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资源利用
- 格式:ppt
- 大小:399.50 KB
- 文档页数:33
煤炭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情况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煤炭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不同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和质量存在着差异。
本文将就煤炭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情况展开讨论。
一、煤炭资源的全球分布全球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亚洲地区是全球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其中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储量。
欧洲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而北美洲的煤炭资源则以美国为主。
此外,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地区的煤炭资源相对较少。
二、中国的煤炭资源与利用情况中国是全球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炭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西南和内蒙古等地区。
其中,华北地区的煤炭储量最为丰富,是中国最主要的煤炭产区之一。
然而,中国的煤炭资源利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煤炭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导致了煤炭运输成本较高。
另一方面,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三、煤炭资源的利用方式煤炭资源的利用方式主要分为燃烧利用和非燃烧利用两种。
燃烧利用是最常见的煤炭利用方式,通过煤炭的燃烧产生热能,用于发电、供暖和工业生产等。
然而,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煤炭的燃烧利用需要配套的环保设施和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非燃烧利用是指将煤炭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或化工产品。
例如,通过煤制气、煤制油等技术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和液体燃料,可以减少对传统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
此外,煤炭还可以用于生产化肥、塑料等化工产品。
四、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由于煤炭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问题,煤炭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方面,需要加强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通过引进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和设备,提高煤炭的采矿率和回收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具有丰富的燃料价值。
煤炭资源的分布特征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资源储量以及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东北等地区。
其中,华北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包括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份。
华东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
而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
此外,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也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分布。
总体来看,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南北分布不均衡的特征。
南方地区的煤炭资源较为稀缺,而北方地区的煤炭资源则相对较为丰富。
这种不均衡的分布特征对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二、煤炭资源的资源储量我国煤炭资源的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国家之一。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煤炭探明储量已超过1300亿吨,其中,位于华北地区的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拥有绝大部分的煤炭储量。
此外,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煤炭资源总储量已超过5000亿吨,位居世界首位。
这些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为我国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撑,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和民生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我国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煤矿开采体系。
煤炭产能持续增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逐步提升。
同时,我国也在加大清洁技术的应用和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方面不断探索。
然而,在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等,给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升,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绿色煤炭、清洁煤炭等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煤炭资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资源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资源的供给已经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本文将从煤炭资源的地位、作用以及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煤炭资源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以及消费国,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煤炭产量达到了37.6亿吨。
中国的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人口快速增加以及发展新型城镇化政策等,都对煤炭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煤炭是我国能源大消费的支柱,其提供的能量占国家总能源消费的70%以上。
因此,煤炭资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地位举足轻重。
煤炭资源的作用煤炭在中国的能源生产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例如,煤炭在国内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煤炭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关键资源,是支撑中国经济的基础能源。
此外,煤炭亦是我国出口的重要产品,每年出口额达到几百亿美元。
因此,煤炭资源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维持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煤炭资源面临的挑战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能源结构调整的要求以及煤炭资源的日益紧缺,煤炭产业面临的环境和经济挑战逐渐凸显。
其中,环保问题是当前煤炭行业必须解决的重要任务。
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严重影响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质量。
在另一方面,煤炭资源的日益紧缺,使得煤炭价格上涨,给高耗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也给能源结构调整带来了困难。
在此背景下,我国煤炭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调整压力,必须加大生产技术改造力度,推广清洁燃煤技术,减少煤炭行业对环境的污染,调整能源结构,加强煤炭的节约利用,发展新能源等,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
总之,煤炭资源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煤炭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煤炭资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与调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而煤炭作为传统能源的代表,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境问题的加剧,中国亦在积极推动煤炭资源使用的调整与转型。
本文将重点探讨煤炭资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及其面临的调整挑战。
一、煤炭资源的地位煤炭作为中国主要的传统能源之一,多年以来一直为中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中国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煤炭的燃烧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其次,煤炭开采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煤炭资源的有限性也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威胁。
二、调整与转型的挑战面对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需求,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煤炭资源的调整与转型。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由于煤炭行业的庞大规模和利益关系的复杂,调整煤炭资源的挑战十分艰巨。
大量的煤炭企业和从业人员可能受到调整的冲击,这涉及到就业问题以及社会稳定的考虑。
其次,可再生能源的建设与使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调整与转型的尝试为了促进煤炭资源的调整与转型,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通过减少煤炭产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减少煤炭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替代能源。
此外,政府还组织推动煤炭资源转型和利用的科学研究,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和清洁化程度。
这些举措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煤炭的使用量,优化中国能源结构。
四、深化煤炭资源调整的建议为了更好地深化煤炭资源的调整与转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大煤炭资源监管的力度,加强煤炭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效率,提升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优化煤炭利用结构。
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改进1. 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
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煤炭的开采和使用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并改善生产工艺。
本文将介绍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改进的相关措施。
2. 煤炭资源的现状煤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广泛用于发电、工业生产和民生用途。
目前,全球煤炭资源储量估计为1.37万亿吨,其中中国煤炭储量占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一。
然而,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和低效利用,煤炭资源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衰竭和浪费问题。
3. 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了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 提高煤炭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煤炭的能源利用效率是最直接的方法。
通过改进煤炭的燃烧技术和热利用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煤炭的能源利用率。
例如,采用高效的煤炭发电技术,如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可以将煤炭的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
此外,还可以将煤炭与其他能源资源结合利用,如煤气化技术和煤炭热解技术,以实现多能源的综合利用。
3.2 促进煤炭清洁利用煤炭的清洁利用是解决煤炭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关键。
通过采用洁净煤技术,如燃煤排放控制和煤层气开发利用,可以减少燃煤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此外,可以开展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和煤衍生物的开发利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
3.3 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是实现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通过推动煤炭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实现煤炭的高效、清洁和可持续利用。
例如,可以加大对煤炭清洁燃烧和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持力度,同时加大对煤炭行业的政策扶持和激励力度,促进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
4. 煤炭资源的改进措施为了改进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4.1 提高煤炭开采效率提高煤炭开采效率是减少资源浪费的关键。
通过采用现代化的开采技术和设备,如煤矿智能化、自动化和机械化设备,可以提高煤炭的开采效率。
中国煤炭用途规模中国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煤炭一直被广泛用于我国的能源生产和工业生产,并且在中国的能源消耗结构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首先,中国煤炭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主要的能源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在中国的能源消耗中占比相当大。
煤炭被用于电力生产、工业生产和民生用煤等方面。
在中国,煤炭发电是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之一,煤炭发电占据了全国电力供应的绝大部分。
此外,煤炭还被广泛用于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
煤炭作为能源的用途,使得中国的电力供应和工业生产得以保持较高的水平,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其次,中国煤炭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
煤炭可以提取出煤油、煤气、煤焦油等多种化工原料,在化工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煤炭的多种化工产品可以用于合成橡胶、塑料、纤维等材料,以及生产染料、润滑剂、沥青等化学产品。
此外,煤炭还可以煤制天然气,为城市燃气供应提供能源。
在中长期以及远期,我国煤制天然气将会逐渐替代天然气成为一个重要的替代能源,以满足我国强劲增长的能源需求。
除了能源生产和化工行业,中国煤炭还用于建材业。
煤炭经过加工可以制成煤矸石、煤炉渣等建筑材料。
煤炉渣可以制成高效绝热材料,广泛用于建筑隔热、保温和防火。
煤矸石经过破碎、研磨、烧结等处理工序,可以生产出建筑骨料、石板、石棉瓦等建筑材料。
煤炭在建材行业的应用可以节约矿石资源,并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煤炭还被广泛用于民生。
在农村地区,煤炭是主要的燃料之一,被用于烧炉、生火。
煤炭的使用可以提供农户所需的热源,并且满足农村地区的民生用煤需求。
在城市地区,煤炭的运输和销售也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
煤炭市场在城市地区有着广泛的参与,包括煤炭矿山、煤炭运输、煤炭销售等环节。
这些环节的运转,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稳定的供热和燃料保障。
总而言之,中国煤炭的用途广泛。
作为能源资源,煤炭是我国电力供应和工业生产的重要能源。
中国的主要天然资源与利用方式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
这些天然资源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也对人民的生活产生着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主要天然资源以及其利用方式。
一、矿产资源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矿产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稀土等矿产资源。
这些矿产资源在中国的工业生产和能源供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煤炭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资源储量。
煤炭作为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不仅用于电力发电,还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城市供暖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利用煤炭资源,中国采取了煤矿安全生产、煤炭清洁利用等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铁矿石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和进口国。
铁矿石主要用于钢铁生产,钢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
为了更好地利用铁矿石资源,中国鼓励发展节能环保的炼铁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石油和天然气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和第四大天然气消费国。
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保障能源供应,中国加大了对海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力度,同时也鼓励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4. 稀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
稀土是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光电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保护稀土资源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中国对稀土采矿进行了严格管控,并加强了稀土产业的技术创新。
二、水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和地下水。
这些水资源是人民生活、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来源。
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中国实施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
1. 水资源保护中国通过建设水库、湖泊调水、水土保持以及防治水污染等措施,保护和改善水资源环境,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水资源利用中国通过灌溉、供水、发电等方式利用水资源。
在灌溉方面,中国采取了高效灌溉技术,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
中国的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然而,过度的资源开采和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也给环境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就中国的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展开论述。
一、能源资源的开采与利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煤炭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煤炭的开采和燃烧产生的废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燃烧煤炭释放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
此外,煤炭开采还导致土地破坏、水源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等环境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也在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风能、太阳能和水能是常见的可再生能源类型。
通过开发这些资源,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污染物排放,创造清洁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二、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环境污染,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一些河流已经干涸,一些湖泊和水源受到重度污染。
这对于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水资源危机,中国政府加大了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并提出了“节水优先、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
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可以更好地保护中国的水资源并确保人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土地是农业、工业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然而,长期以来,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土地退化和生态破坏。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大量农田被占用,土地污染和沙漠化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动农田保护政策、加强土地资源规划管理和推广节约集约用地的理念。
此外,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推动生态修复和建设更加可持续的城市也是保护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
四、环境污染与治理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推动水污染防治和加强工业废物排放监管。
煤炭资源的尽量利用技术和应用在当今的社会中,能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煤炭作为传统的能源之一,仍然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煤炭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仅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也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围绕煤炭资源的尽量利用技术和应用,阐述一些相关的话题。
1. 煤炭资源的优势和现状煤炭资源作为全球首要的化石能源之一,其资源量丰富、分布广泛、储量大、成本低等优势不言而喻。
世界煤炭储量总量约为1.3万亿吨,其中,中国煤炭储量约占总量的13.2%。
然而,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负面影响的制约,全球煤炭消费量在近年来出现了下降趋势。
而煤炭长期出口受限制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促进煤炭资源的利用和挖掘,成为了摆在煤炭行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2. 煤炭资源的尽量利用技术煤炭资源的尽量利用技术主要从以下角度入手:(1)煤化学煤化学是指以煤炭作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制备出各种合成化合物、燃料、化工原料等。
煤化学技术能够充分发挥煤炭资源的多元价值,实现从煤炭到化工产品的转化。
中国是全球煤化学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利用煤炭资源制造出的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等,已广泛应用于石化、合成橡胶、涂料、染料、精细化工等领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2)煤气化煤气化是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将煤炭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过程。
煤气化技术转化率高、适用范围广,被广泛应用于煤炭气化和合成氨、甲醇、合成烃、合成油等领域,是实现煤炭多元化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3)煤电联产煤电联产技术是指通过燃烧煤炭发电时产生的余热,转化为新能源、供暖等其他形式的能源。
煤电联产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还能高效减少排放物,减轻环境负荷,是工业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发展之路。
3. 煤炭资源的应用(1)热能利用煤炭作为传统的热能源,无论是在能源生产还是日常生活中,其应用广泛。
其中,燃煤发电是最为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中国主要能源资源的分布与利用中国是世界上资源分布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中国主要能源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情况。
一、煤炭资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
主要产煤省份有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等地。
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广泛用于发电、煤化工、冶金等领域。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大对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减少煤炭开采和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
二、石油资源中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主要产油省份有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新疆以及四川等地。
石油在中国的能源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领域。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需求量不断增加,中国政府鼓励节能减排,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三、天然气资源中国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包括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逐渐被重视,对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中国政府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和投资,加大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的力度,以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四、水能资源中国是拥有丰富水能资源的国家,水电是中国主要的清洁能源之一。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如三峡水电站、长江水电站等。
中国政府大力发展水力发电,推动水电资源的高效利用,以替代传统的煤电等能源形式,以减少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五、核能资源中国的核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如辽宁、吉林等省份。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核能发展,积极推动核电站的建设。
核能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对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加强核能安全管理,提高核能技术水平,以确保核能的安全利用。
六、可再生能源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新能源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中国矿业学院陈于恒刘鸿娴我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截止到1987年煤炭探明储量已经超过八千亿吨,居世界第二位。
据估计,远景储量可能为五万亿吨,居世界之首。
煤炭是我国能源的支柱,1987年生产9.25亿吨,约占全国一次能源的70%。
展望今后的五十到一百年,石油资源逐渐枯竭,氢能等新能源未必能成熟应用,煤炭的开发将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特别是煤炭又是极为重要的化工原料。
当前,在全国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的过程中,加强煤炭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乃是广大地质与矿业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1986年颁布的《矿产资源法》从法律上确认了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地位。
矿产资源的耗竭性、不可再生性及需求的不断增长性都表明了保矿工作的重要意义。
然而有些人却误认为,我国煤炭储量足够开采几百年,浪费一点无所谓。
在不少煤矿的生产中,往往把产量产值与眼前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忽视煤炭储量的管理与监督,造成地下资源的惊人浪费。
在1950-1980年期间,全国煤矿的平均回收率仅40%左右,其中统配煤矿为52%;地方煤矿为30-40%而乡镇煤矿仅20%。
以山西省为例,1985年产煤2.14亿吨,而耗用储量达10亿吨以上。
陕北神木的柠条塔、活鸡兔等小露天矿上,农民只拣方方正正的大块煤背回家,其它一概扔弃回填。
榆家梁矿的煤厚为5.6米,农民只采中间的二米,三分之二弃之于地下。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统配煤矿的储量,管理工作近几年有了改进,煤炭工业部颁布了几个规程与文件。
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少数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为了创高产记录,把本该分层开采的厚煤层当作中厚煤层来采,丢弃了大量顶煤及底煤。
有的煤矿注销了厚度大于最小可采厚度的薄煤层。
新疆煤田火灾严重,损失的煤炭资源总计已达21亿吨。
面对着煤炭资源的惊人浪费,我们认为必须加强保护煤炭资源的工作,这个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1.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与年产量都名列世界前茅,然而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储量约为世界均值的4000,约为苏、美、加、西德等国家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