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长矿区北部煤层赋存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404.13 KB
- 文档页数:3
彬长矿区煤层气赋存特征研究
杨东峰
【期刊名称】《内蒙古煤炭经济》
【年(卷),期】2018(000)010
【摘要】本文依据《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GB/T19559-2008)中规定的解吸法,通过彬长矿区13口参数井采样解吸结果,对4号煤层地质特征、煤储层特征及煤层含气性进行研究,得出彬长矿区4号煤层厚度大、构造稳定简单、煤层含气量较低的结论.并通过与彬长矿区生产矿井瓦斯含量进行对比,为更好地利用煤层气资源,提出彬长矿区煤层气的利用方式和途径.
【总页数】3页(P156-158)
【作者】杨东峰
【作者单位】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五队,陕西榆林719000;陕西煤田地质化验测试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
【相关文献】
1.彬长地区延安组沉积作用对煤层气赋存的影响 [J], 邓春苗;汤达祯;许浩;陶树
2.鄂尔多斯盆地彬长矿区煤层气赋存特征 [J], 刘会彬;胡少博;尹润生;曹剑;王飞
3.黄陇侏罗纪煤田彬长矿区4号煤层气化、液化特征研究 [J], 李聪聪;杜芳鹏;乔军伟;魏云迅
4.陕西彬长矿区煤层气赋存特征及资源利用 [J], 龙玲;王兴
5.煤矿区煤层气垂直井固井工艺探讨——以彬长矿区大佛寺煤矿为例 [J], 汪万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彬长矿区煤层气赋存特征及开采前景分析彬长矿区煤层气赋存特征及开采前景分析1、矿区基本概况彬长矿区位于黄陇侏罗纪煤田中部,地处咸阳市彬县、长武县境内。
矿区规划面积577.39km2,地质储量78.91亿t;区内主采煤层为4号煤层,平均厚度19.39m。
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简单,煤质优良,灰分小于12%,含硫小于0.5%,属低硫、低磷、低灰、高热值的优质动力煤。
开采条件优越,适宜大规模机械化开采,是建设大型现代化矿井的理想之地。
1997年8月原国家计划委员会以计交能[1997]1351号文下达了《国家计委关于陕西彬长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批复矿区新建矿井9对,分别为大佛寺矿井 (其中一期3.0Mt/a,二期8.0Mt/a)、孟村矿井(6.0Mt/a)、胡家河矿(4.0Mt/a)、小庄矿井(8.0Mt/a)、亭南矿井(3.0Mt/a)、下沟矿井(3.0Mt/a )、官牌矿井(1.2Mt/a)、蒋家河矿井(0.9Mt/a)、水帘洞煤矿(0.90Mt/a),矿区总规模41.0Mt/a,其中一期36.0Mt/a,二期41.0Mt/a。
矿区“十五”期间已建成亭南矿井、大佛寺矿井,随着西〔安〕~平〔凉〕铁路的开工建设,小庄、孟村、胡家河、雅店矿井及同步建设的马屋电厂、亭口水库等矿区重大建设项目正陆续建设,将最终把彬长矿区建设成为安全、高效,集煤、电、路、化工、水利一体化的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现代化矿区。
2、地层特征彬长矿区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鄂尔多斯盆地分区,从东南向西北沿沟谷依次出露三叠系上统胡家村组(T3h)、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1f)、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直罗组(J2z)、安定组(J2a),白垩系下统宜君组(K1y)、洛河组(K1l)、华池组(K1h)。
第三系及第四系覆盖其上。
3、构造特征彬长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渭北隆起北缘的彬县~黄陵坳褶带。
总体构造形态为中生界构成的NW缓倾的单斜构造,在此单斜上展布一些宽缓而不连续的次级褶皱构造。
彬长矿区矿区总体规划简介一、矿区概况十一、矿区辅助企业和设施二、矿区资源条件十二、矿区地面布置三、原矿区规划情况十三、矿区防洪四、井田划分十四、准轨铁路五、矿区建设顺序十五、矿区供电六、矿区建设规模十六、矿区信息网七、矿区均衡生产年限十七、矿区给水排水八、选煤厂布局十八、矿区供热九、煤化工项目十九、技术经济十、规划电厂二十、结论一、矿区概况1.矿区总体规划的过程煤炭院、电力院、铁一院于1993年11月编制了《陕西省彬长矿区煤电路集团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4年6月,三个设计院《陕西省彬长矿区煤电路集团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修)》1997年8月国家计委以计交能(1997)1351号文批复。
2003年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委托煤炭院、电力院、铁一院、化工六院、省水电院编制《彬长矿区综合开发规划》,2005年12月完成。
2006年煤炭院完成矿区规划(修), 2007年1月陕煤集团审察.2.矿区总体规划修改的原因1). 由于地质勘探工作的进展,矿区的地质条件有所变化。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完成了下沟、亭南、大佛寺、胡家河、小庄、孟村、蒋家河与官牌等井田的精查,各矿井的煤层赋存范围及资源储量及等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矿区规划的修改显得尤为重要。
2). 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对煤炭的需求,要求原规划的矿井能力提高。
随着我国采矿技术,采矿设备的发展,矿区已先后开工建设了下沟、大佛寺、亭南、蒋家河等高产高效大、中型矿井,矿区煤炭产量逐年递增,有些矿井的产量已经成几倍的突破了原规划能力,因此,有必要对矿区规划进行修改。
3 ). 矿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矿区基础设施已得到很大改善。
312国道,306省道,银川—武汉高速。
西(安)—平(凉)。
矿区电源彬县城东110变,亭口35变,长武县罗峪110变,亭口110变,大佛寺110变。
亭口水库被列为陕西省“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
因此,修改矿区规划时机已经成熟。
彬长矿区北部煤层赋存特征
秦建强;杨占盈
【期刊名称】《陕西煤炭》
【年(卷),期】2010(029)004
【摘要】以彬长矿区北部的雅店勘查区为例,论述了该区域煤层赋存特征,并对该区域开发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总页数】3页(P4-5,26)
【作者】秦建强;杨占盈
【作者单位】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九四队,陕西,铜川,727000;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九四队,陕西,铜川,72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1
【相关文献】
1.基于低温氮吸附的彬长矿区4号煤孔隙分形特征研究 [J], 高丽蓉;杨甫;马东民;段中会
2.彬长矿区综放工作面支护参数设计及矿压显现特征研究 [J], 曹战峰
3.基于低温氮吸附的彬长矿区4号煤孔隙分形特征研究 [J], 高丽蓉;杨甫;马东民;段中会
4.咸阳彬长矿区采空地面塌陷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J], 侯小峰;赵秋鹏;刘博涛
5.陕西省彬长矿区主采煤层煤岩力学特征 [J], 田增辉;高莎;赵灵子;张薇;张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图1 延安组等厚度图彬长矿区孟村井田边部煤层赋存潜力分析李存购(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六队,陕西 西安 710054)摘 要:论述了彬长矿区孟村井田的地质特征及煤层发育规律,分析了井田边部煤层赋存潜力;针对边部工程控制程度的不足,提出了矿井进一步勘探的建议。
关键词:煤田地质;赋煤规律;勘探建议;彬长矿区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671-749X (2008)02-收稿日期∶2007-8-29作者简介:李存购(1964-),男,陕西礼泉人,198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高级工程师,从事煤田地质工作。
孟村井田位于陕西省黄陇侏罗纪煤田彬长矿区中西部,2006年完成了井田勘探工作。
该井田为掩盖式含煤区,构造位置位于七里铺~西坡背斜和董家庄背斜之间,以走向NE 的宽缓褶曲为主,对煤层的厚度控制明显。
4号煤为唯一可采煤层,厚度大,结构简单,煤质优良,为建设大规模的生产矿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因井田边部勘探工程布置稀疏,地质控制程度稍显不足,按照现行规范对煤层的分布和可采边界的圈定不完全符合该区煤层分布的一般规律,从而对4煤层资源量的估算产生一定的偏差。
1 矿区地质背景彬长矿区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鄂尔多斯盆地分区。
侏罗系中统延安组为含煤地层,依据岩性、岩相、旋回结构及煤层特征等划分为三段,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三叠系上统胡家村组为煤系基底,地表大部为新生界松散层覆盖。
矿区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渭北挠折带北缘的庙~彬凹陷内。
沟谷中出露的白垩系产状平缓,其深部侏罗系隐伏构造总体为一走向NE ,倾向NW —NNW 的单斜,其上发育一组宽缓而不连续的褶曲。
这些褶曲与古地貌双重因素共同作用,控制着煤系及煤层的分布。
一般背斜轴部或古隆起区缺失含煤地层或上含煤段,煤层厚度小或无沉积,向斜区或古凹陷部位煤系厚度大,煤层厚且结构简单。
矿区断层稀少,断距较小,以正断层为主,多为煤层沉积后形成,对煤层的分布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