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课时1自然界的水中考重难点突破(精讲)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12
九年级化学知识清单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知识点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水对人类的生命及对工业、农业起重要作用。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人类利用的淡水很少。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O。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知识点二·保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上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
2.防治水体污染(1)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施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课题2水的净化知识点一·水的净化方法1.水的分类:水、纯净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
2.自来水厂净化方法: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其中消毒是化学变化。
3.常用的水的净化方法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1)沉淀(吸附沉淀的试剂:明矾)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对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2)过滤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体)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a.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b.漏斗内的边缘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a.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b.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的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c.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靠玻璃棒中部③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的作用:引流④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c.滤纸破损(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4)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课题 1 爱护水资源一、水资源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 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O。
3、海洋中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碳氢氯钙。
人体中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碳氢氮。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
4、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总量丰富,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二、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1、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 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2、水污染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课题 2 水的净化一、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1、沉淀(1)静置沉淀(2)吸附沉淀:试剂:明矾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过滤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体)②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 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 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③ 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作用④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A 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B 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C 滤纸破损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
4、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蒸馏的装置:见书P57,图 3-21 和 3-22各种净化方法除去的杂质的种类难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降低水的硬度沉淀√过滤√吸附蒸馏√√√√√二、硬水与软水1、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井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第一节爱护水资源一、水资源现状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但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
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H2O),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
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分布不均,人均不足。
4.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二、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1.节约用水的一些具体措施:a)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b)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
c)污水处理之后,循环利用。
d)“一水多用”,如使用“中水”(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非饮用水)洗车、使用淘米水浇花等。
2.防止水体污染的一些具体措施:a)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b)工业“三废”要进行综合利用和经处理后再排放。
c)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
第二节水的净化一、水的净化方法1.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
具体操作见“二、过滤”。
2.吸附沉降:常用明矾、活性炭对水中的杂质吸附而沉降。
⏹明矾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它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对悬浮杂质吸附沉降,以达到净水的目的。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也可以吸附溶于水的色素和异味。
但需要注意的是,活性炭不能吸附钙、镁化合物,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活性炭净水器的入水口在净水器的下面,可以使净水效果更好。
3.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净化程度相对较高,得到的蒸馏水可以看成是纯净物。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课题1爱护水资源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且分布不均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再加上造成的水体污染减少了可利用水,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为短缺。
2.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如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传统习惯来减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3.节水标志新千年节水标志及含义“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课题2水的净化一、水的净化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2、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原水→静置→絮凝沉淀(明矾)→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化学过程)→生活用水(杀菌:利用氯气、漂白粉等杀菌剂,消灭水中的细菌、病毒。
这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
)3、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在这四种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净化方法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吸附原理静置,使不溶性杂质沉降并与水分层加明矾等凝剂使悬浮物凝聚沉淀把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把天然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和一作用有时又叫沉降或沉淀,用来除去水中较大颗粒不溶于水的杂质。
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大的杂志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除色素和异味些可溶性杂质吸附在表面蒸馏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后冷凝成水除去溶于水的杂质的方法,相对净化程度较高4、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的水变得澄清,但仍然不是纯水,还溶有可溶性杂质。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梳理第一节爱护水资源一、水资源现状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但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
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_,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
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分布不均,人均不足。
4.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二、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1.节约用水的一些具体措施:a)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b)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
c)污水处理之后,循环利用。
d)“一水多用”,如_______________等。
e)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工业上,水的多次循环利用。
2.防止水体污染的一些具体措施: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工业“三废”要进行综合利用和经处理_______________后再排放。
c)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生活污水实现__________________。
e)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
第一节水的组成一、氢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a)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燃烧时发出_______________色火焰,放出热量,并有水珠产生。
b)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的氧化铜在氢气中加热逐渐变成_______________色,并有_______________产生。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水资源分布和储量:地球上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 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海水淡化的成本很高,目前尚不能推广。
淡水只约占全球储水总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和化学元素有80多种。
(2)我国水资源现状①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使原本已经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②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③我国水资源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但分布不均,人均水量很少。
2.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益。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大量节约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①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②水体污染的来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工业生产中“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和生活污染(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③水体污染的危害:工业废水及农药等所含的有毒物质影响人类和水生植物生长,危害人类健康;含磷洗涤剂、化肥及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大量排放,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④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