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循环带式焙烧机技术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59 MB
- 文档页数:32
带式焙烧机工艺带式焙烧机工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矿业、冶金等工业领域的技术方法。
它能够将矿石精炼成成品,并且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下面,我们将从工艺流程、设备优势和应用前景方面展开具体的讲解。
一、工艺流程带式焙烧机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矿石粉末的进料、焙烧过程、成品的出料等基本环节。
具体而言,流程如下:1、进料:将矿石通过传送带送至带式焙烧机的进料口,进入旋转炉筒内部。
2、预热:在内部的旋转炉筒内,通过喷洒预热气流来对矿石进行预热处理,以达到适宜的处理温度。
3、焙烧过程:在内部的旋转炉筒内,对矿石进行高温焙烧,使得矿石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得以挥发和去除。
4、出料:在焙烧完成后,通过带式传送带将焙烧后的成品矿石送入储存罐中。
二、设备优势带式焙烧机具有许多优势,下面我们将从自主控制、无污染等方面进行介绍:1、自主控制:带式焙烧机具有自主控制的功能,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处理的矿物质量。
同时,还能够对整个运行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以便快速发现和解决问题。
2、无污染:带式焙烧机的运行过程无需任何化学药物的加入,因此不会产生任何污染。
同时,它还能够利用废气和残骸进行能量回收,提高了设备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3、高效节能:带式焙烧机的运作能耗低,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燃料进行热能回收和转换,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
三、应用前景带式焙烧机工艺广泛应用于矿业、冶金等领域,并且应用前景广阔。
下面我们将从可持续发展、降本增效等方面进行介绍:1、可持续发展:带式焙烧机的运行方式非常环保,能够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符合现代工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的要求。
2、降本增效:带式焙烧机的生产效率高,且设备能耗低,能够明显节省生产成本。
同时,它通过高温焙烧来剔除矿石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提高了矿石的纯度和质量。
综上所述,带式焙烧机工艺是一项十分优秀的技术方法。
通过逐步推进和改进,它将为矿业、冶金等工业领域的发展带来更为可持续、高效的生产模式和经济效益。
科技成果——循环流化床脱硫+中低温SCR脱硝技术成果简介
本脱硫脱硝技术工艺流程为“烧结机/带式焙烧机→电除尘器→主引风机→脱硫反应塔→布袋除尘器→GGH换热器(原烟气段)→SCR 脱硝→GGH换热器(净烟气段)→脱硫脱硝引风机→烟囱排放”。
其中,脱硫吸收塔采用循环流化床超净吸收塔技术,循环流化床工艺主要由吸收剂制备与供应、吸收塔、物料再循环、工艺水、布袋除尘器以及副产物外排等构成,一般采用干态的消石灰粉作为吸收剂。
单套吸收塔自下而上依次应为进口段、塔底排灰装置、文丘里加速段、循环流化床反应段、顶部循环出口段,烟气从吸收塔(即流化床)底部进入,吸收塔底部为一个文丘里装置,烟气流经文丘里管后速度加快,与细的吸收剂粉末互相混合,使颗粒之间、气体与颗粒之间产生剧烈摩擦,形成流化床,在喷入均匀水雾、降低烟温的条件下,吸收剂与烟气中的二化硫反应生成CaSO3和CaSO4。
脱硫后烟气温度为80-110℃,进入由GGH换热器、烟气加热炉、SCR反应器、氨站等组成的低温脱硝系统,经过GGH换热、加热炉将温度加热至160-300℃,进入SCR反应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当烟气温度为280-300℃时,利用氨作为还原剂,与烟气中的NOx反应,产生无害的氮气和水,最后洁净烟气经系统引风机排往烟囱。
烟囱出口颗粒物排放≤10mg/Nm3,SO2排放≤35mg/Nm3,NOx 排放≤50mg/Nm3(干标,16%O2)。
应用情况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目前6套脱硫脱硝系统运行稳定,烧结/球团排放烟气经消石灰脱硫、氨水为还原剂低温SCR脱硝工艺深度处理,无废水产生,处理后出口烟气主要排放指标,颗粒物浓度:1mg/Nm3、SO2浓度:15mg/Nm3、NOx浓度:25mg/Nm3,以16%含氧量折算。
团体标准《带式焙烧机》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贯彻落实国务院出台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中发展壮大团体标准的有关要求,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落实国家关于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满足生产企业和下游用户对带式焙烧机产品标准的实际需求,提出《带式焙烧机》团体标准制定项目。
本标准由中国特钢企业协会团体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由江苏宏大特种钢机械厂有限公司、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等起草,并共同参与前期前期研究、调研和标准的编制、修改、技术数据验证以及标准推广等工作。
二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带式焙烧机广泛应用于矿业企业和钢铁企业。
其特点是球团焙烧的整个过程—干燥、预热、焙烧、冷却都在一个设备上完成,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布置紧凑,所需设备吨位轻等特点,为工厂缩小占地面积,减少工程量。
带式焙烧机成套设备的推广应用,实现我国大型球团带式焙烧机不再依赖国外。
带式焙烧机的应用将促进矿业企业和钢铁企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大大降低钢铁企业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带式焙烧机对原料适应性强,大大降低我国钢铁产业对原料品种的风险;带式焙烧机由于其热1系统的合理设置和管路短,实现焙烧机气体的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热耗和能耗,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增效的要求。
目前国内外尚没有产品带式焙烧机的专用标准,严重影响着带式焙烧机的设计和生产,限制了带式焙烧机行业的发展。
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带式焙烧机》新标准填补空白,规范带式焙烧机的型式与基本参数,正常工作条件,技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技求要求,为生产企业、矿业企业和钢铁企业订货及质量管控提供所需技求标准。
本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推动带式焙烧机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
三标准编制过程江苏宏大特种钢机械厂有限公司、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担了《带式焙烧机》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共同组建了该团体标准起草小组,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分工并开展工作。
第二章焙烧主控操作规程焙烧炉主控操作规程一.主要职责及任务1.负责把氢氧化铝焙烧成合格的氧化铝。
2.作为车间生产控制中心,是班组各项工作的中心调度,负责班组内部工作的协调,负责班组各项工作的汇总、反馈,负责对外工作的联系汇报,负责外部信息的收集及传达。
班长不在时行使班长的权利,负责班长的工作。
3.负责通过计算机中心远程开启设备,调整焙烧炉各参数,使之保持正常值。
4.严格执行上级下达的技术经济指标,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填写岗位交接班记录和各项操作记录。
6.负责本岗位所有设备和环境卫生的清理及各种工器具的管理工作。
二、工艺流程及原理工业生产的湿氢氧化铝一般含有6~8%的附着水。
在焙烧过程中,当氢氧化铝受热达到100℃以上时,附着水即被蒸发脱除,当温度达到225℃时,氢氧化铝先脱掉两个分子的结晶水,变成一水软铝石;继续加热到500℃~560℃时,一水软铝石又脱掉最后一个分子的结晶水,变成无水的r-AL2O3。
脱水反应式如下:225℃AL2O3.3H2O======= AL2O3.H2O+ 2H2O500℃~560℃AL2O3.H2O===========r-AL2O3+ H2O在500℃~560℃温度下焙烧得到的r-AL2O3是很分散的结晶质的氧化铝,需要进一步提高焙烧温度,才能结晶并且长大为粗颗粒。
将r-AL2O3加热至900℃时,它开始转变为α-AL2O3,此时转化速度很慢,提高温度则转化速度加快。
在1050℃~1200℃下维持足够的时间r-AL2O3才完全转变为α-AL2O3。
从成品过滤送来的氢氧化铝(含水率≤5%)卸入L01给料仓(Ф3000×8200mm)经棒式阀卸到电子计量给料机(DEM1480),计量后送入螺旋给料机(Ф600×3200mm).螺旋给料机将氢氧化铝送入文丘里闪速干燥器。
从P02顶部排出的烟气(320℃)经烟道进入文丘里闪速干燥器的地步和氢氧化铝混合进行热交换,氢氧化铝附水在闪速干燥器内蒸发干燥。
立志当早,存高远中国带式焙烧机的生产实践---概述包钢162m2 带式焙烧机是20 世纪60 年代后期从日本引进的球团生产设备,系国内第一台焙烧机,于1973 年建成投产。
该机设计能力为年产高炉球团矿110 万t,台时产量135. 包钢球团是60 年代的产物,鉴于当时技术不够完善,尽管采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工艺流程,但仍然有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包钢精矿含氟,因此采用当时的气体循环流程,给生产带来极大危害。
原设计的气体循环流程见图1。
由于精矿中的氟在高温焙烧时挥发,而这种流程正是将高温焙烧段含氟高的热废气鼓入第一干燥段,使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氟废气,严重污染室内外环境,并直接威胁工人的身体健康,致使包钢162m2 焙烧机设备投产十多年一直不能正常生产,产量达不到设计能力。
(一)第一次技术改造随着球团技术的发展和多年生产实践的摸索,1986 年包钢将焙烧机气体循环流程进行了改造。
改造后的气体循环流程见图2。
这次改造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室内氟污染。
改造内容为采用二次冷却段烟气作为鼓风干燥段的热源介质;一次助燃空气,抽风干燥热源。
介质分别由新增加的D9,D10 风机抽取均热段和焙烧段末尾端的废气;将预热焙烧段含氟高的热废气经除尘后排入大气中;增加了一套强力混合机系统。
此次改造虽然解决了室内氟污染,但是由于总抽风量(标态)减少1300m3/min,使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二)第二次技术改造1994 年包钢针对第一次改造存在的问题,对其又进行了一次技术改造。
主要改造内容如下:(1)增加D9 风机(均热段11 号、12 号风箱抽风机)的功率;(2)原D10 风机移位,新增加一台D11 风机抽均热段前端9 号、10 号风箱的废气,作为抽风干燥段热源兼可放散,其他风机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