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科学期中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461.00 KB
- 文档页数:6
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上《科学》亲爱的同学们,进入初中已经有两个多月了,相信初中多姿多彩的生活能让你过的很愉快的,科学的世界也会让你沉醉,现在拿起笔,来完成一次愉快的工作吧,要小心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刚进入初中的你,对自己的描述,最合理的是()A.身高约160毫米B.质量约40千克!C.体温约30℃D.平静时每分钟呼吸约15次2、猪笼草: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C、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3、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哪一结构中()|A.细胞壁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4、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
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A.长度单位B.质量单位C.时间单位D.温度单位5、从进化由低到高的角度来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排列顺序()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B、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种子植物C、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种子植物D、藻类植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6、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7、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调查B、实验C、观察D、阅读8、观察右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A.有种子B.种子有果皮包被C.种子无果皮包被|D.叶形为针形叶9、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小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等于6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10、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自制的植物标本分成两类,一类是蕨、葫芦藓、海带、地钱,另一类是黑松、苏铁、侧柏、玉兰,他们这样分类的依据是:有没有()A.种子B.根C.茎D.叶·11、江平不小心摔了一跤,他感到很疼而且还流了血。
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集(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欧几里得几何的原理?- A. 同一性公理- B. 全等公理- C. 并行公理- D. 相等公理- 答案:D2. 骑自行车过程中,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A. 空气阻力- B. 摩擦力- C. 弹力- D. 重力- 答案:B3. 下图中标记的是哪一种动物的骨架?- A. 鱼类- B. 鸟类- C. 哺乳类- D. 两栖类- 答案:B...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用电流表可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电流表可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2. 苹果树通过传粉的方式进行繁殖。
传粉的方式进行繁殖。
3. 动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细胞。
...第三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物质的三态及其转换过程。
- 答案:物质的三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时,分子排列紧密;液态时,分子间有较多的间隙;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隙达到最大。
物质的三态之间可以通过升温和降温来相互转换。
2. 举例说明重力的影响。
- 答案:重力的影响有很多,比如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时被地球的重力所吸引;人站立时身体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而不会飞走。
...第四部分:应用题(共40分)请根据给出的实验步骤,回答以下问题:实验步骤:1. 将一个蜡烛点燃。
2. 将一个空玻璃瓶套在蜡烛上,使蜡烛完全封闭在瓶内。
3. 观察一段时间后,玻璃瓶内的气体发生改变。
问题:1. 实验中玻璃瓶内的气体发生了什么改变?- 答案:玻璃瓶内的气体氧气被蜡烛燃烧消耗掉,导致瓶内的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
2.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改变?- 答案:蜡烛在燃烧时需要氧气,而瓶内的氧气被蜡烛燃烧消耗掉,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瓶内的气体组成发生改变。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集的部分题目和答案。
如需完整试卷集,请参考相关教材或向学校老师咨询。
祝您顺利完成考试!。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检测试题卷同学们:细节决定成败,努力就有收获!祝你成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 调查 B、实验 C、观察 D、阅读2.下列生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A、衣藻B、蜗牛C、青蛙D、黄牛3.生活中我们需要对熟悉的物品有大致估测其长度的能力,下面各物接近4厘米的是(▲)A. 科学课本的长度B. 铅笔芯的粗细C. 乒乓球的直径D. 课桌的高度4.显微镜的最重要部分是目镜和物镜,若某次观察时所用的目镜为5×,所用的物镜为10×,则放大的倍数是(▲)A.5倍 B.10倍 C.15倍 50倍5.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酵母菌 B、水螅 C、面包霉 D、腐生杆菌6.在跳远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尺测量比赛成绩时,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A. 偏大B.偏小C.不变D.都有可能7.关于实验室中常用的水银温度计和生活中使用的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都可以测量人的体温 B。
都可以离开被测物读数 C.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D.刻度范围一样8.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b”字的玻片标本时,视野内看到的物象是(▲)A. q B.d C.p D.b9.一群学生在雨后的草叶上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的小点,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判断小点是生物的依据是(▲)A.能生长和繁殖B.能呼吸 C.碰下下会缩成一团 D.体小且绿色10. 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ml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A.100ml的量筒 B.10ml的量筒C.100ml 的量筒和滴管 D.50ml的量筒和滴管11.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的左边,这时(▲)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将游码向左移动。
C.向天平右盘中增添砝码或游码从左向右移。
D.减少天平右盘中的砝码或游码从右向左移。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体内机能?A.消化B.呼吸C.传导D.排泄2. 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后的产物是()。
A.葡萄糖B.氧气C.二氧化碳D.水3. 下列哪条是正确的?A. 一氧化碳比二氧化碳重,布袋水稻中一氧化碳比较多B. 一氧化碳比二氧化碳轻,布袋水稻中二氧化碳比较多C. 一氧化碳比二氧化碳重,布袋水稻中二氧化碳比较多D. 一氧化碳比二氧化碳轻,布袋水稻中一氧化碳比较多4. 下列不属于电器的是:A. 电视B. 空调C. 洗衣机D. 冰柜5. 钙离子对人体组织的影响是()。
A. 使血液凝固B. 使肌肉组织紧张容易疲劳C. 使骨骼中的矿物质不断供应,预防骨质疏松D. 保持水分平衡,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6. 茉莉花上的白色斑点是()。
A.气孔B.花蜜腺C.伸长区D.鳞片7. 如图,其中____是交通岛。
—图—A.①B.②C.③D.④8. 标志着我国气象观测年代名册的是()。
A.《梅花三弄序》B.《清明上河图》C.《太极图》D.《永乐大典》9. 已知化学式为C5H12的化合物可以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两种产物,分别为二氧化碳和水,这种化合物是()。
A.烷烃B.烯烃C.炔烃D.醇10. 以下有关或受危险因素较大,应该防患于未然,行动预防的说法是()。
A.把门锁紧B.戴头盔骑车C.尽量不接触水源D.关紧防盗门11. 已知电流为5A,电阻为500Ω,求电路中的电压大小是()。
A.0.25VB.2.50VC.50VD.2500V12. 下面哪个过程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A. 用手碰到热水,感觉像电一样的刺痛B. 湖面反射阳光形成的倒影C. 玻璃瓶中的水会发生折射现象D. 晶体玻璃琉璃不易割断13. 下列属于肺的结构是()。
A. 鼻腔B. 气管C. 支气管D. 气管末梢14. 标志着中国西南地区早期农业发展的考古遗址群是()。
A. 三星堆遗址B. 行者山遗址C. 金沙遗址D. 汶川县白鹤乡遗址15. 如图,其中小圆圈代表()。
2024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作业检测2024.4科学卷一、选择题(本题有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也是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
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内脏功能日渐健全B.开始出现第二性征C.形成两性生殖器官D.身高体重迅速增加2.“多莉”羊的诞生打破了高等动物不能进行无性生殖的传统观念。
以下生物的生殖方式与“多莉”羊相同的是(▲)①试管婴儿②扦插柳树③嫁接水蜜桃④组织培养蝴蝶兰⑤细菌繁殖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3.如图是生殖过程简图,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①--精子B.②--卵巢C.③--受精卵D.④--分娩4.植物幼苗能够独立生活的标志是(▲)A.胚根突出种皮,发育成根B.胚芽伸出地面C.胚轴伸长,子叶出土D.胚芽发育成茎,茎上生叶并变绿5.“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科学中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说法没有体现这一观念的是(▲)A.有些植物的花瓣颜色非常鲜艳,有助于观赏和美化环境B.精子的体积小,有长长的尾,有利于游动完成受精作用C.卵细胞的体积大且富含营养,有利于受精卵的早期发育D.有些花的雌蕊柱头成羽毛状,有助于提高传粉的成功率6.下列有关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营养来源正确的是(▲)A.蓝鲸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均由卵黄提供B.腹蛇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主要由母体提供C.蚕豆种子萌发时的营养主要来自子叶D.小麦种子萌发时的营养来自叶子的光合作用7.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为避免食物变质,必须设法防止或减慢微生物的生长。
下列方法中,能避免食物变质的方法是(▲)①去掉食物中的水分保存;②低温环境保存;③用塑料袋装起来保存;④食物经过加热,然后密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 .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大,响度越大C .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 .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9.耳蜗的作用是( ▲ )A .将声音放大B .收集声波C .充满听觉感受器,接受振动,产生兴奋D .将声波转换成振动10.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敲击的方法使其发出乐音,是因为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引起的B .向瓶子里吹气也能使其发出乐音,这是因为里面的水柱振动引起的C .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到右敲击,音调依次升高D .用同样的方法向其吹气,从左到右音调依次升高11.“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科学并不神秘,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
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观察。
观察可以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下列仪器可以用来进行定量观察的是( )A、玻璃棒B、温度计C、放大镜D、显微镜 2(36架直升机低空飞行组成了阅兵史上规模最大的直升机群,阵容也是12个受阅梯队中最大的。
第十、第十一梯队是18架直-9侦察直升机和18架直-9武装直升机,以“楔” 形编队和“品”字形编队队形,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机群的飞行高度约为250 ( )A、米B、千米C、厘米D、毫米33(用量筒量取80厘米水的体积时,所选用的量筒的规格最好是 ( )A、 100毫升B、50毫升C、200毫升D、 10毫升 4(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
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C(体小且绿色 D(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5(海南黑冠长臂猿是国家I级保护动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有2000多只,可是到了七十年代末仅剩7只,1980年建立自然保护区后,现在才有22只(造成当年黑冠长臂猿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外来物种入侵C(食物缺乏 D(人类乱捕滥杀和破坏其生存环境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7(将菠菜浸泡在清水中,清水不变色,用开水浸泡菠菜后,水会变成绿色。
这是开水损伤了菠菜细胞的( )A、细胞膜B、细胞壁C、细胞质D、细胞核 8(最近,网上流传一则帖子,说有无良商贩将老鼠肉经腌制、油炸等处理后充当烤乳鸽出售、欺骗消费者的事(处理后的老鼠肉和乳鸽肉从视觉上不易区分,原因之一是两种动物都属于( )A(哺乳动物 B(鸟类动物 C(脊椎动物 D(无脊椎动物 9(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D.首先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10(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1A B C D11(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 ) A(20? B(30? C(40? D(60? 12(小磊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3.52厘米、3.53厘米、3.61厘米、3.53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 )A.3.55厘米B.3.527厘米C.3.5475厘米D.3.53厘米13(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
七年级科学期中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1、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 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2.质量是50克的物体,可能是A.一粒米 B.一个中学生 C.一只鸡 D.一个鸡蛋3.5千克铜块随“神州六号”到了太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置变了,铜块的质量变小B、温度和位置变了,铜块的质量变大C、位置变了,铜块的质量不变D、铜块的形状、状态不变,质量变小4.关于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 B.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玻璃管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 D.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5.如果有人把蝗虫、蚯蚓和海星分为一类,把袋鼠、啄木鸟和狗分为一类。
你认为它的分类依据是A、有脊椎和无脊椎B、有腿和无腿C、陆生和水生D、会飞不会飞6.下列各项中,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原因的是A、森林面积的减少B、环境污染C、生物进化D、外来物种的引入7.下图表示的是温度计的四种使用方法,其中正确的是8.上午第一节课从7:30分开始到8:15分结束,共45分。
以上语句中出现的时间,表示时间间隔的是A .7:30B .8:15C .45分D .以上三个时间都有是 9.下列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D ) A .物镜4X 、目镜5X B .物镜40X 、目镜10X C .物镜10X 、目镜10X D .物镜40X 、目镜5X 10.观察下面实验,测出木塞的体积是11.下列植物中,具有真正根、茎、叶的是A .蕨B .葫芦藓C .水绵D .海带 12.如图所示的几种用刻度尺测物体边长的方法中,正确的是13.小球藻和柳树同属植物界,两者差别很大,共同点很少;玉米和月季同属种子植物门,共同点较多。
这一事实说明A.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B.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少C.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D.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多14.将粮食妥善储存的环境条件应是A、低温、潮湿B、低温、干燥C、高温、潮湿D、高温、干燥15.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8.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8.5℃,第二次39.5℃,第三次为39.5°。
2024-2025学年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模拟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6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第1~2章(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4.难度系数:0.7。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22年12月4日,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历经高温和低温的双重考验安全着陆。
同时返回的还有多种太空实验样品,其中包括国际上首次在太空获得的水稻种子,返回的太空水稻将由中科院实验室继续培养,并与普通水稻种子作对比研究。
小组同学对此提出以下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该水稻得到种子会更多吗?B.该水稻成熟时间会更短吗?C.该水稻植株长得会更高吗?D.该水稻开出的花会更美吗?2.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述哪些结构的改变是正确的()A.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大一些B.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小一些C.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粗一些D.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细一些3.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家庭餐桌的高度约为80cm B.一个普通教室的容积为50cm3C.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D.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约为37℃4.近期感冒又流行起来,为监测体温,小科买回来一水银体温计,对其进行探究。
回答下列小题。
用体温计测得某病人的体温为37.3℃后,忘记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又依次测量了其他四位病人甲,乙,丙、丁的体温,测量结果分别为37.3℃,37.3℃.38.4℃,38.4℃,其中一定发烧的病人是()A.甲B.乙C.丙D.丁5.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
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属于物理变化?A. 烧纸B. 锈蚀C. 水的沸腾D. 食物的消化答案:C2. 下列哪种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A. 氧气B. 盐C. 水D. 铁答案:D3. 下列哪种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A. 平面镜成像B. 彩虹C. 太阳的升起D. 放大镜观察答案:B4.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植物?A. 蚂蚁B. 青蛙C. 苹果树D. 鲨鱼答案:C5.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酸?A. 碳酸钙B. 硫酸C. 氢氧化钠D. 氧化铁答案:B二、填空题1. 空气主要由____(填物质)和氮气组成。
答案:氧气2. 水的化学式是____。
答案:H₂O3. 铁是由____(填元素符号)构成的。
答案:Fe4. 光的传播速度是____(填数值)。
答案:3×10^8 m/s5.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是____(填物质)。
答案:二氧化碳和水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化学变化。
答案: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原子或分子间的电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2. 请列举三种你所学的物理现象,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特点。
答案:光的折射、水的沸腾、力的作用。
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水的沸腾是指水在一定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力的作用是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
四、实验题1. 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
(2)加热木炭,使其燃烧。
(3)待燃烧结束后,将集气瓶中的水倒入量筒中。
(4)计算水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通过计算水中氧气的含量,可以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五、论述题1. 请论述一下你所学的生物分类知识,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特点。
答案: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根、茎、叶等器官;动物是消费者,需要摄取有机物来维持生活,有骨骼、肌肉等器官;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分解有机物质,包括细菌、真菌等。
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四)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1.种子长成幼苗、冰雪熔化成水、火山喷发、日落日出。
这些现象说明() A.事物的变化规律是一样的B.事物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C.大自然中的事物都在发生变化D.大自然中的事物是不会发生变化的2.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正确的是()A.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并洒到桌上燃烧,应立刻拨打119等待消防员处理B.使用火焰、红热的玻璃和金属时若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和浸泡C.实验室有一瓶蓝色溶液,可以直接用鼻子闻一下溶液的气味D.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3.科学实验中,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用天文望远镜观察遥远的星体,你认为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借助这两种仪器是为了()A.延长观察时间B.获得观察结果C.扩大观察范围D.完成观察任务4.在排队等待做核酸时,我们要自觉地与前面的人保持1米距离。
以下最接近1米的是()A.一块橡皮的长度B.一只鞋子的长度C.一张讲台桌的高度D.一间教室的长度5.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在测量塑料盒体积时的实验情景,据图分析可得,塑料盒体积为()A.1cm3B.3cm3C.6cm3D.9cm36.小科用示数在刻度线以下的体温计依次给甲、乙、丙三位同学测体温,记录数据分别为:36.8C、36.8C和37.2℃。
过后发现全程忘记甩体温计,于是想甩过后全部重测,老师说,你只需再重测一个同学的体温即可。
小科应去测谁的体温呢?()A.甲同学B.乙同学C.丙同学D.甲、乙同学中任何一个7.秋天是吃螃蟹的最好季节,我们在购买螃蟹时,往往看蟹壳、肚脐和螯足来挑选优质的螃蟹,这里“看蟹壳、肚脐和螯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获取事实与证据D.得出结论8.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B.枯树干上的木耳C.做成风铃的贝壳D.冬眠中的蛇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B.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细胞由细胞分裂而来10.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出的“海水稻”能在盐碱地中生长,“海水稻”根细胞中控制无机盐进出的结构是()A.细胞核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壁11.使用目镜为10×,物镜为4×光学显微镜观察图形,视野如图。
滨虹学校201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科学试题卷一.选择题(共50分,25题,每题2分)1.这个学期开设了《科学》课程,同学们都很喜欢,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2.科学实验的结果常要得到一些具体的数据,下列工具中不能对物体进行测量的是()A.放大镜B.天平C.刻度尺D.量筒3. 自然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植物是()A. 被子植物B. 裸子植物C. 苔藓植物D. 藻类植物4.下列现象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人工降雨B、砍伐森林 C 、沙漠干旱少雨 D、夜晚霓红灯闪烁5.下列各类群中,在地球上包含的动物成员最多的是()A.鱼类动物B.节肢动物C.原生动物D.哺乳动物6.用量筒量取80毫升水,若俯视读数,则水的实际体积最可能的是()A 79毫升B 80毫升C 81毫升 D都不可能7.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测出圆柱体截面直径的方法是()8.一只质量为5千克的铅球从空气中落入水中,正在下沉。
这时,铅球的质量()A.小于5千克 B.大于5千克 C.等于5千克 D.运动速度未知,无法确定9. 在运动会上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A 偏大B 偏小C 不变D 都有可能10.观察右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A.都无种子 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都有根、茎、叶 D.种子外都无果皮包被11.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 180秒=180秒÷60=3分B 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C 0.5千克=0.5千克×1000克=500克D 1.8米=1.8×1000=1800毫米12.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细胞中,结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的小羊长得()A.难以预测 B.像甲 C.像乙D.像丙13.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横梁的指针如右图所示,则应()A.将游码向左调节B.将游码向右调节C.向右端调节平衡螺母D.向左端调节平衡螺母14.某同学用一架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一本书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左盘上的砝码为:100克砝码一个,20克砝码两个,10克砝码一个,5克砝码一个。
游码如图所示,则这本书的质量为()A 156.4克B 156.8C 153.6克D 156.8克15.质量为3.5×106 毫克的物体可能是()A 一条小狗B 一名小学生C 一头大象D 一只蚊子衣藻苔藓小麦水杉16.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是()A 张衡通过记录观测恒星,创制了天球仪B 瓦特好奇水的沸腾现象,改进了蒸汽机C小敏在科学探究课后,探究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的关系D 科学家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17.关于0摄氏度的水结成0摄氏度的冰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下降 B状态不变 C体积不变 D质量不变18.走时准确的指针式手表的分针,一昼夜内分针针转过的圈数是()A.24 B.1440 C.86400 D.4320019.“藏羚羊数量锐减,这可能是偷猎者疯狂捕猎的结果。
”此叙述属于: ( )A.提问 B.假设 C.实验 D.结论20.当皮肤流血时,说明已伤到________部位A、表皮B、真皮C、皮下组织D、立毛肌21.从进化由低到高的角度来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排列顺序( )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B、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种子植物C、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种子植物D、藻类植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22.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A.细胞颜色变化 B.细胞体积增大 C.细胞数目增多 D.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23.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适应性的例子()A.到了秋天,树叶开始落下B.放在窗台上的植物,茎向窗外弯曲生长C.陆生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扎的较深D.缺少食物的猪,身体瘦小,生长缓慢24. 如右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从视野甲到视野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移动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B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C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D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25.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数据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2℃,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102 ℃,现测得气温为20 ℃,那么室内实际的气温是()A.18℃B.20℃C.22℃D.24℃二.填空题(共26分,每空1分)26.将一张白纸重复对折地折叠2次后,测得总厚度为6.6毫米,则每一张纸的厚度约为_毫米;若5枚铁钉的总质量为4克,则每枚铁钉的质量为毫克;若有一堆这样的铁钉,其总质量为200克,则这堆铁钉共有枚27.生物分类等级越高,生物体之间共同点越,分类等级越低,生物体之间共同点越。
28.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青青的妈妈让青青去给绍兴的姑妈送一瓶体积为2.5 质量为2.0 的自榨的菜仔油,从新街到绍兴距离大约19 ,青青乘车乘了45 到达绍兴。
(填上适当的单位)29.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水平台面上若是凹形液面,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
某同学测一合金块的体积,测量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见,量筒内水的体积为毫升,合金块的体积为厘米3。
30. 如图所示(下图)的实验可用来研究微生物的生长与____的关系。
过了一星期后,用放大镜可观察到_____(填 “A ”、“B ”或“C ”)中的微生物滋生得多些,C 起到_____作用.31① _______② 从四类植物构造分析排出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_____ _ ____(填字母)32.请仔细观察右边的两幅图,回答以下问题:(1) 甲、乙细胞图中,属于动物细胞的是图 。
(2) 樱桃素有“开春第一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
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樱桃细胞的 中(3) 与高大树木能“顶天立地”有关的结构是 。
33.蜻蛉俗称豆娘,属于蜻蜒目束翅亚目,蜻蜓则属于蜻蜓目差翅(1) 图 为蜻蜒。
(2) “亚目”是介于目与科之间的一个分类单位,则蜻蛉和蜻蜓在分类学上属于同一 (填“纲”或“种”)的生物。
34.物镜镜头长度越长,它放大倍数越__________,物镜镜头长度越短,它放大倍数越__________,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大小越_________,个数越__________。
三.实验分析题(共24分,每空1分)35.某同学做“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其操作过程是:拿一块清洁的载玻片,在其中央滴一滴清水,用凉开水把口漱净,取一根消毒过的牙签在口腔上轻轻刮几下,再把牙签放在载玻片上的液滴中涂抹几下,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请纠正其中的两处不正确的地方(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6.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请回答以下问题:(1) 使用低倍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 . 放片 .(2) 显微镜对光时,应先用 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填高、低)⑶ 若用同一显微镜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准焦螺旋,观察同一标本4次,分别得到如图所示的四幅图。
则A 、B 、C 、D 中视野最暗的是 。
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亮度的方法有 、 。
(要求写出二种方法)甲乙⑷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中甲转为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37.青蛙的一生中有三种呼吸器官:鳃,肺,皮肤。
张浩同学为了研究青蛙的生活习性,从菜市场买来与青蛙生活习性类似的牛蛙来进行实验。
将两只大小基本形同的牛蛙,分别放在干燥的木桶里和盛满水的木桶里(木桶的大小相同,木桶用带小孔可透气的盖盖住),喂相同的饲料。
结果,第三天发现:两只牛蛙都死了。
⑴你认为,两只牛蛙死亡最有可能的原因⑵如果有第三只牛蛙让张浩再增加一组实验,他应该怎么做?⑶张浩的实验设计中,还存在什么主要缺陷?38.实验探究: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杨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本实验探究了和光照是否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⑵实验甲和乙对照,变量是,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⑶根据实验甲和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请说明理由。
⑷实验设计中,实验甲和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个变量。
滨虹学校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科学试卷二.简答题(共9题,每空1分,共26分)26. 毫米;毫克;枚27. 、、 28. 、、、、29. 、毫升、厘米330. 、、、 31. 、32. , , 33. ,34. ⑴,,三类⑵三.实验分析题(共5题,每空1分,共24分)35. ⑴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6. ⑴ . . .⑵,⑶。
提高亮度的方法(1)(2)⑷方向37.⑴⑵⑶38 ⑴⑵⑶39.⑴⑵ , .⑶ , 理由⑷,个变量初一年段科学期中考试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26. 1.65 毫米; 800 毫克; 250 枚27. 少、多、 28. 升、千克、千米、分、29. 凹液面中央最低处、 30 毫升、 15 厘米330. 水分、 B 、对照作用31. A 、 C B A D32. 甲 , 液泡 , 细胞壁33. 乙纲34. 小,小,大少三.实验分析题(共5题,每空1分,共24分)35. ⑴应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2)没有进行染色_____36. ⑴安放 . 对光 . . 调焦 . 观察⑵低,⑶ C 。
提高亮度的方法改用凹面镜或者转动遮光器改用大光圈⑷左下方方向37.⑴放在干燥的木桶里的牛蛙由于无法进行皮肤呼吸而盛满水的木桶里得牛蛙由于无法进行肺呼吸而死亡⑵在木桶中加入适量的水,并放一石块⑶选用的牛蛙数量可以适当增多38 ⑴ m2-m1n⑵ t/(n-1)⑶ 86400(m2-m1)(n-1)/nt39.⑴水分⑵水分 , 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⑶丙 , 理由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日光下和黑暗中萌发的种子数量差不多⑷丁, 2 个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