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精品课件)
- 格式:docx
- 大小:19.67 KB
- 文档页数:4
七年级上册教案
备课序号:第17 节
【课堂训练】——掌握怎么样,我来试一试
1.每年的清明节,国家法定节日,放假三天。
许多人不远千里回到家乡,只为清明祭祖。
说明(A )
A.尽孝道,感谢赐予生命之恩
B.人多才好玩
C.生命的脆弱,艰难
D.方便亲友团聚
2. 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下列不能体现这种做法的是(D )
A.给孕妇让座
B.保护盲人过马路
C.喝酒后,不开车
D.小刚出水痘仍在教室里上课
3.2015年1月15日上午8时,厦门公交656路,车牌号为闽DZ3321的一辆公交车行使到厦门市湖里区吕岭路的蔡塘学校站南时突然起火。
满车的乘客被困在车厢里,许多人不顾危险上前救人,有的人则站在远处边看边指指点点,有些人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
不顾生命危险救助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答:不是。
①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你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生命可贵8.2《敬畏生命》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本课依据课程标准“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
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概述:本课以“敬畏生命”为主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敬畏生命的重要性,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中。
教材结构:引言:以“新冠疫情”为背景,引出“敬畏生命”的主题。
正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拷问生命价值、选择生命态度、担当生命责任三个方面展开。
结语:总结全文,强调敬畏生命的重要性,并呼吁学生将敬畏生命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教材内容特点:案例丰富:教材选取了大量与生命相关的案例,例如抗疫英雄事迹、自然灾害中的生命救援等,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和脆弱。
活动多样:教材设计了多种活动,例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和感悟生命的价值。
情感共鸣:教材通过诗歌朗诵、名言警句等形式,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价值导向:教材强调敬畏生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中。
教材与学情的契合: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生命充满好奇,但认知水平有限,对生命问题的理解不够全面。
教材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敬畏生命的重要性,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需求。
教材的活动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内化敬畏生命的理念。
教材在教学中的运用:结合时事热点:将教材内容与当前时事热点相结合,例如新冠疫情、自然灾害等,引导学生关注生命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补充相关案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例如校园霸凌、网络暴力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设计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命的价值,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三框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活动四:情境再现】
播放视频:纽约市区惊现皮卡撞人恐怖袭击事件任何的恐怖袭击都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生命在面临这样的来自同类的危险时显得多么的微不足道。
人与人之间的生命是休戚与共的,敬畏生命,让我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推己及人)
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学会对待)
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
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内心选择)
思考:我们珍视生命是不是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大家一起观看一段视频,大火来临,快递小哥手肘猛撞防盗网救人
孟子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有四种道德的潜能。
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