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作业7(参考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8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实验一:魔法饮料材料:透明杯、水、溶液A(酸性溶液)、溶液B(碱性溶液)、红、蓝、黄三种食用色素实验步骤:1. 在透明杯中倒入一杯水。
2. 将红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3. 将蓝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4. 将黄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5. 分别将溶液A和溶液B滴入不同的杯中,观察颜色变化。
参考答案:1. 当加入红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红色。
2. 当加入蓝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蓝色。
3. 当加入黄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黄色。
4. 当将溶液A滴入杯中时,若溶液A为酸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不变;若溶液A为碱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5. 当将溶液B滴入杯中时,若溶液B为碱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不变;若溶液B为酸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实验二:水的沸点材料:温度计、烧杯、火源、水实验步骤:1. 将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
2.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
3. 将烧杯放置在火源上,用火加热水。
4. 在水受热的过程中,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参考答案:1. 当水开始受热时,温度会逐渐上升。
2.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
3. 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直到水完全蒸发。
4. 实验结果表明,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
实验三:电流的传导材料:电池、导线、小灯泡、图钉、纸夹实验步骤:1. 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用导线连接起来。
2. 在导线的末端连接小灯泡。
3. 用图钉将另一端的导线固定在纸夹上。
4. 等待片刻,观察小灯泡是否亮起。
参考答案:1. 当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被导线连接后,电流开始传导。
2. 如果小灯泡亮起,则说明电流成功通过导线传导到小灯泡,小灯泡发出光亮。
3. 如果小灯泡不亮或闪烁,说明电流无法正常传导,可能是导线接触不良或电池电量不足所致。
通过以上的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班级学号姓名第八章生物氧化作业及参考答案一. 填空1.生物氧化有3种方式:____ _____、______ _____和______ ____ 。
2.生物氧化是氧化还原过程,在此过程中有______ ___、_____ ____和____ ____ 参与。
3.原核生物的呼吸链位于__ _______。
4.G0'为负值是_________反应,该反应可以_________进行。
5.△G0'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式为_________,当Keq=1时,△G0'为_________。
6.生物分子的E0'值小,则电负性_________,供出电子的倾向_________。
7.生物体内高能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
8.细胞色素c的辅基是____ _____与蛋白质以_________键结合。
9.在无氧条件下,呼吸链各传递体都处于_________状态。
10.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磷酸甘油与苹果酸经穿梭后进人呼吸链氧化,其P/O比分别为_____和_____。
12.举出三种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举出4种生物体内的天然抗氧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生物氧化是_________在细胞中_________,同时产生_________的过程。
16.反应的自由能变化用_________表示,标准自由能变化用_________表示,生物化学中pH 7.0时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则表示为_________。
17.高能磷酸化合物通常指水解时______ ___的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___ ____,被称为能量代谢的__ _______。
数学建模作业7&8基本实验解:(1)根据题意使用interval estimate()函数进行区间估计,编写R程序如下:X <- c(1067,919,1196,785,1126,936,918,1156,920,948)interval_estimate(X)运行结果为:mean df a b1 997.1 9 902.9965 1091.203根据运行结果可知,这种灯泡的使用寿命的均值为997.1小时,置信系数为0.95的置信区间为[902.9965,1091.203],因此这批灯泡中大约95%的灯泡至少使用902.9965小时。
(2)编写R程序如下:pnorm(1000,mean(x),sd(X))运行结果为:[1] 0.5087941根据运行结果可知,这批灯泡能够使用1000小时以上的概率为50.87941%。
解:题中给出了正常男子的血小板计数均值为μ0=225×109/L。
我们可以假设血小板的计数分布服从正态分布。
那么从事油漆作业工人的血小板计数就是均值μ和方差σ2未知的正态分布。
可以根据题中给出的20名男子的血小板计数值,估计出从事油漆作业工人的平均血小板计数值μ1。
然后对比正常男子和从事油漆作业男子的血小板计数值,来判断油漆作业对人体血小板计数是否有影响。
这里可以使用函数t.test()做单个正态总体的单边检验。
假设H0:μ1<μ0,H1:μ1>μ0。
编写R程序如下:X<-c(220,188,162,230,145,160,238,188,247,113,126,245,164, 231,256,183,190,158,224,175)t.test(X, alternative = "greater", mu = 225)运行结果为:One Sample t-testdata: Xt = -3.4783, df = 19, p-value = 0.9987alternative hypothesis: true mean is greater than 22595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175.8194 Infsample estimates:mean of x192.15由运行结果可知,p-value=0.9987>0.05,不能拒绝原假设,接收H0,即认为油漆作业工人的血小板计数均值小于正常男子的血小板计数均值。
实验I-7:乙酸异丁酯的合成及折光率测定
姓名:学号:所在学校:提交作业日期:
实验操作误差分析:
1.如果浓硫酸添加过程中没有冷却或添加过快,会对加热反应造成什么影
响?
2.如果反应装置没有使用分水器,会对产物产量有什么影响?
3.如果分水器中分出理论出水量时即停止反应,会对产品产量有什么影
响?
4.请从操作层面分析如果产品产量偏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作业要求:
1.每完成一个实验的网络学习,向实验主讲教师提交作业;
2.采用WORD文稿形式完成作业内容,向老师邮箱提交作业;
3.提交作业后及时与主讲老师沟通交流。
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
实验1: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
题目:
设计一个实验,演示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
答案:
1. 准备配制醋酸(酸性)和氢氧化钠(碱性)的溶液。
2. 将醋酸溶液倒入一个试管中。
3. 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另一个试管中。
4. 缓慢地将氢氧化钠试管中的溶液滴加到醋酸试管中,并观察实验过程。
观察现象:
醋酸溶液变得逐渐淡化,直至无色,同时放出一些气泡。
解释:
这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
醋酸(酸性)和氢氧化钠(碱性)反应生成乙酸盐和水。
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OH-)与醋酸中的氢离子(H+)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2:金属与酸反应的观察
题目:
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
答案:
1. 准备盐酸溶液。
2. 分别取小块铁、镁和锌金属。
3. 将每种金属依次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4. 分别将少量盐酸加入每个试管中,并观察实验过程。
观察现象:
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并放出一种特殊的气味;镁与盐酸反应同样产生气泡,但反应更激烈;锌与盐酸反应同样产生气泡,但反应比镁慢一些。
解释:
这是金属与酸的反应。
盐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可以与酸中的氢离子(H+)反应,产生盐和氢气。
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速度和反应强度有所不同。
以上是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实验作业7
【实验步骤】
【任务1】查看Linux系统中的文件系统
1.使用命令查看文件/etc/fstab,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记录:(此处为示例,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可以增减行。
)
参考命令:cat /etc/fstab 或less /etc/fstab
2.使用命令查看文件/proc/filesystems,查询并记录当前系统内核支持的文件系统(不包括虚拟文件系统)。
参考命令:cat /proc/filesystems或less /proc/filesystems
【任务2】磁盘分区和配置
注意:一块硬盘可分最多4个分区号(除主分区外,最多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
扩展分区可分为多个逻辑分区(逻辑分区号只能从5开始)。
1、创建分区及文件系统并挂载
1)给虚拟机添加一块硬盘(磁盘空间为1GB)
2)查看新硬盘
fdisk –l(显示类似下面结果,/dev/sdb是添加的第二块硬盘。
)
3)给新硬盘分区,创建1个大小为100M的主分区sdb1和一个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上创建逻辑分区sdb5,大小为100M。
(截图显示)
分区完成后可以查看分区结果,效果如下图所示。
4)为分区创建ext4文件系统,如果不支持ext4,则创建ext3文件系统。
执行如下命令即可:
mkfs.ext4 /dev/sdb1
mkfs.ext4 /dev/sdb5
5)用debugfs查看分区的信息
命令语法参见实验6(或使用帮助),效果如下图所示。
下图为/dev/sdb1的信息:
下图为sdb5的磁盘信息:
6)创建文件目录/home/demon, /home/backup
命令如下:
mkdir /home/demon /home/backup
7)将/home/demon目录装载到格式化成ext4文件系统的/dev/sdb1分区,将/home/backup目录装载到格式化成ext4文件系统的/dev/sdb2分区。
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sdb1 /home/demon/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sdb5 /home/backup/
8)查看新的文件系统
效果如下图所示:
2、在/home/demon下创建如下目录和文件
命令及效果如下图所示:
3、备份与压缩
打包及压缩示意图如下:
4、重启系统
1)查看目录/home/demon 和/home/backup,其下的文件还在吗?为什么?
答:不在了,因为重启系统将导致挂载的文件自动卸载。
2)修改/etc/fstab文件,以实现文件系统自动挂载。
(重启系统验证是否挂载成功)
验证只需要查看目录/home/demon、/home/backup下是否自动挂载成功,自己验证。
3)解压demon.tar.gz文件。
5、卸载文件系统
【问题与思考】
1、假定kernel支持vfat分区,下面哪一个操作是将/dev/hda1,一个Windows分区加载到/win目录?()
A、mount -t windows /win /dev/hda1
B、mount -fs=msdos /dev/hda1 /win
C、mount -s win /dev/hda1 /win
D、mount –t vfat /dev/hda1 /win
2、基于MBR制式的硬盘分区,最多可以有()个主分区和扩展分区。
A、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共三个,一般扩展分区只有两个
B、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共三个,一般扩展分区只有一个
C、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共四个,一般扩展分区只有一个
D、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共四个,一般扩展分区只有两个
3、对文件进行归档的命令为()。
A.dd
B.cpio
C.gzip
D.tar
4、将光盘CD-ROM(hdc)安装到文件系统的/mnt/cdrom 目录下的命令是()。
A.mount /mnt/cdrom
B.mount /mnt/cdrom /dev/hdc
C.mount /dev/hdc /mnt/cdrom
D.mount /dev/hdc
5、将光盘/dev/hdc 卸载的命令是()。
A.umount /dev/hdc
B.unmount /dev/hdc /mnt/cdrom
C.umount /mnt/cdrom
D.unmount /mnt/cdrom /dev/hdc
6、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B.实现虚拟存储
C.提供外存的读写速度
D.用于存储系统文件
7、在文件系统中,用户以()方式直接使用外存。
A.逻辑地址
B.物理地址
C.名字空间
D.虚拟地址
8、在下列文件的外存分配方式中,不利于文件长度动态增长的文件物理结构是()。
A.连续分配
B.链接分配
C.索引分配
D.以上都不对
9、文件系统中,使用()管理文件。
A.堆栈结构
B.指针
C.目录
D.页表
10、文件系统是指()。
A.文件的集合
B.文件的目录集合
C.实现文件管理的一组软件
D.文件、管理文件的软件及数据结构的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