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华县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公告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五华县华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公告为适应华城镇总体规划的战略调整,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建设用地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有关文件和上级下达的指标要求,我镇已编制了《五华县华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并经梅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现将有关内容公告如下:一、批准文号:《关于五华县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梅市府办函[2010]355号)。
二、规划范围:华城镇辖区范围,土地总面积22416.4公顷。
三、规划期限:2010—2020年,规划分近期(至2015年)和远期(至2020年)。
四、规划的主要指标: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3420公顷、基本农田面积为3069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2027公顷,其中城乡用地规模1720公顷[含城镇工矿用地495公顷]。
五、依法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严格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六、依法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
务求科学统筹有限的土地资源,推进“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和低效建设用地的整理工作,大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达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目标。
七、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工作,搞好农业基本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规划期内要按“占补平衡”的原则,实现镇内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八、本规划业经依法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修改。
本规划是华城镇土地利用和政府相关事务管理的依据,城乡规划、建设、土地开发等各项土地利用活动都必须符合本规划。
附件:五华县华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10-2020年)五华县华城镇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一月十日。
PPP 项目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 PPP 项目农村污水处理项目。
2、项目位置:广东省。
3、项目内容: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全县共有自然村 1982 条,计划在 2022 年前完成 1580 条自然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
项目投资规模: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工程投资估算 186780.87 万元,其中设施工程费 80296.40万元,管网工程费 69407.15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0179.84 万元,基本豫备费 7485.18 万元,建设期利息 17738.6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1673.69万元。
二、项目资金1、项目资金来源本项目的资本金比例为项目总投资的 20% ,其他资金可通过银行贷款、股东借款等方式筹集。
在本项目财政入库的基础上社会资本方保障项目公司融资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 PPP 项目合同,项目财政入库工作由政府方负责。
目前政府实施机构已对入库咨询公司进行了招采工作,入库资料正在编制完善中,计划在 2022 年 9 月底完成入库工作。
2、总投资估算汇总表注:项目总投资为估算金额,以经审定的设计方案图纸及最终财政部门审核为准。
3、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序号11.1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合计( 万元 )186780.87167368.58建设期145232.3042692.52建设期268841.8062982.14建设期372706.7761693.92设施工程费管网工程费工程其他费基本豫备费建设期利息铺底流动资合计序号( 万元 ) ( 万元 ) 用 ( 万元 ) ( 万元 ) ( 万元 ) 金 ( 万元 ) (万元) 1 80296.40 69407.15 9224.92 8440.1 17738.61 1673.69 186780.87三、项目技术方案1、污水采集方式**县农村的污水大部份是通过明渠或者暗渠排入附近的鱼塘或者灌溉渠, 且农村规 划范围内市政道路排水管网大部份尚未实施,根据村镇发展规划及地形地貌,建议因地 制宜采用以下多种方式灵便结合采集污水:1 )雨污分流制: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村庄,若现状合流管渠周围剩余空间宽裕可新 建管渠的,或者具有其他有利新建污水管道条件的,宜优先考虑建设污水采集管道,原合 流系统作为雨水系统;现状没有排水系统的按雨污分流的彻底分流制建设排水系统。
自然保护区规划编制内容及深度分析———以七目嶂保护区为例郑兵1,朱宁2(1.广东五华七目嶂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东梅州514491;2.广州草木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50)摘要: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珍贵的自然环境资源,在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创建完整的总体规划编制,从而提供清晰的工作指导。
为形成更加完善的自然保护区规划编制,以广东省五华县七目嶂自然保护区为例展开研究,通过对自然保护区规划编制的基本流程加以分析,在收集了七目嶂保护区的自然环境资源以及社会经济情况之后,创建了包括规划原则、规划内容以及相依评价等在内的完整规划编制,为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设提供了更具深度的指导参考。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规划编制;七目嶂中图分类号:S75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3)24-0172-030引言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我国在新时期发展前进过程当中所提出的关键内容,而为生态环境保护中,通过为各种珍稀濒危动植物创建自然保护区的方式,起到了更为有效的自然保护作用。
我国当前阶段已经逐步成立了数以千计的各级自然保护区,这些自然保护区对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拯救濒危动植物等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但是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中,为形成更加清晰的管理条例就需要编制完整的保护规划。
1自然保护区规划编制流程结合一般情况下对自然保护区进行规划编制的具体流程,首先应当充分调查分析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资源,并且对其进行评价分级,创建完整的调查研究报告。
随后对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基础资料数据等进行全面收集整合,通过详细分析之后,为自然保护区编制合理规划。
其次为规划编制提供图文说明,并汇报各相关方面的具体内容。
确定基本的保护规划方案之后,应做好重点意见的补充说明,并提交完整的文件方案,其中应当包括规划说明以及相关图例。
最后,由自然保护区规划编制单位参与论证会并在会议上对总体规划目标进行汇报总结,根据论证会的综合评估,补充规划说明并完善最终成果。
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的指导意见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谈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的盘活利用问题。
这个问题在我们国家一直都比较严重,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导致农村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指导意见,希望能够让这些闲置的土地和房屋得到合理的利用,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下面我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理论分析1.1 闲置宅基地的定义和现状闲置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个人依法取得的,但长期未用于建设住宅或者其他生产、生活的农村土地。
闲置宅基地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农村人口外流,导致土地闲置;二是土地流转不畅,导致土地闲置;三是土地规划和管理不善,导致土地闲置。
据统计,我国农村闲置宅基地面积已经超过了3亿亩,占到农村总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1.2 闲置住宅的定义和现状闲置住宅是指农村居民依法取得的,但长期未用于居住的房屋。
闲置住宅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农村人口外流,导致房屋闲置;二是土地流转不畅,导致房屋闲置;三是土地规划和管理不善,导致房屋闲置。
据统计,我国农村闲置住宅面积已经超过了1亿套,占到农村总房屋面积的三分之一。
1.3 盘活利用的意义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对于解决农村土地和房屋的闲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可以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二、实践探讨2.1 政策支持为了推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的盘活利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指导意见。
比如,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作用;加强土地流转市场建设,促进土地流转;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土地整治和开发利用等。
2.2 典型案例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是一个典型的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的案例。
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乐昌市北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韶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6.26•【字号】韶府复〔2024〕33号•【施行日期】2024.06.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乐昌市北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乐昌市人民政府,韶关市自然资源局:《乐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审批〈乐昌市北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乐府报〔2024〕15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乐昌市北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北乡镇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支撑北乡镇打造成为以马蹄、香芋为特色的全国“一乡一品”示范村镇及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精品农业小镇。
二、严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
到2035年,北乡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3.61平方公里(2.0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13.04平方公里(1.96万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26.04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37平方公里以内。
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任务。
划定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以及洪涝风险控制线等防灾减灾底线,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严格实施空间管控。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明确生态、农业和历史文化等保护要素空间范围和城乡、产业、交通等发展要素整体布局,构建“一核一轴四区”的镇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以北乡镇区为主体建设综合服务中心,依托省道S248形成带动城乡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空间有序集中的发展轴线,统筹协调好城镇集中发展区、南部综合发展区、特色农业种植区、生态文旅发展区的开发保护。
市常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修改方案(从莞高速公路段安置地)市常平镇人民政府年月目录一、简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区域简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社会经济发展简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情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规划修改原因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项目简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规划修改背景和原因........................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规划修改的必要性..........................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规划修改的紧迫性..........................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规划修改可行性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规划修改的法律法规符合性..................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建设用地布局调整的科学性、合理性..........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规划具体修改情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调入地块用地情况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调出地块用地情况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规划修改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规划修改影响评估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主要内容简介一、总则1、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
其中,近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
2、规划范围市域城乡统筹规划范围:为梅州市市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包括两区一市五县,即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重点统筹城乡发展与优化城镇体系。
城市规划区范围:具体划定南至长沙镇长沙村、小密村(部分)、程江镇大和村、大塘村;西至南口镇车陂村、南龙村、仙湖村、龙塘村、侨乡村;东至西阳镇新联村、江子上村、太平村、鲤溪村;北至城北镇扎下村、上村村、杨文村,城东镇谢田村、书坑村,作为初始规划区范围,总面积376平方公里。
图1 城市规划区范围图二、城市总体发展目标1、总目标:实现全面振兴发展,经济绿色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和谐幸福梅州。
2、经济发展目标: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30年,力争GDP比2014年翻两番,突破3500亿元大关,人均GDP65000元。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带动力强、集约化水平高、关联度大的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构建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结构优化的绿色产业体系。
3、社会发展目标: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福祉得到明显改善。
建立覆盖全社会、惠及全体公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2030年力争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4年翻两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生态环境目标: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2030年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单位GDP建设用地量降幅达到国家和省下达的目标要求。
5、基础设施目标:加快以交通项目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骨架,公路、铁路、机场、港口、航道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网络;能源、水利、环保、信息化等基础设施支撑保障力明显提升。
五华县县城总体规划(20XX~2030)(公示稿)20XX年6月目录第一部分总则1第二部分县域规划3第一章区域定位与发展规模3第二章发展目标3第三章发展战略4第四章产业发展与布局5第五章城乡统筹发展6第六章城镇体系规划9第七章县域综合交通规划11第八章县域旅游发展规划15第九章县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16第十章县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17第十一章县域公用设施规划19第十二章县域环境保护规划21第十三章县域综合防灾规划24第十四章县域生态建设规划25第十五章县域空间管制26第十六章区域统筹与协调规划28第三部分县城规划28第十七章城市性质与职能28第十八章发展规模与增长边界29第十九章县城空间管制29第二十章县城空间布局规划31第二十一章住房与居住用地规划34第二十二章工业与物流用地规划36第二十三章综合交通规划37第二十四章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40第二十五章商业服务业设施规划46第二十六章绿地与广场规划46第二十七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48第二十八章四线划定与管制50第二十九章市政工程规划52第三十章环境保护规划54第三十一章综合防灾规划54第三十二章旧城更新规划55第三十三章村庄建设规划58第三十四章景观风貌规划59第三十五章地下空间规划60第三十六章分期建设规划61第三十七章远景发展设想64第四部分规划实施与保障65第三十八章规划实施与保障65附则67附表1:城市发展目标指标体系68附表2:县城2030年规划用地汇总表69附表3:县城2030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69第一部分总则编制目的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发展提速,建设幸福五华,指导五华县城市建设和发展,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编制《五华县城总体规划(20XX-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规划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3)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良性互动,加快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4)突出特色,保护人文资源,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山水城市风貌;(5)注重与周边县市及乡镇的协调关系,顺应区域发展的趋势特征,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的发展战略。
某某总体规划文本第1页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满足某某镇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需要,促进某某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合理有序、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某某镇总体规划一经批准,成为指导某某镇范围内各项城市建设的法律依据。
在镇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基本依据包括以下标准和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2000年);(5)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7)《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2003年);(8)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9)五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五华县人民政府,1997年);(10)五华县某某镇小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申报资料;(11)某某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2)文葵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3)大都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4)某某镇政府工作报告(2004.4);(15)某某镇各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
第四条规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远近结合,适当超前原则;3、以人为本的原则;4、统筹协调的原则。
第五条指导思想1、充分发挥优势,加快城镇发展;2、遵从城市经济发展规律和空间生长演变机理;3、保持和强化城镇空间形态结构的整体性和合理性;4、挖掘城镇特色,塑造城镇形象,提高城镇品位;5、建设人居环境优良的生态型城镇。
第六条规划范围1、|镇域规划的范围指某某镇行政区划内的全部用地(包括原文葵镇和大都镇),共246.74平方公里。
2、镇区规划包含某某居委、司前居委、万塘、福江、蓝田、龙中、三江、吉程、半田、学少、青江、伏溪等村或该村部分地段9.2平方公里.(包括2.1平方公里的预留发展用地)第七条规划期限近期年限为2005-2010年,远期年限为2011-2020年。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启动中山市三角镇光明村片区(0709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修改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29•【字号】•【施行日期】2023.1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启动中山市三角镇光明村片区(0709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修改的批复三角镇人民政府:你镇《关于启动〈中山市三角镇光明村片区(0709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请示》(角府示〔2023〕46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依据《城乡规划法》以及《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若干指导意见(暂行)的通知》(粤自然资发〔2021〕3号)以及《中山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有关要求,同意你镇启动《中山市三角镇光明村片区(0709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修改》(以下简称《控规》),报批成果以报批年份标明版次。
二、上述《控规》一般修改过程中,要充分核实用地功能调整地块的权属情况和片区公共服务设施情况,重新核算并高标准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道路系统。
要做好与已出让建设用地合同约定规划条件衔接,不得随意改变用地性质、容积率等强制性规划条件。
对具备收储条件的用地要加大收储力度,促使形成连片整备、连片开发。
三、你镇应尽快组织编制《控规》一般修改方案,认真贯彻《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若干指导意见(暂行)的通知》有关要求,加强与《中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衔接,落实“三区三线”、自然山体保护等管控要求,确保规划各项内容符合《中山市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2023版)》要求。
四、上述《控规》一般修改方案要进一步完善公共设施、市政设施、道路系统及绿地系统规划,并按法定程序对调整后方案进行审查报批。
报批材料中应当附具规划地段利害关系人(含城建集团)意见及处理结果。
潮州市潮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潮州市潮安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八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2)一、调整目的 (2)二、指导思想 (2)三、调整原则 (3)四、调整依据 (4)五、调整完善范围与期限 (6)六、调整完善基础数据 (6)第二章土地利用状况 (7)一、农用地 (7)二、建设用地 (7)三、其他土地 (7)第三章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8)一、规划主要调控指标执行情况 (8)二、规划修改情况 (9)三、规划实施评价结论 (11)第四章主要指标调整情况 (12)一、潮州市下达主要规划控制指标 (12)二、潮安区规划控制指标调整 (12)三、镇级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调整 (13)第五章空间布局调整情况 (18)一、建设用地调整情况 (18)二、土地用途分区调整情况 (19)三、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的调整 (23)四、2014年建设用地落实情况说明 (24)五、建设用地复垦区调整情况 (25)六、已审批和已预审的建设用地规模落实情况 (25)七、预留建设用地规模情况 (26)八、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用地规模落实情况 (26)九、建设用地结构调整情况 (27)十、重点建设项目规模落实情况 (27)第六章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整情况 (30)一、耕地调整情况 (30)二、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情况 (30)第七章中心城区规划调整情况 (34)一、中心城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情况 (34)二、建设用地情况 (34)三、中心城区空间和用途管制 (35)第八章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 (38)一、与现行规划的协调衔接 (38)二、与上级规划的协调衔接 (38)三、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衔接 (38)四、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 (39)五、与矿产资源规划的协调衔接 (39)六、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 (39)七、与其他部门规划的协调衔接 (40)第九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1)一、健全规划实施制度 (41)二、完善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 (42)三、提高规划实施社会公众参与程度 (42)第十章征求意见采纳情况 (44)一、听证情况 (44)二、公示情况 (44)三、市、区两级部门意见及采纳情况 (45)四、专家评审情况 (52)附表:附表1 潮安区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附表2 潮安区规划调整完善前后主要调控指标对比表附表3 潮安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附表4 潮安区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附表5 潮安区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表附表6 潮安区建设用地指标表附表7 潮安区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及补充耕地表附表8 潮安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附表9 潮安区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表附表10 潮安区禁止建设区域一览表附图:附图1潮安区土地利用现状图(2014年)附图2潮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附图3潮安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附图4潮安区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附图5潮安区土地整治规划图附图6潮安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附图7潮安区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附件:附件1听证公告、公告情况说明、听证会纪要、听证笔录附件2规划公示、公示情况说明及公示反馈意见采纳情况说明附件3市、区部门意见及反馈意见采纳情况说明附件4专家论证意见前言《潮州市潮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于2009年开始编制,2011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后,由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实施1。
成都市金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金堂县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八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调整的原因和必要性 (2)一、调整的原因 (2)二、调整的必要性 (2)三、调整的依据 (4)四、调整的原则 (5)第二章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 (7)一、规划基数转换 (7)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10)三、土地利用的特点 (11)四、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1)第三章规划目标调整情况 (13)一、耕地保有量调整 (13)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调整 (13)三、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13)四、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13)五、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14)六、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14)七、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 (14)八、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指标 (14)九、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 (14)十、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15)十一、园地面积调整 (15)十二、林地面积调整 (15)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6)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原则 (16)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总体布局 (17)三、各类用地调整的方向及数量 (18)第五章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 (21)一、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原则 (21)二、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情况 (22)第六章三线划定 (25)一、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25)二、生态保护红线 (26)三、城镇开发边界线 (27)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 (29)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29)二、一般农地区 (30)三、林业用地区 (30)四、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31)五、独立工矿用地区 (32)六、风景旅游用地区 (32)七、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33)八、其他用地区 (33)第八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4)一、允许建设区 (34)二、有条件建设区 (35)三、限制建设区 (36)四、禁止建设区 (36)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37)一、空间布局 (37)二、用地安排 (37)三、空间管制 (37)第十章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 (39)一、产业园区发展用地规划 (39)二、交通用地 (39)三、水利项目 (40)四、环保项目 (40)五、能源项目 (40)六、旅游项目 (40)七、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 (40)第十一章土地综合整治安排 (41)一、土地整治的原则 (41)二、农用地整理规划 (41)三、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 (41)四、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42)第十二章规划调整完善环境影响评价 (43)一、规划调整完善环境目标评价 (43)二、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43)三、主要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 (44)第十三章规划调整完善部门及专家意见采纳情况 (46)附表 (48)附表一金堂县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 (49)附表二金堂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0)附表三金堂县各乡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51)附表四金堂县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况表 (52)附表五金堂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 (53)附表六金堂县各乡镇规划控制指标表 (61)前言近年来,国家先后提出了“五位一体”协同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构建成渝城市群等新的战略和部署。
五华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 2030)(公示稿)2013 年 6 月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1b5E2RGbCAP第二部分县域规划3p1EanqFDPw第一章区域定位与发展规模3DXDiTa9E3d第二章发展目标3RTCrpUDGiT第三章发展战略45PCzVD7HxA第四章产业发展与布局6jLBHrnAILg第五章城乡统筹发展7xHAQX74J0X第六章城镇体系规划9LDAYtRyKfE第七章县域综合交通规划12Zzz6ZB2Ltk第八章县域旅游发展规划16dvzfvkwMI1第九章县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18rqyn14ZNXI第十章县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19EmxvxOtOco第十一章县域公用设施规划21SixE2yXPq5第十二章县域环境保护规划246ewMyirQFL第十三章县域综合防灾规划28kavU42VRUs第十四章县域生态建设规划29y6v3ALoS89第十五章县域空间管制30M2ub6vSTnP第十六章区域统筹与协调规划320YujCfmUCw第三部分县城规划 33eUts8ZQVRd第十七章城市性质与职能33sQsAEJkW5T第十八章发展规模与增长边界34GMsIasNXkA第十九章县城空间管制34TIrRGchYzg第二十章县城空间布局规划367EqZcWLZNX第二十一章住房与居住用地规划39lzq7IGf02E第二十二章工业与物流用地规划42zvpgeqJ1hk第二十三章综合交通规划43NrpoJac3v1第二十四章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471nowfTG4KI 第二十五章商业服务业设施规划53fjnFLDa5Zo第二十六章绿地与广场规划54tfnNhnE6e5第二十七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56HbmVN777sL第二十八章四线划定与管制58V7l4jRB8Hs第二十九章市政工程规划6083lcPA59W9第三十章环境保护规划62mZkklkzaaP第三十一章综合防灾规划62AVktR43bpw第三十二章旧城更新规划64ORjBnOwcEd第三十三章村庄建设规划672MiJTy0dTT第三十四章景观风貌规划68gIiSpiue7A第三十五章地下空间规划69uEh0U1Yfmh第三十六章分期建设规划71IAg9qLsgBX第三十七章远景发展设想74WwghWvVhPE第四部分规划实施与保障75asfpsfpi4k第三十八章规划实施与保障75ooeyYZTjj1附则 77BkeGuInkxI附表 1:城市发展目标指标体系78PgdO0sRlMo附表 2:县城 2030年规划用地汇总表 79 3cdXwckm15附表 3:县城 2030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79h8c52WOngM第一部分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发展提速,建设幸福五华,指导五华县城市建设和发展,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编制《五华县城总体规划( 2012-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总体规划2008—2020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总则与概况 (1)一、前言 (1)二、现状概况与分析 (1)三、相关规划解读与评价 (3)四、规划依据 (5)五、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目标 (5)六、发展条件略析 (6)七、规划期限 (8)八、规划范围 (8)第二部分镇域规划 (8)一、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8)二、村镇体系规划 (9)三、产业布局规划 (11)四、镇域建设用地规划 (12)五、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13)六、镇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4)七、镇域公共设施规划 (14)八、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16)九、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 (17)十、镇域防灾减灾规划 (17)十一、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18)第三部分镇区建设规划 (19)一、城镇规划区、性质与规模 (19)二、镇区总体布局 (19)三、镇区土地利用规划 (19)四、土地使用控制 (20)五、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21)六、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2)七、“四线控制”规划 (25)八、绿地系统规划 (26)九、环境保护规划 (27)十、景观风貌规划 (27)十一、防灾减灾规划 (29)十二、近期建设规划 (30)第四部分规划管理措施 (30)一、规划管理措施 (30)第一部分总则与概况一、前言(一)行政辖区调整2007年原洛碛镇与原张关镇的三个村(水溶洞、老君山、大天池)合并,组成新的洛碛镇,占地面积95.34平方公里.(二)“两江新区"的设立两江新区将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综合交通枢纽,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区和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在此背景下,作为近邻“两江新区"的洛碛镇如何寻找发展契机,调配产业结构,急需规划事业为其做好各项部署。
(三)重庆市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的成立国家将重庆确定为全国城乡统筹实验区,国务院(2009)3号文件《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赋予重庆一系列优惠政策,结合洛碛整体开发良好契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乡协调发展是城镇建设的必然趋势.城乡统筹将全面带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96--农业经济与管理 引用格式:刘少坤,林树高,王有小.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演变及其特征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21(1):96-101. DOI:10.16498/ki.hnnykx.2021.001.024在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地域差异大和分布不均衡的基本国情下,耕地面临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而被侵占、耕地质量下降的严峻形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破解上述难题提供了新的路径。
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出台实施以来,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和维度对该政策进行了研究,例如在实施模式的研究上,王君等[1]、谢琼等[2]、赵芸逸等[3]学者按增减挂钩的实施主体将其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农村集体主导型3类;在挂钩方法的研究上,周小平等[4]、林国斌等[5]和严惠明等[6]学者分别采用了级差区域指数、挂钩潜力系数和多因素修正系数法对山东省东明县、天津市和海南省的挂钩潜力进行了测算;在政策实施效应的研究上,姚树荣等[7]、谢致红等[8]学者分别从农民自主型和市场主导型2种增减挂钩模式分析了政策实施取得的成效;在阻力与对策的研究上,李震等[9]认为实施增减挂钩政策可能导致耕地质量难以保障、耕地污染、土地撂荒及简化耕地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吕云涛[10]认为存在增减挂钩运作程序规范性不强、补偿机制不完善和融资模式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规避对策。
当前有关增减挂钩政策的研究已较丰富,但从制度演化的视角分析增减挂钩政策演变的相关文献较少,现有的文献多以政策出台的时间节点划分其演变阶段,如郝晓明[11]和黄锦东[12]梳理了相关文件,将增减挂钩的政策分为发端、初步试点、正式出台和调整完善4个阶段,并总结了政策模式和制度演进机理,但关于政策演变的阶段特征和重大制度变迁等方向的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演变及其特征研究 刘少坤,林树高,王有小 (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摘 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耕地保护政策,随基本国情和发展战略的变化不断演变,实现保护耕地目标的同时,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五华县县城总体规划(20XX~2030)(公示稿)20XX年6月目录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第二部分县域规划3第一章区域定位与发展规模3第二章发展目标3第三章发展战略4第四章产业发展与布局5第五章城乡统筹发展6第六章城镇体系规划9第七章县域综合交通规划11第八章县域旅游发展规划15第九章县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16第十章县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17第十一章县域公用设施规划19第十二章县域环境保护规划21第十三章县域综合防灾规划24第十四章县域生态建设规划25第十五章县域空间管制26第十六章区域统筹与协调规划28第三部分县城规划28第十七章城市性质与职能28第十八章发展规模与增长边界29第十九章县城空间管制29第二十章县城空间布局规划31第二十一章住房与居住用地规划34第二十二章工业与物流用地规划36第二十三章综合交通规划37第二十四章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40第二十五章商业服务业设施规划46第二十六章绿地与广场规划46第二十七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48第二十八章四线划定与管制50第二十九章市政工程规划52第三十章环境保护规划54第三十一章综合防灾规划54第三十二章旧城更新规划55第三十三章村庄建设规划58第三十四章景观风貌规划59第三十五章地下空间规划60第三十六章分期建设规划61第三十七章远景发展设想64第四部分规划实施与保障65第三十八章规划实施与保障65附则67附表1:城市发展目标指标体系68附表2:县城2030年规划用地汇总表69附表3:县城2030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69第一部分总则编制目的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发展提速,建设幸福五华,指导五华县城市建设和发展,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编制《五华县城总体规划(20XX-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五华县自然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公告经五华县人民政府批准,五华县自然资源局决定以拍卖方式出让4(幅)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拍卖出让地块的基本情况和规划指标要求 :PM-A20043号地块网上拍卖会定于2020年 5月29日9时30分;PM-A20044号地块网上拍卖会定于2020年 5月29日10时;PM-A20045号地块网上拍卖会定于2020年 5月29日10时30分;PM-C20046号地块网上拍卖会定于2020年 5月29日11时。
宗地编号:PM-A20045宗地总面积:1478.23平方米宗地坐落:五华县琴江新区出让年限:40年容积率:小于或等于3建筑密度(%):小于或等于50绿化率(%):大于或等于25建筑限高(米):小于或等于40主要用途:零售商业用地明细用途用途名称面积零售商业用地1478.23投资强度:万元/公顷保证金:435万元估价报告备案号4414820BA0049场地平整:场地内平整基础设施: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起始价:870万元加价幅度:9万元备注:本次委托按现状净地拍卖出让,建筑物价值为零,不接受联合体竞买。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均可申请参加,申请人应当单独申请。
申请人应具备的其他条件:对发现并核实竞买人存在下列违法违规违约行为的,在结案和问题查处整改到位前,竞买人及其控股股东不得参加土地竞买活动:1.存在伪造公文骗取用地和非法倒卖土地等犯罪行为的;2.存在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等违法行为的;3.因企业原因造成土地闲置一年以上的;4.开发建设企业违背出让合同约定条件开发利用土地的;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本次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出让采用增价拍卖方式,按照价高者得原则确定竞得人。
四、本次拍卖出让的详细资料和具体要求,见拍卖出让文件。
申请人可于2020年05月12日至2020年05月28日到略获取拍卖出让文件。
关于五华县梅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公告
为适应梅林镇总体规划的战略调整,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建设用地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有关文件和上级下达的指标要求,我镇已编制了《五华县梅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并经梅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现将有关内容公告如下:一、批准文号:《关于五华县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梅市府办函[2010]355号)。
二、规划范围:梅林镇辖区范围,土地总面积13584.7公顷。
三、规划期限:2010—2020年,规划分近期(至2015年)和远期(至2020年)。
四、规划的主要指标: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1778公顷、基本农田面积为1589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666公顷,其中城乡用地规模530公顷[含城镇工矿用地42公顷]。
五、依法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严格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六、依法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
务求科学统筹有限的土地资源,推进“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和低效建设用地的整理工作,大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达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目标。
七、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工作,搞好农业基本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规划期内要按“占补平衡”的原则,实现镇内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八、本规划业经依法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修改。
本规划是梅林镇土地利用和政府相关事务管理的依据,城乡规划、建设、土地开发等各项土地利用活动都必须符合本规划。
附件:五华县梅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10-2020年)
五华县梅林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