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公共体育课改革辅导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健康意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然而,在现实中,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下:
1. 教学内容不够科学和实用。
很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个性化和多样性,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缺乏教学资源。
很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设施、器材等方面存在着不足,难以支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 教学方式单一。
很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对于以上问题,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优化体育课程内容。
高校体育课程应当注重多样性和个性化,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应用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实用、有趣的教学内容。
2. 加强教学设施建设。
高校应当加强体育教学设施、器材等方面的投入,建设更加完备、先进的体育教学场所,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 创新教学方式。
高校应当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增加小组活动、对抗性游戏等教学形式,使教学更加趣味化、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建立评估机制。
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学生体育素质评估体系,对学生体育素质进行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价,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
化、全面化的体育素质培养服务。
总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方面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及优化策略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把原本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内容转移到课后自学,而把原本在家完成的作业或实践课程调整到课堂时间进行。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辅导和指导作用。
对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来说,如何设计和优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了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课题。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1. 学习资源的准备在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需要提前准备好学习资源。
这些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材阅读、网络课件等。
对于体育课程来说,可以准备一些相关的健身训练视频、体育规则教学视频、运动技能讲解视频等。
这些学习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2. 课堂活动的设计在课堂活动设计方面,可以设置一些实践性的学习任务,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体育技能训练、体育比赛、体育讨论等。
通过这些课堂活动,可以巩固和拓展学生在课后学习的知识,提高他们在实践中的能力。
3. 辅导和指导的设置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辅导和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课后自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讨论、答疑解惑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践和表现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评价。
1. 定期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定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可以通过在线调查问卷、学习日志、课堂讨论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意见。
通过这些反馈信息,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需求,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优化。
2. 开展优质学习资源建设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开展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源建设工作。
可以邀请专业的体育教练或运动员录制一些专业的训练视频,或者编写一些专业的体育教学文献,这些学习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专业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国民体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有必要对体育教学进行创新改革,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1)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2. 意义(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有助于推动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促进体育教育事业发展。
(3)有助于丰富体育教学理论,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2)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目标与内容。
(3)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方法与策略。
(4)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5)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体育核心素养、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教师、家长对体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实验研究法:选取部分学校进行实验研究,验证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有效性。
(4)案例分析法:收集优秀体育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
四、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1-3个月)(1)组建课题研究团队,明确分工。
(2)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研究背景和现状。
(3)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内容和方法。
2. 实施阶段(4-12个月)(1)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教师、家长对体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2)进行实验研究,验证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有效性。
(3)收集优秀体育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愈发强烈。
作为培养学生健康素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正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针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改革现状1. 教学内容创新近年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跳出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范畴,引入了拓展项目、健身项目等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
增加滑冰、攀岩、射箭等特色项目,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健身项目如瑜伽、普拉提等也开始受到重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综合体能。
2. 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公共体育课程注重对学生体能的培养,而现在的改革趋势更注重在兴趣和乐趣上,提倡“健康、快乐、挑战”的体育理念。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和分享,倡导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育人为先的教学理念。
3. 课程评价体系优化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体能和课程成绩为评判标准,而现今的改革日益强调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逐渐向多元化发展,综合考核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能素质、健康知识及动手能力等,强调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二、发展趋势1. 个性化教学模式未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建设。
体育课程将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身体素质水平,实行差异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体育课程。
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个性化定制学生的体育训练方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多元化体育项目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多元化需求的增加,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将进一步丰富体育项目。
将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健身项目结合,引入更多时尚、实用的健身项目,如有氧健身操、有氧舞蹈等。
拓展更多的体育项目,如高尔夫、保龄球、台球等,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爱好。
3. 体育课程与职业发展结合未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将更加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需求。
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制改革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转变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优化整合我校体育教育资源,实现体育教学个性化、多样化、管理网络化、评价过程化和课内课外活动一体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掌握科学锻炼的基本方法和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
依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推行公共体育艺术教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在前期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我校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改革,提升大学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切实推进我校〃健康校园〃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组织领导在校体委和校艺体俱乐部制改革领导小组指导下,成立**学院大学体育俱乐部管理中心,其成员如下:主任:副主任:组员:办公室主任:大学体育俱乐部管理中心负责制定俱乐部管理规章制度,协调指导俱乐部运行与管理,审核俱乐部年度工作方案,评估俱乐部年度工作绩效,负责俱乐部授课教师的选用、业务培训、工作考核等工作。
中心下设各单项体育俱乐部,具体负责制定各俱乐部教学指导纲要、每学期教学及活动计划安排。
负责各俱乐部初、中、高级会员的考勤工作。
负责各俱乐部中、高级会员资质及素拓分值的审核工作。
负责各俱乐部举办的活动、赛事的申报、组织和管理工作。
三、俱乐部运行(一)项目设置拟成立16个体育俱乐部,分别为:篮球俱乐部、排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网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健美操俱乐部、武术俱乐部、跆拳道俱乐部、体育舞蹈俱乐部、瑜伽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健步走俱乐部、晨跑俱乐部、健身健美俱乐部、轮滑俱乐部、沙滩排球俱乐部。
俱乐部具体开设及规模将根据我校现有体育场馆设施以及师资情况,分阶段逐步推进落实。
(二)会员注册与管理1、俱乐部实行会员注册制管理。
**学院在校大学生根据自己喜好及运动技能水平自主选择注册俱乐部会员级别,一经注册,该学生即为俱乐部会员。
俱乐部会员级别分为初级会员、中级会员、高级会员三类。
2、原则上,一、二年级学生必须以初级会员的身份加入某项俱乐部,学生按时参加俱乐部教学活动。
OBE模式下的高校体育公共课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侯姝君;王彤;贾谊;苏转平;刘静涵
【期刊名称】《当代体育科技》
【年(卷),期】2024(14)12
【摘要】在当今高等教育领域,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正逐渐被广泛引入和应用。
该文首先探究了OBE及其实施架构,分析了OBE 的四大实施原则,并划定了5个实施OBE模式的关键要点,并从10个方面对成果导向教育与传统教育进行了比较,发现OBE模式在高校体育公共课教学中,可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成就表现。
最后,该文基于OBE模式对高校体育公共课教学改革划定了三大方向,包括从学科导向向目标导向转变、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以及从质量监控向持续改进转变。
【总页数】5页(P65-69)
【作者】侯姝君;王彤;贾谊;苏转平;刘静涵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7.4
【相关文献】
1.OBE理念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研究
2.OBE模式背景下综合性高校体育类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实践——评《“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思路研究》
4.OBE理念下高校体育教
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优化研究——以西安体育学院为例5.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实践--评《“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思路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共体育课程试点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体育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健康水平,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共体育课程试点改革。
二、试点改革的目标通过试点改革,旨在推动公共体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提高课程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三、试点改革的基本原则1.科学改革: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体育课程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改革探索。
2.多元发展: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内容和活动形式,满足学生兴趣和需求。
3.全面推进:将改革的思路和机制全面推进到体育课程的各个环节,确保改革的有效实施。
4.培养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习惯,倡导体育精神,塑造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1.完善教材体系:制定适应改革要求的公共体育教材,更新内容,提高质量,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
2.开展师资培训:加强公共体育课程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3.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调整体育课程的设置,注重兴趣培养和特长发展。
4.加强实践活动:扩大课外体育活动的覆盖面,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和竞赛训练机会。
5.强化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健康状况。
五、试点改革的实施步骤1.制定改革方案: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公共体育课程试点改革的具体方案和实施细则。
2.开展试点工作:各试点地区根据方案要求,积极组织试点工作,推进改革实施。
3.进行实施评估: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4.推广复制经验:在试点地区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改革成果。
六、改革的预期效果通过公共体育课程试点改革,预计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构建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新课改下的高校公共体育教材设计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也应当与时俱进。
公共体育教材是高校体育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设计好的公共体育教材是教学高效、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新课改下的高校公共体育教材设计。
一、课程目标公共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该体现学校文化和体育文化的特点。
在新课改下,我们应该更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健康水平,这也应该成为公共体育课程目标的核心。
此外,我们也应该注重职业技能与个人发展的平衡。
因此,公共体育课程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2)锻炼学生勇气、毅力、耐力、意志品质等硬实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等软实力;4)帮助学生建立全面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5)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知识,以便于今后的职业生涯和生活中使用。
二、课程内容公共体育教材的内容应该紧贴课程目标,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时也应该符合学校的体育文化。
在新课改下,公共体育教材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1)基础体育知识:让学生了解基础的体育知识,体育规则,技能等。
2)体育竞技:通过比赛或者其他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竞技的乐趣,同时锻炼他们的肢体协调性和意志力。
3)休闲体育:包括跑步,游泳,打球,健身等形式,让学生自由运动,轻松愉悦。
4)文化体育:加强学生对体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可以通过广场舞等文化娱乐形式,了解体育文化。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流程的核心,也是公共体育教材设计需要考虑的核心部分。
在新课改下,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2)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学习,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运动规则和技能;3)讲解式教学:直接叙述相关知识点,满足学生的专业知识需求;4)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达到学习目的。
DOI: 10.16655/ki.2095-2813.2304-1579-7149重庆市高校体育课程SPOC教学模式实证研究Array敖灿1祖雪亚2*李鹏飞2(1.重庆交通大学体育部重庆南岸400074;2.重庆工程学院通识学院重庆巴南400056)摘要:教育信息化问题研究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已经在大学理论型课程中展现出其优越性,但在大学体育课程这类实践型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把SPOC教学模式深度融入大学体育课程中,并进行实证研究;为大学体育课程SPOC教学模式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实证案例,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路径。
以重庆市3所本科院校的18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组(男45人,女45人)采用体育课程SPOC模式教学;对照组(男45人,女45人)采用体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教学。
通过实验法、数据分析法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对比研究,以验证两种模式在教学效果上的差异。
经实践证明,与体育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体育课程SPOC教学模式在体育理论知识、中高级体育技能、课后体育锻炼效果方面具有更优的教学效果;在基础体育技能、身体素质提升方面教学效果一致。
关键词:高校 体育课程 SPOC教学模式 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G807.4;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23)20-0051-06 Empirical Study on the SPOC Teaching Model of Colleg PhysicalEducation Courses in ChongqingAO Can1ZU Xueya2*LI Pengfei2(1.Sport Department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Nan'an, Chongqing, 400074 China;2.School of GeneralEducation,Chongqi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Banan, Chongqing, 400056 China) Abstract: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the current field of education.Blended teaching based on the SPOC teaching model has showed its superiority in theore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ut there are few application studies in practice-based courses such as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The SPOC teaching model is deeply integrated into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n empirical study is conducted, so as to provide an empirical case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SPOC teaching mode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rovide a new path for the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his article takes 180 students from three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in Chongqing as experimental subjec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5 males and 45females)is adopted the SPOC teaching mod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45 males and 45females) is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The learn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is conducted comparative research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data analysis method to verify the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项目名称:重庆市高校体育课程SPOC教学模式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1-GX-120);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对于新时代高校体育工作体系建设的启示研究,项目编号:22SKSZ043)。
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传统的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公共体育教学的质量,需要对公共体育教学进行改革。
二、目标1. 提高公共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在学校教学之外也能够自主开展体育锻炼。
2. 拓宽公共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3. 提高公共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参与度,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三、实施方案1. 更新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更新公共体育教学的内容,包括增加新型体育项目、运动技能的教学和实践、体育知识的普及等,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2.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教学、游戏化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3. 强化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设计和组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自主锻炼能力。
4. 加强师资培训对公共体育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5.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还要注重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度,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素养。
四、保障措施1. 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公共体育教学的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学设施和器材的更新和改善,为教学改革提供保障。
2. 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公共体育教学管理机制,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加强对教学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3.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加强对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关注度和支持度。
五、结语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够使公共体育教学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大同大学体育学院目录一、《公共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二、加强《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三、我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一)教学内容改革(二)教学方法改革(三)考核方式改革(四)师资队伍建设(五)教材建设(六)教学大纲四、实施计划五、《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附件:公共体育课一年级教学大纲……………………………………………附件:山西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办法…………………………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公共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公共体育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计划内的基本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完成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健身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公共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个性形成、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有机组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健康教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山西大同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宗旨是“育人为本、健康第一、培养能力、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体育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提高机体活动能力,树立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从而实现以下五项目标:.运动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健身锻炼计划或健身运动处方;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和较高的体育文化素质。
.运动技能:使大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办法,发挥自己的运动才能。
新课改下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1. 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从单一课程向跨学科整合转变:新课改强调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体育教育不再是孤立的一门课程,而是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将体育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从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转变:新课改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运动实践,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精神。
从注重结果向关注过程转变:新课改强调过程性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结果。
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应关注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程度、运动习惯养成、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传统教学方法向多元化教学方法转变:新课改倡导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和身体素质等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项目式教学、情境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从评价方式向综合性评价转变:新课改要求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的运动技能、运动习惯、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以及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1.1 新课改背景介绍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部门对于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的改革越来越重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体育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在这股改革浪潮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各地教育部门纷纷提出了新课程标准和教学改革方案。
2003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重庆大学公共体育课改革辅导材料
一、怎样查看体育课信息?
答:所有与体育课相关的通知信息以及课表、成绩等,请第一时间到“公共体育课管理系统”()查询,而不是到学校“重大教学”查询,超级课表不能关联本系统课表数据。
二、怎样选排课?
答:体育课首先要获得全校其它课程(包括实验教学)的选课数据后才能安排选课,所以往往要比其它课程的选课时间晚十几天,但我们获得数据后会马上安排体育课选课,体育课选课结束的第三天一般可以查看课表,切记:一定要到“公共体育课管理系统”查询。
三、选课后没选上怎么办?
答:先选后排必然存在由于某个时段选课人数太少不能开班的情况。
我们已经最大限度为同学们考虑,例如达到十几个人我们就开班。
有两个解决途径:1. 补选。
体育课课表上网的同时开通补选。
所以请在补选开通时间及时补选;2. 机动学习。
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自由时间,去所喜欢的运动项目教学班学习,但必须先征得任课老师同意,只要教学班人数不是太多,一般均会同意(我院已作要求)。
四、怎样上课?
答:按需预约上课是本次改革的特点,学生根据体育课目标管理的四个项目要求和自己的水平情况,决定如何预约学习(即决定是否需要学习,或者在哪个学期学习)。
预约学习以学期为单位,一旦预约成功后必须上课,否则按学校管理规定,3次无故旷课将取消本学期预约考试资格。
但如果在学习期间预约考试合格后,允许不参加本学期后续学习,请务必告知任课教师。
五、本学期没有预约学习可以参加预约考试吗?
答:可以。
但是如果已经预约学习成功了,则按上述第四点内容管理,目的是防止学生的随意性造成资源浪费。
六、预约学习项目与预约考试项目可以不一致吗?
答:可以。
七、怎样考试?
答:本次改革实行教考分离,采取预约考试的方式进行。
即在预约考试开放期间(通常为第2—17周每周四下午)学生根据各个项目的合格标准要求,可以参照老师的建议和自我评估,适时进行预约考试。
如果某项预约考试的人数太少,则可能预约不成功,只有再次预约。
重大老校区由于学生较
少,常常预约不成功,基于此,我们把每月的第二个周四定为无条件考试周,即无论多少人预约均予以考试。
考试结果当场宣布,成绩表需参考学生代表签名并存档。
注意:四项考试,每个项目只有两次免费预约考试机会,超过两次需缴费才能重新获得预约考试资格。
八、哪里能找到考试评分标准和考试办法?
答:在“公共体育课管理系统”主页的通知公告栏中能查到。
九、考试不及格怎么办?要重修吗?
答:本次改革成绩按两级评价即合格与不合格。
考试不合格不需要办理重修手续,可以继续预约学习或自学,达到项目水平要求后,再适时预约考试。
十、拟参加推免研究生的同学有什么成绩要求?
答:拟参加推免研究生的同学在第六学期结束前,四项考试必须全部合格,取得体育课的四个学分。
其他同学原则上在毕业前四项考试全部合格是可以的,但根据体育技能形成规律,一般在第四学期内完成体育课的目标是可行的,所以希望同学们尽早抓紧学习训练,早日通过体育课目标。
在这里强调并重申,对于任何年级和个人,考试中心都会坚持标准,希望同学们监督。
十一、怎么评教?
答:在评教开放期(通常在第四周后到期末),学生通过公共体育课管理系统进行。
评价设置“不满意”——“非常满意”四个等级。
在评教开放期,学生评教后可以根据对老师的态度变化,适时修改,评教结束时结果为最终结果。
如果没进行评教,则默认值为“满意”。
所以,希望同学们积极评教,准确表达你们的意愿。
十二、不能上体育课怎么办?
答:如果是短期不能上,那么等身体恢复正常后再预约学习和考试;如果是一直不能上,则可申请免修,成绩按“因病免修”显示。
申请免修必须持校医院证明,并有主管院长签名。
十三、训练课怎么开?
答:训练课是针对基础较差且希望得到更多训练机会的学生开设的课余训练。
原则是学生自愿,适当收费(按项目收费),直至学会。
教练遴选原则是认真负责,评价良好(以学生评教数据为准),水平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