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33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7
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一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冯友兰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
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宇,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
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
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
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
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
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
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
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
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
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
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
?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
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
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
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
这是很明显的。
但是,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
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包头市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II)试题高二语文出题人:于在审题:教科室2012.11.15所有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多元共生的中国文化刘梦溪多元共生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
就中国文化的发生来说,它是多元的,具体可以说有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不同的两源。
我们过去讲中国文化,一般都讲黄河文化,以黄河文化为基准,因而黄土地文化、农耕文化、内陆文化、写实主义文化等等,成为人们概括中国文化的常用语言。
但长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黄河文化的范例。
甚至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所呈现的文化面貌也是不同的。
长江上游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的造型和黄河流域非常不同,有非常夸张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甚至使人怀疑这是中国人制作的造型。
从这些青铜器的构造上,我们约略可以想象出四川人的性格似乎带有青铜器的刚性。
而长江中游的楚文化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黄河流域出土的青铜器造型浑厚庄严,有力度,感觉很震撼,而楚地出土的青铜器造型轻巧,下座虽大,腰身却很细,年代也跟黄河流域差不多。
"楚王好细腰",宫廷的审美取向已经影响到了青铜器的造型。
黄河文化的那些人们熟悉的特征,不一定完全适用于长江文化。
长江自古以来航运便利,可以直接和海洋联系起来,如果说黄河文化带有内陆文化的特点,那么长江文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了海洋文化的特点。
长江流域南面的岭南文化,更是很早就直接跟海外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就学术思想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多元互补的特点。
学术思想是民族精神的理性之光,是最高形态的文化。
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相互包容和互动互补是其显例。
历史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宗教战争,但是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很少有宗教战争。
这是由于中国的文化思想有极大的包容性,特别是儒家思想。
所以然者,在于儒家不是宗教,或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儒家不是真正的宗教"。
内蒙古包头2009—2010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积攒./攒.动角.度/群雄角.逐鲜.见/鲜.为人知B.勉强./强.辩蛮横./纵横.四海落.魄/丢三落.四C.颤.抖/颤.栗省.心/不省.人事下载./千载.难逢D.纤.绳/纤.维抹.布/转弯抹.角没.落/没.齿不忘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张继参加科举考试落榜之后,失意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内心的痛苦无以复加,途经苏州时便创作了那首出神入化....的《枫桥夜泊》。
B.王武庆称:“我们的拍卖行这几年做了很多流失文物的拍卖工作,一般说来,流失文物会通过外交途径或竞拍收回。
但有限的经费对于上不封顶的文物拍卖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C.海峡两岸“大三通”已经使“两岸一曰生活圈”成为现实,这为大陆台商及台湾大陆配偶春节返乡带来了便利,从而也宣告此前实施的春节包机寿终正寝....。
D. 针对在公园四周墙壁信笔涂鸦....曰益严重的问题,管理人员制定了详细的监管方案。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麦当劳店堂里宜人的温控环境和悦耳的轻音乐,使不少中国顾客把该场所作为闲聊、会友,甚至读书写作的好地方。
B.此次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挖掘爱心人物和事件,通过对这些人物和事件的宣传,来倡导人们发扬关注弱势群体奉献爱心。
C.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由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D.2008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主题曲《We Are Ready》,旋律优美,情绪激昂,充分表达了我国的音乐创作水平和“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精神。
4.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1)每逢深秋时节,_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高二年级期中I考试试卷语文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就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包头市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漫步这里的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B . 2010年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三、四名的决赛中,中国队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拼尽全力,反戈一击,以76比58战胜了老对手伊朗队,取得了第三名。
C .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面对这些禁酒宣传标语,一些司机不以为然,等出了交通事故后才后悔不已。
D . 国家工信部近日召集技术专家及校车制造企业技术负责人,对我国校车新标准进行审定,相信不久我国校车新国标将呼之欲出。
2. (2分) (2019高二下·湖州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
B . 《三体》被不少学者、媒体人乃至创业者、企业家热捧的原因,是它打破了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界限,其呈现的“中华形象”和宏大视野使它走出了纯文学的局限空间造成的。
C . 滴滴与“优步中国”火速合并,加上网约车新政的出台,使滴滴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因此谣言应声而起,滴滴出行公关部人士对此迅速给予了回应。
D . 原创歌曲《消愁》在酷狗音乐上线后,曾造就连续四个月蝉联单曲畅销榜冠军的记录,毛不易个人微博的粉丝量也从比赛前的200多一跃涨到了400多万。
3. (2分) (2019高一上·绍兴期中)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此时正是三五之夜,月亮已经爬上中天了,__________________风来了,楼房和山影在水中摇曳着,显得神秘而又朦胧。
①在深蓝色的夜空上高高地悬挂着,②高高地悬挂在深蓝色的夜空上,③向大地散射银色的光华,④银色的光华散射在大地上,⑤梅河暗绿色的水里倒映着两岸的楼房和山影,⑥梅河两岸的楼房和山影倒映在暗绿色的水里,A . ①④⑤B . ②③⑥C . ①③⑥D . ②③⑤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4.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内蒙古包头市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过去三十年来始终代表华语电影最高水准的香港金像奖,如今已沦为“港片式微”的最佳佐证,表明“香港制造”的旗帜正在慢慢蜕化。
B . 凤凰古城收费后引起轩然大波,景区该不该收费,门票收入用来干什么,谁从门票收入中得益,一时成为人们争论、质疑的焦点。
C . 在本赛季的CBA总决赛中,山东队被广东队横扫,屈居亚军,但山东队的队员们已经拼尽全力,广大球迷们不应求全责备他们的表现。
D . 媒体报道,朝鲜公开宣布要准备第四次核试验,其危言危行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局势。
2. (2分) (2016七下·临泽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当许多人还在对我国2009年1300多万辆的汽车销售量津津乐道时,2010年前11个月,中国的汽车销售量已经达到了1639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B .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比较多,需求比较旺盛,美元贬值,影响到国际市场的石油、农产品、粮食、棉花等价格上涨。
C . 我国科学家完成了核动力堆中燃烧后的核燃料铀钚材料回收的实验,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探明的铀资源从大约只能使用50年变成了足够用上3000年。
D . 美国经济长期以来一直有高负债、低储蓄的特征,居民不但大手大脚地借债消费,而且国家也鼓励大规模借贷和超前消费。
3. (2分)填人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
____________。
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____________。
还是“拉拉渡”,不用篱或桨,不过牵船的蔑缆换成了拇脚趾粗的钢索了。
摆渡的还是个老人,___________,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 I )考试英语试题2009、10、16_-井一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 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 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 5 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 5 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读两遍。
1. What does the man advise the woman to do this weekend?A. Go campingB. Stay homeC.Go swimming2.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A. The man thinks it easy to read the booksB. The man doesn ' t like the courseC. The man thinks the course interesting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man?A. He isn ' t feeling wellB. He has seen a doctorC. There are pins in his body4. How does the woman usually go shopping?A. By carB. By busC. On foot5. Where will the woman go to?A. A clothing storeB. A partyC. The bank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22.5分)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8 题。
6.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WorkmatesB. Boss and secretaryC. Teacher and student7.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Mike?A. He has four kidsB. His wife is illC. He is very rich8.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A. Talk with the bossB. Go to the hospitalC. Tell each other what they hear请听第7 段材料,回答第9---11 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题。
.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每章只有寥寥数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为他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也是可以预料的。
B.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正式的哲学著作,而是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
C.西方哲学著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表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习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
D.《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不像西方哲学著作中的推理论证那样有密切联系。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人领会。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名言隽语和比喻论证,正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B.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人寻味,只有聪明的读者才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
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其意可由读者读出。
同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意。
D.中国艺术的思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中国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
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哲学对言意关系的独特认识,那就是为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
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因为读者所发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
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
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
内蒙古包头33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II)试题(理科数学)-----命题人:朱志良2009.1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a=4,c=1,且焦点在x轴上,则其椭圆的方程是()A.x2/16+y2/12=1 B.x2/16+y2/15=1C.x2/16+y2/4=1 D.x2/15+y2/16=12.椭圆的长轴长是短轴长2倍,则其离心率 ( )/2 D. 1/23.椭圆的方程x2/25+y2/16=1,M是椭圆上的一点,,且到一个焦点的距离是3,则M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是()A.6 B.7 C.8 D.94、设点P在双曲线16x2-9y2=144上,F1是双曲线的左焦点,则F1的坐标是()A. ( 5,0 )B. ( -5,0 )C. ( -4,0)D. ( 0,-4 )5、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F(0,-2 ),它的标准方程可写成( )A. x2+8y=0B. x2-8y=0C. y2+8x=0D. y2-8x=06.抛物线y2-6x=0准线方程是( )A. x=-3/2B.x=3/2C. y=-3/2D.y=3/27、直线x-8y+96=0与抛物线y2=6x有()个交点。
A.1 B.2 C。
0 D.以上答案均不对8.双曲线x2/25-y2/16=1的渐近线方程是()A.y=45x±B.y=54x±C.y=1625x±D.y=2516x±9.在下列方程所表示的曲线中,关于x轴、y轴都对称的是 ()A. x2-6y=0B. x2+6xy+y=0C. y2-6x2=5xD. 9y2-6x2=410.若F1、F2分别是椭圆x2/2+y2=1的左右焦点,P是椭圆上一点,则|PF1|·|PF2|的最大值是()B. D. 211.若P(x,y)是椭圆4x2+y2=16上一点,则2x+y的最大值是()B. C.12.若椭圆5x2+ky2=5的一个焦点是(0,2),则k=()A.-1B. 1一.选择题答案(每小题5分,共6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抛物线y 2-12x=0上与焦点的距离等于9的点的坐标是14.已知方程22121y m m x-=++是双曲线,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已知椭圆的标准方程中,a+b=6,,且焦点在x轴上,则其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16.若椭圆x 2/2+y 2/m =1的离心率为1/2,则实数m 等于 .三、解答题(共74分) 17、(12分)若椭圆中心在原点,准线方程为y=±4,离心率e=1/2,求其椭圆方程。
包33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II)考试试卷日期:2015年11月26日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最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
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
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在不隐晦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运用曲笔‚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春秋笔法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他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褒贬惩劝,各有义例‛,有时一字暗含褒贬,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遗憾的是,限于体例,左丘明没有充分地展开,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在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
到了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这种笔法,这是一大进步。
通过这样演绎,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治措施的推行,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条件。
只是董仲舒囿于汉初学术研究的陋习,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后代不少学者把《春秋繁露》界定为哲学著作,因而也使得‚春秋笔法‛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最终完成‚春秋笔法‛普及工作的是晋代的杜预。
他彪炳后世的著作是《春秋左传集解》,在序言中,根据《左传》的论述,结合《春秋》的实例,他加以详细解说,把这种表现技巧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
内蒙古包头33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II)语文试卷第I卷(33分)注意:请将第I卷所有试题的答案,全部填写在第II卷上端的答题卡上,否则不予评分。
一、(15分)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婉约烽火瀛洲良晨美景B.凄切樯橹霓裳雕栏玉砌C.巷陌暮蔼弥望晓风残月D.飘零喜雀仓皇舞谢歌台2、下面是四首词的开头,它们所属的词牌依次是:①洞庭青青,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②诗不穷人,人道得诗,胜如得官③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④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
乱山残烛雪和风A.沁园春虞美人江城子念奴娇B.念奴娇沁园春江城子虞美人C.虞美人沁园春念奴娇江城子D.江城子念奴娇沁园春虞美人3、下列文学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诗歌从体制上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两种。
B.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又称曲、杂曲或曲子词;按照词的不同风格,可以分为婉约和豪放两大派;按照字数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文学家,史学家,他所编写的《新五代史》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D.“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下列诗句适用场合正确的一项是:A.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场合:劝慰离别的朋友)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场合:离家在外创业的学子相遇相识)C.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场合:某项制度历尽艰难出台,其中许多规定又让人摸不着头脑)D.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场合:高考落榜)二、阅读下文,完成6——8题(9分)苏词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
在传统的观念中,词以表现舞筵歌场、闺情离思为正体,而苏轼则率先在此的境域上求新求变,所谓“以诗为词”。
凡能写进诗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史、咏物、游猎、感遇、悼亡、壮行、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
这种意向的扩大,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使人自然而然地对苏词产生出“曲子中缚不住”的感想来。
同词体的解放配合,苏轼雄驰的感情与健拔的笔力,也一新天下耳目。
我们拿“大江东去”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比,就很容易看出在宣泄力度上的不同;而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都不止是寻常的夸张,而是奇情豪气的自然发露。
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陆游《老学庵笔记》)的印象,即在于此。
豪放词是苏词最为人瞩目之所在,但在其词作中,仅占很小的比重,也就是说,苏轼在词体的创作中也是全能的。
他有大量的婉约词,格调却显得高远典雅,真诚健康,起到了将以浓艳词为主的婉约词领挈至向上一路的积极作用。
更有大量的作品不易简单归类,其间或清丽,或韶秀,或清空,或旷达,常能“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刘熙载《艺概》)。
东坡以其传世的三百余首词作,为宋代词坛的百花齐放提供了全方位的表率与借鉴。
苏轼对宋词体制的贡献也值得一提。
唐五代词多为小令,而苏轼是宋初大量制作长调的先行者之一,后世甚至将《贺新郎》《戚氏》等词牌的创制权寄于其名下。
长调在篇章结构、摛词敷采上需要更多的手法与技巧,而苏轼则往往能自如地将诗、文、论、赋的匠法运用其中。
但他并不斤斤于囿守音律,为了表意的需要,敢于在格律或句读上做大胆的调整。
工匠以创造突破为快而不以随俗守成为乐,苏轼作词便属于这种类型。
6、下列对“以诗为词”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将写诗的规律运用到词体的创作上。
B.凡能入诗的题材内容都可以入词。
C.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扩大了词的意象。
D.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的文学地位。
7、下列不能作为苏轼“为宋代词坛的百花齐放提供了全方位的表率和借鉴”的论据的一项是:A.苏轼创作了少量的与传统婉约词不同题材内容和表现特点的豪放词。
B.苏轼创作了大量的格调高远典雅、真诚健康的婉约词。
C.苏轼创作了大量的风格多样的不易简单归于豪放或婉约的词。
D.苏轼创作了大量的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的长调体式的词。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到了苏轼手中,词的传统被改变了,词与诗的题材已经可以混一,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B.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是全能巨匠,无论豪放词还是婉约词,或不易简单归类的词,都感情雄驰,笔力健拔,积极向上。
C.词本是合乐的歌词,音乐对它有着很大的制约性;苏词突破了音乐的藩篱,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样式,词与诗最终殊途同归。
D.苏轼对于宋词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豪放词的开创、婉约词和其它多种风格词的创新、词的形式技巧、音律的突破等。
三、阅读《伶官传序》,完成9——10题。
(9分)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B. 及凯旋而纳.之纳:接受C. 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D.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丝带,这里指绳子10、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盛以.锦囊至于..誓天断发A. B.而告以.成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泣.下沾襟君臣相顾.,不知所归C. D.座中泣.下谁最多三顾.臣于草庐之中1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宗得天下时,意气昂扬,威武雄壮;失天下之时,痛哭流涕,衰败凄惨。
B.庄宗得天下在于他忧虑辛劳,失天下在于他安逸享乐。
C.作者认为成败得失,全在于人事。
D.庄宗得到天下后,贪图享乐,不求进取,失败是自然的道理。
第II卷(117分)四、(30分)12、把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5分)(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5分)13、默写(20分)(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故莫能知。
(3)明月松间照,。
(4),百年多病独登台。
(5),两朝开济老臣心。
(6)此情可待成追忆,。
(7),铁马秋风大散关。
(8),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9)念去去,千里烟波,。
(10)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1)回看天际下中流,。
(12)垂死病中惊坐起,。
(13)一骑红尘妃子笑,。
(14),仙之人兮列如麻。
(15)女娲炼石补天处,。
(16)天姥连天向天横,。
(17)别有幽愁暗恨生,。
五、阅读鉴赏(2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渭川田家(唐)王维斜光照墟落①,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②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③。
【注】①墟落:村落。
②雉雊(gòu):野鸡鸣叫。
③《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首,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14、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5分)15、诗家评说:末句是全诗的灵魂,它画龙点睛,揭示主题。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主题的?主题是什么?。
(5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7题。
(10分)蝶恋花苏轼花退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6、“绿水人家绕”的“绕”字,有的版本作“晓”。
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4分)17、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6分)六、语言运用(7分)18、下面是两副对联的上联,请任选一联,对出下联。
(3分)(1)上联:寒风凛凛,疫情不废学子志下联:(2)上联:朔风起,瑞雪降,冬来光阴去下联:19、按要求改写下面的语句。
(4分)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要求:①采用总分(或分总)结构;②不改变原意;③可以适当地添加语句;④语言要连贯。
七、写作(60分)青蛙自从发表了“天有一个井大”的研究结论以后,就一直成为人们取笑的对象。
但最近也有人表明了不同的态度。
有人认为,青蛙如果没有研究天有多大的理想,就永远没有跳出井底的可能,所以,虽然它的结论是错误的,但其志可嘉;也有人认为,青蛙被人取笑,错在它生活在井底,却要研究天的大小。
它如果能够正视自己的条件,安心于井底生态系统的研究,也许很快就会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
它错误的根源,在于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太过遥远。
可见,理想问题,不论对于人类还是蛙类,都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对此,你是否有过深入的思考?请以“理想与现实”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内蒙古包头33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II)一、1、B2、B3、C4、D5、C6、A7、D8、B9、B 10、C 11C12、答案略。
采分点:(1)用兵、从事各1分,“盛以锦囊”省略、倒装各1分;整体通顺1分(2)“忧劳”“逸豫”“兴”“亡”各1分,判断句1分。
13、略。
14、斜阳照耀着村落,牛羊也开始归舍了。
一位老人扶着手杖,在柴门旁等候晚归的牧童。
麦田里,野鸡不时发出动听的鸣叫;蚕房中,蚕宝宝饱食桑叶后,也似乎安静地入睡了。
归来的农夫聚在一起,好象有说不完的开心事(2分)。
这是一幅闲逸恬然的农家晚归图(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