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1032.7-1999鳜养殖技术规范网箱饲养食用鱼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08.64 KB
- 文档页数:4
鳜鱼网箱养殖技术鳜鱼网箱养殖技术1、水质要求网箱养殖鳜鱼的水质必须清新~溶氧丰富~透明度在30cm以上~养殖水体有微流水~背风~向阳~适宜鱼类生活、生长。
2、品种要求及来源鳜鱼品种较多~根据《湖南鱼类志》记载~在洞庭湖区有7种鳜鱼~其中养殖价值较高的只有2种~即翘嘴鳜和大眼鳜。
翘嘴鳜和大眼鳜生长速度最快~是理想的养殖品种。
所以~在网箱养殖时~必须选择翘嘴鳜和大眼鳜~否则~难以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
鳜鱼种来源有二:一是从江河湖泊中捕捞~二是人工繁殖培育苗种。
3、饵料要求及解决办法在自然生态环境中~鳜鱼摄食的是活鱼。
为了解决鳜鱼的饵料问题~有些地方驯化鳜鱼吃死饵。
据笔者观察~鳜鱼吃死饵~是在非常饥饿的情况下才摄食~基本上只能维持鳜鱼的基础代谢~且饵料浪费大~不合算。
笔者认为~还是投放健壮的活饵为佳。
活饵除天然水域捕捞外~主要靠人工养殖~即利用育种池塘高密度养鱼种~以后逐步抽稀~捕大留小~解决鳜鱼的适口饵料。
4、网箱要求及其安装网箱养鳜鱼最好采用小体积~高密度的形式~规格一般为3m×3m×2.5m或2m×2m×2.5m。
这样的箱体水体对流快~操作方便。
内衣网目1.5cm~外衣网目5cm~盖网网目5cm。
网箱安装在有微流水~向阳、背风的地方。
用竹子、油桶或泡沫作浮架~将网衣张开。
箱距在1m以上~行距在10m以上。
5、鱼种进箱一般情况下~50g/尾的鳜鱼种便可进箱。
在进箱之前~网箱必须提前半个月下水~尤其是新制网箱~使网衣产生绿苔等~以免网衣伤鱼。
在进箱时~必须把网衣移到岸上~仔细查看内、外网衣~是否有破洞、活结~缝合部是否太稀等~要保证鱼种不外逃。
同时~鳜鱼种用1g/ 的孔雀石绿和30,40g/L的食盐消毒后下网箱。
6、放养密度每立方箱体可以放养10,50尾鳜鱼种~太稀浪费了网箱。
在养殖鳜鱼的网箱中可以搭配鳊鱼、青鱼、红鲫鱼。
一来可以清箱~二来增加鱼产量。
鳊鱼可以清除箱体的绿苔、杂草~青鱼可以清除爬到箱体上的螺蚌等~红鲫鱼可在清除杂食的同时~用作网箱的标志鱼。
鳜鱼养殖最新技术鳜鱼也叫桂鱼或桂花鱼,作为我国传统的淡水名特优品种,其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十分走俏,因此养殖它的人也是特别多。
但以往传统养殖鳜鱼都是采用池塘的养殖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鳜鱼养殖最新技术——网箱养殖鳜鱼。
鳜鱼也叫桂鱼或桂花鱼,作为我国传统的淡水名特优品种,其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十分走俏,因此养殖它的人也是特别多。
但以往传统养殖鳜鱼都是采用池塘的养殖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鳜鱼养殖最新技术——网箱养殖鳜鱼。
1、网箱规格网箱通常使用的是以毛竹为框架的长方形箱体,长大约6米左右,宽6米,高4米。
网箱深度根据池塘水深确定,一般要求离池底30-40厘米,同时每5亩网箱要配1台增氧机以确保水体溶氧充足。
2、驯化苗选择规格最好在每公斤100尾左右,而且要具备摄食情况良好、体型肥满、体色光亮、无病无伤等特点。
种苗进网箱前用3%的盐水浸泡2-3分钟,池塘外围按整塘水体面积用二氧化氯洒遍全池,连续2-3天。
3、种苗放养当水温上升到22-25℃时,即可进行鳜鱼苗种的进箱放养工作。
鱼种放养时,用3%-5%食盐水溶液中浸浴10-15分钟。
密度方面,一般为800-1200尾/亩。
4、饵料投喂根据鳜鱼的生长需要定期补充饵料鱼(鲜活小杂鱼即可),使池塘中饵料鱼经常保持一定的密度,以保证鳜鱼始终摄食饱满,每天投喂量1千克至6.5千克。
另外,也是视情况人工补充膨化颗粒饲料和软颗粒饲料等饲料。
5、巡箱洗箱为了保持箱体的正常形状,保证水体流畅水质清新,防止破洞逃鱼,管理人员要经常洗箱巡箱。
每天巡箱1次,每15天洗箱1次。
同时注意定期防病治病,通常使用2%盐水浸洗病鱼,每次3分钟-5分钟。
6、水质调节在整个养殖期间,一般每隔10-15天左右泼洒1次生石灰,浓度为15-20克/立方米,以调节水中PH值。
同时,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水质情况灵活掌握增氧机开机时间和次数,闷热或有雷阵雨时及时开机增氧,发现鳜鱼有吐出饵料鱼现象,也应立即开机增氧并加注新水。
鳜鱼塘养、网箱、疾病防治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是淡水鱼中的名贵鱼类,有翘嘴鳜、大眼鳜、斑鳜、暗色鳜等多个品系。
以翘嘴鳜生长最快,其次是大眼鳜。
鳜鱼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喜食活饵料,常吞食超过自身长度的鲢鱼、草鱼、青鱼、团头鲂、鳊、细鳞斜颌鲴等活鱼苗。
塘养一、鱼池鳜鱼适宜用小池塘养殖,鱼池面积一般为1-3亩,池水深1.5米左右。
鳜鱼苗种入池前,要彻底清塘,常用药物为生石灰,每亩施50公斤;漂白粉用量为池水呈20毫克/升的浓度即可。
一般在清塘10天后药性消失。
在桶中盛池水后放进几尾鱼,如24小时无异常,则可进行放养。
放养依据养殖条件的优劣和技术水平高低,一般每亩放养3.3厘米的鳜鱼夏花鱼种1000-1500尾。
二、饵料鱼鳜鱼的天然食性是摄食活鱼,饵料鱼的来源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购买家鱼水花密养,随时投喂;二是培育和收集野杂鱼苗,每亩养鳜池应搭配饵料鱼培育池3亩左右,可放入鲤鱼、鲫鱼或一些繁殖时间较早、繁殖量较大的野杂鱼类,繁殖大批鱼苗供鳜鱼摄食;三是为了节省鱼池,可直接在鳜鱼池中投放一些麦穗鱼、餐条鱼等小型鱼类,繁殖次数较多,可满足鳜鱼的需求。
三、投饲把体重0.5克(体长约3厘米)的鳜鱼苗养至500克的商品鱼,需消耗饵料鱼约5000尾(约3公斤)。
要根据鱼的生长情况及天气情况及时投放饵料鱼,最好是3-5天投放一次,使池塘中的饵料鱼保持一定的密度。
在饵料来源充足的情况下,应尽量投一些饵料鱼,让鳜鱼有充足的食料,吃不完的饲料鱼,在捕捞时与鳜鱼同时捕起出售。
四、管理主要是早晚巡塘观察鳜鱼的摄食情况、生长情况及水质情况。
要保持良好的水质,使水中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一般每两个星期换水一次,同时在水质变浓时要及时冲水。
夏季天气炎热时一定要使用增氧机增氧。
为了避免水质过肥,可在水中培育一定的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有利于鳜鱼的生长。
此外还要注意防逃防盗,进出水口都要用筛绢网布包牢,防止鱼苗随水逃走。
在成鱼阶段和即将起捕之时,要派人值班,以防盗鱼事件发生。
·105·105畜牧科学鳜鱼属于一种肉食性的鱼类,非常凶猛,主要以活鱼虾为主要食物,生长速度非常快,品质绝佳,口味鲜美,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喜爱。
鳜鱼属于淡水资源中的产物,由于淡水资源日渐减少,市场上的鳜鱼出现了货源紧张的局面,价格上也只增不跌,市场售价非常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研制出鳜鱼的人工繁殖,这让全国各地兴起一股鳜鱼的养殖之风,取得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因此,可以采用新型的技术养殖鳜鱼,水库网箱技术就是一种优良的技术,能够让鳜鱼市场得到扩大,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1.水质和水温养殖鳜鱼的过程中,水深一般需要控制在3m 以上,保证是指要处于清新状况不会存在任何污染。
另外,最好可以放置更多的野杂鱼,这样鳜鱼就能够获取相应的食物。
除此之外,需要对水温合理把握,因为水温不仅对鳜鱼的食物获取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对于鳜鱼的生长也具有一定影响。
当水温处于22-28℃左右的时候,鳜鱼的生长处于一种良好的生长状态。
如果水温高于32℃的时候,获取食物就会产生相应的困难,生长速度也会十分缓慢。
如果水温处于18℃以下时,鳜鱼的活动会处于一个十分缓慢的状态,对食物的获取垂于一个平和的状态。
获取食物时都会在水面以下来获取,不会像往常一样在水面进行获取,凶猛的抢夺食物,食量会相应减少,生长速度也会降低。
2.网箱设置对网箱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位置和环境进行考察,不进要具有一定的阳光,还要保证水流开阔,交通上十分便利,环境上能够十分安静,水的深度最好大于3m。
当水位处于最低状态时,应该将水底到网箱的距离合理把握,距离控制在1m 以上,对PH 值也应该合理把握,将其控制在7.1-8.1之间,透明度最好处于50-60cm 之间,并把握好溶氧量,让溶氧量能够处于4mg/L 以上。
设置网箱时,需要按照“一”字型扎在与水流垂直的位置,网箱之间的间距需要合理设置在1.0-1.6,这样能够给水体交换提供相应的便利。
为了避免杂物网箱造成相应的损坏,可以在网箱设置的水域中设置相应的栅栏,控制好栅栏和网箱之间的距离,将其控制在2m。
箱养殖鳜鱼的技术-养殖技术鳜鱼又名桂花鱼,鳜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肉质白嫩无细刺,形态优美丰腴,是一名贵鱼类。
鳜由野生驯化为箱养殖,其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发生了重大变化,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在水库特定的水域内利用箱实现浮游生物—鲢、鳙鱼种—鳜食物鲢转化,是发展鳜生产的一条可行的途径。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箱养殖鳜鱼的技术。
水域选择:箱设置水域要求水面开阔,远离航道,水位稳定,水流缓慢,水质清新、无污染,交通方便,天然饲料丰富,无敌害。
箱设置:箱规格一般为5×5×2.5米,入水深度1.8-2米,箱底离水底20-30厘米。
箱四角用4根毛竹固定,四底角用石块沉好,以防被水流、风浪冲走。
苗种放养:箱养殖鳜鱼,品种宜选用大眼鳜鱼或翘嘴鳜。
苗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浴5-10分钟,或用1%聚维酮碘浸浴10-15分钟。
放养时间一般在5月中下旬,每平方米放规格4-6厘米的鳜鱼苗30-40尾。
饲料投喂:箱养殖鳜鱼,饲料鱼可选用鲮鱼、鲢鱼、鳙鱼、鲫鱼等。
其中以鲮鱼饲养效果最好,饲料系数低,鳜鱼摄食后生长速度快。
饲料鱼要求体质健壮、规格均匀,无病无伤,体长为鳜鱼体长的1/3-1/2,如规格不均,可用鱼筛筛去规格过大或过小的饲料鱼。
饲料鱼消毒杀菌后投入箱内。
由于箱养殖密度大,每次投喂饲料鱼不宜过多。
放养初期2-3天投喂一次,随着鳜鱼长大,改为每天投喂一次。
投喂时间,可选择在鳜鱼摄食最活跃的傍晚进行。
每天投喂量为箱中鳜鱼体重的5-10%。
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各巡箱一次,箱中饲料鱼不足时,及时补放;对规格过大的鳜鱼不能摄食的饲料鱼,应及时捞出。
定期清洗箱体附着物,以利于箱内外水体交换,保持箱内水体有较高的溶氧,促进鳜鱼摄食生长。
发现箱破损,及时缝补,以防跑鱼。
鱼病防治。
箱养殖鳜鱼常见病有烂鳃病、赤皮病、车轮虫病等。
鱼病易发季节,在箱四角分别用漂白粉、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鳜鱼专用灭虫灵等药物交替挂篓、挂袋消毒。
鳜鱼网箱高效养殖技术摘要介绍了鳜鱼网箱高效养殖技术,包括水域选择与网箱设置、鱼种投放、饵料鱼投饵、日常管理、病害防治、适时起捕等内容,以期为鳜鱼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鳜鱼;网箱;高效养殖技术鳜鱼俗称鳜花鱼、季花鱼、桂鱼,常见有2种,即翘嘴鳜和大眼鳜,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江河湖泊。
其肉洁白、细嫩而鲜美,无小刺,富含蛋白质,自古就被列为名贵鱼类之一,是席上佳肴,一直深受消费者的青睐[1]。
现将鳜鱼网箱高效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水域选择与网箱设置鳜鱼网箱养殖要求:水域开阔,向阳避风,水草较少,水流平缓,有微流水或较小的风浪,水深在3 m以上;水质良好,清新无污染,透明度大于50 cm,溶解氧在5.5 mg/L以上,pH值6.5~8.5。
箱体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网箱为全封闭六面体,框架用毛竹或钢管制成,其规格应比网箱的长、宽尺度大10 cm左右或等同,框架应平整、牢固、形状稳定,网箱框架高出水面10~15 cm。
箱距在1 m以上,行距在10 m以上,箱底距水底大于0.5 m。
箱体用3×5线编结,双层,内衣网目1.5 cm,外衣网目5 cm,盖网网目5 cm,一般体积为2.0 m×4.0 m×2.5 m共20 m3,或3.0 m×3.0 m×2.5 m共22.5 m3。
网箱在下水前必须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补好。
新网箱在使用前要放在水中浸泡10 d左右,将其泡软,避免擦伤鱼体。
旧网箱应用8~10 g/m3的漂白粉或强氯精消毒。
2鱼种投放铜陵地区养殖鳜鱼主要为翘嘴鳜和大眼鳜,其鱼种来源:一是江河湖泊中捕捞的苗种,二是池州市水产良种场人工繁育的秋浦花鳜苗种。
鱼种要求体健无病,规格均匀整齐。
个体规格要大于3 cm,以50~100 g/尾为佳。
为防止鱼种相互刺伤,大规格鱼种宜在冬季放养;7月以放养夏花为主。
放养密度一般为15~40 尾/m2。
鱼苗入箱前用3%~5%食盐水或10 g/m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 min,以杀灭鱼苗体上的寄生虫或细菌。
鳜鱼网箱养殖技术全程分析网箱养鱼的养殖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不过,对于不同的鱼种,网箱养鱼的情况和技术要求也有不一样的要求,具体到网箱的设置位置,饵料的投放等等,都是有特定的要求,鳜鱼作为一种特有的鱼类,在网箱养殖的过程的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1、水域条件的选择鳜鱼是一种喜生活于水质清新,溶氧量高,无污染的大中水面天然水体中,因此,设置网箱的水域应具备以下一些条件:①水深3米以上,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常年有微流水,水体透明度高。
②水质不会被工业废水污染,远离航道。
③能避开大风袭击等。
鳜鱼网箱养殖技术2、网箱结构①网箱由箱体、框架和浮、沉装置等部分组成。
箱体的网目随着养殖规格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为1~5厘米;框架用毛竹做成。
②网箱大小。
采用10平方米以上的网箱。
3、网箱设置网箱采用敞开式固定网箱,箱体一般浮出水面50厘米,四周用钢管或桩柱支撑框架。
四周桩柱上各安一铁环,用以控制和调节箱体的升降。
多个网箱设置呈直线型,排列方向与水流方向垂直,有利于水体交换。
网箱水下部分的深度在1.5米左右。
网箱之间的距离一般为5米左右。
4、养殖方式采用网箱单养鳜鱼的养殖方式,即将鳜鱼种放入网箱后,根据鳜鱼种的数量、规格及生长情况,定期投喂适口、适量饵料鱼。
这种养殖方式一般应配套一定数量的饵料鱼生产网箱,以解决饵料鱼来源。
5、鱼种放养①放养规格。
放入网箱养殖的鳜鱼种,规格要求整齐(同一规格的鱼种放在同一个网箱,不同规格的鱼种要分开养)。
鱼种规格应较大些,一般为50~100克/尾,品种为翘嘴鳜。
②放养时间。
网箱养殖鳜鱼宜在春节前后进箱,这时水温较低,宜于鳜鱼种的运输。
③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与养殖方式、水体条件、饵料鱼的供应情况有密切关系。
适宜的放养密度既能充分地利用水体,又能经一个养殖季节的饲养达到商品规格。
一般为每平方米放养规格为50~100克的鳜鱼种10~15尾。
鳜鱼网箱养殖技术6、饵料鱼的投喂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以活的小鱼小虾等为食。
水库网箱养殖鳜鱼技术摘要介绍水库网箱养殖鳜鱼的技术,包括水质及水温、网箱设置、鱼种放养、养殖方式、日常管理等方面内容,为水产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鳜鱼;网箱;投喂;日常管理鳜鱼属鲈形目,鳍科,鳜鱼属,是凶猛肉食性鱼类,终生以活鱼虾为食,其生长速度快,品质上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鳜鱼又是当前安徽省重点推广的优质水产品之一,近年来鳜鱼天然资源日渐减少,货源紧缺,价格居高不下,市售价为鲢鱼、鳙鱼的5~7倍,随着鳜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成功,鳜鱼养殖已在各地广泛开展,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引进鳜鱼进行养殖,为增加优质新品种、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1]。
同时促进水产养殖结构调整,加快效益农业的发展,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2013年,选择宁国市独山水库进行鳜鱼网箱养殖,面积逾6.67 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当年的养殖总产量为4 095 kg,从12月25日起开始销售,水库边交货价60元/kg,总产值为24.57万元。
饲料10 511 kg,按照6元/kg,费用6.31万元;网箱建设费用3.2万元,每年折旧0.8万元;工人工资4万元;种苗费用1.5万元;电费、药物等费用1万元。
总成本13.61万元。
利润为10.96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8。
现将水库网箱养殖鳜鱼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水质与水温一般放养鳜鱼要求水深平均3 m以上,水质清新无污染,且最好野杂鱼较多,能够为鳜鱼提供食物。
水温对鳜鱼的摄食及生长影响较大,在22~28 ℃的水温下,鳜鱼生长良好。
当水温超过32 ℃,鳜鱼的摄食强度及生长速度都会较低,水温低于18 ℃时,鳜鱼活动缓慢,吃食分散温和,且在水面以下,不像平时那样在水面集群凶猛抢食,食量约减少1/3,生长速度下降。
2 网箱设置网箱架设在避风向阳、水面开阔、有一定水流、交通便利、环境安静的水域位置。
水深大于3 m,在最低水位时网箱底部与水底保持距离大于1 m,pH值7.0~8.0,透明度50~60 cm,溶氧量4 mg/L以上。
鳜鱼二级网箱养殖技术一、网箱结构与设置1、一级网箱(育种箱)。
无结网做成,网目0.5-1.0厘米,规格10米×1.3米×1.5米,数量3个。
2、二级网箱(成鱼箱)。
网目1.5-2厘米,小体积网箱3只,规格2米×2米×1.8米;常规大网箱3只,规格4米×7米×1.8米。
3、网箱设置。
选择紧靠青通河的一口面积近80亩、水深2米以上的池塘,作为网箱设置水域,敞口浮动式设置,以毛竹框架作浮子,箱体高出水面20-30厘米。
网箱具体安装、固定按常规进行。
二、主要技术要点1、鱼种放养。
5月中旬,先放养四大家鱼毛仔,每亩50-80万尾作饵料鱼,待其长至1.5-2厘米时,于6月6日购进4000尾体长为3-4厘米鳜鱼种,放入一级网箱,密度为100尾/平方米,强化培育至10厘米后,再放开进二级网箱,小体积网箱和大网箱放养密度分别为尾40平方米、30尾/平方米。
2、鱼种培育。
将购进的鳜鱼苗种,用3%-4%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后,再放到一级网箱。
每天从培育池中拉网投放饵料鱼,其规格为鳜鱼种体长50%左右,数量以鳜鱼食饱为佳。
随时拉网抽样检查鳜鱼种的摄食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投喂量。
3、成鱼养殖。
7月初,将10厘米左右鳜鱼种放进二级网箱,以饵料鱼池培育的鱼种为主要饵料,不足部分从青通河等水域收购野杂鱼。
饵料鱼的规格不超过鳜鱼体长的50%,二者数量按1:20配比。
4、鱼病防治。
因为鳜鱼终身只吃活鱼,在鱼病防治方面,最好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在鱼种强化培育期,鳜鱼种最易患寄生虫病。
因此,每5-7天,选用高效低毒驱虫灭菌药物轮换浸洗鱼种。
在成鱼养殖期间,每7-10天,用药物挂袋消毒,饵料鱼必须经过药物浸洗后方可投喂。
5、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巡箱,检查网箱是否损坏、饵料鱼丰欠、水质变化情况等。
一般10-15天洗网箱1次,保持网箱内外水体顺利交换。
鳜鱼塘养、网箱、疾病防治鳜鱼是我国一种常见的鱼类,因其肉质细嫩,口感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人们会选择在池塘或网箱中进行鳜鱼养殖。
但是,鳜鱼养殖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比如池塘水质不佳、鳜鱼感染疾病等。
本文将介绍鳜鱼塘养、网箱养殖的方法以及疾病防治方案。
一、鳜鱼塘养1.1 塘口选择鳜鱼需要生长在清澈、流畅的水中,所以选择合适的塘口非常重要。
选择塘口时,应考虑以下几点:•塘口底部应为硬质土壤,以免池底沉积太厚;•坡度不宜过陡,一般为2%~3%;•选择流水不断的地方,以保证水质清新;•经常清除杂草、残枝落叶等杂物。
1.2 水源鳜鱼塘的水源应该保证新鲜清洁。
如果水源水质不达标,就需要进行一些处理,比如使用防腐剂保证水质、筛选过滤、通入草莓、竹枝以引起空气涟漪等,以增加溶氧量,有利于鳜鱼的生长。
同时,应定期检测水质,保证水质合格。
1.3 鳜鱼投放在进行鳜鱼塘养之前,需要确定鳜鱼的数量。
一般来说,每亩塘面养殖1000~2000条鳜鱼为宜。
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鳜鱼尽量选择体型相近、健康的;•投放前需要对鳜鱼进行消毒;•投放鳜鱼后,需要适宜的投饵和投料。
二、网箱养殖除了常规的鱼塘养殖方式,网箱养殖也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
网箱养殖具有占地面积小、容易管理等优点,但是网箱养殖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2.1 网箱选择养鱼网箱可以选择塑料、水泥、竹木、铁丝等材料制造,但不同材料对鱼的影响不同。
比如用铁丝做网箱容易锈蚀,塑料网箱不耐太阳光和鱼苗的啃咬,水泥网箱容易长出墨绿色的苔藓。
因此,在选择网箱时,应根据当地情况、养殖鱼种和网箱材料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2 网箱放置在放置网箱时,需要考虑到光照、水流以及颠簸等因素。
一般来说,选择适宜太阳光照射的平坦地面,放置网箱的高度应该不低于20厘米。
同时,需要注意水流,避免暴水或者干涸过快,导致鱼苗死亡。
另外,放置网箱时应该注意颠簸问题,避免导致网箱的破损。
2.3 饲料投放在网箱养殖中,饲料的投放至关重要。
鳜鱼网箱养殖技术作者:刘建波来源:《科学种养》2014年第01期在湘乡市科技计划项目——“鳜鱼的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与推广”的支持下,我市鳜鱼人工孵化于2008年在山枣江花养鱼专业合作社取得成功。
通过几年的推广已形成了水库、池塘混养和池塘、网箱单养等几种养殖模式。
目前鳜鱼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对促进我市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现就网箱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鳜鱼的生物学特性鳜鱼为底栖凶猛鱼类,喜在水质清新、水草繁茂的河流、湖泊中生活,白天活动少,多在夜间觅食。
鳜鱼胃发达、壁厚、伸缩性大,肠道短,以鲜活的小鱼、小虾为食,尤其在鱼苗阶段能吞食自身长度70%的饵料鱼。
鳜鱼生长速度较快,1龄鱼个体重可达500~1000克,1龄后雌鱼生长速度快于雄鱼。
二、养殖配套布局每平方米鳜鱼养殖网箱配套50~60平方米池塘或5~6平方米网箱养殖饵料鱼。
三、网箱结构和设置网箱规格5米×4米×2米,以网目为2厘米的聚乙烯网片缝制而成。
网箱用竹木或钢管做框架,用油桶做浮子,箱底设置沉子拉伸网衣,箱顶部出水30厘米。
网箱设置在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水库内,要求常年水深3米以上,溶氧量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40厘米以上,且设置区域不能有沉水植物。
四、苗种放养采用当年鳜鱼苗种养殖,规格在5厘米左右,放养时间在6月中下旬,放养密度为20尾/米2左右。
鱼种入箱前用3%食盐溶液浸泡消毒5~10分钟。
五、前期饵料鱼的培育在鳜鱼苗种放养前15天左右,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鲢鱼等作为饵料鱼,按每亩池塘投放50万~60万尾水花或每平方米网箱投放800尾夏花的密度进行培育。
饵料鱼最好用豆浆或其他饵料饲养,以保持水质清新。
六、饵料鱼的规格和密度控制饵料鱼的放养规格应与鳜鱼相匹配,一般饵料鱼体长为鳜鱼体长的50%左右或体重为鳜鱼体重的1/6左右。
合理确定饵料鱼投喂次数、投饵量,以控制其生长速度,保证适口性。
七、饵料鱼投喂技术根据鳜鱼的生长需求,定期捕捞饵料鱼进行投喂。
鳜鱼网箱养殖技术要点一、水域选择与网箱设置要注意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面宽阔,水位稳定,透明度60厘米以上,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水深3米以上,避风向阳,常年有微流水的湖池或库湾设置网箱。
网箱采用单层聚乙烯无节网片,网片眼目要小于1.5厘米;制成1~28平方米的网箱,以4×5×1.8米、4×4×1.8米、4×3×1.8的为佳;网箱敞口的,用毛竹做成框架,兼作浮子,采用直径6.5毫米网筋作底框兼作沉子;亦可用石块悬挂于网箱底部四角,以使箱体成型。
网箱上部网片要高出水面20厘米以上。
网箱采用“一”字型排列,1个鳜鱼网箱连2只饵料鱼网箱,串成一排,箱距为1个网箱单边长,行距5米,设置在与水流方向垂直的位置,以利于箱体内水的交流。
二、鱼种放养鱼种以翘嘴鳜为好,要求体健无病,规格均匀整齐。
个体规格要大于3厘米,以50~100克/尾为佳。
为防止鱼种相互刺伤,大规格鱼种宜在冬季放养;7月份以放养夏花为主。
放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放10~35尾。
鱼苗入箱前每平方米水体用0.1毫升的鱼虫灵或10克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分钟以杀灭鱼苗体上的寄生虫或细菌。
饵料鱼以花白鲢、鲤鱼、罗非鱼及小杂鱼等低值鱼为好,从夏花开始培育。
放养密度每平方米6000~8000尾,要根据投喂的需要随时补充新的饵料鱼。
投喂以清晨或傍晚为佳,要求活鱼做饵料,每次投喂数量为鳜鱼数量的20倍左右,规格是鳜鱼体长的50%左右,投喂的水温一般25℃以上每2~3天喂1次,20~25℃每7天喂1次,10~20℃每10~15天喂1次,10℃以下每20天喂1次。
三、管理网箱养鳜鱼,水质清新,发病少,在饲养过程中也易患车轮虫、斜管虫、苗头鳋、烂鳃病等。
因此,网箱内和周围要投放水花生、水葫芦等供鳜鱼栖息,高温季节在网箱周围用强氯精、鱼虫灵挂袋。
发病时可将网箱四角挂起,采用药浴治疗。
一般每10~15天洗1次。
池塘网箱配合饲料养殖鳜鱼技术研究作者:李圣华黄永涛王丛丹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20年第17期摘要:为研究池塘网箱配合饲料养殖鳜鱼技术,在3个池塘中进行人工生态设置,架设不超过池塘总面积10%的网箱,网箱外投放不同生态位与食性的鱼类控制池塘生物总量,网箱中投放鳜鱼(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苗种,全程投喂配合饲料,结合投喂以中草药成分制作的药饵。
试验结果表明,养殖期间未发生病害,3个池塘水质52.4%的时间为轻度富营养化,47.6%的时间为中度富营养化;商品鳜鱼产量15~18 kg/m2,折算池塘平均产量12 700~14 400 kg/hm2,养殖利润194 400~249 900元/hm2,商品鳜鱼规格整齐,起捕销售便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关键词:池塘;网箱;配合饲料;鳜鱼(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中图分类号:S965.199;S9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20)17-0101-06Abstract: In order to to study the technique of Siniperca chuatsi with compound feed, the artificial ecology was set up in three ponds, and the net cages were less than 10% 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pond. Fishes with different niche and feeding habits were controlled outside the cages to control the total biomass of the ponds; Siniperca chuatsi seedlings were placed in the cages. Feed a compound feed combined with a bait made with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gredients. The result showed that,no disease occurred during the breeding period.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three test ponds was mild eutrophication for 52.4% of the time and moderate eutrophication for 47.6% of the time. The yield of commercial Siniperca chuatsi was 15 to 18 kg/m2, and the average pond production was 12 700 to 14 400 kg/hm2, breeding profit 194 400~249 900 yuan/hm2, commercial Siniperca chuatsi Besilewsky specifications were neat, catching and selling were convenient, and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were significant.Key words: pond; net cage; compound feed; 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鱖鱼(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又称桂花鱼、季花鱼等,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优质淡水经济鱼类,市场容纳度高,价格稳定。
鳜鱼小体积网箱高密度驯饲技术
汪福保;孙成飞;程光兆;董浚键;叶志杰;王淼;卢迈新;叶星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24()4
【摘要】鳜鱼俗称桂鱼、季花鱼、花鲫鱼,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淡水鱼。
目前我国养殖的鳜鱼品种有翘嘴鳜、斑鳜和杂交鳜,其中翘嘴鳜养殖量占总产量90%以上。
《202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鳜鱼养殖总产量首次突破40万吨,比2021年增加2.75万吨。
鳜鱼食性独特,自开口起以鲜活饵料为食,传统的养殖方式在不同阶段均需配套供给活饵料鱼。
【总页数】3页(P76-78)
【作者】汪福保;孙成飞;程光兆;董浚键;叶志杰;王淼;卢迈新;叶星
【作者单位】佛山市南海区杰大饲料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网箱培育鳜鱼种的驯食技术
2.鳜鱼驯饲集约式网箱养殖技术
3.小体积网箱养鳜鱼技术
4.鳜鱼配合饲料规模驯饲与网箱养殖生产试验
5.小体积网箱养鳜鱼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鳜鱼的网箱养殖技术
赵利田
【期刊名称】《湖南饲料》
【年(卷),期】2005(000)002
【摘要】鳜鱼俗称桂鱼、季花鱼,是淡水名鱼类。
其品种有翘嘴鳜、大眼鳜、斑鳜、长体鳜、暗色鳜。
鳜鱼肉质细嫩、厚实、少刺、营养丰富,每100g鱼肉中含:蛋白质18.5g,脂肪3.5g,还含有钙、磷、铁等。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名特、优水产品的需求,天然资源枯竭,供求矛质日趋突出,人工养殖势在必行。
现将网箱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39)
【作者】赵利田
【作者单位】225800,扬州市宝应泰山东村54幢农技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211
【相关文献】
1.水库鳜鱼网箱养殖技术 [J], 夏贤军
2.鳜鱼网箱养殖技术 [J], 张施安
3.鳜鱼网箱养殖技术探讨 [J], 蒯多友
4.鳜鱼网箱养殖技术 [J], 刘建波
5.沙芜库区鳜鱼网箱养殖技术探讨 [J], 杜聪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