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患有大便出血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2
常见病自测-常见症状辨病-出血-便血辨病消化道出血时,血从肛门排出,色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色、或粪便带血,称为便血。
1.便血发病原因(1)上消化道疾病凡是能引起呕血的上消化道疾病包括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均能引起便血,详见呕血。
(2)小肠疾病肠结核、局限性肠炎、小肠肿瘤、小肠血管瘤、血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3)结肠疾病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癌、结肠息肉、结肠血吸虫病等均可引起便血。
(4)直肠疾病直肠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直肠癌。
(5)肛管疾病痔、肛裂、肛瘘等可引起便血。
(6)传染病与寄生虫病流行性出血热、重型肝炎、伤寒与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钩虫病等。
(7)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亦可引起便血。
(8)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C缺乏症、维生素K缺乏症。
2.便血颜色辨病(1)暗红色或柏油样便所谓柏油便是指大便色黑而表面光泽,如柏油一样。
暗红色血便或柏油便提示食道、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疾病引起出血。
其便血颜色呈暗红或柏油便是因为红细胞破坏后形成的硫化铁。
(2)暗红或鲜红色血便提示下消化道出血。
当小肠出血量多,排出较快时,则便血呈暗红色、甚至呈较鲜红的稀便。
结肠、直肠、肛管疾病,由于血液停留于肠内时间较短,往往排出鲜红色或较鲜红的血便。
3.便血的季节辨病(1)夏秋便血夏秋季节突然便血多见于伤寒和副伤寒。
(2)秋末春初便血秋末春初便血伴胃脘刺痛、灼痛、恶心、呕吐多见于消化性溃疡出血。
4.便血年龄辨病(1)儿童少年便血多见于肠套叠、直肠息肉、Meckel憩室炎与溃疡。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钩虫病等。
(2)青壮年便血应多注意消化性溃疡、肠结核、局限性肠炎、伤寒与副伤寒、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3)中老年便血应考虑结肠或直肠癌、肝硬化、胃癌、缺血性结肠炎。
5.便血伴随症状辨病(1)伴发热便血伴发热(应注意急性传染病、恶性肠肿瘤、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局限性肠炎)。
便血的症状
身体存在的一些病症都有一定的症状,症状不一,存在的问题也就不一样,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便血有哪些症状吧!
胃肠湿热:大便下血,一般表现为唇干口燥,喜欢喝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新世纪肛肠医院的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如有便血的症状可千万不能够忽视,便血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开始,如果能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的话,就免去了许多的痛苦,治疗起来也不难。
拖到最后也可能会转化为晚期直肠癌就很严重了。
怎样预防便血
⏹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和治疗便秘适量吃些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白
菜、菠菜等,水果以香蕉为最佳。
每天早晨饮适量凉开水,吃好早餐,有助于排便;
⏹生活有规律,每日定时排便,保持肛门周围清洁,排便时不要久蹲不起或过分用力;
⏹适当参加一些体力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
⏹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劳逸结合,切忌劳累过度或者久坐、久立、久行等,长时间的一个姿势不利于血液
循环。
⏹加强肛门锻炼,主动收缩肛门,放松后再收缩,连续3次,每日3-7次。
痔疮和直肠癌便血怎么辨别
不少的人们在生活中都可能会出现便血的现象,便血的话就要及时的判断,看自己是因为痔疮的原因便血,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引起的便血,直肠癌也是会引起便血的,所以患者一定要区分清楚。
那么痔疮和直肠癌便血怎么辨别?
痔疮和直肠癌便血怎么辨别?
1、便血颜色:痔疮造成的便血颜色鲜红,便纸粘血,或排便时(便前、便时、便后)滴血、喷血;因肠道肿瘤出血主要是大便摩擦所致,所以多数粘在大便表面,或混在大便里,血色暗红,并含有黏液,呈黏液状血便,有时仅为大便表面粘血迹,但便血的现象并不一定每次都发生。
2、大便形状:痔疮患者一般不会有大变化;肠癌患者常出现排稀烂便,大便变细或有沟槽痕迹的情况也较多见。
3、排便习惯:痔疮患者一般排便习惯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肠癌患者大便次数明显增多,而且时间拉长,实际上是由于肠道受肿瘤脱落物的刺激,令患者老有便意感,老觉得未排尽所致。
如何判断是直肠癌还是痔疮?
报道指出,大约有九成直肠癌在发病初期被误诊为“痔疮”,这与两种病都同样会出现便血、排便困难并有脱落物等症状有关,若光凭此症状和大便化验,缺乏经验的普通医生确实难以辨清病人到底患的是哪一种疾病。
长时间大便出血,分不清到底是痔疮还是存在肠道癌变风险者,应到医院做直肠指检或肠镜检查及早确诊,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特别是那些有家族史的朋友,更要定期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情。
出现了长期便血的现象后,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尽早的去当地正规的医院接受检查和诊断,避免延误了疾病的治疗时机。
以上就是关于“痔疮和直肠癌便血怎么辨别?”的相关介绍,患者在治疗疾病期间一定要做好检查和护理工作。
一般来说,少量便血一般来源于肛门及直肠、乙状结肠疾病,如内痔、肛裂、息肉、恶变等;大量便血多见于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结肠炎、大肠血管瘤、结肠血管扩张症以及痔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等。
大便便血主要症状注意有以下几个方面:
成都新世纪肛肠医院专家提醒说,不同的便血症状预示着不同的肛肠疾病,临床上,根据便血情况的不同,就可以预判出一些肛肠疾病。
一、出血呈点滴状或喷射状;可能疾病:内痔
二、血附于粪便表面或手纸染血,出血量少,如出血较多,血液在肠腔内贮留,排出时可呈黑色、暗红色或有血块;可能疾病:肛裂
三、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
可能疾病:直肠、结肠息肉
四、出血混有黏液或呈脓血便,伴有腹痛、发热、便频等。
可能疾病:溃疡性结肠炎
五、血色鲜红或暗红,呈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常出现脓血便并伴有肛门直肠下坠、消瘦、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可能疾病:直肠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出现便血要做什么检查
导语:一般我们上厕所时,发现出现便血,并不会太在意,以为是最近上火了,才导致便血的出现。
那么,出现便血真的仅仅是上火而已吗?其实出现便血
一般我们上厕所时,发现出现便血,并不会太在意,以为是最近上火了,才导致便血的出现。
那么,出现便血真的仅仅是上火而已吗?其实出现便血时,各位朋友就要注意了,有可能是因为痔疮,肠胃出现问题引起的。
所以出现便血时最好出医院做一下检查,那么出现便血要做什么检查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便血需要做哪些检查,肛门镜检查。
当患者出现便血时,一定要找到出血灶,不能因为病人便鲜血,简单做一下指诊触及内痔,就断定是痔出血,而应做肛门镜检查,确定痔粘膜是否有出血点或出血倾向。
便血需要做哪些检查,肛门指诊。
肛指是便血体验中不可缺少的项目。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肠癌,其中直肠癌占60%,而直肠癌又多位于直肠下段,约有70%的直肠癌,可以通过直肠指诊触及,是及时发现直肠癌的一种可靠而又简便的方法。
若扪及肿物及指套染血或脓血,则应考虑直肠癌、息肉病等。
便血需要做哪些检查,化验检查分析
(1)纤维结肠镜检查:下消化道出血,除了明确的肛裂、痔疮出血以外,其他部位的出血病灶,一般都需要通过纤维结肠镜检查来确诊。
对于肠腔粘膜表面的病变,诊断率很高。
(2)粪便检查:对于粘液血便的患者,应检查便常规,镜检阿米巴原虫、血吸虫卵。
怀疑感染性肠病者,应做粪便细菌培养查找致病菌,以便针对致病菌选择抗菌药物。
(3)血及骨髓检查:便血的患者,若伴有全身性皮下出血及其他部位。
便血气不摄血中医辨证依据
便血是指排便时出现血液,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
在中医理论中,便血被归为“血痹”范畴,表示血液在脉络中不畅通,导致血液循环不正常。
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便血的辨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血分外溢证:主要症状为大便出血鲜红,血量较多,伴有便秘、大便干燥、舌苔黄腻等症状。
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热毒蕴结于大肠,导致大肠血管破裂出血。
治疗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通络止血。
2. 血瘀症状:主要症状为大便出血暗红,血量较少,伴有腹痛、舌质紫暗、脉弦等症状。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导致的便血。
治疗方法主要是活血化瘀,舒经止血。
3. 脾胃虚弱证:主要症状为大便出血色暗,血量较少,伴有腹胀、食欲不振、舌苔薄白等症状。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导致的便血。
治疗方法主要是健脾益气,补血止血。
4. 寒凝血滞证:主要症状为大便出血颜色暗紫,血液凝固,伴有腹痛寒冷、舌质紫暗、脉沉紧等症状。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寒邪侵袭,血液凝固导致的便血。
治疗方法主要是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辨证需要结合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分析,确诊后再进行治疗。
同时,便血是一种症状,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如肠道炎症、痔疮、肿瘤等。
如果出现便血,建议及时就医,确诊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大便隐血试验方法
大便隐血试验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用于检测大便中是否有隐血存在,以及是否存在肠道出血的情况。
以下是常见的大便隐血试验方法:
1. 基于过氧化物酶(POCT)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大便隐血试验方法。
该方法使用一种叫做过氧化物酶的物质来检测大便样本中的血红蛋白。
这种方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可以在医院、诊所等现场进行。
2. 化学试剂法:利用一种叫做古氏试剂的化学试剂来检测大便中的血红蛋白。
在这种试验中,将试剂添加到大便样本中,如果有血红蛋白存在,则试剂会呈现出蓝色或绿色。
3. 免疫学试验法:这种方法使用特异性抗体与大便中的人类血红蛋白结合,从而检测出大便样本中是否有血红蛋白存在。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实验室进行,并且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大便隐血试验都需要通过收集新鲜的大便样本进行。
在收集样本之前,应避免食用特殊饮食或药物,以免对结果产生影响。
同时,在进行大便隐血试验之前,还应咨询医生,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操作。
大便出血鲜红不疼引言大部分人都会经历过一些健康问题,其中一种常见的问题就是大便出血。
大便出血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中之一就是大便出血鲜红但不伴随疼痛。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肠道出血引起的,但同时也可能有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大便出血鲜红不疼的原因、可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常见症状和原因大便出血鲜红但不伴随疼痛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症状,许多人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
虽然大便出血的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可能原因:1.肛裂或肛门疣:肛裂是指肛门周围皮肤或黏膜发生裂口,通常是由于硬便便势或过度用力排便引起的。
这种情况下,大便中的鲜红血液是由于裂口引起的。
2.肠道炎症:肠道炎症是指胃肠道受到炎症引起的损害。
例如,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可导致肠道出血。
3.肠息肉:肠息肉是肠道内突出的肿块,通常是良性的。
当肠息肉受到损伤或溃疡时,可能会引起大便出血。
4.肠道感染:某些肠道感染(如细菌感染或寄生虫感染)可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并出血。
5.出血性疾病:某些疾病,如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可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从而引起大便出血。
6.肠道肿瘤: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可能会导致大便出血,尤其是在肿瘤位置较低的情况下。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只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具体情况需要进行专业的医学诊断。
诊断和治疗如果出现大便出血鲜红不疼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的诊断。
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一些步骤来确定出血的原因:1.病史询问:医生将询问患者的大便情况、是否有其他症状以及个人和家族病史。
2.身体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肛门检查并检查腹部是否有异常。
3.实验室检查: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血液检查、大便常规检查、肠道感染的检测等。
4.影像学检查: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超声波、CT扫描或结肠镜等检查来查看肠道病变情况。
一旦确诊大便出血鲜红不疼的原因,医生将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具体治疗措施取决于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药物治疗:根据具体疾病范围,医生可能会开具适当的药物来治疗炎症、感染等。
大便隐血的检测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医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病人,患者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有这样的一个病例,一位40岁的女性,偏瘦,脸色有些暗沉,该患者对医生描述了自己近期所表现出的一些症状,最近一直在拉肚子,每天四到五次,并询问医生这是怎么回事?医生对患者进行询问后发现:患者大便经常呈红色,且这种现象持续有1个月左右。
于是医生让患者进行了大便隐血检测,发现大便隐血检测结果为阳性,查出了肉眼看不到的血。
于是医生又安排了患者做肠镜检查,最后根据检查结果发现是:结肠癌。
许多人认为便血可能只是痔疮,忍一忍或者自己吃点药就好了,但是便血可能是机体器官病变的反映,我们不能忽视。
如今临床对大便隐血检测的方法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大便隐血的检测方法。
一.什么是大便隐血大便隐血是指胃肠道中可能有出血的症状,但是出血的量极少,所以大便的颜色并不是肉眼可见的血色,需要进行常规的大便化验检查——大便隐血试验。
此化验利用患者排泄出的粪便进行检测是否有红细胞或者是血红蛋白。
通过检测可以判断是否有出血现象。
如果大便隐血检验出现结果为阳性,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并且服用相关的药物尽早治疗。
严重的还需要做胃肠镜检查,从而及早发现疾病,在良性时期积极治疗疾病。
二.引起大便隐血的原因1.胃肠疾病所致有胃溃疡,胃癌等疾病的患者肠胃功能不好,可能出现大便隐血的现象,严重的患者可能会有大出血的便血现象。
2.消化道出血结肠炎,结肠息肉,肠癌等胃肠疾病都是引起大便隐血的原因。
因为隐血都是长期少量多次出现的,所以患者一般都会出现轻度或者是重度的贫血症状。
3.痔疮痔疮是便血最常见的原因,出血量可大可小,可以自己进行治疗。
有一定的周期性。
出现痔疮时使劲,可能会出现肛门疼痛,还可能有肛裂。
这也是引起大便隐血的原因。
4.饮食影响比如有些食物中含有亚铁离子的成分,可能引起大便隐血;比如正在服用铁剂治疗贫血的患者;服食了含有动物肝脏的食物等都可能引起大便隐血结果出现阳性。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大便出血
大便出血,原因比较多,应该结合临床症状做相关检查,如大便常规、潜血试验、肿瘤标志物、钡餐透视、胃镜、肠镜等。
大便出血即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如何诊断大便出血,一般认为消化道出血量在50毫升以上即可出现黑便。
由于血红蛋白中的铁在肠管内与硫化物相结合而生成硫化铁,故大便呈柏油样黑色。
呕血者多有黑便。
得了便血怎么办,了解一些便血症状好更有效的治疗便血。
大便出血的诊断误区
(1)子宫发育不良、位置不正或畸形等病变,就可能造成错经。
(2)祖国医学有出走于大肠,经血错行或“经前便血”、“瞎经”之说。
(3)脾虚不能统血,肝虚不能藏血,肾虚摄纳无权,胞宫之血错长。
便血的自我检测
1、一般来说如果大便呈柏油状或呈黑红色,出血部位多在于上消化道。
如果血色红,则多是下消化道疾病出血。
2、痔疮--便血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和,出血量可大可小。
3、肛裂--引起的便血在临床也是较常见的,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血,便后有肛门剧烈痛疼。
4、直肠癌--引起的便血与痔疮出血最为相似。
便血呈鲜红色,成滴状附于大便表面。
晚期伴有肛门直肠下坠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数增加,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5、直肠、结肠息肉--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一些患者在大便的表面带沟槽。
6、溃疡性结肠炎、痢疾--引起便血,多半混有粘液或呈脓血便,并伴有下腹痛、发热、便频及里急后重等症。
大便出血的常规检查
大便出血发生时,不应再用力排便,那么就可以暂时止血,然后应立即到医生处检查是因那种情况出血,方法有几种:
如是肛裂,因在肛门外围,所以医生会直接观察。
用窥肛器放入肛门检查,看有否内/外痔组织外露。
用内窥镜检查整条肠道,可看到会否有结肠恶变或息肉的存在。
原文链接:/dbcx/2012/1229/105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