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炼钢造渣制度教材(PPT 51张)
- 格式:ppt
- 大小:4.70 MB
- 文档页数:52
第一部分 转炉工艺环节作业标准1.装入量控制标准1.1 各炉铁水、废钢量参考表和装入量规定(分阶段定量装入)1-5 6 – 200 >200 铁 水铁 水 废 钢 铁 水 废 钢 1#-2# 4543±1 7±1 46±1 8±1 3#-4#38±1 34±0.5 5±0.5 36±0.5 5±0.51.1.1 废钢量根据铁水温度、成分、废钢种类适当调整,确保过程和终点温度稳定。
1.1.2 在大补炉后、炉底上涨等情况下,适当降低1-2t 装入量并调整废钢量。
1.2 兑铁、加废钢的数量必须准确记录。
小数点后保留1位。
1.3废钢潮湿或轻型废钢量大必须先加废钢。
2.渣料加入作业标准2.1 造渣方法的选择:造渣方法 定义 采用条件 注意事项单渣法 在吹炼过程中只造一次渣,中途不倒渣,不扒渣,直到出钢 1、铁水含Si 大于0.65%、小于0.80%2、铁水含S 小于0.05%单渣留渣法 将上一炉出钢后的高碱度炉渣全部留给下一炉使用,中途不倒渣。
铁水含Si 小于0.65% 氧化性较强的炉渣留渣时,必须在兑铁水前首先加石灰稠化炉渣,防止兑铁水时产生喷溅。
双渣留渣法 将上一炉出钢后炉内的高碱度、高温度并含有一定数量Σ (FeO)终渣留下一部分或全部给下一炉使用,吹炼中途倒渣后造新渣 铁水含Si 大于0.80% 双渣法操作的关键是倒渣时间,应选择在渣中含磷量最高,含铁量最低的时刻,能达到脱磷效率最高,铁的损失最小的效果;炉 龄 装 入量(t)炉 座2.2 渣料量以及加入方式和加入时间的确定:2.2.1 渣料量的确定:在保证终渣R2.6-2.8的基础上,根椐铁水和生铁含Si、P、S及其装入数量、冶炼钢种以及上炉温度、终点渣情况、物料质量等条件确定渣料加入种类和数量。
铁水成分% 白灰Kg 白云石Kg 镁球Kg0.60 45 20 50.70 60 20 50.80 65 20 52.2.2 渣料加入方式:所有物料基本上可分2-3批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