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武清区商业布局概况1624401931
- 格式:docx
- 大小:854.82 KB
- 文档页数:19
第一章现状概况与分析一、区域位置本规划区为豆张庄镇中心区七个控制单元之一,控制单元编号为F,位于武清区豆张庄镇镇中心区,处于规划二道以南、京沪高速以西、京山铁路以北、规划四路以东,用地面积146. 42公顷。
二、人口情况本规划区的常住人I I有0.86万人。
分布比较集中的是富康小区等新建的儿个多层居住小区,其余分布在以村镇居民自建平房为主的街区。
三、现状主要用地构成本规划区现状用地功能主要由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农林用地等6部分构成(详见后面的用地构成表)。
从规模上看,以居住用地、农林用地、工业用地为主。
、现状主要用地布局分析(1)二类居住用地本规划区内的住宅小区分别分布在京福公路北侧,规划五路两侧地块等位置,主耍为多层住宅。
现状居住用地面积2. 5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5. 56%O(2)三类居住用地本规划区内的村镇建设用地主要是村镇居住用地,主要为一层、二层等低层住宅。
现状三类居住用地面积为& 32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 28%O(3)工业用地本规划区内的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规划六路西侧地块,规划二道南侧、规划五路西侧地块及京福公路南侧地块等。
现状工业用地面积为5.87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2. 90%o(4)农林用地本规划区内的农林用地在豆张圧镇土地利用规划中多为一般耕地及林地。
主要分布于规划五道北侧、规划六路西侧地块。
面积为77. 37公顷。
五、现状主要用地单位现状主要用地单位情况一览表六、现状道路交通1、道路京沪高速公路:路面宽15-40米。
京福公路:路而宽18〜22米。
规划四路:路面宽8〜11米。
规划五路:路面宽4〜5米。
2、交通场站设施京山铁路北侧有豆张庄站一座,北京铁路局豆张庄变电所一座。
第二章土地细分导则依据与重点一、依据本次编制土地细分导则的依据是《天津市武清区豆张庄乡总体规划(2011-2020)》、《天津市武清区豆张庄镇F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国家与天津市的有关法律、规定及技术标准。
武清简介(一)武清概况:武清,古为泉州,别称“雍阳”,建置于西汉,区域面积1574平方公里,辖29个乡镇街,727个行政村,总人口82万,2000年6月撤县建区。
(二)区位交通:地处京津发展带主轴中心位置,城区距北京五环、天津港各71公里,距北京首都国际机场87公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40公里。
从2003年起,启动路网贯通工程,五年累计投入165亿,其中区内投资30亿,实施了103国道拓宽改造、京沪高速正线、京津塘二线(京津高速)、京津城际轨道等国家级工程,配套建设了区内“九横九纵”路网干线341公里,改造乡村公路580公里。
截止到08年底,区内拥有过境高速5条,总路程164公里、出入口12个、全市唯一城际铁路经停站1座、区县级以上路网总里程594km、乡村公路总里程1330km,各乡镇到城区不超过20分钟,任意乡镇村可在15分钟内找到高速口,实现到京津半小时时空目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三)经济实力: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亿,增长21%;财政收入56亿,增长33.4%,其中区级可支配收入35.5亿,增长34.9%;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增长50%;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增长10%。
(四)城乡建设:中心城区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总控制面积142平方公里。
目前,建成区37.6平方公里,人口22万。
具备2座220kv变电站,建立了陕气、华北气双气源和城区地下水、滦河水、北部地下水3个水源保障,污水处理率、集中供热率均在80%以上;建有天狮学院(本科院校)、英华双语国际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设施及技术水平全市前列的广电中心等功能设施;完成了城区14个村撤村建居主体工作,137栋、68万平方米的还迁小区投入使用,近万人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根本转变。
103国道(大运河)城区段开发完成运河文化景观建设,京津时尚广场、君利商厦、优联第六城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城市经济带、文化带、景观带初步形成。
天津武清区域商业市场分析报告(一)武清概况:武清,古为泉州,别称“雍阳”,建置于西汉,区域面积1574平方公里,辖29个乡镇街,727个行政村,总人口82万,2000年6月撤县建区。
(二)区位交通:地处京津发展带主轴中心位置,城区距北京五环、天津港各71公里,距北京首都国际机场87公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40公里。
从2003年起,启动路网贯通工程,五年累计投入165亿,其中区内投资30亿,实施了103国道拓宽改造、京沪高速正线、京津塘二线(京津高速)、京津城际轨道等国家级工程,配套建设了区内“九横九纵”路网干线341公里,改造乡村公路580公里。
截止到08年底,区内拥有过境高速5条,总路程164公里、出入口12个、全市唯一城际铁路经停站1座、区县级以上路网总里程594k m、乡村公路总里程1330k m,各乡镇到城区不超过20分钟,任意乡镇村可在15分钟内找到高速口,实现到京津半小时时空目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三)经济实力: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亿,增长21%;财政收入56亿,增长33.4%,其中区级可支配收入35.5亿,增长34.9%;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增长50%;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增长10%。
(四)城乡建设:中心城区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总控制面积142平方公里。
目前,建成区37.6平方公里,人口22万。
具备2座220k v变电站,建立了陕气、华北气双气源和城区地下水、滦河水、北部地下水3个水源保障,污水处理率、集中供热率均在80%以上;建有天狮学院(本科院校)、英华双语国际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设施及技术水平全市前列的广电中心等功能设施;完成了城区14个村撤村建居主体工作,137栋、68万平方米的还迁小区投入使用,近万人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根本转变。
103国道(大运河)城区段开发完成运河文化景观建设,京津时尚广场、君利商厦、优联第六城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城市经济带、文化带、景观带初步形成。
转武清新城总体规划图1第二章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2.1区域协调2.1.1区域协调发展策略(1)发挥武清区位、交通和土地的优势,为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服务,成为京津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的重要一员,研发转化基地,促进京津地区的进一步合作和发展,为天津、北京、河北扩大开放和产业转移提供通道和载体。
(2)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武清应积极和滨海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物流、旅游等方面合作,借势发展,共同构筑天津经济腾飞的隆起带,形成天津经济、文化外拓的前沿和桥头堡。
(3)武清承接北京新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重点发展的东部发展带,未来应积极接受北京的智力辐射、经济辐射,提升人才素质、科研实力和产业实力,同时积极主动服务北京,特别是体现在商贸、物流、房地产、休闲娱乐、度假等现代服务业上。
(4)北京及华北历来以天津港为主要出海口岸,武清要利用出入港通道的位置,搞好保税物流、联运等相关服务。
特别是要利用好武清海关直通关的有利条件,与海关合作,争取北京及华北市场主体,就近通关,增强武清的口岸通道能力。
(5)全力争取首都第二机场,建设全新模式航空城。
2.1.1首都第二机场对辖区规划的影响应对(1)积极争取首都第二机场,一旦成功,武清辖区将成为天津市第三个拥有两座新城--武清新城、航空城的近郊辖区。
(2)对第二机场选址影响范围内的用地应实施严格的开发控制,同时为建设航空城预留空间(一般以机场为中心控制40-60平方公里)。
(3)考虑到太子务为机场选址之一,其航空城和新城相邻,新城空间布局要留有弹性,考虑和航空城的衔接。
(4)一旦首都第二机场选址在武清,对现状杨村军用机场应另选新址,避免空域干扰。
同时,可利用原机场用地进行城市功能区的开发建设。
2.2城乡统筹2.2.1城乡统筹发展策略(1)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发展质量,带动农村地区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2)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以经济协作、产业链为基础,重点培育新城和中心镇,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协同发展能力,强化城镇职能分工,逐步形成多中心、网络状的城镇空间结构。
武清简介(一)武清概况:武清,古为泉州,别称“雍阳”,建置于西汉,区域面积1574平方公里,辖29个乡镇街,727个行政村,总人口82万,2000年6月撤县建区。
(二)区位交通:地处京津发展带主轴中心位置,城区距北京五环、天津港各71公里,距北京首都国际机场87公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40公里。
从2003年起,启动路网贯通工程,五年累计投入165亿,其中区内投资30亿,实施了103国道拓宽改造、京沪高速正线、京津塘二线(京津高速)、京津城际轨道等国家级工程,配套建设了区内“九横九纵”路网干线341公里,改造乡村公路580公里。
截止到08年底,区内拥有过境高速5条,总路程164公里、出入口12个、全市唯一城际铁路经停站1座、区县级以上路网总里程594km、乡村公路总里程1330km,各乡镇到城区不超过20分钟,任意乡镇村可在15分钟内找到高速口,实现到京津半小时时空目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三)经济实力: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亿,增长21%;财政收入56亿,增长33.4%,其中区级可支配收入35.5亿,增长34.9%;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增长50%;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增长10%。
(四)城乡建设:中心城区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总控制面积142平方公里。
目前,建成区37.6平方公里,人口22万。
具备2座220kv变电站,建立了陕气、华北气双气源和城区地下水、滦河水、北部地下水3个水源保障,污水处理率、集中供热率均在80%以上;建有天狮学院(本科院校)、英华双语国际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设施及技术水平全市前列的广电中心等功能设施;完成了城区14个村撤村建居主体工作,137栋、68万平方米的还迁小区投入使用,近万人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根本转变。
103国道(大运河)城区段开发完成运河文化景观建设,京津时尚广场、君利商厦、优联第六城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城市经济带、文化带、景观带初步形成。
新农村建设,确定了“2010年实现小学至高中免费教育、2015年全面实行农村医疗保险、2020年农民全面享受养老保险”三个阶段性目标;提出2010年各村达到“生产水电配齐、居住人畜分离、村庄街巷硬化、12年免费教育、生活能源气化、垃圾集中处理”最低标准;每年区可支配财力增长部分50%用于新农村。
累计投入5.1亿,完成“一镇两村”试点一期20万平米住宅楼建设,1240户居民还迁;完成村街主干路硬化70公里、里巷硬化100万平方米,改造户厕1.5万户,解决155个村、18万人安全饮水问题,190个村实现垃圾集中处理,村街基础环境水平大幅度提升。
(五)产业发展:三次产业比重13:51:36。
工业是全区经济主体,形成了高新技术为支撑、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园区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培育了电子信息、新材料、机械制造、生物制药、新型建材5个新兴主导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形成两大传统行业:自行车年产1300万辆,出口200万辆,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自行车生产集散地;地毯年产1.3亿平尺,产量及出口占全国1/3。
开发开放深入推进。
1991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武清开发区,规划24.8平方公里,一期6.4平方公里完成开发,二期6.9平方公里基本摆满项目,累计引资230亿元,入区企业60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0家、14个项目,行业龙头企业40余家,创业拓展中心、软件中心、金融商务中心等功能设施建设全面推进。
三期1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全面启动;中华自行车王国一期3.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实现“十二通一平”,引进项目22个,吸引注册资金26亿;总投资970亿的29个项目列入市级重点,天狮生命健康产业园、华北工业品原料城、立邦涂料、中国艺术家聚集区等项目08年内全部开工建设。
18个城镇产业功能区规划72平方公里,已完成开发15平方公里,累计引资52亿元。
农业形成两大主导产业,奶牛存栏6.1万头,日产鲜奶670吨,养殖小区57个,入区养殖率75%,全部无公害生产,综合实力居全国奶业发展20强第13位,是京津地区规模最大、品质最好的奶源基地;无公害蔬菜22万亩,年产13亿公斤,被认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区。
引进、培育了娃哈哈、完达山、华明、福是妙等涉农龙头企业78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5个,60%农户进入产业化链条,带动增收3亿元。
(六)社会事业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启动了高中阶段“两免一补”工作高中“两免一补”。
免收高中贫困生学费、课本费、住宿费;新农合全面推开,参合率98%;财政每年转移9600多万元,在全市率先免除农业税及附加并落实种粮直补、农机补贴等政策;实施了农村养老补贴,为年满60周岁、不满80周岁的农村老年人每人每月补助50元,年满80周岁的每人每月补助100元,新农村试点补贴标准翻番。
(七)基层组织建设:建立了“党支部为领导核心、村民代表会议为权力中枢、村委会为执行机构”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建立户代表制度。
(八)今后发展展望:2009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区要深入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 积极应对挑战,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把推进大开放、加快大开发作为重中之重,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力构筑武清新城龙头带动、城镇组团作重要支撑、各地区竞相发展的开发开放大格局,不断开创全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局面。
到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亿元,年均增长20%;三级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33%;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年均增长10%。
到2020年武清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75.5万人。
2009年,预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增长20%;三级财政收入70亿元,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增长3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增长10%。
附件一:城区及各乡镇人口情况附件二:现有商业网点布局附件一:武清区人口分布(单位:人)总计:全区共83661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5380人,农业人口691238人。
以上数据截止到2008年底。
附件二:武清区商业网点发展现状调研分析1、武清城区主要商业街按业态划分调研分析◆常德大街:共有94家店铺,共5748平方米,其中服装类共有45家店铺,3485平方米,占总营业面积的61%,另有金店4家,饰品店5家,内衣店11家,鞋店4家,一共1125平方米,整个服饰类商铺就占到了整条街营业面积的80%。
食杂,数码,其他类的店铺仅有76,146和923平米,由此可见,常德大街是一条以服饰为主的商业街。
◆大桥东道:商铺总面积为1490平方米,在这几条被调查的大街中算是比较小的一条商业街,其中食杂类店铺较多,且经营规模较大,共有25家店铺,685平方米。
占总营业面积的46%,另有五金类店铺9家,225平方米。
数码类店铺5家,115平方米。
美发店、干洗店、歌厅、化妆品店共11家,共465平方米。
◆光明道:共有商铺81家,营业面积2265平方米。
以食杂类店铺和其他类店铺为主(其中美发店在其他类店铺中占多数),各占总营业面积的36%。
其中有食杂类店铺29家共810平方米。
其他类店铺31家共815平方米。
另有数码类店铺10家,服饰类店铺7家,五金类店铺6家,各占总营业面积的10% 9%和8.2%。
◆胜利路:是以经营五金类商品为主的总面积4990平米的商业大街,共有五金类店铺63家共2075平方米,占总营业面积的42%。
大街地处于市中心,店铺小而多,整条商业街较为简陋,需要进一步的开发和改造。
另有其他类店铺42家1590平方米。
数码类店铺31家695平方米。
食杂类店铺21家535平方米。
各占总营业面积的32% 14%和11%。
◆建设路:共有143家店铺共5460平方米。
以食杂类店铺居多,有52家共3445平方米,占总营业面积的63%,正规且超过200平方米的大型酒楼居多。
街的西半段为中介店铺集中的路段,共有25家中介店铺,且面积很小,10到15平米不等。
另有五金类店铺640平米,服饰类店铺170平米,数码类店铺85平米,鞋类店铺65平米。
是一条街面很长,但是店铺和营业面积并不很多,商铺分布交为稀疏的商业街。
◆雍阳西道:是武清区政府最新规划建成的一条商业示范性大街,道路宽阔洁净,印业面积共有9983平米。
商铺以数量多、营业面积大且涉及的主营业态广为特点,其中有服饰类商铺53家2600平米,数码类商铺24家1160平米,五金类商铺15家810平米,食杂类商铺29家,1460平米,营业面积最大的就是其他类商铺,之中以休闲娱乐的场所居多,共有商铺31家,3653平米,占总营业面积的37%。
2、武清城区主要商业街按三类经营业态划分调研分析◆广厦道:是一条以批发零售业为主,服务业和餐饮业也较发达的商业大街。
整条街营业面积为5150平米,其中批发零售业3150平米,占总营业面积的61%。
服务业1350平米,占总营业面积的26%。
餐饮业650平米,占总营业面积的13%。
◆机场道:是一条商业较为密集的商业街。
其总营业面积为8300平米,其中批发和零售业5350平米,占总营业面积的64%。
餐饮业1000平米,占总营业面积的12%。
服务业1950平米,占总营业面积的23%。
◆泉旺路:是一条商业较为稀疏的商业街,其总营业面积仅为3850平米。
以批发和零售业为主,共有2900平米,占总经营面积的75%。
服务业和餐饮业较少,仅为900平米和50平米,占总营业面积的23%和2%。
◆泉兴路:是以批发和零售业为主的一条商业街,共有3365平米,批发零售业2700平米,占总营业面积的80%。
但是相对与替他商业街,泉兴路是一条餐饮业较为发达,服务业略欠不足的商业街,其中餐饮业500平米,占总营业面积的15%,服务业仅有165平米,占总营业面积的5%。
◆泉州路:是一条商业面积较大的商业街,营业面积共有30550平米。
其中批发和零售业19900平米,占总营业面积的65%。
服务业10650平米,占总营业面积的36%。
餐饮业发展滞后。
◆新华路:是一条相对其他商业街而言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商业街,共有4150平米。
其中批发零售业2500平米,占总营业面积的60%,服务业1600平米,占总营业面积39%,餐饮业仅有50平米,占总营业面积的50%。
◆徐官屯:总营业面积为4500平米,其中服务业2650平米,占总营业面积的59%,服务业1450平米,占总营业面积的32%,服务业较为发达。
餐饮业400平米,占总营业面积的9%。
◆育才路:总营业面积为3800平米。
其中服务业和餐饮业的营业面积为850平米和700平米,一共占到总营业面积的41%,是一条服务业和餐饮业较为发达的商业街,批发和零售业有2250平米,占总营业面积的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