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2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法学院 11届2班 1102100076 薛鹏程近日,在法学院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新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位于广州长洲岛的辛亥革命纪念馆。
在辛亥革命纪念馆这精致的历史走廊中穿行、领悟辛亥革命所体现出来的精髓所在。
在这些充溢着革命情怀的器件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在那段壮观,苍茫的历史时期,国家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与奋发向上的不屈,作为革命党人,就是应该投身于这样的革命洪流中,甘当石子,为国家人民的未来铺平道路。
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接连失败,让我们看到了清政府的腐朽没落,以及封建主义制度和帝国主义制度内在的黑暗和腐烂。
对清政府失却信心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在面对欧美等帝国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时,揭竿而起,掀起过一波又一波的反帝反封建的武装起义,试图解救陷于水深火热中的四万万五千万的炎黄子孙。
虽然屡战屡败,但他们从未放弃,于是他们屡败屡战。
皇天不负有心人,几代人的目标、理想——民族的独立和复兴,终于得到了短暂的成果,开出了一朵娇嫩的小花,迎着朝阳,看到明天的希望。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那段时期虽然革命党人的物质生活,武器这些都是简陋的,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无比丰富的,他们满腔热忱,挥洒着热血,勇敢地冲在探索祖国命运的道路上,推翻了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近两千年的统治,极大的解放了人民被禁锢了近两千年历史的思想,敲醒了中国人民求得民主自由富强的欲望,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翻身的热情,极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曲救国富国的历史,也是革命党人的奋斗史。
时光流逝,尽管已经一个世纪过去,回眸辛亥革命,我们依然会发现那一段浴血奋战的历史留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推翻了一个如迟暮老人般的清王朝那般单薄,那是一个深埋于地下的雄厚宝藏,在等待我们炎黄子孙为强盛中华民族时而去挖掘的宝藏。
广州革命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广州革命历史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历史背景的城市,广州曾经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战场,博物馆生动地展示了这段历史。
博物馆馆内布置得非常精美,展品丰富多样。
从馆内的陈列品可以看出,广州曾经是中国革命的热火箭,许多重要事件和革命斗争都发生在这里。
馆内展示了许多革命遗物,包括文物、照片、文件等,这些展品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广州革命的重要历史事件。
除了展品,博物馆还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互动设备,让观众有更加直观和身临其境的感受。
通过观看历史影片和听取解说员的讲解,我深深感受到了广州革命的艰辛和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特别注意到博物馆的教育性。
博物馆以生动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历史的演变和变迁,让观众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广州的历史和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些历史故事和英雄的事迹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总体来说,广州革命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很值得参观的博物馆。
它通过丰富的展品和多媒体展示形式,向观众们展示了广州革命的历史,让我们更加了解和珍视中国的革命历史。
我对广州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展示和教育性深感满意,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参观,了解和传承这段历史。
广州辛亥革命馆观后感引言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为中国开启了民主革命的序幕,而广州辛亥革命馆作为辛亥革命的见证者和记忆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观展之后,我对中国历史和革命英雄们的奋斗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篇观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在广州辛亥革命馆中收获的心得和感悟。
革命的背景和历史广州辛亥革命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是一座重要的历史纪念馆。
它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而建立的,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
馆内展示了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这些展示,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历史,增强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景点介绍广州辛亥革命馆的展览分为多个主题区域,通过时间的线索串联起来,生动地讲述了辛亥革命的发生、过程和影响。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反映革命领袖孙中山的历史展示区和反映辛亥革命英烈的纪念碑。
在孙中山的历史展示区,通过一系列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生动地展现了孙中山先生作为革命领袖的光辉历程。
在这里,我了解到孙中山不仅是中国现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也是一个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的辛勤努力和智慧为中国的独立和民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展示区的中心是一尊栩栩如生的孙中山像,让人不禁沉思和艳羡这位伟大的革命家。
另一个让我深感敬佩的地方是辛亥革命英烈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辛亥革命中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而建立的。
在纪念碑前,我看到了许多烈士的名字和事迹,他们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瑰宝,他们的牺牲和奉献为我们后代带来了和平和繁荣,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铭记。
站在纪念碑前,我深感崇敬和感激。
对历史的思考在广州辛亥革命馆观展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还对中国历史和革命运动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辛亥革命是一次革命性的斗争,它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为中国创造了迈向现代化的机会。
关于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5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精选篇1)我们参观了位于广州市着名风景区长洲岛的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深刻怀念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绩。
到了纪念馆的入口,4米以上的孙中山铜像映入我们的眼帘,孙中山眼睛闪闪发光,为了“天下为公”静静地思考,制定计划的神态和形象,肃然起敬。
站在大街上的黄兴、廖仲廖仲恺、蔡教仁、章炳麟、秋瑾等先体的形象,每个人都有惊险的经验,每个人都有艰苦的历史,描写了那个建设王朝的风雨摇晃、起义浪潮起伏的革命年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仔细听解说员的说明,仔细看陈列柜里的文化财产,看到革命先体勇敢前留下的催人泪下的遗书和后面留下的世代传承下来的遗物,就会感动先烈们抛弃头部,流着热血死去。
中国革命和建设成果来之不易,无数革命先烈献出生命,永远不能忘记革命先烈。
展品中黄色的纸片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这是联盟会员李先生的会员证,上面的“中国联盟会”黑色毛笔字很清楚,旁边有另一个会员秦更年的入会证明书和会费的收据。
百年见证,保存完好,非常珍贵。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数千年封建君主的专制制度,以巨大的冲击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推动了现代中国社会的变革。
同学们回顾辛亥历史,纪念辛亥百年,学习孙中山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先体,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相信我会更加努力,更加坚强。
因为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来的继承人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精选篇2)11月19日,我们来到了世界闻名的革命圣地辛亥革命纪念馆。
我们以非常兴奋的心情感受到革命的气息,一起回顾了前辈们的不朽事迹。
从远处看博物馆,可以看到红砖砌的鄂军都督府,庄严宏伟的势头很快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走近辛亥革命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孙中山铜像。
老师穿着长袍夹克,左手拿着拐杖,右手拿着帽子,站在南边,盯着远处,有大义凛然的气概,敬意不由得产生了。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r/n感叹着这里的革命气息,我走进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在这片历史圣地中穿行、体验,开始了耐心细致的参观。
我们先后参观了传达员室,外交部,都督会客与会议室,黎元洪起居室等十余间古色古香的房屋,然后就去参观辛亥革命的壁画,在墙壁四周都陈列有关辛亥革命的画,同学们在仔细看着,想象着,解说员了也在一旁不停地叙说着,不仅如此,我们还见到了先烈们的部分遗物与手迹,还有战斗时的血衣,大炮,刀等战斗工具。
通过一件件实物的展示,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那一段历史的动荡、艰险和国家命运的茫然,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忠心爱国的革命党人的那一份火热的爱国之情。
他们深深的感染了我。
印象最深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那句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者则昌,逆之则亡”。
我想,“红楼”经过时间的历练,已化身为一种精神、一种品格,深植于广大人民心中,它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不怕吃苦、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为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而奋斗。
/r/n结束了参观,我们大家合影留念,最后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而我相信博物馆的一切将永驻每个人心中。
通过这次对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
革命先辈们当时的物质生活上是简陋的,武器装备是落后的,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他们的灵魂是伟大的,他们凭借着他们的那份爱国热情,冒着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危险,在探索祖国前途命运的道路上,勇敢的向前冲去,由于他们一代又一代的热血儿女的努力,终于推翻了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近两千年的统治,极大的解放了人民被禁锢了近两千年历史的思想,敲醒了中国人民求得民主自由的欲望,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翻身的热情,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加足马力,又经过几代人的探索,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制度。
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稳定,幸福的生活。
参观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参观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1假期,妈妈带我参观了位于广州长沙岛的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
走到纪念馆入口处,4米多高的孙中山铜像映入我的眼帘,孙中山两眼烔烔有神,为‘‘天下为公’’悄悄深思、运筹帷幄的神态和形象,使人肃然起敬。
大道和展厅里耸立的黄兴、廖仲恺、蔡锷、宋教仁、章炳麟、秋瑾等先驱者的塑像,每个人都有一段惊险经历,每个人都是一页艰辛历史,述说着那封建王朝风雨飘摇,起义浪潮此起彼伏的革命年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的过程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革命先烈那种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他们选择革命时便已经知道他们选择的很可能是不归路,但是,为了国家的兴盛,为了人命的.幸福,他们还是误会的走上了这条道路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长眠于广州东郊黄花岗。
正是这些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革命者用生命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他们的那份大义凛然,他们那种勇往直前,始终令我饱含激动之情。
通过这次参观让我懂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肯定要好好珍惜。
参观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2红色7月,烈日炎炎,我和爸爸驾车来到了永安市洪田镇马洪村开启了红色之旅,寻访一个特殊的“红色脚印”——中央红色标语博物馆。
我原本对红军的印象,就是平常和外公一起看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影视剧了解的。
外公和我说了好多宏大领袖和英雄人物,我对他们的有勇有谋从内心里特殊地敬佩崇拜,觉得红军是一支勇敢无敌的军队。
但是,长辈说的这些过去的历史又好像离我很遥远。
直到今天爸爸带我走进了这博物馆,看到了墙上这些红色标语和从少共国际师走出来的开国将领的肖像照,让我的眼前出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月。
爸爸一边带我参观,一边向我讲解标语的意思和它们的背景故事:1934年秋天,粟裕将军的红一军团指挥部与少共国际师(即红十五师)先后到马洪村上坪驻扎过三次,遗存有红军井、红军战壕、红军医院、红军学堂等旧址。
辛亥革命史迹与广州是近代革命策源地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是中国近代革命的策源地,在广州拥有丰富的辛亥革命史迹,从而也使广州成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原因。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史迹是广州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辛亥革命是从广东开始的。
1911年4月,孙中山领导、黄兴指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10月,武昌起义爆发,广东等各省纷纷响应,最终促使革命的胜利。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
为捍卫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三次赴广州建立政权。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建立护法军政府,任海陆军大元帅。
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建立政权,任非常大总统。
1923年3月,孙中山在广州建立大本营,任陆海军大元帅。
辛亥革命前后时期广州著名的历史文化资源有:1907年成立的广东咨议局旧址、纪念黄花岗起义的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和推动国民革命的所在地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孙中山非常大总统府遗址上建立的中山纪念堂、反映广州是近代革命策源地的辛亥革命纪念馆等。
一、广东咨议局旧址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历史见证广东咨议局旧址位于广州市中山三路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也是现今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所在地。
广东咨议局旧址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为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坐北朝南。
主楼仿西方古罗马式的议会大楼形式,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其南面为石砌荷池拱桥。
主楼前圆后方,大厅屋顶为半球形,八柱环列,空间开阔,有内外回廊,廊两层。
1948年,大门入口改建四条罗马式大圆柱,气势轩昂。
楼是砖、木、钢梁柱的混合结构。
晚清时期实行预备立宪,广东咨议局在此成立。
1911年,广东全省响应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广东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后,这里成为广东都督府和广东省议会。
民国初年,这里曾是中华民国非常国会所在地。
1917年护法运动中,孙中山在此宣誓就任海陆军大元帅。
辛亥革命纪念馆讲解词1. 嗨,大家好!我今天要带你们走进辛亥革命纪念馆呢。
你们知道吗?每次我路过这里,就好像听到孙中山先生在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就像我们做数学题,一道难题摆在面前,你以为快解出来了,其实还有好多步骤要做呢。
我和同桌有一次做一道超难的数学应用题,他想放弃,我就想起孙中山先生的这句话,跟他说:“你看,孙中山先生那么难的革命都不放弃,我们这道题算啥呀。
”然后我们一起努力,最后真的解出来了。
这就是一种坚持的力量,就像辛亥革命时期的先辈们一样,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勇往直前。
2. 来,咱们瞧瞧这纪念馆里的东西。
我仿佛看到那些革命志士在商量:“咱们一定要推翻封建帝制,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就好比我们在学校参加大扫除,大家都想把教室弄得干干净净的。
班长说:“咱们不能只打扫自己那块儿,得让整个教室都整洁起来。
”有个同学偷懒,另一个同学就说:“大家都为了教室好,你怎么能这样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劝他,最后他也加入了。
这就是大家为了一个目标齐心协力的感觉,辛亥革命的先辈们也是为了全国人民能过上新生活才团结起来战斗的。
3. 看这里,这里展示着当时的一些物品。
我能想象到那时候的人们互相鼓励:“别怕,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一定能成功!”就像我参加跑步比赛的时候,心里特别害怕跑不好。
我的好朋友拍着我的肩膀说:“别怕,你平时跑得那么快,这次肯定行,这是你擅长的呀。
”旁边还有其他同学喊:“加油,加油!”这一声声鼓励就像给我注入了力量。
辛亥革命时期的人们也是靠着彼此的鼓励,在艰难的革命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4. 哇哦,这个场景真让人震撼!我好像听到有人喊:“我们要为自由民主而战!”这就像我们在班级里选班干部,大家都想要一个公平民主的选举。
有个同学说:“我们不能让老师直接指定,要自己投票选。
”另一个同学也说:“对呀,这样才公平,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
”大家热烈讨论,最后达成了一致。
辛亥革命就是为了给全国人民争取自由民主的权利,就像我们在班级里为了公平选举而努力一样。
游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有感导语: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即将拉开帷幕之际,我走进了辛亥革命博物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辛亥革命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谢谢!回眸辛亥100年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后感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即将拉开帷幕之际,十三周周日我们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食品系的同学参观了位于广州长洲岛的辛亥革命纪念馆。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敬重的打量有些泛黄的照片,虔诚的观看珍贵的视频,仔细的聆听那些铿锵有力的声音,心中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息。
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接连失败,让我们看到了清政府的腐朽没落,以及封建主义制度和帝国主义制度的黑暗。
中国人民当然不甘心承认备受列强欺凌的侵略现实,面对列强侵略的加深也掀起过一波又一波的反帝活动。
民族复兴的追求是几代人的目标、理想。
但是,实现近代中国的复兴则面临十分艰巨的困难:摆脱帝国主义的外来干涉侵略与压迫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步,而使广大人民摆脱贫困,使中国作为大国富强起来,则是中华民族复兴更艰巨的一步。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便是这伟大的一步。
尽管由于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辛亥革命在帝国主义和袁世凯的联合绞杀下遗憾失败了。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辛亥革命推翻了没落的清王朝,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消灭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袭的制度。
此后发生过两次帝制复辟的活动,但都不能成功,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称之为伟大的原因。
时光流逝,尽管已经一个世纪过去,回眸辛亥革命,我们会发现那一段浴血奋战的历史留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推翻了一个如迟暮老人般的清王朝那般单薄。
回眸心还没革命,我们可以知道,当意识到一个局面无法以温和的方式改变时,我们就应该勇敢的发出我们的怒吼,用一种势如破竹的果敢去打破这一种我们所不能容忍的局面。
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开馆
编辑:amy 日期:2011/10/09/life/night_news_p8762.htm
导语:位于广州长洲岛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历经10月1日至5日的试运行之后,纪念馆一期3个展区将全部向游客开放,市民可以在门口领取参观票免费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
馆方提醒市民,开放时间为上午9时至下午5时,下午4时10分停止对外发放门票。
辛亥革命纪念馆
辛亥革命纪念馆是为纪念辛亥革命而建的一座具全国性题材的专题纪念馆,选址位于长洲岛中部,金洲大道东以南,将和长洲岛、黄花岗烈士陵园、广州起义旧址纪念馆等形成一个展示中国近代革命历史历程的建筑群。
项目总投资3.19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为77338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8228平方米,主要功能布局包括陈列区、藏品库区、技术及业务用房、观众服务及配套设施。
纪念馆2009年4月开始编辑陈列大纲和陈列展览文稿,成功征得文物6602件(套)。
展览物品采取征集、借展和复制等办法,成功征集到孙中山女儿孙婉的照片、生活用品、书籍、首饰和生活用品等文物700多件。
还有李湛的同盟会证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杜凤书烈士的照片、民国元年革命军功牌、民国元年华侨炸弹队纪念章以及致公堂文献等珍贵文物一批。
交通贴士:
地铁是通往纪念馆最便捷方式,从4号线大学城北站下,转乘383路公交车在长洲街道办下,步行5分钟便到。
也可通过其他公交车转乘383、430路公交车,在长洲街道办下。
如果自驾车,深圳、东莞方向的游客,可走G15沈海高速进入环城高速,在东圃出口,转往黄埔大道鱼珠码头,在鱼珠码头过渡,走金洲大道可达;从广州出发的游客,在华南快速干线或环城高速大学城出口进入大学城,走外环东路经东四路路口进入金洲大道可达;也可走科韵路、官洲隧道到大学城,沿外环东路经东四路路口进入金洲大道可达。
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今日免费开放2011-10-08 03:27:44 金羊网—新快报通过新技术全景展示伟大革命历程,市民可到黄埔长洲岛现场领门票
新快报讯记者韩帮文报道历经近两年的场馆建设与展区布置,位于黄埔区长洲岛的辛亥革命纪念馆终于开门迎客。
今天上午,纪念馆将举行盛大的开馆仪式,下午2时30分,正式对外开放,市民可现场领取门票免费参观。
第一期展区设有“开辟共和新纪元”主题展览以及“辛亥革命时期广东名人”、“孙婉女士遗物展”专题展。
辛亥革命纪念馆位于珠江支流的新担涌,外墙由花岗岩砌成,整体建筑的外形像一块顽石,中间一条道路自南向北将其分为东西两部,场馆功能也随之被切分成两区:西侧是展览功能区,东侧为后勤功能区。
副馆长杨琪介绍,开馆第一期的展区面积达6350帄方米,主题展“开辟共和新纪元”位于展厅的二、三楼。
“最大的特点是突破了传统的图片与文物为主的展览方式,大胆采用了声光电等设备,给观众最直接的视觉感受。
”杨琪透露,布展时也通过动漫等表达方式与观众互动。
而“辛亥革命时期广东名人”专题展览选择了56位历史人物,将集中展示他们最具代表性的历史瞬间,“能逼真还原,活字沙盘技术以及数字长卷也都是新科技的体现”。
在“孙婉女士遗物展”专题展览中,通过实物再现孙中山次女的传奇一生。
游览向导:逢周一闭馆
参观者将沿着中央大道跨过二层西侧天桥,进入主题展览厅:序厅→第1展厅→第2、3、4、5展厅,再沿弧形坡道上三楼参观第6展厅→第7、8、9展厅,沿楼梯下二层到达结束厅。
场馆外围广场设计线条流畅,有“共和之路”、11尊历史人物铜雕。
馆方表示,已准备好应急预案应对人流。
纪念馆正常开放时间是: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5时。
每周一是场馆内部整理时间,不对外开放。
交通指南:公交:
1.乘B28、B31、43、261、431路在鱼珠站下车,搭轮渡鱼珠码头-长洲码头,转乘383、430路在长洲街道办下车,步行到纪念馆;
2.乘137、262路在新洲站下车,搭轮渡新洲码头-深井码头,转乘430路在长洲街道办下车,步行到纪念馆;
3.乘地铁4号线在大学城北站下车,转乘383路在长洲街道办下车,步行到纪念馆。
自驾:
1.由广州天河方向来的游客,可走科韵路、官洲隧道到大学城,沿外环东路经东四路路口进入金洲大道,到达纪念馆。
2.深圳、东莞方向来的游客,走G15沈海高速进入环城高速,在东圃出口,转往黄埔大道鱼珠码头过渡,走金洲大道可达纪念馆。
●相关新闻
辛亥百年“博爱”书法赠百家
新快报讯记者赵旭虹报道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由广州市收藏家协会,西关书画院联合主办的名家书法进万家系列活动——辛亥百年百幅“博爱”书法赠市民活动定于10月8日在龙津西路337-8粤雅斋艺术画廊举行。
届时程家焕、罗航烈、陈炜、陶其元、程毅瑜等十多位名家向市民赠送孙中山先生名句“博爱”书法100幅。
责任编辑:NN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