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李锦超

学号2012101149

所在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通信工程

班级2012级宽带通信2班

指导教师石彬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二○一六年五月

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李锦超指导教师:石彬

内容摘要:试卷自动生成系统,即用户通过自定义选择设置试题的类型、难度、分数、时间等多个因素自动生成考试试题并给予对错验证。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的不断普及与提升,传统的出题考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一概而论不“因材施教”的出题方式不利于考核不同类型的学生,也不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因此,现在已经逐渐开始流行自定义、有难度、时间、类型选择控制的出题方式来迎合当前社会考试所需。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诞生油然而生。

该设计主要目的是帮助出题者以及试题训练者能够根据不同人群自定义设置难度、类型生成考试试题的系统。系统为用户提供用户登录、开始试卷定制、选择题型、选择所占分数比例、最高分数设定、考试时间限制设定、考试难度选择、生成试卷以及答案查看等功能,将用户的需要“因材施教”、“分门别类”地提供,由用户自定义选取,从而达到针对不同层次的考生的训练和考验。同时,也方便了出题者逐个进行试卷试题的选取,省去了出题者挨个设定的过程,既提升了出题的速度,也提高了出题的整体质量。

本次设计主要是以服务出题者、试题训练人等人群方便快速地完成试题的构造并提升自身所需检测为目的的试卷自动生成系统。整体设计使用的是JAVA语言开发的B/S (浏览器/服务器)应用系统。用户登录该系统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生成题目的难度,根据自己的弱项针对题目类型进行生成试题,亦可根据自己的熟练度选择答题时间。

本系统的代码框架采用了现在比较流行的SSH(Spring+Struts+Hibernate)进行设计,在功能模型的实现和页面处理方面严格遵从了MVC(Model,View,Controller)的思想体系。配合Javascript以及Xml对页面提取处理。数据库方面采用了中小型的Mysql 数据库进行处理,数据库工具使用了当下主流的navicat进行操作,以减轻代码量的负担和方便代码编写和功能实现。

关键词:试卷自动生成 B/S Java MySQL数据库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utomatic test paper

generation system

Abstract: Automatic test paper generation system, that is, by the user to customize the selection of the type of test questions, difficulty, scores, time and other factors automatically generate test questions and give the wrong verific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network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ion, the traditional way of examination questions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all the needs of generalizations do not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of their aptitude questions the way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assess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students, also do not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Therefore, now we have assembly popular custom, difficulty, time, type selection control sets the topic the way to cater to the social examination required. Automatic generation system of test paper birth arise spontaneously.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design is the help topic and questions of training can be set difficulty, type of generating examination papers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custom of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System for the user provides user login and start customized paper, multiple-choice, choose the ratio, the highest score set, the examination time limit set, choose the difficulty of the exam, test generation and check your answers and other functions, the user need to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sub categories" to provide, selected by the user, so as to achieve for candidate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training and test. , but also to facilitate the questions one by one of papers selected, eliminating the topic and set one by one, both to enhance the speed of questions, the topic and also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This design is mainly based on service questions, questions of training people and other people easily and quickly complete the test structure and enhance its test paper auto generating system. The overall design is the use

of JAVA language development B/S (Browser / server) application system. After the user login the system can according to their ability to select the difficulty of the questions in the form, according to their weaknesses for types of questions were generated questions, can also choose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of the time according to their proficiency.

The code framework of the system using the now popular SSH (Spring + struts + Hibernate) is designed. The function model and the realization of page processing strictly comply with the MVC (model, view and controller) system of thought. With Javascript and Xml on page extraction. Database used in small Mysql database processing, database tools used in the current mainstream Navicat operat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writing code and convenient code and function realization.

Keywords: Automatic test paper generation B/S Java MySQL databas

目录

前言 (1)

1 系统功能介绍与分析 (1)

1.1 用户登录功能 (1)

1.2 试卷生成及试题判断功能 (2)

1.3 题库维护功能 (3)

2 数据库的设计与开发 (5)

2.1数据库基础 (5)

2.2数据库设计需求 (6)

2.2.1 数据库设计思路 (6)

2.2.2数据库表与字段的设置 (7)

3 试卷自动生成系统流程 (8)

3.1 物理结构流程 (8)

3.2文件结构流程展示 (11)

4 界面设计 (12)

4.1界面流程展示 (12)

4.2 界面设计示意图 (13)

5 系统算法设计 (19)

5.1组卷方法设计 (19)

5.1.1 随机法 (19)

5.1.2 回朔法 (20)

5.1.3 遗传算法 (21)

5.2 试题难度算法 (21)

5.3 试题分数算法 (21)

5.4 系统算法总结 (22)

6 主要功能代码展示 (22)

6.1登录功能代码展示 (22)

6.1.1数据库链接 (22)

6.1.2 登录功能 (24)

6.1.3 主要功能模块 (27)

6.2前端代码展示 (30)

6.2.1主界面代码 (30)

6.2.2图片轮播代码 (31)

7 总结 (32)

参考文献 (33)

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前言

现代教育伴随着互联网、自动化的发展而迅速地进行革新,传统的试卷考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社会急促的步伐,不仅如此,传统的试题考试设计相当地消耗出题者的时间与精力,并且没有针对性。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考试紧凑的步伐了。因此,能够快速并且具有针对性、为用户提供自定义难度、类型、时间选择的试卷自动生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试卷自动生成系统油然而生。

传统的试卷出题方式需要经过人工进行,出题者或者使用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题目的设置,这种方式往往需要人力对试题数据的反复制定和验算、对题目合理性进行检验等等。制定题目的难度梯度,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反应不同的学习水平。出题者往往还需要将以往的试题与将要出的试题的考点、难度进行对比。由上诉需求可以看出,传统的人工出题方式不仅没有将互联网联动的优势运用起来,进行题库的资源共享与使用,也使出题者浪费了大量的研究和设置试题的时间。互联网的时代是个资源共享的时代,现代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对于优秀的试题、适合学生做的试题可以进行共享并且反复利用,并且也解决了出题者自我思考浪费大量时间的问题。本次设计的数据库可以存储大量物联网所提供的各类试题需求,以满足资源共享与互补互助的需求。此外,该系统还提供了多种一键选择的功能方便用户意见集成试卷。同时,数据库的使用也使得针对不同的用户也额外地分配的个人对题库和试题的编辑权限,用户可以自定义题目的难度、类型、分数等等,也可以新增、删除、查阅和编辑已有的试题。更加人性化的是,用户在完成试卷答题之后,系统会根据用户等分的情况给出提升或者降低难度的一键生成试卷的选项。从整个试卷的出题到打分结束,整个流程不仅与庞大的数据库进行了资源共享,也极大地提升了出题的质量和时间,可谓一举多得!

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不断成熟将会逐渐撼动传统出题以及训练方式,随着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创新,用户将获得更好的体验。本次设计主要研究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各项功能以及相对传统出题方式所带来的优势。

1 系统功能介绍与分析

1.1 用户登录功能

每一个用户都会有自己对题库和试题不同的需求,我们提供了Mysql数据库为每个

人分配了单独的IP并且开辟了独立的空间。用户在输入帐号密码登录之后可以自由地根据需要管理自己的题库和试题。用户登录系统的设置很好地区分了不同使用人群对不同环境的试题需求,也方便了使用者个人对特殊体型和试题的编辑和修改操作。

1.2 试卷生成及试题判断功能

本试卷自动生成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多项一键生成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生成试题的类型、分数、难度、时间、所占比例等等做出相应的设置从而生成出相应的试题。根据用户的作答给出成绩并且提供提高难度和降低难度的一键生成按钮方便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试卷。并且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定义增加、删除、查阅和编辑自己的题库和试题。

在用户登录该系统之后,用户会来到一个中转的欢迎界面,用户可以选择查看题库对试题进行操作,也可以直接选择在线答题系统对自己所需的试题要求进行设置并且一键生成。

●试题类型的选择

生成一套试题首先得明确这套试题的结构组成,需要几种类型的试题,每种试题、每道题所占的分数比例都决定着这套试卷的合理性。本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当代考试最流行的几种题目类型: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安排各类题目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数量以及分数的比例,比如单选题20道,每道1分;多选题10道,每道2分;填空题10道,每道2分,简答题5道,分别为6分、8分、8分、10分,共100分。

●试题难度的选择

作答难度的设定关系这整套试卷的出题质量,如何合理地根据实际情况给出适当难度的试题显得尤为重要。本系统为每一道试题都给出了一个难度系数,数据库会根据给定的难度系数自动为您提供您所需要的难度系数的试题供用户选择。难度系数设定在0-1之间,用户只需设定不同类型的题型的难度系数系统即会自动为该类型进行题型分配。因此,用户在设置难度系数的时候只需要把握好整套试题的难度梯度即可。此外。该系统还会根据用户的作答情况给出一键自动降低难度和一键自动提高难度的试卷生成功能,很好地帮助用户找到当前阶段适合自己训练的试题难度。

●考试时间的选择

不同试题难度根据出题者分配,在设置难度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就是难度和答题时间的合理结合,该系统提供了自定义的答题时间设定,方便使用者根据自己的综合实力在不同阶段设置需要完成试题的时间。比如当用户第一次做的时候可以将时间设置为两个

小时,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用户一是可以通过提升难度来加强能力,同时也可以选择相同难度的其他试题通过减短作答时间的方式来得到提升。本系统提供的时间设定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这点需求。

●总分数的设置

用户可以根据试卷的题量和考试需求自定义指定试卷的总分数以此配合题型的所占分数比例,比如在高中学校应用此系统自动生成试题,理综试卷按照传统标准应当设置300分为满分;数学、英语和语文等学科应按照150分给出。在初中或者小学等其他环境中亦可给出120分或者100分甚至80分的满分。当然,分数的给定完全由用户自定义,具体情况以实际需要为主。同时也方便使用者在单独的考试中能够合理地分配分数。

●生成试卷的功能

在完成了上诉的试卷不同类型试题的难度系数设定、考试总时间的分配、考试总分数的设定之后,自动生成试卷就显得十分简单了,用户只需根据界面提示一键生成即可从数据库中随机提取相应数量并且符合条件(如类型和难度系数的)的试题,开始答题之后,倒计时开始启动。若作答完题之后用户选择了提升难度或者降低难度,那么系统也会自动根据当前的试题难度系数做出判断,适当地降低或者增加考试难度对数据库进行试题的调取,再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试题的自动生成。

●试题判断功能

当用户完成登录选题生成试题并且作答之后,点击提交试卷,系统会根据用户作答情况结合数据库答案对用户的作答进行评分,用户根据得分情况从而选择是否增加难度或者降低难度再次进行作答训练。针对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经过正则处理过后的Javascript可以自动忽略空格、空白字符等等的干扰因素以确保空白空格等电脑认为操作带来的误判。对于简答题,数据库会根据事先的关键字提取去抓取用户的答案中的关键字进行对比,只要最关键的关键字符出现,基本可以判定该题得分。关键字的回答正确率也决定了该用户此题的最终得分,通过分割多个关键字以确保系统判断的正确率,极大地减少了误判,也满足了自动判断节省人力对比资源的时间。

1.3 题库维护功能

用户除了从数据库中搜索、提取自动生成出试题以外,有时候也需要将自己平时收集的一些优秀的题目录入题库并设定难度系数,增加题库的题目库存以便下一次调用或者自动生成。此外,对于一些易错、难懂的题目我们不需要讲究题目内容的形式,只需要对其重要参数进行修改即可重做以达到多次练习的效果,这样既没有脱离题目考察内

容的本质,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当然,对于一些用户已经完全掌握的试题,用户可能怕在下一次自动生成试题中再次遇到从而减少了训练量并耽搁自己的训练时间。所以需要将其删掉。也有时,用户想要有针对性地训练,对于某种类型或者自己经常出错的题进行反复练习,需要在茫茫题库中迅速查找到某一道题。综上所诉,我们为该系统设置了题库的试题增加、删除、查阅与编辑功能,以方便用户对题库的各种功能需求。以下为具体功能的详细介绍:

●增加、删除试题功能

系统中的每一道试题都有且只有唯一的一个ID作为主键,在不考虑恢复试题的情况下,本系统采用了删除数据库ID字段的方式直接对其数据进行删除与添加,删除的数据ID数不会被新的数据ID所代替,数据的ID会依次呈上升的形式无限排列下去。通过程序界面连接数据库语言,增加采用Mysql增加语句insert into t_user(id, degree(难度),style(类型),content(内容)) values(xx,xx,xx,xx)来设置用户自定义的试题;删除则采用Mysql删除语句delete from tablename(表名) where xx=xxx and xxx = xxx or xxx = xxx数来进行条件的控制并且进行数据库删除操作数据。当然,数据库初始化的时候处理关键的键以及主键不能为空以外,其余用户可以选择留空白,只需勾写必须的条件即可完成增加删除功能。

●查阅试题功能

查阅试题的功能主要是为了方便使用者快速、直接地找到自己所需的试题。快速搜索关键字的方式可以为前台或者后台来完成。使用后台的方式需要在数据库当中设置一个问题关键字的字段,在其中录入相应的关键字,然后对其搜索按钮进行处理进行连接查询数据库得出符合结果的试题。使用前台的方式需要将关键字全部读取在指定的文件当中,通过Javascript对其进行代码的读取,采用正则和ajax等方式将相应关键字进行提取,然后在对比input框中输入的数据从而得出符合条件的试题。考虑到本系统采用了数据库读取的方式,我们便可以在数据库模型搭建的时候很好地预测所需要的字段,方便了所有功能的实现。所以本系统采用与后台数据库结合的方式进行查询。采用Mysql查询语句select id(试题ID),stname(试题名称),keyword(试题关键字)from DB_name(表名)where(条件设置) degree(难度系数) is num(数值)的方式在界面得出用户所需要查找的相应内容,当然,select后面根的具体的需要展示出来的字段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在设计的时候作出调整,我们也可以全出查询出来,只在界面展示用户需要的部分。Where后面跟的条件当然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改变设置,用户可以使用多个条件进行条件的定义。最后满足所有条件的试题将会被展示出来,否

则题库中没有符合该条件的试题。

编辑试题功能

对于题库的编辑功能的设定主要方便了用户对指定试题的特殊要求做维护和修改,通过修改主要参数、内容环境以达到一题多用、举一反三。同时也方便了用户纠正指出被忽略的试题错误。进入试题编辑页面进行完编辑功能后点击保存,程序将执行修改数据库的Mysql语句update tablename(表名) set 字段=xx,字段=xx where(条件设置) xxx=xxx and xxx=xxx从而保存修改内容。

题库编辑功能的实现帮助了用户随时随地自定义地将试题修改成自己所需的条件,对于不同用户对同意试题的难度理解的定义、所花时间的需要以及出现的频率的不同做了很好的区分,每位用户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试题的考核。

2 数据库的设计与开发

2.1数据库基础

在整个系统的功能运行流程当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一条贯穿整个系统的“线”,那就是数据库,无论是用户的登录系统,还是题目的增加、删除、查阅与编辑,再到试卷的生成、试题的保存都离不开数据库。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有必要对数据库进行一些基础性质的讲解。

我们常说的数据库(Database)通俗地来讲就是利用主机空间开辟的一个虚拟的对数据结构进行储存、管理的一个数据仓库。数据库最初诞生于1950年,最初只是用于储存和管理一些重要的数据,发展至今,数据库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存储资源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种多样。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代码对数据库进行连接从而对数据进行增加、删除、查阅和修改、展示等等功能。

如今市面上常见的数据库有ORACLE(甲骨文)、DB2、SQL Server、Sybase、Informix、MySQL、VF、Access等等。但是一般基于系统大小、开发速度、开源程度以及成本的考虑,在中小型系统或者网站的开发的时候,我们往往选择Mysql数据库作

为主流数据库。Mysql的功能未必是最强大的一个,它相对于ORACLE(甲骨文)、DB2等数据库的功能上来说还略差一截,但就其开源程度以及传播的知名度来说,Mysql因其卓越的开发速度以及可靠性在中小型系统开发当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一席。

数据库的广泛运用使得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数据库的编辑使用工具。比较流行的有phpAdmin、Navicat、SQLyog、Sequel Pro、Microsoft SQL Server等等。每一款数据库管理软件都有自己的优劣势,无论使用哪一款,目的都是为了简化方便对数据库的

管理和操作。phpAdmin是一款基于网页的Mysql开源管理器,它以界面简单、功能齐全而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但本系统最终还是选用了Navicat作为数据库管理编辑的软件。Navicat是一款跨平台的(于Windows/Mac/Linux)的管理数据工具,相对于页面形式的phpAdmin来说,Navicat在界面优化以及操作处理的运行速度上来说更胜一筹,同时也避免了数据库软件受到网页浏览器影响的情况。Navicat的完全开源工作并不复杂,在网上可以轻易地搜索到教程并且在5分钟内搞定。

本套试卷自动生成系统使用Mysql数据库,Navicat数据库管理工具进行操作管理。

2.2数据库设计需求

2.2.1 数据库设计思路

在程序制作初始,将数据库所需要用到的表一一罗列出来有利于帮助整个程序的设计思路和需求分析。本系统主要用到的数据表有用户表、选择题型表、填空题型表、简答题型表以及一些备用和拓展功能表。用户表主要用于不同用户登录进行自定义题库操作时候对每个用户的区分和数据保存;选择、填空、简答题型表主要用于用户对试题的修改和提取以及试卷自动生成功能的使用。其他的一些表(可选)可用于数据备份和恢复、考试时间、难度系数算法的判断等等,当然,也可以用纯前端的Javascript来进行算法的关联,数据库的大体设计思路图如图2.2.1-1所示。

图2.2.1-1 数据库设计思路示意图

◆用户登录:用户登录首先需要进行用户注册以确保数据库能够识别下一次登陆并保存用户对试题的相关操作。第一次登录的用户会得到数据库试题的全部初始数据,之后不同用户对题库的不同编辑和修改将会根据各自的账户保存为新的数据。试题构造表:试题构造表主要是为了满足试题功能配置而设置的数据表,例如选择题应该有ID、试题编号、题目类别、题目状态、创建时间、创建人、答案id、难度等级等多个字段构造而成。依次构建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的数据类型表,为用户在选择难度、试题类型、试题搜索、试题编辑等方面提供数据库切入字段,方便Mysql数据库语言调用。

2.2.2数据库表与字段的设置

◆用户登录表字段:用户登录表主要记录的字段有用户的id、userName(用户名)、userNum(用户编号)(可选)、passWord(密码)、state(状态)(可选)、cTime(创建时间),表结构如表2.2.2-1所示。

表2.2.2-1 数据库用户登录数据表

◆选择试题表字段:选择题的字段主要有id、subject(题目)、subNum(题目编号)、type(题目类型)、state(题目状态)(可选)、cTime(创建时间)、cuser(创建人)(可选)、answerId(答案id)、degree(难度系数)等等,表结构如表2.2.2-2所示。

表2.2.2-2 数据库选择题表字段

◆填空试题表字段:前台系统下达订单后直接更新到后台,用户可对新增订单进行办理操作,表结构如表2.2.2-3所示。

表2.2.2-3 数据库填空题表字段

◆简答试题表字段:用户系统角色的增、删、改以及角色对应系统资源的分配表结构如表2.2.2-4所示。

表2.2.2-4 数据库简答题表字段

3 试卷自动生成系统流程

3.1 物理结构流程

图3.1-1 系统总体设计架

系统的主要两大块分为“试题处理”和“在线考试”两大板块,无疑两者都与数据库相关辆。使用者通过登录系统进入主界面选择查看试题或者在线考试。

图3.1-2 查看题库结构示意图

查看题库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功能构造,进入查看题库的界面之后,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查看的试题类型选择选择题、填空题以及简答题,并结合数据库对齐进行增加试题、删除试题、查找试题、编辑试题等功能。若用户选择增加试题功能,那么用户将进入到新增试题的界面,对其题目、类型、难度以及分数等等数据进行填写,最终保存数据到数据库,新增试题成功。

图3.1-3 在线答题示意图

在线答题作为两大功能模块之一,同样的拥有强大的功能体系。用户选择在线答题选项之后,将会跳转到考试试题需求选择的界面,用户一次会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中需要用到的试题类型的数量、单题分数、难度系数进行设定,系统会自动根据单题分数统计出总分数,帮助使用者合理地判断和安排自己的总分数。最后用户设置完测试时间,即可点击试题生成按钮一键生成满足条件的试题进行试题测试。

图3.1-4 试题作答示意图

在试题测试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以下的问题:用户因为特殊原因耽搁了时间,或者用户在出完试题答题之后发现自己设定的难度并不符合自己水平的要求,又或者某些原因导致用户本次测试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理想水平,测试结果并不能真实地体现自己的水平,这个时候就需要重新作答或者重新更加合理地制作对应自己适合难度的试题了。用户在试题作答的过程中系统提供了交卷、重新作答、返回选题的功能,很好地帮助用户解决了以上的问题。

3.2文件结构流程展示

本次系统程序架构主要采用SSH三大框架,使得代码的编写更加容易。系统分层结构如下:

图3.2-1 系统代码结构

从一个项目的文件夹结构可以看出一个项目的整体性是否完整,逻辑思路是否紧密。一个优秀的项目必然有其严谨的文件夹结构。以本系统为例,根目录文件夹以作者名称拼音大写字母命名,下放关键文件夹如上图所示。以下为文件夹结构说明:action文件夹:主要是存放各个实体类之间页面跳转的控制。

comms文件夹:主要是存放一些公共的类和实体。

entity文件夹:主要是存放各个实体类文件。

fiter文件夹:主要用来存放各个过滤器类文件。

Service文件夹:主要是存放各个实体类通过Action控制的直接方法。

applicationContext.xml:是hibernate的配置文件

config.properties:是连接数据库的配置文件

config.xml:是web项目的配置文件

initSQL:是数据库初始化数据文件

log4j:是项目日志文件

persustence.xml:是jap的数据库连接配置

struts.xml:是Struts的配置文件

4 界面设计

4.1界面流程展示

图4.1-1 系统界面流程示意图

本系统主要由8个主要的界面组成,分别是用户登录界面、系统主界面(幻灯片+导航栏)、查看题库界面、在线答题界面、编辑题库界面、新增试题界面、选择试题要求界面以及开始作答界面。用户使用本套试卷自动生成系统之后一次操作的步骤将会如图4.1-1所示进行。

4.2 界面设计示意图

本次系统界面设计主要采用灰色冷色调进行颜色搭配,蓝色作为辅色,即保证了考试试题这一严肃的场合情景需求,也保证了色调的不单一性,满足了用户的视觉交互效果。

本试题的界面菜单中加入了Javascript设计用户交互体验,例如下拉菜单,图片轮播等等,同时也解决了传统尸体自动生成系统界面的单调的尴尬情况。

图4.2-1 系统用户登录界面展示

用户使用该试卷自动生成系统,必须先通过注册用户到数据库以开辟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以保存符合自己需求的自定义试题,完成对需求试题的增删查改以及自定义试卷生成。注册完成后,用户编辑额度数据将会被保存到当前用户,下次用户输入帐号密码即可连接到保存的数据。用户也可选择注册多个数据以达到针对性试题分类训练的效果。

主界面的功能导航菜单采用了Javascript作为用户交互的延展,主界面主要提供查看题库以及在线答题两大模块。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图4.2-2 系统功能导航菜单展示

在线答题分为了两大块,一块为自主构建,一块为系统生成。自主构建主要用于用户自定义选择试题。系统生成是用户在选择了试题的难度、分数、数量等等一系列条件之后系统在数据库中自动生成满足条件相应的试题。

图4.2-3 系统试题菜单展示

查看题库功能为用户提供了展示数据库题库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类型分别看到数据库中的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以及简答题库存以及状况,方便用户进行试题的查找

16秋华师《教学系统设计》在线作业

奥鹏17春16秋华师《教学系统设计》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A. 总结性评价 B. 定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正确答案: 2. ()是指当前所学的内容(新观念)具有较广泛的包容性与概括性,因而能把一系列原有观念总结于其中(也就是使一系列的原有观念类属其下)。在此情况下,新观念处于上位,而原有观念则处于下位。 A. 类属关系 B. 总括关系 C. 并列组合关系 D. 教学策略关系 正确答案: 3. ()是指当前所学的内容(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不存在类属关系,也不存在总括关系,但却具有某种共同或相关属性的情况。 A. 类属关系 B. 总括关系 C. 并列组合关系 D. 上下位关系 正确答案: 4. 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这两个概念来源于()对知觉的研究。 A. 加涅 B. 格雷戈克 C. 瑞格卢斯 D. 威特金 正确答案: 5. 第二代教学设计的代表性模式是()。 A. “肯普模式” B. “史密斯-雷根式模式” C. “九五矩阵” D. “细化模式” 正确答案: 6. ()的细化理论为教学内容的组织提供了符合认知学习理论的宏策略。

A. 加涅 B. 梅瑞尔 C. 瑞格卢斯 D. 奥苏贝尔 正确答案: 7. ()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采用电视图象和声音表达教学内容的一种形声教材。 A. 电视教材 B. 教学实况录象片 C. 多媒体教学软件 D. 网络课程 正确答案: 8.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建立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他的教学设计思想比较丰富,其核心思想是“为学习设计教学”的主张。 A. 加涅 B. 梅瑞尔 C. 瑞格卢斯 D. 奥苏贝尔 正确答案: 9. ()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以用来存贮、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的教学媒体。 A. 电视教材 B. 教学实况录象片 C. 多媒体教学软件 D. 网络课程 正确答案: 10. ()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提出了很多富有创见的观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就是“教学科学”;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规定性的教学理论。 A. 加涅 B. 梅瑞尔 C. 瑞格卢斯 D. 奥苏贝尔 正确答案: 11. ()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 A. 总结性评价 B. 事后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正确答案: 12. ()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务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A. 教学方法 B. 哲学方法 C. 逻辑方法

教学系统设计案例

教学系统设计案例

附:1、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2、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网络环境下)

《锋与天气》整体化教学设计方案(网络环境下)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描述 1.1知识目标 ①了解天气变化与不同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天气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②理解锋面系统和不同气压系统的活动规律和天气特征。 ③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 1.2技能目标 ①能充分利用网络(Internet)自主查寻、筛选、分析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小组分工与合作能力,自己探究学习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③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语言交流和分组讨论方式)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培养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 ②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 2.1学习内容 ①什么是锋面?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②“沙尘暴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正反两方辩论。 2.2任务说明

学习目标和内容的确定是根据教学大纲,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2.3完成任务的过程 ①各小组同学明确学习目标,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组内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②组长巡视,组织本组同学完成学习目标,汇总本组的观点。 ③老师巡回指导,答疑解惑,指导学生处理信息。 ④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总结、评价、提升。 2.4学习重点 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对策:①给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和相关资源,让学生自己上网学习,自己获取信息,分析归纳形成结论。 ②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交流协作,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2.5学习难点 ①在网络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差异,完成自主、协作学习。 ②教师怎样扮演好课堂的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交流讨论。 对策:①巡视了解,观察学生的反馈状况,及时辅导、调整。 ②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辩论及提问。 ③明确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习特点

在线考试系统设计方案

在线考试系统设计方案 一、概述 传统的考试方式组织一次考试至少要经过人工出卷、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五个步骤。随着考试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而且容易出错。因此开发一套在线考试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在线考试突破了时空限制。在线考试系统突破了传统考试模式的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利于组织大规模异地实时考试,可以满足任何授权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在任意时间和可用地点参加考试,大大提高了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的灵活性。 2、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线考试系统减轻了考试主管部门人员尤其是教师在命题、组卷、阅卷等方面繁重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节省财政开支。在线考试真正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节省了纸张、印刷等考核费用。 4、在线考试更能体现考核的客观公正性。在线考试采用试题库方式提供试卷来源,考前无任何成套试卷,考试时各考生随机抽卷,试卷不完全相同,避免了互相参看导致的不公平成绩。自动阅卷功能增加了考核的透明度,考生在交卷同时看到自己的成

绩,降低了错误出现的概率和教师主观因素的干扰,更能体现考核的客观公正性。 二、“在线考试系统”环境要求 软件环境:开发语言采用JAVA,数据库服务器方面则有MySQL,其灵活性、安全性和易用性为数据库编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设计方案描述 该考试系统是基于WEB技术系统开发的一种,采用B/S的三层结构模式,使用jsp动态网页技术开发。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随机出题。管理员可以管理角色,并对系统模块、用户等进行处理;教师在题库添加试题,对用户的成绩进行管理。用户则通过选择不同类别的试卷,系统随机生成试卷并开始考试,查询成绩。 在系统设计和开发上,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分析和设计了数据模型和功能模型;给出了主要功能的算法设计,包括题库组织、试卷生成、身份认证、考生答案存储、自动阅卷等。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提供一个基于B/S模式用户接口,能实现在线的用户认证、

试卷自动生成系统论文

摘要:在21世纪,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在人们日常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更加周到和人性化的服务。数据库技术已逐渐成为当今计算机应用的潮流。本文主要是通过制作一款数据库软件——即“试卷自动生成系统”来介绍数据库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应用。 本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 (1)设计了整个“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实现中的特殊性、难点。 (2)设计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功能、数据库查询功能、数据库打印功能。 (3)分析并解决实现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4)建立完整的“试卷自动生成系统”,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关键字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试卷自动生成系统 Abstract At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Database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the people’s life and work. This makes users can enjoy more convenient and individual services. Database technology is the trend of today’s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this work, we study the technique to build software named The Paper Automatic Creating System in order to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s of database technology in the pe ople’s life and work. The main work of this paper is: (1) Have designed whole systematic structure that " The Paper Automatic Creating System " and operation principal; the particularity in the analytical system is realized, difficult point. (2) Design and realize that inquires to the operation function, database of the database that types the function in function, database. (3) Analyses and re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in implementation. (4) Establishes a test software and analyses the result after testing on it. Key Words Computer Technology of the database The Paper Automatic Creating System

教学设计试卷(一)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形式的结构形式。 2、形成性练习是指按照(教学目标)而编制的一组练习题,它是以(练习的形式)考核学生对本学习单元的基本概念和要求的掌握程度。 3、教学设计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他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4、统ID模式的发展经历过两代,是以学习理论作为分代原则,第一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第二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则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5、学习目标描述中马杰的ABCD法则的英文全写:A是(对象)、B是(行为)、C是条件、D是(标准)。 6、在教学内容分析方法中,(归类分析法)适用于具有分类学特征的内容分析;(程序分析法)适用于分析操作过程或问题求解过程有关的教学了;(图解分析法)适用于分析和揭示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 7、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特点: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信息处理的(数字化),交互界面人性化,信息传输的(网络化)。 8、著名教学设计专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 9、面向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原则:强调(教与学的结合);重视(学习环境的设计);重视教学过程的动态设计;重视(可操作性)。 10、在教学系统设计实践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按照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的不同,教学系统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根据AECT’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教育技术的设计子范畴包含四个主要方面(A、B、C、D) A、教学系统设计 B、学习者特征 C、教学策略 D、讯息设计 E、教学目标设计

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化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高攀郭理* 郑鸿英 摘要:基于Web的智能教学系统综合传统的ITS系统优势,同时又结合Web的特点,系统具有智能性,能够智能地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智能教学系统模型,探讨了智能教学系统的知识库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及个性化教学的实现,最后给出系统实现的具体思路和解决方案。 1 引言 智能教学系统(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ITS)作为人工智能学科的重要研究应用领域,是21世纪人类社会数字化教育的必然发展方向。其研究涉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多个学科,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由计算机系统负担起人类教育的主要责任,即使计算机系统具有智能,并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类教师实现最佳教学。由于ITS涉及到多门学科,所用到的相关学科的技术即使在本学科也不够成熟以及人类对其自身的学习过程还认识不够,所以对ITS 的研究仍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存在知识的表示、对学生的评估、对学生错误的诊断、教学规划、人机自然语言对话处理等技术难题。 2 基于Web的ITS的系统模型 2.1 传统的ITS模型 传统上,智能教学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专家知识库(有关领域的知识描述)、学生模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教师模型(知识的传授方法)和人机交互界面。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人机交互界面部分是在智能教学系统和学生之间建立友好的通信交流方式,有时也被看成是教学方法的补充而作为教师模型的一部分。 传统的智能教学系统多数是单机或单独运行的(stand.alone),系统费用昂贵,维护代价高,难以大范围推广应用。随着Web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成熟,基于Web的智能教学系统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Web 上构建智能教学系统,这种方式利用网络实现了分布式教学,可以同时接受多个用户的并发访问,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因材施教”的需要。 图1传统的ITS模型 2.2 基于Web的ITS系统模型 基于Web的ITS的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其中,知识点库存放课程知识点,知识点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和难度级别、重点度级别等;教学课件库存放各种形式的课件;教学方法库存放各种教学模板。学生学习能力是教师实施因材施教的依据,模型突出了其重要性。模型综合了传统ITS系统的优势,同时又结合了Web 的特点,客户端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人机交互界面简洁明了。系统具有智能性,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交流工具进行有效的交互和即时的通信反馈,能够智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和良好的导航结构,可以进行有效的信息过滤等等,实践证明,基于Web的ITS是ITS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网络版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理论转化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2.系统方法: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3.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研究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步骤,其实质说明做什么,怎样去做,是教学系统设计学科研究的主要容,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野提出了不同的模式。 填空: 1.教学系统设计的特征; (1)教学系统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与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 (2)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 (3)教学系统的目的是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基础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转换成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案。 2.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经历了思想萌芽、理论形成、学科建立等阶段。 (1)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初期的程序教学、行为目标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孕育了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思想 (2)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教学系统方法的形成及其在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使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得以建立; (3)20世纪7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等成果被吸引到教学系统设计中,使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教学系统设计的特点: (1)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系 (2)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性与创造性 (3)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计划性与灵活性 (4)教学系统设计的具体性 4.教学系统的意义 (1)有利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增长 (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4)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5.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 (1)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 教学系统设计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不仅关心如何教,更关心学生如何学,因此在系统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人类对教与学及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和我理论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2)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教学系统设计的根本任务是寻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案,因此,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不是教学系统的性质,而是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寻求解决方法的方法。

考试酷试卷自动导入辅助工具FormatPaperexe使用方法详解

《考试酷网站- 试卷自动导入辅助程序》(FormatPaper.exe)使用方法详解 考试酷网站()是广州创讯软件有限公司研发和支持的一个网络考试、在线考试平台,永久性全免费地提供给用户使用的一个考试系统。考试酷网站除了支持在线录入试卷、在线自测和模拟考试、管理和查看自己的答卷和成绩外,考试酷网站还被无缝嵌入到红蜘蛛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中,两者一起就可以实现统一的班级考试,实现试卷分发、监考、收卷、防舞弊等各种网络考试任务。 考试酷网站本身已经提供了非常直观便捷的在线录入试卷的功能。 而这里要介绍的《考试酷网站 - 试卷自动导入辅助程序》,则是一个辅助的应用程序(FormatPaper.exe),后面简称“导入程序”。它可以把事先已经做好的,可能是TEXT文本、WORD文档、网页等其它格式的试卷,经过格式转换和自动识别后,自动导入到考试酷网站中,快速生成试卷,从而极大地减少录入试卷的工作量。平时手工录入一份试卷可能要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采用自动导入辅助程序后,几分钟或者一、二十分钟就可以导入一份几十、甚至几百道题的试卷了。 目录索引: 1.以一个实际案例详解试卷自动导入辅助程序的使用方法 (1) 2.符合自动导入要求的试卷格式 (36) 3.自动识别和添加参考答案的技巧 (41) 4.自动识别和添加试题解析的技巧 (51) 5.整行删除、查找替换等手工整理试卷的技巧 (55) 6.试卷里包含图片、表格或公式等内容,怎么办? (60) 7.最简单的屏幕截图方法 (60) 1.以一个实际案例详解试卷自动导入辅助程序的使用方法 下面以一个实际案例作为开始,详解试卷自动导入辅助程序FormatPaper.exe的使用方法: 注:后面把“试卷自动导入辅助程序FormatPaper.exe”简称为“导入程序”。如果该程序启动时失败,请首先执行vcredist_x86.exe安装好运行库。 首先,假设我们有一份WORD格式的试卷,如下图所示。 打开该试卷,选中试卷的全部文字内容,执行CTRL+C快捷键或者“复制”菜单命令,复制全部试卷内容到系统剪贴板。

2016新课程教学设计一试题及答案 (1)

2016新课程教学设计一试题及答案 一.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 ( )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态度、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完成书面作业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 2. 知识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行动中,随着个人参与到新的情境中并在新情境中进行协调,知识产生了,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就像语言的发展,发生于真实情境中不断进行的利用知识的活动中。这是 3. ()是对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与学习活动互动的方式做出决策,它涉及动机激发技术、个 4. 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的行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发生。这是( )的观点。(2 5. 学校意义上的“教学”可以理解为: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开展的 6. ()涉及设计教学活动的决策,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呈现类型、程序及其结构,学生练习 7. 讲和读在教学活动中是交叉进行的,同时可能还穿插着练习活动。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和读,也 8. ()是对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方式所做出的决策,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有较强的指导作用。(2分)

9. 一位心理学家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 ^-2岁);前运算阶段(2^-7岁); 10. ( ),教学媒体有助于传递教学信息标准化,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有效的运用学习理论 11. 为了把一个任务迁移到另一个任务,学生需要对技能迁移进行练习。如果学生从来就没有练习 12. 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者尚未表现出足够的学习动机的情况之下,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学习动机不强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而这有 14. ()是列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要求媒体选择者回答,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逐一回答,来比较清楚地发现适用于一定教学目标(或一定教学情景)的媒体。问题的提出可根据教学媒体的选择原则给出。(2 15. 在当代心理学家凯斯提出的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变化机制中,将个体的心理区域分成 17. ()认为,知识是分布式存在的,即知识普遍存在于学习者、日常生活工具、媒体、教材与文化脉络中。或者说,知识的意义分散在人们所处的情境中,是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因而,是无法从情境中单独隔离出来的。(2分)

关于试卷生成系统的论文和源代码

前言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考试管理工作,每学期从各专业考试,从组织出卷到试卷的印刷及试卷的管理等工作非常繁琐且工作量大,这种组织管理方式不仅工作任务繁重而且试卷的标准化程度、难易程度、题量大小等各方面难以控制,难以形成有效的试题库,不利于充分发挥历年来的优秀试题以及试卷的作用,给试题和试卷的管理带来很多问题和困难。鉴于这种情况,利用计算机进行试卷的自动生成并逐步积累形成有效的试题库,对试题和试卷的管理将变的高效和快捷,对提高工作效率,使试卷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化和自动化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解决传统手动出卷的很多问题。例如: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节约了人力资源及时间;使用科学的衡量、评价及统一试卷难易度、试卷的质量的有效手段;大幅度降低了试卷出现错漏缺的机率,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基于要克服以上问题,该试卷生成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题库管理:根据用户需求,系统应该能够维持一个存有数千道以上试题的题库。 系统应当允许教师在获得权限的情况下随时能够进行试题补充.且试题的题型可有多种多样.试题难度、区分度也有不同。操作员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随时可以对题库中已有的试题进行修改、删除,同时还可以查询和浏览试题。 ●出卷管理: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可以进行人工组卷和自动组卷。另外,从题 库中抽取全部所需的试题之后,要求系统能够按照一般试卷的编排要求,将抽取的试题进行排版,并以标准的格式输出到Word文档中。同时,也应能够生成试卷的标准答案并输出到Word文档中。 ●权限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增加或删除操作人员并指定操作人员的权限,可对 用户权限进行修改,从而保证系统在实施中的灵活性。 该系统已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为实现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出卷方式,实现教考分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程序仍还有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程序并未充分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将会对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该系统必须要不断地改进,从而使得教学工作更加合理和快捷。

试卷自动生成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试卷自动生成需求分析报告

目录 需求分析 (3) 1.引言: (3) 2.需求协同收集: (3)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5) 0 文档介绍 (5) 1 产品介绍 (5) 2 产品面向的用户群体 (5) 3 产品应当遵循的标准或规范 (5) 4 产品范围 (5) 5 产品中的角色 (6) 6 产品的功能性需求 (6) 7 产品的非功能性需求 (8) 8 其他需求 (8) 分析建模 (10) 0 引言 (10) 1 需求描述 (10) 2 静态模型 (13) 3 动态模型: (14) 功能点估算 (21) 1.试卷生成等系统用例图: (21) 2.试卷生成系统信息如下: (21) 3 功能点划分与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分析 1.引言: 1.1软件的目的: 面对日益激烈的学业竞争,广大学生和老师选择“题海”战术,虽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是最现实最为有效的方法。枯燥乏味的题海太琐碎,并且做完若干道题无法较为准确的了解自己的水平,故需要以试卷的形式展示。这就是我们开发该软件目的。让同学和老师更好的了解学习情况。 1.2项目背景: 习题库管理系统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必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使用范围为各学科的习题管理,本系统将学科界定为《数据结构》,这一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学科具有重要代表意义。 习题库管理系统软件PMS V1.0 是一套功能较为完善的数据管理软件,对习题的管理具有较好的分类处理功能,能够完善习题种类,并具有相当强的组卷能力。该软件采用功能强大的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进行开发,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可在应用范围较广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上使用。除此以外,PMS V1.0可通过访问权限控制以及数据备份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1.3参考资料: [1]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杨宽德等.软件工程实践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 [4]邱李华,李晓黎,张玉花等.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应用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需求协同收集: 2.1列表: 对象列表: 试卷,试题,系统管理员,普通用户,数据库。 服务列表: 试题管理(增删改查)、生成试题(手动、自动)、用户管理(注销用户、用户登录、添加用户、修改密码)、

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

1.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 system design简称ISD又称为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2. 教学过程模式:ID1的代表性模式——“肯普模式”以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为理论基础;ID2的代表性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以认知学习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 3. 学习需要:指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 4. 信息加工分析法:是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任务分析方法。 5. 场依存性学习风格:较易于接受别人的暗示,他们学习的努力程度往往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6. 场独立性学习风格:在内在动机作用下学习,时常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尤其明显地表现在数学成绩上。 7.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的学业能力信念,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8. 抛锚式学习模式:①抛锚:根据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②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③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9. 随机进入式学习模式:①确定学习主题,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体的多种情境②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境去学习。10. 支架式学习模式:①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②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并不相同)③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一个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11. ABCD模式:A对象(audience):目标是针对某个人还是某些人B 行为(behavior):描述可观察的行为。必须用可观察到的术语来表述。当目标陈述中使用了具体的、可观察到的动词来说明学生行为时,可极大地减少教学的不确定性C条件(condition):描述学习和评价的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如“借助工具书”。D程度(degree):描述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最低水准,是评价目标是否达成的根据。12.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知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整体上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目的是提高组织中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创新商业模式,增强组织竞争力。 13. 协作知识建构:是个体在特定的组织中互相协作、共同参与某种有目的的活动,最终形 成某种观点、思想、方法等智慧产品的过程。14. 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学习管理系统):是一套用来建立、储存、维护、追踪、管理学习者、教师、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的软件系统。15. 绩效技术:它是一种系统程序或过程,以此来识别绩效改进的机会,设定绩效标准,确认绩效改进策略,进行投入和产出分析,选择改进方案,保证对现存系统进行整合,评估绩效改进方案或策略的有效性,以及该方案的执行情况。16.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或会议辅助人机交互设备,它可以配合投影仪、电脑等工具,实现无尘书写,随意书写、远程交流等功能。从结构外形看有正投式、背投式以及书写板等多种形态。从硬件原理上说,交互式电子白板融合了大屏幕投影技术,精确定位的测试技术等。17.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人们对信息活动态度以及对信息获取,分析,利用的能力,它是一种对目前任务需要什么信息,在何处获取信息和如何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18. 信息库(Information banks):信息的来源或仓库。信息库是学习环境中最主要的信息资源,它负责向学生提供要学习的领域知识和教学材料。19. 符号簿(Symbol pads):符号簿被用于支持学习者的短时记忆,如记录思路、写下要点、处理方程等等。符号簿可以是卡片、练习本以及计算机编辑器等。20. 建构工具箱(construction kits):用于帮助学生寻找特定信息、完成认知操作、实现某种设想等等。实验室设备是最常用的工具箱。

在线教育教学系统毕业设计开题分析报告

在线教育教学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作者:————————————————————————————————日期: 2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学院: 专业: 设计(论文)题目:在线教育教学系统指导网络教学: 年月日

一、课题来源及类型 本课题来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被广泛的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技术动力。而在计算机应用中,网络技术的作用十分突出,网络已经发展成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主导着信息产品的开发和信息技术市场的进一步的开拓。网络产业已成为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战略性产业。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中,网络软件的开发技术尤其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开发技术成了重中之重。不断开发适应用户需求、市场需要的新型软件产品,提高工作效率成为网络软件发展的潮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延伸和发展,网络技术已经逐步拓展到了学生领域,并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当然,近年来,学生在人们学习和工作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也逐渐成为人们平日学习、工作的研究对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研究学生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为做出决策提供依据、还可以解决时间、减少资源的浪费,所以对学生越来越重视。 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生在网络上的运用,更好地为学习学生的朋友特别是学生老师服务,特用AsP制作学生在线教学系统,以更好地为广大计算机学生服务。 本课题的类型是管理信息系统。

二、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本课题特点 意义:现阶段,在市场上也有一些网络教学管理软件,但通过调查我发现有以下几个缺点。一是有的没有老师登录功能,老师不能在网上直接与同学交流。二是有的没有提供上传作业功能,不能把学生作用直接交给老师。三是没有专门为学生学习教育专门制作学生网络教学管理软件。这也是学生网上学习最重要的方面。四是有的系统制作质量粗糙,界面不美观,影响老师同学的使用热情。因为制作一款功能齐全、界面清晰美现、使用方面的学生在线教学系统。 国内外研究情况:国外由于计算机技术起步较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的也早。本课题在国外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虽然我国起步较晚,但经过10余年的努力,其发展速度还是很迅猛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管理信息系统。 特点:系统采用的是Brower/Server结构,它可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成本效益、支持跨平台访问。基于B/S结构的Web技术使用户能够控制信息,可以授权他们在需要的时候或地方直接访问数据。 本系统是在大学网站在线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实现这些功能主要是对数据的操作,这就要求数据库结构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出和输入。

试卷自动生成系统材料

试卷自动生成系统1 引言1.1 选题背景计算机的出现及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对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试卷自动生成系统就是其中之一。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测量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试题库的研究也不断出现新的成果。有些科研单位和高校率先建立了一批试题库,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工科数学、物理等题库也在教学质量评估中起到积极的作用。1990 年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召开了第一次教育考试理论研讨会,总结了各地的题库建设经验,探索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题库理论。1.2 意义及目的无纸化考试在未来必将取代现在的传统考试方式。但是,我国经济现在还未发展到能为每个学生安排一台考试用计算机,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出现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各大高校的校务管理工作中,考试始终都是重要的环节。考试的结果是作为优化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试卷的组织就显的尤为重要。在传统的出题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对试题难度的把握不够准确,使得 A、B 卷的难度差别较大,这对考察学生的学习水平是极为不利的;在试卷组织过程中,命题教师的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和随意性都难以避免。为了减轻命题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试题质量,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使用就十分必要了。使用自动出卷系统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系统的试题库应该是大量优秀试题的“仓库” ,它可以,凡是入库试题都应该经过严格评定和筛选。试题库犹如“零件库”为各个成品提供足够多的“标准件”,而且试题库中的优秀试题不会用过之后就被丢掉,可以不断的累积和充实;利用试题自动生成系统来出卷要求命题教师事先制定好详细的命题计划,有助于克服命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命题过程规范化;使用该系统出题自动化程度高,教师通过敲击键盘,就可以实现自动选题组卷,大大减轻命题教师负担;生成的试卷难易程度相当,知识点覆盖全面,可以较客观的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从而为教学质量的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试卷自动生成系统通过对自动试卷生成系统的使用,一定会对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逐步实现教师办公自动化产生积极的意义。1.3 解决问题及技术要求用户登录系统要求:用户登录,登录后修改个人信息;添加试题系统要求: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各个题型的题目、答案等基本信息的录入;试题浏览及修改系统要求:浏览各个题型试题,修改及删除试题;试卷生成系统要求:自动生成及手动生成试卷,试卷的输出等。该系统应用 ADO 技术链接 SQL Server 2000 个人版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实现各题型数据库的操作:如添加、删除、修改等,以及从试题库中选题组织试卷。使用Microsoft Office Word2003 作为终端输出,方便打印。1.4 研究现状目前试题库的建设在全国各个学校正蓬勃发展起来,试卷自动生成系统和无纸化考试也逐步走入人们的视线,它们的出现改变了现有的考试制度。试卷生成系统在国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开发自己的一套系统,使用起来必然会更得心应手。 2 方案论证2.1 实现技术及开发工具2.1.1 Delphi 简介 Delphi 是美国 Borland 公司推出的一款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开发工具,本系统使用的是 7.0 版本,它可以运行在 Windows 98/NT/2000/XP 平台上。基于 Windows 的可视化开发平台很多,为什么要选择 Delphi7.0 呢?现在有很多,要么功能强大但是使用复杂(例如 Visual C);要么虽然使用简单但是开发语言本身有局限性(例如 Visual Basic)。Delphi 综合了两者的优点,是第一个集可视化开发环境、优化源代码编译器和可伸缩的数据库访问引擎于一身的 Windows 开发工具。Delphi 属于 RAD(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快速应用开发)工具,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可视化的设计窗体以及随时为窗体添加各种组件。此外,Delphi 的编辑器除了具有一般的代码编辑功能外,还加入了 Code Insight 技术,减少了人工输入的麻烦。在 Delphi 的早期版本中,调试器的功能较弱。从 5.0 版本开始,它的调试器也充分完第 2 页(共 42 页)方案论证善,从而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Delphi 的编译器建立在 Pascal 编译器的基础上,可以说是针对 Windows 的最快的高级语言本地代码编译器。有了编译器的速度作保障,程序员可以经常修改源代码、编译、测试、再修改、再编译、再测试……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过程,提高了开发的效率。另外,Delphi 的编译器不仅速度快,而且生成的二进制代码短小,运行效率很高。 Delphi 对数据库的支持一直是它的一大优点,也被人们津津乐道,毫不夸张的说,对于开发数据库程序,Delphi 是第一选择。它可以满足基于本地、客户/服务器和ODBC 数据库平台的应用程序的各种需要,而且相当方便、高效。对于一个好的开发工具来说,只有好的开发环境和编程语言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强大的类库和组件库来支持程序的开发。Delphi 在这方面做的已经足够好,从开,不仅功能强大,结构可始的 VCL(可视化组件库)到现在的 CLX(跨平台组件库)以扩展,而且层次清晰,符合编程人员的直观想法,使用起来很方便。2.1.2 用到控件介绍下面将介绍一些在本系统开发中用到的控件。 TForm 类。BorderIcons 属性:用来控制程序标题按钮的可用性;BorderStyle 属性:用来控制程序边框的样式;Font 属性:用来控制程序界面的字体;Position 属性:用来控制程序运行时界面的显示位置。 TRadioGroup 控件。Caption 属性:单选按钮的名称;Items 属性:用来添加单选按钮的各个选项的内容。 TADOConnection 控件。用来与数据库进行链接,一个 TADOConnection 控件可以同时被几个数据集所共享。 ConnectionString 属性:用来控制链接字符串,即与数据库链接的路径;LoginPrompt 属性:用来控制链接时是否要输入密码;Connected属性:用来控制是否进行链接。 TADOQuery 控件。用来在底层的 ADO 数据源中应用 SQL 语言。Connection 属性:用来指定和哪个 TADOConnection 控件相连;SQL 属性:用来添加向数据库提交的 SQL 语句;FieldByName 属性:用来给数据库的字段赋值;FidldValues 属性:用来取出数据库的字段的;Add 方法:用来向 SQL 属性添加 SQL 语句;Open 方法:用来执行 SQL 语言中的 Select 语句;ExecSQL 方法:用来执行任何 SQL 语句。这是执第 3 页(共 42 页)试卷自动生成系统行数据库操作程序的重要控件,也是本系统中的主要控件之一。 TADOTable 控件。Connection 属性:用来指定和哪个 TADOConnection 控件相连;FieldByName 属性:用来给数据库的字段赋值;FidldValues 属性:用来取出数据库的字段的;Append 方法:用来向数据库添加一条记录;Edit 方法:用来编辑当前的记录。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和定义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通常也称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这门学科的发展综合了多种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成果,参与教学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的人员由于其背景的不同,他们往往会从不同的视野来界定和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因此人们在教学设计的定义上尚未取得完全的统一。下面是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教学设计定义: 加涅认为:“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加涅,1992) 肯普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肯普,1994) 史密斯等的观点:“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史密斯、雷根,1999) 梅瑞尔在其新近发表的《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学科学这一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y)。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 (梅瑞尔,1996) 帕顿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提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帕顿,1989) 乌美娜等认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乌美娜,1994) 何克抗等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何克抗,2001) 上述几种定义反映了人们对教学系统设计内涵理解的不同角度以及各自的侧重点,有的突出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特征,如加涅、肯普、乌美娜、何克抗等,有的侧重于学习经验与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如梅瑞尔,有的则从设计科学的角度出发突出了教学系统设计的设计本质,如帕顿等。 通过对这些定义的分析比较,我们认为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此它具有如下特征:(1)教学系统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与学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和协调它们的关系,使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以完成教学系统的功能。如果不考虑影响解决方案实施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那么设计出来的解决方案就无法达到其预期的目标。 (2)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这一系统中包括了促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