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浆纤维与粘胶纤维的鉴别及性能测试
- 格式:pdf
- 大小:457.52 KB
- 文档页数:6
竹纤维性能及其与普通粘胶纤维的比较邢金香(保定天鹅集团公司,071055)[摘要] 本文对竹纤维性能做了阐述,并将其与粘胶纤维性能、由其织成的织物与普通粘胶织物加以比较,对更好地开发利用竹纤维和粘胶纤维及织物起指导作用。
1概述竹纤维是以竹子为原料,经特殊的高科技工艺处理,把竹子中的纤维索提取出来,再经制胶、纺丝等工序制造而成的再生纤维衷纤维;是继天丝、大豆蛋白纤维、甲壳索纤维等产品之后又一种新型纺织原料。
它具有手感柔软、悬垂性好、吸湿排汗性、染色亮丽等特性,尤其是独特的抗茵、抑菌、防紫外线和易于生物降解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特性,使其在纺织领域应用广泛。
竹纤维的细度、白度与普通粘胶纤维接近,强力高,耐磨性大,韧性强,染色后不易褪色.吸湿渗透性好,手感柔和光滑,富有丝质效应与感觉。
它集天然纤维与人造纤维的优点于一身,用其开发的面料,适应范围广,诸如西装(裤)、衬衫、袜子、针织内衣衫裤等,皆可有竹纤维的靓丽风姿。
与粘胶纤维一样,竹纤维为再生纤维素纤维,它们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
其纤维结构纵向光滑,横向截面近似圆形,边沿具有不规则的锯齿形,因此具有较好的抱合力,纯纺或与其它纤维混纺效果良好。
竹纤维和传统的普通粘胶纤维织物化学性能与棉、麻纤维织物相近,并具有棉、绢类织物的服用舒适性和外观,而且由于生产竹纤维的原料丰富,成本低,产量不受限制,可作为棉、绢类织物的替代产品。
本文着重探讨竹纤维性能与粘胶纤维及其织物性能的比较,为面料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知识,从而更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竹纤维、粘胶纤维及织物。
2性能比较2.1纤维性能比较(1)吸湿透气性纤维吸湿性与聚合物的官能团及结构有关,天然纤维素与再生纤维紊虽有相同数量的羟基,但由于再生纤维素大分子间氢键较少,故它的吸湿性比天然纤维要大,竹纤维与粘胶纤维相比,虽然均属再生纤维紊纤维,但其结构为多孔隙网状结构,它的吸湿性透气性要比普通粘胶纤维好,给人一种排汗凉爽的感觉。
竹纤维性能及其与普通粘胶纤维的比较邢金香(保定天鹅集团公司,071055)[摘要] 本文对竹纤维性能做了阐述,并将其与粘胶纤维性能、由其织成的织物与普通粘胶织物加以比较,对更好地开发利用竹纤维和粘胶纤维及织物起指导作用。
1概述竹纤维是以竹子为原料,经特殊的高科技工艺处理,把竹子中的纤维索提取出来,再经制胶、纺丝等工序制造而成的再生纤维衷纤维;是继天丝、大豆蛋白纤维、甲壳索纤维等产品之后又一种新型纺织原料。
它具有手感柔软、悬垂性好、吸湿排汗性、染色亮丽等特性,尤其是独特的抗茵、抑菌、防紫外线和易于生物降解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特性,使其在纺织领域应用广泛。
竹纤维的细度、白度与普通粘胶纤维接近,强力高,耐磨性大,韧性强,染色后不易褪色.吸湿渗透性好,手感柔和光滑,富有丝质效应与感觉。
它集天然纤维与人造纤维的优点于一身,用其开发的面料,适应范围广,诸如西装(裤)、衬衫、袜子、针织内衣衫裤等,皆可有竹纤维的靓丽风姿。
与粘胶纤维一样,竹纤维为再生纤维素纤维,它们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
其纤维结构纵向光滑,横向截面近似圆形,边沿具有不规则的锯齿形,因此具有较好的抱合力,纯纺或与其它纤维混纺效果良好。
竹纤维和传统的普通粘胶纤维织物化学性能与棉、麻纤维织物相近,并具有棉、绢类织物的服用舒适性和外观,而且由于生产竹纤维的原料丰富,成本低,产量不受限制,可作为棉、绢类织物的替代产品。
本文着重探讨竹纤维性能与粘胶纤维及其织物性能的比较,为面料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知识,从而更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竹纤维、粘胶纤维及织物。
2性能比较2.1纤维性能比较(1)吸湿透气性纤维吸湿性与聚合物的官能团及结构有关,天然纤维素与再生纤维紊虽有相同数量的羟基,但由于再生纤维素大分子间氢键较少,故它的吸湿性比天然纤维要大,竹纤维与粘胶纤维相比,虽然均属再生纤维紊纤维,但其结构为多孔隙网状结构,它的吸湿性透气性要比普通粘胶纤维好,给人一种排汗凉爽的感觉。
竹浆纤维与粘胶纤维的分析与鉴别研究作者:许莹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12期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竹浆纤维与粘胶纤维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了竹浆纤维与粘胶纤维的分析与鉴别,对于分析和鉴别的理论和具体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可供今后的相关工作参考。
关键词:竹浆纤维粘胶纤维分析鉴别前言为了更好的应用纤维,首先要明确纤维的种类的不同,为此,进一步分析竹浆纤维与粘胶纤维的分析与鉴别方法,是十分必要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课题,是提高使用效果的必由之路。
1、竹浆纤维和粘胶纤维概述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竹浆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纤维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中国是竹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竹子种类、面积、蓄积、产量均居世界之首,被誉为“竹子王国”。
竹纤维是可再生资源,并且可以自然生物降解,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竹子为原料生产的纤维素纤维,具有许多其他纤维无法比拟的优点,如良好的可纺性、着色性、天然的抗菌保健功能及居纤维之首的吸湿放湿性,因此,竹纤维被称为“会呼吸的纤维”。
竹纤维既可以纯纺,也可以与棉、丝、麻和合成纤维混纺或交织,可广泛应用于生产具有特效功能的产品,如内衣、衬衣、裤子、凉席、纱布、口罩、浴巾、浴衣、毛巾、床上用品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粘胶纤维是最早应用于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化学纤维之一,但在工业化生产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粘胶纤维产品除少量用于轮胎帘子线以外,很少涉足产业用纺织品领域。
直到20世纪70年代,粘胶纤维的应用领域才逐步扩大。
然而,其在产业用方面一度受到合成纤维的冲击,但由于性能独特始终无法被合成纤维所取代。
如今,新生产工艺及相关标准的日趋成熟,将为产业用粘胶纤维的开发带来新的思路。
粘胶纤维可分为普通粘胶纤维、高湿模量粘胶纤维,强力粘胶纤维和改性粘胶纤维。
强力型粘胶纤维中,干态强度超过30.0cN/tex的长丝称强力丝;超过38.0cN/tex的称超强力丝;超过44.1cN/tex的称二超强力丝;超过48.5cN/tex的称三超强力丝;超过53.0cN/tex的称四超强力丝。
水刺无纺布长处弊端100%棉耐磨性较强,干、湿强度较弹性差,变形答复性差,易折棉纤维是传统纺高,手感柔嫩,易粘合,吸织工业的重要原湿性好料,在非织造资料中主要用于医疗卫生资料、用即弃产品、保暖絮片、鞋帽衬基资料、防水资料、絮垫等悬垂性优秀,吸湿性强,不100%粘胶起球,易洁净粘胶纤维吸湿性很好,这有益于湿法成网加工水刺及粘合剂的加固工艺高湿强粘胶纤维能达到;高吸湿性粘胶纤维吸水率达100%-300%,适合做膨润非织造资料和揩布资料及医皱,纤维均匀性差天然棉纤维含有许多的杂质及尘粒,需要经过特别优秀的前办理才能用于非织造资料加工。
关于医疗卫生用产品,棉纤维只有经过煮练漂白,才能达到所需的洁净度及卫生特色,所以用于医疗卫生的纯棉非织造布原料价钱相对较贵,无纺布成本较高粘胶纤维湿强度低,所以湿态条件下粘胶水刺无纺布强度低在小负荷下简单变形,且弹性答复性能差,所以织物简单伸长,尺寸稳固性差,耐磨性也较差粘胶纤维吸湿后显着膨胀,直径增添可达 50%,水刺时,体积显然增大,织物下水后手感发用敷料等。
硬,缩短率大与棉纤维和竹纤维不一样,粘胶纤维属于可重生化学纤维。
与天然纤维对比,粘胶纤维长度、线密度一致性好,并可按生产工艺要求进行控制;粘胶纤维干净,几乎不含杂质,可简化非织造纤维的准备工序;而且可按产品用途要乞降非织造加工要求来选择适合的粘胶纤维除臭吸附、抗菌抑菌、抗紫100%竹纤维外线、天然保健、润滑而细非织造工业采用腻, 悬垂性好、吸放湿性及竹子往常拥有以透气性好。
竹纤维被称为下特色: 1、生殖“会呼吸的纤维”,冬暖简单,产量高2、夏凉功能是其余纤维没法价钱廉价,运输方对比的。
便 3、材质既不十可是非织造用竹纤维往常分坚硬也不特别是化学竹浆纤维,加工过程松散,节间距较长粘胶纤维生产过程污染严重,价钱近来上升,无纺布成本增添粘胶染色性同棉相像,染色色谱全,染色性能好竹纤维同粘胶纤维同样,属于可重生化学纤维,生产过程也是有污染4、木素含量较低,中竹子的天然特征受到破蒸煮、漂白较简单坏,纤维的除臭、抗菌、防5、纤维素含量不紫外线功能显然降落。
竹浆纤维是采用竹浆粕作为原料,经过人工催化处理和控制纤维素分子聚合度,α纤维素质量分数在93%以上,湿法纺丝制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竹浆纤维的来源、纺丝工艺和价格与以纤维素浆粕为原料制成的黏胶纤维有差别,但在外观风格、化学性质上类似,给二者的区分带来难度。
不法分子常用低价的黏胶纤维假冒竹浆纤维牟利,或将竹浆纤维故意标高价来误导消费者。
如何定性区分和定量分析竹浆纤维和黏胶纤维是纺织检测中的关键技术课题。
目前竹浆纤维与黏胶纤维的定性采用常规鉴别手段,如以燃烧法和显微镜观察法为主,区分难度较大[1]。
且竹浆纤维和黏胶纤维同属于再生纤维素纤竹浆纤维和黏胶纤维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摘要:竹浆纤维和黏胶纤维由于化学成分类似,给二者的鉴别与定量分析带来难题。
只采用单个常规定性方法难以区分,结合TG 法、SEM 法结果表明,竹浆纤维的横截面边缘更平滑,且有部分边缘锯齿倒卷从而形成腔体与缝隙,高温下分解更快,更快达到失重平衡,TG 法和SEM 法结合可定性鉴别;IR 法得到黏胶纤维羟基的吸收峰明显高于竹浆纤维,竹浆纤维初始溶解速度更快,IR 法和溶解法结合可定性鉴别。
以60%硫酸作为溶解介质,通过UV-Vis 和数学模型进行定量,结果表明,α系数值可控制在-1.3878~-1.2646,试验结果与真实混合比例误差为-0.41%~2.54%,满足误差允许范围,具有一定准确度。
关键词:竹浆纤维;黏胶纤维;定性;定量中图分类号:TS107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9350(2023)11-0030-05Abstract:The similar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bamboo pulp fiber and viscose fiber makes it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and quantify them.It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by using only a single conventional qualitative method,but the results of TG combined with SEM show that the cross-sectional edge of bamboo pulp fiber is smoother,and some edge serrations are re⁃wound to form cavities and gaps.The decomposition of bamboo pulp fiber at high temperature is faster to achieve weightloss balance.The combination of TG and SEM can be qualitatively identified.The absorption peak of viscose fiber hydroxyl obtained by IR method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bamboo pulp fiber.The initial dissolution rate of bamboo pulp fiber is faster.The combination of IR method and dissolution method can be ing 60%sulfuric acid as the dissolv⁃ing medium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by UV-Vis and mathematical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αcoefficient can be controlled in the small range of -1.3878to -1.2646.The error rang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real mix⁃ing ratio is -0.41%to 2.54%,which meets the allowable error range and has certain accuracy.Key words:bamboo pulp fiber;viscose fiber;qualitative;quantitative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of bamboo pulp fiber and viscose fiber收稿日期:2023-02-13作者简介:沈洪祥(1996—),男,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纺织服装质量检测、标准制修订,E-mail :***************。
要闻链接印染(2020No.4)总额为71.16亿美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3.81%。
其中:纺织机械进口33.33亿美元,同比下降10.49%;出口37.83亿美元,同比增长2.96%。
出口增速明显大于进口增速,2019年一直保持贸易顺差。
2019年1-12月,共从70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纺织机械,进口总额33.33亿美元,同比下降10.49%。
纺织机械进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以日本、德国、意大利、中国台湾和比利时为主,进口前五位的贸易额为27.77亿美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减少&65%,占进口总额的83.31%0从进口产品类别看,化纤机械进口排在第一位,进口总额为9.13亿美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长20.44%,占进口总额的27.39%。
七大类产品除化纤机械外,均较大幅度减少。
在下游需求的带动下,化纤机械继续维持了进口增长态势。
2019年1-12月,共向192个国家及地区出口纺织机械37.83亿美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长2.96%。
出口到印度、越南、孟加拉国、土耳其及印度尼西亚的合计金额占全部出口额的53.19%,是我国纺织机械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对越南的岀口依然保持了较大的增长速度,但较2019年三季度增幅有所回落。
据海关统计,2019年1-12月纺织机械岀口分大类情况:针织机械出口额为10.12亿美元,与2018年相比增加5.87%,占比26.76%,位居第一;其后依次为印染后整理机械、辅助装置及零配件、纺纱机械、织造机械、化纤机械和非织造布机械;七大类产品五升二降,化纤机械出口同比增长明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从全球经济看,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目前尚未有确定性好转的迹象,内生性增长动能减弱。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目前产生了一定影响,需求和生产放缓,消费低迷.投资不振,行业面临巨大挑战。
经济从全面恢复到正常经营状态还需要一定时间,近期行业运行总体处于逐步恢复阶段,但同时为缓解疫情带来的困难,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发布了多项扶持政策,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万方数据
第38卷第1期2010年1月
毛纺科技
WoolTextileJournal—--——43--·——
1鉴别
1.1燃烧鉴别法
燃烧鉴别法是利用各种纤维的燃烧特征不同来鉴别纤维的种类¨】。
在具体实验时,取--4,束待鉴别纤维,用镊子夹持,缓慢地移近火焰,仔细观察纤维接近火焰、在火焰中和离开火焰后的燃烧状态,燃烧时散发的气味及燃烧后灰烬的特征(形态、颜色、软硬程度)。
竹浆纤维和粘胶纤维的燃烧特征见表1。
表1竹浆纤维和粘胶纤维的燃烧特征
从表1中可以看出,竹浆纤维和粘胶纤维的燃烧特征相同,只是在残渣的颜色上有所区别,竹浆纤维的残渣颜色是深灰色,粘胶纤维残渣颜色是灰白色。
1.2显微镜观察法
显微镜观察法是利用显微镜观察纤维纵面和横截面形态来鉴别纤维。
用哈氏切片法制取竹浆纤维和粘胶纤维的切片,并利用CU—I型纤维细度仪观察纤维的纵面和横截面形态特征,竹浆纤维和粘胶纤维的纵面和横截面微细结构形态特征见图1。
图1竹浆纤维和粘胶纤维的形态结构(x1000)
从图1可以看出,竹浆纤维和粘胶纤维的纵向均有沟槽,横向截面的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形,只是竹浆纤维无皮芯结构,而粘胶纤维有皮芯结构。
1.3溶解法
化学溶解法是利用不同化学试剂对不同纤维、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特性来鉴别纤维。
在实验时,应严格控制化学试剂的浓度、处理温度和时间,从而获得较准确的实验结果。
选用的7种化学试剂对竹浆纤维和粘胶纤维的溶解实验结果见表2。
表2竹浆纤维和粘胶纤维的溶解性能
从表2可以看出,在7种化学试剂中,竹浆纤维和粘胶纤维的溶解性能相同,是很难鉴别竹浆纤维和粘胶纤维的。
1.4红外吸收光谱法
根据纤维的红外光谱吸收图谱可以推断出纤维含有哪种基团和化学键以及它们的数量。
利用NicoletiSl0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和iTR附件(晶体板为硒化锌ZnSe),扫描次数32,分辨率4cm~,波数范围4000~400em~,镜速0.6329cm/s进行检测,测试结果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竹浆纤维和粘胶纤维的红外光谱吸收图谱相似,说明二者都属于纤维素纤维,其主要成分的化学结构相同,难以用红外吸收光谱法进行鉴别。
纤维素纤维分别在3400、2900、1370、1100cm“附近有特征吸收峰。
图2在3400cm“附近(竹浆纤维3347em~,粘胶纤维3344cm“)有宽而强的吸收峰,认为是一OH基的伸缩振动吸收所引起的,只是竹浆纤维在3400em“附近的一OH吸收比粘胶纤维稍弱,是纤维素纤维的特征吸收峰。
2900cm“附近(竹浆纤维2892em~、粘胶纤维2894em“)的中强吸收峰可归于一CH的伸缩振动吸收。
1640cm。
1附近(竹浆纤维1643em~,粘胶纤维1644
em“)的弱吸收峰认为是样品吸湿所致。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竹浆纤维与粘胶纤维的鉴别及性能测试
作者:马顺彬, 吴佩云, MA Shun-bin, WU Pei-yun
作者单位: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刊名:
毛纺科技
英文刊名:WOOL TEXTILE JOURNAL
年,卷(期):2010,38(1)
被引用次数:1次
1.吴佩云Viloft纤维与粘胶纤维的结构性能测试与比较[期刊论文]-上海纺织科技 2007(12)
2.周秋宝;陈君莉竹浆纤维与竹原纤维的性能差异[期刊论文]-现代纺织技术 2007(02)
3.赵书经纺织材料实验教程 1989
4.马顺彬;吴佩云;莫靖昱混纺比对竹浆棉混纺纱强伸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棉纺织技术 2009(02)
5.周建萍;周建伟牯胶纤维基甲壳素纤维的性能测试分析[期刊论文]-棉纺织技术 2004(02)
6.孙居娟;田俊莹;顾振亚竹原纤维与竹浆纤维结构和热性能的比较[期刊论文]-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06(06)
7.赵博;李虹;石陶然竹纤维基本特性研究[期刊论文]-纺织学报 2004(06)
1.吴琪琳.潘鼎.邵惠丽Lyocell纤维与国产粘胶纤维的对比研究[期刊论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17(4)
2.赵媛媛.隋淑英.朱平综合分析法鉴别新型纤维[期刊论文]-染整技术2008,30(5)
3.刘贵.杨瑜榕.王明葵.LIU Gui.YANG Yu-rong.WANG Ming-kui竹浆纤维与粘胶纤维的鉴别[期刊论文]-上海纺织科技2010,38(12)
4.杨乐芳.李珏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对比[期刊论文]-纺织学报2004,25(5)
5.顾俊晶.杨旭红.Gu Junjing.Yang Xuhong竹浆纤维吸放湿性能的测试与分析[期刊论文]-棉纺织技术
2009,37(6)
6.张涛.鲍文斌.俞建勇竹浆纤维鉴别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纺织学报2004,25(5)
7.耿艳蕾.崔运花.程隆棣.黄淑韵不同结构竹浆纤维纱线性能测试及分类[期刊论文]-纺织学报2010,31(4)
8.李涛.LI Tao皮芯型甲壳素粘胶纤维的基本性能研究[期刊论文]-棉纺织技术2009,37(1)
9.朱进忠.毛慧贤.苏玉恒.严广松.许瑞超.Zhu Jinzhong.Mao Huixian.Su Yuheng.Yan Guangsong.Xu Ruichao Outlast粘胶纤维的吸放湿性能研究[期刊论文]-棉纺织技术2010,38(5)
1.马顺彬.吴佩云维纶基大豆纤维与维纶的鉴别和性能比较[期刊论文]-产业用纺织品 2011(7)
2.李卫东竹纤维鉴别方法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纤检 2010(1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mfkj20100101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