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人口容量
- 格式:ppt
- 大小:1.99 MB
- 文档页数:49
人口的合理容量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一)、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二)、环境人口容量1、定义:环境人口容量是指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对该定义的理解:这一概念是基于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事实和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矛盾是益尖锐的背景条件下提出的。
该定义的几层意思:⑴分析环境人口容量,应针对具体的时期。
⑵整个环境中的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生活文化消费水平以及地区开发程度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⑶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利用的资源、技术,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国外或外地区的。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尽管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是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补充补充一: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1、如何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进行估计⑴要考虑环境的地域范围的大小。
环境地域范围越大,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就越多;反之则少。
⑵要考虑地域内自然环境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自然条件越优越,自然资源越丰富且可再更新能力强,环境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就越多;反之则少。
⑶要考虑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口生活水平。
人们生活水平高,消费水平也就越高,则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就少。
所在资源消费水平一定的条件下,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就要把人口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内。
⑷要考虑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
若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即使资源数量一定,仍然可以提高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同时又不会降低生活质量。
2、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⑴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不确定的。
例如,现有的资源总数并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以及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等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指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在中图版的教材里,环境承载力就是环境人口容量,体现的是可以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而合理人口容量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而在人教版里面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和中图版的合理人口容量的概念一样.说明“人口合理容量”的教学与高中地理其他模块学习内容的联系。
人口合理容量第一部分: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地理必修Ⅱ2.年级:高中一年级4.所属的单元(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教育出版社5.学时数:45分钟第二部分:教学设计【设计思想】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紧扣教材,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教学中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计算、对比等,采用多种手段如地图、表格、文字资料等,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计算、交流与表达等活动,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包括三个大标题,分别是"一、’人口爆炸’""二、环境的限制性""三、人口的合理容量",主要介绍了20世纪以来人口增长的趋势和现状,人口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关系,介绍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含义,人口容量的特点。
课程标准:要求能够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学情分析】本教材内容对高中年龄阶段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智力发展水平来说难度不大,担心的是学习兴趣不浓。
在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以乡土地理资料为主制作案例,设计“人口合理容量”的教学方案。
指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作为一种资源是有限的。
科学的定义环境承载力指的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资源所能承受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即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的限度。
之所以说“能承受”其实就是在不影响环境系统正常功能的情况下,有限的地球环境,有限的资源,它的承载力必然也是有限的人类活动,因此也势必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内。
环境人口容量概念产生的背景是目前只有地球上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而地球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面对数量庞大且与日俱增的人口的事实,人们必然关注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力的问题,从而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简单的说也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地球环境是有限的,一旦超过能容纳的人口数,人口就不能正常生存。
而在新课标教材中采取的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在定义中让我们也了解了概念的不确定性,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时期都会随着不同因素,受各种条件限制发生变化,只是目前人类的人口总数从未达到过最高的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本身就是一个理想的、难于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值,教材中这样定义: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既要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我们可以理解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这个数值并不是定值,也是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多少而定位的,因此并不是准确的数值,可谓是个未知数。
综上所述,环境人口容量与环境承载力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数量的关系。
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它是随时间变化的。
本节主要内容●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人口合理容量的界定●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应该考虑哪些要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中图版必修二第三节古代人近代林从现代木探索:(世界未来趋势的预测)增长资源人口污染人均粮食人均工业品(世界未来趋势的预测)增长出生率全球夜光图阳光空气生物五大环境资源短期内不会出现枯竭现象部分或全面出现供求紧张淡水土地废弃的村庄干涸的深井沙比屋高人口增长,用水量增加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严重匮乏荒漠化、盐碱化加剧人去村空环境承载力实际人口数量影响大于人地关系恶化环境承载力视频•上.mp4一、环境承载力----警戒值两层含义A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资源的能力B 与环境污染相对应的环境纳污能力环境人口容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环境承载力就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消费水平科技水平环境人口容量首要因素正相关资源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主要制约因素——①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丰富--环境人口容量大;资源缺乏—环境人口容量小。
一般在研究中主要考虑的是几种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资源,如土地、淡水、能源等。
主要制约因素——②科技发展水平人类获得的资源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科技水平高,环境人口容量大。
科技水平低,环境人口容量小。
主要制约因素——③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消费水平高,环境人口容量小。
消费水平低,环境人口容量大。
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1.不确定性:现有资源的不确定性、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交流程度以及人口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
2.相对确定性:假定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和对外开发程度的相对稳定,消费水平变化不大。
3.估计值: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例如土地、淡水、能源等。
土地资源也是决定地球环境承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为什么要突出强调节约土地资源,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证粮食安全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决定着供给人类食物的多少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大城市膨胀建设用地增加开垦新荒地农药化肥用量增加工矿规模扩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下降土壤污染加剧土地荒漠化耕地总面积减少探索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下图是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减少的动态关系图,请按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在它们之间加上箭头。
环境人口容量名词解释
环境人口容量名词解释:环境人口容量又称为环境人口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一个地区所能抚养的最多人口数,也称最大的抚养能力或负荷能力,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则是在满足人们最佳营养或消费水平的条件下,环境所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或理想的人口规模。
前者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资源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
后者强调的是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和在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
一般来说,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知识点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下面店铺给你分享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知识点,欢迎阅读。
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知识点一、环境承载量1、环境承载量,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全球为110亿,我国为16亿。
3、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资源——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发程度、消费水平。
5、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适度人口)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我国为8-9亿。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比较项目环境承载量合理人口容量参考角度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限定因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经济、社会体现意义生存发展人口多寡大小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把人均消费水平根据现有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产及生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变动等估算标准压缩到最低3、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墨西哥。
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东亚、南亚、美国东北部、西欧等。
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三节环境人口容量☆知识要点:1、环境人口容量概念简述: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在可预见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连续供给的人口数量2、制约因素①资源(重要因素,其他因素均通过影响它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②科技发展水平③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后两者均通过影响资源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难点解析一:为何说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资源的数量决定地区所能供给的人口数,科技发展水平将影响资源的利用程度,可以使相同数量的资源能供给更多的人口,人口文化和消费水平的高低将影响一个人对资源数量的最低生存要求。
所以说资源是直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而科技水平和人口文化消费水平则是通过影响资源来间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3、环境人口容量特性:①.(长期的)不肯定性:资源总数不肯定,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在不断变化,因此不肯定②.(短时间的)相对肯定性: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相对稳固,因此相对肯定8※难点解析二:为简便,在实际中,通常以一种或几种资源所能供给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4、关于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三种看法悲观:已经大大超过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并已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乐观:推敲到新资源的开发和资源利用程度的加深,认为地球不会到达它的环境人口容量介于两种看法之间: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为100亿左右,目前人与环境之间已经有了很多尖锐的矛盾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报告: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为110亿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7亿是我国的适度人口值我国目前人口与环境之间的主要矛盾为:①.人均耕地少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现有耕地②.人口与淡水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节省用水〖第一单元〗第四节人口素养与环境☆知识要点: 1、影响人口身体素养的因素有:(人口科学文化素养对环境起作用,环境反过来影响人口身体素养)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是影响身体素养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对人口身体素养也有重要影响)9※难点解析一: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养影响能力的变化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素养的决定性因素,但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度在不断加强,所以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养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力逐渐减弱。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第二课时【考纲要点】1. 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2.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3. 理解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树立适度的消费观念 【知识点梳理】 1. 环境承载力(1)概念:环境能 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持续供养的 人口数量 多少 2.环境人口容量(1)内涵 空间:一个国家或地区时间: 的时期内条件:利用本地 及其他资源、智力和 等条件,保证符合一定的 水平实质: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制约因素 (最主要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3)估计:乐观派:未来世界人口不会达到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中间派: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悲观派:目前世界人口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3.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 空间:一个国家或地区条件:按照 的生活方式 保障 的生活水平 不妨碍 人口生活质量实质:最 的人口数量 (3)保持措施世界:① 尽最大可能吧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②建立 的秩序 地区:尊重 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课堂达标练习】1.环境承载力是指()A.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B.衡量人口数量的重要指标C.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D.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2.“木桶效应”说法正确的是()A.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长的桶板B.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短的桶板C.如果桶板代替资源,则长的板决定了人口的容量D.地球上人口的容量决定于人类自身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基础 B.三大发明 C.消费水平 D.商品经济的发展4.环境人口容量是指()A.一个地区人均资源量的极限值B.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C.科学技术最发达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D.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好坏5.现实中的人类社会出现了哪些人口问题()①人口增长过快②人口的发病率增高③人口城市化④人口老龄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关于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错误的是()A.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环境人口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