽶,建筑⾯积6801平⽅⽶,下设何家教学点。
xx年9⽉建筑⾯积1532平⽅⽶的陈莉影教学楼竣⼯投⼊使⽤,办学条件⼤为改善。
建有⽥径场、篮球场、排球场;拥有19只普通教室及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乐室、实验室、美术室、书法室、图书室、阅览室、资料室、课件制作室、卫⽣室、电视演播室、校园⾳响控制室、⽹络中⼼等⼗余只专⽤教室;装备了校园计算机⽹络、校园⾳响系统和闭路电视系统。
现有19个教学班,857名学⽣,46名教⼯。
组织机构健全:党⽀部、教代会、团委;校长室下辖教导处、教科室、总务处、⼤队部。
师资结构合理:⼩学⾼级教师15名,占32.6%,⼩学⼀级教师12名;市⾻⼲教师2⼈,市教坛新秀5⼈;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专以上学历37⼈,占80.4%;35周岁以下教师38名,占84.4%。
学校的办学思想:把学校办成全⾯加特⾊,把教师培训成规范加特点,把学⽣培养成合格加特长。
学校的办学⽬标:以教学为中⼼,以育⼈为根本,全⾯贯彻党的教育⽅针,⾯向全体学⽣,积极实施教育创新,全⾯提⾼学⽣素质,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创新⼈才。
“团结、⽂明、勤学、创新”是优良校风。
学校致⼒于全⾯贯彻教育⽅针,围绕教育教学这⼀中⼼,抓课堂、建队伍、促科研,努⼒提⾼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环境,以提⾼教师职业素质为根本,以规范⽬标管理为依托,以改⾰教学、创新教学为动⼒,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契机,以新课程“以⼈为本”的教育理念作导向,真抓实⼲,锐意进取,推动我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人大调研学校汇报材料篇一:小学人大调研汇报材料西照川镇中心学校人大调研汇报材料西照川镇中心学校始建于1968年,校园占地面积1734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665平方米。
现有12个教学班,503名学生,其中女生231,留守儿童69,其中女生29。
教职工27名,其中本科学历9人,专科学历16人,中师学历2人,学历达标率为100%。
市级优秀教师1名,县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2名。
近年来,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以情育人”的办学理念,按照“为学生创造未来为老师打造平台”的办学目标,始终恪守“明德厚学,天道酬勤”的校训,大兴“爱校爱生乐教善教”的教风,使学生养成“爱校爱友好学会学”的学风,以“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为承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我校办学水平。
通过两年来的努力,我校取得了一点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县级“文明校园”、,“先进单位”、“安全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316督导评估优秀格次”、“AA级寄宿制学校”、“法制教育基地”、“校园文化建设二等奖”、“市级标准化寄宿制学校”等荣誉称号。
现将我校的做法向领导汇报。
一、取得的成绩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今年我们完善了:校本研修、教师考勤、常规检查、班级文化、安全责任追究、留守儿童及关爱女学生、教学质量奖罚措施、绩效考核8项制度建设。
同时实行校长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层层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
做到了工作项项有落实,人人有责任,日日有检查,周周有反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步入了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两年来我校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奋斗目标,教育教学质量逐步上升,得到了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的一致好评。
2、强化管理,展现特色。
两年来我校集中精力打造宿舍内部文化建设、学生习惯养成、课外文化活动、宿舍制度建设及宿舍内部配置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和高标准配置,现已取得商洛市“标准化寄宿制学校”称号。
高校教师年度工作总结范文5篇篇1一、引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在教学、科研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二、教学方面在教学方面,我主要承担了本科生的专业课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同时,我还参与了学院的在线教学平台建设,为推动学院信息化教学做出了贡献。
三、科研方面在科研方面,我以课题研究为依托,认真开展科研工作。
本年度,我主持了一项省级科研项目,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在研究过程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通过努力,我在本年度取得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四、团队建设方面在团队建设方面,我积极推动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注重培养团队成员的学术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组织学术研讨会、团队例会等形式,我促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
同时,我还注重团队成员的成长和发展,为团队成员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发展空间。
五、社会服务方面作为高校教师,我不仅致力于教学和科研工作,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
本年度,我参与了多项社会公益活动,如志愿服务、科普宣传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还为社会做出了一份贡献。
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首先,在教学方面,我有时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其次,在科研方面,我的科研成果还不够丰富和深入;最后,在社会服务方面,我还需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和投入。
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将认真分析原因并寻求改进方法。
七、总结与展望总的来说,本年度我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
山西中医学院晋阳古都,汾河西岸,坐落着一所年轻的中医药高等学府——山西中医学院。
20年弹指一挥间,根植于这片土地的山西中医学院迎来20华诞。
山西中医人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造就了山西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崭新岁月。
20年砥砺耕耘,春华秋实,20年求实奋进,桃李芬芳。
山西中医人艰苦跋涉,不懈奋斗的雄健身影历历在目。
学校建院之初,就把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写在发展的旗帜上,二十载凝练总结,“艰且益坚,持重笃行”的奋斗精神薪火传承,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展现出了一幅幅动人画卷。
1982年萌芽,1989年始建,穿过风云烟雨,一直走到2009年的今天……作为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战线上最年轻的一所院校,山西中医学院起步晚,底子薄,与同类院校相比,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
所幸,五千年的三晋文化不灭,伟大的太行精神传承,这样一批坚韧、坚强、坚毅的山西中医人在这里聚齐,壮心盟誓,振兴国医。
于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展开,浓墨重彩的奋斗着笔了。
创业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萋萋荒草间筑锦绣楼阁饮水思源,抚今追昔,学校走过了不寻常的发展道路。
上世纪50年代末,当全国的中医药高等教育蓬勃兴起时,山西省也曾提出建立山西中医学院的设想,惜因三年自然灾害未能上马,之后又因“文化大革命”等因素,致使山西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在起步时就已痛失二十余年宝贵时光。
上世纪80年代初,山西省政府两次呈书国务院申请建立山西中医学院,终在1982年获准筹建。
但由于经济落后、条件艰苦,学校直至1989年方告成立,又是整整七个年头!其间,又因国家银根紧缩等政策因素,建设中的项目也有一大部分被迫停工。
1992年,尚未完成的一期基建工程项目全部暂停。
提起初生的那段岁月,老一辈中医学院人总是感慨良多,那段日子,真可谓“先天不足,历尽艰辛”,是一段与“艰苦、艰难、艰辛”如影随形的拓荒史。
学校的地理位置处于太原市汾河西岸的低洼地区,荒草萋萋,杂乱不堪。
课余时间,领导、教师一起上阵,一道工作。
一、学校概况 (1)(一)发轸大夏光华,传承名校薪火 (1)(二)荟萃名师大家,孕育后学新人 (1)(三)贯通文理基础,构筑学科高地 (3)(四)引领教师教育,凸显办学特色 (4)(五)砥砺各界英才,报效国家有成 (5)(六)推进合作交流,国际声誉日隆 (5)二、办学指导思想 (7)(一)学校定位 (7)1.办学目标明晰,学校定位准确 (7)2.发展规划科学,建设成效显著 (8)(二)办学思路 (10)1.适应人才培养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10)2.坚持本科中心地位,保障本科教学质量 (11)三、师资队伍 (14)(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14)1.师资数量充足,满足教学需求 (14)2.整体结构合理,发展态势良好 (14)3.教师学历提升,博硕士比例高 (17)(二)主讲教师 (18)1.严格资格要求,符合资格比例高 (18)2.考核要求明确,教授上课比例高 (18)3.科研促进教学,教师教学水平高 (18)四、教学条件与利用 (21)1.校舍建设成效显著,生均水平明显提高 (21)2.教学实验设备先进,实习基地建设完善 (22)3.加强图书资料建设,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24)4.校园网建设水平高,全面服务本科教学 (27)5.各类场馆设施齐全,满足体育运动需要 (27)(二)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四项经费持续增长 (28)五、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30)(一)专业 (30)1.专业建设措施得力,新专业教学质量高 (30)2.不断完善培养方案,落实执行情况良好 (31)(二)课程 (33)1.打造主干精品课程,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33)2.加大教材建设力度,提高选用教材层次 (34)3.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推广现代教育技术 (35)4.积极推进双语教学,重点建设双语课程 (37)(三)实践教学 (38)1.完善实习实训措施,保证实习教学质量 (38)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9)3.优化实验课程内容,凸显综合性创新性 (40)4.推进开放实验教学,扩大实验室开放度 (41)六、教学管理 (42)(一)管理队伍 (42)1.整体结构合理,素质高能力强 (42)2.推进管理改革,研究成果丰富 (43)(二)质量控制 (44)1.教学规章制度健全,落实执行效果良好 (44)3.加强教学质量研究,构建质量监控体系 (46)七、学风 (49)(一)教师风范 (49)1.加强师德制度建设,提升教师道德修养 (49)2.名家大师率先垂范,弘扬敬业奉献精神 (50)(二)学习风气 (51)1.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引导遵守校纪校规 (51)2.学风建设效果显著,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52)3.搭建科技文化平台,学生参与广效果好 (54)八、教学效果 (56)(一)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56)1.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基本理论技能扎实 (56)2.科研实践成果丰富,实践与创新能力强 (57)(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59)1.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综合训练效果显著 (59)2.质量监控方法创新,毕业论文质量提高 (59)(三)思想政治道德修养 (60)1.把握第二课堂主旋律,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好 (60)2.心理咨询实现全覆盖,心理健康教育质量高 (62)(四)体育 (63)1.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工作,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高 (63)2.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竞技体育成绩引人瞩目 (63)(五)社会声誉 (64)1.生源质量高 (64)2.社会评价好 (65)(六)就业 (66)(一)高水平服务基础教育,发挥教师教育的引领引领作用 (68)1.教育理论创新的策源地 (68)2.教师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69)3.教育决策咨询的思想库 (71)4.优秀人民教师的培育基地 (72)5.教育科学的国际交流平台 (73)6.服务西部教育的重要力量 (74)(二)强化基础、注重个性的人才培养传统 (74)1.“三基”为本,教研相辅,奠定人才培养之基 (75)2.丰富内涵,发展个性,继承人才培养之髓 (76)3.提高质量,凸显创新,铸就人才培养之魂 (79)十、问题与对策 (83)(一)一校两区的资源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83)(二)师资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83)一、学校概况华东师范大学是新中国为“培养百万人民教师”创办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严格“六认真”管理规范稳步提升教学质量第一篇:严格“六认真”管理规范稳步提升教学质量严格“六认真”管理规范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离不开规范的教学管理,教学六认真是学校常规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
本学期,铁佛中心小学根据县局教学管理文件精神,修定了学校《六认真教学管理规范》,严格按照规范设施精细化管理,做好常态化各项工作。
年级组每周定向检查各位教师六认真工作,有记录,有分析,有交流,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妥善处理。
教导处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月检查制度,紧紧围绕教学六认真的要求,狠抓落实,对每位教师的教案、作业批阅、听课笔记、辅导记录等进行全面检查。
特别关注作业布置、批改、并制定具体的作业批改管理规范,同时注重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
教导处严格按照“检查—通报—总结一整改”的管理流程,精细化做好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工作。
校长室不定期组织有关科室对各年级教师的六认真工作进行抽查与评价,将检查情况及时向全体教师通报,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写出书面材料备案。
学校尤为重视常态下的课堂教学的研究。
坚持进行“推门课” 和“预约课”相结合的家常课听课活动,并不断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校长、分管校长、教务主任听课不少于40节,其他行政人员不少于30节,教师听课至少20节。
严格的“教学六认真”检查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提高了教学管理水平,稳步推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韩首成黄巧燕)第二篇:教学六认真规范泗阳县众兴实验小学教学“六认真”规范化要求2014—2015学第一学期一、认真备课严格按要求进行备课,实行三级备课制,即个人初备—主备人牵头集体研讨—个人二次备课。
1.个人初备(1)落实“三研读”。
研读课标,熟悉本学段的能级要求,做到上不越位,下不缺位。
研读教材,了解本册教材内容及编排体系,系统安排学科教学。
研读教参,特别是前面的说明部分,真正熟悉教材、把握内容。
同时又要把教材看作基础和案例,不唯教材,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规范本科教学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包括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考核等方面的规定。
第三条本制度的内容应当贯彻教育教学方针,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注重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四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为学校教务处,负责本科教学管理整体工作的协调、督导和评估。
第五条学院教务处应当根据本制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本科教学管理办法和工作要求,定期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第六条学院教师应当认真执行本制度的各项规定,做好本科教学工作。
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向教务处反馈并配合解决。
第七条学院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按时参加各类教学活动,认真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估。
第二章教学管理第八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整合,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第九条学院教务处应当定期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整改。
第十条学院教师应当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保证课程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确保学生能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十一条学院教师应当积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实用性。
第十二条学院教务处应当制定健全的教学资源管理制度,保证教学设备和教材的有效使用。
第十三条学院教学督导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定期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十四条学院应当建立完善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记录和分析。
第三章教学改革第十五条学校应当积极开展本科教学改革,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第十六条学院应当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推进课程理念和内容的不断更新,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第十七条学院应当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提供相关经费和政策支持,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
加强本科教学管理实施办法为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制度1.建立教学质量责任制。
学校行政“一把手”为全校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分工联系各系的教学工作;系主任为系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
2.坚持各级领导随机听课制度。
校党委委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次;校长、主管教学的校领导、教务处长及各教学单位教学负责人不少于5次;并应做好听课记录,于每学期第18周前汇总至教务处,听课情况列入个人年终考核项目。
3.坚持教学工作会议制度。
学校党委每年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会议,学校行政每学期要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专题会议;系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全系的教学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本科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改进本科教学工作的新举措,并要求有会议记录和主题报告。
二、进一步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4.教学经费达标,且逐年增长。
5.设立专项经费。
学校设立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课程建设专项经费、教改立项专项经费、优秀教学成果奖励专项经费、教材建设专项经费、新专业建设专项经费、公共选修课专项经费、知名学者讲学专项经费、优秀教师奖励专项经费、学生科研专项经费、学科竞赛专项经费等。
三、加强本科基础课教学6.教授授课。
教授(不含延聘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承担一门本科课程的教学(鼓励上基础课、实验课)。
无特殊原因拒绝承担本科课程教学者,按拒聘处理。
7.外聘知名教授讲学。
每年每个专业至少聘请一名校外知名教授(含院士)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或开设专题讲座。
四、把教学工作质量作为教师职务聘任的重要标准8.完善教师教学评估制度。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按《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办法》执行。
9.结合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学校每两年组织一次“优秀教学奖”评选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隔年交叉进行。
对获奖优秀教师予以表彰,且在职称评定、出国进修上有优先权。
(质量管理知识)湘潭大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XIANGTAN UNIVERSITY (2012年)二〇一三年十二月目录1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2)1.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1.2 服务面向 (2)1.3 在校生人数及生源质量 (3)2 师资与教学条件 (3)2.1 师资队伍建设 (3)2.2 教学条件建设 (6)3 教学建设与改革 (7)3.1 专业建设与改革 (7)3.2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9)3.3 课程建设与改革 (10)3.4 实践教学建设 (13)3.5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14)4 质量保障体系 (15)4.1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15)4.2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6)4.3 日常监控 (16)4.4 信息反馈 (17)5 学生学习效果 (18)5.1 学生学业成绩 (18)5.2 创新创业教育 (18)5.3 学生学科竞赛 (19)5.4 学生学习满意度 (20)5.5 毕业与就业 (20)5.6 社会用人单位评价 (21)6 特色发展 (21)6.1 树立科学育人理念,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保持人才培养的传统优势226.2 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促进教学科研互动,打造高起点人才培养平台236.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学生多样化发展空间246.4 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培育优良校风学风,提供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267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7)7.1 建立办学经费多元化筹措机制,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7)7.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师资国际化水平 (28)1 XIANGTAN UNIVERSITY湘潭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2年)湘潭大学座落在毛泽东同志的故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湘潭市。
1958年建校,同年9月10日,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并嘱托“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
后因故停办。
1974年,恢复办学。
197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始终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制定了严格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了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保证了培养计划的顺利落实。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严格按照学校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培养计划,下达并执行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我校教学管理架构如图1-1所示。
本专业实行校、院、专业三级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对专业课程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教学、毕业设计等主要教学环节进行了严格的质量管理。
在全面总结我校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工作方面长期积累的经验基础上,根据高等教育的新形势,结合学校实际,以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具有我校特色的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计划-实施-评价-改进四个部分形成闭环(见图1-2),建立了对专业教学的全方位、全过程、良性循环的闭环质量监控机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结构如图1-3所示。
图1-1学校教学管理架构
图1-2计划-实施-评价-改进闭环系统
图1-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结构图
校内教学质量监控过程实施主要是通过校教学质量督导组、院教学督导组和学生方面来进行的。
校教学质量督导组和院教学督导组在听课和各类专项检查、学生网上评教和调查反馈、在校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意见了解后,形成评价监控
结果。
近一次教学质量的评价过程与结果见表1-1。
可见取得较好的质量监控效果。
表1-1最近一次教学过程的审查与评价情况
附录1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制度文件
附录2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过程的原始记录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