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吲哚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简介_孙微微
- 格式:pdf
- 大小:642.97 KB
- 文档页数:4
常见吲哚合成反应汇总旧文重发,温故知新一、2-叠氮基-3-芳基丙烯酸酯环合合成2-羧酸吲哚衍生物通过叠氮基乙酸酯与芳香醛缩合可以得到 2-叠氮基-3-芳基丙烯酸酯,其加热环合生成吲哚2-羧酸酯衍生物,一般而言只有富电子的芳环(带推电子苯环,呋喃,噻吩,吡咯)可通过该方法环合。
由于反应放出氮气,在环合时一定要严格控制2-叠氮基-3-芳基丙烯酸酯滴加速度及反应瓶敞口,否则很容易喷发出来。
(Hemetsberger indole synthesis)二、Bartoli吲哚合成反应1989年,意大利化学家G. Bartoli等人报道了取代硝基苯和过量的格氏试剂在低温下反应,然后在水溶液中后处理得到取代吲哚,邻取代的硝基苯产率很高。
由邻取代的硝基苯(或亚硝基苯)和烯基格氏试剂制备7-取代吲哚的反应被称为Bartoli吲哚合成法。
在这反应被开发之前,其实有很多用于合成吲哚骨架的类似反应,如Leimgruber-Batcho吲哚合成,在这些反应中,确唯独没有一种能够合成7位取代吲哚的反应,此反应是制备 7-取代吲哚的较好方法。
Bartoli 吲哚合成的优点在于这个反应可以在碳环和杂环上都引入取代基。
三、Batcho–Leimgruber吲哚合成反应邻硝基甲苯类化合物和甲酰胺缩醛(如DMFDMA)缩合得到trans-β-二烷基胺基-2-硝基苯乙烯,接着还原得到吲哚类化合物的反应。
此反应原料邻硝基甲苯(衍生物)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因此常用作Fischer吲哚合成的替代方法。
还原方法一般通过加氢,但当分子内有敏感官能团(比如:Br,I都可或烯烃等)存在时可通过化学还原如:NH2NH2-RaneyNi, 铁粉,TiCl3, 锌粉还原得到吲哚。
四、Bischler–Möhlau吲哚合成反应α-芳胺基酮和过量的芳香胺环化得到2-芳基吲哚的反应。
五、Cadogan–Sundberg吲哚合成Cadogan反应是指邻硝基苯乙烯1或邻硝基芪类化合物和亚磷酸三酯或三烷基膦反应生成氮宾2,接着环化生成吲哚3的反应。
吲哚一词来源于印度的英文单词(India ):在十六世纪从印度进口的蓝色染料被称作靛篮。
将此染料化学降解可得到氧化的吲哚-吲哚酚和羟基吲哚。
吲哚在1866年通过在锌粉作用下蒸馏羟基吲哚第一次被制备出来。
吲哚可能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杂环化合物。
色氨酸是必需的氨基酸,也是大多数蛋白质的组成部分。
它还可作为各种色胺、吲哚和2,3-二氢吲哚的生物合成前体。
2N H NH 2在动物中,存在于血液中的5-羟基色胺(5-HT )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心血管和胃肠道中也起很大作用。
结构类似的激素褪黑素被认为能控制生理功能的昼夜节律。
NNH 2OH N H NHAcCH 3O植物王国中色胺酸衍生物包括3-吲哚基乙酸,它是一种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激素;以及大量不同结构的二级代谢产物-吲哚类生物碱,这一类化合物由于其有效的生理活性被广泛作为药物使用。
吲哚的结构单元也大量出现在许多人工合成的药物中,如具有消炎镇痛作用的环氧酶抑制剂吲哚美辛,止吐作用的5-HT 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等。
NCH 3CH 3OOClCOOHNHON NMe由于吲哚在天然产物全合成和药物合成中的重要性,有机合成领域不断有大量关于吲哚环的全新合成方法和改进方法出现,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系统的合成框架,以下是一些目前可行的最重要的合成方法及示例。
1.通过醛和酮的苯腙的制备方法 (1) Fischer 合成法Fischer吲哚合成法发明于1883年,利用苯腙在酸或Lewis酸催化下通过重排反应,亲核关环,再消除氨而形成吲哚环N H NCH3NHPh1事实上,有时将醛或酮与苯肼在乙酸中一起加热即可发生“一锅煮”的反应2,生成的苯腙可不经分离直接发生重排反应。
甲基苯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及三氯化磷都可有效地催化环化反应,有时在室温或更低的温度下反应也可进行3。
苯环上的供电基能提高Fischer环化反应的速率,而吸电基则降低反应速率。
但带有硝基的苯腙在合适的酸和反应条件下也可较好地发生反应,如甲苯与多聚磷酸的两相混合物4或三氟化硼的乙酸溶液5。
硕士学位论文M.D.Thesis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Study on 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Indolederivatives指导教师:李春新西北师范大学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2013年5月May,2013Study on 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IndolederivativesChen Lifu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论文题目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姓名陈立福学号2010210943专业名称有机化学答辩日期2013.5联系电话139********E_mail303709070@通信地址(邮编):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古城坪1号,甘肃省化工研究院,730020备注: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一章文献综述 (1)1.1前言 (1)1.2吲哚及其衍生物的用途 (2)1.3吲哚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3)1.3.1Fischer合成法 (3)1.3.2Reissert合成法 (6)1.3.3Batcho-Leimgruber吲哚合成法 (8)1.3.4Madelung合成法 (8)1.3.5Bischler合成法 (9)1.3.6邻-炔基芳胺和N-(磺)酰基及其衍生物合成法 (10)1.3.7Nenitzescu合成法 (11)1.3.8苯环、吡咯环合成吲哚的方法 (11)1.3.9分子内Heck环化合成法 (13)1.4吲哚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5)1.4.1吲哚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5)1.4.2吲哚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17)1.5小结 (18)参考文献 (19)第二章2,3,4,5-四氢-5-甲基-1H-吡啶并[4,3-b]吲哚-1-酮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27)2.1引言 (27)2.2实验仪器和试剂 (28)2.2.1实验试剂 (28)2.2.2实验仪器 (29)2.3实验部分 (30)2.3.1N-亚硝基甲基苯胺(2)的合成 (30)2.3.2N-甲基-2-苯肼(3)的合成 (30)2.3.3丙二酸单乙酯(4)的合成 (31)2.3.4乙基-3-((3-乙氧基-3-羰基丙基)氨基)-3-羰基丙酸酯(6)的合成.312.3.53-(甲酯基(甲氧羰基))-4-羰基-1,4,5,6-四氢吡啶-2-醇酸钠(7)的合成 (32)2.3.62,4-哌啶二酮(8)的合成 (32)2.3.75,6-二氢-4-(N-甲基-2-苯肼)-2(1H)-吡啶酮(9)的合成 (32)2.3.82,3,4,5-四氢-5-甲基-1H-吡啶并[4,3-b]吲哚-1-酮(10)的合成(Fischer吲哚合成) (33)2.3.92,3,4,5-四氢-5-甲基-2-[(5-甲基-1H-味唑-4-基)甲基]-1H-吡啶并[4,3-b]吲哚-1-酮盐酸盐(盐酸阿洛司琼)的合成 (33)2.4结果与讨论 (34)2.4.1中间体5,6-二氢-4-(N-甲基-2-苯肼)-2(1H)-吡啶酮(9) (34)2.4.2中间体2,3,4,5-四氢-5-甲基-1H-吡啶并[4,3-b]吲哚-1-酮(10) (35)2.4.3结论 (35)2.5产物的光谱数据 (36)部分化合物表征谱图: (38)参考文献 (46)第三章2-甲酸吲哚的合成 (48)3.1引言 (48)3.2实验仪器和试剂 (48)3.2.1实验试剂 (49)3.2.2实验仪器 (49)3.3实验部分 (49)3.3.1邻硝基苯丙酸乙酯的合成 (49)3.3.2吲哚-2-甲酸乙酯的合成 (50)3.3.32-甲酸吲哚的合成 (50)3.4结果与讨论 (50)3.5产物的光谱数据 (50)部分化合物表征谱图 (53)参考文献 (58)第四章5-硝基吲哚的合成 (59)4.1引言 (59)4.2实验仪器和试剂 (59)4.2.1实验试剂 (59)4.2.2实验仪器 (60)4.3实验部分 (60)4.3.12-磺酸钠吲哚啉的合成 (60)4.3.2N-乙酰基-2-磺酸钠吲哚啉的合成 (61)4.3.35-硝基吲哚的合成 (61)4.4实验结果和讨论 (61)4.4.1pH值对2-磺酸钠吲哚啉(SIS)收率的影响 (61)4.4.2水量对2-磺酸钠吲哚啉(SIS)收率的影响 (62)4.4.3反应温度对2-磺酸钠吲哚啉(SIS)收率的影响 (63)4.4.4pH值对生成5-硝基吲哚收率的影响 (64)4.4.5反应时间对生成5-硝基吲哚收率的影响 (65)4.4.6反应温度对生成5-硝基吲哚收率的影响 (66)4.5小结 (67)4.6产物的光谱数据 (68)部分化合物表征谱图 (69)参考文献 (71)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文章 (74)致谢 (75)吲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由于其特有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医药,香料,染料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