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地球站故障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常见故障分析
朱淑萍
【期刊名称】《辽宁广播电视技术》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担负着广播电视信号上星的任务,是目前广播电视
覆盖的主要手段之一。
因此,地球站设备能否正常运行,影响面之广是可想而知的。
广播电视播出系统难免会出故障,出故障后,能够迅速做出判断,及时地抢通信号恢复播出是关键所在。
【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朱淑萍
【作者单位】辽宁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43.3
【相关文献】
1.人工智能在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应用前景的探究 [J], 浮沉
2.5G基站与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干扰评估 [J], 代明;李良;高洋;杨帆
3.第四代速调管高功放运维研究\r——以湖北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为例 [J], 陈思;明瑞权;刘智宇
4.跳线盘在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中的应用 [J], 张斯炜;李长德
5.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提升技术人员应急处置基本值班技能建设课题的研究与实践[J], 桑波;刘彦姝;张荣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9 / 11 运营一线 Communication & Information Technology卫星地球站载波跌落的分析方法张俊,罗鹏(四川地球站,四川成都610000)摘要:卫星地球站通信系统链路环节复杂,引发载波跌落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有些还带有极强的隐蔽性。
在广播电视卫星通讯传输中,载波跌落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播出事故。
当发现载波跌落的时候,应结合气候条件、电磁环境、以及载波跌落频谱情况,全面梳理整个通信链路环节,深入查找载波跌落原因,排除系统隐患。
载波频谱分析是地球站运维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将一些重大安全播出事故隐患及时排除,所以全面掌握载波跌落的分析方法对卫星地球站的日常运维管 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卫星地球站;载波跌落;运维管理;分析方法中图分类号:TN915. 6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0164 (2019) 06-0016-041引言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担负着广播电视节目的上星工作,具有覆盖广、受众多、影响大的特点,所以国家广电总局对地球站的安全播出工作考核向来严格。
对于卫星地球站而言,安全播出工作就是"生命线” o 而守住安全播出这条”生命线”就成了卫星地球站运维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工作。
但是,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安全播出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各种原因导致的安全播出事故依然层出不穷,对但是近年来,地球站引入了网管系统、码流监测技术、抗干扰自动增益系统和完备的监视监听系统。
其中,网管系 统实现设备参数采集、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和故障环节的切换管理;码流监测系统完成链路环节码流监测和特性分析;抗干扰自动增益系统实现信号比对,干扰发生时可以 快速自动提升功率;监视监听系统提供直观的图像、声光信号辅助人工判断。
当上行链路系统中信号源丢失或设备发生故障时网管系统可以进行准确快速的判断,并且实现 自动切换。
即便网管系统也同时发生故障,失去管理能力,也可以依靠码流监测和完备的监视监听系统进行人工于卫星地球站,载波跌落依然是导致安全 播出事故的重要原因。
C波段卫星接收电视信号干扰案例分析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DVB),是由“DVB Project”维护的一系列国际公认的数字电视公开标准。
DVB标准当前被广泛应用于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
DVB系统按信号传播的顺序可以分成前端系统、传输系统和终端系统。
其中前端系统一般位于节目生产[摘要]本文描述了工作中遇到的一次C波段卫星接收受到数字卫星电视信号干扰案例的现象及频谱特征,分析了干扰产生的原因,探讨了邻频情况下,数字卫星电视信号下行频段干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C波段干扰;数字卫星电视信号下行频段;C波段卫星地球站部门(例如电视台等部门),而终端系统一般位于用户终端中(例如机顶盒)。
DVB系统中的传输系统,主要是指数字电视的信道部分。
最常见的三种传输系统是DVB-C、DVB-S和DVB-T。
DVB-C用于数字有线电视系统,DVB-S用于数字卫星电视系统,DVB-T用于数字地面电视广播系统。
+ 任政 刘超(外交部通信总台)其中,DVB-C使用的频率范围为51-858MHz。
DVB-T使用的频率范围为470-860MHz。
DVB-S使用的C波段频率范围为3G-4.2GHz,Ku波段频率范围为10.95G-12.15GHz。
数字卫星电视已经证明了其相对于其他信息、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源的优越性,因此在远程信息处理图1 干扰情况示意图字卫星电视下行信号干扰的问题,对A、B两款调制解调器性能进行了比较。
在使用A款调制解调器时,接收情况很好,接收电平和接收信噪比非常稳定。
而在使用B款卫星调制解调器时,发现接收电平和接收信噪比频繁跳动。
两款调制解调器接收的载波信号采用8PSK调制,占用带宽4MHz,频点位于3.8GHz附近,射频接收设备LNB(低噪声变频放大器)本振频率为5150MHz。
用频谱仪仔细观察接收到的信号,发现接收载波附近存在大功率宽频信号,带宽大约在40MHz左右,且位置稳定,结合实际工作地点的周边使用卫星电视较多的实际情况,猜测这些宽频信号为数字卫星电视信号,B款调制解调器的接收跳动异常应该就是这些数字电视信号所引起的。
卫星地球站常见故障及处理
张金虎
【期刊名称】《数字通信世界》
【年(卷),期】2015(0)3
【摘要】In this paper, the composition of satellite earth station are introduced, on the part of the common faults and processing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elaboration,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peer process faults.%本文对卫星地球站的组成进行了介绍,对各部分的常见故障及处理作了详细的阐述,为同行处理故障提供了参考依据。
【总页数】4页(P29-32)
【作者】张金虎
【作者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地球站,北京 1022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7+.2
【相关文献】
1.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常见故障分析 [J], 朱淑萍;
2.地球站间干扰保护距离的研究——卫星固定业务地球站对近地空间研究业务地球站的干扰保护距离 [J], 李建欣;杨文翰
3.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天馈线及自动跟踪系统常见问题与维护 [J], 解林娜
4.卫星通信地球站收发射频设备技术性能指标浅释(一)--卫星通信地球站及射频
总体性能指标浅释 [J], 甘仲民
5.农村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J], 乔文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卫星地面站故障排除方法1卫星地面站组成卫星地面站一般有卫星天线、伺服控制器、跟踪接收机、卫星功放、低噪声放大器、卫星调制解调器、频谱仪、中频线缆等等设备组成,组成框图如下:2故障排查原则1.由易到难在卫星固定站出现故障,排查问题时,一般是从简单的故障点着手排查。
譬如,先检查线缆和接插件;其次是设备参数的设置。
2.由内到外此处的由内到外是指室内和室外。
先从室内排查,查看设备的故障现象,故障报警提示等;然后在排查室外天线上的故障点,譬如馈源里是否有积水、低噪声放大器接头是否松动、功放是否正常工作等。
3.由收到发因为大部分发射部分的故障也是靠接收来排查,所以索性就从接收开始。
4.从软到硬譬如,卫星调试解调器收不到载波,一般情况下我们先检查卫星调试解调器里的参数是否设置正确,检查天线伺服控制器上的对星参数是否正确;其次再检查卫星调试解调器设备是否故障、天线是否出现故障。
5.从最可能的原因入手当我们对卫星通信相对熟悉之后,排查故障时,可以根据我们的知识、经验,从最有可能出现故障的故障点入手。
3故障排查方法1.观察法首先观察设备的状态、参数、故障报警信息、设备的散热风扇是否转动、线缆接头是否牢固、室外单元是否进水等,来快速定位故障点。
2.询问法询问值班工作人员,何时出现的故障,起始的故障现象是什么?出现故障前后的状态有何差别等。
3.排查法根据由内到外、有软到硬、由易到难、由收到发的原则,逐步排查。
4.替换法根据目前现有的备品备件,我们可以选择替换一个或多个设备,查看故障现象是否消失。
利用排查法,根据故障是否消失来确认故障点。
5.比较法根据设备目前的参数状态,和以往正常情况下,记录的天线设备的参数状态相比较,来查找故障点。
6.检测法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卫星对地面站分段检测。
4故障排查内容卫星地面站若是出现故障,一般从一下几点进行检查。
1.天线检查检查天线是否完好、馈源是否有积水、低噪声放大器接头是否牢固、天线功放是否正常、线缆接头是否牢固等。
卫星地球站故障案例分析
卫星通信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通信系统,它包括空间的通信卫星、卫星通信地球站、中继传输系统(地球站与用户之间的传输系统)、用户终端设备等部分组成。
通信质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某个卫星故障可引起使用该卫星的所有通信中断或部分转发器通信中断;卫星通信的无线电波要穿越大气层,通信质量受大气影响也很大,特别是Ku以上频段的卫星通信受天气影响更大。
卫星通信地球站是卫星通信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般由调制解调器、上/下变频器、高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天线伺服系统及一些附属设备组成。
卫星通信地球站的任何部分发生故障都会影响卫星通信的可靠性。
下面就工作中遇到过的几个故障进行简要地分析。
一、跟踪接收机饱和造成天线跟踪不正常步进跟踪工作原理:
下图为步进跟踪原理框图。
通信卫星发射一个固定频率的窄带信号,这个信号叫做信标。
卫星地球站接收这个信号,经过一系列处理变为直流信号,天线控制器跟据接收到的信标信号的强弱变化来控制天线驱动系统,使天线准确指向卫星,最终使收到的信标信号电平最大。
故障现象:接收信标的下变频器故障,更换了新的下变频器。
为了使跟踪接收机显示的信标电平与原电平一致,调节新下变频器增益,在调节过程中发现改变下变频器的增益,跟踪接收机显示的信标电平无明显变化。
检查和分析:首先怀疑下变频器已饱和,用频谱分析仪查看下变频器输出的信标电平,能随变频器增益的变化而变化,说明下变频器本身未饱和。
跟踪接收机的中频信号输入范围为小于-25dBm,用频谱分析仪测量下变频器输出(即跟踪接收机输入端)的信标信号电平为-40dBm,并未达到跟踪接收机的饱和电平。
为了证实说明书所给的指标,用一信号发生器,送一140MHz,-30dBm的单频信号给跟踪接收机,并改变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跟踪接收机显示的电平随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的变化而变化,说明信标信号本身不足以使跟踪接收机饱和。
进一步查看下变频器输出频谱,发现在信标信号的两侧均有一频谱很宽且电平很高的信号,分析认为虽然信标电平本身不足使跟踪接收机饱和,但输入到跟踪接收机的总电平已使跟踪接收机前端放大器达到饱和。
用功率计测量跟踪接收机的输入总功率为-2dBm,说明书中未给出该项指标。
为了证实分析的正确性,外接一可变衰减器,将衰减量设为10dB(信标下变频器本身的增益已调到最小),再逐渐改变衰减器衰减量,跟踪接收机显示的信标电平随衰减器衰减量变化,并与实际输入的信标信号电平一致,证明了前面的分析是正确的。
结论:经上述处理后,天线跟踪正常,如果不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天线进行自动跟踪时,因信标电平不随输入信号大小而变化,就会出现天线控制器无法判断天线方位、俯仰角的变化是否正确,出现逻辑错误,造成错误跟踪,严重时可造成天线偏离卫星方向至使通信质量下降或中断。
二、低噪声放大器自激
案例一
故障现象:用频谱分析仪查看低噪声放大器输出频谱时,发现低端频谱正常,而在4.1GHz以上有一带宽很宽,但不规则的杂乱频谱。
在C波段卫星通信系统中,接收信号的频率范围为
3.625GHz~
4.2GHz。
而国际卫星通信组织的卫星一般这个频段作为临时用电视信道,上述现象应为不正常现象。
检查分析:首先怀疑不规则信号从天线接收进来,因而将天线偏离卫星,但仍能看到不规则信号频谱,排除了从外部接收的可能。
当时正在进行高功率放大器的检查,当关闭高功放高压时,发现低噪声放大器输出的不规则频谱没有了,高功放一加高压,低噪声放大器输出的不规则频谱就出现。
怀疑是高功率放大器输出的杂散信号,经馈源或幅射,串进了低噪声放大器。
用频谱分析仪在发射馈源耦合器处检查,未发现任何杂散信号。
切换低噪声放大器后不规则频谱消失,进一步证明不规则信号频谱不是从天线接收的,也不是高功率放大器杂散所至。
怀疑是低噪声放大器本身自激引起不规则频谱。
将主用与备用低噪声放大器拆下,更换位置再重新安装后,不论哪个低噪声放大器主用,不规则频谱都不存在。
分析认为重新安装低噪声放大器可以破坏低噪声放大器产生自激的条件,因此,重新安装后放大器不再自激。
另外高功放和低噪声放大器挨的很近,高功放加高压的瞬间,会对低噪声放大器产生电磁干扰,促进了低噪声放大器的自激。
当然如果低噪声放大器在完全正常情况下,高功放加高压不应引起低噪声放大器自激。
后来,自激的低噪声放大器彻底故障。
结论:通过上述故障处理过程说明一个故障现象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分析可能引起故障的原
因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清楚可能引起故障的原因,采取逐一检查,逐个排除的方法,最终找到真正的故障原因,使故障得以排除。
卫星通信地球站发生故障的因素很多,在此只对两个典型故障进行了分析,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可能存在不确切或错误之处,请大家指正,本人虚心接受,共同探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