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数据库管理系统 Access 2010
- 格式:ppt
- 大小:549.50 KB
- 文档页数:30
第6章一、选择题1.B2.B3.A4.B5.B6.B7.C8.C9.A10.C二、填空题1.页面页脚,主体,组页眉2.主体3.报表页眉4.报表视图、打印预览、布局视图、设计视图5.报表设计视图6.=[page] & "/总" & [Pages] & "页"三、问答题1.答:报表由从表或查询中获取的信息以及在设计报表时所提供的信息(如标签、标题和图形等)组成。
报表可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组、排序和筛选,另外在报表中还可以插入文本、图形和图像等其他对象。
报表和窗体的创建过程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创建的目的不同而已,窗体主要用于数据的显示和处理,以实现人机交互;报表主要用于数据的浏览和打印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和汇总。
2.答:通过设置报表对象的“记录源”属性。
3.答:分组是指将某个或几个字段值相同的记录划分为一组,然后可以实现同组数据的统计和汇总。
操作时,在报表设计视图窗口中打开报表,单击“报表设计工具/设计”选项卡的“分组和汇总”命令组中,单击“分组和排序”命令按钮,显示“分组、排序和汇总”窗格。
单击“添加组”按钮,“分组、排序和汇总”窗格中将添加“分组形式”栏,选择“性别”字段作为分组字段,保留排序次序为“升序”。
单击“分组形式”栏的“更多”选项,将显示分组的所有选项。
在全部分组选项中,可以设置分组的各种属性。
4.答:子报表是插在其他报表中的报表,包含子报表的报表称为主报表。
利用子报表可以将主报表数据源中的数据和子报表数据源中对应的数据同时呈现在一个报表中,从而更加清楚地表现两个数据源中的数据及其联系。
在创建子报表之前,首先要确保主报表数据源和子报表数据源之间已经建立了正确的关联,这样才能保证子报表中的记录与主报表中的记录之间有正确的对应关系。
创建子报表有两种方法:利用“子窗体/子报表”控件在已经建好的报表中插入子报表,按“子报表向导”的提示进行操作;先分别建好两个报表,然后将一个报表添加到另一个报表中。
1 数据库概述1.1信息与数据信息: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如上课)P2数据:是一组表示客观世界某种实体的数量、行为和非随机性的,可以鉴别的物理符号,是反映客观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记录(如教室、教师、学生、上课内容)。
P1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加之后具有一定含义的数据。
1.2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DB):存放数据的仓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
1.3概念模型与数据模型1.3.1概念模型的基本术语①实体: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如学生、课程)②属性:用来描述实体的特征如: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生日、班级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③域:属性的取值范围如:性别只能取值男、女④关键字:能唯一标识出一个实体元素的属性或属性组合(如学号、课程编号)⑤联系: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实体联系图(E-R图)1.3.2数据模型1.3.2.1概念是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的数据组织形式①层次模型②网状模型③关系模型④面向对象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面向对象模型不利于程序的实现,关系模型以关系数学理论为基础,用一系列的二维表来描述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1.3.2.2基本术语①关系(表):一个关系对应概念模型的一个实体,用一个二维表作为表现形式②元组(记录):是组成实体的个体,即二维表中的一行③属性(字段):用于表达关系的特征,即二维表中的一列④域:属性的取值范围⑤关键字: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合⑥外部关键字(外键):一个关系中的某个属性为另一关系中的关键字,则称其为外部关键字1.3.2.3关系数据模型设计从E-R图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班级)学号为主键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生)课程编号为主键选课(ID,学生编号,课程编号)学生编号、课程编号、教室编号为外键2 Access数据库与表操作2.1启动、退出2.2建立数据库建立空数据库向导2.3新建表直接输入数据向导设计视图2.4修改表结构3 查询3.1 查询的概念查询分为数据查询和操作查询数据查询:将分散的数据按一定条件重新组成一个动态的虚拟二维表。
数据库基础与案例应用 --access2010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是用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软件,可以用来存储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数据库可以帮助用户高效地管理和利用数据,是现代信息管理和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
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中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表、字段、记录、主键、外键等。
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表是数据的组织形式,字段是表中的列,记录是表中的行,主键是表中用来唯一标识记录的字段,外键是表与表之间关联的字段。
2.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用来管理数据库的软件,常见的DBMS 包括SQL Server、MySQL、Oracle和Access等。
不同的DBMS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DBMS 来管理数据。
3. SQL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是用来访问和操作数据库的标准语言,包括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添加和数据删除等操作。
学习和掌握SQL语言可以帮助用户灵活地使用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工作。
二、 Access2010的基本功能Access2010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构建和管理数据库。
1. 创建数据库在Access2010中,用户可以通过向导或者自定义方式来创建数据库。
创建数据库时需要定义表的结构和字段的属性,并可以在创建过程中设置主键、外键和索引等约束。
2. 设计表结构和字段属性Access2010可以通过设计视图来定义表的结构和字段的属性,用户可以设置字段的数据类型、长度和格式,还可以设置字段的默认值和约束条件等。
3. 数据输入和查询用户可以通过表格视图来输入数据,也可以通过查询视图来检索数据。
Access2010提供了丰富的查询功能,用户可以使用SQL语句或者查询设计器来构建复杂的查询条件,以满足不同的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需求。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Access2010课后简答题3~6章第3章简答题1、答:查询就是根据给定的条件从数据库的一个表或多个表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记录,构成一个数据的集合。
提供数据的表即数据表,是查询的数据来源。
2、答:(1)使用查询向导在“创建”选项卡“查询”组中,点击“查询向导”按钮,弹出“新建查询”对话框,包括:简单查询向导、交叉表查询向导、查找重复项查询向导、查找不匹配项查询向导。
接下来根据需求在查询向导的指导下建立即可。
(2)使用“设计”视图在“创建”选项卡“查询”组中,点击“查询设计”按钮,弹出“显示表”对话框,接下来选择所需数据来源即数据表,显示在查询设计视图上半部分,可设置相同字段的联系;下半部分用于指定查询所用的字段、排列方式、是否显示、汇总计算、查询条件的设置。
3、答:选择查询是按照用户需求,根据一定条件从已有的数据源中选择满足特定准则的数据形成一个动态集,将已有数据再组织或增加新的统计结果,不改变数据源中原有的数据状态。
操作查询除了从数据源中选择数据外,还可以对表中的记录进行追加、修改、删除、更新,即改变表的内容,还有生成表查询可以生成新表数据,并且这种更新是不可恢复的。
第4章简答题1、:答(1)综合统一。
数据库支持的数据语言统一(定义语言、操作语言、控制语言、语言风格)(2)高度非过程化。
只需提出“做什么”(3)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4)语言简洁。
(5)同一种语法结构,两种使用方式。
(联机交互方式、嵌入式)2、答:SQL特定查询:(1)联合查询: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或查询所对应的多个字段的记录合并为一个查询表中的记录。
(2)传递查询:可直接将命令发送到ODBC数据库服务器,在另一个数据库中执行查询,在使用查询时,可以不与服务器的表连接,直接使用相应的表,可减少网络负荷。
(3)数据定义查询:SQL还提供用于定义和维护表结构的数据定义语句,使用数据定义查询可以在当前数据库中创建、删除、更改表和创建索引,每个数据定义查询只能包含一条数据定义语句。
第1章1. 数据库(Database,DB)就是数据的集合,例如,日常生活中,我们用笔记本记录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将他们的姓名、地址、电话等信息都记录下来。
这个“通讯录”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数据库”。
在计算机领域,数据库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系统是计算机化的记录保持系统,它的目的是存储和产生所需要的有用信息。
这些有用的信息可以是使用该系统的个人或组织的有意义的任何事情,是对某个人或组织辅助决策过程中不可少的事情。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位于用户和数据库之间的一个数据管理软件,它的主要任务是对数据库的建立、运用和维护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控制,即用户不能直接接触数据库,而只能通过DBMS来操纵数据库。
DBMS提供了如下几方面的功能。
●数据库定义功能:DBMS提供相应数据定义语言定义数据库结构,刻画数据库的框架,并被保存在数据字典中。
数据字典是DBMS存取和管理数据的基本依据。
●数据存取功能:DBMS提供数据操纵语言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检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基本存取操作。
●数据库运行管理功能:DBMS提供数据控制功能,即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并发控制等,对数据库运行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数据库数据正确有效和数据库系统的有效运行。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包括数据库初始数据的装入,数据库的转储、恢复、重组织,系统性能监视、分析等功能。
这些功能大都由DBMS的实用程序来完成。
●数据通信功能:DBMS提供处理数据的传输,实现用户程序与DBMS之间的通信,这通常与操作系统协调完成。
3. 关系模型、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
4. 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是用二维表格结构来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是一个“二维表框架”组成的集合,每个二维表又可称为关系,因此可以说,关系模型是“关系框架”组成的集合。
#第 6 章数据库技术与Access 2010!考查的知识点● 有关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关系运算。
●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及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 Access 2010 数据库对象RDBMS●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表的概念和基本操作● SQL 基本语句的使用6.1 数据库技术基础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DB DBS DBMS数据(Data):指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传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数据库(DB):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外存)的、有组织的、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DBS):指拥有数据库技术支持的计算机系统、DB、DBMS、DBS的关系:DBS包括DB和DBMS2.(电子)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不进行保存,没有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数据面向应用,只有程序的概念。
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可以长期保存,文件系统提供了数据与程序间存取方法,数据冗余量大,文件之缺乏联系,相对孤立。
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管理阶段的特点:数据结构化强——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最明显的区别数据共享度高数据独立性好数据存储粒度小数据冗余度低(意味着并不是不存在冗余数据,只是数据冗余达到最小化。
)提供良好接口数据库发展的“新技术”数据仓库和XML数据库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数据库的分支。
数据库系统和数据仓库系统的区别:1.面向的用户不同:数据库面向低层人员,数据仓库面向高层人员2.数据内容不同:数据库存储管理的是当前数据,数据仓库存储的是长期的历史数据3.数据来源不同:数据库的数据一般是同种数据源,而数据仓库数据是异种数据源4.数据的操作不同:数据库提供了OLTP:联机事务处理,数据仓库提供OLAP:联机分析处理XML 数据库:XML 数据库是一种支持对XML 格式文档进行存储和查询等操作的数据管理系统。
第6章Access2010数据库_习题及扩展习题解答1.单项选择题(1) Access是一个()。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库系统D.硬件答案:B知识点:6.2 Access2010数据库难度: 1提示:无题解:无(2)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
A.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B.包括数据库管理员、计算机软硬件以及数据库系统C.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种数据管理软件D.包括操作系统在内的数据管理软件系统答案:C知识点:6.1.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难度: 1提示:无题解:无(3)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所谓关系是指()。
A.二维表格B.各条数据记录之间存在着的关系C.一个数据库与另一个数据库之间存在的关系D.上述说法都正确答案:A知识点:6.1.4关系模型难度: 1提示:无题解:无(4)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模型D.数据库管理员答案:B知识点:6.1.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难度: 1提示:无题解:无(5)Access2010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是()。
A.DOC B.XLSXC.ACCDB D.MDB答案:C知识点:6.3.1创建数据库难度: 1提示:无题解:无(6)Access2010数据库属于()数据库系统。
A.树状B.逻辑型C.层次型D.关系型答案:D知识点:6.3.1创建数据库难度: 1提示:无题解:无(7)一间宿舍可住多个学生,则实体宿舍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是()。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一D.多对多答案:B知识点:6.1.3数据模型难度:1提示:一间宿舍可住多个学生,一个学生只住一间宿舍,所以宿舍和学生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
题解:无(8) Access2010中表和数据库的关系是()。
A.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多个表B.一个表只能包含两个数据库C.一个表可以包含多个数据库D.一个数据库只能包含一个表答案:A知识点:6.2 Access2010数据库难度: 1提示:无题解:无(9)下面显示的是查询设计视图的“设计网格”部分:从所显示的内容中可以判断出该查询要查找的是()A.性别为“女”并且1980以前参加工作的记录B.性别为“女”并且1980以后参加工作的记录C.性别为“女”或者1980以前参加工作的记录D.性别为“女”或者1980以后参加工作的记录答案:A知识点:6.3.3 创建查询难度: 1提示:两个条件在同一行表示同时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