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晨读材料
- 格式:docx
- 大小:24.37 KB
- 文档页数:4
语文早读经典材料1、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
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搏。
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
2、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鲜花说,开放的年龄千枝竞秀。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太阳说,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月亮说,纯洁的心灵晶莹透亮。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海燕说,奋斗的人生快乐无穷。
3、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
我梦想:来到海边的沙滩,从波涛的澎湃中感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惊心动魄。
我梦想:来到白雪皑皑的高山,在朝阳的艳丽中,领略“红装素裹”的分外妖娆。
4、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5、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
简爱说过:“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
白朗宁说过:“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
裴多菲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懂得了自由的价值。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反抗精神的可贵。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6、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7、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幸福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幸福是朋友一个温馨的字条;幸福是母亲一声温柔的叮咛,幸福是老师一次亲切的问候。
8、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高效晨读课堂字音积累字形积累近义词语辨析《归去来兮辞》1. 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2. 诗人的自恕自慰之词是:,。
,。
3. 回家途中,表现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地欢快舒畅:,。
4. 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
5. 写诗人享受园中之乐的句子:,。
6. “ ,。
”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7. 游中所感:,。
8. 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
9. 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
,。
10. 描绘了作者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卒章显志:,!(11)在《赤壁赋》中,苏轼写夜游赤壁的欢乐情景,“,”两句写出了月亮从东山升起前江面的自然景色,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12)在《赤壁赋》中,苏轼以“,”两句写自己面对月下美景,兴之所至吟诵明月之诗,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13)苏轼在《赤壁赋》中,开端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其中写月亮正升起时美妙景色的句子是“,______ _ ______”。
(14)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泛舟江上让人感到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升入仙境一样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 ,_________ ____”。
(15)在《赤壁赋》中,苏轼看到月下美景,于是纵酒放歌,其中写自己船桨之美和陶醉划船月下的歌词是“_____ __ _ ____ ,_____ ________”。
(16)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两句形容箫声美妙动听,如丝般缕缕回旋不止,给人以美的享受。
(17)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两句写箫声能使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
(18)《赤壁赋》中苏轼以“,”两句形象的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
(19)在《赤壁赋》一文中,写作者与友人在江中驾着一叶小船,饮着美酒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 ,_______ ______”。
高中生早读材料精选早读材料(一)熟语(一)1、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比喻按实际情况办事。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今天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能够在商场里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还希望在购物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这就是今天的‘山’,因此商家必须唱这个‘山’上的歌。
2、东方不亮西方亮。
表示尚有选择的空间。
这样的企业,即使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战略失误,在市场竞争非常不充分的环境下,完全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总可以探索到一条发展的路径。
3、赶鸭子上架。
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唐小山叹道:“我一辈子就是不想当大英雄,你偏逼我赶鸭子上架吗?”4、高不成低不就。
指在选择事物或选择配偶时,好的得不到,差的又不合心意。
她的眼睛长到脑门上,东选西挑,高不成低不就,现在社会变了,她这个政治大姑娘不值钱了……5、高姿态。
指对别人宽容、谅解。
说话者并不真的认为自己作错了事,只不过是表示一个“高姿态”,缓和一下双方的矛盾,这样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经典一句: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诗文名句(一)1.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出自《诗经·卫风》。
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
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2.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
①[投]这里指赠送。
②[木桃]就是桃子。
③[报]回赠。
④[琼瑶]美玉。
3.风雨如晦①,鸡鸣不已②。
出自《诗经·郑风·风雨》。
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
②[已]止。
4.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呜》。
2023高三年级语文晨读晚读素材第一篇:《我的大学梦》我的大学梦,从高三开始。
在这滚滚红尘中,我勤奋学习,默默积累,用汗水浇灌出一个个散发着知识的种子。
我清晰地记得,当那封录取通知书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激动地泪流满面。
大学,是我向往的地方,是我翱翔的天空。
我想要在那里获得更广阔的视野,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受更加丰富的人生体验。
我心中对大学的憧憬,从未停止过。
我知道,要想实现我的大学梦,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于是,我每天早晨都会早早起床,做好冥想,调整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晚上,我会静下心来,认真地复习,为明天的课程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我的大学梦终将实现。
第二篇:《在人生的跑道上》人生如同一条无尽的跑道,我们在这条跑道上奋力前行,寻找着自己的目标。
高三,就是我这条跑道上的重要里程碑,我要为自己的未来梦想努力奔跑。
在这充满挑战的阶段,我时刻准备着,披荆斩棘,冲刺前行。
不论是每天大大小小的考试,还是莫名的挫折,我都始终坚信,只要跑下去,就必将到达成功的彼岸。
而这一切的付出,都是为了我心中那个美好的梦想。
我知道,高考并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我要进入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学习更多的知识,迎接更广阔的挑战。
这些都需要我不断地奋斗,永不放弃。
在人生的跑道上,我会紧抓梦想的绳索,奋力向前。
无论路途怎样崎岖,我都会坚定地前行,直到梦想成真。
第三篇:《永不言弃的心》高三,是一个考验毅力的阶段。
在这段时光里,我经历了无数的挣扎、付出和收获。
而支撑着我,永不言弃的,就是内心坚定的信念。
未来的大学,是我向往的地方。
我渴望在那里获得更多的知识,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迎接更广阔的挑战。
我相信,只要我不放弃,我的梦想终将实现。
每当我沉浸在挑战中的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要坚持,要相信,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跨越困难,迎接更好的明天。
我知道,路途上会有风雨,但我会坚持骑着信念的自行车,一直走下去。
高考语文复习晨读材料(一)一、默写内容1、古文《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砾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2、诗词曲《氓》《诗经·卫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离骚》屈原帝d ì高g āo 阳y áng 之z h ī苗裔m i áo y ì兮x ī,朕zh ân 皇hu áng 考k ǎo 曰y u ē伯b ï庸y ōng;摄s h â提t í贞zh ēn 于y ú孟m âng 陬z ōu兮x ī,惟w ãi 庚寅g ēngy ín 吾w ú以y ǐ降ji àng;皇hu áng 览l ǎn 揆k u í余y ú于y ú初度c h ūd ù兮x ī,肇zh ào 锡x ī余y ú以y ǐ嘉j i ā名m íng;名m íng 余y ú曰y u ē正zh âng 则z ã兮x ī,字z ì余y ú曰y u ē灵l íng 均j ūn ;纷f ēn 吾w ú既有j ìy ǒu 此c ǐ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h ùji āng 离l í与y ǔ辟p ì芷z h ǐ兮x ī,纫r ân 秋q i ū兰l án 以为y ǐw ãi 佩p âi;汩g ǔ余y ú若r u î将ji āng 不及b ùj í兮x ī,恐k ǒng 年岁ni ánsu ì之z h ī不b ù吾w ú与y ǔ;朝ch áo 搴qi ān 阰p í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高三语文知识积累早读材料(七)一、高考必背篇目《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úlú)千里,旌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
寄蜉蝣(f ú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整理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早读是高中语文的必修课,语文早读该读些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早读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语文早读材料 (一)一、风雅诗斋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鉴赏指引:这首诗是杜甫寄居巴蜀时期写的,诗写夜泊之景。
写一个月夜,诗人不从天上月写起,却写水中月影(“江月”),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征。
“去人只数尺”是指月影靠船很近,“江清月近人”,表现江水之清明。
江中月影近人,绘出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江间月夜美景,境界宁静安谧的。
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朦胧而柔和。
一二句似乎都是写景,但读者从中能够真切感到一个未眠人的存在,这就是诗人自己。
从“江月”写到“风灯”,由舟外写到舟内,由远及近。
然后再由近及远地描写江岸,由于月照沙岸如雪,岸边景物依稀可辨,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与环境极为和谐;同时又表现出宁静的景物中有生命的呼吸。
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相联系的。
诗人对着“ 沙头宿鹭”,不由衷心赞美夜的“静”美。
忽然船尾传来“拨刺”的声响,使凝神暇思的诗人猛地惊醒,他转向船尾,那里波光粼粼,显然刚刚有一条大鱼从那儿跃出水面。
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实则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
这是陪衬的手法,适当将对立因素渗入统一的基调,可以强化总的基调。
这是诗、画、音乐都常采用的手法。
诗的末两句分写鱼、鸟,一动一静,相反相生,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可见诗人体物之工。
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
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
它最初起源于晋代《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2010级高三语文 早读材料 编制: 审核: 包科领导: 班级: 姓名: 评价:教师寄语:生命是一束纯净的火焰,我们依靠自己内心看不见的太阳而生存。
高三早读材料 第1期多音字整理:A部1. 阿①ā 阿罗汉 阿姨 ②ē 阿附 阿胶 阿谀 阿其所好 刚直不阿2. 挨①āi 挨个 挨次 挨近 ②ái 挨打 挨说 挨批 挨整 挨日子 挨时间3. 艾①ài 方兴未艾 艾蒿 艾草 ② y ì 自怨自艾 惩艾4. 拗①ào 拗口 拗口令 ②ǎo 拗断 ③ni ù 执拗 5.熬①āo 熬白菜 ②áo 熬夜 熬煎B部1. 扒①b ā 扒开 扒拉 扒土 ②p á 扒手 扒草 扒窃 扒糕 扒羊肉2. 把①b ǎ 把握 把持 把柄 ②b à 印把 刀把 话把儿3. 蚌①b àng 蛤蚌 ②b âng 蚌埠4. 柏①b ǎi 柏树 柏油 ②b ó 柏林 ③b ò 黄柏 5.磅①b àng 磅秤②p áng 磅礴6. 薄 ①b áo (口语单用) 纸薄 薄被 薄片 薄饼 薄脆②b ó (书面组词) 单薄 稀薄 薄地 薄产 日薄西山 ③b ò 薄荷 7.堡 ①b ǎo 碉堡 堡垒 ②b ǔ 堡子 吴堡 ③p ù 十里堡 8.伯 ①b ǎi 大伯子(夫兄) ②b ó 老伯 伯父 9.般①b ān 般配 ②b ō 般若 ③p án 般乐10.膀①b ǎng 臂膀 ② p āng 膀肿 ③ p áng 膀胱成语积累: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晨读时分(一)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18.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19.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20.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1.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2.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3.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24.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5.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26.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27.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28.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原文: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译文:那个人老实忠厚,拿布来换丝。
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来是商量婚事的。
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
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啊。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高考必背篇目之一《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古诗词赏析之一: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内容赏析】"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山里的风光随着太阳的忽然西落,一切都落下了帷幕,可是池边的月亮却渐渐地东升,笼罩着夏日的大地。
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一种闲情,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油然而生。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
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
诗句表达的境界宜乎"一时叹为清绝"。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高中语文晨读材料晨读(一)【晓风晨语】●心有明灯,便不会迷路,便可拒绝黑暗、胆怯,拥有一份明朗的心情,一份必胜的信念,一份坦荡的胸怀……心有小窗,便有亮丽的阳光进来,小酌一些温暖的故事,便有自由清风邀约一些花香或者白云。
心有琴弦,纵然客去茶凉,仍有小曲缓缓响起,仍有满树桂花知音而化为酒香。
心有栅栏,然后青藤爬过,那些小秘密点缀其中,像叶片下小憩的蝴蝶,做梦一般,只能用花粉形容。
心有玉阶,满阶是香囊佩瑶,满阶是锦言妙计,还有玲珑小贝和神秘念珠。
于是孤独不再降临,花瓶不再寂寞。
心有圣殿,供奉着高贵、尊严、善良、理想和追求……这都是些美丽的神灵。
由此,而不可侵犯;由此,而拥有世界和自己。
(《心有明灯》)【读一读】1.挨.紧āi 2.挨.饿受冻ái 3.白皑.皑ái 4.狭隘.ài 5.不谙.水性ān 6.熬.菜āo 7.煎熬.áo 8.鏖.战áo 9.拗.断ǎo 10.拗.口令ào 【高考必背】《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用心积累】●成语纠错:1.号声一响,连长一声“立正”,如潮似浪,热火朝天的操场,顿时万籁俱寂....。
万籁俱寂: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
形容周围环境十分宁静。
人声、号声消失不叫万籁俱寂。
2.你纵使有运斤成风....的臂力,也举不起这重若千斤的巨石。
运斤成风:斤,斧头。
原义指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术神妙。
不是有力气的意思。
3.筹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反复论证,从长计议....,确定了长江二桥通航标准。
高中语文早读精编材料(共十二周)第一周自然的绝响星期一风雅诗斋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赠刘景文:刘景文,名季孙,字景文,苏轼的好朋友。
擎雨盖:挡住雨水的盖子。
擎,托住。
鉴赏指引: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文言读吧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没有片刻不拿书的)。
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读书的声音很清晰的传到远处近处,其刻苦学习到了这个地步。
)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聚精会神地思考,构思)尔。
《“三上”文章》欧阳修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皇后回宫内穿上上朝时的服装站在朝廷上。
)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
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
妾幸备数后宫(我很荣幸地成为后宫中的一个),安敢不贺?”(《隋唐嘉话》)大家文坊深秋书简北京城最值得留连的秋天景色,依我看不在香山山里而在山外;在燕山山脉逶迤而西的沿山一带。
这时候乘坐汽车在八达岭以北的公路上行驶,车窗外就呈现出不断变换画面的自然景观。
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米勒,再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马奈。
高三语文早读阅读材料高三语文早读阅读材料庄子寓言故事随珠弹雀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
)庄子《庄子·让王》感悟:鲁侯养鸟原文: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庄子·至乐》) 感悟:屠龙之技原文: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感悟:井底之蛙原文: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虾、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
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井之乐,此亦至矣。
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脚未入,而右膝已絷矣。
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于是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庄子《庄子·秋水》感悟:匠石运斧原文: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感悟:邯郸学步原文: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庄子·秋水》感悟:涸辙之鲋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
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鲍鹏山一往昔有人,名曰庄周。
高三晨读材料(第二周周四用)一、大声诵读并用心理解感悟内容:1、时文:郑福来:让抗战精神代代相传【时代先锋】今年84岁的郑福来,被人们称为“卢沟桥事变”的“活历史”。
他已在卢沟桥上义务讲解卢沟桥抗战史64年,那段苦难而不屈的历史深深地烙在他的脑海。
60多年来,他坚持不懈用一个亲历者的讲述,传承民族记忆,弘扬抗战精神。
1931年10月出生的郑福来,世代居住在卢沟桥附近。
他现在的家,与曾经驻守在卢沟桥一带的国民党第29军219团团部仅一路之隔。
1937年7月,郑福来目睹了日军残害无辜村民的场景,也见证了29军战士勤奋操练和在卢沟桥石头栏板上磨大刀的情形。
作为卢沟桥标志性的讲解员,众多国内外参观者慕名而来,专门听他讲述亲身经历的那段历史,讲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日斗争。
郑福来现身说法的讲解常常令游客感动万分。
一些中小学生听完他的讲解后,立志发愤图强,报效国家。
每年7月的纪念活动,郑福来从未缺席。
他说:“血写的历史不能忘记,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先烈精神应当传承。
今天,我们仍然需要抗战精神,以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的劲头实现‘中国梦’。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隆重的纪念活动激发了郑福来无限感慨。
“过去中国积贫积弱,日本帝国主义才敢在我国国土上烧杀抢掠,残害我无辜同胞。
如今,中国强大了,外敌不敢随意入侵,我们不仅能保卫自己的国家,还能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3500万中国军民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形成的抗战精神是一股战无不胜的力量,我们要铭记历史,居安思危,强我中华。
”郑福来曾多次为日本参观者讲解。
有一次,他给两个日本人讲解,说到日军在这里扫荡,残害中国军民时,其中一位说:“日本人不会无故杀人。
”郑福来听后非常生气,他驳斥道:“恶狼进屋吃人,强盗进屋抢劫,难道不该反抗?这样的反抗,也该杀吗?”后来那个日本人直点头,并给郑福来鞠了一躬。
“我们相信日本人民是友好的,但当年日军侵华暴行却是铁的事实,历史不能随意被歪曲、否认。
晨读课堂晨读要求:1、熟读“字音”“字形”“成语”积累2、背诵唐诗宋词字音积累刍议chú河堤dī高屋建瓴líng 功亏一篑kuì觥筹交错gōng 瓜熟蒂落dì臻于郅治zhì栉风沐雨zhì鱼跃鸢yuān飞一柱擎天qíng 谩骂màn 涮洗shuàn 锄刈yì繁文缛节rù匪夷所思fěi 分道扬镳biāo 风声鹤唳lì封妻荫子yìn 负隅顽抗yú甘冒不韪wěi 刚愎自用bì信札zhá暴戾lì分泌mì针灸 jiǔ内疚 jiù既往不咎 jiù羞赧 nǎn 呶呶不休 náo泥淖 nào 隐匿 nì拘泥 nì亲昵 nì宁死不屈 nìng 泥泞 nìng 忸怩 niǔ ní执拗 niù驽马 nú弓弩 nǔ倾轧 yà揠苗助长 yà筵席 yán 百花争妍 yán字形积累原形毕露毕[必]恭毕敬按部就班战略部署民生凋敝敝帚自珍针砭时弊贬低关怀备至备受欢迎身价倍增脉搏赤膊上阵金碧辉煌永葆青春人才辈出分道扬镳纵横捭阖稗官野史川流不息松弛舒缓驰骋美景良辰寥若晨星粲然一笑璀璨夺目神采飞扬风釆动人没精打采兴高采烈丰富多彩一片喝彩挂彩侦查取证侦察兵察言观色明察暗访鞠躬尽瘁保护国粹出类拔萃超出范畴一筹莫展瞠目结舌篡位夺权 [编纂辞典] 计日程功更迭渡过难关度假村欢度春节以逸待劳虎视眈眈耽搁时间高潮迭起成语积累1、责任编辑说:“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至于出书的其他环节,•就望尘莫及了。
”及:赶上。
远远望着前面人马行走时飞扬起来的尘土,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
用于此处不当。
2、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7.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的从师求学经历,以“,”两句写求学者之多和师道之尊严。
(答案在本期最后)
二、翻译快车(选取最新模拟题上的一个句子,因为文言文划线句子中重点实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最为集中,尽量选择受文本干扰少的句子,逐字直译,并告知学生得分点。
)
原句: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
【逐字翻译】诜,纯礼:人名。
会:恰逢馆:名词作动词招待
辽使:辽国使臣,主宴:主持宴会
诬:诬告其:他(范纯礼)
辄:动不动就斥:直称
御名:皇上名字,罢,被罢免,语境中主语是范纯礼。
为:做了
端明殿学士:官职名(加红为得分点)
【整句翻译】恰逢诜招待辽国使臣,范纯礼主持宴会,诜诬告他动不动就直称皇帝的名字。
(纯礼)被罢免做了端明殿学士(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被动句、省略句)
三、文化长廊(选取8个知识点,在重点处黑体标注出。
)
1.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
分
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2.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
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3.“阙”,本意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即指帝都长安。
阙是指一种
表示威仪和等级名分的建筑,按其所属建筑性质,可分为城阙、宫阙、墓阙、祠庙阙等。
“诣阙”,指奔赴朝廷、皇宫、或都城。
4.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
决定。
5.征辟: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
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
皇帝征召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吏。
6.中表:古代称父系血统的亲属为“内”,称父系血统之外的亲属为“外”。
内为中,外为表,
合称“中表”
7.锦衣:即锦衣卫,是明代直属于皇帝的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清代取消。
8、国子博士:学官名。
始设于晋朝,最初只有一名,此后历代沿袭此官,唐代隶属国子监祭酒。
四、时文简评(在人民网、新华网、红网等精选最新时评,总字数不要超过500字)用青春力量托举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来源:中国青年网
李群国难当头,振臂高呼,他们在烽火狼烟中铮铮前行。
他们或战于沙场、或游于敌后,每一股细微的力量,在凝聚成流之后,总会以它的炽热和光明,给每一个水深火热的角落带来希望。
【历史上,先进青年奔向前线,投身革命爱国运动。
】岁月行走,或许我们已经看不见枪林弹雨中前赴后继的身影,也看不见硝烟弥漫中高高飘扬的旗帜。
但时代转轮的指针已落在这一代青年身上,国家的命运即青年的命运、青年的命运即国家的命运,担负起这一使命,青年责无旁贷。
【青年理应担负起家国重任】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但同样也是一个机遇与诱惑并存的时代。
90后开始踏入社会,却也有一些青年人似乎看破红尘滚流,早已“累觉不爱”;阔步奔走的00后,也有人调侃着“矮穷丑”和“土肥圆”,艳羡着“高富帅”和“白富美”……社会也给一些青年群体贴上诸如“丧”、“佛系”等标签。
【反思当下,这是一个机遇与诱惑并存的时代。
】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
”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标题就是“永久奋斗”。
今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最高领导人引用了《永久奋斗》中的话语。
他号召中国当代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奋斗,才是青春应有的姿态,为民族复兴而努力。
】五、独新时空(选取一段励志、正能量话语,相互打气,互相激励)中国之所以为中国,正是有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生于斯、长于斯,更有无数爱国英雄冲锋陷阵,铸就华魂。
他们或许并非功誉斐然、名声卓著,或许只坚守在无人知晓的角落,但这些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
对点滴责任的执着践行,对他人患难的逆行援助,他们看似普通,却有着不可战胜的意志,在喑哑暗淡的时候展现人性的高光。
“小人物从来不是大时代的被动接受者,每一个小人物的参与和行动,汇成大时代的洪流。
”我们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在敬仰与效仿中传承赤子心、英雄胆,亦在坚守中书写不凡传奇。
【默写答案】嗜无从:没有办法;
致:得到;
每:常常;
假借:同义复合词,借;
手:名词活用为动词,动手;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砚屈弗怠
走:跑; 逾约
以是:因此;
既:...之后,已经;
加冠(guān):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
硕:大;
游:交往; 趋
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叩:请教;
隆:高
德隆望尊:道德高尚名望很高;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叱咄俟:等待;卒:最终。
【理解性默写答案】
1.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2.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3.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4.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5.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6.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7. 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