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辅修和双学位的切身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对大学生读双学位的看法作文《双学位》
嘿,伙计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啥咱们学校里那些学霸们,一个个都跑去修两个学位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得说说,现在这社会,不进则退,谁不想在大学毕业后,多学点本事,多长几斤肉啊?就像我,本来一心想当个“全能战士”,结果一不小心,就成了“双学位”的忠实
粉丝。
说到双学位的好处,那可真是数不胜数。
它能让我们的知识面更广,啥都能懂一点,啥都能说两句。
就好比你手里多了一副扑克牌,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多自由啊!
而且,修双学位还能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
想想看,一个学期就能搞定两门课,这得多厉害!我们这些大学生,不就是应该有点“超能力”嘛,对吧?
再说了,双学位还能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实习、找工作。
那些大公司一看你俩学位齐全,立马就觉得你是块料,说不定就能给你个大offer呢!
不过,修双学位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你得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还得有毅力和决心。
毕竟,每天除了上课,还得花时间去图书馆啃书,晚上还得熬夜复习,那滋味儿,酸爽得很!
但话说回来,虽然修双学位有点累,但它确实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
比如,它能让我们更加自信,因为我们知道自己什么都会一点;还能让我们更加独立,因为我们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它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因为我们知道,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有底气说:“这个我不会,那个我也会!”
所以,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们也想成为“双学位”的一员,那就勇敢地去追求吧!别怕困难,别怕挑战,因为这些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相信我,当你真正实现了“双学位”的梦想时,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这么精彩!。
完善辅修\双学位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摘要: 辅修、双学位教育是一种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复合型人材的重要模式。
这种模式在现阶段还存在国家政策不明晰,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对辅修、双学位学生缺乏必要的指导,培养方案不成熟,学生负担普遍过重等问题。
为改进辅修、双学位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明确政策;健全质量监控机制;有针对性地指导接受辅修、双学位教育的学生;加强对辅修、双学位培养方案的研究;切实减轻主修专业的负担。
关键词:辅修;双学位;复合型人才;教学管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单一“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而鼓励学生在学好主修专业的同时,跨专业辅修或跨学科修读双学位,正是进行复合型、创业型高级应用人才培养的两条有效途径。
辅修、双学位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知识复合型人才。
它依附于主修专业,是对主修专业知识结构的扩展,它为学生自主构架知识结构和自主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机会,促进了不同领域知识的有机融合,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和深造提供了条件,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辅修、双学位教育成为具有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教育模式,已被广大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可,全国多数高校都开展了辅修、双学位教育。
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应的教学管理存在很多漏洞甚至空白,亟待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近期对天津商业大学 1 282名参加辅修、双学位学习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也走访了一些高校。
学生都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予以肯定,同时指出了当前辅修、双学位教育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为:一是对教师和学生缺乏必要的监控,出现了个别教师教学投入不足、一些学生无故缺课的现象。
二是对学生缺乏必要的指导,很多同学对辅修、双学位不了解或是知之甚少,觉得非常茫然。
三是辅修、双学位教育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不尽合理,缺乏针对性。
第1篇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辅修课程作为一种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我有幸在大学期间选择了心理学作为辅修专业,通过一年的学习,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丰富的感悟。
以下是我对心理学辅修的心得体会。
一、认识心理学的魅力在辅修心理学之前,我对心理学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以为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
然而,通过一年的学习,我逐渐发现心理学其实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涉及哲学、生物学、医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如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心理学家可以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心理学的魅力。
心理学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
心理学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教育、医疗、企业管理、心理咨询等。
因此,心理学是一门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的学科。
二、提升自我认知心理学辅修课程让我对自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课程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了解了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
这使我意识到,每个人的心理发展都受到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通过学习心理学,我学会了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常常因为自己的缺点而自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但心理学告诉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关键是要学会接纳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改进自己的不足。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自我调适。
心理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我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面对压力时,我学会了通过调整呼吸、放松肌肉等方法来缓解压力,使自己的心态更加平和。
三、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学辅修课程让我意识到,人际交往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辅修专业双学位制度的思考[摘要] 实行辅修专业/双学位制度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文就目前此制度在高校实行中存在的问题作一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辅修专业/双学位问题对策自改革开放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以来,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对高等教育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入学时就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希望在本专业之外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知识,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因此,辅修第二专业或者修得第二学位受到了很多大学生的青睐。
我国高等院校在适应新的情况、顺应时代发展中,也逐步向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运行机制过渡。
而辅修与双学位制度的具体实施,使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向灵活而富有弹性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一、高校辅修专业/双学位现状高等学校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课程、取得该专业所属学科学位的同时,跨学科门类攻读另外一个专业的课程而取得的学位称为双学位(Double Major)。
主辅修一般是指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能力,附加修读另一个专业部分或全部课程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两者的差别主要在于前者必须跨越专业门类修读专业,修读两个授予相同学位的专业不能获得双学位而只能获得辅修专业证书,后者是一种学习能力的证明而不授予学位。
但二者同以为扩大人才培养口径、为社会培养跨学科、跨专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武汉大学于1983年率先在全国实行辅修专业/双学位制度的改革,1985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
随后,这一制度在全国重点高校得到广泛地实行。
1993年1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与南京部分高校领导座谈,提出了要逐步探索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的意见,坚定了高校推进辅修与双学位制改革的信心。
“你可以轻视我的证书,我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
辅修是注定辛苦的旅程,路上少不了挫败和失望。
但那又怎样?哪怕不被承认,也要坚持到底。
我是辅修党,我为自己代言。
”一名辅修的学生以陈欧体的吐槽,引起了众人共鸣。
或许,我们可以调侃说,世界上本来没有所谓的“辅修党”,只是辅修的人多了,便成了辅修党。
但是,辅修学生的生活,还有时间去调侃吗?一入辅修深似海,从此假期是路人“天哪!从4月份开始,直到五一放假之前,我有连续22天要上课!”刚刚拿到辅修课程安排的小徐忍不住喊了出来。
周日全天都要上英语辅修课,加上C证培训在周六上课,这使得她不由得感叹:生活已经没有周末这个概念。
事实上,大多数“辅修党”都不得不习惯这种“锐减”的课余时光。
然而有得必有失,在他们当中,有不少人显得淡然,因为忙碌的周末换来的是更充实的过程。
当然,他们选择辅修的动机各有不同:“不想考研,觉得年龄优势比学历优势高,但还是有点…学历控‟,就选择了辅修”。
小李认为,大学环境较高中宽松不少,选择辅修能让自己保持高中的学习状态。
“辅修的过程很考验耐心和如何时间安排,包括在非考试周时,学习、社团、工作方面的协调关系;在考试周时,复习的毅力和效率。
”政治与行政学院辅修经济专业的小燕说。
地理科学学院吴浩强已拿到法学的双学位证书。
回顾辅修的历程,让他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每次到了考试周时所面临的空前压力:“辅修科目和专业科目的考试时间几乎挤在一起,我们常常比没有辅修的同学多考三四门。
在这样的压力下,不少辅修的同学最终选择了放弃。
”辅修有“风险”,考虑需谨慎大学生活并非中学时代家校两点一线,辅修党们往往不只是牺牲周末休闲时光那么简单,精彩的社团生活、随着年级递增而来临的实习、就业,对辅修党们是更是一大考验。
计算机学院研一的小何就曾经面临过辅修与实习的两难选择:“大三实习时经常要到外地出差,精力难以分散,辅修课程安排与时间有冲突,精力和干劲也没有大一大二时充足,权衡之后,不得不放弃辅修。
主修和辅修怎么处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反映的是你在大学期间的定位与对未来的规划,这真的很重要。
我大学入学专业是信管,大一选择了金融学双学位,整个大一上了10个学分的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
大二上学期开始转到财务管理专业,时间减少,将金融双学位改为了辅修金融。
最终毕业时,大学所学学分加起来比主修+双学位(经管类)可能要少10分左右。
考虑这个问题之前需要首先经历下面两个步骤:
第一步:
对于辅修和双学位,第一需要明确的是,需要清楚的认识到"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及"没有那个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第二需要明确的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多学一门专业肯定会对主修专业或者社会活动的时间造成潜在的影响,如果你仍希望维持主修或者活动的时间,那你唯有比大家付出更多的精力,坐享其成的想法很危险。
第二步:
明确以上两点以后,学不学本身不是问题了,问题只在于如果要学,就要想好了为什么学以及以后怎么学,同时要意识到未来要多付出努力,并且对未来的期望越高,付出也将要越多。
不要看到周围人都学,于是自己就盲目的跟从,要学会取舍。
1、如果你想就业,要想找到令大多数人都满意的工作,未来所需要的是领导、组织、沟通、学习能力+良好的成绩。
当然两者也不一定就完全并重,并重与否以及哪个更重要取决于未来遇到申请的职业。
当然,由于大家不知道未来具体会遇到什么机会,我想最保守的方式还是努力去两手都准备,并且我建议你能够尽早的想好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至少是大方向。
(其实职业发展方向越早决定,后续成本就越小,而成功的可能就越大,我认为这在大学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过关于这个问题在此处就不多说了。
)当然,不管怎样绝对不能允许出现的情况是:能力很强,成绩很差or成绩很好,能力很差。
要想找工作,不谈机遇,从概率学上说基本要求是成绩和能力都差不多,如果要想找份很好的工作,那就需要成绩或者能力很突出,如果非要给这个加一个保证,那我建议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针对就业的要求,我觉得你可以自己决定(当然也要看你拥有的条件更有利于哪一个)是拓展自己的学习,还是参与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个决定由你下,没有好坏。
只要你想好了,不要再彷徨,坚持下去都会成功,条条大路都通罗马。
只是不要走着这条路而又想着那条路,什么都不舍得反而会什么都没有做好。
当然如果你有能力,那么建议你不要放弃任何东西;但如果你没有那样的能力,我建议你学会取舍。
(重申,舍不代表完全放弃,而是退而求其次的意思,舍弃的一方面也至少要在差不多的水平以上。
)结合以上说法,以我的亲身经历而言,周围朋友不管是内地还是香港的,凡是进了高盛、美林等外资投行(故称)都是既聪明(注意不只是成绩好)又有很强的能力(抗压、领导、组织以及旺盛的精力,当然如果有背景就更好了)。
对我自身而言,进了家虽不差但也还没到TOP3的咨询公司,我个人觉得能力(包括英语、知识面、逻辑思维)+top20%的成绩可以达到基本要求,当然基本要求不是保证。
其中能力更重要,如果非要给个保证的话,我建议你可以在成绩上下下功夫,当然由此也就可以申请TOP3
甚至TOP1的咨询公司了。
而对于我最后的工作,辅修与双学位作用不大,相比专业背景更重要些,比如财务金融类或者计算机类等。
辅修与双学位其实主要是为了对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补充,个人觉得可能咱们学校的大部分专业交叉很大,补充的必要性也没有那么紧要,通过自己多看书也能得到补充。
所以针对就业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目光高远,准备冲刺TOP1或者投行的话,主修专业高高的GPA是基本,很好的学习能力(不是读课本考试的能力,是接受数据、抓取有用数据、分析数据、给出结论,继而加以逻辑阐述的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加英语是必备。
如果除此之外还有一门辅修或者双学位也成绩很好的话,那是加分项;但加分项不是必须项,如果修了成绩反而不好的话,没准就是减分项了。
所以,这是一把双刃剑,永远记得下了决定就得做好承担后果的准备。
当然如果还有个不错的家庭背景,那就更有利了。
2、对于出国和考研,我没什么发言权。
但我觉得出国的话,主修专业加外语着实是不错的搭配。
出国要想申请到另大家都羡慕的学校GPA就是很重要了,并且个人觉得其重要性程度超过了对找到一份好工作所需要的程度。
对于考研,双学位绝对不是个很好的选择。
如果你考研的方向是你的主修专业方向,那就没有必要双学位,保留精力好好复习甚至抽空找个好实习都更重要;如果你考研的方向不是你的主修方向,那也没有必要,因为考研的要求已经远超双学位的要求,没有必要再去双学位了,双学位只会成为你复习考研的阻碍,不利于你的复习和学习安排。
而对于考研,辅修同双学位的情形一样。
倘若真想扩展知识面,完全有更好的方法,辅修或者双学位作用不是很大。
时间紧,工作有些累,可能说得不够全面,逻辑性也可能还需推敲,只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少走弯路,因为回头想想大学四年规划很重要,时间很宝贵,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错过了一步,成功就困难了一步,能避免错误为何不避免呢。
最后,希望大家养成自主思考的好习惯,在我看来是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个。
做什么都要想好了,给自己一个成熟的理由,盲目跟从永远不能帮助你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