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ppt历史部编版1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24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历代货币发行和使用的基本情况;借助中国历代货币演进的相关文献和考古资料,梳理出货币演变的趋势,理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货币的演变的深层动力。
2. 基于不同时代国家政权对货币的发行和管理规则调整的分析,运用相同与不同、联系与区别的视角,尝试解释法定货币的发行、使用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联。
3.通过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认识国际间货币结算规则的变化映射了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
4.由人民币地位始终稳定,认识在单一货币向世界货币体系过渡中国家政权的角色与作用。
教学重点:1. 古今中外货币演进的趋势。
教学难点:1. 国家在“人工铸币—货币体系—世界货币体系”演进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
教学过程一、单元解析本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隶属于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
自古及今,东西方各国的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都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关系着国计民生。
围绕着货币演进和货币体系的形成、赋税制度的繁复演变,它向上承接着国家政治制度实施运转,为人事管理、法律、外交等机构的运转提供经济的支持与保障;向下勾连着社会基层的民生治理,户籍管理、社会救济与保障等各项制度的推行都以之为依托。
因此,本单元教学的重心不应放在货币史、赋税制度史的专题探究,而应放在国家是如何适切时代大势和社会需求,运用、调整相应的货币和赋税政策,实现有效治理、安定社会。
这一思路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中就通过课文“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三目的编排设计有所体现。
回到本单元导语部分的课标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货币发行、使用情况和现代货币体系的形成,了解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以及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在中国的产生和实行。
学习能力的要求均为“了解”,也就是学生在完成本单元的学习后,对货币与赋税制度演变的历程有基本的印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