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车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9.50 MB
- 文档页数:36
智能小车实训内容
1.硬件组装:学习如何组装智能小车的车架、电机、轮子、传感器等硬件部件,熟悉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2. 软件编程:通过编写程序控制智能小车的运动和行为,包括控制电机转动、读取传感器数据、判断障碍物等。
3. 传感器应用:学习如何使用各种传感器,如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实现智能小车的避障、跟随、定位等功能。
4. 自主导航:通过使用地图、路径规划算法等技术,实现智能小车的自主导航和路径跟踪,让小车能够在指定的区域内自主运行。
5. 控制系统设计:学习如何设计智能小车的控制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实训内容,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智能小车的结构和原理,掌握智能小车的控制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的编程和控制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智能小车实训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 1 -。
智能小车实训报告总结
智能小车实训是一项非常有趣和有挑战性的活动,它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机器人技术和编程知识。
在这个实训中,我们使用了Arduino控制板和各种传感器来构建一个智能小车,它可以自动避开障碍物并按照预设的路线行驶。
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Arduino控制板的基本知识,包括如何连接电路、如何编写代码等。
然后,我们开始构建小车的底盘和安装各种传感器,如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等。
接下来,我们编写了代码来控制小车的运动,包括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
最后,我们添加了一些智能功能,如自动避障和按照预设路线行驶。
通过这个实训,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机器人技术和编程的知识。
我们了解了Arduino控制板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会了如何连接电路和编写代码。
我们还学会了如何使用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并根据传感器的反馈来控制小车的运动。
最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构建一个真正的智能小车。
总的来说,智能小车实训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活动,它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机器人技术和编程知识。
通过这个实训,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相信这个实训对我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目录摘要引言第一章绪论1.1智能小车的背景1.2智能小车的现状第二章设计方案2.1设计任务2.2方案及轨道选择2.3智能小车元件介绍第三章硬件设计3.1总体设计3.2驱动电路3.3信号检测模块3.4主控线路第四章软件设计4.1主程序模块4.2电机驱动程序4.3循迹模块4.4避障模块第五章制作安装与调试作品总结致谢摘要利用红外对管检测黑线与障碍物,并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芯片控制电动小汽车的速度及转向,从而实现自动循迹避障的功能。
其中小车驱动由L298N驱动电路完成,速度由单片机输出的PWM波控制。
关键词:智能小车;STC89C52单片机;L298N;红外对管引言2004年1月3日和1月24日肩负着人类探测火星使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在火星不同区域着陆,并于2004年4月5日和2004年4月26 日相继通过所有“考核标准”。
火星车能够在火星上自主行驶:当火星车发现值得探测的目标,它会驱动六个轮子向目标行驶;在检测到前进方向上的障碍后,火星车会去寻找可能的最佳路径。
据悉,中国的登月计划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发射太空实验室和寻找贵重元素的月球轨道飞行器;第二步,实现太空机器人登月;第三步,载人登月。
随着“神舟”系列飞船和“嫦娥”月球探测卫星的成功发射,第一步接近成熟;第二步中太空机器人登月计划中的太空机器人应该能在月球上自主行驶,进行相关探测。
因此对于我国来说,类似于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的智能车技术研究也显得迫在眉睫。
目前,城市交通的安全问题己引起各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民的关注,专家、学者在分析城市交通事故的原因时,普遍认为事故原因主要包括:人员素质、运输车辆、道路环境和管理法规等四个方面,而车辆性能的提高即研发高性能的智能汽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美国研究认为,包括智能汽车研究在内的智能运输系统对国家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有着巨大的影响,其意义和价值在于:大量减少公路交通堵塞和拥挤,降低汽车的油耗,可使城市交通堵塞和拥挤造成的损失分别减少25%-40%左右,大大提高了公路交通的安全性及运输效率,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发展。
智能小车
课程简介
此课程是以智能小车为平台来学习单片机开发,在玩的过程中,也能学到知识。
该课程涉及到单片机的基本知识,如中断、定时器等;同时还跟电子设计大赛密切相关,此课程详细介绍了一些基本模块的使用,包括液晶显示模块、光电传感器、红外遥控器、还有超声波模块等。
通过这些基本模块,将搭建一辆可无线遥控、自动循迹避障的智能小车。
日期章节内容实训体验知识点
第一节开发入门熟悉开发工具C-51基础知识
keil工具的使用
STC-ISP工具
点亮一个发光二极管
烧写测试程序
第二节单片机I/O口控制车子装饰灯/报警控制看电路原理图
延时程序
按键消抖
驱动蜂鸣器
流水灯程序
第三节L298控制控制车子前进后退、正转
反转驱动原理驱动程序按键消抖
第四节中断、定时器(一) 按键控制车子前进后退中断概念
中断控制
定时器工作原理
第五节中断、定时器(二) 控制车子行进档位定时器控制
定时器4种工作方式
定时器中断
第六节1602液晶1602液晶显示车子状态1602介绍
液晶驱动程序
第七节红外遥控(一) 1602液晶显示遥控器按
键红外原理
红外遥控程序
第八节红外遥控(二) 红外遥控车子控制前进、后退
控制正转、反转
控制档位
第九节超声波传感器(一) 超声波测距超声波模块介绍
程序详解
第十节超声波传感器(二) 实现车子避障超声波传感器应用第十一节光电传感器实现车子循迹循迹原理
循迹程序
第十二节综合项目实战车子自动循迹避障。
智能小车实训报告总结
智能小车,也称为机器人驾驶小车,是一种可以自主运动,进行路径规划和导航的车辆。
智能小车是由电路板、传感器、计算机、电机驱动、显示器等部件组成的机器人平台。
它可以利用光学、电磁、磁铁、触摸、超声等不同的传感器进行采集,从而实现自主导航、自动行车等智能操作。
它具有精准定位、自动行车、智能导航、嵌入式教学、实验模拟等功能,为各种机器人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训内容
实训过程中,通过智能小车的实际操作,让学员充分了解智能小车的原理与操作,对基础的电子控制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学会使用电路板、传感器、电机驱动、显示器等部件等进行智能小车的组装及应用。
实训内容包括了:
(1)智能小车的原理:了解和掌握智能小车的原理,包括整体结构,传感器的使用,控制电路等。
(2)智能小车的组装:学会正确操作智能小车的拆装以及整体组装。
(3)智能小车的操作:学会正确操作智能小车,掌握软件的使用,掌握对智能小车的调试。
三、实训结果
实训成功完成,在实训中,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了智能小车的组
装和操作,掌握了智能小车的原理,掌握了智能小车的控制电路,掌握了智能小车的传感器使用,掌握了智能小车的导航和路径规划,掌握了智能小车的调试,收获颇丰。
四、总结
智能小车实训,使我们对智能小车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智能小车的传感器、电路、编程和调试等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也为以后开展更多的应用研究有了基础支撑。
对智能避障小车实训的建议智能避障小车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机器人,能够通过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结果做出相应的避障动作。
在实训过程中,为了使智能避障小车能够稳定、准确地避开障碍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建议。
1. 确定避障策略:在实训前,需要确定智能避障小车的避障策略。
可以采用基于传感器反馈的阈值判断方法,比如设置距离传感器的阈值,当检测到障碍物距离小于阈值时,小车就需要采取避障动作。
2. 传感器选型和布置: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对环境进行感知,传感器种类多种多样,比如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摄像头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合理布置在小车上,以实现全方位感知。
3. 数据处理与决策:传感器感知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障碍物。
可以通过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或者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决策小车需要采取的避障动作。
4. 避障动作设计:根据避障策略,设计合适的避障动作。
可以通过调整小车的速度、转向角度、避让方向等参数来实现避障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避障动作要尽量平稳,避免小车产生剧烈的抖动或者失控。
5. 优化算法与参数: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不断优化算法与参数,以提高智能避障小车的避障能力。
可以通过实验和测试,不断调整算法和参数,使小车的避障效果更加理想。
6. 实时反馈与显示:为了方便操作和调试,可以在小车上添加显示屏或者LED灯等装置,实时显示传感器的反馈信息,以及小车的运行状态。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7. 安全保护措施:在实训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问题。
可以在小车周围设置保护栏或者限制运行区域,避免小车造成意外伤害。
同时,在程序设计中加入安全保护措施,比如设置紧急停止按钮,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停止小车。
8. 团队合作与沟通:智能避障小车的实训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完成,因此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沟通非常重要。
要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明确任务分工,及时交流问题和进展,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
智能小车实训心得5篇智能小车实训心得1这次能有机会去工厂实习,我感到非常荣幸。
虽然只有两个礼拜的时间,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对于一些平常理论的东西,有了感性的认识,感觉到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一些总结以及实习心得体会。
干机械很苦,我在这个月的实习中,每天是站着的,一站就是一天,8个半小时。
我还记得第一、二天我几乎是垮下的,真的很累,不比当初军训站军姿差,2天下来我全身都是痛,但是没办法,这就是选择。
一开始可能自己有点受不了,心思便歪了,想借理由请假,哪怕是偷偷懒也好,但是最后再想想还是算了,毕竟这是工作,以后要面对的,现在就这样退缩缩,以后的日子怎么熬啊。
信念一直常在,然后一切的一切问题不再是理由了。
我很努力,很上进,靠自己的坚定意志把这个月干好。
上天是公平的,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老板很看得起我。
很好!我对自己说。
这就是自己想要的,不是吗?虽然我现在的工作很简单,一直是按开关,全自动化,脑力也不用动了,虽有点无聊,但是这毕竟是工作,老板安排的,我们打工的只能听从,最初有点不服气,我大学生学那么多,竟然让我按开关,真的不服气。
但是后来想想,其实这也是考验,兴许老板在考验你的耐心和认真呢?渐渐地我把这方面的思想进行改观了,我对自己说:这次实习不断让自己学会一点点技能和经验,更多的是考验自己的耐心和认真劲,对自己今后真的入企业发展有个良好的开端做准备,所以哪怕即使是在无聊,在没技术的活,咋也要熬过去,因为没有什么比一个有耐心的人做的更好,我就当是在学习自己和自我学习吧,慢慢的我相信我自己能不断的成长,我相信。
一、思想上的转变以前在学校学知识,总有老师往我们脑子里灌知识。
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强烈的求知欲,大部分都是被迫学习的。
但是这里的实习真的让我感觉很棒,知识太差,工厂紧张的工作氛围产生了对自己知识的渴望。
二、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传感器在生产设备的应用,电子技术在机械制造工业的应用,精密机械制造在机器制造的应用等等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
智能小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智能小车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了解编程控制智能小车的基本方法,掌握相关编程知识。
3. 学生能了解传感器在智能小车中的作用,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智能小车的组装和调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编写程序控制智能小车完成特定任务。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智能小车在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智能小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编程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智能小车基础知识- 介绍智能小车的定义、发展及应用场景。
- 深入讲解智能小车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各部分功能。
2. 编程控制- 介绍编程控制智能小车的基本方法,结合课本相关章节,学习编程语言及语法。
- 实践操作:编写程序,实现智能小车的直线行驶、转弯等功能。
3. 传感器应用- 讲解传感器在智能小车中的作用,介绍常见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的工作原理。
- 实践操作:利用传感器,实现智能小车的避障、跟踪等功能。
4. 智能小车组装与调试- 介绍智能小车的组装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 学习调试智能小车,解决组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 团队合作与任务挑战-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智能小车的设计、组装和调试。
- 设置任务挑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设计智能小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智能小车的基本组成原理,掌握电路连接、编程控制等相关知识。
2. 使学生了解智能小车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如避障、追踪等。
3. 帮助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搭建智能小车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语言对智能小车进行控制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智能科技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尝试和改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智能小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编程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以教师引导、学生动手为主,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智能小车基础知识:介绍智能小车的基本组成,包括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对应教材第3章。
- 电机驱动原理- 常用传感器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控制器的基本功能与编程方法2. 智能小车搭建与编程:讲解智能小车的搭建过程,学习编程控制,对应教材第4章。
- 智能小车的组装方法- 编程环境的使用与基本编程语法- 控制程序编写,实现避障、追踪等功能3. 智能小车应用场景:探讨智能小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环保、救援等,对应教材第5章。
- 智能小车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智能小车在环保、救援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4. 创新设计与团队协作: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对应教材第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