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物治疗学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临床药物治疗学名词解释临床药物治疗学是研究化学药物、生物药物、草药及其他疗法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剂量、疗程、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临床药物治疗学中常用的名词解释:1. 药物治疗:指使用药物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
2. 剂量:是指给予患者的药物的量。
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和代谢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3. 疗程:是指药物治疗的时间长度。
不同疾病和药物治疗方案会有不同的疗程。
4. 药物相互作用:当两种或更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其效果可能会相互影响。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加或减弱药物的疗效,甚至导致不良反应。
5. 不良反应:指使用药物后产生的意外的或有害的反应,包括副作用和过敏反应等。
6. 安全性:评估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安全情况,包括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的耐受性和适应性等。
7. 疗效:指药物治疗的效果,如病情的改善、疾病的治愈或缓解等。
8. 药物代谢:药物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转化为可溶性物质,通过尿液、粪便或呼吸排出体外的过程。
9.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10. 药物药效学: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等。
11. 药物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包括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疗程等。
12. 药物调整:根据患者的生理状态、年龄、性别等因素,对药物的剂量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13. 启始剂量:治疗开始时给予的药物剂量,通常是较低的剂量,以逐渐适应患者的身体。
14. 维持剂量:在治疗初期后,为了保持疗效,给予的药物剂量。
15. 治愈:指疾病完全消除,患者恢复到健康状态。
临床药物治疗学通过对药物治疗的研究,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疾病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并为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发展与进步。
临床药物治疗学1. 一、单选题 [单选题] *1、临床药物治疗学是 ( )A、研究药物防治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科学(正确答案)B、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C、研究药物治疗疾病的机制和方法的一门科学D、研究药物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的一门科学E、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2. 临床药物治疗学的核心是() [单选题] *A、安全用药B、合理用药(正确答案)C、有效用药D、个体化用药E、经济用药3. 判断合理用药的标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单选题] *A、根据药物的临床应用适应证选用药物B、所选的药物应具备有效、安全、经济、和适当等四个方面的要素C、采用个体化给药方案,确定临床用药的剂量、用法、疗程等D、患者有禁忌症,也可使用该药物(正确答案)E、患者对临床所用药物具有良好的依从性4. 不合理用药的具体表现之一为() [单选题] *A、收受药品回扣B、使用过期药品C、无适应证用药(正确答案)D、发生药物不良反应E、审查处方不严格5. 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单选题] *A、应用广泛(正确答案)B、疗效确切C、价格合理D、安全可靠E、适当使用6. 合理用药的临床基础是() [单选题] *A、正确调配B、正确诊断(正确答案)C、正确服药D、严格审方E、正确给药7. 合理用药强调个体化给药原则可以确保() [单选题] *A、用药安全性B、用药有效性C、符合经济性原则D、三者均是(正确答案)E、三者均不是8. 药物的治疗过程由以下四个过程组成() [单选题] *A、药物学、药动学、药效学、治疗学过程B、药理学、药物学、药效学、治疗学过程C、药剂学、药动学、药效学、治疗学过程(正确答案)D、药物学、药效学、预防学、治疗学过程E、药剂学、药理学、药效学、治疗学过程9. 药物治疗的关键是() [单选题] *A、药物是否能有效吸收B、药物是否能分布到效应器官C、药物的排泄方式D、药理作用是否转化为治疗效应(正确答案)E、药理作用是否转化为不良反应10.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单选题] *A、药物本身的生产质量B、给药剂量、次数、疗程C、患者的遗传及心理因素D、疾病的分型及病情变化E、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11. 药学服务的最基本含义是() [单选题] *A、处方审核B、处方调配C、用药指导D、与药物有关的服务(正确答案)E、药物信息的提供12. 药学服务的目的是() [单选题] *A、改善药品质量B、为医生提供合理用药信息C、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正确答案)D、指导护士合理用药E、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13. 药师应具备的素质不包括() [单选题] *A、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B、良好的沟通能力C、掌握必要的临床医学知识D、精湛的医术(正确答案)E、书写药历的能力14. 药学服务的对象包括() [单选题] *A、医生B、患者及其家属C、护士D、公众E、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15. 药学服务最基本的要素是() [单选题] *A、与药品供应有关的服务B、与药品使用有关的服务(正确答案)C、与药品销售有关的服务D、与药品有效性有关的服务E、与药品经济性有关的服务16. 药学服务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因为"药学服务的对象"是() [单选题] *A、住院患者B、门诊患者C、家庭患者D、社区患者E、涉及全社会使用药物的患者(正确答案)17. 药学服务的具体工作不包括() [单选题] *A、治疗药物监测B、疾病诊断(正确答案)C、健康教育D、药学信息服务E、药物利用研究和评价18. 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是() [单选题] *A、明确诊断、确定治疗目的、拟定治疗方案、开写处方、评估和干预B、明确诊断、确定治疗目标、拟定治疗方案、开始治疗、评估和干预(正确答案)C、明确诊断、明确治疗目标、选择治疗药物、开始治疗、评估和干预D、确定治疗目标、选择治疗药物、开始治疗、评估和干预E、药剂学、药动学、药效学、治疗学过程19.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临床医师要综合分析(患者主诉、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等)各种临床信息才能明确诊断B、治疗目标即疾病治疗预期达到的最终结果C、治疗目标就是缓解症状,对症治疗(正确答案)D、制定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和药物的药理学特性,确定适当的剂量和疗程E、开始治疗时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用药指导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完整版)临床药物治疗学对的药品使用指南。
第一章:合理用药的原则合理用药应该遵循四项原则:安全、有效、经济和规范。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选择能够针对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改变的药物,并且要考虑药物反应多态性和遗传多态性的关系。
我们还应该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方法,使药物在病变部位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并维持一定时间。
此外,我们应该选择副作用小的药物,即使有不良反应也容易控制或纠正。
最后,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降低患者用药的费用和风险,同时获得最大的治疗学效益。
个体化给药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原则,因为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药物反应都是不同的。
第二章:药物治疗的原则药物治疗应该遵循必要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规范性的原则。
我们应该选择对因、对症的药物,以及生物利用度高、能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剂型和给药途径。
同时,我们也要避免合用可能产生不良相互作用的药物。
过度治疗的原因包括患者求医心切、虚假广告泛滥、保护性过度用药和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依从性是指患者遵从医嘱或治疗建议的程度,包括遵守医疗约定和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忠告。
不依从的原因可能包括医患沟通不够、治疗方案繁琐难以执行、药物不良反应、错误执行、经济原因和患者自行停药。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包括为药物治疗创造条件、确定治疗目的、选择合适药物、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案、选择合理的联合用药以及确定合适的疗程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的结合。
第三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治疗药物监测(TDM)是一种通过测定血药浓度和观察药物临床效果,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调整给药方案的方法。
TDM适用于治疗窗窄、毒副作用大且不易鉴别的药物、个体血药浓度变化较大的药物、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适用经肝肾代谢、排泄的药物、长期使用可能蓄积的药物、合并使用产生相互作用且影响疗效的药物以及常规剂量下易产生毒性反应的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有两种方法:被动监测和主动监测。
治疗窗是治疗阈与治疗上限之间的范围。
临床药物治疗学
临床药物治疗学是医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涉及到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和疗效
评价。
药物治疗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药物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治疗和管理多种疾病和症状。
药物治疗的定义和作用
药物治疗是指通过使用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来缓解疾病症状、改善患者健康状
况的过程。
药物治疗的作用主要包括:治疗疾病、缓解症状、防止疾病恶化、预防疾病复发等。
药物治疗的原则包括:选择合适的药物、合理用药、严格掌握给药途径和剂量、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等。
药物治疗的分类
药物治疗可以根据药物的类型和作用机制来分类。
根据药物类型,药物治疗可
以分为:化学药物治疗、生物制剂治疗、中药治疗等。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治疗可以分为:抗生素治疗、激素治疗、化疗等。
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
药物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
比如,抗生素可以用
于治疗感染性疾病,激素可以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化疗可以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等。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临床医生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史以及药物的不良
反应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治疗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药物治疗虽然在临床上拥有重要地位,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药物耐药性、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因此,未来药物治疗需要不断进步和创新,发展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总的来说,临床药物治疗学是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通过药物的应用可以有
效地治疗和管理多种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医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临床药物治疗学》名词解释1.药物drug: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
2.临床药物治疗学clinical pharmacotherapeutics:研究药物预防、治疗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3.药物治疗依从性comliance with medications:患者遵从医嘱或治疗方案的程度。
4.治疗阈therapeutic threshold:产生最小治疗效应的血药浓度。
治疗上限therapeutic ceiling:出现机体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时的血药浓度。
治疗窗therapeutic window:治疗阈与治疗上限间的范围。
5.治疗药物监测TDM:测定血药浓度和观察药物临床效果,根据药动学原理调整给药方案,从而使治疗达到理想效果的一种方法。
6.药物不良反应ADR:1)WHO: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解生理功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2)《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7.药物不良事件ADE:药物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疗事件,该事件并非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
8.用药失误medication errors,ME:在处方的书写、抄录,药品的调剂、配送,药物的给予,以及药物监测等方面出现的食物,导致用药不当致使患者受损。
9.药源性疾病drug induced diseases: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比较长,或者发生程度比较严重,造成某种疾病状态或组织器官发生持续的功能性、器质性损伤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或体征。
10.非预期不良反应unanticipated adverse reaction:不良反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和与药品说明书或上市批文不一致,或者根据药物的特性无法预料的不良反应。
11.严重不良事件SAE:在任何剂量下发生的难以处理的医疗事件。
包括:①死亡②立即威胁生命③导致持续性的或明显的残疾或功能不全④导致先天异常货分娩缺陷⑤引起身体损坏而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第一章1。
合理用药的含义包括:A. 选用药物的药理作用能对抗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改变;B。
明确遗传多态性与药物反应多态性的关系,对药物产生的特异性反应有应对措施;C。
设计的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能使药物在病变部位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并维持一定时间;D. 治疗副作用小,即使有不良反应也容易控制或纠正;E。
患者用药的费用与风险最低但获得的治疗学效益最大。
2。
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内容和任务:帮助临床医师和药师依据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患者的个体差异、药物的作用特点,对患者实施合理用药。
第二章药物治疗的原则: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方便性。
第三章1。
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A。
明确诊断B。
确定治疗目标C.制定或选择治疗方案D。
开始治疗E.监测、评估和干预2。
治疗阈:产生治疗效应的最低血药浓度称为治疗阈治疗上限:出现机体耐受不良反应的最高血药浓度称为治疗上限二者之间的范围称为药物的治疗窗严重不良事件(SAE)3。
治疗药物监测(TDM)是通过测定血药浓度和观察药物临床效果,根据药动学原理调整给药方案,从而使治疗达到理想效果的一种方法。
4.为获得与治疗床相适应的药时曲线走势,有三种调整给药方案的途径:改变每日剂量、改变给药次数、同时改变两者。
第四章1. 药物不良反应(ADR)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药物不良事件(ADE)指药物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任何不幸的医疗卫生事件,而这种事件不一定与药物治疗有因果关系。
严重不良事件(SAE)凡在药物治疗期间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称为严重不良事件:A.死亡B。
立即危及生命C。
导致持续性的或明显的残疾或功能不全D.导致先天异常或分娩缺陷E.引起身体损害而导致住院治疗或延长住院时间F.其他有意义的重要医学事件。
2.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要点:1.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与药物治疗在时间上有合理的先后关系(时序性);2。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之间具有相关性;3.符合药物的药理作用特征并可排除药物以外因素造成的可能性;4。
•药物治疗学一世纪以前,•在19世纪以前世纪初药理学的建立,•20世纪初药理学的建立•20世纪二药物治疗学在传统的药理学和医学之间起衔接作用。
•药物治疗学在传统的药理学和医学之间起衔接作用依据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依据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影响药物作用的•效应是药物成为影响药物作用的三个重要方面。
成为影响药物作用的三个重要方面药物相互作用也是影响药物反应的重要因素药物相互作用可发生在药动学过程中,•药物相互作用可发生在药动学过程中•不同于药理学不同于药理学,药物治疗学以疾病为纲,•药物治疗学以疾病为纲四在掌握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在掌握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第二章(药物是人类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药物是人类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在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预期获益大于药物可能对机体造成(原则确定适当的剂量、•确定适当的剂量过度治疗的常见原因:•过度治疗的常见原因第二节药物的药效学特征是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基础。
•药物的药效学特征是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基础对治疗方案不依从的主要原因:•对治疗方案不依从的主要原因药物在发挥防治疾病作用的同时,•药物在发挥防治疾病作用的同时产生药物治疗安全性问题的原因其一,其一第四节性药物治疗的经济性(•药物治疗的经济性•药物治疗的经济性主要是指•药品费用增长的因素有两个方面药品费用增长的因素有两个方面,理性的因素,理性的因素药物经济学(药物经济学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决策学、决策学•许多疾病的诊治都制订出了公认许多疾病的诊治都制订出了公认、的指南或标准。
的指南或标准在药物治疗方面,•在药物治疗方面指南:•指南•高血压治疗符合规范高血压治疗符合规范、仅有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可以使患者获得适度、•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可以使患者获得适度•(•(二)确定治疗目的,选择合适药物–•(三)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四•(五(1+1=2)。
一、名词解释
1、治疗窗:产生最小治疗效应的血药浓度称治疗阈,而出现机体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是的血药浓度称治疗上限,两者之间的范围成为药物的治疗窗。
2、治疗药物监测(TDM):是通过测定血药浓度和观察药物临床效果,根据药动学原理调整给药方案,从而使治疗达到理想效果的一种方法。
3、处方:处方是由取得了处方权的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具有经济上、技术上和法律上意义。
4、依从性:是指患者的行为与医疗货保健建议相符合的程度。
从药物治疗的角度,依从性是指患者对药物治疗方案的执行程度。
5、药源性疾病: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比较长,或者发生的程度比较严重。
造成某种疾病状态或组织器官发生持续的功能性、器质性损害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则成为药源性疾病。
6、药物响应作用:是指同时或相继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导致其中一种或几种药物作用的强弱、持续时间甚至性质发生不同程度改变的现象。
7、P糖蛋白(Pgp):是人类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产物,是一种跨膜转运蛋白。
分布于胃肠上皮、肝、肾和构成血脑屏障的内皮细胞上,对药物的吸收、分布、消除等过程有重要的影响。
8、Meta分析:是一种定量的系统评价方法,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获取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定量分析及得到结果等过程,不应简单的看成是一种流星方法。
二、问答
1、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
⑴为药物治疗创造条件⑵确定治疗目标,选择合适药物
⑶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⑷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案
⑸选择合理的联合用药⑹确定合适的疗程
⑺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的结合
2、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⑴明确诊断⑵确定治疗目标⑶选择治疗方案
⑷开始治疗⑸监测、评估和干预
3、改善患者依从性的措施
⑴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赢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
⑵优化药物治疗方案。
一个优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其要素是尽可能少的药物、起效迅速、尽可能少的药物不良反应、合适的剂型、简单的剂量方案(每日一两次)和尽可能短的疗程。
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提供充分的用药指导。
4、A、B型药物不良反应特点
补充:A型:量变型异常,主要由药物的药理作用过强所致,通常与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如副作用、毒性反应、继发反应、后裔效应、不耐受性和撤药反应B型:质变型异常,是一种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与剂量无关,难以预测,如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三致反应
⑴妊娠期用药需有明确指证
⑵应采用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且已清楚的老药,避免使用尚难确定有无不良影响的新药
⑶小剂量治疗有效的应避免用大剂量,单药治疗有效的应避免联合用药
⑷用药时需清楚的了解妊娠周数,在妊娠头3个月是胚胎器官形成时期,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
⑸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使用时,要权衡利弊以后再决定是否用药
⑹若病情急需,应用肯定对胎儿有危害的药物,则应先终止妊娠后再用药。
6、循证医学定义、核心、实施步骤
定义:循证医学是在维护患者健康过程中,主动的、明确的、审慎的应用目前最佳证据做出决策的医学(EBM)
核心:对“证据”及其质量的认识是理解循证医学的核心。
步骤:⑴提出临床问题⑵获取有关数据
⑶评价证据⑷应用最佳证据⑸效果评估
7、苯二氮卓类药物药理作用
⑴抗焦虑作用(常选地西泮)
⑵镇静和催眠作用
⑶抗惊厥和抗癫痫作用(地西泮是目前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⑷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⑸治疗癔症作用
8、高血压定义、诊断标准、常用治疗药物
定义:高血压是以体循环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常用药物:利尿药(氢氯噻嗪)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血管肾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T、受体拮抗剂):氯沙坦
9、消化性溃疡损伤因素和药物治疗原则
损伤因素:⑴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⑵幽汀螺杆菌感染
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治疗原则:
⑴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
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和防治并发症
⑵消化性溃疡病活动期的治疗首选质于泵抑制剂(PPI)或组胺Hz受体拮抗药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⑶合并出血等并发症以及其他治疗失败的病例应优先使用PPI治疗
⑷胃溃疡患者可考虑抑制酸剂和胃酸黏膜保护剂(硫糖铝、铋剂)联合应用,队腹痛症状明显的患者,在治疗开始阶段加用抗酸药,有助于迅速缓解疼痛
⑸消化性溃疡合并十二指肠胃反流或腹胀症状明显可联合使用胃动力学
⑹前列腺素衍生物对防治NSAIDS导致的溃疡有一定价值,可作为长期服用NSAIDS患者的二代用药
⑺消化性溃疡伴有Ap感染时必须用抗菌药物根治Hp
10、抗恶性肿瘤联合用药原则
⑴各药的主要毒性靶器官不同
⑵杀灭肿瘤的机制不同
⑶合用的药物有协同作用而不是互相拮抗,各种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并充分考虑药物的抗肿瘤谱
⑷注意各个药物的使用顺序。
三、其他
1、药物过度治疗表现:表现为超适应证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无病用药、轻症用重药等。
2、治疗窗移动:药动学改变可影响治疗窗的位置和宽度
⑴当患者对药物产生了耐受性或同时使用具有拮抗作用的药物时,治疗窗的位置可上移,这时需要更高的血药浓度才能产生同样的效应。
⑵高敏性患者或同时使用协同作用药物时,治疗窗的位置可下移,只需较低的血药浓度就能产生同样效应
⑶对个体患者,确定治疗窗的唯一方式是通过标准剂量使用,仔细监测和逻辑判断。
3、处方的结构
(1)前记:包括医疗、预防、保荐机构名称,处方偏号,费别,患者性别,姓名,年龄,问诊或住院病号,科别或病室和床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并可填列专科要求的项目
(2)正文(3)后记
4、P-糖蛋白的正常生理功能主要是通过在ATP酶供能下外排进入细胞的异源性物质,从而防止异物或有害物质对细胞的侵害。
5、对肾脏有所害的药物
⑴四环素及皮质固醇类
⑵一些有直接肾毒性的药物如各种重金属盐、造影剂、头孢噻啶、顺铂、水杨酸盐、氨基苷类抗生素、两性霉素B、多黏菌素、碳酸锂、多西环素、用氧氟烷、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
⑶易引起肾免疫性所伤的药物如胼屈嗪、普鲁卡因、异烟胼、吲哚美辛、青霉素、头孢噻吩、苯唑西林等
6、循证医学评价的证据等级
I级: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又以同质性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信度最高,其次为可信区间狭窄的单项随机对照试验,再次为观察结果为“全或无”的病例系列研究
II级:设计良好的队列或者病例对照研究,其中以同质性队列研究的评价最高,单项队列研究或者结局性研究次之
III级:病例报告或者有缺点的临床试验,其中以同质性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为好,单项病例对照研究次之
IV级:病例分析或者质量差的病例对照研究
V级:专家意见或者基于生理、病理生理和基础研究的证据
7、非甾体类抗炎药中没有抗炎作用的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8、洋地黄中毒表现及处理
表现:洋地黄应用的安全窗小,其中毒量为有效治疗量的两倍。
低钾、低镁、肾功能减退,心肌缺氧及严重心肌病变等更易出现中毒,此时可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头痛、黄绿视等神经症状,以及各种心律失常
处理:一旦怀疑洋地黄中毒,立即停用洋地黄及排钾利尿剂,密切观察,若为迅速心律失常应补充钾盐,镁盐,选用利多卡因50~100mg稀释后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禁忌电复律;缓慢心率失常可用阿托品1~2mg静脉注射。
9、肺炎致病菌及其对应药物
肺炎链球菌首选青霉素G
肺炎支衣原体首选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首选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铜绿假单细菌首选氟喹诺酮类、联合氨基苷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