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中医生理学综合练习题完整重点
- 格式:pdf
- 大小:986.35 KB
- 文档页数:7
名词解释:(基本的:老师要求掌握的)1、负反馈: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影响控制部分,使其向相反方向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
意义在于维持稳态。
2、正反馈: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影响控制部分,使其向相同方向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意义在于加强活动。
3、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4、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5、内环境——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6、稳态——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7、静息电位——指细胞在安静(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8、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在静息电位时受到刺激,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
9、极化——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10、阈电位——膜去极化到一临界值,Na+通道爆发性开放产生动作电位的膜电位。
11、兴奋-收缩耦联:以肌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
12、等长收缩——即肌肉收缩时长度保持不变而只产生张力。
13、等张收缩——即收缩时先产生一定的张力以克服阻力,当产生的张力足以克服阻力时,肌肉开始缩短,而张力不再增加。
14、血型——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15、血清——血凝后,血凝块回缩释出的液体16、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在几分钟后即可自行停止的现象。
17、每搏输出量——一次心跳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70ml)18、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总量。
19、心指数:空腹和安静状态下,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心输出量。
20、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21、心率:单位时间心跳的次数22、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
23、动脉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降低到的最低值24、动脉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升高到的最高值25、心动周期——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26、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27、肺活量——最大吸气后作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28、用力呼气量(时间肺活量)——指尽力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29、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30、通气/血流比值——每分肺泡通气量和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
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的机械活动周期无论心房还是心室舒张时间都大于收缩时间1、每次收缩后有足够的休息时间2、有利于血液回流入心脏左心室射入体循环右心室射入肺动脉心脏泵血过程一个心动周期分七个时相(等容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内压迅速升高快速射血期内压继续缓慢升高达最大值减慢射血期内压逐渐降低等容舒张期内压迅速降低快速充盈期内压继续降低达最小值减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将心房内血液泵入心室第一心音由于心室肌收缩和房室瓣膜关闭时的振动以及心室射血时血液撞击大动脉管壁引起的振动产生标志着心脏收缩的开始第一心音的强弱与心室肌收缩力量成正比音调低响度大第二心音发生在心舒早期标志着心脏舒张的开始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相继关闭及血液撞击大动脉根和心室内壁产生音调高响度小第二心音的强弱可反映主动脉和肺动脉压力的高低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和心舒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每分输出量心指数在空腹和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输出量即为心指数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1、搏出量的储备有二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动用后者为主)2、心率储备在不影响播出量的前提下增快心律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搏出量心率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没有达到最适初长度之前后负荷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主动脉压起后负荷作用短期升高没影响但若持续升高心肌肥厚会出现心肌收缩能力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及生理特性心肌细胞工作细胞和特殊传导系统心肌细胞静息电位-90MV 膜外正内负的钾离子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在外来刺激作用下引起钠离子内流膜部分去极化当达到阈电位(约-70MV)钠通道大量开放快速去极化复极化过程1期快速复极初期+30……0 一过性电流钾离子快速外流2期平台期缓慢复极化期钙离子的内流和钾离子的外流拮抗平衡3期快速复极化末期钙离子内流停止钾离子外流随时间递增4期静息期3期复极化完毕膜电位恢复后的时期恢复离子分布细胞内钠和钙增加钾减少而自律细胞3期复极末达最大值(最大舒张点位)后4期膜电位便开始自动缓慢去极化待去极化达阈点位遍爆发新的动作电位按0期去极化速度快慢快反应细胞(钠通道)浦肯野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反而慢自律性低机制动作电位复极期膜电位本身引起了内向电流的启动和发展内向电流的增加又导致进行性去极化而膜的去极化一方面引起另一次动作电位另方面又反过来终止这种内向电流如此周而复始慢反应细胞(钙通道)窦房结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反而快自律性高机制一种外向电流两种内向电流窦房结对其他潜在起搏点控制1、抢先占领2、超驱动压抑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因素既受最大舒张电位和阈电位差影响又受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的影响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绝对不应期从0期去极化开始到3期复极化膜电位达-55mv这段时间局部反应期-55mv-60mv这段时间两者一起为有效不应期很长不会出现峰电位叠加保证心肌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使心肌不会强直收缩相对不应期此时段大部分钠离子通道进入备用状态但快钠通道还未恢复到备用状态-60mv—80mv 兴奋性低于正常超长期-80mv-90mv 钠通道已恢复且膜电位接近阈电位期前收缩代偿性间歇房室交接处细胞体积小细胞间缝隙连接少细胞膜电位低0期去极化幅度小兴奋在此传播速度慢称房室延搁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步收缩决定和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1、心肌细胞的结构直径大电阻小传播快缝隙连接多传播快2、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速度快和幅度大形成的局部电流也大速度越快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便是例证3、临近部位膜的兴奋性越高即膜电位与阈电位越接近传导速度快收缩性1、同步收缩2、不放声强直收缩3、对细胞外钙离子的依赖性大在心肌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钙离子起到媒介作用4、但心肌钙离子储藏不多收缩所需要的钙主要依赖复极化2期内向电流中的钙离子正常心电图的基本波形P波两心房的兴奋去极化及传播过程产生的电位变化PQ段兴奋从心房传到心室所需的时间QRS波两心室兴奋去极化过程产生的电位变化ST段平台期T波两心室复极化过程中的电位变化血管生理血管系统作用运送血液分配血液进行物质交换1、弹性贮器血管主动脉肺主动脉主干即其发出的最大分支有显著地可扩张性和弹性保证了血管中血流的连续性2、分配血管中动脉3、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数量很多)有丰富平滑肌4、交换血管真毛细血管单层内皮细胞是物质交换的场所5、容量血管即静脉血管安静时六七成的循环血量在静脉血管6、短路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分布手指脚趾耳廓等处调节体温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经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与血管两端压力差成正比与血流阻力成反比正常情况右心房压力接近于零在整体内不同器官的动脉血压基本相等而某器官血流量的多少主要决定于该器官的血流阻力因此器官血流阻力的变化是调节器官血流量的主要因素主动脉血流速度比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快得多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动脉血压收缩压心脏收缩射血初期动脉血压急速上升到最高值舒张压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降至最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动脉血压的形成1、足够的血液充盈前提2、心脏射血动力3、外周阻力形成动脉血压的必要条件4、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缓冲作用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3、4作用主要1、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影响充盈度2、大动脉和主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缓减收缩压维持舒张压3、外周阻力主要由阻力血管口径决定外周阻力对舒张压的影响较收缩压更明显阻力增加收缩压的增大幅度小于舒张压脉压减小4、心输出量有两项每搏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增加明显大于舒张压故脉压增大心率增大心动周期缩短舒张期缩短显著故舒张期末留在主动脉的血液更多舒张压增大明显故脉压减小动脉脉搏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脏的泵学活动使动脉管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波动从而引起动脉管壁相应地产生扩张和回缩的起伏波动动脉脉搏波形上升支心脏快速射血期下降支前端减慢射血期动脉血压开始下降降中峡心室转入舒张状态主动脉关闭的瞬间降中波反流的血液使主动脉根部的容积增大并受到瓣膜关闭的阻挡产生一反折波紧接着降中峡之后短暂向上的小波即为降中波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感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的主观反映。
问答:为什么小肠是吸收的重要场所心肌在刺激后兴奋性的变化论述: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在机体功能调节的异同。
实验分析:阙强度的概念,怎么比较各组织(肌肉,血管等)阙强度,如何测定。
第一章绪论1.问答题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两类。
2.机体机能调节的基本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它由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等五部分组成。
1.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神经调节。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3.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负反馈调节。
4.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人体各种生理功能不断增强,从而发挥最大效应。
1.一般认为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精确,作用迅速。
1.神经调节的特点包括发生反应比较迅速,作用时间较短暂,调节部位较准确。
2.体液调节的特点包括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持久,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发生有适应性意义的反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有主动转运被动转运胞吐和胞纳作用。
2.载体蛋白的特点有高度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
3.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的特点是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需要消耗能量。
4.大分子或团块物质的转运方式是胞吐胞纳,均属于主动转运。
5.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细胞内K+浓度高于膜外,而细胞外Na+浓度高于膜内。
6.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时,Na+离子内流量增多;复极化时,K+离子外流量增多。
7.单一神经或肌肉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有全或无定律不衰减传导。
8.钠泵的化学本质是,它的生理功能是Na+-K+依赖式ATP酶维持细胞内外Na+、K+的不均衡分布,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体积和兴奋性。
9.细胞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细胞兴奋的标志是产生动作电位。
10.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一定范围内增大刺激强度时,可见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1.下列物质跨膜转运属于单纯扩散的有(B.CO2C.O2)。
广州中医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正气”主要是指:A. 身体的力量B. 抵抗疾病的能力C. 正常的生理功能D. 情绪的稳定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A. 望B. 闻C. 问D. 摸3. 中医中“五行”理论中,与“火”相对应的脏腑是:A. 肝B. 心C. 脾D. 肺4. “四气调神”大论中,夏季应注重调养的是:A. 心B. 肝C. 脾D. 肺5. 中医认为,肾藏的“精”主要是指:A. 生殖之精B. 营养之精C. 生命之精D. 呼吸之气6. “八纲辨证”中的“表里”是指:A. 病情的轻重B. 病变的位置C. 病因的性质D. 病程的长短7. 下列哪味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A. 人参B. 黄连C. 当归D. 黄芪8. 在中医理论中,脾的主要功能是:A. 主运化B. 主疏泄C. 主藏血D. 主呼吸9. “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其中与肝脏相应的味是:A. 酸B. 苦C. 甘D. 咸10. 中医中“经络”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运行气血B. 联络脏腑C. 传递信息D. 储存能量11-20. (略)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21.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A. 预防疾病B. 早期治疗C. 病后调理D. 康复锻炼22. 中医理论中,肝的主要功能包括:A. 主疏泄B. 主藏血C. 主运化D. 主呼吸23.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肝气郁结”?A. 情绪抑郁B. 饮食不节C. 过度劳累D. 外感风寒24. 中医中“气血”的概念中,“气”可以包括:A. 元气B. 宗气C. 营气D. 卫气25.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A. 饮食有节B. 起居有常C. 劳逸结合D. 情志调畅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26.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是________(阴阳平衡)。
27. “四君子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主要用于治疗________(脾胃气虚)。
☆:以下是从《生理学学习指导》中筛选的题目,不看那本书可以看下面的!!!!可是下面的题目并不是很全面,不过也可以看一下。
人体基本生理功能、血液、循环生理一、填空:1、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2、反应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
3、测定阈值的大小,可反映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它与兴奋性呈反变关系。
4、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精确而短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
5、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
6、反射按其形成过程和条件不同,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7、大多数细胞的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安静时细胞膜表现为膜内带负电,膜外带正电,这种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8、可兴奋细胞通常是指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各种可兴奋细胞发生兴奋时所具有的特征性表现是产生动作电位。
9、冲动达到神经肌接头处,使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Ach),使终板膜对Na+(主要)的通透性增加。
10、肌肉收缩时,细肌丝在粗肌丝间滑行,肌小节长度缩短。
11、使肌肉在收缩前处于被拉长状态的负荷称为前负荷12、肌肉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主要是钙离子。
13、血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是NaHCO3/H2CO314、红细胞的主要成份是血红蛋白,它具有运输O2和CO2的功能。
15、红细胞的主要原料是铁和蛋白质,成熟因子主要是叶酸和维生素B12(因维B12吸收障碍而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6、参与体液性免疫的淋巴细胞是B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淋巴细胞是T淋巴细胞。
17、临床上用测定血沉速度的方法来检查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18、兴奋由心房向心室传导在房室交界处速度较慢,称为房室延搁。
19、在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中,促进液体滤透的力量是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促使向毛细血管内回流的力量是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
20、心脏的迷走神经效应是通过释放乙酰胆碱递质而实现的,它可与心肌细胞膜上M受体相结合,其作用是引起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
名词解释:(基本的:老师要求掌握的)1、负反馈: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影响控制部分,使其向相反方向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
意义在于维持稳态。
2、正反馈: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影响控制部分,使其向相同方向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意义在于加强活动。
3、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4、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5、内环境——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6、稳态——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7、静息电位——指细胞在安静(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8、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在静息电位时受到刺激,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
9、极化——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10、阈电位——膜去极化到一临界值,Na+通道爆发性开放产生动作电位的膜电位。
11、兴奋-收缩耦联:以肌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
12、等长收缩——即肌肉收缩时长度保持不变而只产生张力。
13、等张收缩——即收缩时先产生一定的张力以克服阻力,当产生的张力足以克服阻力时,肌肉开始缩短,而张力不再增加。
14、血型——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15、血清——血凝后,血凝块回缩释出的液体16、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在几分钟后即可自行停止的现象。
17、每搏输出量——一次心跳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70ml)18、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总量。
19、心指数:空腹和安静状态下,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心输出量。
20、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21、心率:单位时间心跳的次数22、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
23、动脉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降低到的最低值24、动脉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升高到的最高值25、心动周期——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26、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27、肺活量——最大吸气后作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28、用力呼气量(时间肺活量)——指尽力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29、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30、通气/血流比值——每分肺泡通气量和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
广东地区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重点题50题(含答案)单选题1、里实热证的症状A盗汗B自汗C战汗D大汗E绝汗答案:A盗汗: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谓之盗汗,多因阴虚而致。
阴虚则阳亢,阳热亢盛,蒸发阴津而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颧红、口咽干燥等症。
单选题2、孕妇禁用的中药是A寒凉药B开窍药C发汗药D温热药E涩肠止泄药答案:C体虚多汗者,忌用发汗药,以免加重出汗而伤阴津。
单选题3、腹痛常见病因病机A呼吸不畅,胸闷气短B呼吸有力,声高气粗C呼吸困难,短促急迫D呼吸困难,喉中有声E呼多吸少,气不得续答案:D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鼻翼扇动,或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的称为喘。
喘气时喉中有哮鸣声的称为哮。
单选题4、丁香畏A天冬、麦冬B苍术、白术C知母、贝母D赤芍、白芍E生地、熟地答案:C本题考查中药饮片的并开药名。
处方药名二母,调配应付知母、贝母。
单选题5、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的是A三七B草乌C艾叶D川楝子E五倍子答案:B含生物碱类近年来发现,不但雷公藤、草乌、益母草、蓖麻子、麻黄、北豆根等均可导致急性肾衰,而且含上述中药的一些制剂也可引起肾损害甚至急性肾衰。
如含雷公藤类中成药有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等,剂量稍大时即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腰痛和肾脏叩击痛。
一般在服药数日后可出少尿型急性肾衰。
草乌含乌头碱,大毒。
内服0.29即可中毒,3~4g为致死量。
毒由肾及唾液排泄,有致急性肾衰竭及死亡报道。
临床应用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对已有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或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单选题6、诃黎勒的正名是A金银花、金银藤B苍术、白术C砂仁、蔻仁D刺蒺藜、沙苑子E青皮、陈皮答案:E本组题考查常见中药饮片的并开药名。
其中青陈皮调配应付青皮、陈皮;忍冬花藤调配应付金银花、金银藤;苍白术调配应付苍术、白术;潼白蒺藜调配应付刺蒺藜、沙苑子。
单选题7、需先煎的饮片是A羚羊角B葶苈子C鳖甲D白豆蔻E葛根答案:A冲服:一些用量少,贵细中药宜先研成粉末再用群药的煎液冲服,避免因与他药同煎而导致其成分被药渣吸附而影响药效。
細胞學部份緒論:1.19世纪中期,德国科学家M.J.Schleiden和T.Schwann创立了细胞学说。
內容:(1)·细胞是所有动、植物的(生命的)基本结构单位。
(2)·每个细胞相对独立,一个生物体内各细胞之间协同配合(3)·新细胞由老细胞繁殖产生。
意義:被认为是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进化论)之一。
2.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模型,揭开了现代生物学发展的序幕3.生命的基本特征:(1).核酸、蛋白质——生命的大分子基础(2).细胞——生命基本结构单位(除病毒外)(3).新陈代谢——生命的基本运动形式(4).信息传递——生命活动的统一机制(5).生长和发育——量变到质变的表现形式(6).生殖——生命得以延续的根本途径(7).遗传和变异——决定和影响生命现象的中枢(8).进化——生命活动的历史(9).生物与环境统一——基本法则生物大分子:1.核酸的化学组成:核酸--核苷酸=磷酸+核苷(戊糖+碱基)(核酸分DNA和RNA;戊糖分脱氧核糖和核糖;碱基:DNA的为A-T-G-C,RNA的为A-U-G-C)DNA组成: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磷酸RNA组成: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磷酸2.DNA与RNA的不同:糖的种类、链的条数(RNA允许链内双链)、碱基种类。
3.核苷酸通过3 ’ 5 ’磷酸二酯键联成核酸一端的核苷酸,其5-C没有进入磷酸二酯键,称5 ’末端;另一端的核苷酸,其3-C没有进入磷酸二酯键,称3 ’末端4.基本单位:DNA--脱氧核苷酸; RNA--核糖核苷酸5.DNA一级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对的排列顺序,实质上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DNA的二级结构:空间双螺旋结构,1953年由Watson和Crick 提出,其内容为:(1)是两条链的右手双螺旋,且两链反向平行。
(2)链间碱基形成氢配对A-T,G-C。
广东省中医综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具有补肝肾、安胎功效的药组是A.杜仲、砂仁、续断B.杜仲、阿胶、桑寄生C.菟丝子、桑寄生、白术D.杜仲、续断、菟丝子2、独活寄生汤的组成中不包含的药物是A.杜仲、牛膝、肉桂、桑寄生B.羌活、白芷、荆芥、白术C.川芎、芍药、地黄、独活D.人参、当归、茯苓、甘草3、”肺气行则水行”是指A.肺有通调水道的功能B.肺有主一身之气的功能C.肺有呼吸功能D.肺有朝百脉的功能4、治疗肝火犯胃,嘈杂吞酸者,宜首选A.吴茱萸汤B.龙胆泻肝汤C.左金丸D.清胃散5、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的药物是A.附子B.人参C.黄芪D.党参6、中脘穴旁开2寸的腧穴是A.关门B.梁门C.不容D.腹哀E.腹结7、治疗寒凝肝脉,厥阴头痛的首选药是A.柴胡B.干姜C.吴茱萸D.藁本8、功能泻下、清肝、杀虫的药是A.芒硝B.芦荟C.玄参D.大黄9、脉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此为A.实脉B.大脉C.散脉D.洪脉10、提出药物有寒热温凉的实践依据是A.《本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B.《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C.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D.诸家本草之说11、代赭石除具有平肝潜阳作用外,还能A.收敛固涩B.镇惊安神C.清肝明目D.降逆止呕E.坠痰平喘12、下列各项,属于实的病理变化为A.卫气不固B.脏腑功能低下C.气血生化不足D.瘀血内阻13、暑湿感冒,暑热偏盛,热盛烦渴者,治疗方剂宜首选____A.新加香薷饮B.黄连香薷饮C.藿朴夏苓饮D.三物香薷饮14、连结“肺主呼吸”和“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是A.经脉的相互连结B.气血的相互关系C.心主营,肺主卫之间的相互作用D.宗气的贯通和运行E.以上都不是15、加热60℃左右即易破坏失效的药物是____A.槟榔B.雷丸C.鹤草芽D.苦楝皮16、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的腧穴是A.心俞B.肾俞C.膀胱俞D.大肠俞17、能杀虫、润肺、润肠的药物是A.槟榔B.雷丸C.鹤草芽D.榧子18、下列各项,与瘀血、痰饮、结石的形成均有关的是A.寒邪凝滞B.气血亏虚C.恣食厚味D.情志内伤19、对里证认识不正确的是____A.多见于内伤杂病之中B.外感病一般无里证C.外邪可直中脏腑D.情志致病多属里证20、气机郁滞引致的心脉痹阻,症状特点有A.痛如针刺B.舌紫暗C.脉沉滑D.闷痛E.胀痛21、”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指气的哪项功能减退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22、奇经八脉中,具有司眼睑开合作用的经脉是A.任脉B.带脉C.冲脉D.跷脉23、具有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作用的药物是A.香薷B.桂枝C.麻黄D.紫苏24、金锁固精丸的主治症状不包括A.遗精滑泄B.神疲乏力C.四肢酸软D.小便频数.二、多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个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1.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A.全身性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局部性体液调节2.机体内环境是指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组织液D.血液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B.反应C.负反馈D.正反馈4.维持机体功能相对稳定的调节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负反馈调节D.正反馈调节5.Na+由膜内转运到膜外的转运方式属于A.单纯扩散B.载体扩散C.经通道扩散(相反)D.主动转运6.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A.Na+平衡电位B.K+平衡电位C.Cl-平衡电位D.Ca2+平衡电位7.葡萄糖跨膜转运主要依靠细胞膜上哪些部分来进行A.泵B.通道C.载体D.受体8.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是A.静息电位B.动作电位C.阈值D.阈电位9.细胞在静息状态时,膜对下面哪离子的通透性最大A.K+B.Na+C.Ca2+D.Cl-10.Na+-K+泵的转运特点是A.顺浓度差转运B.耗能C.借助载体D.不耗能11.动作电位的产生是A.细胞接受刺激的标志xB.细胞收缩的标志C.细胞兴奋的标志D.腺体分泌的标志12.柠檬酸钠的抗凝血原理是A.加强抗凝血酶的作用B.抑制纤维蛋白原的生成C.使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增多D.去掉血浆中的游离Ca2+13.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小将发生A.叠连加速B.脆性增加C.溶血D.血栓形成14.外源性凝血开始于A.组织损伤释放因子ⅢB.因子Ⅻ接触激活(内源性)C.血小板粘附聚集D.因子Ⅹ激活15.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红细胞上受体的类型B.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C.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16.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血红蛋白B.纤维蛋白原C.球蛋白D.白蛋白17.额外刺激落在心肌兴奋性周期性变化的哪一期可产生期前收缩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18.正常心脏起搏点是A.窦房结B.房室交界C.房室束及其左右束支D.心肌传导细胞19.外周阻力主要取决于A.大动脉管壁弹性B.小动脉口径C.心肌收缩力D.循环血量20.实现血液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微循环通路是A.直捷通路B.动静脉短路C.迂回通路(营养通路)D.迂回通路和直捷通路21.在心脏射血过程中,心室压力最大是下列哪个期。
广东省2024年医学综合基础学问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阻力血管主要是指__A.大动脉B.小动脉及微动脉C.毛细血管D.静脉2、心房抖动的特点,错误的是A.心律肯定不规则B.心房抖动可见于高血压病、冠心病C.心房抖动可见于二尖瓣狭窄D.脉率大于心率E.第一心音强弱不等3、Type of lift cycle的划分标准是A.是否须要保虫宿主B.是否须要终宿主C.是否须要中间宿主D.是否须要中间宿主和终宿主E.是否须要保虫宿主4、为便利操作和护理,保证病人有适当的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__ A.0.5mB.1mC.2mD.3m5、脊柱肿瘤的腰背痛特点不正确的是A.休息和药物均难以缓解B.顽固性腰背痛,猛烈而持续C.有放射性神经根痛D.以上都不是E.以转移性恶性肿瘤多见6、在识别点突变方面优于PCR,任何一种点突变所致的疾病均可应用的是A.OLA B.SNP C.LCR D.SSCP E.RFLP7、多数肾小球肾炎属于:A.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B.Ⅰ型超敏反应C.Ⅱ型超敏反应D.Ⅲ型超敏反应E.Ⅳ型超敏反应8、下列对氟烷错误的叙述是:A.化学性质不稳定B.麻醉作用快而强,醒悟期短C.呼吸道刺激性小D.子宫平滑肌松弛E.肌松及镇痛作用强9、关于大肠癌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大体可分为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和胶样型,其中以溃疡型最多见B.组织学类型主要有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腺鳞癌和鳞状细胞癌C.好发部位以直肠最多见,其余依次为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D.临床分期采纳国际通用的TNM分期系统E.最常见的是分化型管扰腺癌和乳头状腺癌10、吸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A.町伴有于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B.吸气费劲C.严峻者可出现”三凹征” D.常见于喉部、气管及大支气管堵塞与狭窄E.主要是由于肺泡弹性减弱和(或)小支气管痉挛所致11、引起大量呕血最常见的是A.食管癌B.Msllory-Weiss综合征C.反流性食管炎D.食管静脉曲张裂开E.食管裂孔疝12、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A.直肠、乙状结肠B.肝脏C.肠系膜动脉D.肠系膜静脉E.小肠13、可以通过胎盘的Is是A.IgAB.IgEC.IgGD.IgME.IgD14、会引起儿茶酚胺降低的有A.心肌坏死B.Addison病C.嗜铬细胞瘤D.交感神经母细胞瘤E.肾上腺髓质增生15、下列有关青霉素的错误叙述项是:A.溶液性质稳定B.毒性低C.价格低廉D.可引起过敏性休克E.钠盐易溶于水16、下列哪个参数可表示药物的平安性:A.半数有效量B.极量C.半数致死量D.最小有效量E.治疗指数17、HLAⅠ类抗原的主要功能是A.向Tc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B.向Tc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C.向γδ+Tc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D.向Th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E.向Th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18、雄激素的临床用途有:A.不孕症B.痛经止痛C.功能性子宫出血D.先兆流产E.人工周期19、通过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发挥抗菌作用的抗菌药可除外:A.多黏菌素E B.两性霉素B C.万古霉素D.多黏菌素B E.制霉菌素20、骨膜:__A.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B.包袱在整个骨的外面C.骨膜外层有一些细胞可分化为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D.对骨的滋养和再生无作用21、氟喹诺酮类对下列哪种病原菌有效,而四环素类无效:A.衣原体B.G+菌C.支原体D.G-杆菌E.结核杆菌22、鼻旁窦不包括__A.上颌窦B.额窦C.乳突窦D.筛窦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最重要的吸气肌是() [单选题] *A.膈肌(正确答案)B.肋间内肌C.肋间外肌D.腹肌2.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主要机制是() [单选题] *A.前馈调节B.体液调节C.正反馈D.负反馈(正确答案)3.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属于() [单选题] *A.主动转运(正确答案)B.易化扩散C.单纯扩散D.出胞4.激活胰蛋白酶原最主要的是() [单选题] *A.Na+B.组织液C.肠致活酶(正确答案)D.HCl5.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壁细胞分泌内因子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正确答案)C.粘液细胞分泌糖蛋白D.幽门腺分泌粘液6.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单选题] *A.十二指肠与空肠(正确答案)B.胃与十二指肠C.回肠和空肠D.结肠上段7.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该人的血清与A型红细胞不发生凝集,该人的血型是() [单选题] *A.A型B.B型C.AB型(正确答案)D.O型8.受寒冷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释放哪种激素来增加基础代谢。
() [单选题] *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B.甲状腺激素(正确答案)C.生长激素D.肾上腺素9.关于体温生理波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变动范围无规律B.昼夜变动小于1℃(正确答案)C.无性别差异D.女子排卵后体温可上升2℃左右10.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是() [单选题] *A.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B.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C.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D.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正确答案)11.下列哪项CO2分压最高() [单选题] *A.静脉血液B.毛细血管血液C.动脉血液D.组织细胞(正确答案)12.在神经纤维产生一次动作电位后的绝对不应期内() [单选题] *A.全部Na+通道失活(正确答案)B.较强的剌激也不能引起动作电位C.多数K+通道失活D.部分Na+通道失活13.红细胞渗透脆性是指() [单选题] *A.红细胞对高渗盐溶液的抵抗力B.红细胞与血小板相互撞击破裂的特性C.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膨胀破裂的特性(正确答案)D.红细胞耐受机械撞击的能力14.心电图的QRS波反映了() [单选题] *A.左、右心房去极化B.左、右心房复极化C.全部心肌细胞处于去极化状态D.左、右心室去极化(正确答案)15.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单选题] *A.转运的为小分子物质B.不需细胞膜耗能C.顺浓度差转运D.需膜上蛋白质的帮助(正确答案)16.原尿中的Na+含量() [单选题] *A.高于血浆B.与血浆相同(正确答案)C.低于血浆D.与肾小管液相同17.大量出汗后尿量减少的原因是() [单选题] *A.血压升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肾小管毛细血管压降低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正确答案)18.关于内脏痛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定位不准确B.对刺激的分辨力差C.必伴有牵涉痛(正确答案)D.对牵拉刺激敏感19.下列哪种激素是腺垂体合成的() [单选题] *A.黄体生成素(正确答案)B.甲状腺激素C.肾上腺素D.雌激素20.侏儒症的发生与下列哪种激素的缺乏有关() [单选题] *A.Vit D3B.糖皮质激素C.甲状旁腺激素D.生长激素(正确答案)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和卵泡刺激素。
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个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1.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A.全身性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局部性体液调节2.机体内环境是指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组织液D.血液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B.反应C.负反馈D.正反馈4.维持机体功能相对稳定的调节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负反馈调节D.正反馈调节5.Na+由膜内转运到膜外的转运方式属于A.单纯扩散B.载体扩散C.经通道扩散(相反)D.主动转运6.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A.Na+平衡电位B.K+平衡电位C.Cl-平衡电位D.Ca2+平衡电位7.葡萄糖跨膜转运主要依靠细胞膜上哪些部分来进行A.泵B.通道C.载体D.受体8.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是A.静息电位B.动作电位C.阈值D.阈电位9.细胞在静息状态时,膜对下面哪离子的通透性最大A.K+B.Na+C.Ca2+D.Cl-10.Na+-K+泵的转运特点是A.顺浓度差转运B.耗能C.借助载体D.不耗能11.动作电位的产生是A.细胞接受刺激的标志xB.细胞收缩的标志C.细胞兴奋的标志D.腺体分泌的标志12.柠檬酸钠的抗凝血原理是A.加强抗凝血酶的作用B.抑制纤维蛋白原的生成C.使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增多D.去掉血浆中的游离Ca2+13.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小将发生A.叠连加速B.脆性增加C.溶血D.血栓形成14.外源性凝血开始于A.组织损伤释放因子ⅢB.因子Ⅻ接触激活(内源性)C.血小板粘附聚集D.因子Ⅹ激活15.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红细胞上受体的类型B.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C.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16.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血红蛋白B.纤维蛋白原C.球蛋白D.白蛋白17.额外刺激落在心肌兴奋性周期性变化的哪一期可产生期前收缩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18.正常心脏起搏点是A.窦房结B.房室交界C.房室束及其左右束支D.心肌传导细胞19.外周阻力主要取决于A.大动脉管壁弹性B.小动脉口径C.心肌收缩力D.循环血量20.实现血液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微循环通路是A.直捷通路B.动静脉短路C.迂回通路(营养通路)D.迂回通路和直捷通路21.在心脏射血过程中,心室压力最大是下列哪个期。
生理学综合练习题100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0分)。
1、内环境稳态是指()A.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稳定B. 细胞内液的理化性质相对稳定C.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D. 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E. 细胞内、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稳定参考答案:A2、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自身调节D. 正反馈调节E. 负反馈调节参考答案:E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 反射B. 反应C. 适应D. 正反馈E. 负反馈参考答案:A4、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A. 减压反射B. 排尿反射C. 体温调节D. 血糖浓度的调节E.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参考答案:B5、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A. 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 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 膜上Na+-K+泵的作用E. 膜上ATP 的作用参考答案:D6、静息电位的数值接近于()A. 钠平衡电位B. 钾平衡电位C. 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D. 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E. 锋电位与超射值之差参考答案:B7、动作电位的特点之一是()A. 阈下刺激,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B. 阈上刺激,出现较阈刺激幅度更大的动作电位C. 动作电位的传导随距离的增加而变小D. 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各不相同E. 动作电位的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参考答案:D8、神经纤维上前后两次兴奋,后一次兴奋最早可出现于前一次兴奋后的()A. 绝对不应期B. 相对不应期C. 超常期D. 低常期E. 兴奋性恢复正常后参考答案:B9、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A. 肌浆中钙离子浓度升高B. 肌浆中钙离子浓度降低C. 肌钙蛋白与钙离子结合D. 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E. 钠离子内流参考答案:A10、在神经-肌肉接头处,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A. 腺苷酸环化酶B. 胆碱酯酶C. 单胺氧化酶D. 磷酸二酯酶E. ATP 酶参考答案:B11、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A. 纤维蛋白原B. α1-球蛋白C. α2-球蛋白D. 清蛋白E. γ-球蛋白参考答案:D12、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A. 雄激素B. 雌激素C. 甲状腺激素D. 促红细胞生成素E. 生长激素参考答案:D13、血液凝固的内源性激活途径与外源性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别在于()A. 因子X 的激活过程B. 凝血酶激活过程C. 纤维蛋白形成过程D. 有无血小板参与E. 有无Ca2+参与参考答案:A14、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左心室内压力最高()A. 心房收缩期末B. 等容收缩期末C. 快速射血期末D. 快速充盈期末E. 等容舒张期末参考答案:C15、心输出量是指()A. 每分钟由一侧心房射出的血量B. 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C. 每分钟由左、右心室射出的血量之和D. 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E. 一次心跳两侧心室射出的血量之和参考答案:B16、影响外周阻力的主要因素是()A. 血液黏滞性B. 红细胞数C. 血管长度D. 小动脉口径E. 大动脉弹性参考答案:D17、下列情况下,能使组织液生成减少的是()A. 大量血浆蛋白丢失B. 毛细血管前阻力减小C. 淋巴回流受阻D. 右心衰竭,静脉回流受阻E.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参考答案:E18、平静呼吸时,肺内压在下列哪一时相中低于大气压()A. 吸气初B. 吸气末C. 呼气初D. 呼气末E. 停止呼吸时参考答案:A19、肺通气的原动力是()A. 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B. 肺的扩张和回缩C. 胸廓的运动D.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E. 胸膜腔内压的周期性变化参考答案:D20、氧解离曲线右移是因为()A. 血液pH 升高B. 血液温度降低C. 2,3-二磷酸甘油酸增多D. H+浓度下降E. CO2 分压降低参考答案:C21、消化作用最强大的消化液是()A. 唾液B. 胃液C. 胰液D. 胆汁E. 小肠液参考答案:C22、胃排空的动力是()A. 胃运动B. 胃内容物的体积C. 十二指肠内的酸性食糜D. 幽门括约肌的活动E. 胃内压与十二指肠内压之差参考答案:A23、影响能量代谢最主要的因素是()A. 寒冷B. 高温C. 肌肉活动D. 精神活动E. 进食参考答案:C24、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A. 下丘脑B. 中脑C. 脑桥D. 延髓E. 脊髓参考答案:A25、给家兔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量减少,尿液渗透压增高。
08年一院05七生理试题:问答:什么缘故小肠是吸收的重要场所心肌在刺激后兴奋性的变化论述: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在机体功能调节的异同。
实验分析:阙强度的概念,怎么比较各组织(肌肉,血管等)阙强度,如何测定。
第一章绪论1. 问答题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式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两类。
2. 机体性能调剂的大体方式有神经调剂体液调剂自身调剂。
3.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它由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等五部份组成。
1. 在人体功能调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神经调剂。
2. 神经调剂的大体方式是反射。
3. 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调剂进程是负反馈调剂。
4. 正反馈调剂的作用是令人体各类生理功能不断增强,从而发挥最大效应。
1. 一样以为神经调剂的特点是作用精准,作用迅速。
1. 神经调剂的特点包括发生反映比较迅速,作历时刻较短暂,调剂部位较准确。
2. 体液调剂的特点包括反映速度较缓慢,作历时刻持久,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固。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转变发生有适应性意义的反映。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第二章细胞的大体功能1.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有主动转运被动转运胞吐和胞纳作用。
2. 载体蛋白的特点有高度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
3. 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的特点是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需要消耗能量。
4. 大分子或团块物质的转运方式是胞吐胞纳,均属于主动转运。
5.细胞内外离子散布不均.细胞内K+浓度高于膜外,而细胞外Na+浓度高于膜内。
6.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时,Na + 离子内流量增多;复极化时,K +离子外流量增多。
7. 单一神经或肌肉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有全或无定律不衰减传导。
8. 钠泵的化学本质是,它的生理功能是Na + -K + 依托式 ATP 酶维持细胞内外 Na+、K+的不均衡散布,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体积和兴奋性。
9. 细胞对刺激产生反映的能力称为兴奋性,细胞兴奋的标志是产生动作电位。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 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___和___ 两类。
2. 机体机能调节的基本方式有___、___和。
3.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它由___、___、___、___ 和___ 等五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1. 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 全身性体液调节B. 自身调节C. 神经调节D. 局部性体液调节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射B. 反应C. 适应D. 负反馈3. 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正反馈调节D. 负反馈调节4. 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A. 人体动脉血压相对稳定B. 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C. 人体各种生理功能不断增强,从而发挥最大效应。
D. 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三、双项选择题1. 一般认为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 作用缓慢B. 作用精确C. 作用持久D. 作用迅速E. 作用广泛四、多项选择题1. 反射弧组成包括A. 效应器B. 感受器C. 传出神经D. 神经中枢E. 传入神经2. 神经调节的特点包括。
A. 发生反应比较迅速B. 作用范围比较广泛C. 作用时间较短暂D. 调节部位较准确E. 以上都对3. 体液调节的特点包括。
A. 反应速度较缓慢B. 调节范围较局限C. 作用时间持久D. 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E. 完全不依赖于神经系统五、名词解释反射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填空题1.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有_____ ,_____ 和_____ 。
2. 载体蛋白的特点有_____ ,_____ 和_____ 。
3. 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的特点是_____ 和_____ 。
4. 大分子或团块物质的转运方式是_____ 和_____ ,均属于_____ 转运。
5. 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细胞内_____ 浓度高于膜外,而细胞外_____ 浓度高于膜内。
6.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时,_____ 离子内流量_____ ;复极化时,_____ 离子外流量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