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155.50 KB
- 文档页数:4
棉花加压滴灌工程工作手册第一章膜下滴灌系统构成及设计参数一、膜下滴灌系统构成膜下滴灌系统一般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滴头及控制、量测和保护装置等构成。
㈠水源工程滴灌系统旳水源工程一般是指:为从水源取水进行滴灌而修建拦水、引水、蓄水、提水和沉淀工程,以及相应旳输配电工程。
㈡首部枢纽滴灌系统旳首部枢纽涉及动力机、水泵、施肥(药)装置、过滤设施和安全保护及量测控制设备。
其作用是从水源取水加压并注入肥料(农药)经过滤后准时按量输送进管网,肩负着整个系统旳驱动、量测和调控任务,是全系统旳控制调配中心。
滴灌常用旳水泵有潜水泵、离心泵、深井泵等,水泵旳作用是将水流加压至系统所需压力并将其输送到输水管网。
动力机可以是电动机、柴油机等。
过滤设备是将水流过滤,防止多种污物进入滴灌系统堵塞滴头或在系统中形成沉淀。
过滤设备有拦污栅、离心过滤器、砂石过滤器、筛网过滤器、叠片过滤器等。
当水源为河流和水库等水质较差旳水源时,需建沉淀池。
多种过滤设备可以在首部枢纽中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水源水质状况组合使用。
施肥装置旳作用是使易溶于水并适于根施旳肥料、农药、除草剂、化控药物等在施肥罐内充分溶解,然后再通过滴灌系统输送到作物根部。
流量、压力测量仪表用于管道中旳流量及压力测量,一般有压力表、水表等。
安全保护装置用来保证系统在规定压力范畴内工作,消除管路中旳气阻和真空等,一般有控制器、传感器、电磁阀、水动阀、空气阀等。
调节控制装置一般涉及多种阀门,如闸阀、球阀、蝶阀等,其作用是控制和调节滴灌系统旳流量和压力。
㈢田间滴灌管线管网滴灌带(管)线及专用接头, 管道末端冲洗装置和压力测定装置。
滴灌带(管)线品种有一季节使用旳单翼迷宫式和内镶型及全压力补偿型。
滴灌带(管)滴头旳流量和间距有多种, 顾客可根据作物旳实际需求而选择。
二、滴灌设计参数旳拟定㈠基本参数⒈设计保证率滴灌不应低于85%;⒉田间灌溉水旳运用率不低于90%;⒊设计系统旳日工作小时数不适宜不小于20h;⒋滴头设计工作水头应取所选滴头旳额定工作水头,或由滴头压力与流量关系曲线拟定;⒌滴灌设计土壤湿润比(P);⒍设计耗水强度(Ea);⒎筹划土壤湿润深度(Z)。
1.0.1 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促进节水灌溉事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合用于新建、扩建或者改建的农、林、牧业等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
1.0.3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质量,加强管理,并与农艺、生物和管理措施结合,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提高农业灌溉保障能力,保护生态环境。
1.0.4 节水灌溉工程应明晰产权,并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完善运行管理规章制度,注重工程的持久良性运行。
1.0.5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节水灌溉 water-saving irrigation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当地供水条件,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溉水,以取得农业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措施。
2.0.2 渠道防渗 canal seepage control减少渠道水量渗漏损失的技术措施。
2.0.3 管道输水灌溉 Irrigation with pipe conveyance由水泵加压或者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流通过管道输送到田间给水装置,采用地面灌溉的方法。
2.0.4 喷灌 sprinkler irrigation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流通过喷头喷洒成细小水滴,落到土壤表面进行灌溉的方法。
2.0.5 微灌 microirrigation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
2.0.6 改进地面灌溉 improved surface irrigation改善灌溉均匀度和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沟、畦、格田灌溉技术。
2.0.7 注水灌 local irrigation with injection利用专门设备将一定量的水注入作物(种子)根区的土壤中,改善土壤墒情,满足种子发芽和保苗需水的一种局部灌水方法,也称坐水种。
灌溉设计标准灌溉设计标准是指在农田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
它的制定和遵守对于提高农田灌溉水利设施的效益、保护水资源、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供大家参考。
1.设计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在灌溉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从上游到下游逐步设计的原则,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 经济性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经济投入与效益的平衡,尽量减少投资和运行成本。
- 安全性原则:要确保农田灌溉系统的安全性,防止发生泄洪和汛期排涝等问题。
2.设计要求- 灌溉面积:根据农作物类型和用水需求,合理确定灌溉面积。
- 水源规划:选择可持续供水的水源,考虑地下水、河流、蓄水池等供水方式。
- 灌溉方式:根据农作物类型和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如地面灌溉、滴灌、喷灌等。
- 引水设施:设计合理的引水渠道、泵站和水闸,确保水源能够顺利引入到灌溉区。
- 灌溉网络:设计合理的灌溉网络,保证水能够均匀分配到每个田块,避免水分浪费和灌溉不均匀现象的发生。
- 排水设施:考虑农田在降雨期间的排水需求,设计合理的排水渠道和排水系统。
3.设计参数- 设计年降雨量:根据当地气象资料,确定设计年降雨量,作为计算灌溉水量的依据。
- 蒸发量:确定当地的蒸发量,用于计算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
- 农作物生长季节: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季节确定每个生长时期的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
- 土壤类型和含水量:确定土壤类型和含水量,作为计算土壤水分平衡和灌溉水量的依据。
4.工程标准- 渠道和管道设计:根据设计流量、渠道和管道长度、材料和坡度等要素,按照相应的设计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和设计。
- 水泵选型和设置:根据需求流量和扬程,选择合适的水泵,并进行合理的设置和安装。
- 水闸设计:设计合理的水闸,用于调节流量和控制水位。
- 灌溉设备选型:根据农田灌溉方式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溉设备,如喷灌系统、滴灌系统等。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SL207—98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网页制作:CWSnet1998-04-04发布1998-05-01实施目次主页前言1 总则2 工程规划3 灌溉水源4 灌溉用水量5 灌溉水利用系数6 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7 效益8 节水灌溉面积附录A 名词解释附录B 有关参数的计算测定方法条文说明前言基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和对节水灌溉形势的正确分析,1990年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布置了节水灌溉标准的研究任务,旨在进行探索,积累经验。
1994年又组织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为厅(局)就节水灌溉标准问题开展共同研究、讨论,形成规范战雏形,1996年底完成规范编写提纲。
1997年初,编制任务正式下达之后,在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主持下,编写组立即开始工作,1997年4月底完成初稿,经两次征求意见补充修改后,于1997年12月初完成征求意见稿,12月底完成送审稿,并于1998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专家审查。
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分总则、工程规划、灌溉水源、灌溉用水量、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效益、节水灌溉面积,共8章40条和2个附录。
它既反映中国现阶段水平,又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既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又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既重视水利建设规范的共性,又突出节水灌溉的特点,充分吸收了我国节水灌溉发展中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
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本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水利部科学技术司黑龙江省水利厅广西自治区水利厅甘肃省水利厅河北省水利厅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英能黄修桥沈秀英窦以松赵乐诗王晓玲李赞堂马济元袁辅恩陈杰臣武福学宋伟1 总则1.0.1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滴灌灌溉工作制度一、概述滴灌灌溉是一种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了水分蒸发和流失,提高了灌溉效率。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田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滴灌灌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规范滴灌灌溉工作,提高灌溉效率,制定一套完善的滴灌灌溉工作制度至关重要。
二、准备工作1. 灌溉计划: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土壤水分状况、天气预报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
2. 设备检查:确保滴灌设备完好无损,包括滴灌带、阀门、管道等,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3. 水源准备:确保水源充足,水质符合要求。
如有必要,对水源进行处理,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
4. 田间准备:清除田间杂草,保持土壤松软,有利于水肥渗透。
5. 肥料准备:根据作物需求,准备适量且合格的肥料。
三、灌溉操作1. 启动设备:打开水源,启动水泵,检查滴灌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2. 调节流量: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调节滴灌系统的流量,确保作物得到适宜的灌溉水量。
3. 施肥:将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滴灌系统均匀施用到作物根部。
注意肥料浓度和用量,避免过量施肥。
4. 观察灌溉效果:在灌溉过程中,观察作物反应和土壤水分状况,及时调整灌溉方案。
5. 结束灌溉:达到灌溉计划要求或作物需水需求时,关闭水泵,停止灌溉。
四、灌溉结束后的工作1. 关闭阀门:灌溉结束后,关闭滴灌系统的阀门,防止水源浪费。
2. 清洗设备:定期清洗滴灌设备,去除残留的肥料和杂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 设备维护:对滴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4. 资料记录:记录灌溉时间、水量、肥料使用情况等,为下次灌溉提供依据。
五、注意事项1. 遵循灌溉计划,不要随意调整灌溉时间和水量。
2. 确保滴灌设备质量,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3. 注意肥料的选择和搭配,避免使用劣质肥料。
4. 灌溉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5. 加强灌溉设备的保护和维护,延长使用寿命。
六、总结滴灌灌溉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 总则1.0.1 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促进节水灌溉事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农、林、牧业等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
1.0.3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质量,加强管理,并与农艺、生物和管理措施结合,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提高农业灌溉保障能力,保护生态环境。
1.0.4 节水灌溉工程应明晰产权,并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完善运行管理规章制度,注重工程的持久良性运行。
1.0.5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节水灌溉water-saving irrigation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当地供水条件,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溉水,以取得农业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措施。
2.0.2 渠道防渗canal seepage control减少渠道水量渗漏损失的技术措施。
2.0.3 管道输水灌溉Irrigation with pipe conveyance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流通过管道输送到田间给水装置,采用地面灌溉的方法。
2.0.4 喷灌sprinkler irrigation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流通过喷头喷洒成细小水滴,落到土壤表面进行灌溉的方法。
2.0.5 微灌microirrigation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
2.0.6 改进地面灌溉improved surface irrigation改善灌溉均匀度和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沟、畦、格田灌溉技术。
2.0.7 注水灌local irrigation with injection利用专门设备将一定量的水注入作物(种子)根区的土壤中,改善土壤墒情,满足种子发芽和保苗需水的一种局部灌水方法,也称坐水种。
农田灌溉标准一、引言农田灌溉是农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业产量的稳定性。
因此,制定农田灌溉标准对于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运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农田灌溉的标准、规范和工艺要求,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
二、农田灌溉标准概述农田灌溉标准是指在特定区域内,根据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农作物需水量等因素制定的灌溉技术要求和指导原则。
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保护水资源和环境。
三、灌溉水源标准1. 水源可靠性:灌溉水源应具备稳定的供应能力,能够满足农田灌溉的需求。
在选择灌溉水源时,要考虑水源的可靠性和持续供应的能力。
2. 水质标准:灌溉水质应符合农作物的要求,不含有对农作物有害的物质。
3. 水量标准: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土壤水分特性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确定灌溉水量的合理范围,以避免水分的过度浪费和不足。
四、灌溉设施标准1. 管道系统:灌溉管道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耐用性,以确保水量的正常输送。
管道的设计和安装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避免漏水和管道破损等问题。
2. 水泵设备:选择适合农田灌溉的水泵设备,其性能要求稳定,具备高效节能的特点。
3. 整灌设备:合理布置整灌设备,确保灌溉水的均匀分布。
整灌设备应具备自动控制功能,能够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进行智能化的调节。
五、灌溉技术标准1. 灌溉时间: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期和土壤水分状况进行灌溉时间的调控,避免过度或不足的浇水。
2. 灌溉频次: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蓄水性能等因素确定灌溉频次,以确保农田土壤的水分适宜。
3. 灌溉方法:合理选择灌溉方法,包括洪水灌溉、滴灌、喷灌等。
不同的农田地貌和农作物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灌溉方式。
六、农田灌溉管理标准1. 灌溉计划:制定灌溉计划,明确各阶段的水量和时间安排,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土壤水分监测:建立农田土壤水分监测系统,定期对土壤水分进行调查和分析,及时调整灌溉水量和时间。
滴灌工程设计规范 篇一:滴灌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1)节水工程管网建设 地下塑料管道采用直径140mm的聚丙烯(pp)管材,壁厚,工作压力,每根长度为6-10米。
项目区平均每亩地铺设塑料管米以上。
立水杠采用钢管套接塑料管方式。
钢管直径5吋,壁厚,长度不低于1米,下端两侧各焊接1个15cm长的横担,以强化稳定作用。
然后用同径(厚)聚丙烯管套接在立钢管和地下塑料三通上,长度不足部分用套接塑料管找齐。
立水杠长度米。
立水杠每间隔50米埋设一根。
立水杠钢管刷两遍防锈底漆。
将立水杠安装在池埂上,给水栓上面平行。
地下三通等地埋管件采用与立水杠同径、壁厚4mm的聚丙烯(pp)塑料材质。
每侧套管插接长度20厘米。
给水栓采用同径(厚)铸钢材料的防盗型双向栓,每侧套管部分长度10厘米,一个螺栓堵头。
将给水栓直接焊接在立水杠上,使出水方向与三通平行,并刷上天蓝色防锈漆。
给谁栓要高出地面30cm,且井房附近10米以内安一个带给水栓的立水杠。
在地面立钢管上与给水栓横管下方15公分垂直焊接一个直径75mm的旁通,有拧盖,以便接微灌街头。
井、泵和塑料管连接不下卧,用“倒U型”钢管,一头接井泵,另一头扎入地下与塑料管相连接,纯钢管长度米。
钢管上方弯头上安装吋排气阀。
开挖管道沟宽度米,深度米。
井管道施工安装完试水后回填,首先人工回填松散土米,再用机械回填至高出地面30厘米。
(2)打井与配套建设 下井管采用水泥井管,每节管内径为30cm、外径为40cm、壁厚5cm、长度为100cm。
钻打深度平均80米。
每米深度用河砂不低于立方米。
打完井要洗井。
提水动力机采用带有防水电线的两级提水潜水泵。
型号为QJ80-33型,扬程33米,流量80t/h,电机为11kwh。
吸水泵管采用每节3米长的φ110铁管。
(3)井房建设 井房外型:砖墙与彩钢板“人字架”屋顶组合的欧式结构,彩钢板采取全包式安装的地面井房,彩钢板上下长度255厘米,向下突出墙面20厘米。
农用水灌溉标准
农用水灌溉标准主要关注灌溉水质、灌溉方法、灌溉设施等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标准和要求:
1. 灌溉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
此外,根据《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制标体系分为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
农业供水水质执行标准一般参考地表水灌溉用水标准,即水质达到地表水五类。
2. 灌溉方法标准:根据作物类型、土壤特性、水资源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灌溉方法,如喷灌、滴灌、沟灌等。
不同灌溉方法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得到满足。
3. 灌溉设施标准:农田灌溉设施应具备良好的抗压、抗腐蚀、抗老化性能,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灌溉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4. 灌溉管理标准:建立健全农田灌溉管理制度,包括灌溉用水分配、用水计量、用水调度、节水措施等,确保水
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
5. 灌溉环境保护标准:加强农田灌溉环境保护,防止水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对于污水灌溉,应遵循相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农用灌溉标准。
6. 监测与评价标准:对农田灌溉水质、水量、灌溉效果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灌溉策略,提高灌溉效益。
综上所述,农用水灌溉标准涉及水质、灌溉方法、设施、管理、环保和监测等方面,旨在保障农作物生长需求、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节水工程管网建设
地下塑料管道采用直径140mm的聚丙烯(pp)管材,壁厚3.5mm,工作压力0.4Mpa,每根长度为6-10米。
项目区平均每亩地铺设塑料管7.5米以上。
立水杠采用钢管套接塑料管方式。
钢管直径5吋,壁厚3.5mm,长度不低于1米,下端两侧各焊接1个15cm长的横担,以强化稳定作用。
然后用同径(厚)聚丙烯管套接在立钢管和地下塑料三通上,长度不足部分用套接塑料管找齐。
立水杠长度2.1米。
立水杠每间隔50米埋设一根。
立水杠钢管刷两遍防锈底漆。
将立水杠安装在池埂上,给水栓上面平行。
地下三通等地埋管件采用与立水杠同径、壁厚4mm 的聚丙烯(pp)塑料材质。
每侧套管插接长度20厘米。
给水栓采用同径(厚)铸钢材料的防盗型双向栓,每侧套管部分长度10厘米,一个螺栓堵头。
将给水栓直接焊接在立水杠上,使出水方向与三通平行,并刷上天蓝色防锈漆。
给谁栓要高出地面30cm,且井房附近10米以内安一个带给水栓的立水杠。
在地面立钢管上与给水栓横管下方15公分垂直焊接一个直径75mm的旁通,有拧盖,以便接微灌街头。
井、泵和塑料管连接不下卧,用“倒U型”钢管,一头接井泵,另一头扎入地下与塑料管相连接,纯钢管长度1.75米。
钢管上方弯头上安装1.5吋排气阀。
开挖管道沟宽度0.6米,深度1.8米。
井管道施工安装完试水后回填,首先人工回填松散土0.5米,再用机械回填至高出地面30厘米。
(2)打井与配套建设
下井管采用水泥井管,每节管内径为30cm、外径为40cm、壁厚5cm、长度为100cm。
钻打深度平均80米。
每米深度用河砂不低于0.16立方米。
打完井要洗井。
提水动力机采用带有防水电线的两级提水潜水泵。
型号为QJ80-33型,扬程33米,流量80t/h,电机为11kwh。
吸水泵管采用每节3米长的φ110铁管。
(3)井房建设
井房外型:砖墙与彩钢板“人字架”屋顶组合的欧式结构,彩钢板采取全包式安装的地面井房,彩钢板上下长度255厘米,向下突出墙面20厘米。
彩钢板檐下方内侧安装5 x 4 x 3厘米、长3.6米的直角三角形彩板封托。
井房地面总高度为450厘米。
井房尺寸根据招标文件的图纸和技术条款做工。
井房基础:井房基础放线放底做圈梁。
以井房外形尺寸,从自然地面+0线往下挖深37cm,宽37cm的长方形低槽。
以井眼外径为基准,往北到内墙边50cm,往东到内墙边62cm,往西到内墙边100cm,往南到内墙边29cm挖沟连接地下塑料管等方式放底挖槽。
槽内原状土基平整夯实,然后砌37cm宽两层砖,用100#水泥砂浆砌筑,往上做圈梁。
基础圈梁采用砖包梁,用C20混凝土(碎石、河砂、水泥配合比强度)、四根直径12mmII螺纹钢筋、箍筋直径6mm钢筋,间距25cm,要求机械搅拌和机械振捣,保证圈梁砼振捣密实。
四周墙体砌筑:从地面+线上,在基础圈梁上面,砌筑24墙体,从基础到顶全部水泥砂浆。
井房正面离地面高20cm处往上安装铁板防盗门,以防止雨水流入井房内。
门框外围用100#水泥砂浆砌筑。
铁板防盗门由统一订做。
在门铁拉手上方留出直径为12cm的圆孔,门里面焊做一个插棍和门鼻子,安中号普通挂锁。
铁板防盗门用防锈漆处理好后再用灰蓝色优质漆喷刷二遍。
门口上方用6根直径6mm的盘圆钢筋做一圈钢筋砖梁。
在三行
砖的两层灰缝中每层配置3根,采用100#水泥砂浆用抹子拍实,灰缝厚度13mm。
井房顶盖:门上面三角形顶尖内中心处做直径14cm的套环圆形通气孔。
再往下选中心处喷绘井房红色统一编号。
背面上部喷绘天蓝色套环空心圆圈,内径14cm的套环圆形通气孔。
两个侧面房盖用红色彩钢板,除脊瓦外其他双三边按图示尺寸用彩钢封边瓦与方钢檩条钻孔固定,与墙体用射钉固定。
除彩钢檐外其他各侧面彩钢封边瓦往外突出墙面10cm。
彩钢板采用瓦垄状材料,厚度0.45mm以上,彩钢板与方钢檩子用螺丝固定。
彩钢脊槽瓦严密、牢固扣压。
彩钢檐下面封托与墙面用射钉固定,与彩钢板用螺丝固定牢固。
在井房盖内用6根规格5.0×3.0cm,各面壁厚均为3.5mm以上的方钢檩条,每根长350cm。
脊檩用2根,两个侧面中部和下沿处按图纸尺寸各用2根,墙体内按所需数量和图示尺寸下预埋件,对彩钢板屋顶起到稳定作用。
井房地面四周墙外围30cm平面做一圈用水泥抹成8cm厚的散水坡。
内墙抹灰1.5cm,外墙抹灰2.0cm。
井房内地平面用碎砖压实,用水泥抹平。
井房四周墙体规格为24墙,从地下底部到顶部必须全部水泥砂浆,所有墙面均用水泥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