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627.00 KB
- 文档页数:4
高考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生活中的圆周运动1.如图,在竖直平面内,一半径为R 的光滑圆弧轨道ABC 和水平轨道PA 在A 点相切.BC 为圆弧轨道的直径.O 为圆心,OA 和OB 之间的夹角为α,sinα=35,一质量为m 的小球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经A 点沿圆弧轨道通过C 点,落至水平轨道;在整个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及轨道作用力外,小球还一直受到一水平恒力的作用,已知小球在C 点所受合力的方向指向圆心,且此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1)水平恒力的大小和小球到达C 点时速度的大小; (2)小球到达A 点时动量的大小; (3)小球从C 点落至水平轨道所用的时间. 【答案】(15gR(223m gR (3355R g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受力分析、动量、斜下抛运动及其相关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解析(1)设水平恒力的大小为F 0,小球到达C 点时所受合力的大小为F .由力的合成法则有tan F mgα=① 2220()F mg F =+②设小球到达C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v F m R=③由①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034F mg =④5gRv =(2)设小球到达A 点的速度大小为1v ,作CD PA ⊥,交PA 于D 点,由几何关系得 sin DA R α=⑥(1cos CD R α=+)⑦由动能定理有22011122mg CD F DA mv mv -⋅-⋅=-⑧由④⑤⑥⑦⑧式和题给数据得,小球在A 点的动量大小为 1232m gR p mv ==⑨ (3)小球离开C 点后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 .设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v ⊥,从C 点落至水平轨道上所用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有212v t gt CD ⊥+=⑩ sin v v α⊥=由⑤⑦⑩式和题给数据得355R t g=点睛 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是常见经典模型,此题将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受力分析、动量、斜下抛运动有机结合,经典创新.2.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三圆周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O 为圆轨道的圆心,D 为圆轨道的最高点,圆轨道内壁光滑,圆轨道右侧的水平面BC 与圆心等高.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B 点高度为h 处(332R h R ≤≤)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落,从B 点进入圆轨道,重力加速度为g ).(1)小球能否到达D 点?试通过计算说明; (2)求小球在最高点对轨道的压力范围;(3)通过计算说明小球从D 点飞出后能否落在水平面BC 上,若能,求落点与B 点水平距离d 的范围.【答案】(1)小球能到达D 点;(2)03F mg ≤'≤;(3)()()21221R d R ≤≤【解析】【分析】 【详解】(1)当小球刚好通过最高点时应有:2Dmv mg R =由机械能守恒可得:()22Dmv mg h R -=联立解得32h R =,因为h 的取值范围为332R h R ≤≤,小球能到达D 点; (2)设小球在D 点受到的压力为F ,则2Dmv F mg R ='+ ()22Dmv mg h R ='- 联立并结合h 的取值范围332R h R ≤≤解得:03F mg ≤≤ 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在最高点对轨道的压力范围为:03F mg ≤'≤(3)由(1)知在最高点D 速度至少为min D v =此时小球飞离D 后平抛,有:212R gt =min min D x v t =联立解得min x R =>,故能落在水平面BC 上,当小球在最高点对轨道的压力为3mg 时,有:2max 3Dv mg mg m R+=解得max D v =小球飞离D 后平抛212R gt =', max max D x v t ='联立解得max x =故落点与B 点水平距离d 的范围为:)()11R d R ≤≤3.光滑水平面AB 与一光滑半圆形轨道在B 点相连,轨道位于竖直面内,其半径为R ,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静止在水平面上,现向左推物块使其压紧弹簧,然后放手,物块在弹力作用下获得一速度,当它经B 点进入半圆形轨道瞬间,对轨道的压力为其重力的9倍,之后向上运动经C 点再落回到水平面,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弹簧弹力对物块做的功;(2)物块离开C点后,再落回到水平面上时距B点的距离;(3)再次左推物块压紧弹簧,要使物块在半圆轨道上运动时不脱离轨道,则弹簧弹性势能的取值范围为多少?【答案】(1)(2)4R(3)或【解析】【详解】(1)由动能定理得W=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9mg-mg=m解得W=4mgR(2)设物块经C点落回到水平面上时距B点的距离为S,用时为t,由平抛规律知S=v c t2R=gt2从B到C由动能定理得联立知,S= 4 R(3)假设弹簧弹性势能为EP,要使物块在半圆轨道上运动时不脱离轨道,则物块可能在圆轨道的上升高度不超过半圆轨道的中点,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EP≤mgR若物块刚好通过C点,则物块从B到C由动能定理得物块在C点时mg=m则联立知:EP≥mgR.综上所述,要使物块在半圆轨道上运动时不脱离轨道,则弹簧弹性势能的取值范围为EP≤mgR 或 EP≥mgR .4.水平面上有一竖直放置长H =1.3m 的杆PO ,一长L =0.9m 的轻细绳两端系在杆上P 、Q 两点,PQ 间距离为d =0.3m ,一质量为m =1.0kg 的小环套在绳上。
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选择题1.衣机是现代家庭常见的电器设备。
它是采用转筒带动衣物旋转的方式进行脱水的,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脱水过程中,衣物是紧贴筒壁的B.加快脱水筒转动的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C.水能从桶中甩出是因为水滴需要的向心力太大的缘故D.靠近中心的衣物脱水效果比四周的衣物脱水效果好解析:衣物在转动中的向心力是由筒壁对它的弹力提供的,所以脱水过程中,衣物是紧贴筒壁的,选项A说法正确;由F=mω2r可知,角速度越大,需要的向心力也越大,脱水效果会更好;而靠近中心的衣物转动半径小,向心力也小,脱水效果就差,故选项B、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
答案:D2.2013·浙江嘉兴一中高一考试)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有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沿着筒的内壁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A的运动半径较大,则()A.球A的线速度必大于球B的线速度B.球A的角速度必小于球B的角速度C.球A的运动周期必小于球B的运动周期D.球A对筒壁的压力必大于球B对筒壁的压力解析:设圆锥顶角为2θ,对A有mg cotθ=m=m·R A;对B有mg cotθ=m=m·R B,因R A>R B,得v A>v B,ωA<ωB,选项A、B正确;又因为T=,所以T A>T B,又由受力情况知F N A=F N B=,选项C、D错误。
答案:AB3.游乐场里玩“过天龙”游戏时,人和车的总质量为100kg,它们到达竖直圆轨道的最高点时,速度为6m/s,过最低点时的速度为12 m/s。
如果圆形轨道的半径是3.6m,g取10m/s2,小车在最低点和最高点受到轨道的压力分别是()A.4 000 N和1 000 NB.5 000 N和1 000 NC.5 000 N和2 000 ND.5 000 N和0解析:设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时小车对人的作用力分别为F1、F2,则有F1-mg=m,F2+mg=m,代入数据解得F1=5000N,F2=0。
高考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 含答案 ) 含分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生活中的圆周运动1.如图,在竖直平面内,一半径为R 的圆滑圆弧轨道ABC 和水平轨道PA 在 A 点相切. BC 为圆弧轨道的直径.3O 为圆心, OA 和 OB 之间的夹角为α, sin α=,一质量为 m5的小球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经 A 点沿圆弧轨道经过C点,落至水平轨道;在整个过程中,除遇到重力及轨道作使劲外,小球还向来遇到一水平恒力的作用,已知小球在 C 点所受协力的方向指向圆心,且此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恰巧为零.重力加快度大小为g.求:(1)水平恒力的大小和小球抵达C 点时速度的大小;(2)小球抵达A点时动量的大小;(3)小球从C点落至水平轨道所用的时间.【答案】( 1)5gR (2) m23gR (3) 35R225g【分析】试题剖析本题考察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受力剖析、动量、斜下抛运动及其有关的知识点,意在考察考生灵巧运用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分析( 1)设水平恒力的大小为F0,小球抵达C点时所受协力的大小为F.由力的合成法例有F0tan①mgF 2(mg )2F02②设小球抵达 C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得v2F m③R由①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F03mg ④4v5gR ⑤2(2)设小球抵达 A 点的速度大小为v1,作CD PA ,交PA于D点,由几何关系得DA R sin⑥CD R(1 cos)⑦由动能定理有mg CD F0DA 1 mv21mv12⑧22由④⑤⑥⑦⑧式和题给数据得,小球在 A 点的动量大小为p mv1m23gR ⑨2(3)小球走开 C 点后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快运动,加快度大小为g.设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v ,从 C 点落至水平轨道上所用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有v t1gt 2CD ⑩2v vsin由⑤⑦⑩式和题给数据得35Rtg5点睛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是常有经典模型,本题将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受力剖析、动量、斜下抛运动有机联合,经典创新.2.有一水平搁置的圆盘,上边放一劲度系数为 k 的弹簧,如下图,弹簧的一端固定于轴 O 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 m 的物体 A,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弹簧未发生形变,长度为l.设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盘的转速ω多大时,物体 A 开始滑动?(2)当转速迟缓增大到 2 ω时, A 仍随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弹簧的伸长量△x 是多少?【答案】( 1)g3mgl ( 2)4 mgl kl【分析】【剖析】(1)物体 A 随圆盘转动的过程中,若圆盘转速较小,由静摩擦力供给向心力;当圆盘转速较大时,弹力与摩擦力的协力供给向心力.物体 A 刚开始滑动时,弹簧的弹力为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由静摩擦力供给向心力,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角速度ω0 .(2)当角速度达到 2 ω0时,由弹力与摩擦力的协力供给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的伸长量△x.【详解】若圆盘转速较小,则静摩擦力供给向心力,当圆盘转速较大时,弹力与静摩擦力的协力提供向心力.( 1)当圆盘转速为 n 0 时, A 马上开始滑动,此时它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供给向心力,则有:2μmg = ml ω0 ,解得: ω0=g .l即当 ω0g时物体 A 开始滑动.=l( 2)当圆盘转速达到 2 ω0 时,物体遇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已不足以供给向心力,需要弹簧的弹力来增补,即: μmg +k △x = mr ω12, r=l+△x解得: Vx =3 mglkl 4 mg【点睛】当物体有关于接触物体刚要滑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这是常常用到的临界条件.本题重点是剖析物体的受力状况.3. 如下图,在竖直平面内有一绝缘“ ”型杆放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此中 AB 、 CD水平且足够长,圆滑半圆半径为R ,质量为 m 、电量为 +q 的带电小球穿在杆上,从距B 点x=5.75R 处以某初速 v 0 开始向左运动.已知小球运动中电量不变,小球与 AB 、 CD 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μ,电场力 Eq=3mg/4,重力加快度为1=0.25、 μ2=0.80g , sin37 =0°.6, cos37 °=0.8.求:( 1)若小球初速度 v 0=4 gR ,则小球运动到半圆上 B 点时遇到的支持力为多大;( 2)小球初速度 v 0 知足什么条件能够运动过 C 点;(3)若小球初速度 v=4 gR ,初始地点变成x=4R ,则小球在杆上静止时经过的行程为多大.【答案】( 1) 5.5mg ( 2) v 0 4 gR ( 3) 44R【分析】 【剖析】 【详解】(1)加快到 B 点: - 1mgx qEx1 mv2 1mv 0222v2在 B 点:N mg mR 解得 N=5.5mg(2)在物理最高点qE F:tanmg解得α=370;过 F 点的临界条件: v F=0从开始到 F 点:-1mgx qE (x R sin)mg ( R R cos ) 01mv02 2解得v0 4 gR可见要过 C 点的条件为:v04gR(3)因为 x=4R<5.75R,从开始到 F 点战胜摩擦力、战胜电场力做功均小于(2)问,到 F 点时速度不为零,假定过 C 点后行进 x1速度变成零,在 CD 杆上因为电场力小于摩擦力,小球速度减为零后不会返回,则:-1mgx2 mgx1-qE( x-x1 ) mg2R01mv02 2s x R x1解得: s(44)R4.如下图,圆滑轨道“”D 处入、出口不重合,CDEF 是一过山车的简化模型,最低点E 点是半径为 R 0.32m 的竖直圆轨道的最高点,DF 部分水平,尾端 F 点与其右边的水平传递带光滑连结,传递带以速率v=1m/s 逆时针匀速转动,水平部分长度L=1m.物块B 静止在水平面的最右端 F 处.质量为m A1kg 的物块A从轨道上某点由静止开释,恰巧经过竖直圆轨道最高点 E ,而后与B发生碰撞并粘在一同.若 B 的质量是 A 的 k 倍, A、B 与传递带的动摩擦因数都为0.2 ,物块均可视为质点,物块 A 与物块B的碰撞时间极短,取 g10m / s2.求:(1)当k 3 时物块 A、B 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内能;(2)当 k=3 时物块A、B在传递带上向右滑行的最远距离;(3)议论k在不一样数值范围时,A、B 碰撞后传递带对它们所做的功W 的表达式.【答案】(1) 6J( 2) 0.25m( 3)①W 2 k 1 J②W k 22k15 2 k1【分析】(1)设物块 A 在 E 的速度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 A g m A v02①,0R设碰撞前A的速度为 v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m gR1m v21 m v2② ,A2A02A1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v14m / s③;设碰撞后 A、B 速度为v2,且设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A v1m A m2 v2④;解得: v2m Av114 1m / s ⑤;m A m B13由能量转变与守恒定律可得:Q 1m A v121m A m B v22⑥,代入数据解得Q=6J⑦;22(2)设物块 AB 在传递带上向右滑行的最远距离为s,由动能定理得:m A m B gs 1m A m B v22⑧,代入数据解得s0.25m ⑨;2(3)由④式可知:v2m A v14m / s ⑩;m A m B1k (i )假如 A、 B 能从传递带右边走开,一定知足1m A m B v22m A m B gL ,2解得: k< 1,传递带对它们所做的功为:W m A m B gL 2 k 1 J;(ii )( I)当v2v 时有:k 3 ,即AB返回到传递带左端时速度仍为v2;由动能定理可知,这个过程传递带对AB 所做的功为: W=0J,(II)当0 k时, AB 沿传递带向右减速到速度为零,再向左加快,当速度与传递带速度相等时与传递带一同匀速运动到传递带的左边.在这个过程中传递带对AB 所做的功为W1m A m B v21m A m B v22,22解得 W k 22k152k1;【点睛】本题考察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剖析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是解题的前提与重点,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即可解题;解题时注意议论,不然会漏解. A 恰巧经过最高点E,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 A 经过 E 时的速度,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 A 与 B 碰撞前的速度, A、B 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应用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求出碰撞过程产生的内能,应用动能定理求出向右滑行的最大距离.依据A、B 速度与传送带速度间的关系剖析AB 的运动过程,依据运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求出传递带所做的功.5.如下图,在竖直平面内固定有两个很凑近的齐心圆形轨道,外圆ABCD圆滑,内圆的上半部分 B′C′粗D糙′,下半部分 B′A′光D滑.一质量′m=0.2kg 的小球从轨道的最低点 A 处以初速度 v0向右运动,球的直径略小于两圆间距,球运动的轨道半径R=0.2m,取g=10m/s2.(1)若要使小球一直紧贴着外圆做完好的圆周运动,初速度v0起码为多少?(2)若 v0=3m/s ,经过一段时间小球抵达最高点,内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F C=2N,则小球在这段时间内战胜摩擦力做的功是多少?(3)若 v0=3.1m/s ,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小球经过最低点 A 时遇到的支持力为多少?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是多少?(保存三位有效数字)【答案】( 1)v0= 10m/s(2) 0.1J ( 3) 6N; 0.56J【分析】【详解】(1)在最高点重力恰巧充任向心力mg mv C2R从到机械能守恒2mgR1mv02 -1mv C222解得v010m/s(2)最高点mv C'2mg - F C从 A到 C用动能定理R-2mgR - W f 1mv C'2-1mv02 22得 W f =0.1J(3)由v0=3.1m/s< 10m/s于,在上半圆周运动过程的某阶段,小球将对内圆轨道间有弹力,因为摩擦作用,机械能将减小.经足够长时间后,小球将仅在半圆轨道内做来去运动.设此时小球经过最低点的速度为v A,遇到的支持力为F A12mgR mv Amv2AF A - mg得 F A =6N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减小的机械能RE 1mv02 - mgR 2得 E =0.56J6.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原长为2L,将弹簧竖直搁置在水平川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 5m 的物体由静止开释,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长度为L.现将该弹簧水平搁置,如图乙所示.一端固定在A 点,另一端与物块P接触但不连结.是长度为 5 的水平轨AB L道, B端与半径为L 的圆滑半圆轨道 BCD相切,半圆的直径BD在竖直方向上.物块P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0.5,用外力推进物块P,将弹簧压缩至长度为L 处,而后开释P,P 开始沿轨道运动,重力加快度为g .(1)求当弹簧压缩至长度为L 时的弹性势能E p;(2)若P的质量为m,求物块走开圆轨道后落至AB上的地点与 B点之间的距离;(3)为使物块P滑上圆轨道后又能沿圆轨道滑回,求物块P 的质量取值范围.【答案】(1)E P mgL(2)S 22L(3)5m M5m 5#32【分析】【详解】(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弹簧长度为L 时的弹性势能为(2)设 P 抵达 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由能量守恒定律得:设 P 抵达 D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物体从 D 点水平射出,设 P 落回到轨道 AB 所需的时间为S 2 2L( 3)设 P 的质量为 M ,为使 P 能滑上圆轨道,它抵达 B 点的速度不可以小于零得 5mgL4 MgLM5 m2要使 P 还能沿圆轨道滑回, P 在圆轨道的上涨高度不可以超出半圆轨道的中点C ,得1Mv B 2 MgL2E p1Mv B 2 4 MgL2A B 两球质量均为 m ,用一长为 l 的轻绳相连, A球中间有孔套在圆滑的足7. 如下图, 、 够长的水平横杆上,两球处于静止状态.现给 B 球水平向右的初速度 v 0,经一段时间后 B 球第一次抵达最高点,此时小球位于水平横杆下方l/2 处.(忽视轻绳形变)求:(1)B 球刚开始运动时,绳索对小球 B 的拉力大小 T ;(2)B 球第一次抵达最高点时, A 球的速度大小v 1;(3)从开始到 B 球第一次抵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轻绳对 B 球做的功 W . 【答案】( 1) mg+mv 02( 2)v 1v 02gl ( 3)mgl mv 02l24【分析】 【详解】(1) B 球刚开始运动时, A 球静止,因此 B 球做圆周运动对 B 球: T-mg=m v 02 l得:T=mg+m v2l(2) B 球第一次抵达最高点时,A、 B 速度大小、方向均同样,均为v1以 A、B 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水平横杆为零势能参照平面,从开始到点,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B 球第一次抵达最高1mv02mgl 1mv121mv12mgl2222得:v1v02gl2(3)从开始到 B 球第一次抵达最高点的过程,对 B 球应用动能定理W-mg l1mv121mv02 222得: W= mglmv0248.如下图,竖直平面内固定有一半径R=1m的1 圆滑圆轨道AB 和一倾角为45°且高4为 H= 5m的斜面CD,两者间经过一水平圆滑平台BC相连,B 点为圆轨道最低点与平台的切点.现将质量为m 的一小球从圆轨道 A 点正上方h 处( h 大小可调)由静止开释,巳知重力加快度g= 10m/s 2,且小球在点 A 时对圆轨道的压力总比在最低点 B 时对圆轨道的压力小 3mg .(1)若 h= 0,求小球在 B 点的速度大小;(2)若 h= 0.8m ,求小球落点到 C 点的距离;(结果可用根式表示)(3)若在斜面中点竖直立一挡板,使得不论h 为多大,小球不是越可是挡板,就是落在水平川面上,则挡板的最小长度 l为多少 ?【答案】(1)2 5m / s( 2)61m (3)1.25m【分析】【剖析】【详解】(1)从开释小球至 A 点依据速度与位移关系有v A 2=2gh在 A 点,依据牛顿第二定律2 F N1mv AR在 B 点,依据牛顿第二定律2 F N 2mg mv BR依据题意有F N 2 F N1 3mg故v B 2 g(Rh)若 h 0 ,则小球在B 点的速度v 12gR2 5m/s ;(2)小球从 B 至 C 做匀速直线运动,从 C 点滑出后做平抛运动,若恰能落在D 点则水平方向xvt竖直方向yH1 gt 22又因为斜面倾角为 45°,则x = y解得v 0=5m/s对应的高度h 0 0.25m若 h0.8m 0.25m ,小球将落在水平川面上,而小球在B 点的速度v 2= 2g( R h) 6m/s小球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H1gt 2 2得t 1s则水平方向x1 v2 t 6m故小球落地址距 C 点的距离s x12H 261m ;(3)若要求不论h 为多大,小球不是打到挡板上,就是落在水平川面上,临界状况是小球擦着挡板落在 D 点,经前方剖析可知,此时在 B 点的临界速度:v35m/s则从 C 点至挡板最高点过程中水平方向x ' v3t '竖直方向y H l1gt '222又Hx2解得l 1.25m .点睛:本题研究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想联合的问题,注意剖析题意,找出相应的运动过程,注意方程式与数学知识向联合即可求解.9.三维弹球( DPmb1D是 Window 里面附加的一款使用键盘操作的电脑游戏,小明同学受此启迪,在学校组织的兴趣班会上,为大家供给了一个近似的弹珠游戏.如下图,将一质量为 0.1kg 的小弹珠(可视为质点)放在O点,用弹簧装置将其弹出,使其沿着圆滑的半圆形轨道 OA和 AB运动, BC段为一段长为L=5m的粗拙水平面,与一倾角为45°的斜面CD相连,圆弧OA和 AB的半径分别为r =0.49m, R=0.98m,滑块与BC段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C点离地的高度为H=3.2m,g取10m/s2,求(1) 要使小弹珠恰巧不离开圆弧轨道运动到 B 点,在 B 地点小滑块遇到半圆轨道的支持力的大小;(2)在 (1) 问的状况下,求小弹珠落点到C点的距离?(3)若在斜面中点竖直立一挡板,在不离开圆轨道的前提下,使得不论弹射速度多大,小弹珠不是越可是挡板,就是落在水平川面上,则挡板的最小长度d 为多少?【答案】 (1)44.1 m/s,(2) 6.2m;(3) 0.8m【分析】【详解】(1)弹珠恰巧经过最高点 A 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 mv A 2r从 A 点到 B 点由机械能守恒律有:mg ×2R = 1mv B21mv A 22 2在 B 点时再因为牛顿第二定律有: F N ﹣ mg = mv B 2R联立以上几式可得: F N 5.5N , v B 44.1 m/s ,= =(2)弹珠从 B 至 C 做匀速直线运动,从 C 点滑出后做平抛运动,若恰能落在 D 点则水平方向: x = v ′Bt竖直方向: y =H = 1 gt 22又: x = y解得: v ′ 4m/sB =而 v B > v ′B = 4m/s ,弹珠将落在水平川面上,弹珠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H = 1gt 2 ,得 t =0.8s242 10 m则水平方向: x = v B t =25故小球落地址距 c 点的距离: s = x 2 H 2解得: s = 6.2m(3)临界状况是小球擦着挡板落在 D 点,经前方剖析可知,此时在B 点的临界速度: v ′B =4m/s则从 C 点至挡板最高点过程中水平方向:x'= v ′Bt'竖直方向: y ′= H﹣ d = 1gt 2又: x'=2 2H2解得: d = 0.8m10. 如下图, AB是倾角为 θ BCD 是圆滑的圆弧轨道, AB 恰幸亏 B点与 的粗拙直轨道, 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 R .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能够看作质点)从直轨道上与圆弧的圆心 O 等高的 P 点由静止开释,结果它能在两轨道间做来回运动.已知物体与轨道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快度为 g .试求:(1)物体开释后,第一次抵达 B 处的速度大小,并求出物体做来回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 轨道上经过的总行程s;(2)最后当物体经过圆弧轨道最低点E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的大小;(3)为使物体能顺利抵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E、 O、D 为同一条竖直直径上的点),开释点距 B 点的距离 L 应知足什么条件.3 个【答案】( 1)v B2gR(sin cos ) ;L Rmg(3 2cos ) ;(2)F Ntan(3)L(3 2cos )R2(sin cos )【分析】【剖析】【详解】(1)设物体开释后,第一次抵达 B 处的速度为v1,依据动能定理可知:mgRcosmg cos R cos 1mv12sin2解得:2gR(sin cos)v B tan物体每达成一次来回运动,在AB 斜面上能上涨的高度都减少一些,最后当它达 B 点时,速度变成零,对物体从P 到 B 全过程用动能定理,有mgRcos mgL cos0得物体在 AB 轨道上经过的总行程为RL(2)最后物体以 B 为最高点在圆弧轨道底部做来回运动,设物体从 B 运动到 E 时速度为v2v,由动能定理知:mgR(1cos )1mv222在 E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v22F N mgR解得物体遇到的支持力F N mg(32cos)依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F N F N mg(3 2cos ) ,方向竖直向下.(3)设物体恰巧抵达 D 点时的速度为vD 此时有mgmv D2R解得:v D gR设物体恰巧经过 D 点时开释点距 B 点的距离为L0,有动能定理可知:mg[ L0 sin R(1cos)]mgcos L01mv D2 2联立解得:L0(32cos) R2(sin cos)则:(32cos)RLcos)2(sin答案:( 1)v B 2gR(sin cos); L R(2)F mg(3 2cos ) ;(3)tan N(3 2cos) R Lcos ) 2(sin。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 、B 两物块放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 .它们所受的摩擦力 fA >f BB .它们的线速度V A <V BC. 它们的运动周期T A <T BD .它们的角速度 ωA <ωB2、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造得外高内低,即当车向右拐弯时,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要高一些,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设拐弯路段是半径为R 的圆弧,要使车速为v 时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零,θ应满足( )A .gR v 2sin =θB .gR v 2tan =θC .gR v 222sin =θD .gRv 2cot =θ 3、如图所示,用细线吊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不计空气阻力),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小球受力,正确的是 ( )A.受重力、拉力、向心力B.受重力、拉力C.受重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汽车甲和汽车乙质量相等,以相等速率沿同一水平弯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甲车在乙车的外侧.两车沿半径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f 甲和Ff 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F f 甲小于F f 乙B .F f 甲等于F f 乙C .F f 甲大于F f 乙D .F f 甲和F f 乙大小均与汽车速率无关5、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线通过光滑水平平板中央的光滑小孔,与质量为m1、m2的物体相连,如图所示,M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1,线速度为v1,角速度为ω1。
若将m1和m2之间的细线剪断,M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稳定后的半径为r2,线速度为v2,角速度为ω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r2=r1,v2<v1B.r2>r1,ω2<ω1C.r2<r1,ω2=ω1D.r2>r1,v2=v16、如图所示,是某课外研究小组设计的可以用来测量转盘转速的装置。
该装置上方是一与转盘固定在一起有横向均匀刻度的标尺,带孔的小球穿在光滑细杆上与一轻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动轴上,小球可沿杆自由滑动并随转盘在水平面内转动。
编号: NO5 编写时间: 2011-3-29 班级: 小组:§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二)编制:赵兰波 审核: 审批:【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训练案2.用红笔标记错误的题目,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学习目标】对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有所了解,对本节知识进行复习【检测】1. 关于铁道转弯处内外铁轨间有高度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可以使火车顺利转弯,减少车轮与铁轨间的摩擦B. 火车转弯时,火车的速度越小,车轮对内侧的铁轨侧向压力越小C. 火车转弯时,火车的速度越大,车轮对外侧的铁轨侧向压力越大D. 外铁轨略高于内铁轨,使得火车转弯时,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了部分向心力2.如图所示,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筑得外高内低,即当车向左拐弯时,司机右侧的路面比左侧的要高一些,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
设拐弯路段是半径为R 的圆弧,要使车速为v 时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0,θ应等于( B ) A. Rg v 2arcsin B. Rg v 2arctan C. Rg v 22arcsin 21 D. Rg v 2cot arc3、如图所示,OO ′ 为竖直转动轴,MN 为固定在OO ′ 上的水平光滑杆。
有两个质量相等的金属球A 、B 套在水平杆上,AC 、BC 为抗拉能力相同的两根细绳,C 端固定在转动轴OO ′ 上,当细绳拉直时,A 、B 两球转动半径之比恒为2∶1,当转轴转动角速度逐渐增大时,则( A )A .AC 绳先断,A 球做离心运动B .BC 绳先断,B 球做离心运动C .两绳同时断,A 、B 两球同时做离心运动D .不能确定哪根绳先断4、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 ,转动半径之比为1∶2 ,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C )A .1∶4B .2∶3C .4∶9 D.9∶165.有C B A 、、三个相同材料制成的物体放在水平转台上,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2:3,它们与转轴之间的距离为3:2:1。
5.7生活中的圆周远动强化训练
1.一辆卡车在凸凹不平路面匀速行驶,如图所示,由于轮胎太旧, 途中爆胎,爆胎可能性最大的地段应是( )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2.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小球在拉力F 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到达P 点时()
A.若F 突然消失,小球将沿轨迹Pa 做离心运动
B.若F 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a 做离心运动
C.若F 突然变大,小球将沿轨迹Pb 做离心运动
D.若F 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c 逐渐靠近圆心
3.一汽车通过拱形桥顶点时速度为10 m/s ,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
3,要使汽车通过桥
顶时对桥面没有压力,车速至少为( )
A .15 m/s
B .20 m/s
C .25 m/s
D .30 m/s
4.小木块从半球形的碗口下滑到碗底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小木块的速率保持不变,则此过程中( )
A.木块加速度为零 B .木块所受合力大小不变 C .木块受合力为零 D .木块所受的合力越来越大
5.如图所示,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筑得外高内低,即当车向左拐
弯时,司机右侧的路面比左侧的要高一些,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
设拐弯路段是半径为R 的圆弧,要使车速为v 时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0,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2
sin v
R g
θ=
B. 2
tan v
Rg
θ=
C. 2
sin 2v
Rg
θ=
D.
2
1v
tan Rg
θ
=
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汽车可以转弯
B.汽车转弯时需要的向心力由司机转动方向盘所提供的
C.在外轨高于内轨,火车转弯速率小于规定的数值时,内轨将会受压力作用
D.在外轨高于内轨,火车转弯速率大于规定的数值时,内轨将会受压力作用
7.乘坐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时,质量为m 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若没有保险带,人可能会掉下来
B .人在最高点时对座椅可能产生压力,但压力一定小于mg
C .人在最低点时对座椅的压力等于mg
D .人在最低点时对座椅的压力大于mg
8.汽车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公路某转弯处半径为R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问:若路面水平,汽车转弯不发生侧滑,汽车最大速度应为多少? (重力加速度为g )
9.在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已知绳子长度为L ,绳子转动过程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
试求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10.如图所示,一辆赛车经过凸形桥最高点时的速度为
A.继续沿桥面下滑
B.按半径大于R 的新圆弧轨道运动
C.先沿桥面滑到某点,再离开桥面做斜下抛运动
D.立即离开桥顶做平抛运动
11.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支架质量为M ,支架顶端 用细线拴着的摆球质量为m ,现将摆球拉至水平位置释放,摆 球运动过程中,支架始终不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释放前的瞬间,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m +M)g
B .在释放前的瞬间,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Mg
C .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m +M)g
D .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 +M)g
12.如图所示,小球沿光滑的水平面冲上一竖直光滑的半圆形轨道,轨道半径为R ,小球恰
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问:
(1)小球离开轨道落到距地面高为R/2处时,小球的水平位移是多少? (2)小球落地时速度为多大?
四.感悟经典:
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分析
物体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是一种典型的变速曲线运动,该类运动常有临界问题,并伴有“最大”、“最小”、“刚好”等词语,常见的两种模型——轻绳(圆环)模型和轻杆(圆管)模型,分析比较如下:
由mg =m v 2
r 得
v 临=gr
由小球能运动即可得
v 临=0
取竖直向下为正向
取竖直向下为正向
第七节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1.D
2.A
3.B
4.B
5.B
6.C
7.D
8.解:汽车受力分析如图示
=n f F 静----------------------①
2
n v
F m
R
=-------------------- ②
当静摩擦力最大时汽车的速度最大有: 2
max m v f m g m R
μ==-------③
由①②③得:m v =
9.解:摆球受力分析如图示
=tan F m g θ合---------------①
=n F F 合------------------------②
2
2
4sin n F m
L T
πθ=----------③
由①②③得:2T π
=10.D 11.BD
12.解:(1)小球最高点 2
0v mg m
R
=------①
2
312
2
R h gt ==--------②
0s v t =----------------③
由①②③得:t =
(2) 小球:水平速度
0x v v ==
①
数值速度 1y v gt =---------------------②
2
1122
h R gt ==------------③
由①②③得: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